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故事作文(精选5篇)

  • 中秋故事作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中秋节真是一个既快乐,又能让合家团聚的节日呀!

中秋故事作文(精选5篇)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第1篇

每年中秋节的时候,是人们团圆的日子。

一般,我们都会在家里吃芋艿和月饼,吃好了,就会到外面去赏月。呀!月亮上面怎么有黑云呀?我想,一定是月亮姐姐看见我们看着她,她感到很害羞,于是就把几朵黑云挡住了自己。

听妈妈说,月亮里面有一棵大树,大树下有一只白兔,白兔叫玉兔,玉兔天天陪着嫦娥。

中秋节真是一个既快乐,又能让合家团聚的节日呀!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第2篇

每一个有着重要传承的节日都有着神话色彩,春节关于年兽的故事,端午节关于屈原的故事,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中秋节精彩经典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精彩经典的故事故事一: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故事二: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节

故事三: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故事四: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意义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期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寓意着家人团圆圈家欢乐,正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很亮的原因,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团圆节”。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是全民的节日,但从前有的地方妇女在中秋有她们独特的节俗活动,如“拜月”,俗传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称为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吴地有“走月亮”之俗,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直到天明鸡唱,犹婆娑月下。妇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代月亮主生育的民间信仰有关,有些地方拜月活动结合求子仪式,是其证明。闽南及台湾地区的妇女,中秋节有“听香”之俗,听香人燃香礼拜后,或静立或出游,注意窃听别人语言,以占卜吉凶。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节有什么含义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中秋节意味着和家人的团圆,意味着亲情的重聚。然而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中秋月夜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常以月来寄托深情,望月兴叹,寄托相思之情。

文人士大夫对于中秋节更是有着满腹的惆怅和说不完的感伤,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中秋,有浓浓的快乐;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中秋,有淡淡的忧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有满满的期待;

中秋月·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有无尽的诗意;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山楂树;爱情;线索

小说《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静秋和老三纯真清丽的爱情故事,却以一棵树来命名,是关涉到故事发生的时代的制约。故事发生在1974年的末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爱、性等这些私化的东西成为禁忌,被长期的压抑与掩埋,因此这部爱情小说被冠以树的名称来命名。

这种文学叙事规范由来已久。新的叙事规范与意识形态,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成为文学创作的总归。这导源于延安时期的“讲话”精神与指引,在50至6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完整地定型下来。[1]“人性”,“爱情”,“性”等成为禁忌,作家们不得越雷池一步,稍不注意就会受到批判甚至无端的攻击,这在那种社会历史语境中早已成为常态。

在为纪念老三逝世30周年,这段爱情遭际的女主人公,在小说作者艾米长期的催逼之下,将自己的爱情故事授予给她,让她通过故事传播开来。于此,在故事的历史指引下,静秋重新上岗,诉诸艾米的文字重又回到那个年代,重又去感受与体会,那种语境之下,爱情与性双重缺位之下,仍旧存在的爱情童话,获得某种精神的蕴藉,以此审视与对抗现实,反观人生与生命。接通历史与现实,其关注点还是在当下,去拷问,在现存身体与性都不缺失的情境里,爱情仍旧难以实现,甚至浮泛而丢掉爱情的本真。然则广大读者的介入,静秋独有的爱情故事锻造了一个由众多读者参与与介入的“公共空间”,对个人爱情的分享与品读铸成一种理想的爱情型范,伴着传奇性的真实与虚构,谱写当下的爱情图景,依旧是缺位的,至少那种纯真是缺失的。

