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作要点(精选5篇)

  • 大学生工作要点(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三、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理顺监管机制。 四、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5 月中旬),对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不力、存在事故隐患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罚,表彰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部…

大学生工作要点(精选5篇)

大学生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我校第一届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3 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在全校范围内贯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教育相关人员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强化师生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理顺监管机制。

四、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5 月中旬),对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不力、存在事故隐患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罚,表彰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

大学生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先后两次到视察教育工作,指示在西海固地区首先启动国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自治区主席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在西海固地区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的有关事宜。自治区教育厅在红寺堡区教育局召开了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座谈会。主席主持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题研究开展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西海固地区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副主席郝林海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于革胜对西海固地区开展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年秋季学期,西海固9个县(区)的32所学校将先期开展试点工作。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和每年将拿出近3亿元,在西海固9县(区)农村小学开展“免费午餐工程”,几十万户农村家庭的26万名小学生将从中受益。我县从秋季学期起在王团中心小学、预旺中心小学和下马关陈儿庄小学开始试点,受益学生3171人,2012年春季学期在全县农村小学全面实施,受益学生3.4万人。

从中央到区上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因此,我们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实施农村小学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秋季开学3所试点学校开始实施,努力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免费午餐工作试点各项工作

(一)抓紧制定方案,全面启动实施。从现在起到秋季开学仅有几天,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周密安排部署,抓紧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保证今秋开学落实到位。《县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工作》已经印发,各部门、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尽快制定出具体实施办法、管理细则和操作流程,健全完善学校管理、炊事员配备、资金管理、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等配套制度。

(二)足额落实资金,强化资金监管。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所需资金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承担。农村在校小学生每人每天按4元标准提供免费午餐,且全部用于学生膳食标准,每人每年按250天供应(小于250天按实际在校天数供应)。我县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确定了秋季学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学校,目前,3所试点学校的食堂(操作间)改建工作正在进行。各相关部门要健全制度机制,强化资金监管,确保经费全部用于学生午餐,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截留或套取资金。

(三)严格操作程序,确保供餐到位。各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具体的免费午餐食品供应方案。由教育局牵头,政府采购中心、监察、物价、食品监督等单位直接参与,确定价格和托餐农户。对不合格食品,学校有权拒收。各学校确定专人保管和发放免费午餐。

(四)严格规范管理,做好食品安全。把好食品质量安全是实施“免费午餐”计划工作的重中之重。食品药监部门要会同教育、农牧、卫生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和托餐农户签订免费午餐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监督管理。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留样食品要保留48小时。坚持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制度,确保健康安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各学校要按照规范管理、严格把关、确保质量的原则,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全程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营养。

(五)加强食堂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学校生活设施条件是实施“免费午餐”计划的重要基础。各学校要抓住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的机遇,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生住宿、就餐等后勤设施,配齐配强后勤管理人员,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为免费午餐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全新工作,我县学校布局“点多、面广、线长”,山区学校多,给“免费午餐工程”推行增加了成本,操作起来存在不少困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抓紧工作,确保把好事办实办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县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已成立了农村小学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具体负责营养午餐的全面工作。各学校校长是实施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要尽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抓好这项工作。

(二)形成工作合力。农村小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试点工作由各成员共同负责领导、组织和监管。各有关工作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合力推进。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度。每个成员单位负责包干联系一所中心学校,确定1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包干事宜。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包干学校试点工作指导、监督、检查,加强与包干学校的沟通协调,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帮助解决试点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完善监管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免费午餐食品质量及卫生安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食品配送分发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对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引发中毒事件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供货商,要依法严肃查处。各学校不得私自购买非定点企业的产品,对进校食品质量把关不严、保管不善、加工不规范等,造成群体性卫生事件,产生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责任。

大学生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辅导员工作;主要问题;解决策略

高校作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素质的主要人才教育机构,承担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其中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首当其要的,因为它承担着全心全意地培养高校知识分子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责任,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它自身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全心全意地关注高校学生的发展趋势,积极合理地作出相应解决问题的策略,把高校学生的工作做得合情合理,使每个高校都能够成为美丽而和谐的校园。正如有关文件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1]

一、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辅导员自身素质差异较大

现在的高校辅导员基本上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他们自身接受教育的层次、背景、性格等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别,这就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做起来会显得纷繁复杂,而且显得缺乏效率。如何把优点发挥得充分得体,把缺点和不足尽量削弱和淡化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如果我们高校辅导员能够转化自己的工作角色,那么高校辅导员工作就能较好的发挥作用,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的高校辅导员不能顺利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和把握自己的历史使命,那么要想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就无法实现,即使能实现,也将是半壁残垣,这不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总原则是既要运用原则性,又要掌握灵活性,使二者达到充分的结合,把高校辅导员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正如“高校辅导员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向,能否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以正确的政治洞察能力引导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2]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机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锻炼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把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起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2、辅导员配置结构不合理

