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论文(精选5篇)

  • 文化安全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煤炭安全文化存在一些问题,而煤炭企业的安全问题却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主管部门与煤炭企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事故预防上做了大量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却没有解决重大事故伤亡多、损失…

文化安全论文(精选5篇)

文化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每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而每个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又各不相同,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如果安全文化水平低,就会使企业安全管理功能减弱。安全文化属于企业安全管理内驱因素,是企业运行安全制度的根本,也是职工进行安全行为的导航。企业只有有意识的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不断进行安全文化的创新,才能在根本上提高企业安全的管理水平。通过文化形态的分析,可以发现,安全文化包括了安全精神、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及安全物质等方面的文化。安全精神的文化指企业和职工心灵安全意识形态的积累和沉淀;安全行为与安全制度方面的文化指对企业职工行为方式与安全体制方面的管理;安全物质的文化指可以感受到形态,可以听到的一种文化现象。高质量的安全文化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只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使安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把散乱的安全文化整理得系统化,使水平不高的企业安全文化逐步提高到健康,甚至高水平的安全文化建设。

二、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煤炭安全文化存在一些问题,而煤炭企业的安全问题却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主管部门与煤炭企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事故预防上做了大量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却没有解决重大事故伤亡多、损失大的问题,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煤炭安全文化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缺陷,才是重大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安全意识,权、责不平衡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管理层只注重生产,忽视安全,缺乏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还有很多安全管理的规章和制度既不完善,也没有严格执行,只把安全制度挂在嘴上,而没有贯彻实行,不落实在行动中,造成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2、缺乏管理上的创新

我国煤炭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一直以粗放型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开展管理工作,这些落后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煤炭生产的需要,虽然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真正的安全系统生产理论和安全行为的理论都没有得到推广,更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

3、职工素质不高,缺乏安全工程的积极性

我国煤炭企业职工有大量是农民工和劳务工,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一直处于被动的安全工作,缺乏安全工作的意识,也没有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安全文化中。这些职工普遍认为安全工作只是领导的要求,只是按照规定做,并不了解安全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4、缺乏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

煤炭安全文化包括了安全投入和技术装备改造,很少煤炭企业会主动进行的,大多是依靠国家强制的执行,而且安全工作只依赖政府外部的监察,根本不能提升企业的安全系统,虽然监察存在,却依然存在大量隐患,事故不断。很多安全活动都只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

三、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1、煤炭安全文化的程序

煤炭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经过长期的精细化系统工作,所以,一定要按照建设程序,完成安全文化的建设,才能事半功倍。而煤炭安全文化建设的程序。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设计阶段

煤炭安全文化工作既精细又琐碎,还需要长期的坚持,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文化的设计工作。而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了,安全文化机构的建立、机构小组搭建、安全文化结构的规划及策略的拟定等工作。煤炭安全文化在设计阶段,一定要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通过专业人士指导,使煤炭企业全员参考。

(2)安全文化实施阶段

煤炭企业在进行安全文化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结转致工作,也要考虑到安全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在实施阶段要把设计阶段的设想进一步实现达成目标。是煤炭企业充分了解企业自身情况基础之上,合理、有序的开展安全文化工作。通过从上到下方法,对煤炭企业的班组、队及科室进行安全文化的理念培育,依靠领导机构支持,结合安全文化的理念,建设安全文化的制度及物态文化。

(3)安全文化的完善阶段

安全文化的完善阶段是建立在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形成基础上,对安全文化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是企业存续期的重要工作内容,所以,企业要随着自身情况的变化,对企业理念和制度等文化的改变,才能真正适应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需要。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安全文化一定要保证及时、实时性和适当的调整工作。煤炭企业在整合重组的同时,还要和内外企业结合在一起,检查安全文化能否适应安全生产需要,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煤炭企业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方法

按照煤炭安全文化方法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规模、投资的主体策略,对不同煤炭企业使用不同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1)新建煤炭安全文化的方法

