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发展论文(精选5篇)

  • 健康发展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开展健康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健康观念的提出,护理学已进入健康促进的时代[1],护理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护理工作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的健康问题的照顾。护理健康教育作为…

健康发展论文(精选5篇)

健康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从健康教育的起源,自我保健、行为干预、新型护患关系、社区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教育研究的方向及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阐述了21世纪护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性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正迅猛发展,一个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正逐步形成。新世纪健康教育的4大发展主题:平等、权利、环境、经济是护理人员探索的新问题。21世纪人们将在民主、自由、福利等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平等,健康也将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更高的目标,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护理工作者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开展健康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健康观念的提出,护理学已进入健康促进的时代[1],护理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护理工作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的健康问题的照顾。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护理工作中,并提到了学科发展的日程。如何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是护理工作者21世纪努力的方向。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起源于本世纪初。美国1925年最先兴起健康教育,经过反复探讨,在实践之中深化提高,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社会学和医学知识中占据重要位置[2]。20世纪之初,随着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健康教育理论开始引入我国。

纵观健康教育发展史,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健康教育的思想及论著,就非常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1909年中华护士会及1925年中华医学会的成立,1930年中华教育学会的成立都对我国健康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3年陈志潜在《中国医学杂志》发表“定县乡村教育实验”,可谓我国社区健康教育的雏形。1934年陈志潜编译的《健康教育原理》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论著。1935年由胡安定、邵象伊等发起组织“中国卫生教育社”,同年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这两个全国性的健康教育群众性团体的成立,为当时的健康教育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9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健康教育协会与中华医学会合办了《中华健康杂志》,注重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并注重心理、社会和环境的健康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促进理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社会动员理论使我国的健康教育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当医学模式转变为心理生物社会的模式后,卫生发展的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健康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我国在参加第13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从单纯的卫生科学知识的传入改变为传播与教育并重的新观念。在1990年的全国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将“卫生宣传教育”改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1997年间中共中央提出的“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展望未来,护理健康教育事业将会成为世纪所关注的学科,定会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发展。

2健康教育中一个新概念——自我保健

WHO指出,自我保健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21世纪的护理实践正向临床护理与个人预防,保健相结合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从50年前没有疾病便是健康到当今健康的三维观念(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完美状态)。这些使人们意识到健康的自我保健价值和作用。自我保健在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后的自我保健,可以恢复人的自我防护能力,掌握自己的健康。健康教育可以使人们“多靠自己,少依赖医生”。

3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行为干预

21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型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均有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证明这些疾病与人们不良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对这些疾病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干预人们的行为,纠正不健康行为,指导健康行为。开展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减肥训练、缓解精神压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21世纪健康教育是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实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提供信息、咨询、提醒,增进健康措施以及其他形式的关注),即根据计划指导和督促目标对象,改变行为,维护其健康。因此,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4新型护患关系为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病人对个人健康权利的重视。病人服从医生、护士这种传统的“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已不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21世纪必将在“平等—合作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引导-合作型”或“相互参与型”的新型护患关系[3],护理工作一方面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参与治疗和护理,另一方面赋予医护有告之实情、尊重病人的意愿权,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遵医行为的责任。因此,在健康教育实施中,护士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听取病人的意见,互相配合、商量,制定教育计划,护士根据制定的目标及内容进行系统指导,共同达到预期目标。1995年日本试行公开护理计划,旨在提高质量。美国护理专家A.Davis曾提出:“健康服务对象必须参与自己的护理政策”。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保健提供者、决策者、沟通者、社会领导者、管理者的多重角色,以适应时代变化趋势。

5社区健康教育者的中心工作

1998年,国际护士会提出的主题是“携手共促社区保健”,这正适用于我国,我国的社区保健势在必行[4]。50年来,各省市已成立了三级卫生保健网,但从医疗卫生的资源分布来看,更多的是偏重对大城市。社区中许多贫穷、残疾并缺乏卫生资源和知识的个人及家庭,他们渴望得到更详细的卫生指导。在新世纪,要通过各医院、保健中心、病人家庭及社区间密切配合,建立医疗协作网,创造一个信息相通的社会组织,实现医疗技术共用,医疗资源共享,使医疗延伸到院外,提高病床周转率和使用率,和社区共同承担起促进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护理工作范围也进一步拓宽,护士应走向社区,根据人们生命周期和家庭周期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生命监测和控制,提高人们自身控制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帮助他们得到基本的健康服务和援助。开展公共健康事业,推动社区卫生工作进展,这将是新世纪健康教育者的中心工作。

