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论文(精选5篇)

  • 高中教育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2传统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改善 体育教育是否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很有市场,但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固守成规,机械模仿,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变迁。在城市教育中,存在活动时间过长,教学环节不完整,过于单一的现象。陈旧的体育教…

高中教育论文(精选5篇)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1城乡体育教育资源比例失衡

在教育资源整体失衡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资源的不合理也就愈加明显,无论是在教师资源、教学器材,还是教学管理、课堂规划上,都存在着此类问题。体育教师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主导因素,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课堂规划上,城市更加注重教师的培养和选拔,通过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和督促教学,而乡村则无力顾及,缺乏必要的支持和监管。

1.2传统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改善

体育教育是否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很有市场,但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固守成规,机械模仿,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变迁。在城市教育中,存在活动时间过长,教学环节不完整,过于单一的现象。陈旧的体育教学思想更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在文化课和体育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和体格素质的练习是片面的,因为他们忽略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应加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本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达到应有的体育教育目的。

1.3体育课时间被随意占用

体育课是副科,这种想法在极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依然被广泛认同,因此,素质教育掩盖下的应试教育变得更加可怕。在很多学校,体育课程经常被挤占,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高中学生文化课成绩决定着未来的一切,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高中老师都对学生的文化课分数有过高的要求,甚至很多高中院校对体育课都极其忽视,部分占用体育课时间,减少学生体育课时,已经成为个别院校默认的应试突击方式。因此,尽管体育课程被排到相应课程里,但还是经常被占用。体育课的随意占用,直接导致高中体育的不能实施教学,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培养锻炼,致使身体素质下降。

1.4师资队伍应该加强建设

经调查发现,体育教师中有很多非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兼任,这同样是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造成的。很多学校不愿意再拿有限的编制招聘专职的体育教师;而且,体育教师缺乏有效的时间、精力和机会得到应有的培训和指导,教师没有时间学习及科研,个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现有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陈旧。压力大、待遇差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原因,大部分的高中体育教师每天至少有3~4节课,待遇却远比不上主科教师,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容易产生情绪,如果再缺乏监管和有效应对措施的话,就会导致体育教育效果较差。从体育教育的意义方向上来看,高中教育体教育在高中阶段,能促进学生的体质,磨练它们的刻苦意识,促进高中生的身体形态,体能素质以及身体机能的发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注意根本意义,针对问题与现状,对其进行根本改变。

二、高中体育未来发展方向

2.1摆脱应教模式

体育是人类锻炼自身本能,帮助意志力成长的有效运动,在国外,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科目教育,在国外体育教育的思想意识当中“,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比如美国的体育教育,不仅纳税人花大量的金钱进行设施建设,政府同样出资赞助优秀项目,并且在社会上兴起围绕体育活动的各种项目,比如橄榄球、篮球等都是从各个学校当中选取学生进行种子培养,因此良好的投资教育加上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了体育发展极大的生存空间。而我国体育发展的道路坎坷正是因为“前途渺茫”,既没有良好的训练环境,更没有针对体育所形成的社会投资,这就导致体育教育培养的范围极度缩小,最终只能依靠国家进行补助,而我国在体育教育补助方面也并不重视,最终导致体育沦为了高中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名词”这正是体育教育的悲哀。因此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如何紧密的联系社会,如何将其形成“产业”就成了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2摆脱传统思想

如果说高中体育教育是耽误学生学习,或者是浪费时间的教育,那么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在内的所有教育都是浪费时间。我们人类之所以生存就是因为有着良好的身体以及行为规范,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又何谈“好好学习”。社会调查科显示,我国2013年城市人口生活状态低迷,62%处于亚健康状态,青少年居然占据了比白领工作者还大的比例。在此提出两个疑问(:1)白领工作压力较大,时间并不富裕,所以容易产生亚健康状态,但是作为青年学生为何也会出现这种状态。(2)学生在学校每天都应当得到锻炼,但是为何亚健康状态是以伴随着所有高中学生。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并没有得到全方面的体育培养,要知道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群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即使在学术上、商业中再有成就,短暂的生命并不能带来任何的意义,因此注重体育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还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所以对于体育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的理念是,应当以学生的健康为主。

