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总结(精选5篇)

  • 电力工程施工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通信工程总承包中通信工程质量基本问题 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表现形式多样化,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是设计不合理、施工顺利混乱、管理组织不完善等。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现场的勘察不详细。施工管理问题的突出将进一步的影响…

电力工程施工总结(精选5篇)

电力工程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

电力通信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综合性电力通电工程建设总承包措施正在不断的影响着电力事业的发展。

一、通信工程总承包中通信工程质量基本问题

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表现形式多样化,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是设计不合理、施工顺利混乱、管理组织不完善等。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现场的勘察不详细。施工管理问题的突出将进一步的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的危害将影响着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顺利应用。施工现场管理的强化需要在技术、质量等方面进行关注。通信工程总承包中的工程质量问题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同时也是一种直接体现管理人员的综合性素质。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应该相应建立工程监理制度。并且要保证监理工程制度应该参与到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保证施工工程量化管理的实行,做好施工现场的签到工作,对分包资质要进行强化,发现施工现场问题应该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强化质量控制措施。工程质量的强化是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存在的问题

(一)总承包组织结构不合理

传统经济方式的影响使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很难形成专业协同经济发展模式。严重的制约了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的发展。新型管理方式能够实现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的交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通信工程建设的改革创新。使电力行业市场混乱的局面得到改善。但是电力企业在组织体系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使得具有一级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出现过多、过繁,出现了企业之间关于总承包管理的竞争会异常激烈,导致了管理的水平下降,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空间就相对较少。同时也阻碍了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的运行。

(二)对总承包管理模式理解不深刻

管理人员对总承包模式的理解并不深刻,无法形成有效的概念。更多的认为总承包管理就是施工费再加管理费。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不被人理解,无法形成有效的贯彻。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繁荣的前提下,对建设总承包在电力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应该进一步被确定,这样才能够改善企业在总承包问题上的不利地位,使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三)总承包法律地位不明确、分包市场难以形成

完善的施工队伍是总承包形成的重点。同时也是电力通信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实际问题。但是在一些相对较大的承包商中主要是将整体工程分割成小部分然后分配给不同专业的承包商。但是在我国法律的规定中对工程建设承包有着明文规定,整体结构需要由总承包商进行施工。将项目进行分割处理将会形成分包市场,这种局面将会制约建设市场的和谐性。

(四)综合型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

电力通信工程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因此电力从业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电力知识,不断强化自身的素质建设。提升外域应用能力,明确电力行业中的法律法规问题。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建设总承包服务工作开展的重点。

(五)招投标问题严重

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主要的运行方式是管理型。在电力通信行业中需要配置合格的专业招投标人员。这是保证电力通信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然很难形成市场竞争局面,对优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限制作用。

(六)现行行业管理标准与总承包的衔接不明确

电力通信工程实行总承包模式能够对工程建设规程进行必要的衔接。在施工过程期间需要建立技术标准进行限制工作,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才能够保证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

三、通信工程总承包中控制施工阶段造价问题

施工设计方案是通信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能够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且保证工程质量能够符合设计需求。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是保证通信工程建设的基础。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建设成本造价管理的重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将进一步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

(一)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控制设计的变更情况,在电力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避免浪费情况的发生。如果对设计进行变更,最好能够尽早,这样造成的浪费情况将会更小。同时在设计变革之前需要明确工程建设造成情况,只有原单位同意之后才能够根据需求对计划进行变更。

(二)工程结算正确性

工程项目建设成本需要工程结算进行指导影响,这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关键。建设工程结算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高估冒算。这在严重的侵犯了施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审查机制的混乱也造成了工程结算不严格。在电力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总承包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最为合理的工程建设施工方式。总承包模式的推行将是电力事业改革创新的服务化体现。是对融资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适应,能够实现融资债权人对风险进行合理化分摊。

(三)总承包模式能够提升工程队伍管理水平

工程队伍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电力通信工程建设质量,因此要重视工程队伍管理的建设。精简工作人员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这是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建设安全管理贯穿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制定动态化监控管理机制在施工现场安装防火防盗设施。对光缆施工检测要明确技术参数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放置地的选择要满足操作规范,保证施工各个环节都能够进行质量控制。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安全管理与质量监督的重要保障。

