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选5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选5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c9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4―0034―03

“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这里就其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具体解读。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重要任务。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2.人与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发展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3.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因此,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

4.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融合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重塑人、社会与自然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政治和谐就是指构成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具体的讲就是党与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关系;执政党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军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一种关系内部各要素以及各种关系之间都要经常性的发生联系,进行碰撞或融合。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关键。

6.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实现经济和谐,必须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积累与消费、基础设施部门与直接生产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关系。只有把这些重大经济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关系才能真正形成。

7.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文化和谐与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一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政治和经济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和谐既要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外部异质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更重要的是要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缤纷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作依托,既存在着依存和融合,也存在着隔阂和摩擦。这就必须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各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地生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前提。这就要求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与经济、政治、文化及人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高度政治文明、高度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的社会;就是要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政治民主推进

的力度、环境生态保护的程度,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全面发展与全面进步的社会。

2.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与相互转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这些要素形成和谐统一、根本优化、良性运作与协调发展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和谐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经济发展必须同政治、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这种协调发展集中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协调发展上。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运行与发展过程,就必然表现为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环境,人、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进程。

3.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人的协调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属性。这就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推进国家的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种发展既能保障当代人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的复合系统多要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够为未来社会多要素、多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这是一种长时期促进社会公正、文明、安全、健康运行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4.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性特征。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在不安定或动乱中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了。稳定和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稳定和有序的社会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从宏观上讲的,一个是从微观上讲的。从宏观结构上来看.稳定和有序即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这几方面的运行稳定有序,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架就形成了。从微观结构上来看,稳定和有序即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消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否形成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关键要看这些方面的内部要素是否合理相处,恰当配合。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体现出来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各要素的稳定和协调。

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理论指导。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要把人们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具体地说,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不仅要满足人的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突出人是社会的核心和主体,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和主体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这就要求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这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因此,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没有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就无法成功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体现在城乡发展上。城乡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众所周知,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普遍提高,但我们也付出了某种社会公平的代价,那就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拉大。1978年,我国城乡差距为2.57:1;1983年降到1.82:1;此后逐年上升,1998年为2.51:1;至2003年。已扩大到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公正的现象,和谐社会的稳定结构受到冲击。这就要求要从深层次考虑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差距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的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要以“三化”问题为突破口,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真正走出一条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收入的新路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统筹区域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总揽全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迈上了1000美元的台阶,整体上步入了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从各地区来看,区域差距非常显著,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著名学者胡鞍钢称之为“一个国家,四个世界”。不同的省份如此,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也是如此。中国最富的地区上海与最穷的地区贵州的人均GDP差距,1978年是9.1倍,2002年是12.9倍,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一数字还在上升。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中

国1995年是0.437,2002年是0.454(基尼系数超于0.4为不公正)。

从以上可以看出,影响社会和谐的地区差距已经显现,并且日趋严重。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最终将导致分配的悬殊和社会的不公正,势必要打破和谐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相处的恰当比例。引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协调,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分配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体制创新相对失衡。这些问题的出现,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这既需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又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实际上,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地管理、投入、协调和运作。保障这一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5.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以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才是一种真正的、高层次的和谐。它既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和谐,又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但是在当代世界和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产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从世界银行2000年年底公布的数据看,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包括能源耗竭损失等)与GDP的比重高得惊人:20世纪70年代初,占GDP的6%-7%.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损失的峰值高达GDP的30%。

以上情况给我们以警示,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持生态环境的统一。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要走出一条从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之路。这不仅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选择。

6.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依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同时也要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国内与国外的两种良好的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2篇

2008年中,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也在5.12中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力量.面对困难,我们永不言弃,我们团结一致,就能从困难中走出来。现如今的社会最需要什么?和谐。和谐是什么?和,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口,顾名思义,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谐,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皆,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拥有平等尊严、独立和自由。现如今的社会必须是和谐的社会。