新建煤炭安全文化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是也有很大的压力。新建煤炭安全文化先天的优势是:在煤炭企业创建之初就开展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进行系统规划,对生产阶段进行详细目标的确定,收到最佳建设效果。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也大多存在于人力、物力和安全文化理念方面,要注重安全制度的文化构建,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的物质文化建设。新建煤炭企业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建设初期把安全文化当作煤矿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核心是尽早入手,把创业精神及安全重要性等意识,融入安全文化的建设中。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和生产文化的建设,实现融合与衔接。

(2)原有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

煤炭企业经过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已经形成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内涵,一般体现在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中和制度、物质文化中。这个阶段要开展安全文化的建设,一定要使用继承和创新方法,在原有安全文化基础上,再结合当前发展的时代特点,抛弃不合理的文化特征,尽可能的吸收新文化内涵。原有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上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原有企业的安全文化在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已经明确提出了安全文化这个概念,而且形成了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对安全文化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以批判继承的眼光,吸收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安全文化成分。

(3)煤炭企业整合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煤炭企业要完成整合是十分复杂的,原有煤炭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安全文化,要进行安全文化的整合有着很大的困难。可以先分析出煤炭安全文化的建设特点,对可以继承的和需要抛弃的要进行筛选,安全文化建设时,也可能使用两种方式来选择,一是整合之前,以某安全文化作为主导,对其它安全文化进行整合前的吸收,二是吸收所有安全文化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建设安全文化。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安全文化的建设都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过,有效安全文化是需要不断继承的。

3、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与保障

(1)大范围宣传

煤炭企业职工素质水平不高,特别是一线采煤职工,不能充分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要完成安全文化建设,就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使煤炭企业所有职工了解文化建设,才能主动积极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所以,煤炭安全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加大范围宣传,做好安全文化教育的灌输工作。

(2)所有人的支持

煤炭安全文化的建设既需要领导的支持,也需要所有职工的支持。煤炭安全文化建设属于系统工作,需要领导支持,所有职工支持,才能实现物质支持与制度约束,顺利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3)信息化系统支持

安全文化建设任务很重,而且涉及的人员十分广泛,数据量与信息量庞大,在安全文化建设的设计、实施与完善阶段,会不断产生大量数据信息。信息是需要共享使用的,前期信息数据会影响后续工作,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分工、人员努力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有信息化系统支持,才能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4)安全文化建设效果检测和评定

安全文化建设是为了煤炭企业创造安全的业绩,而安全文化形成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煤炭企业管理人员既要考虑到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的环境等方面因素,也要按照实际情况,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并且,随着完善的程度,不断推动安全文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煤炭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进行检测与评定。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可以巩固安全文化建设成果。专家和学者经过研究,已经使用平衡计分卡等安全文化评价法和煤炭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方法,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效果检测与评定。还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效果的评定,按照煤炭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确定简便的测定方法。

4、煤炭安全文化建设在理论上的创新

时代在发展,煤炭安全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也要进一步深入,如果原有安全文化失去了合理性,就会使安全文化建设效率低下,所以,一定要加快煤炭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完成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事故频发的情况,已经提出了互惠性安全文化建设理论,这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煤炭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深入探讨,实现对煤炭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安全文化的建设的开展,也不再是传统的提口号,或者只是进行方向性的思路指引,而是对煤炭安全文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对其他行业来说,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借鉴。

四、结束语

文化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为止,关于患者安全文化的内容和组成要素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看法。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在其开发的组织安全文化的调查问卷中明确定义患者安全文化包括10项内容:管理者有关促进患者安全的期望和行为;组织层面的学习;部门内部的团队合作;开放性的沟通;有关医疗差错的反馈和沟通;对医疗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人员配备;对患者安全的管理支持;跨部门的团队合作;交接班和转诊。MichelleHalligan查阅了113篇文献,总结出关于患者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对于安全的承诺;基于信任的开放沟通;组织学习;不良事件非惩罚性的报告和分析;团队合作;相同的对于安全重要性的信念。

