健康社团活动总结(精选5篇)

  • 健康社团活动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学生的社团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领导的(包括活动经费的支助等)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模式是常见而有效的。因为它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能动性,对于学生的成人、成才…

健康社团活动总结(精选5篇)

健康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团;党建工作;青爱小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13-02

学生的社团建设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领导的(包括活动经费的支助等)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模式是常见而有效的。因为它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能动性,对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培养起到了第一课堂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在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践锻炼、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培养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生社团建设有机结合,把学生党员在社团活动中的教育作为学生党支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帮助其树立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成为目前高校党组织建设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青爱小屋”社团建设背景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在我国,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性教育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打破性教育的,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开办性科学讲习班,1989年华南师大把《性科学及性教育》列入教学计划。1993年初国家教委制定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点开设必修课,1996年我国第一个性健康辅修专业在首都师范大学诞生。目前我国大学性健康教育深浅不同,尚无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教育模式。中国高校性健康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国外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是中国性健康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6年,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的形势十分严峻。由一批社会活动家和专业人士共同发起、中华慈善总会资助并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的“青艾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其宗旨是保护我国青少年免遭艾滋病和侵害。这一活动通过在大、中、小学建设“青艾小屋”这一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和的各项教育培训活动。大学生是青少年中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年龄多在20岁左右,属于性生理机能成熟、性活动活跃但性心理不稳定的人群,大学期间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是最佳年龄阶段。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规模十分庞大,形势十分严峻,广泛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重要环节。在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赞成婚前,大学生的性知识主要来自社会性传播媒介,仅有少数学生受过专门的性教育,导致大学生性知识缺乏、性道德观念模糊。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性健康问题是对大学生困扰时间较长、干扰最多的因素之一。高校多形式、全面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的共同需求。

“青爱小屋”项目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青爱小屋”是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与性健康教育基地的简称,是在国家青少年艾滋病防止教育办公室的指导下,在重庆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研究会的领导下为广大青少年建立的一个固定的、开放的艾滋病防治教育育与性健康教活动场所。

重庆师范大学建立“青爱小屋”能够借用慈善大势,汇聚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更好地帮助学校推动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辅导与帮助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性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同时重庆师范大学也可以与性健康及慈善事业有关的机构组织或公司工合作,以援建或赞助“青爱小屋”的方式开展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爱的教育活动。有了小屋这个平台,更有利于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影响更多的人群关注性健康教育。

二、“青爱小屋”社团建设现状

“青爱小屋”社团建设活动是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大学生的主体特点和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需要、为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而开展的一个创新实践活动。“青爱小屋”社团建设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筹建一个有重庆师范大学特色的“青爱小屋”,探索出一条有专业特色的社团运作模式。“青爱小屋”社团做了如下工作:

1.持续推行“有爱防艾、青春飞扬”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社团活动始终贯穿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之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同性恋的现状及性知识需求进行调查,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同性恋群体,同时对艾滋病以及安全有一定的认识。同时,积极引导心理咨询介入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我院建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正面的性健康心理咨询;拥有心理咨询等相关资质的教师能够随时随地、从容地解决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和困扰。

2.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工作

2007年,联合国儿基会在中国选中两所师范大学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试点工作,其中一所就是重庆师范大学。依托这个基地,我院承接了重庆市中小学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任务,受训教师达到150人。重庆师范大学每年承接的重庆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中也有关于生命科学、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另外,项目组成员等专家多次受邀在重庆市民政局与重庆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社区干部培训班上讲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等内容,参与河南周口、云南大理等地区开展艾滋病师资培训及评估工作,受到一致好评。

三、以“青爱小屋”为载体创建学生党建阵地,构筑青爱家园示范平台――推进1234工程

打造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支部活动阵地。在办公场所上将我院本科生党支部活动室与团总支学生会办公室以功能分区的方式合为一体。将党支部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的内容及成果、党员同学服务群众的承诺及履职情况、党建带团建的职责和内容进行展览,使支部和支部成员的“作为”全天候集中展示在全院同学经常活动的团总支学生会办公室。场地的合署和内容的公示让党支部真正深入学生,支部活动更为规范,优秀党员不断涌现,这对广大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骨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党支部先进性的影响力。

