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事故分类(精选5篇)

  • 设备事故分类(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377-02 1 设备故障的概念 在《设备管理维修术语》一书中,将故障定义为“设备丧失规定的功能”。这一概念可包括如下内容: (1)引起系统立即丧失其功能的破坏故障。 (2)与设备性能降低有关的性能上的故障。 (3)即使…

设备事故分类(精选5篇)

设备事故分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备故障;管理;概念;分类;管理程序;类别;性质;分析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377-02

1 设备故障的概念

在《设备管理维修术语》一书中,将故障定义为“设备丧失规定的功能”。这一概念可包括如下内容:

(1)引起系统立即丧失其功能的破坏故障。

(2)与设备性能降低有关的性能上的故障。

(3)即使设备当时正在生产规定的产品,而当操作者无意或蓄意使设备脱离正常的运转时。

事故也是一种故障,是侧重安全与费用上的考虑而建立的术语,通常是指设备失去了安全的状态或设备受到非正常损坏等。故障这一术语,在实际使用时常异常、事故等词语混淆。对故障来说,必须明确对象设备应该保持的规定性能是什么,以及规定的性能现在达到什么程度,否则,就不能明确故障的具体内容。假如某对象设备的状态和所规定的性能范围不同,则认为该设备的异常即为故障。反之,假如,对象设备的状态,在规定性能的许可水平以内,此时,即使出现异常现象,也还不能算作是故障。总之,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把设备的正常状态、规定性能范围,明确地制订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异常和故障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明确什么是异常,什么是故障。

2 设备故障管理的重要性

设备故障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计制造的质量,安装调试水平,使用的环境条件,维护保养,操作人员的素质,以及设备的老化、腐蚀和磨损等。为了减少甚至消灭故障,必须了解、研究故障发生的宏观规律,分析故障形成的微观机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控制故障的发生,这就是设备的故障管理。故障管理,特别是对生产效率极高的大型连续自动化设备的故障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度现代化的设备的特点是高速、大型、连续、自动化。面对生产率极高的设备,故障停机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在大批量生产的机械流程工厂,防止故障、减少故障停机次数、保持生产均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减少维修工作的人力、物力费用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创造出每小时几万甚至几十万产值的经济效益。对石化、石油、冶金等流程工业,设备的局部异常会导致整机停转或整个自动生产线停产,甚至由局部的机械、电气故障或泄漏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以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加强设备故障管理,防止故障的发生,保持设备高效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设备故障的分类

设备故障按技术性原因,可分为四大类,即:

(1)磨损性故障:由于运动部件磨损,在某一时刻超过极限值所引起的故障。所谓磨损是指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接触做相互运动的对偶表面,在摩擦作用下发生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变化的现象。

(2)腐蚀性故障:按腐蚀机理又分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三类。

(3)断裂性故障:可分为脆性断裂、疲劳断裂、应力腐蚀断裂、塑性断裂等。

(4)老化性故障:上述综合因素作用于设备,使其性能老化所引起的故障。

4 设备故障管理的程序

设备故障管理的目的是在故障发生前通过设备状态的监测与诊断,掌握设备有无劣化情况,以期发现故障的征兆和隐患,及时进行预防维修,以控制故障的发生;在故障发生后,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或改善设备,以防止故障的再发生。要做好设备故障管理,必须认真掌握发生故障的原因,积累常发故障和典型故障资料和数据,开展故障分析,重视故障规律和故障机理的研究,加强日常维护、检查和预修。这样就可避免突发性故障和控制渐发性故障。

设备故障管理的程序如下: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自觉地遵守有关操作、维护、检查等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对设备故障进行认真地记录、统计、分析。