高校辅导员处在高校教学工作的最基层,他们是连接学生和学校最主要的强梁,如果没有高校辅导员的配置,那么学生和学校就会出现断裂。现实的学校实践活动证明,没有其他比较好的方法可以像辅导员工作这样更好地联系学生和学校,于此同时辅导员还承担着向学校回馈高校学生的总体信息。既然高校辅导员在整个高校教学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辅导员配置应该要相对合理,但是,现实的高校辅导员的配置结构很不合理,这种表现在辅导员工作方面的不合理性都会影响新世纪新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效力。考虑到整个高校辅导员的积极效应,高校应该努力在辅导员配置结构上用功,因为只有在制度上确立辅导员的配置,现实中高校辅导员运转才能有所依靠,才敢进行积极有益的改革,让辅导员工作机制发挥得更好,更高效。

3、辅导员工作性质定位不科学

辅导员工作究竟定位于教学工作还是行政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是比较模糊的,工作性质定位的模糊性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出现了教学与行政管理的冲突性,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从事着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显得不是很相称,使得辅导员工作教学性比较突出,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就显得薄弱;另一方面,好多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很少涉及教学工作,这样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就得不到相应的提升,使得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出现裂痕。只有我们高校结构把辅导员工作性质搞清楚了,我们的辅导员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让高校辅导员真正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这样才能发挥我们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作用。现在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落实高校辅导员工作性质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把辅导员工作落实到实处,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老师和学校着想,真真实实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可以说,辅导员工作性质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新世纪新阶段整个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成败和中国高校教育工作的生死存亡。

二、解决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盲目的,正如列宁指出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要想从事的社会活动有合理的目的和明确的方向,我们就需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理论基础,为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导向。作为管理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掌握科学理论指导辅导员工作,没有理论支撑的辅导员工作显得带有盲目色彩,主要要求我们高校辅导员掌握现阶段的理论思想来辅佐我们高校辅导员把辅导员工作做得合情合理。新世纪新阶段,高校辅导员就应该利用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的空隙加强理论工作的学习和研究,把自己的大脑武装起来,没有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要想在辅导员工作上做出伟大的贡献就显得十分艰难。现代的人才要具备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素质,对辅导员来说,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跨多学科和多领域的工作,要想真真实实地在辅导员领域做出出色的工作就应该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与辅导员工作息息相关的理论,为建设优秀的辅导员团队的整体素质,高校应该设置相应的辅导员培训结构,通过各方面的加强使得我们高校辅导员利用优势,克服缺陷,使自己能够更好的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总之,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到:“辅导员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充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热情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并努力创造便利条件”。[4]只有通过不断地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这样既能促进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全面发展,又能使我们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积极有效地设置辅导员工作结构

根据现实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结构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我们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管理辅导员工作,把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出一支高效合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做好基础性的铺垫。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比例的情况,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相应地增加高校辅导员的数量,让每个辅导员辅导比较适合的学生,主要是要根据学校性质、学科要求等要求配置知识结构相对合理的辅导员,把辅导员的自身优势和学生的实际要求结合起来,建设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这也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的难点和突出点。高校是否应该把青年辅导员和中老年辅导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青年辅导员的工作激情和中老年辅导员的社会阅历来把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成高效的辅导团队,这也应该是现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只有把现有的辅导员资源进行重新的组合和配置,高校辅导员工作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只有高校积极调节和完善辅导员工作机构的运转机制,加强现有的辅导员工作的整合能力和辅导员自身的优势,把辅导员理论工作的原则性和实际活动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设一支“与时俱进、与实俱进、与世俱进”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为辅导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科学有效地定位辅导员工作性质

现在我们对辅导员工作性质有着比较大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辅导员工作是纯粹的教学工作,这种对辅导员工作定位的看法注重辅导员的教学性特点,没有体现出辅导工作的管理性特点,不利于辅导员实际工作的实施和辅导能力的提升;第二种观点认为辅导员工作是纯粹性的管理工作,这种观点只看到了辅导员工作的管理性特点,没有体现出辅导员工作的教学性特点,这样会导致辅导员的行政管理能力特别突出,一旦碰到教学理论性的问题就显得漏洞百出;第三种观点认为辅导员工作是教学性与管理性相结合的工作,这种观点定位比较合理而且能够得到大多数辅导员工作研究者的认同和欣赏,但是究竟怎么样把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就是辅导员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笔者认为,把辅导员工作性质定位如下显得更加合理一些:辅导员工作就是以管理性工作为主,以教学性工作为辅,是管理性工作和教学性工作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就现在的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现状和潜在的发展问题应该成为每个高校进行改革创新的基础点,因为学生是学校的核心,辅导员是连接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学校的工作又要依靠于辅导员工作的回馈和要求,为此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希望通过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设一支科学合理高效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总之,高校辅导员工作关系着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历史重任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责,正如杨振斌指出:“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高校辅导员工作只有经过求实、创新的改革道路,并结合时展的客观要求,把自身建设成一支综合能力过强、辅导工作技巧过硬的团队,那么将来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做起来就会如鱼得水,那样高校辅导员工作就会显得强劲有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BB

[2]马洪亮,徐锐.高校辅导员工作执行力的结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1,5:85.