建设两个党员服务平台。一是规范学生党员服务接待岗。支部响亮提出“有任何困难请找党员同学”,做到在各类重大活动现场及日常学习生活时间(每晚9:00~10:00)都有学生党员值班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二是创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学生党员心理健康工作站。硬件上添置了“天赋脑图仪”和心理沙盘等专业设备,软件上对支部教师和部分学生党员进行培训。迄今为学院同学开展心理普测、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服务超过1000人次。两个服务平台的建设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水平和感召力。

引领三大社团开展志愿服务。生物协会、昆虫协会和营养与美食协会是生命科学学院三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聚集的重要场所,仅本学院会员数量就达到了全院学生人数的70%。党支部将提升社团组织结构作为引领社团文化的重要着力点,党支部协助团总支帮助三大社团在原有组织结构上组建了团支部(首次当选的团支部书记皆为党员)。支持社团在开展专业活动的同时先后打造了“青爱小屋进社区”、“关爱艾滋孤老孤儿”、“青爱环保时装大赛”等系列品牌公益活动。积极的社团文化保证了社团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构建四个学生工作责任党小组。党支部在组织构架上依照学院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能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学风考风督察”、“扶贫助困帮扶”、“志愿服务”四个党小组,各党小组由一名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担任正副组长,同时与团总支学生会相应职能部门一一对应并参与相关工作。党小组有细化的任务和明确的责任,并形成了定期的报告制度。责任党小组从组织结构和现实操作上完善了党建带团建的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了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工作的深入。

通过1234工程的开展,“青爱小屋”社团建设活动在党支部自身建设、党员先进性教育及推动学生工作三个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一是提高了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进群众”实现了党支部自我管理与群众监督的制度化、常态化,使支部运作效能更为高效。本科生支部连续两年被学院总支评为优秀党支部。二是强化了学生党员先锋示范意识。以2012年为例,支部成员学业成绩全部位列年级前30%,其中6人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后捐出8000余元成立的党员帮扶基金运作至今,涌现了“全国环保大使”、学校首届“校园十大感动人物”、科研标兵等众多优秀党员。

四、经验与启示

1.长效机制是保障

社团党支部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与常规的学生党支部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青爱小屋”社团自身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推优入党制度。要将社员在社团和班级的表现情况综合考虑,进行推优、党校培训和发展入党。二是规范社团党员的职责。通过制定制度规范社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行为,发挥他们在社团内的先锋模范作用。

2.建立活动载体是着力点

“青爱小屋”社团的主旨就是将有兴趣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举办各类活动。党支部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社团成员的共同成长、和谐发展,引导社团成员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党支部活动的新载体,并且将这些载体覆盖到全体社团成员,让广大社团成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

3.加强党员培养是落脚点

学生社团组织的最终落脚点是育人,通过社团活动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所以学生社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多地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作为传统学生党支部的良好补充,理论型社团党支部一方面要加强社团成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其理论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培养考察、入党推优等工作。要将社团党支部考核作为学生党员党内评奖评优、预备党员转正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杜希刚.高校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01,(12):101-102.

[2]周超,孙鹏程,李卫星.依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立红色社团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2009,13(2):27-28.

[3]傅雨露,陈烈.构建职校学生社团运作新模式促进社团与专业建设同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90-191.

健康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一、活动方面:

社团成员是通过选课的形式招募,活动以选课走班的形式参加,这学期刚开始的的几次活动社员包括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每次活动组织特别困难。在分组的时候,同学们习惯于同班或同年级或相互认识的同学在一起,不配合老师随机分组,经过老师的耐心劝导,到后期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很配合。这是一种进步,能打破年级和班级的固有活动模式,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收获颇多。心理社团我们的宗旨是“发展兴趣,激发潜能,传递快乐,助人自助”。同学之间重在交流,学习。所以首先要消除同学们之间的交流障碍。在分组交流中,鼓励同学们真实的表达自己,认真倾听,互相自我介绍,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主动性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设计了我的需要,组员心声等,重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需要,