(2)结合本企业生产实际和设备状况及特点,确定设备故障管理的重点。

(3)完善故障记录制度。故障记录是实现故障管理的基础资料,又是进行故障分析、处理的原始依据。记录必须完整正确。

(4)及时进行故障的统计与分析。车间设备机械员(技师)、动力员除日常掌握故障情况外,应按月汇集“故障修理单”和维修记录。通过对故障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计算出各类设备的故障频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分析单台设备的故障动态和重点故障原因,找出故障的发生规律,以便突出重点采取对策,将故障信息整理分析资料反馈到计划部门,以便安排预防修理或改善措施计划,还可以作为修改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和标准的依据。

(5)针对故障原因、故障类型及设备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对策。对新购置的设备应加强使用初期管理,注意观察、掌握设备的精度、性能与缺陷,做好原始记录。

(6)做好控制故障的日常维修工作。通过区域维修工人的日常巡回检查和按计划进行的设备状态检查所取得的状态信息和故障征兆,以及有关记录、分析资料,由车间设备机械员或修理组长针对各类型设备的特点和已发现的一般缺陷,及时安排日常维修,便于利用生产间隙时间或周末,做到预防在前,以控制和减少故障发生。

(7)建立故障信息管理流程图。

5 设备事故类别与性质

5.1 设备事故类别确定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称为设备事故。设备事故分类标准由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确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第三十二规定,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类:

(1)一般事故。修复费用一般设备500-1万元;精、大、稀及机械工业关键设备1000-30000者;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厂供电中断10-30Min为一般事故。

(2)重大事故。修复费用一般设备达10000元以上,机械工业关键设备及精、大、稀设备达30000元以上者;或因设备事故而使全厂电力供应中断30min以上为重大事故。

(3)特大事故。修复费用达50万元以上,或由于设备事故造成全厂停产2天以上,车间停产一周以上为特大事故。

5.2 设备事故性质确定

设备事故按其发生可分为以下三类:

(1)责任事故。凡属于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维护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加工工艺不合理以及维护修理不良等,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称为责任事故。

(2)质量事故。凡因设备原设计、制造、安装等原因,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称为质量事故。

(3)自然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称为自然事故。

6 如何对设备事故进行分析及处理

6.1 设备事故分析

设备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切断电源,保持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按设备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设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设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进行调查分析,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必要时还可组织设备事故调查组,吸收相近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分析设备事故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要重视并及时进行分析。分析工作进行得越早、原始数据越多,分析设备事故原因和提出防范措施的根据就越充分,要保存好分析的原始数据。

(2)认真做好设备事故的抢修工作,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3)做好设备事故的上报工作。

(4)认真做好设备事故的原始记录。

6.2 设备事故处理

国务院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章指挥,违反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规程,造成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追究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设备事故发生后:

(1)必须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任何设备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责任者按情节轻重、责任大小、认错态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要依法制裁,并制订防范措施。

设备事故分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危险因素 因果图 分析

1施工危险因素的因果图分类法

因果图早先是用以表示质量特性与有关质量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利用因果图来确定危险因素与施工安全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对施工危险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和识别分析。

1.1 因果图分析方法

因果图,又称特性因素图,因形状像鱼刺,有人称他为鱼刺图,该图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于1943年提出,也称为石川图。

安全事故因果图由施工安全事故和危险因素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图中主干箭头所指的为安全事故,主干上的大枝表示危险因素类别,中枝、小枝、细枝表示危险因素的依次展开。

因果图的作图步骤及方法如下:

第一步:确定待分析的安全事故,画主干箭杆、箭头,箭头向右,将安全事故写在箭头右侧的方框内。

第二步:确定安全事故中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可按其影响因素(即:技术工艺因素(Method/ Technical)、材料因素(Material)、机械设备因素(Machine)、环境因素(Environment)、管理因素(Management)等)进行分类,。对每一类危险因素画出大枝,箭头方向从左到右倾斜指向主干并在箭头尾端写上危险因素分类项目。

