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

  • 测量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2测量案例库特色 测量案例库特色是极大部分工程测量案例来自云南本省,这样案例具有乡土味道,学生听到倍感亲切,容易听得进,因讲到云南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水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利用程度较低,水资…

测量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测量案例库要求

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案例选择时,应根据《水利工程测量》课程的知识体系分门别类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并根据工程测量中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对工程案例的学习,掌握基本仪器操作技能和工程测量能力。选择的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水利工程测量》教学案例应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设置,围绕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来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加强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测量案例库特色

测量案例库特色是极大部分工程测量案例来自云南本省,这样案例具有乡土味道,学生听到倍感亲切,容易听得进,因讲到云南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水资源的开发难度很大,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量丰富的大省,只有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水利发挥了农业命脉的作用,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抗御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学生感受学好知识,建设家乡,科教兴滇的使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测量案例搜集了最近完工牛拦江引水工程中测量是如何为大坝,泵站,引水隧洞提供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数据,特别强调没有前期测量工作,工程无法规划,设计,施工,竣工,运营,总之测量贯穿工程全过程。测量案例也搜集澜沧江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中测量如何提供技术保障作用。测量案例都用视频方式展示给学生。

2案例在《水利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应用

2.1讲测量基本理论时的应用

第一章绪论就要讲测绘是水利工程的 眼睛 ,通过工程案例使学生倍受鼓舞,要学好测绘知识,提高测绘技能水平,力保水利工程质量。例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流域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制定河流的梯级开发方案,合理地选择枢纽的位置和分布。在进行梯级布置时,不仅需要在地形图上确定合适的位置,而且还应确定各水库的正常高水位。为此,测量人员应提供该流域内的地形图、河流纵横断面图以及河谷地形图。在设计大坝,水电站时需要测绘大比例尺较大、精度高的地形图。而且要讲水利工程所需的地形图特别强调高程精度。在讲对地观测时要讲我国资源三号卫星 传回首批数据图像清晰已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特别是要讲到中国 高分系统 首颗卫星成功发射案例,开启中国对地观测新里程,在讲地图应用时要讲 天地图 在南海清晰展示国界宣示国家作用。讲到遥感作用要讲多颗遥感卫星紧急部署探测云南鲁甸县地震震区灾情,及云南鲁甸6.5级地震 无人机三维建模首次用于地震抢险。在讲渠道时,就讲测量如何保障南水北调工程顺利竣工通水。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就需测绘数千幅地形图。讲水库淹没界线测量时,以向家坝水库为例,如何测设移民线、土地征用线、土地利用线、水库清理线,向家坝水库使绥江县大部分淹没,绥江县成为云南省第一移民大县。以溪洛渡水电站为案例讲述地质勘察测量能为溪洛渡水电站坝址、厂址、引水洞、水库、堤线、料场、渠道、排灌区的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地形图,也能进行地质勘探点的放样;也能进行钻孔测量、坑槽测量、地质点测量、剖面测量等工作。

2.2讲施工测量时的应用

以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库,糯扎渡水电站,牛拦江引水工程为例,在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期间,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的意图,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以一定的精度要求测设于实地。为此,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然后根据控制网点并结合现场条件选用适当的放样方法,将建筑物的轴线和细部测设于实地,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装。在工程竣工或阶段性完工时,要进行验收和竣工测量。在讲水工隧洞施工测量时,由于云南大型水电站工程多,高差大,地形复杂,需修建较多的引水发电洞、输水洞、支洞、泄洪洞、导流洞,以溪洛渡水电站引水发电洞为案例讲授其测量内容有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联系测量、隧洞中心线放样、开挖断面和衬砌断面的放样等。以溪洛渡水电站为案例讲述水电站施工测量内容包括厂房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基础开挖测量、厂房建筑放样测量等。同时也讲溪洛渡水电站闸门、压力管道、机组设备等金属构件测量内容,特别强调闸门安装测量的精度最高,强调轴线精度。

