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消费论文(精选5篇)

  • 设计与消费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

设计与消费论文(精选5篇)

设计与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商品包装最直接的目的是激发消费者进行购买,制定商品包装计划时首先考虑的就应该是这个目的。其次,即使消费者不准备购买此种商品,也应使他们对该产品的品牌、包装和商标以及生产厂家产生良好的印象。

消费者决定买东西的行动是在某种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们的行动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观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换言之,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行动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该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后,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

人的需要存在层次的差别,不少心理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的探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吃、喝等;

(2)安全需要:在危险和恐惧中对自由的需要;

(3)归属相爱的需要:得到亲友爱,成立家庭需要;

(4)尊重的需要:对荣誉成就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自我实现需要包括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发挥自己才能的需要等等。有些消费者购买商品,一方面是为了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借此显示自己的地位、教养和鉴赏力等等。因此在拟订不同商品包装设计定位时,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类型作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2购买行为特征

(1)消费者购买行为既有满足生理和物质需要的成分,也有购买能满足社会和精神需要的成分。例如,购买烟、酒、菜、奶粉、服装、鞋帽等物,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充饥、营养、保温等生理需要;而购买书籍,订阅杂志、购买彩电、VCD等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或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时是由一种动机支配的,有时是由多种复杂动机综合支配的,这些动机综合在一起构成购买行为体系。满足精神、社会需要的动机常常伴随满足生理、物质需要的动机。例如,经济收入较低的消费群体往往更加看重商品的实用价值,对商品的要求则是价廉物美,这是由购买动机支配的行为。而经济收入丰厚的消费行为往往也讲究商品包装品质。这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就相当复杂了,是生理、物理需要与精神、社会需要交织在一起,其中精神、社会需要占了主导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的需要不断变化,在确立包装设计的目标和定位时,就应多从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需要着眼。

(3)消费者的需要是由低级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向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发展的。但是高级的精神、社会需要不会自发产生,而是在社会现实环境和教育及市场发展规律的影响后才能形成。消费者高级需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包装设计的指导和影响,即消费者购买动机受商品包装引导。例如,矿泉水的包装设计,如果只宣传解渴的作用而忽视其水中所含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卫生健康的介绍,效果估计不会很好。因为现代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需要不仅为了解渴,而且还需补充人体内所需的物质元素。所以设计时应主要体现其原料来源,以及保证饮用安全健康等。这样,消费者就会被打动,才会按照包装的指导进行购买,从而满足人们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只有了解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规律,才能使包装指导消费的作用得到体现。

3设计中的心理因素

(1)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并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独特性分不开的。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而这些元素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

(2)情感与联想。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则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的诸多元素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但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绘制食品包装时,不要用或少用蓝色、绿色。而尽量多的使用橙色、桔红色等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的色彩,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就象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滋补类产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包装的商品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比较感兴趣。这就是商品包装作用于消费者心理的效果。

(3)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能激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因此,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牢记,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的个性特性,拥有简洁明了的文字、图像,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

4结语

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市场,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激起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

【摘要】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相关信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生活上的温饱,对商品也是越来越挑剔。包装设计更应突出商品的信息和价值功能。好的包装设计除了解决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要着重研究消费心理,才能在使该产品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包装设计消费心理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设计与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消费心理学是一项有着意义却普遍缺失的内容。为了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妥善的纳入消费心理学内容,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设想,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改善设计创作,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一、消费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存在意义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门类,商业性是其基本属性。广告、标志、版式、包装、展示以及“vi”设计等,无不因商业上的需求而产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商业平面设计作品,其内容往往是对商品或者服务的展示、宣传,其对象,即该作品的目标受众,往往是其所展示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商业平面设计作品的作者,受众对该商品和服务的心理诉求,是其进行设计创作无法绕过,必需思考的问题。因而,具备一定的消费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非常有必要对其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消费心理学教育。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围绕着构成这类基础课程和标志、海报、包装、“vi”设计等应用课程来组织,像消费心理学这样的市场导向性课程的意义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课程设置,看似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却与市场严重脱节,培养出的学生市场适应能力不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在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年来,消费心理学教育在设计类专业中的存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部分学校也进行了将其纳入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的探索。然而,对于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来说,在短短三年的培养时间内,教学内容本已较多、课程也比较紧凑。那么,如何将消费心理学教育稳妥的纳入到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并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理由如下:

1.不宜过早地给学生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

高职类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前接受的几乎都是绘画基础课程,对设计几乎一无所知。入学后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要夯实他们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的功底,另一方面是要循序渐进地教授他们平面设计的知识、技法,培养他们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如果在他们还没完成平面设计的基本课程,完全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时候,就过早的给他们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摸不清头脑、理不清思路。

2.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后已经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的基础技能,同时,此时的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社会、接触市场,通过实习和找工作的经历,对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市场和消费者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和了解,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3.毕业设计阶段的消费心理学教育最具效果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挑战、他们有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的主宰——消费者心理的渴求。而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他们根据兴趣、根据对职业发展的意愿或者实习的经历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时候,都有着完成一件足以证明自己实力的完美作品的强烈愿望,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生在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同时,毕业设计阶段紧邻就业,这时候组织他们学习消费心理学知识,且经过与毕业设计项目的结合运用,印像清晰、深刻,在毕业开始工作后,这些刚学到的东西拿来就能用,具有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消费心理学教学实施

1.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

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是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环节。由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往往一边忙于实习,找工作,一边进行设计创作,能够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讲授消费心理学知识内容,不可能像商务、市场类专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全面,而应对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条件等在内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进行概括性、普及性的讲解,并对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消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消费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消费心理分析。

对于讲授的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请校内外教授消费心理学的专业老师来进行讲座,专业老师的讲座,因其经验丰富、内容全面、讲解权威,显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没有这种条件的,则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收集、整合一些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视频、教案和教学课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凭借自身理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解。而这就要求指导老师熟悉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再演绎能力。而无论进行哪种形式的讲授,指导老师都应选择一些消费心理学的相关教材、文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学习。

2.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分析

在完成了基本知识理论的讲授之后,指导老师便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消费心理学原理,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心理分析。

进行心理分析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完成对自己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分析作业。也可以将有相似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组合起来,成为受众心理分析小组,小组成员间分别针对各自设计项目的目标受众人群心理进行相互讨论分析,并完成各自的心理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设计项目目标受众人群消费心理特征的判断和确立,包括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层次、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理性程度、细致程度、情绪和偏好的持续程度,对流行和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生活节奏和时间观念的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在消费的目的性、浏览、选择和购买习惯,对品牌、包装和广告宣传的认同度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偏好特征,这些设计作品的定位的影响因素。第二,目标受众的消费动机,消费动机和受众的消费心理特征,构成了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心理诉求,对消费动机的分析决定了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吸引受众眼球。第三,设计作品方式,通过对设计作品、接触受众时的方式、环境对受众产生的感官影响和心理变化的分析,为设计作品的设计创意寻求依据,设定条件。

3.对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调查

学生自己或者学生们之间运用刚掌握的消费心理学知识,针对目标受众所进行的理论分析,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嫌。而检验理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调查实践。所以接下来要求学生们运用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分析方法,对拟定的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进行现场调查。

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等。受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的组织能力、物质条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前三种相对简单、便于开展,较为适合作为受众心理调查的方式,其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解受调查者信息的问卷法,因其使用预先编制的问卷表格,标准化的问题设计使信息收集更加全面,同时也有利于相互比较,因而最为适合学生采用。

问卷调查由设计、组织、调查、汇总、分析等一系列步骤组成,工作量较大,需要学生分组开展,分工合作。这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心理分析小组,就可以由此延伸为心理分析调查小组。问卷表格应由学生小组根据设计项目的调查需求自行设计,指导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表格应包含受众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形式上应多做选择,减少文字填写量,从而方便受访者填写。