四、结束语

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能够实现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是规范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是项目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李豪,李杰.电力通信工程建设总承包的几个关键问题[J]. 电力建设,2012,6(30)

电力工程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藏区;中小水电;设计施工总承包;质量管理

1概述

1.1工程概况

觉巴水电站位于澜沧江右岸一级支流登曲中下游河段,坝址位于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曲登乡纳写村上游1.0km处,采用引水式开发,正常蓄水位3228.00m,装机容量30MW,年均电量1.47亿kW h,电站厂址位于坝址东北方向的澜沧江边竹卡村觉巴组(真达自然村),距离澜沧江干流如美水电站直线距离约10km,距离芒康县城直线距离约27km。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为长引水高水头冲击式水电站,枢纽布置方案为:混凝土闸坝+沉沙池+有压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地面厂房。工程于2013年7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合同工期为开工后38个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开工后40个月内实现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开工后52个月内完成竣工验收。2014年上半年,业主结合电站开工后工程建设在安全、质量受控的前提下进度不断超前的良好态势,明确提出了2015年底首台机发电的节点目标要求,即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工期调整为30个月。

1.2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简介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单位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按照过程内容可分为EPC模式(设计+采购+施工)、EPCM模式(设计+采购+施工管理)、D-B模式(设计+施工)等。觉巴水电工程采用的是EPC模式,其优势在于可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积极性、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成本;可充分利用工程全部资源,均衡生产,推动关键线路工程;对外协调统一,有利于工程顺利推进,同时可减少业主的管理工作。但在该模式下总承包单位为追求利润减少投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过度优化,设计质量不高,业主对总承包单位控制力度减弱,必将按照最低成本建造,施工过程中过分盲目追求进度,这些都会导致工程设计质量及实体质量降低。

1.3觉巴水电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选择

觉巴水电工程地处藏东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长期高寒缺氧的工作环境易引发高原职业病,考虑到工程属四等小(1)型,建设无较大技术难题,为减少业主单位管理成本,同时又能调动施工单位社会资源参与工程协调,通过业主组织招标,对投标方案评选择优,最终确定电站主体工程采取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

2工程质量管理的难点与重点

2.1自然环境差,社会环境复杂

芒康县地处、四川、云南三省交界处,受地形、地貌限制,交通运输不便,给施工原材料供给造成影响。工程地处藏东高寒缺氧地区,人员易疲惫,反应迟钝,质量、安全意识下降,设备、机械也降效严重,查阅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7),在海拔3200m地区人工、机械效率理论降低系数分别为1.2、1.45。加之当地社会环境复杂,当地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划地为界、强买强卖、垄断地材供应”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对工程建设质量管控带来风险。

2.2高寒地区施工质量管控难度大

藏东地区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混凝土浇筑保温防裂要求高。引水隧洞平均海拔3200m,地质复杂,开挖断面为3.0×3.5m,单工作面掘进长度达2km,大型开挖支护及运输设备难以开展,通风散烟困难,人工及设备降效严重,隧洞开挖及衬砌难度大。压力钢管道边坡高差超过600m,地形坡度较陡且地质条件差,设计、施工难度大;压力管道施工无永久道路,机械、材料及人员通行困难,安全及质量管控难度大;现场施工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输出电压不稳定,压力管道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觉巴水电站为高水头冲击式机组,转速高达750r/min,相应要求机组安装精度高。

3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经验

觉巴水电站主体工程于2013年7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10月11日工程截流,2015年1月29日主关键线路引水隧洞顺利贯通,实际进度较投标总进度合同工期提前约9个月,2015年12月首机发电;截至目前,觉巴水电工程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件;土建工程优良率为93.5%,金结工程优良率为98.8%,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优良率为100%;荣获“2013~2014年度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经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专家组现场质量专项咨询后认为“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电站质量管理成绩得到专家认可。