2.3讲水工建筑变形观测时的应用

以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库,糯扎渡水电站,牛拦江引水工程为例,大坝在蓄水后,水压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将产生变形。特别提到漫湾水电站山体滑坡案例说明变形观测的重要性,为了大坝的安全,维护和管理,应变形观测,讲案例时,讲完项目背景后,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分析,留给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多方案比选择优选用,多角色观察思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2.4测量实验课时的应用

在水准测量实验课前,播放中国 世界平均海拔最高水准环线测量 项目启动视频,在经纬度角度实验课前,播放拓普康图像全站仪在云南牛拦江引水工程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应用案例视频,教学实施中,播放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在电站、矿山和采石场应用。

2.5在集中教学实习时的应用

在教学实习前,带领学生到工地参观,让学生了解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的实施过程,使学生对将要实施的测图地理环境及具体操作有初步了解,同时也播放拓普康IS影像型三维扫描全站仪在水利工程地形测图中的应用案例,也播放新型智能测绘车:让测绘地形图工作变得更轻松。总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精确测绘先行。

3《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案例的教学法应用前景展望

1)案例教学法是创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水利工程测量技术在云南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为背景,让学生进入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 现场 体验测量工作过程,由被动听课的过程改为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水利工程测量案例教学使抽象的水利工程测量理论、公式分析,枯燥的数据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展现在课堂上,使水利工程测量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水利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案例教学使水利工程测量教学具体化、情景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它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和谐,学生学习更轻松,知识掌握更扎实。教与学融为一体,更贴近学生,更贴近工程项目。

2)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案例来源于水利工程测量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都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对水利工程测量实际活动的仿真和模拟,提供的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真实的感情认识。这种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水利工程测量案例,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在案例讨论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3)案例教学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丰富学生阅历。能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 做中学 的教学方式,观看工程案例,学生不但能获取测量基本知识,也对工程有了体验,这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了,个人能力也提高了,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成为教学主角,体验自我价值,在讲台上学生有了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师生互动较好。案例教学使测量教学与工程应用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4结语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育测验 教育测量 教育评价

教育评估、教育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兴起,60 年代兴盛于西方世界并传入我国。这些学科虽然在我国大力发展已有20余年,但理论

研究的进展不大,学科的成熟度不高,与我国广泛开展的教育评价活动很不适应.我国各省市都有考试院(中心),也成立了许多评估、评价机构,广泛展开了对教育测评估评价活动。而与此相应的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评价理论很不成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和发展,以及对教育评价实践的指导.鉴于此,本文对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进行简述和辨析.

一.关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简述

教育测验:即为考试,它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考试是个系统,它由主考、

被考(考生)、试卷(试题的集合及其评分标准)、考分四要素组成。考试的过程就是主考组织编制试题,通过试题作用于被考,将正确答案、评分标准与被考的反应(答案)相比较,然后给出考分的过程。考试从宏观上可分为社会考试和教育考试两大类。教育考试又可分为校内考试和校外考试两类。按考试分数的解释与使用,可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参照性考试。按考试对象分,有学业的成就考试、学术能力倾向测验(其目的在于测量考生学习的潜在能力、发展倾向,如音乐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验(如测量态度、兴趣、情绪、性格等).按测验人数分,有个别测验、团体测量.接测验方式分,有纸笔测验(用笔时试卷作答)和非纸笔测验(如口试、实验操作、表演等)。其它可分为难度测验、速度测验、总结性测验、诊断性测验以及大规模测验(其成绩的使用有权威性,要求严格,标准化程度高)、教师自编测验(即教师自编用于课堂教学的测验)等.[1]

教育统计(学):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中的数量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它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地掌握教育

情况,为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制定教育方案,检查教育效率提供科学方法,也为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它分为两大类:一是描述统计学,研究简缩数据和描述这些数据,二是推断统计学,用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统计分析和非参数统计法作出决策。前者只是分析某一样本的特点,而后者则是通过抽取母体的一个样本,并以此样本为根据来分析母体的特点.它是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中,描述样本,分析样本,分析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从而进行教育科学推论的一种原理和方法.其研究方法一般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计算法、统计资料检验法、统计资料图示等。[2]

