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创新论文(精选5篇)

  •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金融形成了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商业金融和其他新型农村金融形式在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供给与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不适应、信贷政策要求与“三农”抵押担保能力不适应…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精选5篇)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电子银行;小额信贷

一、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金融形成了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商业金融和其他新型农村金融形式在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供给与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不适应、信贷政策要求与“三农”抵押担保能力不适应、金融资源投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不适应等各种问题依旧广泛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资源约束的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面临着更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无法形成强而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且受到农村地区投资风险、信用环境、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等诸多不利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农村金融资源无法进行有效配置。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状况

目前,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十分旺盛,信贷需求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大额化和多样化的新特点,而传统金融借贷程序复杂、贷款门槛高且贷款额度较低,难以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此外,农民普遍存在金融知识缺乏、信用意识低下的问题,这也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村发放贷款数额较小、发放贷款数额增势缓慢。表1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数额普遍较小,沿海开放县和粮食生产大县这两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贷款余额增长较快,而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民族地区的贷款余额增长则十分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真正贫困地区农民的扶持力度仍然不足、职能发挥不充分,间接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供需不平衡,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电子化金融服务发展迅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银行的电子化金融服务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国家的“互联网+”也为传统银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我国农村金融业务也已基本实现计算机联网处理,各分支机构也都建成了和总行连接的计算机网络,支持从柜台服务、交易信息处理、业务经营管理等多领域的应用。相应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ATM等各类电子金融服务逐步深入,这类金融服务可以满足客户简单的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服务效率。由于电子商务逐步进入应用发展阶段,民众对电子银行和网上支付产生了需求,我国银行业对此展开了积极探索,促进了电子金融的蓬勃发展。其中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是电子银行的先行者。1997年4月,招商银行正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成为中国第一家上网的银行,至今招商银行已经建立起拥有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较为完善和成熟的网络银行体系。中国银行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也是我国首家开展网上银行服务的金融机构。现如今,中国银行已经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家居银行,提供随时管理存款账户、掌握资金动态、灵活调拨资金和随时支付转账等服务。

二、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经验借鉴

(一)孟加拉农村金融体系

尤努斯教授和他所创办的乡村银行通过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使孟加拉大量的贫困农户脱离贫困。孟加拉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国有银行及金融发展机构、格莱珉银行和各种微型金融非政府组织,孟加拉的新兴银行业务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支持,孟加拉乡村银行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许多规律性的东西,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银行信用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和唯一目标的金融机构,在多数时候,都表现为“嫌贫爱富”。而格莱珉银行则是爱贫的,它的资助对象大多是农村贫困妇女。格莱珉银行不要求贷款者提供任何担保抵押物,他们认为农民信誉良好,只要能够有适当有效的金融制度帮助农民提高获取收入的能力,农民便可以高效的运用借贷资金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孟加拉银行的还款率高达98.99%,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家成功运作的银行[1]。

(二)美国农村“4+1”模式的金融体系

20世纪起,随着美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美国逐步建立起符合美国国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不断完善建立了“4+1”需求功能型的美国模式。“4+1”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政府农贷机构、政策性农贷金融和保险机构组成,有序、规范的以商业银行为基础、农贷机构为引导的金融体系促使美国农村金融高效健康发展[2]。此外,规范有效的法律体系是美国农村金融发展较为完善的重要原因。从最初开始,美国便比较注重顶层设计,通过立法手段支持和保障农村市场经济的运行。《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联邦信用社法》和《联邦农业贷款法案》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为美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不断增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一般来说,农业具有投入风险大周期长,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等弊端,商业性金融大多“敬而远之”,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偏低,因此,美国政府出资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联邦土地银行系统、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系统和合作社银行系统,扶持和激励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日本农村“2+1”模式的金融体系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以合作金融为依托的“2+1”模式即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组成。其中合作金融主要服务于农村中的一般资金需求,政策性金融主要解决资金需求量大、融资时间长、风险较高或收益相对较低的融资需求,两者市场分工明确且相互配合。日本的合作金融主要是农协系统,其受惠于政府的合作金融系统又将惠农政策反馈于农村经济领域。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则是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拥有更为优惠的资金运用政策,可以发放长期、低息贷款。此外,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也为日本农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三、中国传统农村金融服务的局限性

(一)服务方式单一,缺乏新活力

尽管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农村信用社、农村发展银行、邮政储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但是这些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依旧局限于传统的存款和汇款服务,较少开展中间业务。国有商业银行农村网点基本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银行的资金来源,也使得资金大量流出农村。此外,目前农村信用社主要经营短期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对于满足农户和企业的大额贷款需求的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则少有涉及,且出于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农村银行往往会将资金转存中央银行,或是购买国债[3]。

(二)征信成本高,收益低

1.银行“惜贷”。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而农业又具有弱质性、高分散和高风险性的特点,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和自身发展,往往十分“惜贷”。不同于城镇互联网用户基本使用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信用支付产品,能够快捷方便的建立起个人征信体系,农村信用卡使用率低、支付宝支付范围受限、微信支付主要用于亲朋群聊红包,而且农村居民居住地分散,需要银行投入大量精力来分析农户信用情况,农村征信系统的建立已成为现阶段的一大难题。银行贷款征信成本高直接导致银行不愿发放贷款,造成“有款难贷出”和“有款不愿贷”的现象。2.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小额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贫困农户,这类资金需求者的共同点是盈利能力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且银行发放小额贷款所取得的收益不高,因此银行更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镇地区。3.门槛高。据投融界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仍有近90%的中小微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占中国企业总量90%的小型企业从银行获取的贷款份额仅占15%。中小微企业主和农户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方能取得银行贷款,抵押、担保、信用等重重阻碍更是将大多数中小微企业拒之门外,“贷款难”的阴影依旧笼罩着中小微企业和农民,情况并不容乐观。

(三)农村乡镇金融服务覆盖率低、设备不足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系统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因此部分农村贫困地区仍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农民存款被鼠咬、被盗等事件反映的是农民连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也无法享受的真实状况。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机构网点少且分布不均,农村金融服务设备不足,金融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需求进一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

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依托电子银行平台为农村金融注入新动力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已经可以宽带上网,与此同时,农村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逐渐提升,广大农民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程度和认可度也大幅度提高,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农村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网络环境。电子银行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许多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和联想公司已经将其业务深入农村地区。农村电子银行在农村金融和小额信贷领域不断发展和创新,开发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新型小额信贷产品,为农民提供资金信贷,并利用其平台优势为农民提供网上理财和互联网消费等服务,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电子银行是一个低门槛商机,只要获得小额贷款资金,他们便能紧紧抓住这个商机,从而创造出巨大的边际效益[4]。例如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推出的小额贷款产品“旺农贷”,这是一种淘宝合伙人只需提供身份信息及相关土地、房屋或门店的资产证明,无需抵押和担保即可获得贷款资金的金融服务。旺农贷主要是为普通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纯信用的小额贷款服务,而且所有申贷均通过“旺农贷”无线端在线签约,平均3到5天放款,最快当天即可到账,大大缓解了农村种植户、养殖户和小微经营者急需扩大规模和生产经营等各类资金短缺的压力。