6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2000年我国老年人已占人口总数的7.3%~8.8%,已成为老年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家庭照顾老年人的状况随之改变。医院的作用、结构将重新设计,护理工作的范围随之拓宽。医院护理工作将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面向社会的老人护理、家庭护理、临终关怀。护理还将在多元化场所服务,向社区老人提供长期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主动追踪护理信息。为此加强老年护理,开展家庭护理,担负起社会赋予护士新的使命,是21世纪护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方向。

7加强健康教育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护理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系统研究我国健康观,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内容以及适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并把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如何一体化,健康教育体制如何进一步完善作为研究方向,使护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氛围,是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体验到护理工作的价值,看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旭.国外护理新动向——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1):1-2.

[2]陈静.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文献分类探讨[M].图书馆建设,2003(4):2.

健康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社会保障中国

人生一世,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没有健康,其他的又何从谈起呢?健康保险在中国该如何发展,成为每个人思考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健康险的一些建议。

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人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与此相反,商业健康保险业从建国到医疗体制改革之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医疗改革之后,才开始缓慢发展,但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广大群众的需求。总的来说,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健康保险品种单一,覆盖面窄

2003年7月18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的《健康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草拟)的讨论稿中写到:“健康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使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或给付的一种保险。”这在中国是首次对健康保险的概念和业务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文件中还写到:“健康保险具体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健康保险产品的种类主要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而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几乎还是空白。

用工制度改革后,公费医疗面日益窄小,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群体范围扩大,同时对医院有关数据和全社会的患病的概率难以掌握,给保险费率的精确计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药品的价格普遍较高,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检测手段日益改进,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商业保险望而却步。尽管这几年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不少新险种,但也只限在重大疾病,对覆盖面较大的疾病险种还显得苍白无力。另外,因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及中国的家庭结构倒置,护理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要发展起来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对于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阶段中国发展这种险种的难度很大,主要障碍是缺乏社会诚信体系,保险公司很难控制风险。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1—7月份,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人148亿元,只占到同期寿险保费收人的8.9%;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4764亿元,商业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赔付额为12.9亿元,仅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的0.2%,我国健康保险覆盖面之窄是显而易见的。

2.没有专门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首先,从法律规定上看,没有明确界定健康保险业务的性质。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来健康保险业务只能由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健康保险业务与人身保险业务的差异。但是保险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又规定:“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我国《保险法》仍将健康保险归为人身保险业务,保险业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在法律上仍不适用于健康保险业务,但实际上,健康保险区别于寿险,它比寿险更复杂,在理赔、定价、受益等方面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在某些方面却与财产保险有相似之处。

其次,从国内经营情况看,目前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大都是经营寿险业务的公司,由于对健康保险在风险本质、精算方法、管理技术、服务内容等方面与寿险业务的差异性认识不足,从而在经营行为上表现出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险需求缺乏认真研究,不下功夫开发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技术,不注重建立健康保险的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而是沿用寿险的经营模式和方法在经营健康保险,在与医院的合作和管理方面更是缺乏创新。从发达国家的保险经营上看,寿险与健康保险不能或很少混业经营,有的国家将健康保险划为保险业的第三产业,在经营中与寿险和财险都区别开来,在精算上要考虑健康保险的长期和短期收益、稳定及波动程度,还有设计的复杂程度。因此,健康保险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独特领域,应有专门的健康保险公司来独立经营。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公费医疗、劳保制度的存在,“病人看病,家属、医生搭车,国家买单”的思想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被保险人很难被带进商业保险的消费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成为拥有共同利益的行为主体,使得保险机构的费用控制很是被动。在健康保险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着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被保险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往往比保险人更加全面,患有疾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加容易购买健康保险,这样就会产生逆选择风险,保险公司在核保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另外,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也经常在健康保险中出现,尤其是在重大疾病保险中,更有甚者,被保险人与医生串通一气共同来欺骗保险公司以诈取巨额保险金。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壁垒的存在,患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医生,往往做出更合乎自身利益的选择,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这样肯定会导致不必要的高额检查项目、大处方的出现,而且,由于医疗服务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医疗服务提供者在机构和技术上的发展相对于商业保险来讲远远超前,医院有对医疗消费抉择的垄断权,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很难介入到医疗服务当中,对医疗费用加以监督和限制。

