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论文(精选5篇)

  •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过去,科学更多地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总结与归纳。时至今日,科学更多地去探索现象,去发现事物本质与内在的规律,更不断加大对未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以至于最终的是开发与利用。科技的发展与运用揭示了自然内部与外部大宇宙的本质,用实践与行为诠释真理。…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精选5篇)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当前社会的现实,其实与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变迁、历史发展、文化气息特点等哲理体系因素密不可分,更与在那长时间处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科技科研都十分匮乏的现实社会落后息息相关。在中国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其怎样改朝换代,孔孟之儒,老庄之道,诸子百家的哲理与思想贯穿其中,影响至今。尤以儒理之风更盛。囊括概之,中国哲学思想我认为更贴近于入世之说。在那个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在相对缺少物资的农耕经济社会时代,普通大众更加注重于人伦与世务,在哲人世贤的思想与价值体系中关注更多的是社会而非宇宙。人们谈得更多的是政治,讲得更多的是道德,行得更多的是仁义礼智信。普通平凡之人热心于人伦日用,文达贤士更多倾注于礼义尧贤。古时的国人他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人们更多的是停留于现象的总结,而缺少深入的系统研究。人们沉于其自然淳朴天真之中,很容易满足。他们不想变化,也无从想象变化(相对西方而言)。

在古时的中国曾经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发明,甚至更优于且领先于西方,但我们常常看到,他们不是受到鼓励,使这些创造发明推而广之,反而认为与世俗相悖,被认为是有违于人伦,被当成是异端邪说,从而导致在应用过程中受到阻挠甚至处罚。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庸思想又致使古人缺少西方那种敢于用科学与宗教神治进行抗争的精神。因而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科学技术发展非常缓慢,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形态,以致于物资的相对稀少而平均。当然也受制于君臣之礼,王宫达贵们的物欲横流为世人之遥不可及。所以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情况之下,在那个时代即使没有完备的制度体系,绝大多数人们都能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守纲常,更守得住道德的约束与底线,都能有良知的自我坚守与反省。中国近代,受制于自身千年封建思想桎梏,闭关自守,思想僵化,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一片空白,技术发展与经济状况都十分落后,导致备受西方的,屈于邻国的滋扰和欺侮。人们为了日常的生活,基本的生存,他们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甘愿奴役,无心抗争。在一段特殊的历史环境里,甚至出现了君臣不分,夫妻可以反目,父子可以结仇等诸多违古之纲常今之道德的不正常社会形态,这种对知识的不尊重,对科技的不重视,对社会的无纲无常之世风,对整个中华民族和每个国人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对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带来极其巨大的冲击,于至今天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有深刻的影响。

近三十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不懈的执行,特别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不断发展,使中国经济步入调整发展和扩张阶段,空前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随着信息互联时代的来临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使国人压抑多年的创新创造激情和对财富的渴望爆发与追求,使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的突然来到,使人们始料不及,让人们对价值三观与财富认知受到了无比巨大的冲击。这种过度的财富聚集与过快过热的经济发展让曾经饱受落后与苦难的民族与国人无所释从。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与认知过度市场化、经济化、功利化,面对倒在路边的老人、摔倒的小孩,有无动于衷的,有担心做了好事被讹的,因此出现了没人敢扶,没人敢施于援手,即使扶了、救了也要寻找证人证实自己的行为是救人而非肇事者,这些事例在各个城市中早已屡见不鲜。这是经济快速发展之下,人们对财富过度狂热和过快积聚而导致道德的沦丧,甚至人性的的泯灭。科学与技术发展催使了经济的大发展,但与之配套滞后的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使人们的价值认知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良知的丧失,信仰、诚与信的缺失造成了人们心态与思想的道德盲区。很多人为了成功,他们可以没有原则,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没有底线。社会形态的不健康,人性的扭曲这总让人感受到莫名失落与无奈。好在我们已开始有所觉解,正在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反思当下社会之形态,反省当下人们之作为。唤不再牺牲环境、呼不再浪费资源,根除盲目大搞形象工程,打破GDP片面崇拜,倡导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建立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过去,科学更多地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总结与归纳。时至今日,科学更多地去探索现象,去发现事物本质与内在的规律,更不断加大对未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以至于最终的是开发与利用。科技的发展与运用揭示了自然内部与外部大宇宙的本质,用实践与行为诠释真理。当前科技的综合研究与开发利用前所未有,用科技去创造财富已是势在必行,更是势不可挡,而同时科技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提供依据。财富或许让人心智有所变化,科技却能使人回归自然。人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去创造无限的财富,也可以拥有与支配的绝对权力。但真正使用的时间与精力总是有限的,没有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约束或停滞,在科学与技术不仅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更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身,也使人明德知事,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光明,使我们的认知与价值真正回归人性的自然。在当今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当今这个大数据应用时代,对于当下的中国面对这样一个突然突显的特殊阶段,是用文理引之?或以法律束之?给我们有太多的思考。王守仁在一段话中提到:人心是天渊,无所不赅,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如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科技发现事物本质,本质使人了然于心。一个明德明世明了之人既觉解于已,更觉解于社会,其认知与价值观必将超越自我,必然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

作者:周世海 单位: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陈凡: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程海东: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讲师(辽宁沈阳110819)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独具特色。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已有介绍,并展开了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没有明显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或者科学技术哲学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系列的优秀成果。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并作为哲学二级学科来建设。在研究重点上,80年代主要集中于自然观、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以及科技与社会等领域;90年代以来,学界继续深化研究,出现了更为专门化、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在评介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前沿问题的基础之上,衍生出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系统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后现代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和工程哲学、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新的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各领域的研究继续取得丰富的成果。正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巨大的包容能力,造就了这一学科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学科方向———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等。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的巨大包容能力下,其中的分歧和争论也是明显的,争论的焦点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明确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学科。于光远在《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1](P2)、《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明确提出自然辩证法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龚育之、孙小礼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2]陈昌曙也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与辩证唯物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李醒民认为,自然辩证法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研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4]刘大椿、吴国盛、曾国屏等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特有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一部分,又与当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正是在这一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黄顺基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一书提出,自然辩证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和新要求,它结合的学科从基础自然科学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它研究的对象从人对自然界的观点推广到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包括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要推进这门学科的发展,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6]