组织对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调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通过在现场调查中与目标受众的沟通交谈,既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又因为与目标受众的直接接触,为即将开始的设计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基础。而通过将调查结果与之前的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补充和完善,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实践中进行受众心理分析的经验更加丰富,充实。

4.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

通过现场调查及汇总、分析,掌握了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动机,也就是把握了目标受众的心理诉求,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也就有了准绳。

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简而言之,就是决定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入手、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对于平面设计作品而言,就是为满足目标受众人群的主要心理诉求,决定从其设计内容哪些方面的特质、性能入手,采用何种创意烘托该特质、性能,使用那些元素构成画面、采用怎样的色彩搭配、形成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比如设计一款为年轻人目标消费人群的服装品牌海报,可以突出其时尚、运动、自我等方面的品质风格,可以通过展示其品牌代言人的青春魅力、运动活力的画面,采用新潮、简短、有力的流行广告语来反映这些品质,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搭配、充满动感的线、面构成,炫酷的字符设计等,形成直接、明快的设计风格,以满足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诉求。

完成了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作品创作的消费心理学准备即已完成,即可进入设计创作阶段。对平面设计专业结合毕业设计实施的消费心理学教学也就由此收官。

四、结束语

通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实施,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知识,提高了运用消费心理学方法改善创作,增强作品市场适应力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能够设计出符合受众心理诉求的成功的设计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萍. 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设计与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1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98-01

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职业技术教育绝对不是精英教育,决定了其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只能是掌握市场营销职业技能人才,而不是研究市场的专家学者或市场营销的策划大师,针对这样的特点,笔者对市场营销专业《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如下探讨:

一、课程介绍

1.培养目标。《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消费者的外在行为表现,并懂得透过外在行为探寻消费者内在心理,或者通过分析消费者心理,推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2.课程特点。该学科主要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研究侧重二个基本问题:一是分析研究不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影特征响因素,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制定营销战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频率,目的是为企业创造顾客和利润。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设计

情景设计更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情景的设计,条件要充分,教育教学目的要明确。每一个情景的出现,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进行。随意的、目的不明确的情景设计,是对教学的干扰,是杂乱的,无效的,甚至是对教学是有害的。其次,情景设计的任务问题。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情景的设计,应该有一个或几个非常明确的任务。情景设计的过程和实现教育教学任务应该有阶段性的任务达标标准。笔者将课程内容作了如下情景设计。

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学。学习情境一: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学。

2.问题认知、购买评价、商店选择、购后行为。学习情境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3.消费者需要、动机、动机理论和营销策略。学习情境三:消费者需要与动机。

4.消费者的感觉、知觉、知觉过程、质量。学习情境四:消费者的感觉与知觉。

5.有关消费者的学习理论、消费者学习与购买动机、记忆与遗忘。学习情境五:学习、记忆与购买行为。

6.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形成、测量。学习情境六:消费者态度的形成、测量与改变。

7.个性、自我概念、生活方式 学习情境七: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8.文化、文化价值观、文化环境、民族与年龄亚文化。学习情境八: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9.社会群体、参照群体、群体内沟通与意见领袖。学习情境九:社会群体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10.家庭生命周期、家庭购买决策、中国家庭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学习情境十:家庭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11.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阶层、市场营销。学习情境十一:社会阶层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本课程除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方法外,还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主有:

1.启发式教学。即通过教师的暗示、提示和必要的背景说明等,让学生自悟出某些原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是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变教师的单向思维为师生的双向思维,增强学习效果。

2.讨论式教学。即设计某些讨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和理解。运用这一方法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模拟教学。即模仿消费实践,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用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机会,除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4.现场教学。即根据某些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学生带到企业现场,进行现场参观、考察和讲解,或请企业专家现场讲学。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缩小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5.社会实践。即组织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修正和调整教学计划,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平台,让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知识,补充和完善未曾学过的知识,增强实际本领。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引导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符合中国消费者行为特征的理论框架;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工具,并且运用其中的 一些方法和工具进行初步的消费者行为测量;同时,还要通过丰富的案例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确定能够有效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 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使之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实施营销策略的前提和基础。

