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精选5篇)

  •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精选5篇)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中国服饰艺术能够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树立本民族品牌,离不开中国历史大背景。“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没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服装是没有根的服装。中国传统艺术成为了服装设计中需要不断注入的既古老又新鲜的灵感血液。如何认识这一点,并准确的将博大的传统艺术精髓植入到现代服饰中。并有效结合成为整体,是我们将要研究的课题和任务。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忽略的传统民族艺术也逐渐成为艺术工作者表现形式的主流。对于服装设计教育来说,从上世纪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国际的’旧号,也从未像今天这般为我们所感同身受。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更好地融人服装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去,也成为高等院校进行服装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对于服装设计来说,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服装设计从业者应认真对待的任务之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源流追溯起来是一部涣涣长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衣冠中华”谱写了绚烂的服饰宝典。在经历了“西服东渐”的冲击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服饰的文化归属感在国人心目中也表现的愈来愈强烈。

在今天的服装艺术教学与创作中,民族化与时代化之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传承与创新之间,它们枝蔓缠绕的关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时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无论在哪种文化之中,时代感的强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标志,服饰文化也不能例外。作为一名服装教育工作者,将传统民族艺术植入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以民族传统为基础,面向时代,以现代服饰设计为目的,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传统艺术的发掘与借鉴,力求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共同构建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成就,也有着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进行选择,有机把握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利”与“弊”,以便于汲取并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今天,许多传统艺术面临湮灭的尴尬,许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甚至失传。我们今天的学习与继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民族艺术的挽救,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像我国古代的绎丝工艺,由于其工艺精繁、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时间花费多,见效慢,其有些技艺在建国后慢慢消失,不过,这种技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现在的日本仍保留着从隋唐时期传人的“本绎丝”及“引金箔腰带”技艺。今天,这项在中国失传的技艺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中辗转回到中国。这不由得我们不警醒—不要让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在我们手中。

二、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们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植入服装设计教育中,首先我们要将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服饰有机结合,它们应成为互为包容、相互协调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对立。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传统艺术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嫁接与借鉴。摒弃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肤浅模仿,注重挖掘传统艺术精髓中认识传统艺术的文化土壤及历史属性,学会在服装设计的学习中把握和体现传统艺术的文化脉络。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界,中坚设计力量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并将传统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融人作为开启世界时尚大门的金匙。

其次要重视地域文化,促进服装创新。纵观服装的历史发展,也是一部时代变迁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文明发展的脚步,同时反映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准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由于自然条件(种族、地理、气候)、精神状态(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环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服装文化。其服装以外的艺术形势也强烈的表现出这一特征。

传统民族艺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植入形式很多,我们简单总结如下:

1.意境植入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艺术讲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满的内容居多,往往通过图案及图案的形式来完成。这是我们祖先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完美的将吉祥与图案结合在了一起,代表着传统的民俗民情。

吉祥图案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内涵与意义,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五福(蝠)临门”等等。“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奋进、勇敢、尊贵与威武。这些吉祥图案以其寓意被用于传统艺术的各个门类,不论是雕刻还是瓷器装饰,不论是剪纸还是染织,千百年来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设计师们表现的法宝之一,新锐设计师祁刚为影星高圆圆精心设计的“喜上眉梢”惊艳戛纳,以民族传统吉祥图案传递着特有的中国文化。

2.图案植入方式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国文化从开始就认识并强调纹饰的作用。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传统图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许多传统图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经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中,将具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图案与现代服装相结合,成为设计师们常用的设计手段,传统图案在服饰中的巧妙植入,成为时尚与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传统图案在植入服装设计中时,要注重图案与服装结合的形式美感,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与材料以及工艺的关系,这样才能将传统图案与服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诊释。

在具体的图案植入时,首先要考虑到地域性、时代性,才能在选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的把握上做到严谨、准确,有特色;其次要考虑到传统图案的创新,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试验性创作,得到新的启发,获得创新灵感,给古老的艺术注人新的生命与活力。