即使如此,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的认识还有分歧。

大多数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都认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哲学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因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的著作。[7]吴国盛认为,一个理论不构成一门学科,理论只能是学科中的理论,把一个理论当成一门学科那是误解;一个事业也与一门学科不同,一个学术性事业不见得只发展一门学科,它很可能同时支持几门学科,即使专门支持某个学科,它的性质也与直接从事该学科的研究不同。对自然辩证法而言,“有作为理论的自然辩证法,有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但没有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应该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把“自然辩证法”作为事业来发展。[8]

还有人认为自然辩证法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哲学学科,而是一门边缘学科或综合学科。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处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地带的学科,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性质;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和彼此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既不属于哲学,又与哲学和自然科学有联系的、具有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独立学科。[9]

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包括和涉及很广泛的领域,它是开放的,其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将其改成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表明历史渊源和研究特色,也可以称之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当然,使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名称会给自然辩证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增添新的内容和表述方式。

(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构成

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定位认识不同,对其理论体系的构成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吴国盛认为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史和科学史。[10]陈其荣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自然辩证法领域得以拓展,形成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11]张明国等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中增加了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方法论”[12]。刘大椿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哲学在发展历程中其构成因素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自然辩证法采取的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包括自然观研究、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社会研究;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逐渐演化成科学技术哲学;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下,科学技术哲学逐渐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学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等。[13]

可见,在学者之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都同意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至少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三个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知识链条的演进和实践的需要,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等。李伯聪将工程与科学和技术进行区分,将科学、技术的二元论拓展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认为工程活动以建造为核心,工程哲学是独立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一门学科。[14](P3-7)当前工程哲学要特别集中于研究工程决策和设计问题、工程制度问题、工程创新、工程人才、工程共同体、工程历史和案例等问题。[15]2007年,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主编的《工程哲学》试图勾画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在工程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开始接触到产业问题,因为很难将有关产业的哲学研究纳入工程哲学范式中,同时,科技哲学需要思考诸如科技产业化和各门产业发展的问题,由于这种理论内在的矛盾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共同作用,产业哲学逐渐形成。曾国屏等认为,产业哲学是部门哲学或亚哲学,其主体框架有五个部分:(1)产业的元理论问题;(2)产业创新与发展;(3)产业现象学;(4)有关产业哲学的应用问题;(5)产业思想史。[16]吕乃基认为,产业哲学是科技哲学当前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产业哲学本身具有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17]

(三)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未来走向

近些年来,尽管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时代的需要密切相关,但对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

郭贵春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如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化状态,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等。[18]张明国等从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分析了各部分的研究重点,认为技术哲学主要集中于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自然哲学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文化成因等;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研究创造力开发中的心理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现实问题和STS教育问题。[19]

当前的研究热点预示着学科的未来走势,学者们也有不同的期望。

1.自然辩证法应该走向科学技术学

曾国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它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有生长性的学科,而科学技术学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技术学”。当然,科学技术学及学科群的建设要以自然辩证法原理及其理论为指导,原来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新的时代下要走向科学技术学。[20]李正风等认为,作为“大口袋”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学科建设的理性状态,而要加快实现学科性质的单一化,可能的途径就是走向科学技术学。[21]张明国也支持这一主张,认为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改为科学技术哲学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调整”,即将科学技术哲学调整为“科学技术学”,这不仅可以弥补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缺陷,而且有助于实现“STS”的中国化、学科化。[22]

2.自然辩证法未来应当走向科学哲学(包括技术哲学)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科学技术学”,都不能成为一个学科。西方的“STS”应该译为“科学技术元研究”,而非“科学技术学”,而科学技术元研究并非一个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事业,也非一个学科。当前紧迫的问题是尽快结束自然辩证法的过渡状态,建立学术规范,走向学科化。如果走向了科学技术哲学,那就意味着在学科化的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23]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2013年修订版)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内容与范围都作了新的解读。“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4](P1)

从这些不同的期望可以看出,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在哲学的范围内向所有的学科敞开,不断进行多领域、多角度、广范围的积累和凝练。

二、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走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追踪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研究成果,对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和流派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除了在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上继续进行研究以外,对后现代科学哲学加强了译介和研究,并且进行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哲学探索,如另类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等,对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指的是西方正统科学哲学,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处于不断的建构、批判、转向之中。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尝试着给出自己的回答。

1.科学划界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科学哲学理论是否成功的标志。魏屹东认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关于自然的自然科学、关于人类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关于人类思维的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25]王前认为,科学的东西肯定是正确的东西,但非科学的东西未必就是不正确的东西。许多非科学的东西无所谓对错,而是要区分好坏、是否有用、功效大小,而这些是不能用科学的标准来直接衡量的。[26]科学的本质包括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科学的划界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而需要依据时间和语境才能确定。

2.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出现过许多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基于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在科学发展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李建珊等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以及人类的主体价值的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进步模式,即科学—价值模式,认为科学是否是发展进步的,在于它是否朝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即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其全部价值的相互协调和全面增值,且不产生负面影响。[27]

3.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对于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真值以及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成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我国大多数学者是支持科学实在论的,因此对科学实在论进行了辩护,并为走出科学实在论的困境寻找可能的出路。如郭贵春等在分析科学实在论的论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实在论摆脱困境的出路。[28]

(二)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1.另类科学哲学

刘大椿等在《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一书中把对科学持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和流派归为另类科学哲学。[29](P25-26)大体上说,另类科学哲学包括几种类型:(1)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渗透到科学哲学领域的欧陆反科学主义理论,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2)从分析哲学传统内部彻底走向正统科学哲学反面的叛逆,主要以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为代表;(3)借鉴另类思想反叛科学社会学(STS)传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包括激进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科学哲学。被称为另类科学哲学的思潮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许多异质性的科学反思。它们更多地关注科学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共同点在于批判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态度,传达了对科技价值的质疑。

传统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认识模式、知识与真理等科学内部的问题,这就需要经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但逻辑和经验仅能用来为科学理论本身辩护,而不能展现科学的发展过程;历史主义、建构主义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则是整体的科学与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历史、心理等其他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将科学放入社会中、描述和分析其社会形成过程的研究方式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变迁,而忽视了科学内部的构成和科学自身的合理性问题。所以,科学哲学中无论是辩护还是批判都只是关注到了科学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