4.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地位不明确,社会大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风险防范意识和健康保障意识还不强。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核算等经营过程中缺乏以应有的法律规章进行自我保护和规范,有些人可能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只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扩展过程中,各地的执行标准也不完全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主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和把握尺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不统一为经营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法律环境、政策环境、政府职能的转换、医疗体制、医药销售分配、价格体制等等,都对健康保险的发展构成了干扰。

二、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建议

1.明确健康保险地位,提高社会公众对健康保险的认识

首先,从法律上界定健康保险的概念,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界限,认识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财政上争取健康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风险防范意识,用典型事例和客观的数字来进一步说明论证商业健康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研究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

健康保险业务的经营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险种来满足市场需求,各保险公司应在遵循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规律基础上,以准确的市场定位确定经营领域,同时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管理水平,积极拓展健康保险新的业务领域,逐步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积极进行产品品种、经营模式、业务管理水平的创新,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

具体来讲,在险种开发方面进行市场细分,提供与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相适应的产品,重点突出险种的保障功能,并积极引导消费者在购买健康保险产品时应着眼于其保障功能。总的原则是:对于低收人、无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宽范围、低保障的险种;对于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窄范围、高保障的险种;对于较富裕的年轻群体,提供价格与保障程度比例适中、保障期长、保障范围有针对性的险种;对于高收入的中年群体提供高价位、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对产品推出的顺序问题,由于保险公司在推出健康险种的前期阶段,风险控制技术和经验数据的积累尚有一个过程,在无成熟模式可借鉴的前提下,应优先推出风险较易控制的险种,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短期健康险、定额给付型险种等业务为突破口,并可辅之以具有附加值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开发医疗保险救助卡等,减少一些诸如门诊医疗保险等费用报销型险种的开发和推广。当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再逐步扩大责任范围,增加费用报销型险种的供给和提高赔付限额等。待时机成熟后,再适时推出一些老人护理保险、长期住院保险等新型险种。

3.构建科学的专业健康保险经营体系,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保险业界应当首先从观念上转变对健康保险的认识,明确健康保险的特殊性,从而才能确保健康保险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其次,要设置专业健康保险经营机构,尽快设立一批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或在保险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健康保险部,同时还要完善各类中介管理主体以确保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有效合作,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化经营体系;最后,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上,要完善专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定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建立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核赔管理制度,加快研发和推广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核赔管理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培养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建立健康保险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制度

在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从目前情况看,保险公司风险管控水平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大力推动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风险控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首先,要推进医疗服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战略利益联盟,积极探索医保合作的途径,争取建立起一个政府、保险公司、医院、保户“四赢”的医保合作模式。保险公司可以在实务中采取各种途径,如可以对医院实行公开竞标来选择合作的定点医院,可以不定期地对定点医院的医疗活动进行抽查等等,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监督医疗服务活动。

其次,一定要严把承保关,根据不同健康保险产品的要求,对被保险人进行严格的体检,防止逆选择风险的发生,通过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掌握被保险人的健康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及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实施有力监督。同时对一些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还要注意调整费率。

第三,在健康保险产品设计时,注意引用医疗费用的合理分担技术。如在条款设计中恰当地应用除外责任,规定合理的免赔额、自负比例和支付限额等。

健康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艺术与道德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是社会性的艺术,不能违背道德的发展而发展。文中阐述了艺术影响道德和道德影响艺术两方面内容。并且通过对当今存在的一些艺术行为的批评,进一步论证了反道德的艺术是没有前途的,是不被社会认可并注定会遭到排斥的。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反道德伦常的甚至是极端的艺术行为,归根结底是一些艺术创作者曲解了美与善的真正含义。艺术创作者应该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下,发展健康向上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艺术;道德;审美观