表达自己在这个团体中想要达到的目的。每一个的出发点都不一样,有的同学是为了减压,有的同学是为了好玩,有的同学是为了认识更多的同学,也有人是因为在班里不快乐,希望在这个团体里找到快乐。基于学生的不同出发点,在后续活动中也特意设计了一些活动,但由于三次活动后,初三学生介于中考压力,不再进行社团活动,10月份又招募了新的社员,一切重新开始,这次相比之前的成员要单一,只有初二年级,组织活动明显要好一点,所以本人认为人数较多的团体辅导活动同质团体比异质团体要好组织。由于新团体活动从中途开始,所以刚组织了几次创始阶段的活动一学期就结束了,但同学之间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组建社团内部架构:

心理社团隶属于教导处,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由指导老师直接管理。为便于组织活动,心理社团设社长一名;下设两个工作小组:宣传组和拓展策划组(拓策组),各工作小组有组长一名,干事若干。同时设常务委员,常务委员会由指导老师、社长、工作小组组长及干事两名共同组成。在同学们对社团有一定认识,同学之间也互相有了一定了解后,本着自愿、民主的原则,请同学们自己自荐或推选社团的常务委员。这学期由于社团刚刚组建,活动主要是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逐步理解社团的性质,宗旨,给他们营造尊重,倾听,真诚,信任的氛围,消除戒心,能在一种安全,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活动,交流。

三、发现的问题:

1、活动每周一次,但活动的质量不是很高,过程中始终存在各种问题,如纪律问题,秩序混乱,指导老师组织课堂活动很吃力,占用时间多。

2、来自不同的班,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差别比较大,共坐在一个教室里相互模仿相互影响,这对指导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要及时制止不良行为习惯,负责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3、不能很快打破班级的束缚,同班的在一起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

4、有些同学消极对待社团活动,写作业,听音乐,聊天,看课外书,希望多组织一些吸引力大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1.在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一到两周着手准备各方面事宜,确保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性,保证活动进行的顺利有序;

2.加大宣传力度。好的东西需要有人关注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所以我们应当提前做好社团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我们心理社团,参与到这个开心愉快的大家庭里来;

3.在活动策划上突出新意、趣味性。有趣的活动才会吸引人来参加,这就要求我们组织者在构思的时候有创造力,有新的想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4.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同学们对重视心理健康。这个学期是丰收的,但同时是挑战的,我们将会在不断总结经验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更好更完备的社团管理方法出来,最后希望心理社团能够进一步完善,提高,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服务!

心理协会工作总结二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校动力系心理协会在校领导老师的关怀指导和会员的热情参与下,顺利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学期伊始,心理协会进行了心理委员的选举确定工作,新生力量激情饱满,想法创新,独立自主的性格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由于时间安排,本学期的部分工作计划推迟到了下学期,本学期主要举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还有激情昂扬的中文演讲比赛,现对这三项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讲座活动

由津铁院院动力系心协举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在南院605教师顺利开展。活动之前,协会成员积极宣传,因此活动得到的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在场同学进行了详细的笔记记录,并与现场心理咨询师进行了深入配合。心理咨询师心理委员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答困惑,并为同学们更好提升自我提出了宝贵建议,使同学们消除了心理困惑,并对自己的工作方向有了深入的了解。

本次活动对于同学们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由动力系心理协会主办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院操场开展。该次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由动力系心协成员宋晓阳带领大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以及素质拓展活动,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健康男女关系。大家在这次活动中充分的参与其中,通过一系列的小游戏,以及通过男女搭配来发现大家普遍的心里男女生交往障碍,发现同学内心需要的情感,大家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共同成长。

通过这次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大家能更加诚实的面对我们内心的感觉,对正确的树立男女健康关系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中文演讲比赛

尽管大型活动由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很多都没有办法开展,但是这学期中文演讲比赛依然如期举行。这学期中文演讲比赛在活动中加入了我们动力系心协大一新生自己的元素,使我们的活动更加精彩与个性。在活动中使用了PPT,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出色,让人眼前一亮,作重要的是在南院的初赛中让台下的观众以及每一位选手获得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而这也真是我们南院的学生说需要的东西.这也让我们心协在以后活动的开展中有了一个重要准则.