首先去审视那历史上的爱情,也即是静秋与老三在期间的爱情。1957年的反右运动,随后的十年“”,造成了多少人的离乱与悲剧。而现实的禁锢又是何其之多,没有人愿意以身试法。尤其是对于像小说之中静秋这样的家庭。她的哥哥长期下放偏远的农村,爱情难以实现。他们看到了,听到了许多的生动例子,历历目前。禁忌的无处不在,家庭的残酷现实,个体生命与前途的考虑,使得静秋的妈妈严厉地教育子女,对静秋是异常关照。从一定意义上讲,静秋是全家的希望。责任的负荷极端沉重,也就是在这样的现实境遇以及红色铸就的如火如荼的集体主义完全磨灭了个人自我的存在环境,锻炼了静秋坚强,耐劳,孝顺,知理,不怕吃苦,有韧劲的多面手,可以说时代、环境塑造的她是一个“集大成者”。但在那样一个时代,铺天盖地的红色充斥了整个中国,人们的生活被极度的红色化、政治化[2],加之遭遇现实,禁忌,家庭的严厉管束,使得静秋在生理知识与爱情方面知之甚少,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显出她过于单纯的面影。于此,她爱情的意念是隐而不彰的,被压抑着的,不得自然的生长,且时时置于监控与自我疑虑的状态之下。故而,面对老三的真情,她一直处于怀疑与向往的矛盾之中,深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忧惧被怀人“得手”。所以这一切都预示着静秋与老三的爱情满含着缺憾,至少是不顺畅的,不完整的,也不成熟。即便是在静秋深然地感受到老三的爱情之后,老三也并没有“得手”,白血病抑制了他们爱情的实现。身体的互视是爱情最高的实现。性,始终无法言说。即便是静秋身边那些性的实践者,面对的却不是静秋一般的情况――爱情基础上的性的缺位,最终随着老三的离去,爱情没有了载体,只供静秋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瞻仰,如同一个坟墓,埋葬自己最深爱的人。然则,精神意义上的爱情好像还存在,至少在静秋的记忆里,恍如隔世。艾米诉诸小说的写出使得静秋的爱情由私有变成公共,所以爱情确是死了。

艾米在小说里讲述了静秋与老三的爱情故事。在序言里道及:“《山楂树之恋》是以本书主人公静秋在1977年写的一个类似回忆录的东西为基础写成的,叙事是艾米加上去的,对话大多是静秋原文中的。” [3]也就是说,小说用艾米的叙事讲述静秋的故事,而且这是一个发生在30年前的关于老三与静秋的故事。套用高小康的理论话语,“一切故事都是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当人们在讲述过去的事时,是在将过去的世界通过话语同现在联系起来;当人们在讲述他人的事时,则是通过话语把他人同自己联系了起来。从表面上看,讲故事与听故事的行为表现出对过去与他人的好奇,实际上这种行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己的一种联系……总之,一个人自身的,现实的状态是通过与他人,与过去的联系而呈现出来的。人就是通过这种联系而产生了‘命运’的观念和对‘命运’的关怀。”[4]小说作者继续爱情的主题,高扬着理想与渴望,真挚与热切,呼唤那种爱情的亲临。而《山楂树之恋》无疑成为一把标尺,构画着理想爱情的图景。反观当下的现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成为一种选择的标准,爱情成为了一种奢侈品,缺乏真诚的投入,金钱与物质的异化,生存的压力与理性的肆虐,都鼓动我们抹掉真情的追寻。可以说,当下的爱情是严重的缺位了。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边利丰.自然之树 人性之树――电影《山楂树之恋》的象征意义及其与原著之关系[J].电影文学,2011(14)82-84.

[3]艾米.山楂树之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第4篇

我们从小就知道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虽然版本不太一样,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和嫦娥,吴刚或者是玉兔相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中秋节6大经典传说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6大经典传说故事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6大经典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中秋节玉兔传说

中秋节传说故事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结:前三大中秋故事处处带有神话传说的影子,关于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一说是这样的:相传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姮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

以下三大传说,则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型,与知名历史人物和史料记载紧密联系。让我们继续细品吧!