第三步:将各分类项目分别展开,每个大枝上分出若干中枝表示各项目中造成安全事故的一个因素,中枝平行于主杆箭头,指向大枝。

第四步:将中枝进一步展开成小枝,小枝进一步展开成细枝的因素,依次展开,直细到能采取具体控制措施为止。

1.2 施工危险因素因果图分类分析

根据事故成因分析可知,施工安全事故是结果,各种危险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上述因果图的作图步骤方法,做出施工危险因素与施工安全事故的因果分析图,如图1-2所示,主箭头右端施工安全事故是指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主箭杆上的大枝箭杆的尾部所标注的危险因素是指危险因素的类别,中枝、小枝、细枝所标注的危险因素是指引发事故的具体原因,这些危险因素的细分程度以能够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为标准。

由图1-2可以看出,造成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不外乎如下几种:技术工艺因素(Method/Technical)、材料因素(Material)、机械设备因素(Machine)、环境因素(Environment)、管理因素(Management),每种危险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不同事故类型的具体危险因素在不同施工阶段表现的形式和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2施工过程的五类施工危险因素

为便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根据图1-2的因果分析,我们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施工危险因素分成五类。

2.1技术工艺因素

技术工艺因素主要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所进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采用的各种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标准等。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标准是否成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2.2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是指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物质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安全材料的投入是否到位。

2.3机械设备因素

机械设备因素是指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处于完好正常运转状态,机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2.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就是指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以及施工现场布置是否合理、安全、整洁、有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5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与前四种因素是紧密相连的,在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中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所处的状态和具有的危险性都与管理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管理因素中使前四种危险因素产生危险作用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就是管理方面的危险因素。

3基础施工阶段危险因素识别分析

基础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施工的开始,各种危险因素开始逐步增多。根据本阶段要完成的分项工程,结合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基础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主要有:(1)施工坍塌事故;(2)物体打击事故;(3)起重伤害;(4)触电事故;(5)机械(具)伤害事故。

4主体施工阶段危险因素识别分析

主体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最多,几乎所有事故类型都可能发生,但经常发生的也就是前面讨论过的六类:(1)高处坠落事故;(2)施工坍塌事故;(3)物体打击事故;(4)起重伤害;(5)触电事故;(6)机械(具)伤害事故。以高处坠落事故因果图分析为例,主体施工阶段引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具体危险因素有:(1)技术工艺因素有:高空作业防护方案存在安全缺陷、技术交底缺少安全内容或安全技术交底不全面、采用的施工技术工艺标准本身不符合安全要求;(2)材料因素有:脚手扳不符合安全质量要求造成施工过程中断裂发生坠落事故、脚手板有空隙、探头板、简易架子折断坍塌造成坠落,安全网、安全带不合格造成坠落;(3)机械设备因素有:垂直运输设备制动失灵造成坠落、机械设备操作失误发生坠落、机械设备碰撞;(4)环境因素有:雨雪天湿滑造成坠落、强风造成坠落、高温引起的中暑头晕或严寒引起的手脚不灵发生坠落;(5)管理因素有:高空作业未编制安全防护方案或方案未经审批、未做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到位、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天井口和坑口无防护、楼面、屋顶、高台边缘无防护、无安全检查或检查不彻底。

5装饰安装阶段危险因素识别分析

装饰安装阶段是工程施工的收尾完工阶段,经过前二个阶段的施工,各种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已得到有效的检验,除临时用电外,继续延用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只要管理措施到位,一般不会产生新的危险因素。能够产生新的危险因素的相关因素有:新的技术方案(如:装饰安装没有施工方案、脚手架拆除没有方案)、新的材料等,该阶段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有:(1)高处坠落事故;(2)物体打击事故;(3)起重伤害;(4)触电事故;(5)机械(具)伤害事故、以触电事故为例进行因果图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危险因素有:技术工艺因素:线路不合理、装饰安装阶段中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未设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材料因素:用电线路绝缘老化、漏电保护失效;机械设备因素:机械损伤带电体绝缘部分、设备本身电路故障漏电;环境因素:绝缘体上导电粉尘过多、周围有强磁场造成设备自身带电、雨雪天潮湿漏电;管理因素:无安全用电培训、无安全技术交底、缺乏安全检查,无安全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苏振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编.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设备事故分类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故障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文中针对网络故障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的方法,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个网络管理系统有五大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其中,故障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连续可靠地运行。如果网络服务意外中止,将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故障管理策略,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