教育测量(学):研究如何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效益等问题的一门教育学科。它运用各种测量

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等数学工具,根据教育目标或教学计划的要求,研究如何测量和评价教育效果,如何编制测量计划,各种类型试题的优缺点,衡量一个学业成绩测验好坏的数量指标,如何进行测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测验分数的解释和评价等.其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原理、项目分析、效度、信度、标准化测验、测验的设计和编制、测验的常模、测验的实施和评分、测验结果的解释等。[3]

教育评估:是一种有系统地去寻找并搜集资料,对评估对象作预测性、估计性的评判,以便协助教育决策者从若干种可行的策略中择一而

行的过程.在我国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不作严格区别,在实践中具体运用时,不同的范围和场合有不同的习惯用法.如高等教育中多用评估,在督导部门也称督导评估,而在普通教育领域多用教育评价不过两个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评估有估价的含义,较为模糊粗略,而评价相对而言是较为精确的价值判断,评估多用于群体或单位的状态及效果的估价,而评价则既有对群体和单位的价值判断,也有对个人的判断.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教育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教育的决策。教育评估的结果对国家、对学校都是一份咨询材料,而不是行动纲领.[4]

教育评价(学):以教育为对象,研究各类教育目标与相应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可划分

为:宏观教育评价(研究教育思想评价和教育制度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研究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各类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的评价,如学校办学思想、学校领导管理质量、教师教育和教学质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质量的评价等)。它的基本范畴是:教育评价的对象,教育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的模式,教育质的规定性评价,教育量的规定性的评价,教育质和量变化的度的评价,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教育评价的类型.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其种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条件评价、贡献评价等.[5]

教育评价(学):教育评论学是研究教育评论现象和教育评论活动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研究教育评论的历史、现状,教育评论现象的

本质联系,教育评论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教育评论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科学.教育评论学是与教育理论、教育史并列的一门教育学科.要建立教育评论学的学科体系,必须解决两大难题,即建立教育评论学的范畴体系和概念体系,并给予科学的揭示和阐述,使这些概念和范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还要运用这些概念、范畴及其所固有的内在联系,采取科学的方法论证教育评论活动中最普通、最一般的科学原理;从而揭示出整个教育评论活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从根本上规定了教育评论学的学科性质和范畴.首先,教育评论活动是一种教育科研活动,它的直接结果是鉴别、评判教育文化的优劣,进而对教育界产生社会舆论导向作用;而教育文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依附于受教育者身心的精神产品,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可见教育评论家属于研究意识形态和揭示教育评论活动的本质规律,建立完整的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所以,教育评论学也属于基础理论学科。再次,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评论学涉及整个教育领域,内涵十分丰富。也可从不同视角,针对不同范畴建立多部门、多层次的分支学科(如:教育理论评论学、教育史评论学、教育行政评论学、教育家评论学等),所以教育评论学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6]

二、关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验的关系:教育测验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某些心理特征的检测,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确切地说它是

教育评价获得评价信息的工具之一.教育评价获取信息的测验法就是来自于教育测验.

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的关系: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中的数量关系,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切地掌握教育

情况,也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育评价中获取信息的统计法就来自于教育统计。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教育测量通过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变化、体质的状况以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的测

定,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是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教育测量提供的资料,教育评价将成为无源之水,失去了作价值判断的依据,其科学性、准确性便无从谈起。另外,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成为改进教育工作有参考价值的信息.[7]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的关系: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是非常相近的两个概念,在许多场合是通用的。评价是精确的价值判断;而评估是估计

的、预测性的价值判断。在我国从政府的文件到学者的文章论著,以及教育实践都把评估与评价混用。我个人倾向于把教育评估的对象限定在以宏观、中观的复杂教育系统的战略性、预测性估价方面,对于微观的较简单的教育系统的过去和现存实态则作为教育评价的对象。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论的关系:教育评论是对教育文化的反思和展望,它的对象是以教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的,以真善美作