3.1注重管理体系建设,保证体系运行有效

以创一流为目标,结合管理提升和达标投产工作需要,业主按照公司基建项目管理要求建立了业主、监理、总承包单位、地方政府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业主积极组织设计方案评审,有效防止设计过度优化,严控设计产品质量。电站建设施工中,业主编制印发混凝土浇筑一条龙考核办法、样板工程考核评比办法等15项质量管理制度,以工艺、工序为出发点全过程考核奖惩,使现场质量管控体系化、制度化,做到奖罚分明。组织开展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评审,确保技术措施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积极推行“架子队”模式建设,现场全部施工厂队均为“架子队”。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三方检测工作,鉴于压力管道焊接质量及机组安装精度高、难度大的特点,特委托水利部水利机械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压力钢管无损检测、残余应力测试、钢岔管振动时效测试及机组安装过程检测检查、试运行及甩负荷试验等工作,确保压力钢管及机组安装质量。为确保设计及施工质量,特委托水规总院开展了质量专项咨询,委托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开展了质量监督,保证工程设计及实体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2加强系统专业培训

为确保工程施工满足合同目标,业主主导监理单位及总承包单位开展了质量管理系统培训。业主从各参建单位进场开始,定期组织监理人员、总承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度及达标投产宣贯,狠抓监理人员资质,重注总承包单位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及能力提升,现场从工艺控制入手严格管控施工质量,业主管理得到有效延伸与覆盖。总承包单位每周组织一线队伍进行工艺、工法及作业技能培训,业主对各工种分别编制了试题,随机抽取现场作业人员集中进行闭卷考试,清退不合格人员,考试人员累计覆盖达80%以上;总承包单位每月组织对地方参建藏族群众进行工艺培训,业主安排藏族员工对培训内容进行现场藏语翻译,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参建藏族群众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加深了企地共建中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有效推动了和谐工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加强现场工艺质量控制,结合工程施工特点,业主编制下发各类施工工法,针对各工种单独进行培训。同时制作各类质量控制牌(卡),并下发至现场一线人员,现场各工种施工过程控制要点均能随身携带及随时查看,质量过程控制显著提高。业主还积极组织“样板工程”考核评比工作,评比前,要求参建单位相关专业队伍进行现场观摩,互相参观学习,通过样板工程的示范作用,带动工地施工质量整体提高。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觉巴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免装修”水平,得到了质量巡视专家组和政府质检部门的高度评价。业主根据其他工地的实际案例编制幻灯片资料,开展现身说教培训工作,展示国内外水电工地优良的施工效果图片,曝光偷工减料及违规施工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一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质量管控的重要性。为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业主还不定期组织参建单位管理人员到流域内各典型水电工地参观学习,吸取其他工地的成功经验,总结不足,在本工地施工中做到取长补短,提高施工质量。

3.3严格遵循技术先行原则

按照“提前介入、符合实际、经济可靠、重点管控”原则,业主高度重视技术研究,积极组织开展重大设计方案及施工措施评审论证,确保设计方案及施工措施科学合理,避免总承包单位过度优化设计,切实做到技术先行,为工程建设质量保驾护航。通过对坝基防渗、混凝土施工温控防裂、压力钢管道高边坡处理、压力钢管道钢管焊接及外包混凝土、地下隧洞围岩分类及永久衬砌支护施工方案等进行超前咨询研究,明确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技术要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其中合理安排工期,避开冬季极端低温施工,春秋季节采取搭设保温棚、室内加热保温、覆盖保温被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因昼夜温差过大的混凝土温控防裂;引水隧洞开挖结束后重新组织围岩分类鉴定,根据围岩分类将隧洞衬砌段调增400余米;压力钢管道结合基础地质情况及运行安全稳定实际,新增钢管镇墩6个,既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又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