现在一些网管软件趋向于将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中。提高网络故障的智能水平有助于网络高效、可靠地运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针对网络故障智能化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立事件知识库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的方法,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技术研究

(1)故障管理概述

故障是指软、硬件的缺陷;错误则是软硬件的不正确输出;失效是指所有和某故障有关的错误造成的网络的非正常运行。网络故障按生命周期可分为永久故障、暂时故障和瞬间故障三类;按故障对网络造成的空间失效范围的大小,可将失效分为四类:任务失效、基本网络部件失效、结点失效和子网失效。故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并排除网络故障。一般说来,故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故障监测和捕获故障产生相关的事件和报警;定位分析故障、记录故障日志;如有可能排除故障等。

(2)故障管理的类型

故障类型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征的故障的分类。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来源的不同,将它们划分为两大类,即硬故障(harderrors)和软故障(softerrors)。

硬故障是指网络的硬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与该设备的作用有密切关系,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也正是由于设备的多样性而体现出来的。根据这网络设备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将故障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①连接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现象主要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出现问题,也可以称为通路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缆线断开、收发器断开或不能正常工作以及其它连接设备间的接口出问题等等。根据这类故障的来源不同,我们又可以将该类型的故障细分为线路故障、网络接口故障、收发器故障、路由器故障等等,该类故障是故障管理的最主要对象。

②共享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表现是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出现问题,不能提供或享受所需的服务。同样,该类型的故障也可以细分为服务器故障(打印机故障、文件服务器故障等)、工作站故障等等。

③其它设备故障。包括电源故障、监控器故障、测试仪故障、分析仪故障等等。

软故障是指网络系统软件运行出错。软故障的发现和处理是在管理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因为软件属于一种无形的东西,问题的表现不如硬件那么直观。从这个意义上看,软故障的识别和诊断更加困难。故障管理中所处理的软故障主要针对与网络通讯和服务有关的系统软件,它可以直接根据网络软件来划分,包括通讯协议软件故障、网络文件系统(FNS)故障、文件传输软件故障、域名服务系统(DNS)等等,其中通讯协议软件故障是系统研究的重点。这种错误通常是在协议软件运行时遇到某个异常条件(如缓冲队列满)或协议软件本身未提供可靠机制而导致传输失败,报文丢失。

故障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网络在复杂性和规模上提高,网络故障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新的技术、设备的应用使故障的类型、故障原因、故障源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故障管理系统必须增加新的内容。

(3)故障管理的功能

故障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排除网络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系统至少必须具备检测、隔离和纠正故障的能力。

故障检测(detection)是指对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根据结果和一定的识别规则判断系统是否故障。故障检测要求管理系统监视网络的工作,考查网络的状态及其变化,一旦发现系统出现故障马上进行报警。

故障隔离(isolation)是指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通俗地说就是指出谁发生了故障,如哪个子网、哪个设备或者设备的哪个部件,对于软故障则指明哪个系统出了问题。由于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故障类型、原因、故障源多种多样,而且不同故障的表现可能完全相同,这就导致了故障隔离的复杂性。隔离系统应当尽可能地缩小故障源的范围。

故障纠正(correction)是指纠正所发生的错误,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故障纠正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目前所采取的手段除了进行硬件维修、系统重启、一定程度的恢复外,还包括一些非技术性的活动,如人员的使用和技术培训以及设备生产厂商的支持等。

(4)影响故障管理的因素

与网络管理一样,故障管理也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过程、设备和工具、人员。成功的故障管理策略是这三者的完整结合,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过程主要指为实现故障管理功能而进行的操作,下一节介绍的内容就属于故障管理的过程。了解管理的一般过程是开发一个实用的故障管理系统的基础。