艺术既不是道德的统领者,也不是道德的仆人。艺术和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们通过艺术活动,传递思想、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使社会成员的感情能够相互沟通,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艺术也是具有社会性质的艺术,不能违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艺术影响道德。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它所处的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道德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必然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关系。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渗透着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艺术活动也不例外。诚然,一些艺术作品不能直接的反映道德,但是通过创作者的审美观念,也往往可以体现某种道德情操和道德理想。

艺术影响道德还表现在,由于艺术的生动、形象和能给予人以深刻印象等特征,使得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具有道德教育作用。托尔斯泰认为,把艺术等同于美是浅薄的,因为艺术的价值取决于“它在人生中的作用”。在托尔斯泰看来,艺术的价值存在于它的道德目的之中,优秀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道德善的一面,人们可以从中吸取道德的善的训诫。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以礼乐正天下”,尽管他重视礼乐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他看到了“乐”在培养人们道德情感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今天值得借鉴的。一部能够给予观者深刻印象的艺术作品,能给人提供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画卷,人们在欣赏这幅美妙图画的时候,会产生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深刻反思,由此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人们在这种共鸣中不断提高自己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的感悟。

另一方面,道德也影响着艺术。在文学作品、建筑、书法、实用工艺之类的艺术形式中这方面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虽然建筑是一门偏重于实用和表现的艺术,但是同其它各门艺术一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它也能体现出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因此道德影响艺术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在现代社会,道德感情中往往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的“碎片”,这使得某些艺术创作者为道德而艺术,为政治而艺术,为私利而艺术,从而扼杀了其成果的艺术。

在艺术与道德并行发展的今天,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可以跨越道德而发展。以行为艺术为例,2001年,中国成都,一个名为《复活节快乐》的行为艺术在上演着:某头不幸的公猪被抬上手术台,而后被剖开胸膛,露出尚在跳动的心脏,然后在痛苦的嚎叫声中死去,血腥的场面让观众吓得脸色苍白。据说该行为艺术本来想展示猪的受难与复活,猪的死纯属于意外事件。但是整件作品中呈示出虐待与血淋淋的场面已背离了正常的审美观,实际上是美学的恐怖主义。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让垂死的金鱼在地上进行“死之舞蹈”、从被剖开胸膛的牛尸体中钻出、用人的尸体制成表达某种离奇理念的物品,甚至是吃死婴等极端的表现方式,使得审美离人们越来越远。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工作者明知“知人论画”的道理,但却抵挡不住实际利益的诱惑,对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进行涂脂抹粉,全然忘记自己的道德操守和学术立场。

如果试图描写残暴的行为,就去大力渲染断臂残腿,或拉肢酷刑、血腥拷打,或残忍火刑等血淋淋的场面,都是于艺术无补的。再就艺术的惯例而言,艺术家们总是为我们展现出现实中动人的侧面,制约着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对恐怖、愤怒等行为的反应。尤其是使我们经历那种视他人的创伤为自己切肤之痛的强烈的同情心得以减轻。如果照搬惨不忍睹的场面,只会迫使观众远远地避开。艺术家的生存不应是故作先锋的孤立,不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反道德而是力争获得超越性境界。因为艺术来源于社会,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真正反道德的艺术家往往脱离公众,然而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今天已经不是庸众,他们每个人正在成为日常艺术家,并以自己的审美观来评价艺术家。艺术品的专业界限和独特身份正在被改写,一味地反道德是没有前途的。转中国-探析今天的一些艺术行为之所以走到了反人性、反道德伦常的极端,实质上在于一些人对艺术的误读,对美与善的曲解。美是艺术的本源,而善则是道德的标准。马克思的艺术美育观点告诉我们:艺术的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塑造人的情感,使人的情感获得解放,构建一种高尚的现代人的精神,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然而,在一些艺术家的眼中,美与善却在他们的视野之外,所谓艺术行为就是标新立异,以怪诞的、背离社会伦常的行为达到令人咋舌的效果。剥去这些怪诞行为艺术的外衣,其实留下的是内容的贫乏、对生命的亵渎以及对人的发展的阻碍。

艺术是从美的角度反映社会文化生活,而道德是从善的角度反映这一点,应该把艺术和道德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美的艺术也就是道德的艺术,道德的艺术也是美的艺术,没有道德价值保障的艺术就会显得很苍白,躲进象牙塔中成为一种无用的玩偶,甚至于走向颓废;而没有审美价值作基础的艺术就会变得乏味,由于其功利目的太强而最终沦为道德的工具。