2.教师要全部实现了授课电子课件化。它不但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大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并且有助于及时将新的学科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之中。现在我们正尝试准备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把教学的静态过程变为动态过程。

3.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彻底改变了长期存在的教师“一言堂”现象,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积极参与;第二,由过去侧重培养学生记忆知识,变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第三,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由过去从教材的单一渠道获取,变为从网上多渠道获取,由静态的、陈旧知识,变为动态的最新知识;第四,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由过去依据唯一的试卷测试分数,变为依据多种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设计与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异域化;设计;消费社会

在当下,设计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随着设计手段的提升,人类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越来越不会受到技术的限制。随着消费社会的刺激,这种设计―消费二者互动形成一种爆炸式发展。在这个语境中,异域化设计思潮成为了设计者、消费者共同的青睐对象。异域化设计思潮首先来自于审美、设计对多元化的接受,其实是设计者和审美者(消费者)一拍即合的过程。

笔者认为设计中的异域化是,在现代设计以及大众的、现实的审美中超越时空界限,将审美旨趣指向身处的现时社会之外的时间或者空间。异域化不仅仅是不同国家、文明之间的艺术风格互动,也有可能是一个国家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艺术互动。

对异域化的追求其实是多方面因素的合流,是设计者、生产厂商、消费者等在消费社会的世界里的游戏。审美的、社会的、商业动机触发下产生的,各种不同倾向不必再站在对立的立场上。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的、英雄主义的、复古的、紧迫而又富于幻想的设计思潮流行到全球。

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世界,艺术和设计领域还发出了不同文化可以和谐共存的信号,并且在某种情况下提出了多元论,即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成为所谓的现代准则,对商品交换价值的重视也使得优良、大众或流行设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虽然其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但是其范围只限于被大众所认同的普通消费文化。而在20世纪晚期,多元论被简单地理解成了商业上的多样性:没有一个占优势地位的主流,就没有所谓边缘的存在,而主流也需要边缘来滋生新的市场。加之消费社会的扩张,多样化就理所当然了,且对异质性、边缘性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异域化就成为了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后现代的标志之一后工业时代的反叛或者超越。工业大生产的大英雄时代,已经让位于对研究、服务、信息交流,以及更具创造性的产品语义学领域的重视,而不在那么关注与工业设计有关的传统的“形式创造”(form-making)。i赋予产品新的“语义”,寻找产品存在意义也已成为这个时代制造的需求。

在当代,设计领域已经“软化”,在对虚拟的而非实际的材料进行操作处理,通过电脑绘图设计产品样式。正是这种“软”因素的加重,也就导致了鲍德里亚所说的“仿象”越来越真实,超越了真实而存在。而异域化设计却将“真实”放在了异域,无论是消费者、厂商还是广告公司都频繁使用“返璞归真”这个词,以此来强调人在现实中的身份焦虑的在异域可以消失。

上世纪哥特文化的复兴就是个例子,哥特艺术以复古的面目却成为一种先锋、前卫、黑暗、阴郁、压抑、痛苦、恐怖、神秘、鬼魅、死亡、颓废、超自然、宗教情节、唯美主义,这些词语合起来勾勒出了现代哥特艺术的特质。20世纪的朋克文化表达了对现世的不满和无奈,以音乐革命的方式宣泄怨气以及企图摧毁世界重新寻找精神寄托,酒精、、性、摇滚等等也成为当时背景下极为盛行的名词。哥特艺术也在此重生,其涉及面十分宽广,囊括了美术、音乐、文学、时装、视觉设计、电影等领域。这是将“异域化”推向了极致的例子,这种影响还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生活方面,而是形成一种文化。但在走得不那么激进的大众中,还是消费主义主导了异域化。