2.语境论科学哲学

郭贵春等提出科学实在论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语境论。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之后,语境论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语境的基底上透视、扩张和构建整个科学哲学的大厦,是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以及什么样的基点或核心去决定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30]语境论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强调从综合的和动态的视角考察科学及其发展。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主要由语境论的科学观、语境论的实在观和语境论的真理观所构成。语境论的科学观强调把科学放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多元语境中来理解,科学是依赖于语境的产物。语境论的实在观从科学的语境性与可错性出发,在科学知识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动态发展中,阐述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论立场。语境论的真理观把真理理解为科学追求的目标,把科学研究结果看成是主客观的统一。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有三大优势:在认识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观点的修正问题;在价值论意义上能更合理地理解与反映科学的真实发展历程。

3.科学实践哲学

吴彤等认为,传统科学哲学单纯强调科学的理论层面,忽视了科学的实践和活动层面,从整体上扭曲了对科学的看法。科学实践哲学通过对人类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把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和活动优位的科学哲学。[31]科学实践哲学试图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构以着重讨论科学实践和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哲学,建立一种以科学实践为基础,以实验室实践、文化和权力及其地方性知识本性为特征的新科学观。吴彤认为科学实践哲学对于科学哲学研究本身和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反对对科学仅作理论优位的说明和解释,这有助于改变科学哲学的低迷境况;(2)科学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打破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神话;(3)知识的地方性研究和对中国本土知识的研究,为科学哲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视野;(4)研究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的关系,可以推动科学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关系的研究;(5)在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框架内,关于实践的因果性和规范性方面的研究对于原有框架的认识有所推动。[32]

4.科学文化哲学

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某一方面特征的关注所造成的二元化使得科学哲学的发展遭遇到极大的困难,20世纪后期出现的科学文化哲学则希望避免这一问题。对科学文化哲学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将科学看做一种文化样态,对其进行哲学反思,即把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究。[33]另一种理解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反思科学,即借鉴文化哲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主要侧重于从文化哲学的视角透视科学文化。[34]刘大椿等很早就关注到科学文化的哲学维度,探讨过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等问题[35],认为科学哲学未来的任务和理论增长点在于促进科学与人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科学文化哲学强调从传统科学哲学的狭窄视域中走出,将科学当做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审度,而非当做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去膜拜;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采用的方法是综合性的。所以,与传统科学哲学相比,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大哲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尽管当前国内的科学哲学发展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大多数学者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对其未来走向进行描绘,甚至一度引发了争论。

1.科学哲学走向自然科学哲学

对于目前国内一部分学者强调纯粹的科学哲学研究,认为科学哲学的正宗是研究科学哲学的理论问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的边缘或者问题,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根本不是科学哲学的现象的观点,吴彤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自然科学哲学的问题才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主流。因此,他不赞同把科学哲学变成一门与实际科学活动完全无关的“专门学问”,认为一旦如此,科学哲学将会丧失“立足之本”,陷入“危险境地”。“重要的问题不完全在于正名,而在于努力。作为学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2.科学哲学保持多元性研究

郭贵春等认为,随着科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哲学也会随时对传统的问题给出全新的回答。科学哲学始终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学科,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分层次的和多元化的开放体系。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的是对作为整个科学的逻辑性、规范性、方法论性和哲学性的系统思考;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所强调的则主要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这两个层次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是前者的现实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性升华。

3.具体科学问题及复杂性哲学研究

对具体科学问题进行哲学的研究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所强调的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而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因此对传统问题的阐述不能游离于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之外。当前,随着具体科学的突飞猛进,具体科学的哲学探究也得到了大发展。系统科学哲学就是如此。国内学者很早就在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研究系统科学,颜泽贤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复杂系统演化的概念、判断、标度、条件、机制、过程、原理及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一些学者力图用科学哲学的方法研究复杂性问题。吴彤的《复杂性的科学哲学研究》一书较为系统、完整地以科学哲学范式研究复杂性。在复杂性研究领域,一批学者分别在复杂性概念、复杂性的知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对复杂性的科学哲学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部分学者还把复杂性科学思想、概念和方法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为复杂性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苗东升、范冬萍、肖显静、段伟文、刘劲杨等对复杂性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

无论是传统科学哲学、另类科学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实践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还是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探究,我们都不能跟随西方学者的脚步亦步亦趋。不可否认,对西方哲学史上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借鉴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构建具有中国语境、中国问题的科学哲学,以此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哲学理论体系。有学者就科学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现实性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实现科学哲学的中国化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需要在吸收中西两种异质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中国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技术尽管历史悠久,但技术哲学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开始了技术哲学的思考,但国内技术哲学的诞生还是以陈昌曙于1982年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和差异》一文为标志。探析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对技术哲学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至今依然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国内学者一方面期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技术哲学研究框架,一方面也译介国际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当前的技术哲学研究在这两个方面是齐头并进的。针对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2001年,张华夏、张志林提出“认识论纲领”,陈昌曙提出“价值论纲领”,引发了一场持续的争鸣。通过这次争鸣,学界对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我国技术哲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昌曙等的《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的35个问题》一文,从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和性质、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技术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价值、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六个方面列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35个问题,虽说不能称之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但确实指出了技术哲学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当前,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正趋向成熟。随着建制化的形成和完善,技术哲学逐渐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合法地位并被认同,学术共同体也日渐壮大;同时,研究的论题域已基本清晰,研究深度正逐渐增加,研究方式正走向多元化,研究成果正趋于丰富。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据初步统计,近30多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与技术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计5000余篇,其中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如有关STS、技术创新、技术价值、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技术四个方面的研究占总数的2/3强,而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国外技术哲学、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以及综合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不到1/3。由此可见,虽然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是这个学科建立和形成的基点,但应用研究居于主体地位,正如陈昌曙所说,“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47]。

技术哲学强大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上。当然,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抽象的思辨逐步转变为从语境和实践角度考察和反思,只把技术当做一个抽象的整体进行思考,具有脱离技术实践变得空洞的风险,仅从实际存在的技术出发研究技术,难以达到哲学的高度,“我们应该立足于实际存在技术的经验基础来思考技术的普遍性问题”[48]。从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技术认识既可以看做是作为认识活动的技术,也可指认识所得到的成果是技术性的[49],所得到的技术知识“是一种面向实践的知识”[50]。技术使用问题也被技术哲学纳入其中,陈凡等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探讨了技术使用的问题,认为“人类通过对技术的使用,不但构造了生存处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所展开的技术使用实践,实际上是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51]。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方向拓展