2.3摆脱枯燥的学习氛围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教育投资却仅仅占据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那么体育投资又能占据多少。通过观察现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体育投资恐怕只是学校装点门面的“手段”,已经连投资都算不上了,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如何能产生高效率。但是摆脱这种学习氛围又谈何容易,这是一个国家总体政策决定,所以想要发展体育教育就应当从基础的商业化入手,任何妄谈教育模式的言论都只是空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发展了经济,才能大力发展教育模式、培养教育人才、塑造教育对象。欣慰的是中国现代社会当中还是有很多企业家有战略眼光,他们能够摆脱社会舆论的压力,将体育真正的商业化,比如少林寺在2013年投资大量资金注入“少林足球”当中,在自身赚取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为体育训练以及体育爱好者打开了一扇有经济基础的大门,从而直接触动了经济与教育模式的同时发展。一些学者每天都在大谈特谈学习氛围,但是却从来也说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如果知识纯粹只是摆设,那么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真正的知识是用于生活当中、用于经济当中、用于危难当中的,而这些才是衬托知识伟大的重要氛围,没有了对比参照,一切的一切只是空想。知识如此,体育更是如此,在此之前听到过许多专家都会说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陷入社会当中,不要出卖知识”。人是社会组成,更是社会属性,而知识是社会当中的应用工具,如果不融入社会我们怎么生存,如果不出卖知识我们怎么生活。体育当然可以看做成商业化,体育教育也当然可以引用民间资金,只要这一切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经济增长,那么不是比所谓的“空谈”要更切合实际吗。因此我们对待培养体育氛围大可不必墨守陈规,对待培养高中生体育学习也不用觉得耽误了学生的前途,因为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与应用模式,任何教育与学习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前提在于我们真的去“做”,而不是“说”。

三、结语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我们以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高中教育改革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来说明“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之间的张力的样态和性质。透视这次改革,可以发现它具有更为鲜明的国际视野,能从全球的眼光来审视和勾勒中国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愿景与思路。首先从改革文本来看,改革方案的设计整体上体现了借鉴世界实质来说主要是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模式的倾向,例如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学分制、课程选修制和模块课程等。其次从学术话语上来说,伴随着课程改革,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话语空前繁荣和多元化,尽管各种学术论述流品很杂,但整体来说是与世界教育理论的学术话语声音更趋一致,更多吸收和借鉴(有些怀有忧虑的人称之为“移植”)了西方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任何教育改革都蕴含着某些教育价值观以及思想逻辑的转型,是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较之于以往的改革,更为根本性地触动了我国现实运作的高中教育文化肌理,并且在思想层面指向批判我国的传统高中教育实践模式及与其高度结盟的传统主流教育教学理论。因此改革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引出了较大的反弹。在理论层面的反弹表现为有的学者所归纳的所谓“洋化派”和“国情派”的对立,在实践层面的反弹则常被人们归结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张力,实际上这两种对立的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的是“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张力,所谓“理想主义”的指控其潜台词就是过于移植西方经验而忽视本国教育国情之意。在此我们暂不涉及所谓“洋化派”和“国情派”的对立在理论上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说明,树立这种对立是沿袭了近代以来我国思想界垂之久远的中西之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所谓“国情派”一方总是以警惕或贬抑外来思想与文化以及论证自身思想与文化的的优越性与合理性为特点,并伴随着一种历史的情愫,即对所谓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担忧。从历史上来看,尽管有中西之争的传统,中国社会的进步总体上来说是沿着向西方学习的脚步迈进,尤其在走进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脚步不但没有减缓,相反还有加速之意。回到高中教育改革的问题上来谈,在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今天,我国高中教育改革自然也不能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它会持续地面对“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之间的逻辑张力。处在这种张力中,如果我们足够自信、开放、宽容和智慧,就应该超越传统的中西之争中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保持向世界和未来开放的积极心态,用更为理性的思想姿态和更为精致化的学术方式看待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中西教育学术话语和教育实践的张力,并在改革过程中确立这样一个思想前提,即西方教育学术视角和框架的多元化、丰富性和深刻性可以为推动我们反诸自我地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更为良好的理智启示,我国的高中教育改革,必须在国际视野内发现一切有助于我们持续地深化改革的理智资源。

二、国际视野下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

对国际视域下的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特点的把握,可从两个纬度展开,其一是分析国际组织有关高中教育发展的构想,其二是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特点。

(一)国际组织有关高中教育的见解

许多国际组织都有对教育议题的关注,不过在这里我们集中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这两个相对更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有关高中教育的论述。