3.色彩的植入形式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立了自己的色彩结构。形成了属于中国人特有的色彩喜好。在传统艺术中,像“青花瓷”、“唐三彩”等以色彩命名的艺术形式比比皆是。传统镀金工艺中的“婆金”、“描金”,妇女妆容中的“花黄”,纺织工艺中的“撒花”等在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同时,也为我们揭示古人对色彩的种种喜好,甚至今天国际上以“中国红”这一对红色的命名来显示中国人对这以色彩的偏爱。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艺术保护;旅游业发展;互动

[作者]彭延炼,湖南吉首大学商学院副研究员,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G95;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2-0191-006

一、引言

民族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各族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表现他们的生活及其审美情趣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是民族文化中的“显性文化”,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民族传统艺术具有被人类以集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是人类的特有遗产,它的生成、存在和传承都离不开人类社会,它是以一种变动的、抽象的和依赖于人的观念、精神存在,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体、口述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如何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成为了热点问题,其中最重要一个就是要赋予民族传统艺术生存空间和传承的动力,而旅游业正好具有这一功能,因此对民族传统艺术只有不断开发利用才能使其保持久盛不衰的活力。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同时也是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旅游者除了欣赏旅游目的地自然风光外,渴望体验旅游目的地异质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动机。旅游为民族传统艺术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民族传统艺术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旅游因传统艺术的渗透而富有品位。因而,二者具有互动关系,只有把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切入点,才能实现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述评

马晓京提出了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构想,建议小规模发展、游客限制、局部开发的原则;杨振之则提出“前台、帷幕、后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新模式;任冠文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这一对矛盾角度人手,提出旅游开发是促进民族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但认为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对其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提倡保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包广静、李春燕认为地域文化差异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地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有很强的关联性,并从影响旅游业的文化层面出发,分析了地域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认为地域文化与旅游能够实现互动发展;包广静、李春燕、武德友运用社会学互动原理,通过腾冲县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了文化与旅游的互动机理;王明星等从文化的大角度研究文化与旅游经济的互动,但理论分析不够深入,只是进行文化与旅游或经济互动现象阐释;田茂军从湘西的民俗角度论述了湘西民间艺术保护,强调政府在保护中的主导作用;覃莉等从土家族毛古斯等民族传统艺术单一事项角度论述湘西民族传统艺术保护。

通过综述发现,学者都从民族文化角度出发,认同旅游对民族文化保护的促进作用,但强调以保护文化“原生态”为前提,很少有文章从民族传统艺术角度探讨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本文将以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相互促进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一个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研究,以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艺术的目的,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机理

1、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的动力

民族传统艺术保护是为了传承文化,这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的旅游开发,目的是通过开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人们总是在一定的动机、需求下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当今旅游活动层次已经由简单的观光游览向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过渡,即向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形式过渡。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是独一无二的,经过旅游开发,能形成文化价值独特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文化求知需求,带给游客独特的精神享受。因而在这种文化需求的动力下,旅游开发者越来越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旅游开发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旅游开发者因为文化的需求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资源开发和产品设计,而民族传统艺术因为旅游开发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旅游活动的介入,解决了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资金,然后通过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旅游开发,旅游产品档次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即:一方面,一部分民族传统艺术正濒临灭绝,急需保护,但保护资金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层次急需提升,游客对旅游产品文化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只有通过对文化价值大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实现旅游的经济效益。

2、互动理论

社会学中的互动原理认为相关的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结构中因子个体相互作用的简化互动模式:A个体经过想象提供一组可选择的行动方案,在智慧作用下,A个体选择其中B个体适宜最好的方案,并通过引导使过程得以实现,从而达到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发生变化的社会结构通过反馈机制,其实是B个体在A个体“强化”引导后发生变化而变成的B’个体,又经过同样的互动过程使A个体发生变化,发展为A’个体。这样原来的A、B两个个体都变成了A’、B’个体,由它们组成的社会结构也就发生变化了。当然,在现实社会结构中,发生作用的因子不可能只有两个,所以实际中的互动模式,应该是重复互动的,并通过各因子个体的互动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结构向前发展。