(二)通过“云数据”完善农村信用评级系统

计算机和大数据征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集散处理科学,通过社交网络或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和整合农村居民、企业未完全披露的生产、消费、资产、投资等各方面数据,结合市场信息,基于大数据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评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和风险管控的能效。互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推动云计算,各金融机构可建立自身营业点的评级授信平台,平台主要包括农户和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资产情况、收支情况、偿债能力等数据分析和评估,并制定和划分信用等级,通过数据共享,使政府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可以进行相应地信息查询、分析统计和客户筛选,从而达到降低征信成本,提高信贷质量的目的。政府还应积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对失信者采取严格的责任追究措施,形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增大失信成本,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公众守信意识,增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信心。

(三)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提高农村金融覆盖率,降低交易成本

互联网金融依托全天候覆盖全球的虚拟网络,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一部智能手机,一款手机银行软件即可将金融服务覆盖到偏远分散、信息来源少的地区。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不断发展,银行业的电子化替代率整体接近90%,手机银行、互联网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逐步多元化,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并进一步推动了农村金融机构向更基层迈进。而且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各项金融交易都在网上完成,边际交易成本较低,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形成了成本低廉的金融交易模式。有关数据显示,通过网络进行的阿里金融小额贷款申贷、支用、还贷等过程,单笔操作成本仅需要2.3元,远远低于传统银行的操作成本。

(四)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影响和制约,而我国农民对金融知识以及金融工具的掌握和运用极不熟悉,无法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规避,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贷款农户将直接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而发放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则会因为农户发生亏损无法偿还贷款而承担经济损失,这也是造成农村信用社呆账、坏账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低本薄利的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政府应尽快出资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并引导或吸引商业性保险公司加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投入力度,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担渠道,建立多元化农业保险模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给予他们保障范围内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另外,应明确农村小额信贷是兼具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的金融服务业务,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农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解除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后顾之忧,实现三方共赢[5]。

(五)加快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步伐

相比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农村银行吸收存款能力较弱、观念保守、员工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偏低,在众多金融机构中不具备竞争优势,也直接导致农村信贷产品种类少、更新速度慢,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农民和小微企业日趋多元化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创新需要人才,而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往往面临着人才资源匮乏的困境,农村金融的发展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应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并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相关人员的金融业务素质,以点带面,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创新农村信贷产品,以满足农村市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

五、结束语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市场已成为各类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农村金融服务也将打破传统的故步自封的经营模式,转而迎接“创新型产品”,因此应该转变思路,认识到未来经济将完全基于互联网,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一个适应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过去的几十年,各国政府的政策都是为大企业制定的,而今天要真正的为小企业制定政策,建立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支持那些80%的昨天没有被支持到的人的普惠金融。我国政府应当借鉴外国先进的农村金融发展理念,尽快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样化、产权清晰和监管得当的多元化新型农村金融发展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明贤,李学文.孟加拉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及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8(9):100-106.

[2]童鹏.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J].当代农村财经,2010(11):47-48.

[3]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2):12-20.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创新要素;序参量;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57-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创新过程所体现出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系统观和动态观[1]。协同学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探讨了协同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但以往研究局限于部分创新要素协调关系的具体表现,较少涉及到序参量的选取及其役使作用,而它们对于协同机制的形成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金融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建立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涵义

关于金融创新,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根据现有的研究[2],并结合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2006)的精神,本文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整体战略和创新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可行的开发阶段向现有客户或新客户提供的,包括从服务方式到服务产品等各种新颖的正式或非正式服务的开发行为,并最终使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可见,金融创新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表现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协同机制是指“自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交互作用,产生表征系统宏观结构的序参量,而序参量又役使系统的各个部分,并引导系统向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3]。在这个过程中,序参量通过役使作用决定了各要素的行为,使系统的自由度大大减少,即出现了巨大的信息压缩。因此,通过把握序参量的变动规律,我们就可以描述和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其中,自组织系统是指能够通过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4],而创新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也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5]。因此,金融创新可以运用协同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引导和规范。

根据金融创新和协同机制的内涵,本文认为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是:通过对创新要素的分析,确定出能够表征金融创新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从而建立起创新要素间的协同架构,降低分别研究多个创新要素所导致的复杂性;并借助该协同架构形成有序的创新运作机制,保障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金融创新要素的选取

创新要素是指能够引起、支配、或影响创新行为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在研究金融创新问题时,应着重考察创新要素的作用和协调等问题。

根据金融创新的特点和协同机制的要求,创新要素应符合如下原则:

(1)能动性原则。指创新要素应能够及时、低成本地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反应。金融创新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沟通、协调的过程。创新要素具有能动性,是协同机制实现的前提。

(2)重要性原则。金融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各要素的作用和关系错综复杂。在选取创新要素时,应主要考虑对创新过程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以便于理清创新脉落、分析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选取以下创新要素:

(1)技术。指金融机构的研发部门运用相关的金融理论、经验开发新服务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业务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金融创新是一项程序复杂、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技术要素在整个金融创新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战略。指金融机构依据总体发展规划,由董事会做出的相关战略决策,包括金融机构发展方向的决策,以及金融创新方向的决策等。

(3)政策。指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相关监管政策。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其金融创新行为应符合银监会的相关规定。

(4)市场。指客户对金融需求的动态变化。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主动寻找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发掘金融创新的机会。

三、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

1.序参量的确定

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部分慢变化参量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其有序化程度,故称之为序参量。它通过系统各要素的协同作用而形成,同时又支配着各个要素的行为。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变化中,序参量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系统的自组织行为[6]。根据协同学的观点,序参量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序参量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出现宏观有序的重要标志,是描述系统整体行为的宏观参量。

(2)系统的各个部分确定甚至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同时又役使各个部分,后者合作确定各个部分的行为。

(3)序参量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对于金融创新而言,技术要素符合作为序参量的要求。

(1)技术要素的作用贯穿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始终。随着金融创新工作的向前推进,创新过程表现为不同的阶段(如概念阶段、开发阶段、投放阶段等),而技术要素的作用正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如概念阶段,技术要素的作用体现于创新的产生和筛选;开发阶段,其作用体现在服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在投放阶段,则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的营销设计、维护和评价等方面。可见,技术要素表征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整体状态。

(2)技术要素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下,金融机构出于对市场、自身整体战略规划的需求而产生的,体现了其它要素的要求,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反映了各创新要素的竞争和协调状态;同时,由于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技术要素能够处于核心地位,并支配其它要素与之协同一致,完成金融创新的自组织过程。

(3)在特定时期内,金融机构相关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确定的,这就决定了技术要素形成之后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技术要素符合序参量的定义和特征,可以用来表征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有序程度。

2.协同机制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可以表述为: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内,出于市场、战略规划的需求,设置了研发部门,它体现了技术要素的作用,是战略、市场等要素竞争和协调的结果,即一致裁决(Consensus finding);同时,技术要素作为创新过程的序参量,支配着各非序参量要素的作用,主宰着整个金融创新的演化进程,最终实现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即役使(Enslavement)作用(如图1所示)。

四、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体现

金融创新过程包含了复杂的交互作用[7],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和环节中,各创新要素的参与程度和任务均不相同,其协同关系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对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探讨。本文将金融创新过程划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和投放阶段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又细分为不同的环节,主要有市场、技术、战略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参与金融创新的全部过程,其协同机制的作用表现如图2所示。