1.基本的教育发展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教育视为优先事项,并为其设置了总的活动目标,即“实现高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1]“高质量”、“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三个关键词共相辅佐,构架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本教育哲学。其中,“全民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是“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2]“终身学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核心概念,它运用这个概念来构想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素质形象并规范教育的目的。“高质量”概念体现着其发展优质全民教育的诉求,不过要清楚的是,该组织的教育质量观在价值取向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它超越以认知能力为主的质量认定取向,把生活技能的开发作为重点。经合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价值观念上有基本一致性,尤其是终身学习概念在其教育论述中更占主导地位。

2.理想的高中教育形象

两个国际组织对高中教育的诠释,体现在它们对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的理解上面。需要结合“全民教育”概念来谈高中教育的性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际上是根据全民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界定何谓基础教育的,质而言之,从内涵上来说,是把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教育理解为基础教育,从外延上来说,则把全民普及化教育称为基础教育。进入21世纪后,全民教育的外延已经从初等教育前推到初级中等教育,相应地“基础教育的概念已经演变到包括了初级中等教育”。[3]换言之,就此而言,高中教育尚不属于基础教育。但是,从内涵上来说,例如在第47届国际教育大会文件《面向所有青年的优质教育: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4]中,是把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在整体上进行思考的,要而言之是认为高中教育实质上是在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和培养基本能力的基础教育。不过,在高中阶段,对基本学习需要的界定不能仅限于读、写、算等基础能力,而是需要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下,针对高中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性质加以重新界定。质而言之,它是一种面向升学和就业需要的认知能力和进入生活的能力的统一,具体来说,它包括适应高等教育阶段理智学习需要的思维与认知能力、适应就业世界需要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适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等。综合地具备上述能力,是两个国际组织所构想的理想的高中生素质形象。但是,许多国家的高中教育设计通常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两途,它们各自领走了一种专属性的自然任务,前者聚焦升学,后者聚焦就业,由于专守自己的任务领域,两者往往相互区隔,从而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落空。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则性建议是:扩大对普通教育的理解,认为“普通教育的概念必须显著地加以扩大,使它明确地包括社会经济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和实践方面的知识”;[5]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认为“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应该确保学习者在普通和职业两个分轨之间自由运动”。[6]经合组织也认为应“平衡普通和职业高中教育……强调终身学习使得职业和普通教育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应把职业元素引入传统的学术性普通教育课程(例如法国、芬兰、英格兰和威尔士)”。[7]

3.对高中教育模式变革的呼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我们从现有的中等教育或高中教育模式中看到的“都是一种被肢解成众多学科(语言、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的知识王国”,[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了人类代代相替速度的情况。然而,此时的中等教育,仍像它创建时一样,继续我行我素,仿佛它是永恒的”。[9]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合组织都认为,未来的高中教育改革,应该在整体上改变高中教育的模式,包括改革课程和其它学习材料,改变结构、学校环境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不如此就无法真正适应面向21世纪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时代需要。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及其改革趋势是我们主要的参照分析对象,这些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及改革的方向和创造性对其它国家来说还是具有磁吸效应的。

1.西方国家高中教育的文化特点

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各有差异,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有共同或相似的高中教育文化,这种高中教育文化由它们的社会和教育价值观、教育文化遗产和经济文化背景共同塑造和支撑。可以把这种高中教育文化的精神内核根本地概括为在教育目的上对学生个人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并相应在制度上体现对多元化的尊重。这种文化精神已经内化为西方人的教育信念,不会随着改革被轻易动摇和摒弃。它会在课程、教学、评价和管理等学校的各个方面体现和烘托出来,在此我们不一一展开说明,而是切入到大学自主招生制度以及高中课程设计和管理两个方面略作铺排。就大学自主招生制度而言,美国是西方国家实施这种制度的典范。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类似高考的SAT测试每年举行7次,学生任选一次或多次参加,从中选取最好成绩提交给所申请的大学;其次是高中期间的课程选修情况及平时成绩;最后是有实质重要性的综合素质考察。在这种招生制度和招生标准下,美国的高中并没有发展出类似我国的高考主义。例如SAT测试对学生升学意义重大,但据在美国某私立高中任教的某位来自中国的老师说,美国高中普遍不开设SAT课程,最多不过是学生自愿报名,课后辅导,在美国的多年教学经验使他深刻体验了美国教育的理念,即“反对任何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的教学,因为这种行为并没有教育价值”。[10]就课程设计和管理而言,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芬兰等西方国家的高中普遍实行学分制和课程选修制。这种制度体现了西方高中教育重视“选择性”的课程文化,这种课程文化的基本旨趣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美国高中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是兴趣取向的,学生在这类课程上的选择自由自不待言,就是在必修课上学生也有较大的弹性选修空间,它采取分层设置,一般都分为基础水平、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这种分层设置尊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芬兰的高中课程改革创新和高中教育质量一直为世界各国津津乐道。其从1994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致力于丰富课程的类别和增加学生的课程选修空间,为达此目的,其在课程与教学管理上多有创新和突破,包括实行弹性学制、短学期制、无年级授课制度和模块课程等。