3、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机理分析

根据互动理论,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是循序渐进的。互动分四个阶段:

A旅游引入期。民族传统艺术仅仅是旅游吸引物,依附在其它旅游资源,刚刚引入旅游市场,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传统艺术对旅游的发展和旅游对传统艺术保护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双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强,互动缺乏规律性。

B旅游产品成长期。随着旅游推介深入,旅游者开始被民族传统艺术吸引,旅游开发者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初步开发、包装,民族传统艺术开始作为族游产品效应初步得到发挥,客源较充足,经济收入增加,民族传统艺术开始受到重视,增强了社区民众保护意思,此时经济效应大于社会效应,双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较均衡,互动初具规律。

C旅游品牌成熟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成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越来越理性,文化旅游成为热点,民族地区异质文化的神秘和独特是旅游者的向往,民族传统艺术旅游得到深入开发,形成了社

区特有的民族传统旅游品牌,有力地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同时推动民族传统艺术的开发、传承,经济与社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双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衡,互动具有规律性。

D旅游品牌转型期。大量游客和异质文化的涌入,对旅游目的地的传统艺术影响巨大,此时原来的传统艺术形式已难以满足游客求奇、求异的需求,必然促使旅游业注资保护和创新民族传统艺术,强化传统艺术旅游品牌的延伸和创新,开始民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转型,不适应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进入衰退期,此阶段旅游业作用力大,互动向民族传统艺术保护倾斜。

以上四个阶段循环往复运动,构成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规律,我们要依据这个规律的要求,掌握民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的互动轨迹,采取相应措施,保持两者的良性互动,规避恶性互动,从而促使民族传统艺术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目的。

4、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的效应

旅游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业若缺少了民族传统艺术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和吸引力。民族传统艺术的旅游品牌效应有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一方面民族传统艺术具体体现在当地民族民间文化中,有易包装、易被旅游者接受的特点,可直接开发为旅游产品,成为当地文化产业中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旅游业又可以支持资源创新和产品创新,强化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产生更多经济效应。旅游开发对民族艺术的自身发展大有裨益,可成为保护、传承、发展民族艺术的重要动力,增强保护、发展民族艺术的能力,促进文化交流。

四、案例分析――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

1、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概述

德夯民俗风景名胜区地处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峡谷中段,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距州府吉首24公里,距凤凰古城70公里,北至张家界森林公园230公里,是一个集山水风光、苗族民俗风情天人合为一的世外桃源。其突出特点为:(1)自然风光优美。德夯苗语意为美丽的大峡谷,大峡谷全长15公里,区内绝壁高耸,峰林重叠,溪河交错,瀑布众多,水流终年不断,其中流沙瀑布、天问台、峰、九龙泉、姊妹峰等自然景观尤为优美。(2)苗族风情浓厚。德夯风景区的核心是德夯苗寨,苗寨建筑依山而建,无不显示出远古遗民的氛围,德夯苗寨居住着上百户苗民,至今留存着千年古俗,老少皆说苗语,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苗族风情与独特的民族习俗,自今保留着传统的节庆、祭祀、婚俗、礼仪、娱乐、饮食和服饰等。(3)苗族传统艺术保持完美。德夯是天下闻名的苗鼓之乡,男女老少皆爱习鼓舞、会歌等传统艺术,曾出过五代苗鼓王;迎客拦门敬酒、晚间吹笙跳鼓、苗族青年男女隔山盘歌等古朴的画卷保留至今,百狮会、三月三歌会、赶秋、接龙、椎手等苗族民间艺术活动特色浓郁。

由于德夯苗寨自然风光秀丽,民俗风情浓厚,苗族传统艺术保留完好,1986年吉首市人民政府将这里开发成风景名胜旅游区,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12月被确认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发二十年来,德夯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人平年收入达到3000多元,已成全市最为富裕的村和全州十大小康示范村@。旅游开发让德夯苗族同胞走向了富裕之路,同时促进了苗族民族传统艺术的繁荣和传承。

2、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分析

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分为三个时期,笔者根据前文所述的互动理论对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进行分析。

