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毕业论文(精选5篇)

  •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精选5篇)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一)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二)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就业环境

1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概述

根据现阶段的社会状况,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是指适应并不断促进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在自身的素养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并且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地,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的,可为卫生事业管理事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专业的素养的方面,应该具有现代卫生管理学的最基本理论知识和在实际运用中低技能,比如: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系统地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地理论方法和技能[1]。

2高等院校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通过在高等院校的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在现在正在实行的理论课程体系中通常包括五大体系,分别是院公选课、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集中实践。但是通常学科基础的学时、学分较多,占总体学分的25%以上,相比较而言,专业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

2.2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状况

2.2.1在校生与毕业生知识储备情况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虽然都有涉及,但是对于知识确实只知皮毛,对于深层次的方面,知之甚少,甚至是不了解。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在实际的工作中,所学习的知识不够用、不对口的情况。在关于毕业生与在校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毕业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明显高于在校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毕业生相对应在校生而言,毕业生更多的接触的实际的东西,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基础的知识。但有一点毕业生是远远比不上在校生的,那就是在英语、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2-3]。

2.2.2在校生与毕业生能力培养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毕业生的能力明显高于在校生,这是因为毕业生在社会中得到的历练、锻炼高于在校生在学校中获得的锻炼。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方面,不应当只注重书本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型人才,而不是学习型人才。

2.2.3在校生与毕业生素质培养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分别有两种素质、能力,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责任心、集体荣誉感。无论是哪一类的学生,对于两种素质的感知情况都是比较差的。通过以上对于在校生与毕业生的比较发现,无论是在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还是素质的培养方面,都是毕业生优于在校生[4-5]。通过调查也同时得出了原因,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加入新的工作中,自己的大学的知识得到了实际的运用和检验,让毕业生对于知识更加的了解与体会。

2.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

在就业方面,现阶段的就业情况呈现为稳定的情况并有所增长,并且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面较为宽广。社会对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人才有需求,所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好的,当然,良好的就业前景是建立在自身的好的综合素质之上的。

3对未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对策的思考

3.1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国在阶段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以市场的具体需求为导向,提供可以适应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的联系实际解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的高效,应该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的促进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6-7]。

3.2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特色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为了突出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特性,应当将管理学方面的教育放在首位,合理安排优化课程体系,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3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教学成果

在教学方面,不但需要加强书本教育,更要对实践教育进行一定的强化,这样才能够凸显教育成果。在课内外可以合理的设立兴趣小组,不但要巩固书面知识,更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日后工作的适应程度,提高毕业以后的在工作岗位中工作能力[8-9]。

4结语

从教育方面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10]。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教学成果,让学生不单单只会学习,要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要求,促进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娜.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75.

[2]孙娜,刘晓晶,黄云蕾.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学理论,2014(6):195-196.

[3]肖慧欣.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0:83.

[4]温淑云.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与医学高等教育发展需求预测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0:46.

[5]傅骏蕃,吴汪.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8-62.

[6]陈琳琳,任树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环境研究——基于SWOT分析[J].学理论,2015(26):164-165.

[7]布玉涛.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29.

[8]宋志杰,姜天娇,谷雪然,等.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8):622-625.

[9]景浩,马月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554.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社会责任感;公卫人

享誉世界的我国公共卫生学专家陈志潜教授,在他95岁高龄之际以其毕生的实践和经验对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提出见解深刻的建设性意见,写下"对当代公共卫生教学的看法",文中明确"医学是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公共卫生学也是一门医学和工程学、教育学三者之间的边沿科学"公共卫生学的内容也不是恒定的,它是随其所在社会的文化与经济而变化着的[1]。各个不同的国家内对个体防病治病的医学是类同的,而公共卫生学则各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面向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公共卫生学内容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公共卫生学已经包括与人民健康有关的医学、教育学、工程学以及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公共卫生学的范围还在扩大,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最新知识也被包括进去。因此,设置这门课程时要以以社会迫切需要为依据,内容就需要因社会之不同而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培养模式、能力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必须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切合实际解决当前的卫生问题。我们作为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思考专业内容设置是否与社会进步及区域发展相结合,必须考虑适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考虑树立公卫人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因此我们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探讨。