3.4以质量为中心,加大过程管控力度

业主以满足施工工艺及质量管控要求的标准时间指导进度计划编排与审核,以质量过程控制及工艺无缝衔接促进进度提升,同时结合藏区自然、交通条件情况,业主要求总承包单位加大资源配置,加强设备保养维护,提高设备完好率,特别是关键线路的主要设备要求两倍配置,以确保现场施工连续性。现场监理严格各工序验收,以有效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时间控制施工,业主对进度情况实时跟踪了解“,红、黄”牌制度进行考核纠偏,促使总承包单位配置优质资源,不断提高人员熟练度和机械效率,缩短各工序间隔时间,以质量管控促进进度。截至2015年11月,工程整体工期提前约9个月,为确保顺利实现2015年底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兑现华能集团对自治区“十二五”电力承诺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主关键线路引水隧洞于2015年1月29日顺利贯通,较合同工期提前约10个多月,主关键线路1#、2#施工支洞间主洞月平均进尺116m/月,1#施工支洞下游月平均进尺128m/月,最高月进尺达168m/月,与类似工程相比,在施工进度上有明显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是保证质量管控的基础,业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抓手,大力度开展标准化设施建设,整治现场作业环境,使作业人员在良好、整洁、有序环境下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业主颁布并下发了混凝土浇筑一条龙管理办法,使混凝土施工从源头的原材料加工到最终浇筑成型、质量评定进行全过程考核,使混凝土浇筑质量逐步提高,混凝土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机电安装方面,业主根据觉巴电站机电安装特点并借鉴其它电站安装经验制定了《觉巴电站机电安装控制标准》,主导机组安装过程质量管控,对重要设备及金属结构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驻厂监造。现场压力钢管安装焊接人员严格持证上岗,配置稳压器确保柴油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现场焊缝实行100%无损检测,对焊接质量不合格、技术不过关的焊工及时清退更换,以高于行业标准的工序管控提升了机电安装质量水平。业主还制订了《如美及觉巴水电工程“样板工程”考核评比办法》,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按照相关设计及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细化工艺过程控制与管理,强化现场检查及工序验收,积极策划创建质量样板工程。业主组织现场择优选评,评定安装间排架柱、副厂房继电保护盘室、1#水轮机配水环管、压力管道支岔管工程等项目“样板工程”。通过样板工程评比,极大提升了现场作业及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规范了施工工艺与过程管理,为促进提升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3.5严谨细实,切实抓好合同及财务管理工作

业主结合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协调处理,切实做好合同工程结算、资金拨付、资金监管、台账建立等工作,使资金用于现场。严格落实设备招投标结果备案登记制,确保招标合规,保障设备到货及质量。积极推进“架子队”建设,有效杜绝工程非法转包,严格把关“架子队”队长及施工管理人员资质,对不合格人员予以清退。持续开展农民工工资及质量奖励资金发放情况检查,有效调动现场一线人员积极性,为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提供了有利保障。

4地区中小水电建设质量管理建议

随着内地水电开发完毕,我国水电开发重点将逐渐向、青海等高海拔地区转移。推进水电清洁能源开发,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觉巴水电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总承包模式是适用于藏区中小水电开发的,鉴于国家对水电开发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藏区社会环境特殊,结合多年藏区工作探索,对藏区水电开发建设质量管理提出以下建议:(1)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重在质量控制,尤其在设计质量控制,业主单位必须建立完善总承包管理模式下质量管理办法,避免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为追求效益过度优化,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运行。(2)地区高寒缺氧,人员、机械降效严重,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应充分考虑降效因素影响,以满足施工工艺及质量管控要求的标准时间指导编排节点工期,合理资源配置。(3)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管理项目,在招标前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做好项目可研论证工作,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设计变更。(4)藏区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生产、生活条件与内地相比都存在较大差异,参与工程建设的主要劳动力及技术管理人员都从内地引进,当地人力资源缺乏,建议加强与政府沟通,引导吸纳当地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水电工程建设队伍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当地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语言、身体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保障水电开发建设及后期运行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5)总承包模式下以联合体形式投标的,在招标评审阶段应重点对联合体章程及内部沟通协调机制作详细评审并提出明确要求,在实际建设施工时联合体必须委任一名强有力项目经理,能统一协调设计、施工各方,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总承包单位内部推委、扯皮现象。(6)高海拔地区总承包模式下的招标既要考虑合理的中标价格保障工程建设,又要考虑选取有藏区工程建设经验的单位和队伍承担工程建设。同时为减少公司投资,还应积极研究藏区水电开发政策,争取获得国家政策及财政扶持。

作者:唐宜盛 贺永锋 席隆海 单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如美水电工程筹建处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1.1基础设计审查基础设计是对总体设计的进一步细化,也是详细设计的依据。电气专业审点如下:

(1)与总体设计有无相悖、漏项;

(2)设备、材料清册中有无漏项;

(3)业主提出利于生产使用的合理建议;

(4)对重要的电气材料详细描述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总结起来即保证总体设计方案的实现,并最大限度满足业主要求。