(1)苗族传统艺术引入期。上世纪80年代初,德夯还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苗寨,1984年,德夯村在政府的关怀下,积极争取资金,修通了从209国道到村里的公路。随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影响,德夯这块有着神秘的自然风光的地方受到重视,德夯的优美景色成为当地市民、学生周末郊游观光的向往。此阶段旅游者多为当地人,旅游活动处于自发状态,跳鼓、会歌、接龙、椎手等苗族传统艺术活动只在百狮会、四月八、三月三歌会、赶秋等苗族节日自发举行,偶尔成为当地文化学者和旅游者欣赏对象。随着游客的增多,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经济观念,萌发了他们发展旅游业的意识。当时旅游主要由村委会管理,但由于交通不便,主要以自然风光作观光对象,苗族传统艺术放任自流,对德夯旅游拉动力不大,加之宣传力度小,游客稀少,旅游业发展不快。

(2)苗族传统艺术旅游成长期。随着改革开发的逐步发展,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地政府调整发展思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1986年,德夯村所在的吉首市政府在德夯村设立了德夯风景管理处,开发德夯旅游景区,1987年1月1日正式开放。德夯风景管理处修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服务条件,加大对外宣传,特别是成立了苗族民间艺术表演队,对苗族传统艺术的初步开发、包装,向游客有偿表演苗族歌舞和习俗,这种让旅游者享受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能体验异质文化的形式深受旅游者喜爱。随着旅游业的示范作用,德夯苗族同胞积极投入到旅游业中来,特别是苗族老艺人参与苗族民间艺术表演、发掘,提升民族传统艺术展演质量,加之德夯风景管理处积极倡导,这样,形成了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其效应得到发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至2002年,外来客源较充足,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增加,同时增强了广大民众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意思。

(3)苗族传统艺术旅游成熟期。政府作为景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严重阻碍了景区的发展。2002年,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吉首德夯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公司的介入,带来大量建设、宣传方面的资金,引入优秀管理人才和经营管理手段。公司在开发德夯旅游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尽力保护地方生态自然资源。另一方依托德夯苗族民俗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艺术特色旅游资源,完善了民族传统艺术传承机制,组建民族歌舞表演队,传习民间表演艺术;由于经济利益的引导,让德夯苗族同胞积极积极投入到苗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形成了政府引导、旅游公司牵头、村民承办的传统艺术传承与保护机制;修建了接龙桥、整治了对歌台,打造了一台具有浓郁苗族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苗鼓风韵”;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陆续举办了湘西苗族的百狮会(2002年2月),苗族鼓王选拔赛(2002)、(2005)、德夯国际攀岩赛(2002年9月),德夯,中国鼓文化节(2005年6月),成功树立了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苗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德夯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赢得了世人认同,带动德夯旅游业的发展,2004年,全年德夯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2万元,2005年,全年德夯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5万元。大量数据显示,正因为苗族传统艺术的介入,德夯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苗族民族传统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实现了双赢。