2.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基本态势

要客观地把握西方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趋势并不轻松,如果仅凭一些不完整的零散信息很可能导致轻率的判断。例如有的学者就仅仅根据一些美国高中教育改革的片断性信息就得出了美国教育是在向中国学习的论断并同时为“应试教育”做合理性辩护。[11]可以把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改革历史总体概括为知识中心取向、兴趣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相互交锋和融合的过程,并没有哪种取向始终占据主流或被彻底摒弃。例如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被时常误解的杜威教育哲学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走向式微,但是其持守的兴趣中心取向或社会中心取向并没有被打倒,而是作为教育文化遗产和教育精神被传承下来,并影响着美国及西方现今的高中课程和教学文化。不过,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高中教育改革有一条较为清晰的主线,则这条主线就是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日益重视,并且它总体上是知识中心取向的。这条主线的形成在宏观上是由于在全球化时代“竞争”这一元素的推动及基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的分析而对人才规格的定位,在微观上则是由于一些国际教育测量与评估结果推动的对本国高中教育质量的担忧与反思,尤其是一些东方国家在这些国际测试结果上的相对优势更加强化了这种担忧。作为对策,西方国家普遍在国家层面强化了对高中教育的改革,主要的策略包括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强化核心课程,提高学术标准,运用考试手段,等等。但是,这些改革取向并没有根本上脱离他们的高中教育文化,譬如注重“选择性”的课程文化并没有被根本动摇,再譬如即使强化了考试手段的运用,考试也主要还是停留在作为手段的功能上面,并没有完全异变为高中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展望

在国际视野的关照下,我们需要持续地对我国高中教育文化反诸自我的进行根本反思,并通过具体的高中教育改革设计,给予素质教育以不断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一)对我国高中教育文化的反思

我们吸收自西方的一些具体高中教育改革设计,实施起来往往困难重重。例如类似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被高度认同,并被其高中教育文化自然内化,但是在我国高中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这一课程却被高度边缘化。细细考究下来,这恐怕是由于我国3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高中文化基因对它产生了某种排异反应。我国高中教育文化的本质,用一句话来概括,恐怕就是现实中高度功利化的应试主义或高考主义逻辑。运用高考手段有其历史价值和现实基础,但是当它异变为教育实际目的的时候,我们一颗心念兹在兹的萦绕在其身上,所有高中教育的流弊几乎都由之相缘而生,并且陈陈相因。以高考主义为核心的高中教育文化,其流弊非止一端,但万物一马,我们在此切入到知识至上主义问题上略作展开。需要说明的是,对知识至上主义的反思,并非是要轻视知识或走向反知主义,而是要分析知识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性质和实际处理方式。我国的知识至上主义的问题关键并非仅是过度重视知识,而是在于在应试主义的逻辑下,知识教学是由一种教条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知识观主导的。曾有一位美国高中生作为交换生在北京某重点高中就读,回国后于2009年在《波士顿环球报》撰文称在中国的课堂上“上课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完全是为入学考试做准备……”。[12]在被教条化和功利化处理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探究、体验、行动以及独立思考和批判等认知元素多付之阙如,从而让知识沦为杜威所说的伪理智和半观念的危险,并极大限制了知识之启迪和培养个体智慧成长的功能。这种知识至上主义在我国获得了主流教学理论的加持。这种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系统传授主要是在教科书中被以体系化、理论化和简约化的方式处理的所谓人类优秀知识遗产。获得了这种教学理论加持的我国高中教育,30多年来沿着知识至上主义的道路一往无前,并没有实质性地发展出兴趣取向和社会取向的课程文化。