1 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

紧跟社会经济和预防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全面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1 办学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注重医学道德、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循证思想的培养,全面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1.2 专业建设观念 紧跟经济社会和预防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全面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 改革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根据我国制订的"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的精神和经济社会、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发展的要求[2],针对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西部开发经济区域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下5个方面组成的创新课程群,即"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课程群"、"管理学与法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群"、"群体健康的预防与促进课程群"和"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学课程群",满足拔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2.1 建立5个创新课程群 ①群体健康的预防与促进课程群(主要是预防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和"现场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卫生毒理学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②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课程群,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③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学课程群:包括医学科研方法学、全球公共卫生健康、专业方向进展、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同时设立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学生学术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学分等;④管理学与法学基础课程群:包括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学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形式与政策等课程;⑤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相关的交叉与边缘学科课程。

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学生形成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医学基础、临床、预防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基本知识架构,凸显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与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拔尖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

2.2 采用权威教材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 采用立体化、系列专业教材,基本的教材包括英文原版教材、教育部或卫生部规划教材、案例介绍教材和实习(实验)指导,辅以参考书、专业期刊和补充教学材料。积极编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和"现场流行病学"教材

2.3 增加反映学科进展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 要求每门课程有不低于总课时15%的学时介绍学科的新进展。

3 全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全面和彻底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通过以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培养质量。

3.1 实行导师制 新生入学后即有导师对其在校的学习给与全程指导,直到毕业。

3.2 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各门课程均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表达方式,建立课程网站,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自学测评,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3.3 全面更新教学手段 根据各专业特点,积极推行讲授式、启发式、疑问式、讨论式、探究式、交互式、发现式、案例式、实践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3.4 引入和推广双语教学 本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必须引入双语教学,并在建设期间全面推广至其它课程。

4 教学团队建设

继续改善学术队伍的年龄、学缘、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每一位教授和博士都能给本科生上课,每一门课程都能建成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领军人物,引进海外优秀博士作为学科后备人才,积极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国外联合培养,推荐各类人才资助计划,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国外进修,国内访学,使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每位教师必须通过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经过培训,必须能够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双语教学。同时要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全面提升学术水平。

注重师资队伍的多元化,以本校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校外和外籍教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教学。

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利用"省部共建"项目资金继续加大对实验中心的投入,加强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力争把该中心建设成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使之成为教学环境良好、仪器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满足拔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

每门课程必须开设出比例合理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要有案例教学教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指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可以利用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毕业论文答辩方式,在各专业组织答辩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并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使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全面了解与掌握预防医学各学科研究与发展动态,拓展知识面及了解参与科技交流的方法。

改变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开设实验课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重组和改革,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项目涵盖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占20%、60%、20%。以暴露-效应检测及评价、公共卫生安全性评价、现场调查方法与技术、健康与疾病信息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控制技术六个模块相互支撑,构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主要安排基础型实验项目;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主要安排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在专题实习阶段,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安排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建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6 教学管理改革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拔尖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

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实行导师制,大力倡导研究型学习。实行学院和系两级管理,系主任有时课程负责人。以教学效果和教师创新成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评估指标中, 增加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的权重值, 从而不断完善教师业务能力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行多样化的成绩评价体系,可以是书面考试, 也可以撰写论文、社会调查报告、设计性实验或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等。对低年级学生实行导师制,使学生及早接触科研工作,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及早脱颖而出,以培养个性鲜明特色突出、适应力强、素质全面的创造型人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教务员在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全院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学院评价-系评价-学生评议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通过组织副教授以上的高职称教师听课,结合学校优秀课程评选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7 学术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

①定期举办专业报告,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学术动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②不定期举办专家报告,使学生能够聆听专家授课,不出校门就能与专家进行沟通;③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的营造,营造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改革,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建设几个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预防医学拔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与卫生部门没有沟通明确,使得毕业生们在寻找工作中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甚至陷入困境。本文根据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以期促进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就业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50—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根据社会改革现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借鉴西方国家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经教育部审批而开设的管理学二级学科,自1998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创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至今,全国有300多所高校纷纷创办该专业,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进一步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原来医学院校中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划归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本科培养中取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医学人才。然而由于受到体制因素的制约,这种划归超前于人才的实际需要。事实表明,划归之后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甚至陷入了困境。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通过对医学院校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促进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于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专业发展必须跟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是根据社会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变革、高等教育专业改革需要而设置。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厚基础、宽口径”,具体内容为培养具有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的培养目标,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于要培养出不仅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专业医学人才,同时也能在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理论上拓宽了就业的渠道,开阔了学生的就业视野与范围。