为评论标准的观念活动。严格讲它与教育评价虽只一字之差,但它与教育评价分属于教育科学的不同领域,有着重大区别。比如,教育评价是一种管理活动,而教育评论则为观念活动;教育评价由评价机构按严密的程序实施,而教育评论则由教育评论家个人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评述;教育评价有明确的指标体系并要求量化,而教育评论无需指标体系更不用量化,教育评价的对象是具体的可控的,而教育评论的对象是抽象的,不可控的;教育评价的结果多用于改进工作,而教育评论的结果则多用于改变观念;等等。这不是说教育评价与教育评论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的关系表现在教育评价的结果可以成为教育评论的论据影响教育评论,而教育评论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思想观念影响教育评价所依据的教育价值观。

三、从价值论角度看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的区别

唯物主义的价值论认为,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是人们把握客观世界和两种不同方式。两者反映的对象、意义和参加的心理成份都有着质的

区别。事实判断是以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它探讨客体“是怎样的“、”是什么“,探讨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等实体属性,即以理性认识这种抽象思维形式反映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价值判断是以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为对象,它探讨客体的价值属性,即客体的社会意义------对社会需要意味着什么,它以多种意识形式-----认识(价值与事实判断)、情感(对价值的态度体验)、意志(对价值的自觉保证)等诸种形式的综合来反映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评价对评价的对象不仅要借助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进行量的测定和分析,而且要进行质的分析,

把所有考查绩效的材料和分析综合起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作出价值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出,教青评价行为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中的事实判断在于诊断与鉴别教育的性状,价值判断则是对诊断鉴别而得的结果或结论,按其价值取向进行合乎目的的推断和判断;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的目的性追求。而教育评论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的一种价值判断。从教育测验到教育评论是一个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的变化过程,我们不能说教育测验丝毫没有价值判断,如在测验什么不测验什么的问题上是有价值判断的;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教育评论就无点滴的事实判断,教育评论需要通过事实判断的真凭实据作论据。

四、对教育评价学及其学科群研究的建议

教育评价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学科体系,尽管概念、体系有待完善,但已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应的考

试学(研究教育测验的学科)、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估学、教育评论学都已有相应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共生的教育评价学科群。21世纪,要使这个学科群得到良好的发展,我认为首先对各个学科的研究范围有个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对教育评价学要有合理的定位,不要再把考试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的内容纳入自己的努力范围,要让它们以独立的学科更好地为教育评价学服务。另外,教育评价学还要把属于教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类的抽象的,教育评价无力评价的范围还给教育评论学,让教育评论学更快地发展.同时,要把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关系处理好,可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统一的学科.其次,各学科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形成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把一些已成熟的概念和理论约定俗成稳定下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和概念体系。第三,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理论研究,使其适应实践的要求,要积极总结实践经验并升华为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教育评价学学科体系.第四,要处理好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教育评价学理论,还是从教育科学界以外引人教育的评价理论都要结合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修正使其“本土化”和“教育化”。

综上所述,搞清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的关系,对理清教育评价学科群内各学科的关系,促进该学科群的发展,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加快

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5]见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第167页

[2] 参见曹延亭编著·《教育统计学基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 见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4] 参见许茂祖编著·《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方法》·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7页

[6] 见刘尧著·《教育评价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 7--23页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 职业能力培养 项目教学 考核标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68-02

工程测量作为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门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联系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工程相关的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以从事工程的设计、施工放样到变形监测以及工业及精密工程测量的实际工作,掌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的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测量涉及的测量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是数字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融合与扩展并应用于工程实际,技术性、应用性强。因此,该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来看,理论教学课程为80课时,其中包含20课时的课堂实验,与这门课程相关的实践课程为3周教学实习和一周课程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影响学生就业后能否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因此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探讨和改革。

一、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工程建设和测绘事业的不断发展,生产上对工程测量的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大型异构建筑、高速铁路、特殊建筑物的变形监测等工程要求GNSS技术、雷达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传感技术等,测量技术发生极大的变化,传统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逐渐显示出不足和缺陷。另外,很多高校也都探索一些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如购买高新仪器,规范实验、实习场地,加大课堂实验及实习学时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滞后。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随着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测量技术、方法手段不断产生,这些新的内容并未及时在教学内容中同步更新。由于高新设备及技术对实验、实习的要求较高,要建完全符合模拟生产实际的实验、实习场地的资金投入较高,由于资金不足,高职院校也无法及时更新设备。