心理协会不仅积极开展了以上大型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履行一个助人性质社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帮助每个有需要的同学,开辟出新的方法,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心

理健康的重要性,呼吁每个同学共同关注心理健康。协会全体成员都在积极的努力,力求将心理协会推上一个新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协会并享受到来自这个协会的服务。今年即将结束,心理协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总结前面工作的不足加以改进,并结合从前的特点和优势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构思举办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心理协会年度工作总结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在院学工处、院团委的领导下,在指导老师王露老师的关怀与指导下,在广大会员的热情参与下,它在校级优秀社团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现将本学期心理健康协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设组织,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心理协会的工作,指导老师、协会负责人和部分主要成员于协会成立初期,组织修订和建立了协会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心理协会章程、心理协会主要干事和成员考核制度、心理协会成员值班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在于完善我们的组织结构,方便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以便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协会更好地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招新、动员大会活动

10月中旬,心协在二食堂前及各教学楼成功进行了社团新一轮的招新活动,并于10月21日下午,在2327教室成功举行了新会员动员大会活动同时也进行了干事的招干。虽然未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在心协理事会的团结协作下,鼓舞了所有的协会成员,使他们信心百倍,并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建家活动

为了给20xx级会员提供一次彼此认识、互相交流的平台,20xx年11月16日晚6:00在3408教室举办了一场面向所有会员的建家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所有会员都参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本次活动让会员之间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本年度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三)感恩节活动

为了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心中怀有感恩的精神,20xx年11月22日晚6:00在3408教室举办了一场面向全校师生的感恩节主题活动,并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本次活动让会员感觉到了我们协会的温暖,也同时给心协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四)防艾活动

为了促进全院师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让爱心充满红丝带,让同学们从自我做起,“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并加快落实保护人权和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普遍可及的目标,20xx年11月29日晚6:30在综合楼多功能厅特邀请武铁青春教育中心杨书军老师举办了一次防艾知识讲座,让大家对艾滋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五)“12·9”团日活动

为了弘扬爱国精神,谱写青春之歌,20xx年12月7日晚6点在3313教室举办了一场面向全体会员的主题班会活动,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唤起了大家的爱国心,并在晚8:00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六)敬老院之行

为了丰富会员的周末生活,让会员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20xx年12月15日前往嘉乐老年公寓给各位老人送爱心、送温暖活动,虽然天气较为恶劣,但是丝毫没有减弱会员们参与的热情,给老人们带来了快乐,给大家留下了回忆,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赞同。

(七)庆祝心理健康协会成立八周年暨20xx年元旦晚会

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在心协成立八周年之际,我们共庆温馨浪漫的生日寿诞,期待聆听平安夜的悄然钟声,默默祈祷圣诞的喜庆串成快乐,于20xx年12月24日晚6:00在综合楼多功能厅特举办了这场晚会,在大家积极配合下,我们既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也同时为心协的八周年生日感到由衷的自豪。

(八)茶话会

为了对上学期工作进行一次总结,交流彼此对加入心协将近半年的感触,20xx年12月28日晚6:30在4308教室特举办了一次茶话会。在活动中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本协会这半年的得与失,总结了在这半年的感想,大家敞开心扉,共同探讨,把我们协会做的更好。

(九)素质拓展活动

为了更好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团队精神及积极向上的心理,加深与外校心协的交流与合作,并更好的作好湖北省高校心联的试点活动,20xx年4月20日下午1:30在校田径场特举办了一场大型户外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本次活动有20多所高

校的积极参与,并有心晴天使团和湖经、湖经法商、华夏学院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活动的圆满成功。

(十)祈福雅安活动

20xx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面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看着赤红的伤亡数字不断的上升,看着电视里那么多残忍的画面,我们的心紧紧的揪在一起。为此,在20xx年4月24日晚8:02在综合楼前举办了一场祈福生者,

为平安者祝福的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了大家的爱心,更让我们有了把爱传下去的勇气。

(十一)“5·25”心理知识竞赛

为了促进人格完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迎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的到来,20xx年5月13日至24日在各教学楼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因为有着广大会员的的积极参与,赛场的氛围热烈,既让大家学到了丰富的心理知识,也充实了大学的生活。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心理协会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活动开展前考虑问题不周全,干事与会员之间分工与合作有待加强等等。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协会内部组织规章制度建设