设备和工具指的是进行故障管理的软硬件工具,包括故障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实用的故障管理系统等。设备和工具在故障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管理员和工程师实施管理功能,排除故障,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转。下面介绍的就是几种专用的物理设备:

①时间域反射测量仪(TDR)。通过显示物理介质传输信号的波形表明设备或链路是否故障。

②网络监视器。监视网络上各结点的状态,得到网络的各种统计数字,以确定是否故障。

③网络分析仪。实时分析结点的收发报文,帮助管理者跟踪和隔离故障。管理人员在故障管理中的任务主要是维护管理系统和工具的运行,并在它们的帮助下完成故障排除和系统恢复工作。

2.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各种大型复杂的网络进行管理,许多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管理领域。虽然全面的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网络管理的特定领域实施智能化,尤其是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管理是可行的。

用于故障管理的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模块和解释接口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专家系统以其实时性、协作管理、层次性等特点,特别适合用在网络的故障管理领域。但同时专家系统也面临一些难题:

(1)动态的网络变化可能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库。

(2)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相关到其它许多事件,很难确定与某一症状相关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解释和综合消息复杂。

(3)可能需要大量的指令用以标识实际的网络状态,并且专家系统需要和它们接口。

(4)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一直以来是瓶颈所在,要想成功地获取网络故障知识,需要经验丰富的网络专家。

在实现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时,还必须把握系统复杂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不仅要利用将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要考虑实现上的复杂度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3.事件知识库的研究

在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表示有逻辑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规则表示法、特性表示法、框架表示法和过程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即规则表示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示法。其特点是模块性、一致性和自然。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包括概念、事实和规则只部分,缺一不可。

为了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可以建立事件知识库(EKB,EventKnowledgeBase,

用于存储所有己知事件的类型、产生事件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一些细节的静态描述。这个EKB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库,它的数据仅仅包含了属性值与元组,而属性值表示概念,元组表示事实。但研究EKB可以为今后建立完善的知识库奠定基础。

在EKB中存储了己经确定事件。最初,被确定的事件仅限于一些标准事件和措施。随着网络的运行和系统的反馈,EKB的内容将不断增加。

理想状态是能够确定所有的事件。

下面是EKB涉及到的只种基本的数据库表:

(1)事件类型表:该表中主要存储了事件的静态定义。

EKB中保存了己确定的事件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如事件类别(如:性能、系统、网络、应用事件或其它)、严重程度(如:严重、主要、次要、警告等)、产生事件的设备标识、指明设备的类型、事件造成什么影响(如:影响网速、单个用户不能访问等)、故障排除参考策略、上次更新的时期/时间、关于这个事件的备注信息、事件的详细描述等。

(2)实时事件表:描述了正在运行的网络中的实时事件。

实时事件表中提供可能用的一些字段,用于记录网络运行中发生的事件,如:设备的ID(从IP地址或查询设备表可以获得)、实时事件的状态(如:新增、确认、清除等)、根据故障票ID获得的相应的故障票信息等。

(3)设备信息表:存储了网络中设备的实际参数。

设备信息表主要记录了每个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设备ID号、IP地址、设备名称、厂商、类型、重要性级别等。

EKB中存储的相关事件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专家。开发人员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与故障管理相关的系统中,根据不同系统的需要分配相应的知识,以提高系统性能。虽然EKB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但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和修正EKB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

4.结论

文中分析了网络故障的类型,提出将事件知识库用于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实验表明,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提供了基于知识的决策手段,比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更高的决策水平,为专家系统技术在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方面更加广泛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囡等.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M].现代情报.2006.(11)

设备事故分类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电气,安全

1、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

1.1 电气绝缘。保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1.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设备不停电安全距离见表1-1。

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

0.70

20、35

1.00

63(66)、110

1.50

220

3.00

330

4.00

500

5.00

表1-1 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

1.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1.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2、 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电气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电气设备的结构有缺陷,安装质量不佳,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而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因此,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有以下要求:

2.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电压保护装置。

2.4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2.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2.6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设安全标志。

2.7根据某些电气设备的特性和要求,应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3、 电气事故的分类及基本原因的分类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可以分为特大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的程度,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种。

如果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3.1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加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3.2雷电和静电事故。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3.3射频伤害。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3.4电路故障。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但无论哪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4、用电单位的电气事故分类

根据我国电气事故调查规程的规定,用电单位的电气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4.1用电单位影响系统事故。当某一用电单位内部发生事故时,其他用电单位受牵连而突然断电或电力系统受影响而大量减负荷。

4.2全厂停电事故。由于用电单位内部事故造成的全厂停电。

4.3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多指大工业企业(大用电户)的一次设备损坏,如受电主变压器以及变压器前的断路和避雷器等的损坏。

4.4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由于用电单位的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如绝缘损坏)等,造成人身触电,出现重伤或死亡事故。

5、用电单位发生电气事故的处理方法

用电单位一旦发生人身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以及发生导致电力系统跳闸、高压供电的用户生产中断、一次用电设备损坏等重大电气事故,应及时向当地供电部门报告,并尽可能保护好现场,以便供电部门组织人力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迅速恢复供电。事故发生后,用电单位和有关部门应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出善后处理方案和采取防止再发生类似事故的措施,并按有关规定写出事故报告,报送供电部门和有关单位。对有人员触电死亡的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还应同时报告当地劳动部门和公安机关,以便共同调查处理。

6、对用电中的电气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时的分类统计

在用电电气事故的调查统计中,对事故原因要分类统计,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反事故措施。对工业企业中日常发生的电气事故分类如下:

6.1误操作事故 指操作人员违反规程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

6.2设备维修不善事故 指由于工作人员的过失或管理制度不严造成设备维修不善而引起的事故。

6.3设备制造不良或选择不当事故 指由于电气设备选择不当或设备有先天缺陷而造成的事故。如选用的设备不能胜任所担负的负载或与使用环境不符,产品质量不合格,选用了已淘汰的产品或有先天工艺缺陷的产品等。

6.4外力破坏事故 外力对电气设备的破坏,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如落雷、飓风、大雾等自然气候引起的事故;人为因素如汽车撞断电杆、构筑物倒砸线路等事故。此外,操作维修时措施不当造成的事故也属于这类事故。

7、电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职责

7.1熟悉电气安全规程和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7.2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7.3掌握相应的电工作业安全技术、电工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已取得《特别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证》,并经定期复审合格,才能从事允许作业类范围内的电工工作。

7.4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不得违章作业。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和消除隐患的工作,并及时、准确地填写工作记录和规定的表格。架设临时线路和进行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完备审批手续,否则应拒绝施工。并积极宣传电气安全知识,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拒绝违章指挥。

参考文献:

1.周鸿昌编著《工厂供电与安全》同济大学出版社

2.谈文华等编著《实用电气安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设备事故分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检测技术设备管理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equipment testing technology in equipment management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Equipm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various physical quantities, weak photoacoustic photothermal technique, produce all kinds of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combine the equipment, facilities for testing, to ensure the safe use of purpos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atus quo equipment testing, fault diagnosis, detection technology, expounds the necessary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equipment management.

Keywords: the application of detect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H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在石油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设备维护、修理的费用越来越高。通过对设备工况进行检测,对故障发展趋势进行早期诊断,找出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避免设备的突然损坏,使之安全经济地运转,对石油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设备检测技术的含义

检测技术是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检测技术的配合,尤其是极端条件下的检测技术 , 已成为深化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 。设备检测一般是指采用各类检测仪器对设备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达到保障安全使用的目的。