在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工程逐渐显出其独特性,工程哲学应运而生。李伯聪认为工程哲学是以工程知识和工程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能否改变自然界(世界)和应该怎样改变自然界(世界)的问题,它要回答‘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52]王宏波探讨了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的问题。[53]田鹏颖把技术理解为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自然技术,而且包括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管理社会和调整、优化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54],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55]。“社会技术哲学”是技术哲学的新视域,在此基础上,田鹏颖结合工程哲学的研究主题,提出了“社会工程哲学”范畴,认为“‘社会工程’作为风险社会时代建立在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重要思维方式,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56]

(三)技术哲学的未来走向

不论是借鉴别人的学术资源还是遵从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正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从“国外技术哲学述评”向“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转折。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了解新兴技术发展与深化传统技术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技术哲学工作者既需要结合国情,深化对传统技术的认识,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形成新的问题旨趣。由于存在“知识完整性”缺失问题,无论是对技术的基本内涵、本质、定义进行探讨,还是对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进行哲学反思,技术哲学界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有基本的把握,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方法对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解展开探讨,而不仅仅是做技术的批评者,或仅限于伦理学的考察。

第二,坚持引介国外技术哲学成果与中国语境相结合的原则。引介国外技术哲学成果的目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国外技术哲学成果的“非反思性追随者”转变为“反思性、自主性的思想者”,从“唯学科化”的“技术的哲学”走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哲学研究,用广义的、交叉的、综合的技术哲学去面对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的当下实践。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代;科技哲学;创新;发展

引言

作为对科学技术时代出现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回应, 科技哲学既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又与近代以来哲学的演变相随相伴。作为对当代哲学问题的访谈, 理应对此予以关注。科学技术哲学既属于哲学体系,也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科技哲学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其规范性正在不断增强,有着特别巨大的研究与分析价值。全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实质、门类构成和研究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的自然科技哲学均有较大的区别。

一、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

(一)学科定位

认识科技哲学具有的学科定位,首先要认识其学科性质。20 世纪 80 年代后,大学分学者认为,科技哲学属于哲学学科,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将马克思哲学中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统一起来。部分人认为科技哲学尽管是独立学科,但并非属于哲学学科,而是综合学科或者边缘学科。认为科技哲学是处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等学科边缘的学科,体现出历史学、社会学及哲学的特点;或者认为科技哲学是自然科学与哲学两种学科互相影响和渗透而出现的独立学科,其既非哲学,却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有重要联系,是体现双重性质的学科

(二)理念体系

我国学者对科技哲学的定位和学科性质有不同的认识,对其理论体系的看法也不相同。吴国盛认为,科技哲学的内容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史、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陈其荣指出,当科学技术逐步发展,传统的自然辩证法会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进而建立起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即科学技术哲学,其内容包括社会与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等。张明国等学者将科技方法论列入到科技哲学结构中,指出其应该包括科技方法论、社会与科技、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近些年,随着全球性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潮流的冲击,科技哲学不断分化,并形成专门的方向及学科,如,科学社会、技术哲学、科技思想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未来学等。虽然学术界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一,但基本同意科技哲学的内容基本包括技术哲学、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三个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产业工程、社会等知识体系的实践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产业哲学、工程哲学等新兴的研究领域。部分学者区分工程与技术、科学的理念,将传统的技术、科学二元理论进行拓展,使其成为工程、技术、科学三元理论,指出工程活动的中心是建造,而工程哲学是区别于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新兴学科。现在工程哲学开展的研究集中在工程案件、工程历史、工程共同体、工程人才、工程创新、工程设计和决策等方面。

二、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ι缁岷腿死嘧龀龅墓毕祝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学。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三、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

(一)自然将列入科技哲学的研究范围

就科技哲学而言,其内容涉及到多种观念,如,马克思哲学论、方法统一论、

世界观等。科技哲学可以分析与探讨自然界的辩证法,并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自然观。传统理念中,对科学哲学的理论进行研究是科学哲学的正宗,自然科学是科学哲学的问题或者边缘问题,部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自然科学

哲学应该是科学哲学涉及的重要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科技哲学会逐步增加对自然界的研究。进而建立起系统的自然观和科学观。随着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的产生,可以建立起有较高合理性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为切入点来区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并为发现、解决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予全面、完善的理论依据。

(二)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科技哲学要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多元化

发展的概念就是全面融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让科技哲学的分析与探索更加具有层次性和价值性。科学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是多元化、层次化和歉收并蓄的体系。而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学哲学性、方法论、规范性及逻辑性等方面,自然科学哲学重视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前者是理性升华而后是实践基础。就人文科学问题而言,重点在于对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深入思考,对人生意义进行研究。根据物质决定精神的思想理念,可以认识到洛克菲勒家族为何会贡献家产来建设学校、办慈善机构。在某种意义层面上,此行为是否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具体行为。同时该家族捐献私有财产支持学术研究,体现出人文、社会与科技哲学的有机融合。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技科学进行全面融合,可以让科技哲学具有扎实、稳定的科学基础。另外,在新学科不断出现的前提下,会出现对分支学术内容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如,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逐步完善这些领域的研究,可以使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展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科技哲学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科学哲学

要从科技哲学向着科学文化哲学的方向创新,从哲学认识向着哲学价值的方向拓展。在文化哲学领域中,科学价值论的内容特别丰富,一方面它是体现多

种价值内容的文化及其活动,而并非只是某种认识或者实施的认识活动。另一方面,其重视全方位的研究价值,而并非只限制在认识价值的领域内,其重视科学对社会和人类做出的贡献,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技术价值等,进而体现出科学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对于人类解放、自由、发展及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要充分融合分支学科,让科技哲学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科技哲学重视对认识论进行研究,而非全面、系统的研究哲学,所以其并非是真正的科技哲学,全面发展科技哲学,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中的思想,将这些思想整合与完善,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哲W。科技哲学要推动新型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够扩展科技哲学的研究的覆盖面,也能给予科技哲学的研究增加研究范例及素材具体科学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其重视具体学科的多样性、前沿性、现实性和个体性,而这些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现实基础,所以分析具体问题不应该脱离哲学进行研究。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具体科学进行哲学研究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全面、深入地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机制、条件、标准、概念和相关的哲学问题。部分学者在方法论、认识论、复杂知识论和复杂概念等领域对科技哲学进行创新和探讨,拓展研究的视野。我国科技哲学要体现出自身特点,虽然西方哲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部分,但我们要建立起体现中国问题、中国语境的科学哲学,并构建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部分学者尝试性的研究科学哲学中国化的意义、现实性及可能性,指出这是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吸收我国和西方思想精髓并不断创新,以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建立起发展技术哲学