1.概念阶段

(1)需求发起。在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影响金融创新产生的因素。根据触发源的差异,可以把创新分为问题解决型和新服务开发型[8]。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客户推动型”,即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前台的营业部门将客户的金融需求反映给研发部门,由其以客户需求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研究。二是“战略引导型”,即研发部门根据金融机构的总体战略导向,推出适宜的新服务。

(2)构思筛选。针对某种金融需求,可能会产生多种创新构思,但并非都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每58种金融服务构思中才会产生1种真正的服务产品[9],这就要求研发部门对所产生的创新构思进行筛选。筛选的标准分为两类:一是战略可行性,即金融创新应服从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研发部门应及时向金融机构董事会及高管层通报金融创新的构思方案。董事会应对研发部门的方案进行审查,确保金融创新与整体战略相一致。二是政策合规性,即创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金融机构的稽核部门应对研发部门的创新方案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其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合规风险。研发部门应针对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服务概念。

(3)概念检验。服务概念包括对客户需求的描述,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因此,在客户需求与服务方式之间达成一致非常重要。研发部门应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营业部门邀请相关客户参与服务概念的检验。通过了解客户的反馈意见,研发部门挑选出可以进入开发阶段的创新概念,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

2.开发阶段

(1)商业分析。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考察创新概念是否可以进行实际的设计开发,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考察内容:一是财务分析,研发部门应对创新概念进行财务评估,包括投入产出分析、风险分析、以及投资收益率的预测等,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二是战略分析,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董事会应考虑金融机构现有资源能否满足新服务开发的要求,部门设置、运营机制和职能分配是否需要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设计开发。研发部门应根据创新概念所阐明的功能进行开发,对新服务的传递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在这一环节中,研发部门应与客户和营业部门进行必要的沟通,将客户对新服务的功能要求尽量细化,以便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内部管理制度和客户风险提示等内容。金融机构高层应协调好参与金融创新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其通力协作,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3)人员培训。由于金融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10],金融机构的前台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新服务的性能和经营细节,这对于金融创新能否成功极为重要。研发部门应向前台营业人员提供详细的理论和业务指导,促使其尽快掌握新服务的特点和业务流程,以利于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同时,前台人员应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和偏好,提出服务细节的修改意见,确保创新服务的便捷化和操作的人性化。

3.投放阶段

(1)市场测试。在这一环节,研发部门应制定多套营销方案,通过营业部门向潜在的客户群体提供新服务,观察他们在不同条件下对新服务的反应。这样,根据客户的反馈情况,研发部门可以对服务系统及其营销手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可以为高管层最终确定营销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2)投放。在市场测试完成之后,新的金融服务即可全面投放市场。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对新服务的市场动态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受理客户投诉以及建议的有效渠道,积极收集客户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对于员工、客户提出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研发部门应及时研究和处理,以便不断提高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后评价。这是金融创新的最后阶段。根据新服务投放后的反馈情况,金融机构高管层应对新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客户满意度、服务环境评价等,从而了解金融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以便营造出鼓励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确保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行。

五、结 语

金融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其创新的复杂性,而协同学理论为这类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本文按照能动性和重要性的标准选取了技术、战略、市场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构建了以技术要素为序参量的金融创新协同机制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金融机构建立创新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由于其业务范围、监管政策、机构设置、以及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表现会有所区别,故实践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E.Peters.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2] 蔺雷,吴贵生.新服务开发的内容和过程[J].研究和发展管理,2005,17(2):14-19.

[3] 哈肯.大脑工作原理――脑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8.

[4] H.Poerster, G.Zopf.Principles of Self-Organiza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62.

[5] C.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Z].London: Pinter, 1987.

[6] 哈肯.协同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8.

[7] 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8] H.K.Tang.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Technovation,1998, 18(5): 297-309.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深化;西咸新区

在陕西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西咸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中,金融服务十分重要而突出。例如,明确鼓励西咸新区金融创新,支持西咸新区建立发展基金和发行城市建设债券;鼓励各金融机构在西咸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场所;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股权转让系统以及能源、矿产资源、碳排放、土地等交易试点工作,使西咸新区成为陕西省资源要素交易配置中心等,目的就是促进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西咸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此,本文探讨了西咸新区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一、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金融支持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纵观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派别,即金融中介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

(一)金融中介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他们针对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政府对金融机构过度干预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后来被统称为“金融中介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刺激和相互影响的作用,一方面健全的金融制度能够将储蓄资金有效地调动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投资上去,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使国民收入提高,从而提高投资和储蓄水平,刺激金融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进行金融抑制,过分地干预金融市场,将利率、汇率人为地压低,结果造成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形成恶性循环。肖与麦金农认为,要打破金融抑制所造成的恶性循环必须进行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利用新思维、新的组织方式和新技术等在金融领域中建立各种金融要素中的一种新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通常包括在金融体系中与金融市场上形成的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以及新的管理方法等。

(二)金融约束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其共同著作《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一文中,重新审视了金融体系中的放松管制与加强政府干预的问题,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金融约束”政策主张。

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初期,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有助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原因之一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前,极度的政府干预已经使市场完全扭曲。原因之二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规模经济等。尽管自由市场经济可能会促进经济的静态或配置效率,但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自由市场不能有效地促进长期效率(或动态效率),因此,从长期发展战略看,政府干预或供给主导型的政策更易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主导型的金融能更积极地促进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三)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不论是金融中介论或是金融约束论,都表明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一是资金短缺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吸引资金流入需要良好的区域投资回报为前提,也必须要有发达的金融为手段。因此,在提高区域经济自身发展质量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在为区域经济发展筹集资金过程中的作用。二是金融调节资金的运动,引导着其他要素的空间运动和配置,进而达到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目的。在大力发展各种要素市场时,要特别重视金融市场的建设,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而金融的发展通过提高储蓄率和储蓄投资转化比例增加投资,投资的增加则使生产扩大产出增长,并通过金融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与R&D资本水平提高,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在货币化金融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能够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从而发展更快。

二、西咸新区金融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

2010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要求“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和西咸新区建设”,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枢,承担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大历史使命。现阶段西咸新区要实现更大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不论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还是人文、生态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对资金提出了更大需求。

当前西安、咸阳两地总体金融资源总量不大,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提高。现有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各类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数量不多,规模有限,金融业务处理量及市场覆盖面有限。具有特色的创新品种不多,金融支持能力与市场配置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

(一)金融资源不均衡

区域金融的发展和服务能力与所在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关系。西安作为省会城市,金融机构网点相对较多,拥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0家,分支机构近1000家,从业人员25000人。而咸阳作为三线城市,全市共有12家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网点706家,从业人员7358人,金融机构现代化金融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2010年末,西安新增存款1411.15亿元,约为咸阳7倍,新增贷款1999.65亿元,约为咸阳23倍,新增贷款对地方经济贡献率为41.97%,约为咸阳4倍,这种不平衡的区域金融资源现状不利于西咸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二)金融体系不健全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与上海、武汉、广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相比,无论金融交易功能、金融服务功能,还是金融辐射功能都有一定的差距,现有的金融组织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而相对于西咸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咸阳市的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十分健全,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单薄,银行业务相对单调,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仍占绝对比重,中间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新兴业务少。另外,西咸两地也还]有形成跨地区放贷和贷款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效运行机制,难以承载西咸一体化大量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金融服务受区域分工限制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机构是接照省级行政区划划分,每个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行政区划之内,金融服务方式和支持力度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除个别银行以外,客户在金融机构办理西咸区域之间支付结算业务仍需要交纳跨区手续费。由于金融机构存在区域分工限制,使金融服务业务标准不统一、服务品种不一致,这无疑大大削弱了金融机构跨区域服务能力。