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并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不是‘丰产’的现象学,它的定义,不在于我们所消化的食物、不在于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不在于我们使用的汽车、也不在于影像和信息的口腔或视觉实质,而是在于,把所有以上这些(元素)组织为有表达意义的东西(substance significance);它是一个虚拟的全体,其中所有的物品和信息,“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ii而设计和消费在这样的操控系统中互动,形成了现代消费体系。他还认为,“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因此它和这个具体关系之间,存有的是一种任意偶然的和不一致的关系,而它的合理一致性,也就是它的意义,来自于它和所有其他的符号―物之间,抽象而系统性的关系。这时,它便进行‘个性化’,或是进人系列之中,等等:它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difference)。”iii这里强调的是消费对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将消费者带入一个体系中,而这个符号就是设计者创立的。消费实则追求一种身份,异域化商品的设计与消费在当代社会也进入了此链条中。异域化设计也在此互动链条中,它的消费背后有其巨大的链条,无论是从视觉美学上还是从经济学上。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广告中还是网络上,对于异域化商品(服装、地产、家具、饮食)的标签总是跟“浪漫”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浪漫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情调还不如说是以理念为形式的消费符号,它只是幸运地与浪漫主义热衷于表达异域风情的传统合在了一起。其实,在世界历史中,对异域化的偏好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存在。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追求异域化成为欧洲贵族的传统和炫耀其财富的标志。中东的地毯、中国的陶瓷、俄国的皮草等等,这种偏好在19世纪末的小说中描写贵族生活的场面屡见不鲜。

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科技的“祛魅”(马克思.韦伯语),带来的确实人类的迷失。人只不过是“被技术所订购者”(海德格尔语),与物的性质一样,技术的强制“去蔽”使得人忽略了对“命运”(天、地、人、神)的思考。这些思想的盛行使得人们越来越想回到“原初状态”异域化思潮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与消费社会结合产生了处在流行与边缘、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设计风格样式。

也许这只是设计中的异域化思潮背后的些许文化解读,必须承认,这样的解读都逃离不了消费社会的符号链。

参考文献

[1][美]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第40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设计与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用户体检 C2C电子商务 网站界面 设计与研究

全新的网络经营模式让商业活动的利益链条不断扩增,在线交易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快捷的消费环境。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网络消费群体,在联营方式和网络销售模式上,C2C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用户体验。与此同时,用户体验也影响着消费者对网站的忠实度和访问诉求,所以如何通过界面设计提高用户体验效果,已成为广大网站设计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界面设计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国外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速度飞快,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网络消费市场,国外发达国家在网站界面设计上,更注重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消费模式,在满足用户消费诉求的情况下,拓展网站展业结构链条,增加消费项目[1]。所以相对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来讲,用户需求的差异性是主导其网站界面设计主题的关键因素,不同文化体现不同设计理念,不同设计理念影响网站界面产生不同的设计风格。美国著名网站界面设计专家Patricia L在研究网上商店的消费格局中发现,用户体验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利用界面设计产生的视觉刺激增强用户的购买欲望。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有75.34%的网络购物人群选择在C2C电子商务网站中购物,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网站――淘宝和易趣,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注册人数都居全国前列。淘宝和易趣在网站界面设计方面都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种类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消费购买程序,如果用户初次进入网站进行消费,则网站会在用户注册之后,随机附赠一个体验调查表,用户根据自己的消费经历,对网站服务情况进行综合测评[2]。以用户体验为主导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界面设计项目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消费价值。综上分析可知,文化背景、消费理念以及用户体验对网站界面设计的影响存在某种关联性的差异。

二、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中用户的重要地位

在C2C电子商务网站中,网站界面是呈现给网络消费者最直观的经营表象,作为消费行为的主导者,网站界面能否让用户产生依赖感,感受到网站的消费信用和经营魅力,是促成在线交易行为的关键。所以用户对于C2C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内容的影响很大,与传统实体经营模式不同,电子商务网站呈现给消费者的产品实体价值地位很弱,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都是通过网页浏览研究并制定消费计划的,所以在消费者看来,界面的规整度、真实性、感官价值是其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虚拟的消费环境下,用户的一切消费思想和行为都会依附于网站界面呈现给他的直观感受[3]。由此可见,用户体验对C2C电子商务网站设计项目的主导意义非常强,网络运营商需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制定合理化、科学化的界面设计方案。