虽然乐于参加心理协会的人员不少,常常有学生申请加入我们的协会,但是却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时不时的有入会的成员要退出,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我们协会的操作,各项活动的顺利进展,为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需要通过完善我们的制度,增强对会员的管束,约束会员的行为,以减少该现象的发生,促使我们的心理协会向更加健康、健全的方向发展。

(二)、加大活动力度、扩大活动范围和影响力

可以把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心理游戏、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剧、文娱晚会等活动中,让会员和广大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通过更多的心理活动形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拟联系兄弟学校的心理协会,进一步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活动推广出去。

(三)努力提高会员们的专业知识修养

健康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一、南通大学“江海健康公益传播社”暑期社会实践概况

1.项目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积极投身健康中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健康公益传播社”师生多次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开展社区联合义诊、健康知识宣传、交流座谈、走访调研、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团辅、留守儿童性安全教育、洪灾疫情应急演练、居民健康素养调研、救护技能培训、走访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等十余项活动,在当地传播健康养身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团队简介

南通大学“江海健康公益传播社”成立于2019年初,依托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业师生力量,以“健康传播、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为指导,以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基础,以新媒体传播为路径。社团成立后,即收到社会需求,学院与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建“江海新媒体工作室”,不断创新媒体内容,传播健康知识,并通过南通市疾控中心传播平台辐射全南通。在传播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团队成员深入农村地区,发挥医学生专业优势,在当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3.实践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医学生提前进入工作氛围,深入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有利于培养其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艰苦的实践环境更能激发广大医学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塑造人格。同时,医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学好课本知识,更要加强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而暑期社会实践正好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创造条件[1]。

二、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1.多方认知偏差,活动参与度低

学校层面,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资金分配不合理、考评机制存在偏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师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医学生自身由于繁重的学业,即使在假期也会将大量时间投入自主学习或者做科研,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不了解,实践意义不认同,缺乏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许多活动实践地对实践团队预期低,认为活动开展对当地起不到真正帮助,对活动避之不及。在多方认识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和信心被严重削弱,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提高。

2.实践形式单一,专业结合不紧

由于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少、活动开展规模有限、活动持续性差,难以为继,许多高校实践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社会调查、理论宣传、乡村支教等方面。医学生实践内容多数与自身专业脱节,为其他学院其他专业学生都能做的通识性活动,弱化了专业素养,未能实现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实践内容的高度、深度难以进一步拓展。

3.缺乏专业指导,活动深度不够

当前,许多社会实践团队仅有思政工作者作为指导教师,没有专业指导教师。思政工作者确实能对活动开展的环节、流程、实践地对接等方面作出指导。然而,在活动开展的专业性上有心无力。医学生社会实践为了确保实践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更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

4.队员分工模糊,团队效能降低

目前,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人员数量,人员分工上未考虑周全。有的团队人数较少,导致团队缺乏观点碰撞失去活力,活动设计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团队人数过多,容易导致“社会惰化”现象。当团队成员没有明确分工或者分工不合理时,个人活动积极性受到打击,团队效率下降。医学生社会实践由于专业性要求,更需要在人员数量和人员分工上合理安排。

5.活动偏重形式,成果难以巩固

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实践活动的持续性不够。许多院校根据政策要求办活动,当年组队当年宣传当年结束,实践经验与启示未得到总结与传承,实践成果与特色未得到巩固与凝练[2]。对实践队员来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活动感触不深,未能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对于实践地来说,短期的健康帮扶,活动效果仅停留于当下,未形成帮扶长效机制。对实践活动组织者来说,没有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系统性的品牌活动,无法拓宽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难以挖掘活动亮点与典型示范,进而在学生中形成感召。

三、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提升路径

1.统一思想,做好前期保障性准备

要切实增强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效果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学院注重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社会实践先进事迹分享会、优秀个人、优秀团队表彰会,提高全院师生对社会实践价值意义的认同感。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积极争取校外企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3]。学院与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获取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资金,合理安排经费预算,做好实践团队物资保障。同时优化考评方式,将结果考评与过程考评相结合,多方面评估实践成效,做到考评管理的公平公正;学生在正确认知暑期社会实践价值意义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实践内容,结合专业及兴趣,有针对性地报名,确保实践团队组建的稳定性与专业性;团队活动指导教师提前对接实践地,寻求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等单位协助,了解当地在卫生健康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实际期望,设计适合实践地的活动开展方案,避免盲目性、无效性、重复性,提高活动质量。