(四)行政合作力度不够

西咸两地政府现在虽然建立了较高层次的沟通协调机制,但由于区域差别,使区域地方利益较难与区域整体利益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地经济在更高层次、再深领域和更大范围的合作。目前,西安与咸阳两市区域合作进度大多还处于一种规划中,实质性进展不够快,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这种状态影响了金融资源自由流动,使区域金融资源难以实现合理配置或金融资源配置低效率、高成本。

金融发展滞后致使新区金融三个功能性的矛盾难以解决。首先,资金供求总量缺口矛盾。新区开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受银行信用的固有局限和我国现行银行体制、机制及业务模式的约束,银行资金供给的总量、范围有限,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总量需求。其次,资金供给结构失衡矛盾。一方面,新区开发建设需要大量资本性投入,如土地开发、基础建设、企业初始创业的启动资本和发展的后续资本,仅靠企业自身积累和政府投入显然不足,存在着巨大的资本缺口。另一方面,新区现存金融体系中缺少有效的资本供给机制,如银行资本不能用于股权投资、大量分散的社会资金如基金、民间资本等形不成资本聚集。资金供给缺口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制约新区经济发展,而且会扩大经济金融运行中潜在的风险。再次,存量资本重组矛盾。目前新区企业重组并购缺乏相应的资本交易机制以及专业化的资本运作中介机构和金融资本的介入,金融对促进资源要素流动重组的功能微弱。

三、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金融发展经验

西咸新区在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的做法,制定并出台若干创新政策。

(一)金融支持浦东新区发展

从90年代的浦东的经济高速发展看,一个很重要的拉动因素是金融发展先行的带动作用,金融的高度聚集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经济的迅速崛起则进一步吸引更优质的金融资源进入。浦东新区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做了许多开创性地尝试,有效促进了浦东新区的经济发展。以争取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为重要平台,探索设立国内首家信托登记机构、上海信托登记中心;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丰富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在外资PE机构方面率先探索,为境内外PE机构规范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并为产业资本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劲动力;实施外汇九条、积极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为境内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基础性平台;主动承接期货保税交割、信贷转让市场、航运金融、离岸金融、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等重大金融创新项目,为金融机构业务的拓展提供发展平台。这些措施有力的推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从管理型总部向资金总部、投资总部升级,有力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先发效应和带动效应,极大的提高了浦东的商务环境,打造出浦东新区金融品牌效应。

(二)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发展

天津滨海的发展的思路与上海浦东的发展思路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在金融创新模式与实现路径选择上有所不同,天津市金融部门积极把金融改革创新作为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重要任务,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坚持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协调发展,坚持服务于实体经济,坚持外部环境建设与金融业发展并重。一是以产业聚集带动金融聚集,以大项目带动金融发展,成为特殊发展模式下能够有效实现金融突破的路径。大力吸引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大型央企落户;我国首家全国性排放权交易市场、首个股权交易所在滨海新区设立,铁合金交易所、贵金属交易所等要素交易所也落户滨海新区;我国第一只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滨海新区成立,我国第一只华侨投资基金、第一只合伙制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也相继落户滨海新区。大项目陆续进入滨海,不仅带来大量的项目资金流入,也带动了金融机构对滨海新区的关注。截至2010年,有1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相继落户滨海新区,101只股权投资基金在滨海新区注册,其中85家私募股权基金认缴出资额282.6亿元,占全市的92.2%;另有美国花旗银行、民生金融租赁、滨海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红杉资本投资基金和中船基金等金融机构落户保税区。二是重点突破推动金融创新,以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为重点,以打造国际产业基金聚集中心为目标,围绕产业投资基金的创新进行创新的系列工程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度的以世界私募股权基金对接中小企业为主题的年度金融洽谈会及主题论坛;2008年开始承接世界达沃斯夏季论坛;作为创新项目2006和2008年分别推出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运行目标的两支产业投资基金;作为创新承载运行平台,2008年建立了针对私募股权基金交易转让的交易所;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相互链接持续创新不断放大的创新效应,落户滨海的私募股权基金机构有了规模性的数量增长,而且也有了像美国硅谷最著名的红杉创投基金公司进入滨海。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OTC)为重点,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目标,围绕股权交易市场的创新进行制度创新的探索,场外交易市场(OTC)为中小企业低成本融资提供了平台,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退出通道,为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在不同市场的转换提供平台,有效分散非市场运行风险。这两个重点突破带动系列创新推进,而且通过项目创新推动了制度创新。三是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推动新区新兴产业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天津滨海新区联合有关部门下发了《滨海新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与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提出多项措施,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2011年2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日前出台《关于鼓励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办法》。新区鼓励辖区单位和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发展绿色经济、低碳技术。

(三)重庆两江新区金融发展

为加大金融支持新区发展力度,重庆成立了重庆两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业务模式按照“一级综合管理,二级分业经营”的业务运营模式,建设三大金融平台:一是引导产业发展的资金融通平台,发挥投资引导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政府“母基金”作用,吸引境外、民营资本,争取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的资金支持;参股各类商业性基金,在企业的孵化期、成长期、壮大期等提供资金支持,打造新区企业股权融资的产业链。二是打造金融产业链的资本运作平台,一方面开展担保、租赁、小贷、货币经纪等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机遇参股、控股或设立银证保金融机构;从事要素市场相关投资,采取多种股权融资方式积极将要素市场引进两江新区;参与两江新区各类企业的资产整合,支持企业通过发债、发票、境内外上市、租赁、信托等方式实现融资。三是建立金融创新研发设计的服务平台,通过成立专业的金融创新研发机构,形成集策划、宣传、研发、设计等一体的金融创意产业基地。同时,为企业提供股权投资、银行信贷、产品保险、贷款担保、债券融资、金融产品推介、企业上市等一站式综合性融资服务。力争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将两江新区建成面向全国的首个内陆离岸仅金融结算中心。截至2010年,在两江新区的股权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有20家,占全市比重57%,其中包括全球领先的私募基金--以色列英飞尼迪投资集团投资20亿美元的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美国德州太平洋集团与两江投资集团共同成立规模约50亿元的德太中国西部成长基金,重庆版“陆家嘴”的江北嘴金融区也同时启航。

四、推动西咸新区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议成立推进西咸新区金融发展的专门机构

由政府牵头,成立推进西咸新区金融一体化的部门,具体负责西咸新区金融业务整体规划、整合、管理和发展等各项工作,逐步使西安、咸阳两地金融业实现优化整合,推动西安、咸阳金融业实现统筹发展。争取在“三库一中心”周围区域,建立“陕西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吸引省内各金融机构在此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如,电子银行中心、银行信息中心、信用卡中心和培训中心等,逐步使西咸新区成为带动西咸金融乃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区域。