1.2总体网络计划确定

总体网络计划就是项目施工进度的时间节点图,横向是时间联系,纵向是空间联系。根据总体网络计划就可确定各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及始末时间。它是编制设计、采购、施工进度计划的基础,也是实际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

1.3详细设计与长周期设备采购

详细设计即施工图设计,是开工的必备条件。必须严格控制到图计划,否则将影响施工进度。总图、土建、管网、电气等专业所有涉及地下部分的图纸必须先到,以便于施工总体规划统筹考虑。长周期设备的到货对日后施工进度影响巨大,理想状态是具备安装条件时,设备运抵现场直接就位。这样既避免延误工期,也避免设备临时存放、保管和二次倒运。实际情况很难恰到好处,故应在订货合同中明确延期交货的违约责任。

2电气专业施工阶段管理要点

2.1质量控制体系

石化项目中的电气工程较为特殊,从管理上属于石化建设项目,从技术上属于电力建设项目,这种双重性给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带来了不少矛盾。首先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石化项目管理手册中列出电气安装、调试过程中质量控制点49项,远不能涵盖实际情况。实际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点基本按照DL/T5161.1—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执行,可操作性强。其次是竣工资料的归档整理。石化项目竣工资料要求按SH/T3503—2007《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整理,但它不适合发电建设工程。若按DL/T5161.1—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中的格式整理资料,又与石化标准格式不统一,归档困难。最后是关键节点的验收,最突出的矛盾在于受电前及整套启动前的验收。由于要从电力公司受电及与其并网,电力公司要求必须通过电力质量监督中心站验收,而在热电工程施工前期参与质量监督的是石化质量监督站,最后只能重新委托电力质量监督中心站监检。综上,对于石化项目涉及联入外电网的新、改、扩建工程,应按照电力标准体系规范管理、验收及资料归档,在施工前期应委托电力监理及质量监督站,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及业绩的电力施工单位负责,这样可避免以上矛盾。

2.2开箱检验

开箱检验主要检查到货设备的质量、数量及资料等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多为精密仪器,环境等级要求高,现场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方可进行开箱检验。户内设备必须在配电室内部装修完毕后开箱,以利于保管。户外设备必须在天气良好的条件下开箱,随即进行安装,对当天无法完成安装的户外设备如大型变压器等,开箱前应做好防雨、防潮及安全保管措施。设备制造厂、施工单位、监理/项目分部参加开箱检验,监理/项目分部应着重检查设备外观质量、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施工单位与制造厂按照装箱单数量逐一清点,有数量和质量问题应记录在案。同时,施工单位负责开箱资料的整理归档,向监理进行资料报验,并移交项目分部,生产准备留存相关资料。

2.3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热电工程中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已形成例会及巡检制度。监理、施工单位设置专业安全人员检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现场重点检查电气焊、高空作业、起重等特种作业、施工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以及现场卫生情况,要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的标准。进度管理主要是按照总体网络计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计划。进度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前期应保证土建施工人力配置、施工图按计划到达,安装过程也要保证人力和机械的配置。总之,就是施工人力、图纸、材料设备要有机协调,任一环节出问题将影响到整体进度。所以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延期交工的责任。质量管理,首先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图纸及施工工艺施工;其次监理应按国家标准严把质量关,对于电气设备基础验收、隐蔽工程验收、交接试验等关键性工作严格控制;同时,建设单位应做好监督及协调工作。

2.4质量监督检查及受电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具备受电条件后,项目部就可以组织电力监督检查。热电工程中电气专业质量监检分3部分,一部分是220kV变电站受电前监检,另一部分是厂用系统受电前监检,最后是发电机组启动前监检。电力公司调度收到监检合格报告方能许可送电,所以项目部要提前做好监检组织及调度申请工作,汇编整理监检汇报材料及呈报调度技术资料。

2.5启动试运

厂用受电完毕后,电气专业开始高低压配电系统、直流系统、UPS、照明等系统带电试运及分系统调试以及发变组保护、励磁系统静态调试。炉、机、电各分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机组整套启动条件,同时业主已与电力公司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等文件后,进行机组整套启动前的电力监检及验收。在此之前,项目部应按《电网运行准则》、《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规定,准备各种报送资料并进行自查。整套启动过程中,电气专业按《电网运行准则》附录B并网调试试验项目进行发电机组试验,试验完成后,进入(72+24)h机组试运。至此,整个调试阶段结束。