二、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就业的现实问题

1.教育部门的宽口径培养与卫生部门的窄入口招录之间的矛盾

从社会需求方面,相对于不同的工作领域,用人单位在专业知识结构、素养、能力方面有不同的需求。以医学院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根据调查结果,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有需求的,只是在专业知识结构比重上略有不同。从现实看,由于在专业设置上,教育部明确规定专业不允许带有小方向,统一改为大专业,即医学院校培养的原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统一更改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且不允许夹带小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这个括号是不允许再添加的。然而江苏很多卫生部门在招录人才时,大多用人单位则看是否为卫生事业管理或者是否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这与教育部所规定的只能标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不符的。

2.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认识

然而由于社会大众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普遍不足,加以不清楚公共组织和政府机关的具体分工,所以无法以绝对的界线将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相区分。如医学院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医疗卫生用人单位却因为毕业证书上没有标注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从而拒绝引进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生。相对于医疗卫生单位,社会其他用人单位则往往会思考医学院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不足以担负管理这一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影响学生的就业出路,加之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企业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等的竞争,使得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极为尴尬的困境。据调查,苏北医学院校毕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为三届,然而就业情况十分窘迫,就业前景使得专业前景不容乐观。

三、促进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的对策建议

1.明确专业定位,逐步拓宽专业培养方向

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出不仅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还能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工作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应该结合高校自身行业的优势,以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和依据,然后根据高校的发展实际,进一步拓宽专业发展方向。同时,根据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社会基层医疗服务的现实情况,为加快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医学院校可以依托自身医药专业优势,进一步创办出具有医药卫生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种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出面向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符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这种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应根据社会现实进一步拓宽培养目标,进行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拓宽就业途径,自主创业或者进行健康管理咨询服务等,有针对性地推动专业学生就业。

2.以专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提升专业影响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医学院校尚属新兴专业,目前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学校要大力发展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专业特色;同时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提升专业实习基地级别,促进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和联系,进一步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促进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用人岗位上发挥真实才学,以此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一些职能管理部门就业,树立该专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扩大该专业的就业领域。

3.以考研促就业

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带动毕业生考研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考研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就业的平台,有效地规避现实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专业需求的限制,使得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兴趣改变原来的专业领域,根据市场需求重新选择主攻方向,从而加入考研的大军。

4.转变就业观念,紧跟时代要求,全方位促进就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将进一步被开发, 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也随之出现,如社区服务、全科医生、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以及临终关怀等,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医学相关行业也随之飞速发展,许多与人的生命健康有关的预防、保健、康复、咨询等单位蓬勃兴起,成为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也进一步拓展到药品推销、医疗保险、医疗咨询、医疗器械推广等方面。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引起学科建设的转变,医学人文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对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和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医学毕业生自然是首选对象。

[参考文献]

[1]玲,鲁汉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 人才人 才培养 培养模式

一、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近20年来,全球经济及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预防医学学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被动个体治疗进入到主动群体预防的时期,人类社会对预防医学的认知和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危害人类健康的传统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以及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等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使预防医学的工作重点发生转移,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整体人群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预防医学工作者新的历史重任。

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加深,发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概括和解释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因为它仅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如高血压、肿瘤、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997年美国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以及卫生服务因素构成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因素,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综合作用和医学的整体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共识。

为了适应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方针和政策也作了巨大的调整,整体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卫生工作的核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同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机构的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各级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相继成立,发挥着人群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作用,工作范围从传统的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流行病几大卫生扩展到慢性病、艾滋病、精神、心理疾病的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领域。为了实现我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从北京、上海、杭州等试点城市向全国范围推广,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保障社区人群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使卫生资源、卫生服务正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社区扩展。体现了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公平性,为发挥预防医学的效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作用。有人称社区卫生这一变革为人类第三次卫生革命。最近我国学者提出了“大卫生”观念,认为作为社会事业一部分的卫生事业要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政府承担责任,社会各部门配合,人人参与,使医学社会化,才能实现社会预防和社会保健的目标。它体现我国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二、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

我国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基本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卫生毒理学基础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为专业主干课程,此种教学模式几十年来为我国培养过大批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如上所述,近20年,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对我国传承五十多年的传统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最近,我们对近5届本校预防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映很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用不上,很多有用的知识又没学,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具体表现在: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动手,高分低能,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应用不相符合,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于社会发展步伐。