第二,没有根据自身的定位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采用张正禄教授主编的《工程测量学》教材,1-7章主要介绍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重复内容较少,但与之前所学测量学、数字地形测量、大地测量学等的很多内容有关,其余几章按不同的工程项目讲解测量工作,重复性较多。

第三,未能有效严格地控制整个教学质量,理论考核方式单一,实践考核方式的评价体系单一不规范,未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理论、实验及实践教学仍未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性,或者说跟实际的工作关联程度不高。目前教学过程中,20个实验课程、3周实习及一周工程测量课程设计的安排,并未从系统上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学生参与的课程实验或实习并没有按照一定的项目过程进行,只参与其中的一些测量工作,并未能从工程项目的角度参与工程生产建设,对工程测量项目认识、已有资料、生产过程及质量评价等的了解不够。此外工程测量课程设计环节缺乏设计与实际测量之间的联系。例如,课程设计以某一个项目,从图纸上对其进行控制网的布设及相关精度的估算,这对加强学生的理论认识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他们的综合设计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过于抽象,不能将设计与实际较好地结合起来,发现不了自身设计中的问题,同时对于施工测量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局限。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进理论教学方法

在现今信息时代,开拓知识面,教师与学生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并且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作为教师传统的满堂灌方式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反而使学生觉得理论课枯燥乏味,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注重启发式教育,将理论知识精简,注重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讲解思路。即认真分析教程各章节的内在联系,同时充分了解该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可以先从总体给学生一个概念,再压缩细节知识,着重强调重点和难点及基本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工程测量内容杂、方法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测量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通过主讲一项具体涵盖面广的工程进行重点介绍,其他工程可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工程技术特点的说明,配以相关图表、视频等以加强学生的理解。此外,应对细节内容进行概况、深化和扩展,这个环节的辅助方式是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进行课后调研,使学生自行了解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应引用相似工程项目案例讨论,教师给定一个具体工程,通过引导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讨论项目的生产过程,让其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通过讨论对课程的兴趣也增强,掌握知识的进程加快。最后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科研立项,结合科技立项,教师指导学生申请项目,以增强学生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突破口的项目作业能力。

(二)完善实践教学

1.实施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教学。很多高校对于工程测量课程改革重点放在实践教学改革,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Q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整合优化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但这种改革方式投入成本高,改革成果却不是非常显著。从测量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到,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及教学经费不足等原因,往往实验教学内容过于围绕教材开展,熟练仪器,了解或掌握一些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学生不能自由发挥对于某一实践工程项目的理解,这样导致学生到了单位,往往局限于基本的仪器操作或作图等工作,而很少有机会参与核心的技术设计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投入不大的参观教学模式,一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让其在实际参观中发现和感悟课堂理论知识。该教学模式可演化为利用三维虚拟技术,构建各种实际工程如观看各种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程施工放样的实施、建筑物的变形监测等的虚拟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该视频并结合老师的讲解,来更生动的了解工程的实际概况,或者利用学生立项构建的实验模型如地形沙盘,施工现场的测量模型等让学生来了解在建或已建工程的测量项目,从实际工程概况、施工工艺、工程现状、测量技术设计、具体实施等几方面,有现场技术人员及指导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现场,及时消化课堂理论,把学生带到技术应用的最前沿,形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以发掘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课程教学外,在参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项目实习的方式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