2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及其测量维度

医疗机构关于安全文化的测评,主要依赖于基于安全文化内容的典型定量调查问卷。不同的测评工具,其在测量的维度、条目、信度方面均有所不同。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中用于患者安全文化评估的工具主要有安全态度调查法(SAQ)、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法(HSOPS)、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法(PSCHO)、安全氛围刻度表(SCS)、安全文化调查法(CSS)、改良斯坦福/患者安全咨询中心文化调查表(MSI)和医院病室安全氛围调查表(HUSC)等。所有调查用都是5分制Likertsscales,其相关特征及内容见相关文献。国内客观、科学标准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较少。2008年陈方蕾对医院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测评进行了研究,才引入了较成熟的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安全文化维度分别是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临床护士通过自我观察与感受判断对条目的认可程度。此外,在中文文献中发现在SAQ基础上由国内护理人员修订而成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PSCAS)。

3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应用现状分析

评估安全文化,可以进行安全文化诊断发现安全系统的薄弱环节及潜在隐患,同时其可用于评价患者安全项目或者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实时跟踪等。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AHO)要求所有参评医院必须自2007年起进行年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自我测评,欧美等国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调查已成为了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指标。美国用HSOPS评估4所非营利性疗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显示疗养院在差错的非惩罚性、团队合作、公开交流、对差错的反馈交流和组织的学习得分显著低于医院,并为患者安全文化找到了改进方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成熟度不一,有的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研究者广泛应用。其中SAQ作为临床领域工作人员安全状态的一个“快照”,现己被翻译成7种语言。并且包括普通临床科室版、门急诊版、ICU版、手术室版、产房版、药房版等有多种版本,分别适用于不同科室。通过近几年文献中发现,HSOPS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已被瑞典、法国、日本、挪威、德国、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多国翻译成本国语言并使用。我国也根据需要将其做了本土化修改并运用于医院安全文化测评。而其他有的量表很少被研究者所应用。很多研究者将HSOPS运用于实际,并在多数研究中表明其有效性。瑞典MatsHedskld将问卷增加了2个维度以及一个结果变量,并根据不同目的在医院和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测评,证明该问卷调查在部门和国家的患者安全改进计划评估中表现出其优势。ShinyaIto通过日本13家综合医院的实践评估,发现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比较理想。FadiEl-Jardali等通过对沙特首都医院2572名医务工作者调查,得出需要加强医院员工配置,构建非惩罚性医疗差错反应和增强沟通的开放性来增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氛围的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聂艳丽等将问卷维度缩减到10个,调查了我国15个城市33家医院1160名医护人员,结果表明国内医护人员对于安全文化的意识比较积极,在科室团队合作、组织持续学习和改进,开放交流、非惩罚差错反应和科室之间的合作比AHRQ得分高。也有将问卷运用于科室层面。KonstantinosArfanis通过将问卷应用于麻醉科调查,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文化改进措施,使得基于科室层面的安全文化评估成为可能。一些医疗机构安全评估是为了找出有关影响患者安全的迹象。美国一些医院已经对安全文化评估表现出很大兴趣,并且医疗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JCAHO)提出测评标准。虽然安全文化评估不是强制标准,但是JCAHO却要求医院要收集数据以监测患者安全。曹荣桂在分析我国患者安全面临的挑战和现状时,指出我国尚未形成医疗安全文化的氛围。国内学者刘义兰、陈方蕾等进行了医院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测评,以及香港医院管理局已在积极推行策动安全文化。近几年研究中,欧阳霞采用该问卷调查医院内安全文化测评,指出本量表Cronbach''''sα值≥0.6、CVI≥0.71,适合使用。向家艮采用该量表对广州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患者安全文化测评,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人员配置、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沟通的公开性以及事件报告频率。