中秋节传说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6大经典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中秋节

中秋节传说故事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节传说故事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起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故事作文范文第5篇

诸如:《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张进著);《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王岳川),《什么是新历史主义》(赵一凡)等。作家、艺术家开始重新思考“历史”,一批创作者也开始了创作生涯的“历史转向”。“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先锋派、寻根文学和新写实文学等汇聚而成的‘新历史小说’的创作活动以及‘重写文学史’的文学批评运动,都与新历史主义保持着某种精神祈向上同气相求的亲缘关系和方法策略上彼此彰显的通约性,即通过书写‘家族史’、‘村落史’、‘心史情史’、‘野史秘史’、‘外史异史’和‘民间历史’来‘重构历史’、‘调侃历史’、‘戏说历史’甚至‘颠覆历史’和‘解构历史’,进而实现对中国的启蒙现代性历程的批判性审视。”(《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张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5页)由此开启了新历史主义的中国本土化征程:如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历史的偶然性。甚至出现戏说、调侃历史。同时注重“历史和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前揭,5页)一些新历史主义小说、历史典故等被改编成影视,如电影《红高粱》(1988)、《霸王别姬》(1993)、《活着》(1994)、《西楚霸王》(1994)、《荆轲刺秦王》(1999)、《英雄》(2002)等,改编无不带有新历史主义的特征。同时在后现代语境下,影视作品中的叙事策略、意识形态、美学风格等都与传统的历史电影(“寓教于乐”、“托影载道”))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新历史主义电影就是在后现代思潮中,试图采用了游戏历史和消费历史的策略,以满足观众的视听消费需求,从民间历史的缝隙中寻找边缘的叙事,使时间与空间产生了错乱,从而制造不断出现的狂欢场景,以调和大众日常生活旨趣。”(左继华:《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历史主义电影》,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13页)不难看出,“新历史主义电影为观众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狂欢场景,从而满足他们实现社会认同的白日梦。历史成为影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粉饰,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种调剂。历史与大众之间的价值关系由思想性转换为消费性,回避了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抗争。”(王德胜:《娱乐化的历史》,载《当代电影》1998年1期)因而,《唐伯虎点秋香》所表现出来的电影叙事策略、美学风格等无疑构成对传统历史电影的一种超越和颠覆。故,该电影无疑是属于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历史主义电影。本文将对该电影进行具体分析。

一、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互塑对话

“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历史和文本构成了生活世界的一个隐喻。文本是历史的文本,也是历时和共时统一的文本。”(《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96页)旧历史主义把文学文本仅仅看作特定历史的被动反映。《唐伯虎点秋香》则带大众走入历史,融入历史;同时又在此过程中彰显观者的主体性,使阐释成为可能。立足于后现代语境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阐释,该电影完成了一次“文学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和文学文本中的社会存在”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探索。

《唐伯虎点秋香》里,能看到传统的“对子”艺术的运用,书画的展示,还有功夫等。这些元素,在当下现实生活中也是不难见到的。而“点秋香”的故事,在经艺术化处理后,把观者带入一种诗意的世界。如电影展示的唐伯虎用祝枝山作画的场面,唐伯虎有节奏的诗词吟咏的画面等。而该故事在民间也有多种版本流传。编剧最终把“点秋香”的轶事以目前这种文本记录下来,并把它搬上银幕。历史通过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而文本又在后现代语境下,得到新的阐释。文本中历史是不能再原样复现的。于是,“点秋香”的故事就与原来历史真相出现了差异。而对于编导来说,阐释就成为了一种可能。差异的存在,使得历史向当下社会的敞开和被重新体验成为可能。《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人物及事件并不一定如正史里记载的那样,相反,编导对该故事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剧本并不等于历史著作。据考证:唐伯虎没有点秋香。这只是后人为迎合市民的口味杜撰出来的。虽同处明代,但从出生时间看,秋香在明景泰元年(1450)出生,唐伯虎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小秋香20来岁。唐伯虎的仕途在经历徐经舞弊事件后,遂逍遥于山水书画之间,并自刻印章“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可知,秦淮河遇秋香实属不可能。编剧不过是根据伯虎的风流个性附会秋香,是一种合情理的艺术化处理。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历史与文本始终处于互塑生成的状态中,阐释只是所有可能阐释中的一种。