2.6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

整套启动结束,标志整个机组已具备正常使用条件,可以转入商业运行。在此之前,还要尽快完成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热电工程并网安全评价由华北电监局认可的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调度运行、一次调频5个方面。并网安全性评价结束,标志着整个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试生产阶段完成后,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至此,整个工程结束。

3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我国开始关注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是在20世纪末,但是对这种较为前卫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却并未深入研究和应用,只是将其视为一种普通的工程造价控制手段来看待。文章对全生命周期内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在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好电力工程造价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控制;重要性;工程造价管理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的角度看,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都是对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革新,经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和经验总结,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已经逐渐发展并适用于我国电力工程的相关建设上,提高了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让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能将电力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综合性对待,系统性地思考电力工程的造价控制问题,提升了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缩短了电力工程各个项目的施工周期。因此,想要将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合理应用,就需要明确这个方法的概念及重要性,并设计有效的应用过程,保证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稳步发展。

1在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好电力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1.1概念全生命周期的电力工程造价就是将眼光放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总体角度上,让工程项目总体成本达到最小化,达到电力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最优化的目的。想要在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好电力工程造价,就必须实现总体工程项目总造价达到最低,围绕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思想对电力工程各个阶段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造价控制。

1.2重要性对于电力工程项目来说,造价的控制能够让电力工程项目的总体更加科学有序,也能够降低总体工程的成本,而相对于传统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来说,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局限性更小,具有更合理的决策阶段管理依据,电力工程造价的分散阶段也能够进行统一计算,不仅是一种更新型更国际化造价管理模式,也拥有工程的时间、空间以及科学性上的强大优越性。由此可见,在全生命周期内进行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使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十分有利于降低电力工程的总体成本,优化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将全生命周期的电力工程造价综合考虑,不仅是借鉴国外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成功经验,更是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电力工程建设情况而总结出的新方法。

2在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好电力工程造价的具体过程

全生命周期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了整个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始终,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完善的造价控制,以每个环节的分层次造价管理为基础,完成整个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最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生命周期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原本只是舶来品,想要真正使其与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相融合,就必须要结合我国现今电力工程施工的基本情况,保证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能够顺利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中实行。

2.1项目起始阶段电力工程项目的起始阶段本质上就是电力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结合电力工程总体过程的设计文案,再与实际施工过程所需的一切资源相结合,立足于工程所在地的现实情况编制出标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计价方式,以确定最终外包工程合同所制定的价格。投标阶段有两个内容,首先是商务标,原始的商务标评价依据是尽量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相关成本的减少,而对于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来说,商务标的评标标准需要以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评价依据;技术标的评价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根据建设方案的内容进行评价,而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控制需要在进行技术标的评标时综合考虑建设方案和今后的运营与维护方案,达成二者结合优选的技术标即可。

2.2方案设计阶段电力工程建设的方案设计阶段也体现着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方法。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需要进行项目的具体分析,将项目所需要的材料、人员、施工周期和各方面成本等进行依据实际状况的具体设计。想要在这一阶段达成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要求财务人员对方案策划进行严格的审计和核算,确定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材料成本、人事成本、时间成本等,并对这些环节成本的合理性进行经济分析,一旦发现任一环节出现成本估算上的偏差,要及时上报请示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重新核算电力工程各个环节所需成本,尽量将各阶段成本依据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理论控制在最低,从而达到方案设计阶段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最佳效果。

2.3工程施工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指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在完成了方案设计和招投标的环节以及合同签订后,在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进行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这个阶段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需要将方案设计阶段所核算出的电力工程造价成本作为整体施工过程的成本依据,把前期制定的电力工程最低总体成本作为目标值。不仅如此,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应当随时进行造价控制成本和现实使用成本的比较,如发现出入及时调整施工策略,以保证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实施。另外,需要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成本支出制定,对工程计量进行严格把控,以便控制电力工程施工的价款,尽量减少对工程变更的使用程度,如果必须要进行工程变更,则要多方考虑合理确定工程变更所需价款。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必须要站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角度上长远考虑,让施工过程更加合理高效。