3、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的效应分析

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发现,随着德夯旅游业不断成熟,苗族传统艺术与旅游业发展是一种良性互动,双方作用越来越强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德夯旅游的发展丰富了苗族传统艺术的内涵,使苗族传统艺术交流与传播形式得以改变,只有借助旅游这个特殊的有效文化载体,从而使用传统艺术生命力得以延续。德夯苗寨同胞在公司的组织下,成立了民俗歌舞表演队,每天上午进行苗族婚俗表演,下午举行苗族服饰表演,晚上推出大型歌舞节目――“苗鼓风韵”,把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各种苗族传统艺术融入到展演中,让旅游者体验了苗族异质文化,展现了民族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促进了苗族传统艺术传播和交流;旅游的介入,传统艺术的功能得以充分挖掘,使苗族传统艺术功能转变,从以前的“娱神、悦己”向“娱人”转化,使其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生命力得以延续,促进了苗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苗族传统艺术的挖掘,增加村民的就业机会,德夯村的苗族同胞80%以上从事与旅游有关行业,70%收入来源于旅游,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使苗族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得到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很好的让新一代的苗族民众接受和传承传统艺术,增加保护传统艺术的积极性,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民族传统艺术当然只能由生活在当地的民众来保护,传统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旅游的发展使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有了坚强的经济后盾,能够促进艺术旅游的产业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德夯苗族传统艺术提升了德夯旅游资源的品位,德夯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外,真正吸引人的还是其神秘的苗族传统文化,只有将旅游产品的开发根植于浓厚的民族传统艺术的土壤中,才能体现特色,打造民族传统艺术品牌。德夯陆续举办了湘西苗族的百狮会、苗族鼓王选拔赛、中国鼓文化节等活动,挖掘“苗族鼓舞”内涵,不断创新,成功树立了以“苗族鼓舞”为代表的苗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使德夯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苗族鼓舞”之乡,有力的提升了德夯旅游业的品位,给旅游者较高的民族传统艺术体验,为德夯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随着德夯苗族传统艺术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大量游客和异质文化的涌入,对德夯苗族传统艺术必然产生巨大影响,原来的传统艺术形式已难以满足游客求奇、求异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旅游业斥资挖掘民族传统艺术,保护和创新传统艺术形式,强化传统艺术旅游品牌,让民族传统艺术旅游品牌顺利转型,确保二者的良性互动,促进旅游业与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4、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苗族传统艺术多层次、全方位的表演与展示,融入到德夯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使二者产生良性互动,一方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德夯苗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协调发展这一成功案例,给我们以下启示:

(1)以利益机制调动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民众才会积极投入到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挖掘中来,完善了民族传统艺术保护机制;

(2)打造旅游品牌产品,及时宣传、交流民族传统艺术,如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鼓文化节、苗鼓王评选等),提升了民族传统艺术知名度,树立了旅游品牌,从而促使民族传统艺术得到认同,进一步巩固其在本民族群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3)以民族传统艺术保护示范效应,推动民族传统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群众的参与,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4)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科学适用的民族传统艺术创新机制,推动民族传统艺术现代化,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和构筑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环境。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一、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与特色

民族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各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着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这些都是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而内蒙古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因此,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品种。

(一)绘画工艺美术绘画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皮画、毡画、沙画、树皮画和木浮雕画。皮画选用优质天然牛皮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艺技术手法,经手工多次绘制、刻画、雕塑而成,题材多为草原风情和蒙古族传统图案,风格淳朴、粗犷。羊毛毡是游牧民族的特有产品,当代毡画继承了蒙古包用毡绣的传统,又吸收了木板烙画工艺,产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且容易携带,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二)雕塑工艺美术雕塑工艺美术包括牛角雕、驼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兴安石雕、麦饭石工艺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丰富高雅,深沉润泽,内容丰富,俏色取意,深浅皆宜,是观赏石中的精品。

(三)金属工艺美术金属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金银制品和铜制工艺品。蒙古族的金银制品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银碗是蒙古族传统的餐饮用具,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牛角镶嵌银质的牛角结盟杯、镀金的马等金银摆件及蒙古族银餐具系列。手工錾花工艺铜制火锅纹样细腻、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

(四)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姿,别具一格。蒙古族服饰艳丽美观,有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饰是最受人瞩目的装饰。诸如鄂伦春、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均由兽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鱼皮衣的古老传统。蒙古族刺绣源远流长,应用范围广泛,色彩丰富艳丽,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艺美术其他工艺美术主要有皮革工艺品、牛角工艺品、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制品、艺术挂毯、剪纸、仿辽瓷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发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民族工艺美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发生了极大的动摇。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数珍贵的民族工艺美术正在逐渐消亡,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品种进行保护已十分紧迫。然而,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生存环境的恶化;二是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和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四是民族工艺美术资源流失严重。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刻不容缓。而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构建新的传承模式。为此,把民族工艺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代表性的传承人进入到相关院校传授工艺美术技艺,充分发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加强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办出自己的区域民族特色,对培养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意义重大。开展民族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实施于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而多样的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方式,将其文化内化,使学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后,从而更加珍视工艺美术文化瑰宝,产生传承、保护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的积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民族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使其发扬光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总之,民族工艺美术要得以系统的传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去探究民族工艺美术的理论和技艺;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高校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编写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的课程教材资源。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平台,播下民族工艺美术的“种子”,使高校成为传承民族工艺美术的前沿阵地。