[3]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311.

[4]齐艳萍,丛解有.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 01):92.

大学生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提高 大学生党建工作 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11-01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本文重点探讨以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导向,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流动的知识群体,富有朝气与活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党员质量如何,直接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质量。

(一)新形势下,高校工作面临新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收入分配改革等不断推进,直接带来了如何稳定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党务工作专业化等新问题。由于高校党建工作者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客观瓶颈,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认识和自我评价缺乏客观公正性,导致高校党建工作者队伍不够稳定。高校扩招后生源愈趋复杂,后勤社会化及社会环境变化,也给大学生管理带来新难题,这些都对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对象呈现新特点

大学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对象。目前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快速增长的大学生数量对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形成了较大压力。在来自四面八方的良莠俱存的各种信息的冲击下,青年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思想产生偏差甚至错误。怎样根据这些新的特点,做好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成为高校党组织亟待解决的又一个新课题。

(三)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日趋复杂化

随着高校开放办学日趋深入,社会中利益本位、个人本位、权利本位等观念在学生思想中日渐凸显。学生因生活、学业以及就业压力加大而带来相应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使得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日趋复杂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学习与成才、积累与发展的关系,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大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有力抓手。

二、提高党建水平,以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导向

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高校必须始终坚守办学性质与使命,立足于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

牢固树立大学生党建在高校党建总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必须以大学生的教育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根本导向,明确高校党建在高校党建总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通过制度保障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以及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待遇、发展等问题的稳步解决。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在高素质的大学生培养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一支素质强、专业化的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对高校党建工作者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高校党务工作体系,从学校到各院系都要相互协力,形成“多部门参与、大党建格局”的工作合力。其次,必须建立一支素质强、专业化的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除重视党支部书记培养和选拔,还要重点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的党员教师和党员政工干部,专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建设一支比较稳定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对他们在学历提升、职称评聘、专业发展等问题上给予实质性的倾斜,并从制度上加以确保,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马军成.对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刘建平.围绕中心任务创先争优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

[3]李宗玲,谢坤.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与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1).

[4]赵建平.高校党建科学化的“三个维度”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5]张灯.高校院系党建存在的问题及科学化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1,(03).

[6]刘勇.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创新途径[J].教书育人,2011,(03).

大学生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思想政治工作;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18-03[ZW(N]

[作者简介]龙飞(1973―),重庆垫江人,硕士,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1]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思想政治的教育阵地,也必须从树立群众观点角度出发,对照“”问题进行“亮亮丑、出出汗、排排毒”,从而彰显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推动党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群众路线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教师成长,一切为了师生利益”就是高校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实际内涵。践行群众路线,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在高校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体系的认知,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内涵,领会到“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实际,就是要增强宗旨意识,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真正从思想认识层次方面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二)有利于促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党的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具体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加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发扬一切为民的风气,始终把师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民便民服务意识,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尽心尽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努力改善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为了学生成才”这一终极目标。然而,现实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多元性、差异性与多变性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性,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就会处于一种“放羊”状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是一句空话。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就是要“以学生为本”,通过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好“三关”。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能力。在生活管理方面,关心学生困难、倾听学生意见,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学生之中,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诚心诚意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获得学生的信任与支持。

二、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缺失表现分析

(一)形式主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渗透力和感召力

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也使现实中的人的意识体现出多元化,高校中的师生也不例外。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和认同,这会使得一部分年轻教师与广大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在潜意识中忽略了集体主义观念、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等优良传统。这可从他们的内在意识和外在意识进行具体分析。内在意识具体表现为政治意识弱化,经济意识、个人意识和利益意识强化;外在意识表现为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这种现象也体现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特点和难点,就是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教育,但还是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依然存在表面化的现象,没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在意识与外在意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存在的形式主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接地气,缺乏渗透力和感召力。如部分教师只传授专业知识,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教育;有的做思想工作,说教味太浓,大道理成了空泛、生硬、僵化的教条,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课程教学依然存在空洞的说教现象,无法适应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多层次的心理需要;部分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实际效果不明显。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所以很难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接受。