如何改革传统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杨克敌等从社区卫生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拓宽基础,加强临床,优化专业”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新思路,弥合预防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之间的鸿沟。在培养模式上与临床医学专业前期趋同。因为当前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模式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预防医学人才需要更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来面对疾病谱更加复杂化的人群,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预防医学人才的需要。耿齐鸣也认为:2004年的SARS流行给我们现行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出警示,在医学教育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和重视预防医学教育,尤其是社区预防医学教育。

赵福生认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预防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与卫生防疫体制相适应.目前卫生防疫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除了指导公众进行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控制疫病流行、消除或减少致病因予的作用外.还有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而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是以卫生学类课程为主.很少或没有设置公共卫生事业所急需的卫生行政执法等专业和课程。卫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的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而且卫生监督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远不能满足需要。预防医学系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有关课程,培养从事卫生执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提出毕业专题实习和卫生防疫机构现场实习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采用教研室毕业论文专题实习与卫生防病机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毕业专题实习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际,提出若干个研究专题,给学生对专题作简要介绍和总体要求后,学生要完成从查阅文献、课题设计、实验(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到论文答辩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疾病控制中心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到疾病控制中心实习,使学生直接了解现场工作实际,增强学生对卫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认识,积累实践经验,并亲身参与卫生防病机构的实际工作,如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执法等,这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毕业前训练过程,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江城梅也认为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改革重点应加强预防医学实践环节,由于相当多教师是“三门”(校门、教研室、课堂)教师,不但缺乏公共卫生实践工作,各学科专业之闻也很少教学交流,讲课缺乏生动的实际案例和亲身体验,实际上就是应试教育。建议预防医学专业老师应该到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锻炼一段时间,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以便能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请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的专家上讲台讲课,使学生接触预防医学实际工作。

殷朝阳等分析了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引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改革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从时间上予以保证,实验课程学时数和预防医学实践周数要科学设置。其次,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测定、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健康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再有是要加大投入,大力改善目前预防医学教学实验室设施落后、环境条件差的现状,特别是要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建设。国外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总的说,国外比较重视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如美国医学院校协会AAMC提出:预防医学教学范畴包括有最常见的课程: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信息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理事会(TheCouncilon'EducationinPublicHealth)规范了MPH学位点应包括五方面的教育内容,即行为科学、生命统计、环境卫生科学、流行病学及卫生事业管理。法国高等医学教育公共卫生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改革,巴黎第六大学(BroussaisHotel一Dieu)医学院教学计划的第二阶段(简称为DCEM)中,基础教学内容有:(1)交流:交流技巧、卫生教育技术、文献收集、信息论。(2)流行病学:描述性与分析性流行病学、统计学、人口学。(3)规划:卫生机构评估、卫生与预防的行动计划。(4)经济:卫生机构与卫生制度管理、卫生经济。(5)法学:行政、组织及民事的法学基础,社会保护,卫生法和社会法。(6)环境:物理环境的研究方法与环境卫生学;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组织职能与卫生一社会政策的分析。除了上述课程之外,公共卫生专业的医学生还必须自主选择学习下述选修教学中的两门课程:环境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机构与卫生服务部门的管理、社区保健。

综合上述预防医学的改革动向,作者认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我国卫生战略的改变,教学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控制,保证群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大卫生观思维。

2.根据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的职能转变,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一致。如传统的三大卫生、流行病扩展到慢性病、艾滋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等。

3.注重交叉学科知识培养,拓宽授课知识面,如:人文科学、信息学、管理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对于现代预防医学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4.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讨论课、社会实践和毕业专题实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要改革死板的考核方式。

三、构建新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在总结多年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新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设想。

如下图所示,与传统培养模式完全不同,本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为主线,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学生将拥有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另外,通过在卫生和疾病预防机构的现场教学,使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本模式还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方法,总之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完全可以适应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要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工作需要相一致,该模式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2007年获得部级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

在此新的培养模式中,教学方式也要做较大的改革:如下图所示,各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均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围绕老师的导读内容和命题展开课后的课本基础理论自学,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做探究实验。把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在讨论课中发表和辩论,最后形成结论和完成学习报告上交给老师。该教学方式借鉴国外一些高等院校的经验,确实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完全不会有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厌学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社会对预防医学人才专业要求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如何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仍然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2]耿齐鸣.从SARS流行看今天的预防医学教育.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