4构建患者安全文化措施

尽管安全文化的测评工具一直在改进,若想提高医院安全文化,仅仅是描述性的研究并不能提高医疗机构的患者安全文化,需要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多项研究表明,多途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安全质量。某项研究建议提高患者安全质量文化,首要就是通过调查评估安全文化现状,接下来就是评估安全文化、提供安全科学教育、识别安全问题、建立科室之间高层领导合作关系、每月学习一种安全缺陷问题、安全文化再评估。目前为止,在国外研究中,主要措施包括团队训练、患者安全小组创建、领导科室轮转、患者安全教育工程,此外还有安全审计、事件报告和系统分析,以及患者安全相关信息传播等。美国许多医院采用管理者查房(EWRs)改善医院的安全氛围。德克萨斯大学调查ICU实施EWRs效果显示,护士在对照组得分低于干预组,证明了EWRs有效。CathelijneSnijders通过设置匿名非惩罚报告系统作为改进项目,在9家三级新生儿ICU前后对照和横向对照,得出事件的报告和分析有助于患者安全文化的某些方面提高。Pettker通过在一家医院内的产科实施产科患者安全护理,以协议为基础的标准化实践,全体资源管理培训,患者安全监督委员会,24小时产科住院医师值班,以及匿名事件报告系统等措施,5年之后产科患者安全文化明显提高。此外,Elder采用查房和患者安全教育等措施来提高ICU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意识,Hofoss在其研究中采用的措施是查房、患者安全教育和安全审计等。

5我国患者安全文化研究构想

文化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近些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外来人员、车辆不断增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网络安全隐患日新月异。高校校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极其关注的话题,其不安全因素自身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高校群体存在冲动性和易塑性,各种利益矛盾明显,单纯依靠原有的事后处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处理高校校园内的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各类安全事件。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就要突破传统的制度约束人的体制,从对高校影响较深的文化层面上进行解决,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才能确保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系列安全。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作为软实力,已然成为高校的竞争名片,而面对复杂的校园安全环境,校园安全文化必然成为高校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口号的引领下,一些高校的安全管理部门开始关注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管理层的视角也从事后处理型转变为了事先预防型,但是这种转变更多的是对物质安全保障的依赖。高校在对物质方面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软件设施的管理,只有系统的建设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高校的安全工作,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中才能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关注学校的安全,关注自身的安全,才能将学校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能确保真正的平安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以文化的力量来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缺乏体系建设

目前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散见于各种规章制度、警示标语等等,缺乏系统的文化体系建设,没有核心,没有特色,体现更多的是应付和敷衍。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一直沿用以前革命阶段的“保卫”校园的思路来处理发生的安全事件,尤其是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转变的不彻底,并没有真正树立起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师生员工也是认为校园安全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衡量校园的安全事件,也就是说从管理层到执行层都并没有形成明显的脉络体系,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二)宣传教育缺位

高校安全教育体系尚未系统建立或即使建立也是疲于应对。许多师生员工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安全不用教育,安全是人人都懂的事情,就是这种盲目的自信使得一部分师生面临不安全因素的打扰,人身或财产安全受到了损失。虽然各大高校也试图通过课堂教学、发放安全教育手册、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安全逃生演练等形式来宣传教育学生提高安全知识预防安全事故,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校的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仍然停留在阶段性的事务,并没有形成习惯动作,及时学校制度上有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不一定能贯彻到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盲目的自信,学习上的误区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强制安全教育现象的抵触,安全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三)安全管理理念错位

校园安全管理体制正逐步摆脱事后处理的被动模式,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仍有一些高校的管理层对校园安全问题持侥幸心理。这些管理者们不能真正从师生员工的安全诉求方面做文章,总认为校园安全问题一时半会没事。殊不知师生员工的心理安全、精神需求已经远远超过对物质的渴求。当然也有一部分管理层盲目信任物质文化的建设,盲目的上项目、加技术、扩规模,完全忽视精神文化的需求,使得矛盾表现更加突出。

(四)社会风气影响严重

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量市场化因素用入校园,再加上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模式,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这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们。他们容易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迷失自我,从而出现一种盲从,缺乏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很容易受到社会人士的怂恿和鼓动,从而作出危害学校、老师、他人的事情。