(二)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中国的金融创新一直以来都呈现是自上而下的创新体制,国家作为创新需求主体集多重身份,既是创新的发动者和方案设计者,同时也是创新政策的供给者,还是创新风险的监管人。而地方和企业仅是创新的执行者,在缺乏创新激励机制下,创新的设计效应与执行效应常常不对应。西咸新区要努力争取重大金融创新在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先天不足的环境基础上推进创新,形成一套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打造西咸新区金融创新的自主创新、开放系统创新、制度化创新的特有模式。当然,金融创新过程也是风险形成累积与释放的过程,在推进金融创新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处于高发期及活跃期时,更要注意将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有机结合。

(三)以推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为契机,以产业发展带动金融聚集

西咸新区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在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西咸新区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机会,积极发展适合本地的新兴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金融聚集。新兴产业的发展,仅依附于老的融资模式是不够的,而是特别需要各种各样的股权投资基金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中一些创业型企业,需要创业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支持。从政府的角度讲,通过安排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可以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带动社会投资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极大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除了通过引导基金支持以外,政府在其他政策方面也可以为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高风险领域提供税收优惠。比如对于股权投资基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风险行业领域股权投资的收益可以减免所得税,或者对该领域的投资可以豁免国有股转持,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着重用于支持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四)探索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西咸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

一是商业银行应放宽信贷权限,有效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大项目及工业园区域建设,使其形成支柱产业链,带动新区经济全面发展。二是为西咸新区配套基础设施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强大金融服务,同时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贷款需求。三是中小金融机构要找准目标定位,重点支持新区内中小企业和实体组织的发展,以此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四是以“银团”贷款的方式对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撑。五是要积极拓展现有的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广泛吸纳资金并用足用好资金,有效支持西咸新区全力打造内陆经济隆起带,切实带动西北经济跨越式发展。

(五)不断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资金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使用

在建设西咸新区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资金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使用。要积极引进符合发展需要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重组,提升金融机构的发展潜能和抗风险能力。再次,通过金融机构的合作来扩大金融规模、提高金融效率,增加服务功能。在信用卡、通存通兑、国际业务、表外业务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尽快实现非现金支付工具在西咸两地同城使用,大小额支付系统同城标准收费,探索反洗钱、反假货币、征信等业务合作机制。推进“一卡通、一网通、一费通”建设,为支持新区建设提供金融保障。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毕家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J].西部金融,2010,(5):74-75。

[3]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97。

[4]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编.滨海金融探索[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袁云峰,黄炳艺.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其经济绩效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33-38。

A Discussion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Zone of Xi'an and Xianyang

LI Houcheng

(Xiangyang Sub-branch PBC,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职能和业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巩固资金链,加强投资管理,控制投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强化风险管控,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这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内涵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就是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金融创新的出现并非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从本质上说,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的金融系统难以适应新的需要,于是金融创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目的

从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金融创新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为了规避风险,增强安全性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复杂化,使得引发商业银行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等诸多因素使得资产价格波动不已,这就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想尽办法通过创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规避各种风险,力求资金的安全性。

2.为了满足客户和自身需要,增强流动性

金融业面临各种客户,他们对资金和金融工具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金融业研发许多创新理财产品和流动性不同的金融工具,既为客户提供盈利,又满足客户资产流动性需要。

3.为了适应竞争,增强收益性。

金融机构间业务交叉越来越明显,竞争日趋激烈。为在竞争中获胜,各金融企业必须重视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争夺市场。

4.科技进步,推动了新技术新产品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意义

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业的竞争和金融系统效率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金融机构的活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推动了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对经济的协调、持续和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可行性

(一)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臻完善,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准备了广阔舞台

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特征的经济,这种竞争在市场机制比较成熟的市场里,它带来了企业的活力,成为创新的原动力。从目前国内创新的现状看,不论是新产品的垄断,还是价格优势的保持,都有其阶段性,随着市场的开放,学习型组织的成熟,这些优势都会由强转弱而成为相对的概念。惟有创新能力,才是市场机制里最为闪光的亮点。对商业银行而言,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其在竞争中的寿命,我国承诺入世五年后开放内地金融市场,这无疑会加速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由此来说,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程必然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是金融创新的时代特征所决定的。

(二)科技手段日益丰富,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载体

综观当代金融创新,尤其是以银行卡、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产品创新方面,其中每一项产品的创新或功能的完善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变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科技发展引发的。如,以数据集中为表现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变革,使传统性商业银行的客户数据管理显得十分笨拙。就国内各家商业银行而言,招商银行就是以科技为恒定支撑力而获得金融创新优势的典型范例。因此,商业银行科技实力的强弱决定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经济效能的高低,这是金融创新发展史上的又一显著特征。

(三)市场主体多元化存在,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设定了细分化的目标市场。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使得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统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与各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近年来,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迫使商业银行的产品与服务适应这一变化,这种“倒逼”机制也加速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目前,一些机制灵活,市场反映机敏,注重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从金融创新中尝到了甜头。

(四)商业银行边际利润率的下降,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内在的深刻动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直接投资的勃兴,廉价资金来源减少,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再加上竞争及利率政策的调整,引起银行的利息收入下降,服务成本支出增加,银行要保持较高的收益,必须另辟新径,寻求新的突破口,金融创新便由此产生。在这种创新动力的驱使下,中间业务的创新便成了应有之义。

(五)中央银行的政策导向,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中央银行在确保金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一般都是鼓励金融创新的,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政策风险。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趋势

创新就是改革,创新就是突破,创新就是发展。银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品、服务、管理以及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近年来,随着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不断增强,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积极的推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理念与文化的创新持续推进

商业银行积极创新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在提高资产质量,增进服务效率,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致力于经营理念的创新

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对国内外先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学习和借鉴,并根据国内市场的发育状况培育企业新型核心理念。目前,资本必须严格控制金融风险,银行承担的风险须作为成本来衡量。

2.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创新

商业银行积极培育和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文化得以逐步的丰富和发展,从最初的拼搏文化、奉献文化、服务文化逐步创新扩展到信用文化、风险文化创新文化。

(二)产品与服务创新持续推进

商业银行进行了经营转型,逐渐从传统的以存贷业务为主转移到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和服务并重的轨道上来,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1.致力于产品品种的创新

商业银行坚持创新产品,业务范围从过去的存、贷、汇“老三样”发展为多元化。首先是,致力于资产类的创新,努力满足特定的融资需求,例如: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公积金提取还贷服务等个人贷款创新产品。其次是,致力于中间业务的创新,努力提高综合性经营效益。再次是,致力于负债类业务的创新,努力增强资金实力,主要包括各类债券,通知存款等产品。

2.致力于业务流程的创新

商业银行通过业务流程的创新,简化操作程序,实现客户,银行“双赢”。

3.致力于服务方式的创新

商业银行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倡导人性化的服务,积极改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并着力构建多元化渠道有机结合的服务网络体系。一是,创新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客户排长队的问题,商业银行通过改进窗口柜面服务,创新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效率,有效地缓解了“排长队”这一现象。二是创新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三)持续推进管理与技术的创新

1.致力于组织机构的创新

首先,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工作效率积极进行业务流程创新,减少了工作环节,提升了工作效率,例如:建设银行成立了个人贷款中心集中处理业务。二是加强风险管理,例如:民生银行设立了独立的信贷评审委员会,负责重大信贷项目的审定。三是增强业务优势互补。商业银行通过对部门的职能进行优化,加强业务之间的联系,整合不同业务的优势,促进关联业务的共同发展。四是提高专业化水平。商业银行对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努力提高部门工作的专业性。