(二)明确高中教育改革的逻辑

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提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念,在笔者看来,这种转轨的提法也代表了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逻辑转变。但是有的学者却因把“素质教育”概念重新理解为就是加强教育和重视知识之意,从而否定了这种转轨提法的合理性并消解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这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已经离题万里了。实际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概念设计,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和“应试教育”概念对立的,而“应试教育”概念作为一个贬义词是对学校教育在价值选择上把教育的工具价值最大化和狭隘化从而实质上悬置了教育的本体价值这种现实的一种抽象。“素质教育”概念则根本上体现的是以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为旨趣而做的教育想象,它的立足点是学生的个人化整体人格发展。因此,在概念设计和理论逻辑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不过具体到高中教育的改革设计来说,因为在现实中作为手段的“应试”与变成实际教育目的的“应试教育”是无法像在理论上那样容易做区分和切割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不得不为应试教育的存在留出妥协空间,也正因为此,“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将持续存在着逻辑张力。但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是成立的,改革就是要从国际视野上理解这种转轨的意义、内涵和思路,从而真正触动我国传统高中教育文化的根基,逐步松动“高考主义”的逻辑高唱入云、唯我独尊的状态,多从教育的本体价值角度着手调整和改变传统高中教育的模式。

(三)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框架

参照国际高中教育观及西方国家高中教育及其改革特点,以破解“应试主义”为核心的传统高中教育文化及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出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行动建议。

1.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涵上实质已把高中教育整体理解为基础教育。我国的高中教育被严格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两途。两者各自在“高考主义”和“职业主义”的主导下,都不能真正体现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都不能体现整体人格的基础养成之意,甚至职业高中干脆不被认定为基础教育。本着重建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的目的,需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框架下打破普通性和职业性的区隔,就普通高中教育而言,应扩大教育之“普通性”的内涵,把职业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等知识包括在内,就职业高中教育而言,也应摆脱“职业主义”的迷思,办学理念中应体现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性质。

2.变革大学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

可能松动“高考主义”的高中教育文化的根本出路还是要落实到大学招生制度和高考模式的改革上。实施大学自主招生是我国教育界多年的呼吁,大学招生的多元化标准会推动高中教育的素质教育方向。不过,大学自主招生必须和高考改革联系起来。我们的文化智慧在可见的将来还是无法摆脱高考手段的运用,但是我们可以对高考本身做出诸多改良设计,例如可以借鉴美国SAT测试的方式,突破一考定终身的窠臼,尝试一年举行多次高考,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一次或多次考试,并从中选取最好成绩作为大学录取成绩,这样做或可收松动高考主义之效。

3.突出课程设计和管理上的“选择性”原则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让政治课内容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体验式教学。

第一,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真情实感。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做到“做、学和教”的完美统一。更强调先生要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通过做来学,那才是真学。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搭台,学生成为主角唱戏,让学生通过活动真正动起来,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人的意识力量有多大这篇教学内容。就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内容的内涵。事先准备一个吸管和秒表,实验的内容是对盛有水的杯子让学生吹气,一开始让一位高个子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吹气,最后成绩是连续吹气25秒。然后叫一名矮个子且不乐意运动的学生吹气,在学生的加油声中竟然连续吹了38秒。这个实验结果让学生们了解了意识的力量往往让人拥有极大的潜力,这样的实验要比口述100次的讲授效果好,因为通过学生们的自我参与,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认知。第二,编导小品让班级成为学生舞台。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政治课程的内容,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编写小品让学生表演,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展现自我,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的政府权力:依法行政这篇内容时,就引导学生就当前热门的话题,城管和小贩们的冲突来改变小品。而这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个小品编写的非常出彩,在课堂上的表演也相当出色,在学生的笑声中也让他们逐渐深刻理解了所学的内容。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而这种精神就算是重复千遍的语言宣贯,也往往很难让学生理解并引导他们今后的生活。第三,引入多媒体冲击学生的感官。在讲授爱国主义这篇内容是时,就能够通过多媒体等形式播放一些爱国主义影片,让他们来感受爱国情怀。或者播放每年央视举行的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节目,这些优秀的颁奖词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他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注重教学的科学性。