总之,艺术创作者应把美和善统一在一起,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艺术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的生活中正确处理好涉及到的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才能使艺术真正得以健康发展。

健康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多元渠道,更不具备独立的跨国营销组合手段,作为“稀缺”资源的广交会被看成是一个捷径和高效的营销方式。但出口竞争依赖低价格优势,综合效益和利润不高等顽症均能在参展的各环节得到反馈。核心技术与品牌的缺乏导致企业在贸易谈判中失去定价话语权!同时,行业管理严重失控,广交会中一些“假、大、空”之弊端与市场化运作存在深刻矛盾。如何祛除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新型出口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参展商的门槛制度是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 论文关键词:广交会;恶性竞争;效益;核心竞争力;新型考核机制 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平台是被称作“华夏第一展”的广交会。广交会自始至终担当着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角色。全球任何一个展览,无论从到会数之众、品种之多、成交额之高,还是从国家的重视程度来看,都无法与广交会相提并论。但在国际经济秩序、信息技术发生巨变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与分工中,广交会仍然延续以低价招徕客商、低值产品为导向、“博大”却不“精深”的地摊式贸易方式,导引国内众多的企业停留在全球产业链末端、为一份渐趋微薄的利润给世界打工的会展模式难道不应该寻求变革吗? 一、会展模式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广交会”经济效益分析 参展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方式。现代贸易中的“展览”已被公认为最杰出的市场之一,它促使来自各方的同行、买(卖)主、投资者相聚一堂,彼此交流。商家不仅做成了生意,还调查了市场,得到了新的启发并获得了新信息,多种益处在几天内同时获得。参加国际性会展,特别象中国的广交会,是中方企业扩大产品出口的重要渠道,也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捷径。 多年来,广交会始终使国内众多的大中小企业趋之若骛,成为“稀缺”资源并形成一种磁场效应与广交会情结。这是因为,我国出口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资金有限,尚不具备独立的跨国经营手段,只好将广交会作为开拓客户的唯一路径。众所周知,最初的广交会是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唯一同外部世界联络的窗口!在其漫长的、由初级产品转为工业制成品的过程中,广交会为中国的出口创汇做出了辉煌贡献,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老广交”和外贸人才。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贸易规模已居全球第三。但外贸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出口竞争主要依靠低价优势,贸易利益与其规模很不相称,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脆弱,市场抗风险能力较低,综合效益和利润微薄;在世界资源与产品整合中并未摆脱最底层之角色,这些症状都能在广交会的各环节得到反馈。从另一个意义而言,广交会也是一个外贸粗放型产品之集大成者。政府当以科学发展观思路与思想解放之智慧,努力改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增产不增利”(张春森,何京扬,2007)的恶性出口局面;推动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型,这样的观点基于以下几点事实。 二、“广交会神话”的破解与几个敏感问题 (一)关于自有品牌问题广交会已成为一个响亮的部级招牌,但几十年来,广交会的不断壮大并没有促使数以万计的中国出口企业拿得出几个在国际间响亮的品牌。中、小企业在市场开发和产品推销的渠道上过度单一并集中在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据我们对长三角近百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企业的产品带有完全或大部分仿制性,多为贴牌生产: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拥有率不到5%: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所占比例不足3%,自有品牌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占的份额不足1%,超过50%的企业每年用于广交会的费用开支占据企业年度产品推介成本的70%以上。核心技术和核心品牌的缺乏导致了在贸易谈判桌上只能仰人鼻息!其低利润局面无法在签合同的广交会这个大舞台上得以改观。企业缺少可用于宣传自身产品和市场开拓的多元渠道(鲁丹萍,2007),除广交会外的其他会展和电子商务等形式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推广,从而直接导致了企业在众多同类产品中不断实施低价竞争。行业管理严重失控。 (二)关于低价竞销与海关最低限价制通常认为贸易能使双方受益(李恒,2007)。但在“出口至上”理念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在出口谈判过程中“孤筏单舟”,处在产业链最底端,丧失谈判主动权,只获得微不足道的利益。