2.4审核验收阶段这一阶段是电力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阶段,不仅需要对最终电力工程总体造价进行测评考核,也需要将资产所有权进行移交。审查验收阶段会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电力工程造价的对比,还会对各方面质量进行整理、分析和移交,这一阶段的结束预示着项目建设阶段的圆满结束,保养维护的阶段即将到来。审核验收阶段能够对全生命周期内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做出评价,确定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能为日后的其他电力工程的相关建设提供借鉴。此外,在审核验收的过程中,要求造价控制人员利用相关的软件进行细致的核算,以确保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现最佳的造价控制效果。

2.5保养维护阶段保养维护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后续阶段,这一阶段开始前需要进行严密、合理、科学的方案制定,并分别制定短期维护方案和长期维护方案,关于保养维护方案的制定,也要充分遵照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标准,将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作为方案制定的依据,以保证电力工程后期运营阶段的质量与安全为前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保养、运营与维护管理,保障电力设施的所有人使用电力设施时的高效、便捷,为电力设施今后的维护提供周到而安全的服务,从而多元化地提高电力设施的使用价值,达到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

3结语

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能提高电力设施的材料资源利用率和投资利用率,而且能够达到提高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长远目标,使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成为今后电力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管理主要手段,保证造价管理人员能够顺利进行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晋吉.全生命周期造价理念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2,(1).

[2]王娥英.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

[3]刘娅娟,刘平平,高峰.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

[4]张媛敏.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5]李丹.电力工程造价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6,(2).

[6]梁德敏.如何在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好电力工程造价[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

电力工程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 成本管理 信息系统

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主辅分离工作的实施,使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无序竞争的强大压力下,各电力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竞相压低标价。在失去了行业保护的情况下,它们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其能否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成本,能否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将成本支出降到最低。目前,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从预算的制定、计划的下达,到费用的归集、控制,再到成本的分析、考核,几乎全部依靠手工来完成,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因此,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基本理论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通过一定的活动过程产生一套能在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备和系统软件支持下适合于本组织管理工作需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针对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机遇而建立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部活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两个最关键的环节是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

(一)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和用户需求分析(包括组织机构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等),即解决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完成系统分析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系统组织结构、功能、业务流程调查与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第一步是要对现有操作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了解各级组织的职能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了解业务流程各环节的具体处理过程以及信息的来龙去脉,并从中发现问题和进行改进优化。

2.数据流程分析与逻辑模型的识别。在充分了解现有系统业务流程以后,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出来,舍去具体的组织结构、信息载体、物质、材料等,仅从数据流动的过程考察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包括对数据信息的传递、处理与存储过程等),就可以得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

3.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将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转换和优化,改造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并用一组图表工具来表达和描述。

4.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是系统分析报告,它是对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向有关领导提交的报告,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根据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结果,在已经获得批准的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新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设计和具体物理模型的设计,本文只对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是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进行大致设计,将整个信息系统按功能分解为多个子系统,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包括子系统划分和模块结构图设计等。

二、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步骤,笔者对电力施工企业涉及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及其职责权限、成本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等进行了详细调查与分析。

(一)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业务流程分析

1.市场开发部对外签订工程合同。在收到工程中标通知书以后,市场开发部应尽快与建设单位依法签订承包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合同价、工期、工程款结算方式等重要事项。

2.经营管理部对内编制预算。外部合同签订以后,经营管理部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总价款和其他相关条款,运用工程概预算专业知识,编制出该工程的预算利润和预算成本,同时制定出该工程的内部承包费用,并与负责该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部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在内部承包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内部承包合同价、工期要求、奖惩办法等。

3.项目部上报形象进度报表和结转成本费用。工程开工以后,项目部应定期编制工程形象进度报表上报公司工程部,工程部进行核实;同时,项目部应将所发生的与工程施工有关的所有成本费用支出(直接成本)通过账务处理进行分类和归集,并定期结转到公司财务部。

4.工程部对工程形象进度进行认定。对于项目部上报的工程形象进度报表,公司工程部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考察和审核,之后将认定的工程项目形象进度公司各部门。