2.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创新

商业银行引入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进行人力资源的创新。例如: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将员工的收入与费用和创利紧密结合起来,创利高则收入也高。

3.致力于信息技术的创新

商业银行不断加大信息科技的投入力度,电子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银行的服务功能日益加强。例如:自动取款机,资助银行,银行卡等高科技产品逐步普及。

(四)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核心优势

从目前各类银行业机构最具竞争力优势产品看,大型银行最具竞争力的业务是电子银行,业务和结算与贸易融资;股份制银行最具竞争力的业务是贷款业务,业务和银行卡业务;外资银行在结算和贸易融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设想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手段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足的主要表现

1.银行内部上下之间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总行的创新活动多,分支行的创新活动少。由于创新研发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等均集中在总行,基层商业银行创新权限很少,捕捉市场需求信息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被动接受总行的创新安排。同时基层的市场信息往往得不到总行的重视,影响了具有地方特色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

2.各类金融业务之间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的创新少。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专注于发展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居民投资意愿持续走强,受市场需求的推动,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资产业务日益成为新的创新领域。金融产品创新结构的失衡破坏了银行业机构金融产品创新本应具有的整体协调性,降低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功能和作用。

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创新活动多,不发达地区创新活动少。地区创新活动不平衡现象十分明显,这主要与经济活动对金融活动的需求程度不同有关系,发达地区对金融活动的多元化要求较强,市场的推动力较强。

4.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股份制银行的创新活动多,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的创新活动较少。同时股份制银行还积极在企业文化,经营策略和组织机构等方面寻求突破,金融创新活动能够比较全面,协调的发展。小型银行受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创新能力比较弱。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设想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促进商业银行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是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加强扶持,改进创新环境

强化金融创新,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扶持,积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是提高政府对金融创新的扶持力度,出台鼓励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措施、办法;二是加快推进银行综合化的经营进度。适度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银行开展交叉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在资本市场上多增加金融产品的创新品种。三是努力提升创新的监管效率。四是改善金融消费环境,努力营造有偿服务的金融消费文化,例如:建议政府推动、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积极鼓励营业额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安装POS,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商户使用银行卡等。

2.创新的着眼点要立足于市场及客户,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银行机构的引导,努力端正创新动机,切实在规避风险、完善服务和增强收益上下功夫,促进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全面、健康发展。要引导银行业机构坚持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银行业机构的创新如果脱离了经济社会实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创新也就失去了实质意义。因此,银行机构的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应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引导商业银行逐步调整金融创新战略,加大对原创性创新的投入力度,保持创新优势。并加大对原创性创新机构、个人的奖励力度,努力提高创新的技术含量和服务含量,保持创新优势。

3.正确引导,端正创新动机

一是要完善创新的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既要考虑现实的需求,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同时要增强分支机构的创新功能,强化基层主体的创新意识,使市场的需求能及时反馈给银行总行,激发整体的创新热情。二是要明确创新部门的职责和业务部门的创新目标。银行业机构要加强对产品需求采集和新产品推广应用的组织管理,明确职责,加大激励考核力度,建立有效的新产品推广激励机制。三是优化创新的流程。建立从客户发现、客户需求到业务创新和反馈的一整套操作规范,形成从了解客户到满足客户的完整循环,增强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4.健全机制,提升创新动力

商业银行要提升对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努力增强创新效率。首先,要提升产品创新研发能力,把握市场机会,科学进行市场细分,合理确定目标客户。其次要提高创新产品营销水平。要针对创新产品的目标客户开展业务营销,扩展新业务,做大做强新业务。再次,要重视产品创新的售后服务。注意跟踪调查和质量改进,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对客户的建议和投诉设立有效的接纳渠道和快捷的处理体系,以促进创新业务的蓬勃发展。

5.强化管理,提升创新效率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前提,人力资本的密集度基本上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水平。因此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特别要重视那些学历层次高、见多识广、富于创造精神的员工,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和接受国际先进的金融创新成果,博采众长。形成支撑商业银行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的人力资本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丽,杨斌.浅谈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J].经济与管理,2008.

[2]徐琼.防范我国金融创新风险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03.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1.1选题思路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股金融创新的浪潮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迅速扩张和蔓延,并演进为全球性的金融变革趋势。在金融创新大潮的推动下,一批经济学家陆续从不同角度提出各具特色的金融创新理论,如凯恩斯的规避型创新理论、西尔柏的约束诱导金融创新理论等,他们对金融创新表述的角度可能不同,但其实质大同小异。金融创新是指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金融业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业务技术、经营方式及管理法规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深化和变革的活动。它是一个由盈利机制推动的、缓慢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协议的逐期履行,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界的强劲挑战。然而,在这个相对开放的金融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也是与日俱增。一套完善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体系尚未建立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许多导致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突出。同时,面对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作为我国金融业“老大哥”的国有商业银行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与国际化接轨,就必须进行制度的创新,在经营中加强风险管理。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步伐日益加快,工、建、中、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股份制改造和重组上市都充满了挑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新的经济时代,如何确定产品创新的战略目标和策略,发挥核心产品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从而赢得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是一项重大课题。

1.2研究现状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熊彼特首先提出创新理论,他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归结为由创新所引起的。熊彼特所定义的创新,是指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社会生产体系中来,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他认为创新既构成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与本质。自从这一理论提出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创新理论的研究热情持续未断,但各种创新理论都未脱离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框架,都是对该理论的补充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欧美学者出版了许多著作研究和分析金融产品创新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在宏观、微观两个领域各有侧重:微观领域主要研究金融产品创新的定价原理和市场均衡;宏观领域的研究主要分析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制度与国家宏观政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唐雄俊教授在1986年的时候出版了《美国金融市场》一书,介绍美国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创新;同时,周林教授和何旗(1985)也在《金融研究》上发表了专门研究金融产品创新的论文。此后在其他刊物和书籍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与金融产品创新相关的文献。随着我国入世,积极融入到全球的经济浪潮中,形势的变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国外跨国银行集团的介入,对中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产生震动,同时形成创新的热潮。国内的学者开始注重在开放的金融化境中,我国银行产品创新性的影响。

学者们普遍承认开放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外资银行能够促进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能够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如张晖(2005)在“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开发模式选择—独立开发还是与外资银行合作开发”中明确表达: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目前陷入一种“系统自锁定状态”,要靠“外力”才能打破这种“系统自锁定状态”。而对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策略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宏观方面主要从宏观管理制度出发分析。例如,刘锦辉(2006)在“业务组织系统制约下的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中强调要通过体系的创新推动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艾敬仓(2006)在“金融行业治理模式探析,中提出了金融机构的三层治理摸式。庄永南和马晓琳的《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实思考》认为,加强对国外商业银行新业务、新产品的学习,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交流和合作,从而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综上所述,有关金融创新和国内业务发展的资料不少,较多地关注国外金融产品创新的成果。但是,把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论证,国内还并不多见。于是,我选择了二者的结合作为切入点。

1.3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了如下研究方法:

(l)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从理论上借鉴了西方金融学中关于产品创新、金融产品如何能在新的经济时代产生而不断适应当下的环境,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产品创新的实务现状,提出了诸如重视金融产品自主研发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体系;处理好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建立并启动金融创新支持体系,逐步构造银行业良性有效发展的生长机制;完善产品创新后的产品保护和改进体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处理好创新产品与传统产品的关系等贴近实际的建议。

(2)外部分析与内部分析相结合。在对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把该风险按照外部环境风险及内部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在全面分析各类风险的产生原因及相互间的关系之后,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1.4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是在金融产品创新的途径与方式选择过程中融入了风险控制的概念。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经济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切入,探究当下环境下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金融风险控制理念的灌输,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要求各国有商业银行不可大意,需要创新的同时兼顾有效地采取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

2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

2.1产品创新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创新未有效利用各要素市场;产品创新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创新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产品创新与信息技术融合度不高;产品创新的差异性不大,同质化现象严重。

2.1.1产品创新未有效利用各要素市场

从目前银行业创新产品来看,资产类方面逐步出现了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打包进行证券化处理以及信贷风险的转让等新的金融产品;负债类方面可以看到储蓄替代产品的不断出现,例如基金产品、证券投资产品、保险产品等,但是仍然缺乏实现现代金融业功能的品种和工具。虽然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证券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也日益多元化,但在分业经营体制下,真正跨市场的银行金融创新产品还十分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还显得十分单一,而发达国家如德意志银行的金融服务品种涵盖了债券、期货与期权、股票上市、产权交易和基金管理、经纪人清算等数以百计的金融产品和对应的服务。由此可见,国内商业银行没有很好地利用各要素市场进行金融产品设计、创新,产品匮乏、简单化、金融深化程度还不足、创新压抑等现象和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1.2产品创新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从银行现有的产品管理实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往往采取的是“产品主义”,而不是“客户主义”,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意识。产品开发和改进往往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客户的利益出发,对客户信息缺乏必要的整合和细分,导致产品设计过程中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具有前瞻性和吸引力的金融新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主体和金融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的市场特征,但这种多样化只是银行主体和产品种类的增加,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大部分金融产品没有较高的增值性和附加性,不能满足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金融需求。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与经济状况等,决定了客户对银行服务需求层次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国外银行在经营金融业务中,十分注重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及其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分别开发和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加强对一般中低端客户服务的同时,特别对高端优质客户提供更完善、周到的服务。香港恒生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针对高资产客户推出了“优越理财”服务;针对中产阶级的女性客户推出“悠闲理财”服务。香港汇丰银行为加强对高端客户的服务,专门设立“卓越理财”服务,为“理财总值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进行全面的理财服务。在这里,客户除享受“一对一”的客户经理服务外,还可享受综合理财户口、创新备用信贷、高额透支、综合保险、旅游等多种服务和优惠。香港花期银行对“百万富翁”级客户,更是实行“三(客户经理、基金投资经理、外汇投资顾问)对一”的专业投资服务。现在,又改成“四对一”服务,为客户新增了一名理财助理。此外,这些客户还可享受银行提供的24小时投资买卖、网上贵宾理财等服务及豁免信用证(卡)年费、旅游、娱乐、购物、美容等多种奖赏和优惠。而我国由于实行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模式,出于对市场风险的控制,国家对银行、证券、保险合作有较多的限制,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也仅仅停留在共享网点和营销资源的较低层次上,国内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在银行自身的产品打包之上,很难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对证券、保险等综合产品的开发较少涉及。产品方面的欠缺,导致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往往注重于表层的服务方式,如配备专门的客户经理、提供专门的场所、亲情服务等,这虽然是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与个性化的“财富管理”在本质上还是有较大的距离。

2.1.3产品创新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从当前银行的经营环境来看,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新技术革命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银行业务品种日益增多,覆盖了公司和个人存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等各个领域,银行产品和服务也不断向证券、保险等其他领域渗透;但是目前银行给客户提供的许多产品功能仍然十分接近甚至重复,且缺乏产品之间的相互连接,没有考虑到将这些产品的功能进行整合和优化。此外,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从而导致银行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产品与市场的需求有相当的差距,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同,有许多产品出现开发出来后乏人问津的现象。国内一些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的初衷只是为了提高知明度、抢占市场,而忽视了盈利能力的提高,在创新过程中只求规模不讲效益,一味求“新”求“鲜”,致使一些创新活动表面上红红火火,但实际上赚了吆喝赔了钱。在产品的后续管理方面,则普遍存在重视产品开发,轻产品维护、产品改进的问题。银行产品推向市场后没有有效的跟踪体系,销售的实际情况得不到及时全面的反馈,缺乏产品盈利能力、客户群体、产品质量、市场认可程度等方面的事后评价和分析,无法为产品计划的调整改进提供有力依据,从而大大缩短了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无法适应市场竞争。

2.1.4信息技术落后,与产品创新的融合度不高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应用于银行业务领域,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电子信息服务,而且我国银行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缺乏深层次数据分析功能的营销系统就是一个例证。另外,我国各家银行在建设自己的电子网络系统时基本是独自操作,这样开发出来的系统往往导致重复建设,增加了运营成本。据统计,目前恒生银行80%花旗银行79%的业务量靠自动化设备处理,电子银行系统不仅为客户提供一般的账户查询、转账、付款等服务,而且还提供客户贷款申请与迅速批核服务,以及通过电话银行或电脑进行股票、外汇、基金等投 资的服务。但是尽管近几年国内银行业务电子化发展迅速,电话银行、网络银行、ATM等渠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与国外银行服务方式相比还远远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仅从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来看,目前90%以上仍由柜面人工办理,许多简单的存款支取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完全可以采取机器处理或客户自助的方式解决,却往往集中在柜台办理。如工资、代收水电费等,通常要面对庞大的客户群体,而大部分基层银行网点少、人员少、窗口少,服务很难跟上,柜面排长队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开办代售火车票业务的银行,因开设窗口较少,在春运等节假日高峰期间每天门前人满为患。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柜台压力,挤占了其他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造成业务处理速度偏低,营运成本居高不下。

2.1.5产品创新的差异性不大,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雷同,产品缺乏特色,金融工具品种少、结构单一,突出表现是:产品创新往往着眼于对同一客户群体的争夺,如大型企业、高收入阶层等,而对另外急需提供金融服务的客户,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一般城市居民等,则缺乏创新性产品;一种新的创新产品开发出来后,很快就被其他银行竞相模仿,易于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秩序混乱。目前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大多是在传统存款、贷款、票据、投资、结算、担保等业务基础上的创新,缺乏期权、期货、票据发行便利等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各类金融产品组合创新,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同时,国内商业银行现阶段尚不能利用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分析手段、金融管理方式来拓展业务范围、增加收益来源,大多靠引进国外技术比较成熟、交易系统比较简单的业务,创新产品系列大同小异,独特性不强,不但无法成为自己的核心产品,反而形成了过度竞争。过度竞争使得收益率降低,为提高收益水平,银行往往需要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过度竞争,竞相压价,收益水平下降,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为提高收益水平,银行只能采取各种方式,降低服务质量;过度竞争会导致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降低,整体效益下降;金融创新产品维持较低的价格水平会使银行缺乏增长后劲,加上同业之间的挤兑,致使新的银行业务很难发展起来,最终降低整个行业的竞争实力。