虽然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技术哲学却属于新兴学科。国内学者既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也希望学习和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因此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是两个领域共同发展的。陈昌曙等学者从技术哲学的性质和定位、理念意义、本质、价值、发展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技术哲学,指出技术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领域。现在,我国研究技术哲学更加成熟,随着逐步建立健全的建制化,技术哲学也得到哲学领域的认可,此研究正在增加研究深度、明确研究课题、创新研究成果。在科技哲学范畴内,工程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并诞生工程哲学。部分学者指出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活动和工程知识,是哲学分支之一。工程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能否能改变世界和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技术是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其中社会技术的概念是人们管理和改革社会、优化和调整社会关系、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体系。社会技术和科学体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是技术哲学发展的新范畴。我国技术哲学要创新及发展,要遵守认识传统技术和发展新技术相结合、中国语境和国外学术成果相结合、反思升华和面向实践相结合、群体多样化和个体专一化相结合等四个基本原则,促进我国技术哲学以本土化为基础,逐步向着建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哲学。

结语

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我国要明确科技哲学的学科定位和理念体系,以推动科技哲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科技哲学若想在未来的研究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就要将自然纳入研究范围内,积极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使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要创新科学哲学、建立和发展技术哲学,丰富科技哲学的涉及领域和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提高科技哲学的价值。现代科技哲学是建立的初级阶段,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研究特色各不相同,研究方法、研究诉求、哲学传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段伟文.科技哲学30年[N].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光明日报. 2008-11-25 (011)

[2]费多益.2005年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回顾[N]. 光明日报. 2006-04-11 (012)

[3]高耀彬.科技哲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N]. 中国教育报. 2004-11-12

[4]段小华,柳卸林.2004年中国科技竞争力剖析[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4-11-18 (002)

[5]殷登祥.科技哲学的STS新方向[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06-23 (002)

[6]郑念.科学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眼睛[N]. 大众科技报. 2001-06-03 (006)

[7]尹传红,郝爽.产业哲学研究领跑和谐崛起新理论[N]. 科技日报. 2005-03-27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学;元研究;理论科学学;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4.001

科学学20世纪20年代创生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作为一门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科学学在推进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协调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关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正在走向以中高速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和服务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学,也开始向新常态转轨。科学学领域特别是科学学元研究和理论科学学研究方面的产出数量处于稳步增长,研究的主题相对集中,开始向聚焦问题的纵深方向发展。成果产出的研究者和学术团体比较集中,除代表性的研究群体以外,加入研究队伍的新生力量增长放缓。从整体上来看,科学学研究呈现出中速发展的新常态。

1 科学学元研究

科学学元研究,是指对科学学这门学科本身的一般性、共同性、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如科学学的演进历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学科定位、学科结构、分支学科、发展趋势等。开展科学学元研究,是确保科学学在中国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学术基础。1977 年10月钱学森先生在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学术报告中倡导发展“科学的科学”,被学术界视为科学学在中国的发端。科学学刚被引入中国之时,首要任务是向国人推介这门学科,思考它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因此,科学学元研究与科学学研究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1.1 科学学的性质

科学学元研究领域集中了科学学研究队伍的基本力量,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期刊论文。针对于科学学研究团队,王续琨[1]等对1979-2008 年之间发表的科学学类(含科学哲学、科学史)元研究期刊论文第一作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科学学类元研究期刊论文的地域分布、机构分布和第一作者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多产第一作者,展现了30 年来科学学类元研究队伍的基本情况。1979-2008 年,中国的科学学类元研究期刊论文的数量在起伏中呈现快速增长的总体趋势。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表明,科学学类元研究期刊论文在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和机构分布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一半以上的第一作者是拥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第一作者发文量的高峰期为36~40 岁,多产第一作者发文量的高峰期为41~45 岁,61~65 岁的多产第一作者发文量也相对较多。

科学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全面。文庭孝[2]等人认为,科学学关注知识计量问题,作为一门服务于科研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学科领域,它主要通过考察知识及其载体的数量特征等手段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研究的活动规律,其分析角度广泛涉及科学计量学、科学技术统计学、科研绩效评价等研究领域。

近30 年来的科学学在中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越来越要求对科学技术的结构、发展规律,以及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冯之浚[3]撰文,认为科学学是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是研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各级决策部门的战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选择、组织管理、技术评估等提供科学的论证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为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它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理论、方法、技术和程序,为决策的民主化提供智力支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实践的呼唤,“多谋”与“善断”、“咨询”与“决策”正进行适当的分工。科学学作为专事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及其政策的“多谋”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2 科学学的学科结构及其分支学科发展

科学学的学科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其分支学科的创生和发展推动了科学学自身结构的不断完善。伴随着中国引进消化和自主发展管理科学的历史进程,对管理科学各种一般性、共同性、普遍性问题进行探讨的管理科学元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为创建管理科学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续琨[4]等构建了管理科学学的学科体系,分析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管理科学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演进态势、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学科结构以及管理科学教育和教学等。为了更好地促进管理科学学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实施双向分合推进、纵向引导深化、扩充研究队伍等策略。谷兴荣[5]等人以科学学等基础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研究了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制和管理效果,探讨了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影响管理对象心理和行为的途径和过程,向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衍生出新的学科分支。

1.3 科学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科学学的产生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最初以研究科学哲学、科学教育等为主。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学受到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广泛重视,逐渐形成了科学计量学、科学心理学、科学管理学等分支学科和研究方向。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30 周年的历程,是中国科学学兴起与发展的历史缩影。刘则渊[6]等对30 年国内期刊发表的科学学主题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了科学学文献的时序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分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的科学学主题文献量居各刊之首,引领着中国科学学的发展走向。对30 年中国科学学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科学学文献共词网络的若干知识图谱,展现了中国科学学研究前沿与主要领域,存在从内层、中层到外层三大知识群的圈层结构,呈现出以科学的量化分析为主导的科学计量学和以科学的哲学分析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学两大知识板块,以及相应的科学学两条互补的发展路径。展望未来,我国科学学一方面必须追踪国际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可视化转向,着力向科学学理论、方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进军,另一方面必须紧跟全球知识大变革的时代,以应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式的最新变革。胡志刚[7]等人基于对科学学领域9种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描绘了2009-2011年科学学领域的新特点和新趋向。在研究主题方面,认为近年来科学学领域基本稳定但反映了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WTO”、“知识经济”等相对老的研究主题逐渐冷却,“低碳经济”、“金融危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的研究主题逐渐升温;在高产作者方面,呈现明显的新陈代谢现象,反映了本领域研究的可持续性;在研究机构方面,均匀分布于国内各主要城市,地理上分布广泛,内容上集中于主流研究领域,能够满足特定区域的发展要求。