有效的教学并不是让学习者去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让他们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个人见解。对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上要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完善:首先,要从新旧知识体系的矛盾入手,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新旧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当前知识体系的不足,进而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来突破当前知识的瓶颈,从而实现对未来知识的探索,这样能够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探究之心。然后,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关联性来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现代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只有能够帮助高中政治课讲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利用物理学、自然学科甚至是生物学科等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哲学观念,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要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着手,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这里学生的生活经验既包括他们的个人生活,也包括他们对现实和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国内外当前政治、文化等内容的掌握,从这些学生能够喜闻乐见的经验中来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和方法,将政治理论充分融入到这些社会生活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入学习。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育。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教学法现在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因此政治老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理论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理论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理论,也能够让学生对现实事情的认识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二、总结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积极创造绿色化学教学条件,构建绿色化学知识体系,不断充实化学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化学史时,教师可从正反两方面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讲解放射性元素时,教师要对居里夫妇的精神及坚决反战的人格表示钦佩,但也要就海湾战争中使用贫铀弹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批评。介绍环境问题时,教师可着重于介绍20世纪发生的公害事件,指明工业及传统化学是造成公害的主要原因,使学生明确绿色化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改进化学实验。首先,采用无毒原料、溶剂、催化剂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做完银镜反应后,可将清洗试管的硝酸替换为三氯化铁溶液,避免产生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在萃取碘单质实验中,可将四氯化碳替换为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消除刺激性气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乙烯的制备实验中,可将硫酸替换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避免浓硫酸造成污染;其次,优化化学实验方法。又如,在海带碘元素的检验实验中,可将灼烧提取法改进为煮沸提取法,简化实验操作程序,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因灼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再次,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再如,利用密闭的装置减少实验敞开操作,可将注射器作为密闭的反应容器,进行铜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等实验,将污染物消除在密闭装置内。(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可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以达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点滴板、小试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仪器,使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一般液体用量不超过1mL,甚至一些现象明显的定性实验可在试纸或滤纸上完成,如碘显色反应、溴水褪色、苯酚的检验、验证盐类溶液酸碱性等实验。(3)“三废”的绿色化处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要及时对必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成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化处理,从源头处控制“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封闭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量,并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或用气囊收集。在废液处理中,可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含酸碱的废液,使溶液pH值达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离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废渣处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学实验中剩余或产生的金属进行再利用,如铜与硝酸反应剩余的铜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等。对于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生成物则要进行无毒化处理。(4)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尤其对于危险系数大、污染严重的实验而言,可通过电脑模拟、实验录像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将不良的实验后果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清实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实验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3.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传统化学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认清利用化学手段进行末端污染治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化学,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可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环保知识竞赛、探究性学习、文献研究等。在实地调查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化工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对当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开设相关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如研究生物催化剂的优点、研究高效低毒农药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在文献研究中,既可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文献资料,也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使学生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绿色化学,能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书法教育;人文素质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瑰宝,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情感和美学追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书法教育贯穿整个中国教育史,在古代育人、选拔人才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书法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在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书法教育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1.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字――汉字的关系源远流长,密不可分。《周易・系辞》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既可以看做对中国文字起源的概括,也可以看做对中国书法起源的概括。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关于汉字的造字法,向来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作为表意文字,汉字最初具有象形的特征。在象形的基础上,汉字孳乳浸多,其中形声成为主要的造字方法,汉字中形声字占了一大部分。大量形声字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汉字的表意功能。鲁迅先生曾指出,汉字有“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种点画构成的文字形象中,积存并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中国人的感彩乃至思维定式。因此,汉字往往能引发人们对汉文化一系列的联想和微妙的情思活动。

2.书法艺术的创作主体及审美群体为文化阶层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发明,是文字艺术的文化抽象,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中国书法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正如外国友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它承载了众多的文化因素,与文化发展联系紧密。

从书法艺术创作主体及审美群体看,他们并不都是纯粹的书法家,而是由文人、士大夫、僧侣、官宦、隐士、道人、没落的皇亲贵族等组成的文化阶层。流传至今的书法艺术遗迹,汉代及汉代以前很少有名家,多是普通的士吏与工匠的作品。汉代以后,书法作品大多出自文人墨客之手,无论是颜、柳、欧、赵,还是苏、黄、米、蔡,他们都是时代的精英。这些文化精英既是社会人,也是文化人,往往有着十分复杂的文化心态。在创作的同时,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人格精神、伦理道德、才学修养、审美情趣等融进书法的笔墨之中,把文化思想化作艺术形式表现在字里行间,再现中国艺术最朴拙、最丰富、最灵动的自由创造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在文化精英的千锤百炼下,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思想便渗透到书法的每一个点画与结构之中。