三、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思考

(一)抓好物质基础建设,提升安全文化水平

现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速度已经超乎人类的想象,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高校的安全管理、学生的安全生活、社会的安全意识都带来了冲击,同样在科技和经济进步的同时,文化越发呈现出了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安全管理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取科技成果的长处,规避其不足,让科技成果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校园电子监控设备、校园电瓶巡逻车、消防安全控制设备、消防通道处加装电磁门、地下车库和学校大门的门禁系统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明确一点,高校的管理层决不能单纯依靠物质技术的保障,要依物质技术保障为基础,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文化水平。

(二)健全组织领导、转变思想观念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单单是高校某个部门的事情,也不单单是学生个人的事情,我们要看到学校安全管理的领导,也就说学校的决策层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决策层的思想意识和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安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到位情况、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情况、设施设备的购买使用情况、宣传教育的落实情况。校园安全管理的决策层能够提高认识,强化意识,才能从思想高度上为高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才能以身示范,才能起到带头作用,产生权威效应,才能真正实现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全校师生员工参与。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文化是需要被弘扬的,健康和谐的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需要被全校师生员工所知晓的,因此在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形成阶段,宣传教育工作仍显现出了其重要性,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更加完善。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也不应该仅仅流于形式,要形成常态化的机制。高校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深入到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中去,使他们自觉融入其中,以主人翁的身份去关注校园的安全。高校要改变过去发生安全事故后再进行处理的模式,凡事提前预测。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高校学生辅导员的政治敏锐性和安全意识,由辅导员作为上传下达的枢纽,连接好学校相关政策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及时传达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预案,做到常态化的预警机制,并做好记录。学校层面各部门要相互配合,改变保卫部门管安全的思维,转变成安全关系到人人的状态,通过学校的内部刊物、广播、学校网站、宣传栏、微信、贴吧、各种QQ群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宣传校园的安全,使得校园安全能够以鲜明的特征的文化深入到全校师生员工内心,激发主人翁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四)完善校园安全立法,遵循依法治校

文化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煤矿企业是一个特殊的高、危、险行业,而要实现煤矿矿井长效安全这个目标,就要求企业和各级领导从思想上和行动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让安全文化成为每一名职工思想中的“潜意识”,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是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方面。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普及正确的安全心态、规范的安全行为、特有的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心态和行为培养等。只有高水平的全员安全素质和企业整体安全素质,才能充分保障职工安全与企业健康发展。煤矿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安全第一”意识的导向、安全计划的安排、安全奖惩办法和保障措施的制定、安全培训的实施、机器设备引进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围绕和突出“人”这一根本主体对象。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来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二是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培养良好的安全心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相对应,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的基础。因此,培养煤矿职工的心态安全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有正确的安全行动,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安全思想动机,就要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人正确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的理念。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理念直接作用和影响着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这便是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在规律与外在作用的结合。安全思想教育对象要广。井下职工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不可或缺;辅助职工要为一线职工服务,安全教育也要常抓不懈;企业管理者由于其不同角色定位,安全意识从领导抓起,这种做法在职工中反映较好,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此外还要把家属作为教育对象。使大家对煤矿安全有特别的认识,形成“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以利于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安全思想教育力度要大。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法制、责任、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从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多角度对全员进行安全文化渗透。针对煤矿安全的共性和特殊性,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阐释煤矿安全文化,大力传播煤矿安全知识,系统宣传煤矿安全法规和各种规程,唤起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渴望,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认识和安全觉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思想教育形式要多。煤矿安全知识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报告会、学习班、宣传栏、竞赛活动等手段,还要通过安全生产作业培训、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寓教育于乐的文体活动来完成对职工的教育。要把安全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用安全教育活动全面占领职工业余文化阵地,丰富矿工精神生活。用“血的教训”教育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持“必谈必访必办”,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三是推进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有强有力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是要切实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应建立矿、区(队)、班组三级安全职责,就岗位而言,还要建立党政一把手、分管副职、中间管理层、职工操作层的岗位安全职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高效运作、思想统一、职责清楚、规范有序的煤矿安全管理网络。其次要周密建立各项规程和制度。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建立包括“三大规程”、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常规制度等在内的各项安全制度,但凡涉及到有关煤矿安全问题的制度,一个都不能少。第三要强化安全制度执行。除安全事故分析会外,在月度、半年和年度安全(办公)工作会上,也有必要对照各自的安全职责进行总结分析,将执行情况的好坏进行通报。第四要强化安全监督和隐患整改。按照各自的职责,将不同力度、不同份量、不同时段、专业和非专业的安全监察方式辐射到每人每处。第五要严格安全考核奖惩。适当提高职工全员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活动经费是必要的,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安全管理由经验型、事后性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种高级阶段,其特点就是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