5.财务部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公司财务部根据经营管理部与项目部签订的内部承包合同总价款和工程部认定的工程形象进度,计算出该工程到目前为止应发生的成本支出,然后与实际发生的成本支出(直接成本)进行比较,核定其节超情况,并按成本分项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其原因,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6.各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考核。工程项目在完工以后结算以前,各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该工程项目涉及费用支出的情况进行考核,如机具物资部门应对该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是否发生机具丢失、报废和维修情况以及涉及费用的金额进行核定;办公室应对该工程项目在工期内是否使用了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如纸张等以及折合金额的多少进行认定,等等。以上工作完成以后,财务部将各项与该工程项目部有关的成本费用支出(直接成本)进行汇总,计算出该工程项目的实际结算成本,然后用结算价款减去结算成本,就是该工程项目所节约或超支的费用金额。

(二)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

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业务流程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如图1所示。

(三)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逻辑模型

在现有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改造成为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由于系统比较复杂,笔者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用一套分层的数据流程图来描述整个系统的逻辑模型。

1.顶层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系统的外部实体包括企业各部门、项目部和公司管理部门等;系统的输入数据有合同信息、工程形象进度、工程项目直接成本和非直接成本,主要的输出数据有成本分析结果和成本考核结果等。

2.中层数据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最主要的三项功能是成本汇总、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3.底层数据流程图。

(1)中层数据流程图中成本汇总(P1)的底层数据流程图如图4所示。

成本结转是在项目部所发生的与工程施工直接相关的所有成本费用支出,项目部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进行分类和归集,并定期结转回公司,为内部成本分析和考核提供依据。成本分摊是在公司机关所发生的与工程施工无直接关系的支出,如管理费用、辅助费用等,公司财务部应选择合理的比例将这些费用分摊至每一个工程项目。成本汇总是将项目部结转的直接成本和公司财务部分摊的非直接成本进行汇总,得到该工程项目的总成本,为外部成本分析和考核提供依据。成本表输出是系统能提供以查询、打印、磁介质存储等方式输出直接成本表、非直接成本表、总成本表。

(2)中层数据流程图中成本分析(P2)的底层数据流程图如图5所示。

内部成本分析是将内部合同价与工程形象进度相乘,计算出该工程在当前进度的理论成本值,再将其与直接成本的实际值作比较,判断成本的节超情况,并可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分别分析各个成本项的节超情况及原因。外部成本分析是将外部合同价与工程形象进度相乘,计算出该工程在当前进度的总成本的理论值,再将其与总成本的实际值作比较,判断总成本的节超情况及原因,并可分直接成本、非直接成本进行分项分析。成本分析结果输出是系统能提供以查询、打印、磁介质存储等方式输出内部成本分析结果、外部成本分析结果,表现形式可采用曲线图、柱形图、饼形图等。

(3)中层数据流程图中成本考核(P3)的底层数据流程图如图6所示。

内部成本考核是工程完工以后,将该工程项目所有的直接成本和涉及各部门的其他费用支出进行归集,然后与内部结算价进行比较,考核其成本节超情况。外部成本考核是工程完工以后,将该工程项目所有的直接成本和非直接成本进行归集,然后与外部结算价进行比较,考核其成本节超情况。成本考核结果输出是系统能提供以查询、打印、磁介质存储等方式输出内部成本考核结果、外部成本考核结果。

三、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通过对上述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分层数据流程图的分析和改造,设计出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图(见图7)。

由于在系统分析阶段已对主要的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所以下面只对“系统初始化”和“系统维护”的主要功能进行说明。

1.用户权限管理:对使用系统的不同用户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以达到内部牵制、相互监督和制约。

2.项目信息录入:输入或导入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工程项目基本信息应主要包括:编号、合同名称、简称、电压等级、工程类别、项目经理、项目财务主管、项目出纳、是否签订外部合同、外部合同价、工期、是否办理外部结算、外部结算价、总成本、外部结算节余、是否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内部合同价、是否办理内部结算、内部结算价、内部结算成本、内部结算节余等。

3.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成本汇总、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相关数据进行备份,以备查询和其他系统调用,或者当系统数据遭到破坏时可实现数据的恢复。

4.系统升级:当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制度发生变化以后,可将现有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本文在充分分析电力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对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希望能为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带来新的理念,为电力施工企业实施全面信息化提供切入点。

参考文献:

1.贺盛瑜,孙艳玲.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耀武.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