3.书法艺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从文化传承方面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佛、道三大思想为支撑,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渗透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并代代传承。中国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哲学或宗教方面的深刻影响,儒、佛、道思想都不同程度地渗透于书法,并在书法中得到显现。依照有关学者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特征包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整体观念、直觉思维、经世致用、刚健有为、崇古尊老、内圣外王、君子通才、道德学问、中庸之道、和谐自然等,而这些在书法艺术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书法艺术作品是个复合的载体,内涵极其丰富,既有书法创作内容所蕴涵的文化美,也有书法作品本身积淀的文化美。欣赏书法精品,往往可以看到诸如黑白、虚实、大小、粗细、浓淡、枯润、方圆、奇正、向背、顺逆、呼应、刚柔、疏密、巧拙等书外意蕴。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分别被评为天下第一、第二行书作品,人们赞赏其通自然,得天趣,天真磬露,不落斧凿痕迹,流露真性情,乃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成为书法家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往今来,书法精品往往都有这些特征:艺术表现上恰到好处;风格上刚健不霸气、柔美不媚态;笔墨精深洗练不单薄浅俗;书法形象富有新意却不哗众取宠、流于怪诞;重视和谐,各个局部、各种因素相谐而生等。

书法家往往通过自我控制克服分心与躁动心理,坚持勤学苦练,以坚定的意志和决心练出真功夫,终臻至善至美。书法创作要在艺术上达到崇高的境界,就必须坚持克己修身。书法创作与评论历来强调书与人的一致性,坚持“书品即人品”“风格亦人格”的原则,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总之,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蕴涵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沉淀着强烈的民族精神,体现着精美的艺术造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二、书法教育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1.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完美的个性、良好的道德、现代的意识、健康的心态、强烈的责任感、极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加强人文科学及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直接或间接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已成为社会发展、民族强盛对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放眼国内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盛衰大都与社会的大背景息息相关,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密切相关。近代西方社会片面追求物质发展,使教育中的商业主义与职业主义泛滥。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忽视了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实现了物质生活丰裕之后,反而陷入精神上的困顿与迷茫。20世纪末西方社会出现的“上帝死了”“尼采死了”的说法就是这种状况的反映。鉴于此,美国、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出具有健全的精神、独立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价值,渗透于各学科之内,萦绕于各门学科之间,表现在社会交往之中,在纯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也不无它的存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深刻贯通与渗透关系,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本我与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2.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追溯中国古代教育史,可以看到书法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汉字的书写表达,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古代的教育把书法列为六艺之一,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早在汉代就出现了高等书法教育;魏晋时期,书法被称为书道,这说明书法被提到了一个与宇宙并列的地位;到了唐代,书法教育达到鼎盛时期,国子监等高等学府以及贞观元年贵胄学校宏文馆中都开设了书法课程,以书法大师虞世南、欧阳询为老师,传授楷书法(《唐六典》卷八);直至明末清初,书法教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古代包括科举考试在内的各类考试中,书法水平也是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重视习书练字,书法学习不仅成为社会风尚,书法水平也成为文化素养的重要衡量标准。可见,书法教育跻身高等学府教育是有历史渊源的。毫无疑问,书法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特殊的、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3.书法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大专院校开设书法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初复旦大学等院校率先开设书法课以来,中国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设立了书法系和书法研究所,培养了一批书法学士、书法硕士、书法博士等高级书法人才。全国大专院校非书法专业开设书法课的就更为普遍。

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国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够用,应用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在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普遍推行的今天,加强高职学生书法教育对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乃至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书法教育是从书法的使用功能、艺术审美特性、美育教育等方面开展的。如今,书法教育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写字和书法本身,而延伸到了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知识水平的提升、文化视野的拓展等诸多方面。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书法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1)书法教育首先是人品素质教育

清末书法家杨守敬认为,学习书法要品高。“品高”即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是超绝还是流俗,归根结底取决于书法家品德的高下。综观书法史,人书俱佳者皆为后世推崇,但书品较高而人品有污者则常为人们所不屑或鄙视。