2.2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金融创新环境不完善;缺乏新产品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有效的体制支持;新产品缺乏整体营销和品牌营销的意识;金融创新人才短缺。

2.2.1金融创新环境不完善

一是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机构数量、从业人数还是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不利于金融创新。二是我国的金融管制相当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而且对创新产品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创新。三是对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缺乏法律保护。一种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由于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加以认定和保护,于是很快就被其他银行仿效,使得最初的产品开发银行预期利润降低。如中国建设银行最早推出以“汇得盈”为产品品牌的外汇结构性理财产品,首创锁定固定收益的较长期限外汇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个人客户将手中外汇现金或在其他银行的外汇存款转而购买该理财产品,以期取得比一般外汇存款利息高出一筹的收益。不过仅仅过了一周,国内各其他银行纷纷推出同类型产品,不论是产品设计、目标客户群、定价模式均如出一辙,受益却略略高出最先推出产品的银行。这也是各银行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搞自主创新,从而导致产品同质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四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超前消费意识和投资理财意识淡薄,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加快金融创新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基础

2.2.2缺乏新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力

长期以来,我国对资金的利率一直实行大一统管理,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和监管,各金融机构只是负责在人民银行授权范围内组织实施,表现出强烈的计划性、垄断性和封闭性,没有实现市场化,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无法根据企业及贷款项目风险水平的大小确定贷款利率。由此损害了利率内在平衡机制,造成了利率结构的扭曲,影响了资金配置效率,致使商业银行自主创新能力低,难以自主定价配置资产和防范风险。在新产品开发中,国内银行往往缺乏市场调研和系统分析,只是根据领导“命题”,在不完全、甚至很不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就进行新产品软件的开发工作,结果只能是“三边”作业(一边提需求、一边设计、一边开发),不仅新产品系统的开发质量不高,而且常常是未经市场试验便匆匆将产品推向客户,结果便是在市场上一边交“学费”,一边更大的成本改进产品质量。

2.2.3金融创新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

金融产品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单个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创新步伐迟缓,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创新涵义的理解过于狭隘,只重视单个产品推出,而对其他方面未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使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创新缺乏动力和持久性。目前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沿用的“部门银行”组织框架。在管理上,国有商业银行沿袭了总行一分行一二级分行一支行一网点的5级管理模式,这种多层次、垂直型的组织体制往往造成信息衰减、沟通不畅、组织僵化等弊端。不利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运作体系。在内设机构上,主要按照业务及产品分类设置部门,一个部门只负责提供一种或几种产品和服务,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无法从整体上对业务进行综合管理,更难以对客户、渠道、业务等进行成本分析。总分行制以及总行对经济发展不同水平地区“一刀切”的授权限制,不利于在银行内部形成有效的创新传导机制,对瞬息万变的竞争市场作出敏锐的反应;商业银行对创新的激励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亟待根据创新业务的特点和新情况作出调整。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领域的建设模式基本上围绕数据大集中这条主线进行。但数据集中并不能直接带来银行经营水平的提高和风险管理的改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及时获取各类交易数据,并将交易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产品。

2.2.4创新产品缺乏整体营销和品牌营销的意识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多是以个别产品的交易为中心,这导致对优质客户没有整体营销的概念,每一笔交易都是孤立的,而美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模块化产品管理方法,通过对产品的分解重组,产生种类繁多的创新组合,满足不同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不同偏好。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条线分割清晰,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对产品的统一规划管理。中资银行在产品形象设计时,很少将新产品与银行整体品牌相结合,错失了提升整体品牌形象的机会,并延长了新产品品牌形象在客户心中扎根的时间。如各家银行竞相推出的理财业务中,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达理财、民生银行的富林理财和保得理财、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服务项目。显示了国内银行对“金”、“富”字眼的喜爱。但这些名字除了招行的“金葵花理财”是对招行的“葵花”形象的延伸外,大多数银行都与银行原来的品牌形象关系不大。

2.2.5金融人才短缺,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人才是产品管理的关键因素。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提倡人性化管理,确立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业务目标,经营责任与管理责任的具体落实和特殊的专业人才政策,因此在经营管理中无法充分发挥职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可推出创新金融产品的种类

这里所说的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工具和业务的创新是相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过去的工具和业务而言的,并不是相对于国外商业银行而言的。银行产品创新方向可分为五大类: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创新、虚拟化金融产品创新、个性化金融服务品牌创新、其他金融服务创新。其中前两项创新能为银行业带来直接收入,后三项创新则可以通过提高银行竞争力,间接带来经济效益。

2.3.1银行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创新

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新产品主要集中在个人业务方面。上海银监局在去年召开的“2009年上海银行业金融创新与监管研讨会”上强调,上海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应放在个人人民币产品上,上海应当成为各类人民币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的研发和交易中心。而上海做为国家确定的金融中心,其发展方向在全国金融业应产生导向作用。不断加强个人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出各具特色的产品,以品牌效应吸收存款、争取客户。 贷款业务创新产品方向仍然主要集中在个人业务方面。个人贷款新产品几乎涉及居民的全部热点需求,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生产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品种有住房抵押贷款、旅游贷款、助学贷款、汽车贷款、耐用消费贷款、装修贷款、定期存单质押贷款等多种。广东发展银行还第一个推出了个人投资创业贷款,表明个人信贷业务己从消费领域步入生产领域,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贷款产品创新可以在票据贴现、项目融资、福费庭融资、保理业务等方面做更大的探索。

2.3.2中间业务创新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新开办的中间业务种类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证券、基金、保险、收付款、电子商务、交费易、银证通、咨询、保管箱、企业银行、个人理财、代开存贷款证明等。各类中间业务推出之初因为没有明确统一的收费标准,各行为了提高竞争力,纷纷提供免费服务或象征性收费,因此,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很低,没能起到增加银行收益的作用,也造成办理中间业务的巨额投入与低产出之间的矛盾。而随着存贷利差收益的收窄,国内各商业银行已纷纷取消免费服务,推出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将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2.3.3虚拟化金融服务创新

虚拟化的金融产品是指在网络、信息与高新技术的推动下,银行的经营打破了传统的柜台概念,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以集成电路卡、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了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集查询、转账、信贷、买卖股票、买卖外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虚拟银行。目前,多数国有商业银行都开通了电话银行业务,网络银行业务。但电子渠道银行口碑最好的并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是招商银行。

2.3.4个性化金融服务创新

个性化金融产品是指银行为其客户(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个性化一揽子综合的金融服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包括企业银行、个人银行、商人银行、理财宝、外汇宝等。这些产品的推出表明银行与客户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客户是银行利润的重要保证和来源,而客户对银行服务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方面民营股份制银行同样领先于国有商业银行。如2010年3月底,为顺应国家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兴业银行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出首个面向自雇个体、个体工商户、合伙人和私营业主等“成长型经营业主”群体量身定制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兴业通”。此次升级后的“兴业通”品牌产品“集贷款融资、支付结算、理财规划与贵宾服务”为一体,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成长型经营业主提供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产品。 与同业同类产品相比,“兴业通”最大的特色在于其提供的不再是单一的银行产品或服务,而是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案。除了基础的支付结算功能,“兴业通”提供的贷款资金将有力支持经营业主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经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