(二)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设计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地区传统的民间美术和色彩意识知之甚少。民间造型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民族工艺美术以其质朴的造型、深厚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通过收集、挖掘、整理、选择优秀的内蒙古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把这些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感受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美术的特色,深化、补充、延伸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和热爱本地区的民族工艺美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水平。在教学中要将内蒙古工艺美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们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和树立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调查与采访、设计与制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学习的多样性,从而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主体。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关注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在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保持地方资源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是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使民族工艺美术得以更好的传承,现针对我区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教学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有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答疑、考察与调研以及实践与创作四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而后两个部分属于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主要是通过介绍、讲解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来使学生了解其品种、艺术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概貌。最后,遴选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可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实地的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考察,了解那些民族工艺美术的文化背景,系统地收集整理有关的理论和技艺,积极向老艺人请教、向民间艺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其精髓。最后,选择其中感兴趣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进行技法学习和实践制作,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体验、感受。本阶段重在学生的参与,教师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指导,侧重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J607-4;G642

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1982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从汉朝时期发展至今,中华民族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珍宝。除了桂林闻名天下的山水景观,还有很多古老的民间传统风俗和艺术活动也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为了能够将这些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就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后代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当今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目前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依据,为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发现更完善的开发利用方法,促进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大量潜在待开发资源

广西壮族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传统手工艺品,例如织锦、绣球、刺绣、铜鼓、雕画、陶瓷、画扇、编织等,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既是传统广西人民的工作谋生技能,也是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文化载体。其中壮族的织锦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可见广西民间艺术资源的丰富珍贵,从这个角度来看,广西民资民间艺术课程发展具有丰富的资源,为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二、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内容与环境分析

要了解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就需要对其具体内容体系和开发利用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

1.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内容

首先需要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按照目前广西现有的民间艺术构成可以大致将其分为民族绘画、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民风建筑,以及其他种类的工艺。对每个类别还能够进行细化分类,例如将手工艺品分为陶瓷、雕塑等等。针对每个种类独立开发课程资源,深入教学内容。

2.课程资源系统内部要素分析

根据有关学者对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系统建设的理论,可以根据课程资源系统的构成要素将课程资源系统非唯民间艺术思想资源要素、民间艺术知识资源要素、民间艺术体验资源要素以及民间艺术人力资源要素等。依据这样的要素分类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进行深入的分解,从而有利于教学中让学生系统的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的构成,全方位的了解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文化。

3.课程资源系统内外部环境分析

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环境可以有内部已有资源和外部潜在资源两部分组成。其中外部环境由各种民间艺术工艺技能和体验构成,在教学中依据艺术种类的不同将课程系统进行分类转化为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可以将实践作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在艺术操作时间之后将课程反馈结果进行评价,结合现有内部教学因素分析外部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从而实现对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有效运作。

三、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转化还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依据上文中对课程资源系统的要素分类,我们逐一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1.思想资源要素

树立和形成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思想观念是知道课程有效开展的首要环节,一方面思想艺术对课程的具体运作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指导课程内容的组成结构。目前在关于民族民间艺术教学思维方面可以借鉴广西艺术学院的方法,专门成立有门派的艺术促进协会,为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平台。还可以在教学资源利用中开设专门的手工艺制作兴趣课程,例如在传统钦州坭兴陶艺基础之上,将坭兴陶上釉作为学习内容,既能够传承传统手工艺,又能发挥教学的作用实现文化鞑サ淖饔谩>湍壳肮阄髅褡迕窦湟帐醯姆⒄乖谒枷肷舷喽月浜笫鼐桑造成发展速度慢等问题,因此定期不定期适当开展民间艺术公益活动能够促进民间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2.知识资源要素