做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其实,和谐很简单,只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见垃圾主动捡起来,为学校的活动、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同学的不足,就可以了。同时,和谐的社会还需要公平、正义。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他只对每个人付出的努力负责。虚幻的想象并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增加分量。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实力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人生。和谐的社会需要诚信友爱,只有这样,和谐的社会才会更加美满。人和人之间交往也只心存关爱.互相体谅才能拥有和谐的美丽。“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人的心灵是一个丰富的收纳袋,遭遇困难,经历失败都不该让我们的心失去爱的温暖,心地善良就能宽容,凭诚信得以合作,互协作心存感恩,有仁爱才能坚强……,在2007年11月30日,金华市的一位年轻解放军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选择了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留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真是大爱无疆!他的心到处充满了温暖。《孟子》里有一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祥斌的事迹,正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并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为了我们幸福地活着,就让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一丝丝,给身边的人多送去一些温暖,让我们的心处处充满温暖,把爱洒满和谐的大家庭—地球村。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吧!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走向和谐的春天,在和谐与爱中温暖的成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3篇

[论文提要]19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构成要素和合理的价值排列次序。20世纪伴随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也同时出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仍然面临着价值观重建的抉择。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义在观念上的现代转型,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时空延展。

在社会主义的理论构建和实际运作中,始终会遇到一个看似非常简单其实又非常深刻的问题:搞社会主义究竟是为了什么?对这~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并不是完全清楚的。事实上,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学风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问题、信念问题。本文将与此相关的话题归纳为三:对19世纪经典社会主义价值构想的历史考察、20世纪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分析、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地为之奋斗吗?对这一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诸多弊端的深刻揭示而得出了结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的社会制度。这种优越性何以体现出来?在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价值构想中,涉及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定量与定位问题,二者实质上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问题。而作为价值结构,理应包含社会主义的价值构成要素(定量)及其排列次序(定位)问题。

1.对经典构想中社会主义价值定量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定量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从而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构成要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问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自身难以克服的。因而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有计划性所代替,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代替;相应地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必然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所取代;在思想文化上,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服务的各种意识形态必然被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取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基本构成要素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摒弃了资本主义社会各制度层面的弊端,赋予社会主义以全新的价值构成要素,这一价值定量事实上已经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价值是什么的问题。

2.对经典构想中社会主义价值定位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一前提和基础上的,从而赋予社会主义以合理的价值排列次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社会主义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全部《资本论》的分析中最根本的结论就是: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必将炸毁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外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同时表明: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构想中,首要的是社会主义应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一现实基础上,而其他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各个制度层面的优越性或价值,就在于这种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或者说,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或价值是沿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各项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繁荣这一次序由表及里而不断深化的。这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社会主义进行价值定量的基础上又赋予社会主义以合理的价值秩序。这一价值定位事实上已经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价值如何体现出来的问题。

洞察19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构想,结论只有一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就体现在它比资本主义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自身的价值。

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论领域转移到实践领域,并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伴随着一系列的历史性飞跃,也同时出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在理论上陷入许多误区,在实践上步入许多歧途。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可作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归纳:

1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看,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开端于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终结于苏联解体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移位现象的萌发及其纠正。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作为社会主义价值的首次检验而发起并取得胜利的。由于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因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论述过的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形成和展示在俄国革命胜利后还只是一种可能。一方面,由于不具备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生产力水平,所以列宁十分突出地强调:“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所以列宁同时又十分重视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设。如果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性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设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第一性的价值目标,应该说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内在要求的。但是这种价值结构的秩序性在当时列宁的认识中并不十分明确。一方面,由于俄国的落后,列宁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俄国的落后,列宁又希望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就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在这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二元性特点非常明显,以至于列宁在晚年产生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仍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呢?在最后的思考中,列宁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各个层面的具体制度安排。新经济政策就是这种认识的产物,它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萌发的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偏差。

——从斯大林模式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再度混乱直至破坏。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虽然及时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位移现象,但是由于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没有理论化、定型化,陶而列宁逝世后,苏联再度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形成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并最终形成了所谓“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引起了国内社会主义价值秩序的混乱,而且引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内部分歧和动荡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到6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一直到8O年代~9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剧变乃至苏联的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历史性挫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其中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似乎社会主义的价值就在于实行计划经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价值秩序中的第一性地位,则在这种认识的偏差中悄悄地消解了。苏联解体就是社会主义价值秩序发生混乱的悲惨结局。