在1993~1997年,中国商会、机械 基础件分会曾在全国实施过海关最低限价制,即要求国内各企业出口的产品如链条、轴承、阀门等不得低于海关核定的最低限价,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更没有起到保护企业的目的。原因是:这个规定对下面的企业未形成行政或行规的硬性约束,也无处罚措施,结果价格越卖越低,早已突破限价底线。例如:某个销路好的产品由多个生产厂家供应,出口产品的可替代性太强,致使每家都使出绝招争抢客户和市场。中国的液晶产品业已完全沦为“打工者”,导致产业自身难以实现技术瓶颈的突破,更使得下游产业的技术本土化、利润本土化难以为继,沦为组装车间。自己生产,别人赚钱的局面呈全国性态势。以毁坏资源和环境以及国民健康等形成的“贫困增长”赚取的外汇和财富,对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破坏力。“贫困化”增长的涵义是:“大国经济增长引起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导致社会福利下降程度远远高于人均产量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最终会出现越增长越贫困的结果。因此又叫‘悲惨的增长”’(陈晔,2007)。判断一国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最主要依据就是贸易条件。过去的十个年头,我国的贸易条件呈不断恶化态势,无序竞争蔓延,突出表现为:中国进口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和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疯狂下跌。以园林工具为例,浙江省做这个产品的企业就有50家之多,轴承热销的1997年,浙江省慈溪周巷镇的轴承厂家达到近10家之多。一套UCP204型号的轴承由原来的3.10美元最后贱卖到0.80美元,近乎白给!企业同业间竞争过度,导火索由广交会引燃,广交会的展位按行业区分。从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行业分布看,纺织服装、鞋帽箱包、五金工具和塑料制品等轻工产品在其出口体系中占据很大份额,但由于内部竞争激烈,利润率被一再压低,因此难以获得较高利润。在广交会上,同类产品的出口企业在同等环境中向外商展览,外商对比企业各自的报价后,对价格差异一览无余,然后拼命压价,企业此时为获取竞争优势,完全处于被动挨打中,贸易方式、价格条件选择上失去主动权和话语权!“贸易条件恶化”,呈一边倒趋势(曾铮,胡小环,2005)。商会曾核定的海关最低限价制度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摆设,于是各企业便自编自导,上演一出“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闹剧!也使得来自海外的贸易摩擦案例激增。 (三)关于广交会“假、大、空”部分现象透视行政主导模式的展会方式亟待改进,比如展位问题。展位主要以指标的方式在各省(区、市)和行业之间进行分配,难以靠市场化手段进行调节。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至今无法进入这个国内最大的出口交易平台。 1、广交会具有浓郁的政府主导机制和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政治色彩。政府职能的多位、错位影响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在展位资源配置上主要靠权力分配,而非市场调剂,如摊位的分配与定价等等。各省交易团的正、副团长均由各省外贸厅长、或副厅长等高官担任,他们带着签大单的任务,将下面的企业置于签大单的重压之下,一些边远贫困省份的副省长亲自督战,甚至不惜把在广交会之前已经签好和待签的合同书拿到广交会上,再行签字仪式以充数。每到广交会临近结束之际,没有签到多少合同的企业都会在上级领导的不断催问和暗示下,虚报合同、虚添成交额,然后报至各行业分会汇总并向外界披露,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2、广交会期间,每天都有大会出版的战报,报纸的内容主要是各交易团上报的签约数额统计,这些数额含有大量水分。广交会按省、市组团,每日团部会要求下属参展企业填制当日成交统计表,汇总到大会并公布,各参展单位均有夸大。它传导的信息还会使那些尚未签约的公司及领导坐立不安并互相攀比。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外商都是来现场签约的。客户对产品有一个认识、洽谈、考察工厂与最终签约的交互过程:现场下单的中小客人居多,而大客户一般不会现场下单,会在会后继续商谈和评估。但中方总是急功近利,误导舆论,片面地主张来广交会就是来签合同的。这就是“假、大、空”——合同是假的,数额是大的,利润是空的! 3、“假、大、空”还体现在来宾统计的数字上!参展一届交易会,国内参展的正式业务代表证包括临时进馆证的费用都十分昂贵,于是,一些企业的业务代表与外商联手,利用邀请函和护照等证件,设法为自己办理一张“来宾”证出入展馆,因为来宾证是给外商的免费进馆证。由此又可以知道,每届广交会官方统计的外商到会数也是含有水分的!每届到会外商都会比上一届高出许多,自欺欺人。它说明广交会自身的管理存在诸多漏洞。 4、场外交易火烧眉毛!广交会新馆“馆外展”争夺战升级(李向东,2007 )。由于广交会展馆的政府主导与管制,使得无法进入正式展馆的诸多企业,千方百计在展馆外的周围布设大量非官方、非规范摊位,大打“擦边球”招徕外商。与广交会旧馆广州流花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中心一墙之隔的广州锦汉展览中心,第七届纺织服装及面料展览会借机同时开张,在新馆琶洲会展中心对面的中洲中心,同样在广交会开幕当天进行的是中国(广州)国际厨卫、建材展,同期在周边先后举办的展会达20个以上。广交会期间“搭车”抢夺外商的现象可以用“生吞活剥”来形容!为抢客户而打架的事情不算什么新闻。同样的产品,场内一个价,场外一个价。“广交会”上万商云集,价格透明度非常高,出口厂商杀价竞争的情况非常严重,结果是低价竞争吞噬了本来就微薄的利润,同时,展位的供不应求现象又催生了“黑展位”交易,定价几万元的展位被以数倍的高价转手倒卖也是公开的秘密(俞禾,2004)。