2.适用项目实习教学法。加强实践与工作的联系,即开展项目实习。对于这类实习可从两种思路来分析,一方面,可以跟企事业单位共同合作,积极开拓实习基地,或者加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增强实际工程项目开展能力,使学生参与教师横向的生产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工程项目,融入到团队里,以工程岗位的具体任务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平台,更大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扩展和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工程测量课程设计和工程测量实习结合形成一个具体项目,该目以整个课程体系为基础,体现能力本位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施工现场(或模拟施工现场、虚拟施工现场)为支撑平台,可围绕控制测量、变形监测、联系测量、地形工程测量、施工放样和线路测量6个项目开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设立组长、副组长等组织结构,从技术设计、测量实施到技术、项目总结,全程有各小组自行讨论,教师参与指导并制定相应的任务和要求,制订工作方案,参与各小组的实际工作,分阶段对过程进行控制及考核,每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资料收集、技术设计书编写、外业实施、内业计算、项目验收、项目总结等工作,得到完整且合格的测量成果,最后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及总结。

此外,毕业实习也可以作为工程测量课程的进一步深化,在工程测量实习的期间,安排部分学生深入生产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实际生产、参与实际生产,以此来巩固工程测量的相关理论知识,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工程测量的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三)更新考核标准

理论考核方式应趋于多样化。课堂讨论、课后调研及理论考试这些都作为考核项目,分别占30%的比重,另外的10%给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分,这样加强了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制定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将考核项目分为仪器操作能力、计算能力、仪器检校能力、绘图能力、放样方式方法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协助能力,以多方位的考核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量化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相互促进,指导教师的监督、指导和随时提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三、结束语

本文对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了结合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工程测量教学的人才培养目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应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虚拟现实技术的参观实验,采取项目教学法,并注重教学实践的能力考核,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春艳,肖静.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2]马俊海,李秀海,等.测绘工程专业开发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测绘工程,2009(6)

[3]王登杰,庄勇,等.《工程测量学》实验能力指标的建立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

[4]陈继光,石春娟,等.项目教学法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B类项目“测量实践课程的开放性创新教学改革”(2015JGB491);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应用技术型本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6JGA425)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 GPS测量 衔接性 教学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工程测量”原有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教改后的教学计划和调整后的专业结构。我们从教学要求出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基础之上,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系统性和最新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GPS定位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过程介绍得比较详细,在教学中比较适用,使学生对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GPS定位技术从问世之初取代常规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发展到目前,已渗入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交通管理、导航、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气象和地球空间研究等许多领域。GPS定位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使它成为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我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多媒体教学、教学考核方式和教学实习的改革

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一“工程测量”课程与GPS测量的衔接性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在现用的高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教材中,有关GPS测量原理与应用介绍简单,没有相关工程实例,教材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系统性和最新发展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与最新发展相结合不紧密。因此,我校在教学和教材建设中紧紧抓住“教学对象主要是应用GPS进行精密定位”这一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改变已有教材中将GPS卫星定轨理论与方法、GPS卫星信号的组成与传播等天文、电子或通讯方面的理论作为重要内容,而只是将这些内容作为GPS定位理论主线上的必要过渡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二)结合路桥专业的特点,重点安排了以下知识点:GPS系统的构成及其发展现状、GPS定位系统的坐标系、GPS卫星的测距码信号与伪距测量原理、GPS卫星的载波信号与相位测量原理、GPS静态定位原理、整周未知数的确定方法与周跳分析、GPS动态定位原理、GPS定位测量中的坐标转换、GPS控制网的设计及外业工作、GPS基线向量解算与网平差、GPS定位技术的应用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但使学生对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而且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GPS定位的关键理论和重要知识,从而达到使用GPS定位技术从事测绘或相关专业工作的目的。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授课时提纲挈领,对于教材中部分通俗易懂的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把节省出来的课时用来加强重点、难点章节的讲授及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或课外知识,以解决教学时数少而内容多的矛盾,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组合,并且要大量阅读相关的科技论文和资料,以便了解授课内容的最新发展情况。

(二)多媒体教学与文字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以将部分在课堂上用文字叙述不便的内容用幻灯片或动画进行教学,既提高了效率,又加强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图像、声音、文字及三维动画效果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们演示GPS系统工作原理、测距码和载波相位的测量原理、RTK技术和广域差分技术的实现过程以及GPS定位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等一系列内容,还可以直观地演示和观看用GPS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基线向量解算和GPS网平差的全部过程。