2.紧密结合专业,实践催化育人

学院在紧密结合专业知识以及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主要通过政策宣传、调研献策、社区义诊、特殊关爱、健康知识宣传、救护技能培训等方式进行,拓宽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同时精准定位当地需求,通过访问政府网站、咨询当地疾控中心、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实践地常见疾病、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在健康知识宣传、救护技能培训等环节,针对当地职业病、地方病进行科普,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村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提升队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激发队员内在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潜能,变服务型实践为研究型实践,在实践中产出科研成果[4]。

3.实行“双导师”制,提升活动质量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海健康公益传播社”配备包括活动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在内的双导师,分别负责实践活动的组织保障及专业知识指导。指导教师明确目标,合理分工,对活动进行全程、全方位跟踪指导,包括活动前期项目书的撰写、实践内容的确定、实践技能的培训;活动开展中现场氛围的把控、活动问题的纠偏;活动后期经验分享、材料总结、活动凝练等。同时,为确保指导的专业性,对指导教师进行选拔、培训、考核也尤为重要。通过指导教师传帮带,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年轻教师,在全校形成一支覆盖各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导师团。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促进指导质量提升。

4.打造高效团队,增强团队效能

团队成员形成梯队,由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点的成员组成。既有善于交际、善于协调的团队领导者,能够很好地凝聚团队,落实分工,解决矛盾冲突;也要有心思缜密、行动力强的活动执行者,他们对工作要求较高,注重细节和效率,能高质量完成任务;还要有思维活跃、创新性强的团队“智多星”,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表达,能够调动整个团队氛围,为团队发展建言献策。在团队成员落实基础上,采用活动项目负责制,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及个人特质进行分组,主要分为理论宣讲组、技能演练组、新闻传播组、材料归档组等;做到理论宣讲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技能演练表达流畅、易于操作,问卷调查设计严密、易于分析,活动宣传及时有效、扩大影响。充分发挥每位队员自身优势,实现团队功能整体优化。

健康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 社团 问题 对策

一、学生社团有效形式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学生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非正式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因此,发展社团文化,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建设,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团组织能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希望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使自己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学生社团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场所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它不仅是大学生课外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还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大熔炉。这样的社团组织,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二)社团组织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改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借助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素质。在各级党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三)社团组织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个人情操,使自己的技能得到了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如茶艺社,成员不仅从中发展了兴趣,提高了茶叶的鉴定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团的活动,更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社团组织能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单位都普遍认为现今的大学生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社会实践能力差,社会经验少,加之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以后,适应性差,适应周期长,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开拓型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生社团正好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组织各项有意义的活动,锻炼他们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了学校和社会需要的差距,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团的自身现状存在许多问题

(一)社团活动缺乏计划性

各种社团都会在新学年开始时,大肆宣传,招兵买马,开展一些活动,兴致极高,但不久会员兴趣递减,活动也越来越少,最终处于闲歇状态,这样的无计划性活动,导致社团发展一直处在摸索阶段,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社团的总体水平提高不了,甚至有些关门大吉。

(二)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

学生社团的日常事物基本都是由学生来完成,部分社团开展的活动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正确树立,而且又缺乏少实际的操作经验,使得某些社团的创建本身就带有随意性、盲目性和功利性,不以推动校园建设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所以,有个正确的导向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生社团活动水平不够高,学术气氛不够浓

不少学生社团的活动缺乏创新,形式较单一,参与面较狭宰,活动内容易于落入俗套。让社团成员感觉乏味,没有能够真正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却不关注,总是重复着以前的活动,很难长期吸引大学生,活动的效果自然很差。还有社团活动结束后,没能及时进行总结,不能有效的巩固和提高。久而久之就会对社团活动漠不关心,对校园文化和精神面貌的影响力会大大削弱。

(四)社团工作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些与社团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对社团发展重视和支持程度不够,表现在对学生社团发展的态势疏于观察、研究和判断,出主意、出点子少,缺乏及时的、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对学生社团自身对会员的激励不够,学生社团会员做出了成绩,不够像其他领域有业绩的集体和个人一样被学校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动力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发展中的引导和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