但是,新历史主义电影并非随意改写历史,唐伯虎与秋香都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改编还是符合他们个性的。“三笑”的故事也经历了一个从“一笑”到“三笑”的过程,而“秋香”,在《古今谭概》、《情史类略》、《雅谑》、《花前一笑》、《花舫缘》、《文星现》里并不都叫秋香,其身份亦有养女与婢女之别。而点秋香的人,可是陈玄超、吉道人,也可是俞见安等。可见,新历史主义电影强调娱乐功能,非“寓教于乐”。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言,任何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唐伯虎点秋香》的重新书写反映的正是在后现代语境下对“点秋香”故事的一种新的阐释。

二、颠覆与包容对“文以载道”的消解

后现代性理论体系否认永恒真理的存在。此语境下诞生的影视作品必然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表现出反传统、反权威及反中心的特点。格林布拉特在《莎士比亚的协商》中提出一种“含纳”理论,即“陷入圈套模式”理论。“戏剧可以借助舞台进行讽刺,但讽刺所引发的笑声又冲淡了反抗的严肃性。”(《西方文论史》,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640页)从影片中可见出“含纳”效果:影片中所有的打闹对抗最终都消解在“抱得美人归”笑声中。一切不和谐的对抗效果消解在电影打造的戏谑化、狂欢的场景中。影视的娱乐功能亦在此中得到强化。

影视中出现各种戏谑、夸张、搞笑,各种无厘头,可谓雅俗共赏。如对联艺术在剧中的运用。对联艺术在中国是很讲究的,也是我国的民间传统,有趣的是,电影里的对联都贴反了。

唐府大门对联:名人宅畔五柳生辉,雅士门前三槐挺秀。

厢房对联: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已成白玉楼。

全然看不出对联艺术的严肃性。再如,唐伯虎与“对王之王”对穿肠之间的较量,借用对联的形式,相互攻击、取笑。

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

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其间亦不乏很规范的对联:

对穿肠: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最后,对穿肠无以对答,口喷鲜血不止,配合开头两人“惺惺相惜”的飞吻动作,娱乐效果达到无以复加之地步。当然,剧中亦不乏自嘲和洒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样,谐谑搞笑画面中就把华府与宁王之间的对抗性无声消解了。整个剧中的对抗性也都消解在唐伯虎抱得美人秋香归的结局中。

当今影视作品商业运作明显,历史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更多的呈现为一种“被消费”的对象。《唐伯虎点秋香》取材本来就出于世人的附会。据唐伯虎与秋香的出生时间看,“点秋香”之事就不可能。而剧本又历经秋香“一笑”留情到“三笑”留情的流变,才固定为秋香“三笑”留情。对“点秋香”故事改编的过程本身就带有消费、戏说历史的味道。而《唐伯虎点秋香》文本产生的同时,通过影响读者进而又对这个社会产生影响,这样就形成一种“互文”关系,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在这种关系中得到共鸣。这样,文化、文本、自我(主体)就处于一种互动生成的关系中。而明皇帝重文轻武,不难见出当时的秀才还是带有几许“轻狂”之气。唐伯虎本人生性就孤僻、自傲,这种性格,就给编剧留有了发挥想象的余地。如电影里唐伯虎吃鸡翅唱“鸡翅歌”、调戏“如花”、“文斗”对穿肠及介绍唐门毒药等都带有“调侃戏说”的味道。进而,才有唐伯虎“三笑”作用下追婢女秋香的事件发生。

以上可见,新历史主义电影并不确立正邪的二元对立,不彰显寓教于乐。那么,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仅仅是为娱乐大众吗?本文将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探析。

三、边缘历史文化因素中抽译出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