20世纪80年代《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学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等科学学期刊相继创办。科学学专业期刊在推进学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和辅助科学技术决策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解科学学研究现状,李长玲[8]等对2001-2005年和2006-2009年两个阶段科学学主要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对两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和主题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科学学的研究具有两大特点:一方面,科学学是一门随时代进步而发展的科学,它的研究主题不仅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科学学必须与时俱进,融入到科学技术变革的潮流之中。另一方面,科学学的研究方法正处于从单纯依靠定性研究向定性和定量综合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国内科学学研究的理论也在逐渐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是科学学研究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姜春林[9]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中收录的26种科学学期刊的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分四个时间段绘制了26种期刊的期刊共被引网络图谱,引入了网络密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等概念对网络结构做了剖析。科学学期刊之间的引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频繁,形成了以《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为代表与其他期刊关系紧密且控制知识流动的核心期刊,这些期刊的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李@岳[10]基于期刊的h指数,构建了时间活跃h型指数和动态h型指数,从影响力活跃性和平均年代影响力的角度对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科学学类的核心期刊进行评价。

科学学30多年的演进发展历程表明,这门新兴学科能够在中国扎根、发育、成长、繁盛,仰仗于两个方面的重要支撑条件:一是在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开设课程,既通过编写教材使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化,又为这门学科培养后备研究力量;二是创办科学学专业刊物,为这门学科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稳定园地,宣传科学学并进而引导学术研究方向。1980 年创刊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是中国第一份以“科学学”这个学科名称命名的期刊。随后,《科学学研究》于1982 年试刊,1983 年正式创刊。自此以后,两份科学学专业期刊相携而行,共同记录着科学学在中国演进发展的历史进程。王续琨[11] 分析了科学学专业期刊在推动科学学研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1 宣传科学学和集结研究队伍的前沿阵地;2 展示科学学元研究成果的核心园地;3 推进软科学、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4 关照新兴学科创生发展的先导媒体。

从“科学学”到“科学技术学”,不仅意味着研究对象从“科学”扩展到“技术”,而且意味着研究范式的重大变迁。李正风[12] 对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研究范式的变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梳理研究理念变迁的历史线索,厘清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研究范式演变的趋向。

2 理论科学学研究

科学的本质探讨的是科学本体论的问题, 它要回答“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所有科学研究者以及科学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接触科学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贝尔纳富有开创性地归纳出至今人们研究科学时仍要不断提起的科学的五种形相,并揭示了科学本质的社会性。

2.1 科学的本质和特点

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了不少“科学”用例,然而它们都不是“science”意义上的“科学”。关于科学的起源,周程[13]认为将“科学”用来对译“science”的用例率先出现在日本。虽然“科学”一词早在日本江户末期的兰学家高野长英的著作中就已出现,但高野是在“分科之学”的意义上使用“科学”的。“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实际上发生在大批留日学生归国之前。继康有为前在书中征引了日文“科学”一词之后,梁启超在日本、王国维在国内相继使用“科学”一词。1900年后,杜亚泉、钟观光、虞和钦等有过日语学习经历的学者开始频繁使用“科学”,不通日文的严复1902年起也开始大量使用“科学”,加上章太炎、马君武、鲁迅等赴日学人的推波助澜,“科学”很快就取代了“格致”,并对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关于科学本质的看法也在不断深化。章进[14]以哲学原理的视角,结合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法论,提出科学和哲学、思想的直接关联性,并总结了科学的创新需要自由化的思想这一结论。同样是哲学的角度,孙利天[15]基于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作家对科学、逻辑认识的交集,指出如今的科学仍需理性对待哲学的挑战,不能忽视逻辑和真理。王娜[16]从语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科学,表明科学既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也非纯粹社会性的,而是自然与社会相互塑造的产物。对科学的解读, 既要关注社会性语境的认识论回答, 又要关注认识论语境的社会性回答。科学应成为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共同关注, 密切合作进行研究的对象。张雁[17]论析了贝尔纳的科学本质观。贝尔纳认为,科学不仅仅是累积的知识传统,而且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社会生产力。贝尔纳对科学形相认识的突破在于认识到了科学的社会形相,深入揭示了科学的社会本性。社会学术研究的科学归并是贝尔纳科学的社会本质观的表现。

2.2 科学发展的规律

关于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从量化的角度来说,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是科学的直线发展模式。随着科学成果的增多,科学成果的指数规律应运而生。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发展的指数上升规律也遭到人们的质疑。就非指数规律而言,有普赖斯的S型规律,杨沛霆的震荡规律,赵红州的阶梯指数规律,他们都从不同的侧面批评了指数规律,并论述了科学发展的速度的变化性。姜春林[18]等利用利萨・罗斯纳编著的科学年表再一次对科学中心转移现象进行了测度,所得结果没有对科学中心转移这一现象给出强支撑,并从系统科学角度,建构了科学系统内部运行的因果关系模型,对科学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解读,得到如下结论:科学系统的四大要素,科学家人数、图书情报资源、先进的科研设备以及科研经费共同影响科学这一子系统的运行,外部环境通过这些要素起作用。美国学者拉迪・多恩布什在1999年的《伟大的繁荣》一文中写道:“站在今天的水平上进行比较, 1900年简直就是石器时代。”王荣德[19]等从认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分析了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诺贝尔科学奖提供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全息图景: 研究方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研究手段由单一向综合转变, 研究力量由个体向群体过渡, 研究中心由欧洲向美国转移。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和规律, 对于科学把握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科学技术哲学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基辅学派等其他学术团体的研究也值得借鉴。李然[20]等指出,俄罗斯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发源地,是世界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后来和西方科学技术哲学之间产生了巨大差距,但特色鲜明、发展迅速。文章分析了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在转型时期的要素和发展变化,以发展的观点指出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的借鉴意义。宋兆杰[21]等总结了多布罗夫及其创建的基辅学派的研究成果,肯定了其在科学技术潜力及评估方法理论、科研人员优化理念和科学技术预测思想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揭示了乌克兰等国家在后苏联时展科学学方法论的意义,并强调了吸收基辅学派研究成果为我国科学学研究所用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新世纪,科学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怎样从海量的科学技术信息及其相关信息中扫描、识别、监测和追踪科学技术主题的发展变化,怎样高效获取和有效组织这些信息,并从中发现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领域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成为探析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谭宗颖[22]等设计并实现了动态监测与追踪、反应快速、分析深入、功能集成、可视化展现的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信息监测与分析平台,实现基于知识本体和知识发现,有机集成信息抽取、数据转换与存储、数据挖掘、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走势分析方法和工具。一个科学理论(或一项技术)的早期发展水平主要是由创造能力决定的,学习能力以及淘汰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该科学理论(或技术)发展的中后期或者后期。姜照华[23]等认为,具体的科学理论,如同一个具体的生物一样,有其生命周期。他们论述了科学理论发展周期的五个阶段及其各自的特点,并以生态城市的理论发展为例,说明科学理论发展的周期特征。在起步阶段、酝酿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创造力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而在成熟阶段,学习能力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在分化阶段,淘汰率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技术的发展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2.3 科学学家与科学发现