2.从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看,对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开始于1957年下半年“左”倾思想抬头并逐渐占据上风,持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时期

——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错位甚至于扭曲。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将发生重大转移,国家的根本任务也将从革命转移到建设上来。在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却对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一再出现偏差,正如邓小平所说:1957年下半年开始,“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从而导致建国以来两次严重的历史性错误实践:一是“两种过渡”论的认识误区使我国步入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歧途,一味变革生产关系、构筑新的经济基础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或第一性价值目标;二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的认识误区使我国步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歧途,对上层建筑的调整和重建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或第一性价值目标。在这两次历史性的错误实践中,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混乱,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秩序被完全颠倒过来,在价值目标上,社会主义已经远远脱离现实,陷入空想社会主义的境地,抽象的理论原则高于一切,发展生产力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

——从拨乱反正到全面改革: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归位与再造。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内“左”倾思潮抬头,直至“文革”中极“左”思潮的泛滥,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用邓小平的话说,是到了“荒谬至极”的地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邓小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_2J这两件事的意义在于,一是经过拨乱反正,马克思主义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得以还原,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第一性价值目标得以归位;二是经过全面改革,马克思主义赋予社会主义的价值结构得以进一步重建,服从和服务于第一性价值目标的各个层面的制度得到重新建立和完善。

来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经受的每一次挫折都是因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失误所致。其中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认识偏差,可以说是导致一系列理论失误直至实践错误的深层原因。因此,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仍然面临着价值观重构的抉择。

20世纪的中国在遭受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浩劫并目睹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走向解体的悲惨结局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思考两个重大的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二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怎样才能保证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本来是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因而也是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进行价值观重构时必须解决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前者涉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也即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问题,后者则涉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价值如何体现出来的问题,也即社会主义的价值手段问题。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就是在集中了这两方面思考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构建。

1.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2l世纪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构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重新确立社会主义价值秩序的逻辑起点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价值重审。他严肃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3J显然,发展生产力构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首要内容,作为第一性价值目标,是重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邓小平逻辑地纠正了过去社会主义价值结构的移位现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就是这一重大纠正的必然逻辑,它将长期以来导致社会主义步入歧途的“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中剔除出去,作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经济手段而加以新的定位,这是将发展生产力定位于社会主义首要价值目标的必然逻辑。

——“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价值秩序的逻辑归宿。一种合理的价值结构和正确的价值秩序既要建立在科学的逻辑起点上,又要归宿到现实的发展目标上。在邓小平看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目标,但不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全部内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区别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价值目标。因此,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本质完整地表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重新构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一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就是坚持了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同资本主义划清了界限。也正是在这两层意义上,邓小平理论是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构建。至于公有制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取阿、按劳分配为主体等各项经济制度,它们相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而言,只是一些价值实现手段,在社会主义价值结构中处于服务和服从地位。

如果说邓小平理论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新建构,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使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中实现了又一次面向现代社会的观念飞跃。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意味着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及其模式的建立。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理论领域的建树和实践时空的延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1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我国发展实际,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并完整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来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指向,它可以使建设主体们正确对待、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更合理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所谓科学的发展观其一中心内涵即是“以人为本”,即一切发展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过程本质上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过程,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协调统一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他强调,我们所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特征与指导思想。事实上,和谐社会自身的特征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协调统一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均是其中心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以和谐社会为目标与指向的,而和谐社会则其自身固有的特性以其自身的实践逐步检验与丰富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二者是一对互构的有机整体。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

2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我党的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而在2005年的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又提出了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的外交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为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新的世界发展宣言,是对中国当代内政演绎出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精华——和谐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可以说和谐社会的的基础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和平;核心是坚持互利合作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最终目标则是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而和谐世界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谐世界理念是对中国外交思想的概括与发展,是一种充满民族精神、具有全球眼光的全新的世界发展观,是日益开放的中国和全球化的世界和谐互动的产物,体现了我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深刻思考。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内政和外交价值取向的统一。