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界面设计

(一)用户体验的理解

1.用户体验概念分析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操作网站界面时的感受,在进行消费动作过程中一切心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对事物的体验感受存在明显差异性,所以作为一种消费情绪,用户体验的消费价值和营销价值并不固定,很难以固定模式来展现[4]。

2.用户体验的构成要素

根据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特征和发展结构,可以将用户体验分为五个模块,战略模块、范围模块、结构模块、框架模块以及表现模块,这五个模块的功能是具有关联效应的,对网页设计与消费结构的影响很大。战略层是围绕整个网站页面的设计定位组成的,交易内容和价值体系是战略层主体的设计内容;范围层,运营商会将产品进行分类,在加入检索功能后,消费者可以轻松、快速的找到所要购买的商品;结构层可以帮助用户设置商品,简化操作环节,让消费者能够随着消费心理的变化自由更换消费物品;框架层融合了信息布局、导航布局、界面布局等多个结构设置信息,注重的是各商品元素的交互排列;表现层是与用户距离最近的功能模块,通过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感知因素,给用户提供消费提示,为消费者创建一个良好的印象和感受。

(二)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进行文字编排

文字是最早引入C2C电子商务网站界面的元素,透过文字网站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信息,在文字编排上文字具有高度解释和说明功能。用户体验在界面文字设计中应保持原始解释功能,还应突显出消费者最关注的消费信息。通过动态图形渲染、符号化文字衬托、图文结合设计采用主次穿插的形式来表现文字信息,可以增加各种文字信息在构图关系上的关联性[5]。网页设计人员还应针对不同模块功能的页面,个性布局,让文字体现出信息感染力和体验价值。综上分析可知,文字大小、格式、布局、信息组合结构等对网站界面构图情况的影响很大。

(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色彩设定

1.色彩在视觉流程中的应用

色彩在页面设计中占有主导性地位,大量信息在表现层中会出现色彩的偏差,这些偏差不仅可以增强页面视觉效果,还能提高色彩信息的融合程度。色彩对比是使用色彩的唯一标准,利用画面色彩调合以增进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设计关系,尽可能的突显出页面的消费主题。用户对色彩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对色彩的应用细节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视觉流程中色彩要想突显出其设计作用必须依靠色彩焦点感应,利用画片色彩的多样性提高消费者对网页的关注度,同时提高色彩布局的规范化、合理化[5]。色彩不仅可以奠定网页的主题,还能提高内容与画面的连接作用,展现出网页设计的形态美和动态美。内容与结构上的统一也可以从色彩中表现出来,所以色彩设计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色彩抓住消费者的视觉聚焦。与此同时,色彩的生理平衡和心理平衡常常是无法分开的,唯有色彩与表现的内容与情感统一才能最充分展示色彩的动人心弦的力量。

2.色彩与主题的联想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色彩与网页设计主题具有高度的联系作用和价值,色彩不仅能够引起消费者消费行为,还能让消费者对网页销售产品产生一定的主观联想。对用户体验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可知,C2C电子商务网站在网页设计风格上、色彩搭配上、商品色彩主题呈现上都具有很高的决策作用。消费者在浏览网页过程中,会依照网页展现出来的色彩设计理念判断网络商店中商品种类、商品质量、店家可信度等因素。与实体经营不同,网络经营的产品对消费者知觉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消费者并不能触摸到、了解到商品[6]。色彩主题会增强店铺的品牌形象,一个具有特色的色彩品牌会提高经营产品的商业价值,所以以用户体验为主导的色彩主题设计是网页界面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图片交互性设计