科学家(科学精英)是科学生产的主体,但其影响力不仅限于科学生产本身,不论是最早的科学学哲学家Б・М・凯德洛夫、还是创建了基辅学派的多布罗夫,都在科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在科学史、科学学、科学计量学以及科学引文网络领域成就卓著,刘则渊[24]运用多视角引文网络分析的CiteSpace可视化技术对普赖斯的学术成果及其国际影响进行分析,展现出普赖斯广泛的研究兴趣和不倦的探索精神,其影响范围广阔而持久。

钱学森是我国科学学的首倡者和主要奠基者,刘则渊[25]指出,钱学森坚持马克思主义早期科学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主要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动学说来考察科学技术活动,体现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种关系进行研究的基本范式。钱学森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核心,其“系统科学与工程”、“思维科学”、“大农业经济”、“科学学”、“技术科学”、“城市科学”和“人才培养”等观点尤为后人所关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黄庆桥[26]指出钱三强在我国科学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会、建设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同时,他重视对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

科学发现是现代科学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计算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结合科学学及科学计量学实现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以此来发掘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增长中的新领域并且解释科学发现中的知识创造与扩散。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NSF)斥资数千万美元所拟定的“基于赛博实现的发现与创新”的宏伟计划,为科学学和科学技术管理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挑战。林德明[27]等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知识可视化技术, 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计量分析了“文献”与“发现”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地展示了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的发展与现状,明确了实现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计算性的现实基础,包括由Swanson所提出的以非相关文献为基础的知识发现理论的研究,以及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的科学发现的研究,尤其是应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学发展前沿和热点的感知与识别的研究,这些研究为科学发现计算性的实现提供了参考。在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机模拟结合可视化技术计量文献的新视角,并且提出了实现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计算的途径。

2.4 科学共同体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变革,基于统治理念的公共管理模式正面临挑战,而基于治理理念的公共治理模式为迎接挑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科学共同体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治理,是实现良好科学治理的基本要求。

齐曼是国际公认的科学学权威学者,以其为核心形成了科学共同体,并实现了其理论体系的融合和超越。孙文彬[28]等通过梳理科学共同体研究四种模式(默顿的规范研究模式、库恩的范式研究模式、普赖斯的计算研究模式、齐曼的后学院的研究模式),从自然主义认识论、后学院科学模型、科学知识进化论、大科学交流网络、科学的地图之喻五个方面阐释了齐曼科学学理论体系的丰富成果和重大意义。

程志波[29]等认为自律、自主和自治是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治理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自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不足是我国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治理目标的实现,应从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组织建设、学术评价和精神气质等五个方面予以解决。郭凤娇[30]等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2001年到2011年间有关科学学的3727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分析了我国科学学的潜在合作者与合作机构,结果显示:当前科学学合作研究仅限于小团体范围,同一研究领域的潜在合作团队基本形成,主要研究机构的特色研究领域明显。

2.5 科学知识体系与交叉学科研究

科学知识体系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是理论科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从2010―2014年检索的文献分部看,关于新兴交叉学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理论科学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引文分析既是一种对文献引证与被引证关系进行分析的活动和方法,也是包含对引文关系进行分析的原理、方法、应用在内的一门学科。从普赖斯、加菲尔德到斯莫尔,已确立起日臻完备的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构成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与主流,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在科学计量学中已形成一门成熟的分支学科―引文分析学,现代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都构筑在引文分析学的根基之上。梁永霞[31]等探讨了引文分析学的知识流动理论: 从观念联系与知识流动的角度来探讨引文分析理论,除去那些复杂的文献引用动机或引用的社会影响因素外,可以把文献引用的过程抽象为知识流动的过程。从知识论关于知识的发展模式来看,文献引用的过程都是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知识进化的过程,是知识的选择、遗传和变异的过程,也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引文分析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流动过程和知识活动系统的分析。

知识计量学是以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为对象,运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技术对社会的知识能力和知识的社会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侯海燕[32]等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进行学科领域共现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展示了知识计量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以及计算机科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知识工程等的核心学科地位。关键词共现图谱展示了知识计量学的15个重点研究领域,知识计量学与知识可视化在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是知识计量学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基于这一核心研究内容,引申出了其他重要的研究领域,如知识与信息的可视化技术与方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和可视化工具、医学情报学和化学等领域中潜在知识领域的可视化研究、应用于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管理、可视化技术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科学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等研究、可视化技术在数据挖掘领域与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可视化技术在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领域、图论、算法与应用领域、行为科学、环境科学和化学等领域的更广泛的应用等等。徐迎迎[33]分析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国内情报学相关学科交叉研究的文献,通过利用AVMS模型对研究的60篇文献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得出了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有除了引文以外的多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3 研究结论

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科学学著作被陆续翻译到我国,科学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目前科学学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从整体上来看,近5年来科学学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已经进入稳中求进阶段,研究文献的产出数量稳定增长,高产作者有我国科学学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新的研究力量也稳步增多。研究领域相对集中,问题研究深度有所拓展。我国科学学研究已经进入发展的新常态。从检索到的文献信息看,专门针对科学学自身的学科性质、学科结构及其分支学科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在理论科学学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关于科学的本质、科学发现以及科学共同体等问题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仍然偏少,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方面研究处于较为活跃的发展态势。当前,科学学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未来发展中,应加强科学学的整体性研究,进一步整合可用资源,加强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增进学者间的对话与交流,推进学术领域合作研究。同时,应加强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加快相关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扩展科学计量学定量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续琨, 张崴, 田宇力. 科学学类元研究期刊论文及其作者的统计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10): 5-9.