(二)损害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形象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仅从便于自身管理和开展工作角度出发,不作调查研究,不征求师生意见,不顾师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工作计划与工作机制。这种的工作作风会引起广大师生的反感和抵触,也损害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形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脱离群众。群众观点比较淡薄,表现为轻视广大师生,高高在上,没有深入师生中调查研究,不倾听师生的意见,不关心师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工作不扎实,浮于表面,常常处于被动状态。[2]

2.脱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根据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达不到实际需要的效果。部分思政工作者脱离实际,不了解情况,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从师生所需、所愿、所求出发,主观主义地瞎指挥,不能从根本和长远着手,工作缺乏前瞻性。

3.责任意识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工作的事、学校的事、师生的事敷衍应付,表现在奉献精神差、责任感不够。学习只图应付,工作只重应对,不注意脚踏实地、全心全意。没有站在更高的立场想问题。[3]对思政工作敷衍了事,遇到难题尽量回避矛盾,能躲则躲。需要解决问题拿出具体意见时,往往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表面上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实际上干货不多,重形式、走过场。

(三)缺乏科学性,方式方法与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不适应

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是套用过去的经验,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观察和思考校园内师生思潮日趋多元化的倾向,没有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没有在工作实际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所以教育的内容与现实是脱节的。因此,工作表象就是无法从实际问题入手,不能解决师生的各种困惑、迷茫与不解。在教学检查和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只是简单的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受众和客体,没有顾及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当然无法达成预设的教学效果。部分思想工作者在处理师生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求稳定,重表面,重堵轻疏,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甚至引起问题不断积累,引起矛盾不断发酵,最后造成不可收拾局面。

三、发挥群众路线的引领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一)遵循高校办学规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促进高校深化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弄明白“为了谁”,把“依靠谁”做到位,搞清楚“我是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4]就高校而言,“为了谁”,就是一切为了师生,真心服务师生,竭尽全力为师生谋利益、找出路,只有弄清了“为了谁”,才能找准工作的目标方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谁”就是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谋求学校的发展合力中汲取力量,回答解决好“依靠谁”,就能找到工作的力量之源,形成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推动各项事业的不竭动力;“我是谁”,就是把师生当成学校的主人,视师生为亲人,始终摆正同师生的关系,作广大师生的公仆、服务者,把握住自己的正确定位,情系师生、服务群众,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正确把握住“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科学内涵,就能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克服思想和作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二)坚持把维护师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民生问题是一个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根本利益的问题,改善民生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更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落实到高校,就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坚持把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完善决策程序,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做出的方案和决策要符合师生的利益,防止决策不当造成师生利益受到损害;要构建完善的民主监督体系,加大办事的公开度与透明度,提高权力运行的公信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坚持把解决师生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工作的着重点与着力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际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事,也会影响到师生切身利益与幸福指数。高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赢得师生的理解和信任,就必须从解决和关心师生在教学、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手,紧盯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各种“小事”予以重视,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让广大师生在“小事”中看到、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反,如果不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光讲大道理,思想政治工作则无法奏效。因此“师生满意不满意、师生赞成不赞成、师生高兴不高兴、师生答应不答应”应该作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尺度与必须遵守的准则。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针对突出的问题,要明确责任、分解目标,制定的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找准问题解决的关键,避免出现“一头热”“一阵风”的现象,让全面维护群众利益真正落到实处,得到长期坚持。

(四)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高校是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社会思潮活跃和发展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刻变革的转型期,多元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高校中的师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不断滋生和蔓延;以低俗、媚俗和庸俗为特征的大众娱乐文化挑战以口味高雅、思想深邃、追求真理、忧思天下为特征的大学文化。[5]面对错综复杂的新问题、新情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在新的实践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和根本工作原则。目前正值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师生面对国际国内不断涌现的新思潮、新思想,极易产生不解和迷惑,思想政治工作对此应及时做好教育指导,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途径向广大师生宣讲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精神之中,让广大师生明确方向、分清主流、明辨是非,让师生在“十字路口”选择正确的方向,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走群众路线,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与师生的联系沟通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和责任,放低身段,从各个方面了解师生、关心师生,诚心诚意解决师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工作问题、生活问题。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贴近师生、相信师生、依靠师生,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抓手,针对师生的不解和迷惑,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态度,从实际问题入手,找准问题的症结,破解师生心中的迷惘[6]。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入进行调查,了解具体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加以分析和引导,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转化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教师成长、一切为了师生利益”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目标。以群众路线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维护师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学校的工作就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群众路线的成果就会内化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之实,行为之果。

参考文献:

[1]贺国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J].求是,2004(5).

[2]王浩.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探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3]柴永柏.从信仰与责任角度思考改进作风[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10).

[4]刘云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J].求是,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