文化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安全;初级阶段;政治文化;政治伦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0—0079—04

广义的文化包括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亦有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本文所言之文化特指后者。新时期以来,学界普遍重视对于文化安全的研究。综合学界研究,笔者认为,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状态,此状态下的本国文化具有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立性特征,同时被全社会广泛接受,有明显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确保文化安全可以使社会思想免于被外部势力操纵、保持社会心理稳定和国家保持其文化特色与独立,因此文化安全可以视作国家安全的一部分。但学界在明确文化安全的总体概念和重要意义的同时,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足够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化安全有其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同社会主义存在“初级阶段”一样,文化安全也有初级阶段。在全球化和中国文化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的背景下,我们应对文化安全的标准、新时期维护文化安全的方式有清醒的认识,并创立相应的文化安全初级阶段理论,构建文化安全建设的长期规划。

一、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时期不存在绝对的文化独立性

学界普遍认为,文化独立性,即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处于显著优势地位,是文化安全的必要前提。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各个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共性正在不断加强,任何对外开放的国家、地区都已经不存在绝对的文化独立性——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地区的文化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的绝对独立性在新时期已经成为伪命题,绝对的文化安全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从全球化开始的那一刻起,世界文化就在向相互融合的方向转变。“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全球化浪潮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不仅改变了民族与国家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对各个国家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今,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之外,各个国家原本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消费模式都在不断地相互渗透和影响。

实践经验也表明,新时期的“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目前,在国内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各种有关国外电影、流行歌曲、畅销书的资讯都充斥其间,其中已经很难发现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导地位。甚至在国内上升到政治高度加以打造和保障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其宣传曲《2010等你来》就与日本歌手冈本真夜1996年的歌曲《不变的你就好》曲调雷同。[2]即使对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很多情况下亦通过外来文化的方式予以表达——如中央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事件发生时,在弘扬中国军队英勇救灾的系列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了美国电影《勇闯夺命岛》 《加勒比海盗》、美国连续剧《血战太平洋》等的配乐。有学者批评中国的流行文化是一种“山寨”文化,毫无疑问,“山寨”本身就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受到的全球化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文化领域的外来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和中国本土文化主流地位的弱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难以改变。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产品尚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精神产品也无法满足人民需求。

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时期,全世界将没有哪个逐步取消经济壁垒和信息控制的开放国家能树立或保持精神和文化的壁垒,没有哪个国家、地区能保证自身文化绝对独立于世界潮流。我们只能在承认此现实的情况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构建中国的文化安全建设战略——这是我们讨论相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二、中国将长期处于文化安全初级阶段

中国文化的相对弱势和外来文化相对强势的事实,使中国的文化安全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下如何确保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问题更难以处理。这需要我们对文化安全的形势、特别是当前文化安全所处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有清醒的认识,构建文化安全初级阶段理论积极应对。

1.明确中国文化安全初级阶段的概念。我们可以尝试做如下定义:中国文化安全初级阶段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即中国本土文化在全社会的哲学、艺术、宗教、道德领域中有影响力,同时,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被全社会广泛认同并处于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