这一切都加剧了看上去热闹但实际上失衡的恶性竞争、贫困增长的态势。 (四)关于广交会易名后产生的问题在广交会这样一个“万商云集”的国家展会上设立进口展区,无疑可以借助广交会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商品参展。但从“出口窗口”到“进口平台”合二为一的会展方式并不符合展会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是因为:第一,目前的广交会是一个庞杂的综合展会系统,而非高新技术专业展会,其性质决定了参会的中方企业主要是来做出口成交,到会的外商是来采购低廉的中国商品。第二,“进出口”(Import Export)几个字在文字上可以并列,但并不意味“进出口”这种国际贸易可以同时在一个展会上并驾齐驱。一国进口国外产品,有一个质量、品牌、价格、售后等选择的范围与取舍过程,诸如进口产品的技术外溢度、新型材料、结构与国别之甄选等等,这些要素并不能在广交会得以自我实现。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应该是高新技术产品而非一般性、普通性产品,进口企业前期更多的是通过预先的技术资料研究和分析、产品性能比较与可行性评估以及后期考察进口地制造商、参加国外专业会展来达到主要目的。第三,综合展的定位不清。在进口展馆的数百个展位里,展品涉及工业与消费品两大类,既有豪华轿车、机械设备,又有几美分的螺钉、螺母。进口展区让部分国内供货商乔装打扮,有机可乘,申请者拿不到摊位,只好曲线招徕。而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与装备则很少,产品趋同性强,少见货真价实的前沿产品。由此又使广交会原本紧张的展位更加稀缺。 三、关于参展广交会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出口绩效考核创新指标 建立配套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激励机制(裴长洪,彭玉镏,2007)。现有对外贸易评价体系过于注重GDP的增长与产值的拉动,难以体现出质的衡量。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密切配合并迅速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化的外贸综合指标系统,用新型指标考核外贸出口销售利润率,利用现有公共资源评估、监控企业对社会、环境、生态、健康等破坏的影响,以环保、民生等技术性硬指标主动抑制低价出口,重点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参展,逐步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以“门槛”制改变广交会展位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打破现有的行政主导办展模式,实现市场化运作,用市场手段来调剂展位的分配。做法就是按以上量化指标,公平地确定参展广交会的各企业。政府应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上统筹,抓大放小,并逐步放开摊位价格,使各企业参展成本大幅度提高,从而以市场为导向,自然性淘汰那些低端企业和产品,这可以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又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因为其参展成本上升而上升,实现外贸适度发展和持续发展。这一步看似痛苦,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会展专业化信息技术与网络的突飞猛进,使得今后的进出口贸易不可能总会是以数以万计的海外客户以看样成交方式来现场签约。我们应从长远的发展观出发,改革广交会中存在的部分“假、大、空”现象,祛除“赶集似”的展会管理模式和虚热表象,借鉴国外先进的展会模式与理念,逐步将广交会办成专业性的大型交易会。同时要“促进行业发展、避免行业内无序竞争、实行行业内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作用(谷永芬等,2007),使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层次都得以提高,也可以使出口商拿到较高的订单价格”。 (三)优化进口产品结构与招展扩大进口是一个新课题。从进口的角度来看,如果今后广交会的专业化会展模式取得成功的话,就会带动参加广交会的外国出口 商以较专业的姿态展示出与广交会专业相吻合的产品,即优化参展商品的结构。吸收往届经验教训,广交会应当在今后加大招展组展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展范围,提高宣传和招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面向科技水平发达的国家、资源丰富的国家、与我国互补性强的国家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多吸引欧美等与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参展,把广交会培育成出口和进口双向交流的真正的国际贸易平台。 四、结语 通过广交会,我们可清晰透视我国各类产品目前和将来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必须尖锐地指出:广交会,包括中国的会展业,应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使之走上凭“高、新、尖”产业技术为龙头的专业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发展,从而导引中国对外贸易由“出口创汇”向“出口创利”发展(魏建国,2006),即:它的运作、转型以及发展方式应当是健康、持续、有序,从而使这个来之不易的国家品牌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发挥国家行政资源与地方行业组织的监督作用。