目前广西地区在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方面,知识体系不完善,尤其是一些课程教学者本身没有掌握全面专业的知识内容,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形成阻碍,无法有效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内容系统化的编制到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当中,造成现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淡化甚至消融的危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知识内容的组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将民间艺术课程的实施融汇到其他文化课程当中,例如历史、地理等等,并且给予相关的财力、人力无力支持,扶持民间手工艺者到校进行经验推广,理论结合实践的推动课程的开展,完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构成。

3.经验资源要素

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资源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学者、管理者以及学生等,通过将他们自身经验、阅历以及其他相关经验的综合,将经验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经验内容个性化和具体化。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经验资源的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及较为系统的思考和解决过程,然而目前广西地区开设的相关课程较少,因此没有形成可行使用的经验资源,但是借鉴其他地区的参考价值低,不符合广西地区的具体情况。因此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措施鼓励有关院校和机构开展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逐步将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课程教育资源,并且逐步向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

结论

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理论上和现实上的双重意义。从理论角度来说,开发利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将教学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民族自豪感,能够将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并且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目前广西地区很多院校开始积极开展艺术专业项目,但是针对民族民间艺术的项目少之又少,说明地区对该板块的内容没有充分的重视,如果能够积极开发利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并在教学中推广实施,那么可以带动民族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广西传统文化产业、创意设计产业以及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很重要很现实的时代意义和需求,应当积极从内外部环境完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广西省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洁.广西少数民族美术资源开发与研究――以广西融水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4)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状况堪忧: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工作资金短缺。”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民委、文联等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民委系统、文联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大力推进高校特色办学,强化高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政策依据。

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柳州师专地处桂中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拥有被首次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鲜活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学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资源。然而,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独具民族特色和极具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师专作为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中,都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教学重点的中文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在上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时,更是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内容的介绍,这大大削弱柳州师专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制约了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中来,是丰富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强化其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而打造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人们久远历史记忆的积淀,是其灵魂与精神集体表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依托、开发和利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审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发与高校审美教育和谐共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少数民族学校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培训中心”[2]。柳州师专是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学校享有“桂中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美誉。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柳州师专不仅要为桂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师资保障,更要为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柳州师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拓展和创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良好路径。对于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实践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尝试。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网络收集和田野调查两种路径。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到一些关于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如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料、桂中壮族歌谣和瑶族舞蹈的视频、桂中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的图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关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而且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少数民族族群的地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不断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艺术,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并整合互联网所收集的资料。同时,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为提炼桂中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表征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凝炼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征形态

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3]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丰富而庞杂,因此,我们在对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须还要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炼出最能代表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柳州师专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区忻城县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国保持最为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址,是桂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享有“壮乡故宫”的美誉。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考察忻城土司文化,无疑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从土司制度的内涵而言,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糟粕”之处。因此,我们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土司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时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又如,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和分析,只能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既能彰显它们各自身份又具有艺术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无疑桂中地区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和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建筑艺术和芦笙艺术成为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形态。

(三)多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而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则需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诸如中文学科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高校审美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学科研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要性、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与柳州师专中文学科建设现实性的契合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阐释,才能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然而,理论的前瞻性与现实滞后性和特殊性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从在学理的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论证。此外,我们还要对柳州师专所处的现实境遇、学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凝炼出能够表征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样态,将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教学资源上的保障;而从学理、政策、校情等多维度论证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将为其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就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来。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校都会开设“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课程,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全国通用”的视域,他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却是大同小异,在这些传统的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往往处于一种“缺席”的地位。柳州师专作为桂中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得天得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就目前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而言,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应有的关注。例如在“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美学理论的既有的基本体系,着重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范畴”、“美感”、“审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之外,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艰涩的美学概念和“古典”的艺术形象,很难从“美学”教学中获得切身审美艺术的“美感”,从而导致“美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与审美交流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美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学”教学中来,适当的选择一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案例对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同时又能从理论上对一些具体鲜活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学理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涩的美学概念不会显得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身边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度审美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认知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学”教学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