三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考核方面,除了正常的期终考试考核之外,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考核进行了改革,用仪器操作考核(占40%)、成果质量考核(占20%)、实习小结考核(占20%)、小论文(占20%)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而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考核的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60%左右。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们参与实习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GPS信号接收机的熟练程度和实际动手能力,这方面的改革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重点加强和改进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一)加大GPS课程的课间实习力度,保证实验课时,重视实验课的质量。将GPS课程的课间实习课与理论教学课时调整为1:1,保证实验课的教学时间。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及时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同时可以为以后的集中实习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对每一堂实验课都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实验课结束之后要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以加深对实验课内容的理解。

(二)依托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基地生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GPS内容综合实习,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增加应用实例分析,譬如:我校测量实习基地建筑物密集,测区权属关系复杂,权属界址点数量多.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施测十分困难,采用RTK测量技术作为本测区宗地权属界址点坐标的实测技术手段,在地籍测量的应用还是很少的。在充分调研论证并通过试验检测认证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实例综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GPS静态相对定位、RTK GPS测量、GPS测量数据的后处理等实际问题理解和应用。这样,学生基本上将与GPS实际应用相关的实习内容全部掌握,都能够在实际中运用自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技术优势,将科研、生产工作的内容、手段和目的融合进实验教学,并鼓励学生参与一定的科研和生产工作,使学生能够接触学科发展的前沿,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在课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以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受到较全面的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

我们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考核方式和教学实习等方面的改革,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肯定。

参考文献:

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志码:A

引言

工程测量是我院面向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贯穿于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勘测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等要求都很高。

随着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新技术等的不断涌现,测绘科学得到了飞跃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测量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本文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1]。

1.我院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团队

我院的工程测量分为理论教学、测量实验和综合实习三大块,理论课老师和实训教师各自为战,学生不能有效地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因此,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势在必行。

1.2教学内容

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陈旧早已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例如广泛应用于实践的全站仪和GPS,在教材中只是寥寥数语,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几乎一片空白,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课堂PPT教授,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比较单一,而实验也多设置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按照操作步骤就可以完成相应的要求,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环节。

2.针对我院工程测量教学的思考及初步探索

2.1师资团队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国家测量规范的更新等,要求教师及时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师资源进行整合,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团队,避免各自为战的弊端,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进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到专业突出的院校进修学习,并要求教师深入施工现场,参加工程实践,阅读相关文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高效地开展测量课程的教学活动。

2.2教学内容

针对测绘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对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针对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除了基本的测量理论外,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等内容应作为土木工程、工程造价专业的重点,而给排水工程专业,则是侧重于曲线放样、线路测量等内容。

其次,增删和更新教学内容兼顾基本理论和新技术的有机融合。例如,误差理论在前面章节里已有分述,可以删除;全站仪和电子经纬仪在工程实践广泛使用,因此要增加全站仪的相关内容。

再者,内容的设置兼顾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如,在测量中的计算可以借助于Excel表格、便携编程计算器和计算机等;而绘图则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辅助进行,如AutoCAD等。

2.3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满足学生需要,改善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方面,避免“填鸭式”的课堂讲解,要充分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设置室外模拟、小组讨论、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启发引导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手段方面,应针对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利用PowerPoint和Authorware开发平台制作图文并茂,交互良好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常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GPS等的操作方法则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借助实物演示和视频播放等多种手段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操作要领。对于综合实践性的内容如民用建筑测量等则可以采用一个实例,通过实例引入和问题解决等手段来完成。在测量实验中,设置一些设计性和分析性的实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于拓展性的知识如编程计算和软件绘图测图等内容还应建立相应的网站和论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老师定期来为学生释疑。学校还要举办相应的测量竞赛,在实践中求真知。

3.结论

本文从我校工程测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师团队、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吐故纳新,将课程的改革引向深入,培养出行业需要的高级测量技术人才。

基金项目: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G-1428)

作者简介:王立伟(1975―),男,四川自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方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范波. 基于“三明治”培养模式的工程测量教学改革[J].台州学院学报,2008,6(30):67-70.

[2]聂启祥. 非测绘专业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22(12):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