健康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以循环经济理念对吴忠市能源工业、新材料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三大产业类型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按照“动脉产业”、“静脉产业”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004年吴忠市地方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1.4亿元,完成增加值18.5亿元,实现利润2.7亿元,三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区前列。仔细分析全市工业产值构成,就会发现各类工业园区正成为吴忠市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如何发挥好工园区的集聚效应,以此推动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一、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模式

循环经济则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循环经济中得到合理和永续的利用,实现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综合考虑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公共关系,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依照经济规律运转,循环经济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一并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是用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用新的思路去调整旧的产业结构,用新的机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二、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园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的网络,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最终减少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它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生产的废弃物或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2.1能源工业园区这类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采掘企业、洗煤厂、火电厂、煤化工企业、金属镁及镁合金厂等,对该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回收率为主。对采掘业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从而完善采掘业的采、选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产资源寿命。大力推进尾煤,废石的综合利用。对资源消耗型的生产企业,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能源消耗低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加强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建立以采掘业产出为基础、资源生产、加工为主动脉的产业链,即采掘业产出的煤炭就近供应给洗煤厂、电厂,产出的白云石供给金属镁及镁合金厂作生产原材料,产出的白云石供给电石厂生产电石,进而生产PVC树脂及其它产品;洗煤厂生产的优质煤供给煤化工企业作原材料;电厂生产的电力供给园区企业作为生产动力。同时对以上几家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废弃物通过贸易方式进行综合利用,积极发展“静脉产业”,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

2.2新材料工业园区这类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铁合金厂、镁及镁合金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对这类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在进入园区时要严把“环保关”。坚决杜绝采用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企业入园,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2.3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的循环模式这类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乳品加工厂、淀粉加工厂、羊绒加工厂和其它辅助企业。对这类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要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特点,积极扩大种、养规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拉长加工企业的下游产业链条。围绕“生态农业”这个主题,通过“农户+基地+企业”的农、工模式,以“生态农业促进产业、发展产业促进经济”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以某公司为例,在围绕玉米淀粉加工生产上,积极构建起六个系统即:高品质玉米种植系统,玉米产品加工系统,有机复合肥、优质饲料生产系统,奶牛养殖系统,畜产品加工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

三、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工业园区的加速发展若干对策

要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以此带动工业园区的加速发展,就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3.1工业园区要科学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工业园区布局进行同一规划,对各园区的全局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的协同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和最终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支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园区加速发展;鼓励各园区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不断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把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予以大力支持。

3.2进行制度框架设计。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上新的台阶,就必须要有制度创新,要有政策引导。因此,首先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明确规定其交易机制,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提升环保作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3积极搭建产业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要通过对园区企业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有选择性的引进关键链接项目落户园区,关键性的链接企业不在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其示范性与凝聚力,一旦形成规模,形成生态产业链优势,就会对外部投资构成较大的吸引力。

3.4加大宣传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