近几十年来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 各种弱物理量 ( 如弱光、弱电、弱磁、小位移、微温差、微电导、微振动等) 的测量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检测方法大都是通过各种传感器作电量转换 , 使测量对象转换成电量 , 基本方法有: 相干测量法 , 重复信号的时域平均法 , 离散信号的统计平均法及计算机处理法等 。但由于弱信号本身的涨落、传感器本身 及测量仪噪声等的影响 , 检测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近年来,各国的科学家们对光声光热技术进行 了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人们通过检测声波及热效应便可对物质的力、热、声、光、磁等各种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 并且这种检测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试样 ,甚至还可以进行试样的亚表面无损检测和成像。还由此派生出几种光热检测技术 ( 如光热光偏转法、光热光位移法、热透射法、光声喇曼光谱法及光热释电光谱法等 ) 。尤其是近几年来 , 随着光声光热检测技术的不断发 展 ,光声光热效应的含义也不断拓宽 ,光源也由传统的光波 ,电磁波、x射线、微波等扩展到电子束、离子束、同步辐射等 ,探测器也由原来的传声器扩展到压电传感器、热释电探测器及光敏传感器 ,从而适应了不同应用场合的实际需要 。

2、设备故障诊断的内容

2.1 设备故障诊断的含义

设备故障诊断是指在设备运行中或在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判定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并预测、预报设备未来的状态,从而找出对策的一门技术。

通过设备故障诊断鉴别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 发现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性质, 预报故障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保障设备运行安全,防止突发事故;保证设备工作精度;实施状态维修(或预防维修),节约维修费用;避免设备事故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它危害,造成企业较大的经济效益。

2.2 设备故障的分类

(1)按照故障发生、发展的进程分类,分为突发性故障和渐发性故障。

(2)按故障的性质分类,分为自然故障和人为故障。

2.3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

(1)通过设备故障诊断,及时、正确、有效地对设备的各种异常或故障状态作出诊断,预防或消除故障;同时对设备的运行维护进行必要的指导。确保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制定合理的监测维修制度,保证设备发挥最大设计能力,同时在允许的条件下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延长其服役期及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

(3)通过检测、分析、性能评估等,为设备修改结构、优化设计、合理制造及生产过程提供数据和信息。

(4)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经济运行。

2.4 故障诊断的任务

(1)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采用各种检测、测量、监视、分析和判别方法,结合设备的历史和现状,考虑环境因素,对运行状态作出评估,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信息。

(2)根据状态监测所得信息,结合已知的结构特性和参数、环境条件及运行历史,对故障进行预报和分析、判断,确定故障的性质、类别、程度、原因、部位,指出故障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及其后果。

(3)根据故障诊断的结果,提出控制故障继续发展和消除故障的对策或措施( 调整、维修、治理) ;为推进视情维修体制提供依据 。

3、设备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设备的检测技术发展成一门科学是本世纪中期的事。目前, 有关设备检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机构已遍及美国、日本的许多研究部门。目前,我国在设备的检测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并且许多行业取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成果。

国内石油行业检测诊断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感技术:是反映设备状态参数的仪表技术。在输油气行业使用的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2)超声波技术:利用声波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以振动的方式传递能量,如超声波阀门诊断仪、超声波测厚仪等。

(3)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这方面将成为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主流,目前已有“HAZOP分析系统”等。

(4)专门化与便携式诊断仪器和设备:便携式测振仪、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等。

4、设备检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设备的检测技术,可以迅速、连续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预示运行设备存在的潜伏性故障,提出处理措施,不同程度地延长设备的服役期,减免不必要的维修干扰,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是实行自动化和科学化管理设备、保障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有力措施。

分公司为了给运行25年的天然气管道“把脉”,开展的中沧管道内检测、站内管道内检测等项目,就是利用设备的检测技术,完成对设备维护保养从事后维修到预知维修的基础。

5、结束语

“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平稳发展的基本条件。设备检测技术与故障诊断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危害性前提。

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增大,有时不仅仅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因此,重视设备检测,并进行有效、合理的检测设备配置及实施,可以掌握运行设备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防止事故于未然,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