[2] 文庭孝, 杨思洛. 知识计量研究的科学学基础[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 10: 21-24.

[3] 冯之浚. 科学学在中国[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5): 5-8.

[4] 王续琨, 郭涵宁, 刘盛博. 管理科学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11): 1649-1655.

[5] 谷兴荣, 罗灿. 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探讨[J]. 科学与管理, 2014, (5): 21-25.

[6] 刘则渊, 胡志刚, 王贤文. 30年中国科学学历程的知识图谱展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5): 17-23.

[7] 胡志刚, 侯海燕, 侯剑华, 赵楠楠. 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学术群体与研究热点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 7-13.

[8] 李长玲, 纪雪梅, 支岭. 2001-2009年我国科学学研究进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18): 22-27.

[9] 姜春林, 张帆, 唐悦. 我国部分科学学期刊共被引网络特征研究[J]. 情报杂志, 2010, 29(4): 10-15.

[10]李@岳,刘颖,唐永林. 基于时间h型指数的科学学类期刊学术评价研究[J]. 情报探索, 2013, (8): 5-7+12.

[11]王续琨. 学科发展视角中的科学学专业期刊――纪念《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30 周年[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5): 24-27.

[12]李正风. 从“Science of Science”到“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研究范式演进的历史考察[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5): 36-42.

[13]周程. “科学”的起源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传播[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4): 481-488.

[14]章进. 科学的哲学特质及其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 (1): 112-116.

[15]孙利天, 赵磊. 一切科学都是应用逻辑[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 33-39.

[16]王娜. 科学是客观的还是社会建构的? [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5): 650-654.

[17]张雁. 贝尔纳的科学本质观[J].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2(3): 47-49.

[18]姜春林, 周磊, 唐悦. 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现象的再测度和新解读[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4): 500-507.

[19]王荣德, 王]. 从诺贝尔科学奖看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4): 47-52.

[20]李然. 俄罗斯转型时期科学学的研究[D].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

[21]宋兆杰, 曾晓娟. 多布罗夫: 苏联科学学基辅学派的创始人[J]. 科学学研究, 2012, (1): 60-65.

[22]谭宗颖, 王强, 苍宏宇, 饶洋辉, 阳宁晖, 聂磊. 科技发展前沿信息监测与分析平台的构建[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2): 195-201.

[23]姜照华, 刘则渊, 王贤文, 胡晓玮. 技知识增长的动力及其周期特征[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12): 102-106.

[24]刘则渊, 梁永霞, 陈悦. 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纪念普赖斯逝世30周年[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12): 3-9+181.

[25]刘则渊. 论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J]. 科学学研究, 2012, (1): 5-13.

[26]黄庆桥. 钱三强与科学学的发展[J]. 科学学研究, 2013, (6): 956-960.

[27]林德明, 刘则渊. 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计算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8): 1141-1147.

[28]孙文彬,李黎,汤书昆. 齐曼科学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与超越―基于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新模式[C]. 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A]. 2012, 9.

[29]程志波, 李正风, 王彦雨. 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 问题与对策[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12): 1779-1831.

[30]郭凤娇, 李长玲, 刘非凡. 基于SNA的我国科学学潜在合作情况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3, (2): 184-190+309.

[31]梁永霞, 刘则渊, 杨中楷. 引文分析学的知识流动理论探析[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5): 668-674.

[32]侯海燕, 陈超美, 刘则渊. 知识计量学的交叉学科属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3): 328-332.

[33]徐迎迎. 基于AVMS模型的学科交叉可视化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J]. 现代情报, 2015, (2): 87-92+97.

Towards The New Normal: An Overview of Meta-research and Theories on Science of Science(2010-2014)

HOU Jianhua,GUO Shuang,LI Fang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库恩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程度及速度的衡量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工作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库恩提出的科学革命模式就是一种以模式的形式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出来的一种方法。①此论文基于库恩理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 库恩理论概述

库恩理论主要是对科学的动态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该理论冲破了古典经验论,指出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或称之为科学就是因为范式的形成的理念。库恩理论诞生之后,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且有效地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科技工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科恩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实,库恩提出的理论主要包括:前范式科学理论,常规科学理论及科学革命理论,其中科学革命理论也称为新常规科学理论。而科学革命实质上就是新的范式来替代旧的范式的一个过程,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以通约的。②

2 基于库恩理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

基于库恩理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科学时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常规科学时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革命时期。

首先,对于第一个时期来说,也可以大致归纳于三个阶段——计算工具的发展阶段、机械式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继电器式计算机发展阶段。由此也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科学时期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而且各种思想和学派比较繁杂。不论是计算工具阶段、机械式计算机阶段还是继电器式计算机发展阶段都没有系统的结构,也没有相关的指导理论,所以整个的发展来看,方向非常地模糊,发展进度的衡量标准也不明确。而这些都是库恩的前科学时期的典型特点。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前发展阶段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但是这个阶段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是现代常规科学时期的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

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常规科学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而且理想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提出,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式,这个范式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时期计算机的演变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智能计算机等阶段。③

第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革命时期。这个时期虽然计算机的发展非常地迅速,而且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摩尔定律密切相关。有相关专家在回顾40年来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发展中提出在今后的几年里摩尔定律可能还可以适用。但是,如果晶体管电路的性能接近极限的话摩尔定律将走到尽头并有可能完全失效。所以,很多专家预言,一旦摩尔定律走到尽头,电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革命必然到来。

3 基于库恩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范式其实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一般来说一种范式要被彻底地必须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要一定的量变才会引起最终的质变,一种旧的范式才能被一种新的范式替代。而单个的事实或单个事件通常不能证实或一种范式。所以,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来说,只有当旧的范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时候,而且有更好地范式代替旧的范式时,才会出现新旧范式的更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新旧范式的转化、过渡或者更替。

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性,所以很多相关工作者及科技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研究一些新材料和新技术。如果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能够在危机出现之前研究出成果的话,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危险的出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可以从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常规科学阶段,直接进入新的常规科学阶段,而这必将加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阶段人们正在着力研究的新领域包括: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等。

4 结语

通过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库恩理论的提出揭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基于库恩理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以及科学与技术革命时期三个时期,而且基于库恩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很大。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注释

① 杨玉成.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和经济学方法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