颜真卿是被历代传颂的人书俱高的大家,其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口皆碑。他的谨严守法、大气磅礴、雄浑庄重的楷书很好地体现了儒学精神的阳刚之美,他刚直的个性、敢犯颜直谏的正直品德更为人们所敬慕,他为国效力、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正是儒家风范的写照。郑板桥的书品人品备受后人推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正是其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高贵人品的写照。他在引退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用自己的书画逢迎和讨好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而是专门慰藉平民百姓,他“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的创作宗旨,表现了可贵的人格操守。书法史上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而人们对赵孟的人品、书品则多有批评,对蔡京亦是如此。《临池心解》对蔡京的评价就能说明问题:“世称宋人书,必举苏、黄、米、蔡,蔡者,谓京也。京书姿媚,何尝不可传?后人恶其为人,斥去之,而进端明于东坡、山谷、元章之列。”还有清末大臣郑孝胥、民国时期的大汉奸,尽管他们都有一手好书法,但人们往往嗤之以鼻。人品之于书品,可谓重要!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书法更是将文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书法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影响深广久远。书法教育中的人品教育内涵具体表现为书法教育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书法教育能培养、磨砺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太宗夜半秉烛学习《兰亭序》;智永闭门习书数十年,积累了很多磨损的废笔头,埋之成冢,谓之“退笔冢”;怀素练笔则种芭蕉万余株,与蕉叶共挥洒。正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些人终成书法大家。

书法教育还能端正人的思想行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系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致志。这样坚持长久,其心中必定无种种私利杂念,进而能够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作风。

总之,书法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格品行教育功能。

(2)书法教育具有文化素质和能力教育的功能

书法知识博大精深,哪怕是基础书法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书法联系较密切的有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文字学等学科,书法教育是能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书法教育还是一种审美素质教育。当学生的心灵经过了书法作品美的浸润和熏陶之后,他们就能够形成分辨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很敏捷地区分真假、善恶、美丑,赞赏真、善、美,唾弃假、恶、丑,他们的品格也会变得高尚。

(3)书法教育蕴涵着心理素质教育

王羲之写《兰亭序》,抒发的是喜悦的情感;颜真卿书《祭侄文稿》,排遣的是愤怒的情感;张旭作《肚痛帖》,表现的是疼痛的情感。如同其他艺术一样,当学生情感郁积甚深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书法艺术的手段,或通过欣赏相应的作品,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或通过书法创作,进入纯净、高尚、忘我的艺术境界之中,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蕴涵着强烈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书法教育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它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书法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构成部分

1.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全面了解高职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状况,我们曾先后对某高校在校一年级和二年级的8300名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状况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占79%、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贫困的占86%、父母从事个体劳动的占67%。这些基本情况说明,被调查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并不好。在调查统计中,有70%的学生比较或非常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但是,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人文知识相对欠缺、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等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已显而易见。

世界各国在人才方面的竞争、现代化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等,也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从政策层面上规范了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国家领导人及有关专家学者都在不同场合强调过教育中的人文素养问题。这些都为高职院校确立了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从高职院校自身看,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有对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仰慕、渴望与追求。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不少学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书法教育与其他课程尤其是人文课程一起,已经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素质、弘扬中华文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对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定位的思考

高职院校的书法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高职院校书法教育的目标不同于书法专业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及技法研究者,实用技能是第一位的。但是不能将高职书法教育仅仅定位于实用技能的较浅层次上,否则,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特征。同样,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否则,就脱离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这里就有一个切合点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集中体现在培养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点上,这就对技能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艺术性和理论性的探求能力则不能要求太高。笔者认为,书法课以实用技能为主,兼顾知识性和美育,使学生通过书法学习提高水平,并受到美的陶冶,这才是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

据以上分析,可以将高职院校书法教育教学定位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书法的使用功能。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交流的手段,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等一切社会活动都离不开文字的书写。而书法的使用则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为彰显自身较高的素质和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服务。

其次,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开课效果看,可以侧重于硬笔书法课,附以毛笔书法的练习。在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书写方法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书写重心平稳、搭配合理、用笔流畅、书写规范、结构美观,以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书写技能上狠下工夫,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同时,还要结合传统书法理论基本知识,简要介绍相关知识,如中国传统书法的产生、发展、流派、名家、传统碑帖及章法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毛笔书法的基本技法。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同时,带领学生欣赏古今优秀碑帖、作品,对学生进行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美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蔡祥麟.书法艺术三题[J].中国书画,2009,(5).

[2]于唯德.书法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研究[J].艺术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