图片能客观的反映出经营商品的实体形态,所以选择正确的交互界面元素布局对网站设计的指导意义很大。网站上各功能模块能够间接、直观体现整个网站系统的经营关系,所以每个页面都需利用实体产品图片实现元素的交互与融合。图片交互性设计主要体现在页面布局设计中,通过界面色彩、元素的划分,网站各经营页面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图片交互性设计主要从三方面来体现[7]:

1.线框图整合

由于线框图有明显设计边界,所以如果要引入大量线框图做边框设计,应将不同种类的图按照产品价格、使用性能、信息内容来分类,在整合边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线框与色彩的融合程度。让消费者能够轻松分辨出不同商品种类的信息特色,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体验价值。

2.定义核心导向

图片交互性设计虽然能够改变网站界面的传统设计理念,在色彩组合上突破固有设计观念,大胆启用先进设计思想。但是图片交互的影响内容也很多,如果处理不好,会让用户感受到整体页面是通过图片堆积而产生的,让消费者感到毫无美感,多商品失去消费意愿。所以应在图片交互设计中引入定义核心导向,在增加视图美感的情况下,明确产品与信息的经营关系,做到页面设计的和谐统一。

3.整合信息框架

图片与文字相同,具有整合信息的作用,所以为给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网页设计上一定要突显出图片信息整合的作用,在主导页面设计格局的同时,引入视觉设计理念,在结合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提高图片与文字的和谐统一性,提高图片与色彩的共融性。

四、C2C电子商务网站页面设计发展展望

本文基于用户体验对C2C电子商务网站页面设计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分析可知,C2C电子商务网站作为我国主流的在线消费网站,其市场经济价值很高。要想推动C2C电子商务营销的效益额增长,首先要抓住消费者心理,提高用户体验对营销策略、网站页面设计、网站营销能力的影响作用[8]。目前,网络运营商对网站页面设计内容非常重视,其战略性发展内容已逐渐从经营策略转化为设计策略。今后几年,随着互联网消费应用的深入发展,人们消费理念向审美角度不断演变,C2C电子商务网站仍面临着严峻的设计与创新压力[9]。

将建模理论引入了网页设计思想,通过理论模型和探究心理学内容,找到了反映用户体验的终极设计原理,S-O-R原理和设计信息传播框架是网站页面设计的新型结构。在C2C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环境的影响下,C2C电子商务网站页面上合计的用户体验价值会充分的展现出来。从图片交互设计上,研究者应努力革新传统色彩应用理念,增加现代色彩布局原理与传统色彩应用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将用户体验设计要素直接、主观的展现在网站页面中,让用户从感官、认知、情感等体验层,了解网站营销产品的信息。同时,还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网站营销理念的网页设计方案,以成功设计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设计之前积极主动搜集一切有关用户体验的信息和数据,将数据引入评价模型,按照评价模型建设并创建网站页面主题。找到具有针对性价值的C2C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和研究方法,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来提升网站价值,作为今后C2C电子商务网站的新功能模块时的标准参考[10]。

通过上文对C2C电子商务网站界面设计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以用户体验为主要设计思想的设计理念,可以增强运营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感,为长期交易发展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中国网络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更注重长期效应,所以C2C电子商务网站要想提高界面设计的消费价值和理念意义,必须时刻关注用户体验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运营界面布局和信息,以保证网站对信息的显示功能、设计功能、解释功能、刺激功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苏倩.基于中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体检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6):119-123.

[2]潘越.基于可用性研究的C2C电子商务网站界面涉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11(01):119-124.

[3]周懿.基于用户体检研究的C2C电子商务网站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5):125-137.

[4]张海昕,郭丹,刘正捷.中国C2C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体检[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5):129-136.

[5]梁擎.试论我国C2C电子商务网站服务中的用户体验[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3(04):125-129.

[6]郭丹,钱凯,郭志伟.C2C电子商务网站本地化建设中的用户体验研究[R].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第2届中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1(11):178-193.

[7]罗古松.基于用户体验的B2C电子商务网站服务质量综合评价[J].商场现代化,2012,14(08):110-126.

[8]吴晓程.B2C电子商务网站信息导航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7):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