有些社团的开展单凭学生的个人多方面热情或欲望而创建经营,不以推动校园建设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所以,对于学生社团除了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新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活动,还应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

(二) 健全规章制度,使学生社团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的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是自我管理的非正式组织,但很多社团往往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而导致管理松散,社团缺乏凝聚力,活动开展困难,最终解散。因此加强管理,建立规章制度能够使社团活动长久有序、健康有益地开展。如在工作流程中,养成“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落实,活动后有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更能使下一次的活动更有效的开展,社团更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针对社团的特点,聘请一些热心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共同研讨社团发展的方向,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大胆地开展工作,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活动,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社团骨干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社团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培养他们的管理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社团的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会对广大高校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健康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现状

全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开展?在高职院校扩招、教学资源紧缺、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又如何开展?三年制学制的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几乎就只有2年,可以给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时间往往只有有限的十几个学时,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教育部规定的36个学时,一般大多用课外活动来补充。但是课外活动由于不能进入教学体系,教育内容随意性很强,“候补活动”活动计划往往落不到实处,就是勉强开展了,质量也难以保证。而许多体验教学、心理行为训练、讨论等实践教学是心理健康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实践教学体系保障,真正落到实处的非常少,使心理健康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2.1 心理健康课程本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实践教学相比于理论教学具有“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感受、侧重过程评价”的显著特点, 而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质为“体验式、活动式”课程,这就要求课程在心理学课堂理论教学之外必须有“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锻炼和优化能力、科学评价”为特点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外,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在体验活动中感悟书本以外的真知灼见”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2 “部分课外活动”转变为“实践教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

“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相比,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具有“整体规划,管理科学,考核完善”的教学体系优势,可以有效避免课外活动管理制度不严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的弊端,把部分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其次,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理论教学有很大的关联性,当然,不是所有课外活动都强行进入课程体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课外活动才是实践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3 心理健康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院结合时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学做事、学做人”的方针,其中学“做事”就是要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做人”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论是职业能力还是综合素质都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所以开展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3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3.1 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一年级进行新生适应训练,包括提升班级凝聚力、提升人际互动与交流的班级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团体辅导;二年级开展以自我意识、挫折应对、恋爱等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实践教学,三年级就业心态调、就业面试模拟等的实践教学内容,总之,对于各类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根据根据教学计划对不同年级进行侧重点不同的引导和任务的安排,全盘统筹,科学规划。

3.2 丰富、创新教学途径

(1)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 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若认为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会大大缩小实践教学教学的方式和途径,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实践教学形式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各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训练。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不同于治疗、矫正形式的团体辅导,参与人数少,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训练内容的安排可按时间顺序性和学生特点来设计。例如不同年级训练不同的内容(如前述);其次根据各学院生源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发特色团体训练,提供给各班级按自己实际情况选修实践教学课程,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课余时间。

(3)结合其他素质教育学科开展实践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与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教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其次,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相联系,为学生确立未来职业目标提供了解自我的科学测评手段,包括学生气质、性格、能力、职业兴趣、SWOT等的职业倾向测评;或者开展卓有成效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记录”自我探索实践教学活动;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开展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讨论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4)积极开展心理委员会、心理社团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各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成员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中来,既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又可以通过对心理委员、社团成员的培养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自制能力的提升。例如班级委员对各班学生心理状态的及时反馈和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的持续跟踪;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都是由各级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的,这些实践工作在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真正到达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5)大力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是实践教学的社会延伸,主要以对周边社区服务方式进行。我院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到周边社区的老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中,给老人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心理陪护,给留守儿童进行丰富多彩的团体训练活动,得到了老人和儿童的极大认可,学生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这项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3 建立健全过程考核评价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评价采用重过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学生选择了学校提供的选修项目,完成相应的训练和作业,就能获得学分。我院的心理健康实践课教学的学分是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12个学分中的4个学分来体现,参加了团体心理训练的、完成自我探索心理测试 或者完成《自我意识成长记录》的、参加自愿者服务并完成活动总结心得的、担任各级心理委员或服务各类社团年满一年的,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的评价体系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