3 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而其中“和谐文化”的提出,无疑是这一理论创新的又一亮点。由科学发展观到和谐社会再到和谐世界,层层推进,不断升华。我们可以将这一承继历史遗产、浓缩时代精华的思想体系概括为“和谐文化”。“和谐文化”的提出,既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又有深厚的时代基础,更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战略的提出,贯穿着一种具有当代世界眼光的积极有为的创新思维。当代世界并不平静,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一波三折,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和谐文化”的理念的提出,尊重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这种从容应对和创新,为人类思考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否只存在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9-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要问题是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一过程的艰巨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社会和谐是整个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最终的目标状态而言,应该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性质上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初步具备了和谐社会生成的现实基础。

(一)思想基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断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从而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有着共同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破了一个不和谐的旧世界,其执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领导人民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世界。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奠定了领导地位并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对社会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整合力。所有这一切,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三)物质基础。

1984年6月小平同志讲到:“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800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1]P64在这里,邓小平提到了把小康水平作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衡量目标。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至1000美元,看来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几十名以下,但中国是个中等发达国家了。”[1]P216可见,在小平同志的语义中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物质基础。小康生活水平在上世纪末基本达到后,我们国家接着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之后的更高的目标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显着增强可以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觉悟,以上这些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备和谐社会生成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一蹴而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进行全面慎重的考量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考察社会各个方面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2]P119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前提,在实际层面“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的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P86另外,马克思也谈到社会制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的交往的产物。而且是必然的产物。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生活,制度一旦从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产生,不仅赋予社会关系以合法性、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也成为人的本体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3]P79从上可以看出社会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对于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而言,我国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且很不平衡,东西差距、城乡差距比较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尽管已经确立,但是很多具体体制上还存在着弊端,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也显得滞后。所有这些,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言都是不利的制约因素。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层面看,必须注意到目前我国经历的深刻的变化。国内而言,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方面的矛盾开始凸显;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国际上而言,和平与发展虽然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日益融入全球化,整个社会增加了很大程度上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可能加剧和放大国内深化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矛盾。以上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比较长且比较艰难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树立和谐改革观。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改革是龙头。我国自选择市场取向的改革路径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长还一度被西方媒体视为奇迹。经济上的成就使很多人以为经济增长了,改革也就成功了;蛋糕做大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思想的极端发展就是所谓的GDP崇拜,直到社会演变到出现危机后,到改革的合法性本身都遭到部分群众质疑的时候,对改革思路的调整才日见紧迫。经济增长固然是改革所应该追求的目标,但是,社会和谐更应该成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平同志曾经谈到:“过去先强调发展,这是必须的。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分配问题,比不发展的时候还要多,还要困难。那么多的财富,如果被少数人得到了,大多数人没有,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来要发生大问题……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4]从中可以看到小平同志的基本观点是:改革是前提,但是能否在和谐中改革则更加重要。

(二)树立和谐发展观。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考察,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将处于快速变动时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集中凸显。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可能也更复杂、更突出。在矛盾的重围中求发展是当前我国在发展问题上所面临的现实状况。小平同志曾经多次提到,中国的一切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是硬道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强调显然是必要的,现在来讲,这样的观点也还没有过时,但是,现有的改革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决定单纯的经济增长还不能解决问题,发展面临理念上的转换问题。目前所处的特定阶段决定了和谐理念要成为传统发展观念的必要补充,必须树立和谐发展观,要用发展来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又必须用和谐哲学来统领发展思路。只有如此,才可以在发展中和谐,在和谐中发展。

(三)树立和谐稳定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一个从社会稳定到社会和谐的认识过程。改革初期,思想长期禁锢后的反弹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抬头,并一度引发政治风波。针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这一思路无疑是执政党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局势所作出的深层次认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换,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稳定观也面临内容和观念意识上的转换。目前应该要切实处理好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树立和谐稳定观。尽管稳定在于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但是稳定了,也不见得就是和谐社会,稳定不等同于和谐。当社会初步稳定后,还必须向社会和谐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稳定是和谐的基本内容,和谐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和谐是稳定的最佳状态,稳定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可以生长。没有稳定,和谐无从谈起。没有和谐,稳定不可持续。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