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5篇)

  • 团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队员:钟xx 指导老师:解xx 实践活动介绍: 上大学以来,很多想找兼职的同学都有被“黑心”中介欺骗的经历。鉴于暑假有不少同学留校,同时他们又想找一些家教之类的兼职充实暑期生活,我们12个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深入开展XX年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要求,成…

团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5篇)

团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所在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团队人员:队长:梁xx

队员:钟xx

指导老师:解xx

实践活动介绍:

上大学以来,很多想找兼职的同学都有被“黑心”中介欺骗的经历。鉴于暑假有不少同学留校,同时他们又想找一些家教之类的兼职充实暑期生活,我们12个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深入开展XX年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要求,成立了xx化工大学北区志愿家教中介服务团队,义务为留校同学联系满意的家教,以此丰富大家的社会实践经历。

本实践团队的成员均来自化工学院,从成立之初我们就以志愿服务同学作为宗旨。我实践队共有指导老师1名、实践队员12名(设领队1名),整个实践活动持续24天,活动主要在xx化工大学北校区及附近的居民区开展。

此次实践的课题“为北区暑假留校同学义务联系家教并探究成立xx化工大学北区家教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具有新颖性,是当代大学生热衷志愿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一个缩影。

主题:志愿服务

意义:1.响应学校关于深入开展XX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体现化大学子心系社会,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

2.展示化大学子的优良素质,进一步树立xx化工大学学生在xx家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目的:1. 为想找家教的留校同学提供家教,丰富同学们的暑期生活

2. 提高我们团队成员的志愿服务能力、交流沟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形式:对外,我们向家长发放宣传单,使有需要家教的学生家长主动联系我们;对内,通过张贴宣传单,让北区的同学联系我们并登记其个人信息。

时间:XX年6月30—XX年7月23号

地点:xx化工大学北校区及附近的居民区和中小学

实践内容:

一. 前期准备 分工明确

为了搞好这次暑期社会实践,队长于6月10号开始投入策划。6月15号我们团队集中召开了一次会议,决定设立三个前期准备小组,明确分工,分头准备。

宣传资料准备组:师xx准备针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宣传资料,徐xx准备针对校内同学的宣传资料。

信息搜集组:鲍xx负责查清楚xx各大居民区的地理位置及公交前往路线,张xx负责查询xx主要中小学的位置及公交前往路线,冯敏搜集并整理大学生做家教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物资准备组:钟林负责借3辆自行车备用,王路芳购买剪刀、胶带等。总的来说,前期的准备工作分工明确,充分落到实处,为之后的实践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实践过程 苦尽甘来

1.对外宣传:经过讨论,队员们一致认为对外宣传应当在中小学学生放假前夕开始进行,以学生家长为主要宣传目标人群,在各大小区、学校、超市以及xx广场等目标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展开。

(1)xx里小区——首次宣传。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团队于6月30日下午六点前往xx里小区进行第一次宣传。我们将xx里小区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宣传小组负责,并设立一名组长。对于我们团队的大部分人来说,拿着宣传单跟家长进行这种中介性质的宣传还是第一次。因此,刚开始队员看到家长面向自己走来,手里拿着传单却不敢向家长发放和介绍。关键时刻,各组长发挥带头作用,向家长们发出第一份传单。此后,队员们也纷纷迈出了宣传的第一步。

团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在开展夏令营之前,我们与同心实验学校的老师有过多次交流,并且上网查阅了同心实验学校的相关资料。同心实验学校位于xx市xx区金盏乡xx村,xx市xx区金盏乡xx村,是xx市东北五环到六环之间的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这个村中本地居民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居住在这的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房租等生活成本较低,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聚居在xx村,这些人大多在建筑、工业以及服务行业工作。而我们实践团此次支教的学校 xx市xx区同心实验学校就是一所面向流动儿童的全日制学校,它是由xx公益组织 工友之家 创办,成立于XX年7月。学校座落于这座城中村的中心地带,像普通的社区学校一样;校园里,只有一个不太标准的篮球场,教室分散在校园中,每个教室门旁的墙上都有一个铭牌,上面写着捐赠教室公司的名称,显示了这个学校的与众不同。

针对同心实验学校的学生为流动儿童的状况,我们在实践开始前多次开会讨论商定课程设置,决定不开展平常的语数外课程,而是为了丰富流动儿童学生的假期生活,以开拓眼界的课程为主,例如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故事、历史人物,我们还设置了趣味科学、趣味英语等课程;同时发挥医学生的专业优势,并结合红十字特色,向孩子们介绍更多疾病预防知识、安全知识以及简单自救、急救知识。并且,在会上,我们商定了每个人的授课任务。在会后,大家都认真准备自己负责的课程,为支教积极地做着准备。

20xx年7月20日下午,带着满满的期待和充分的准备,我们8名志愿者从学校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跋涉,乘坐地铁、换乘公交,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下了公交车,我们就真正对城中村有了感受,窄小的道路,低矮的建筑,处处都有施工的痕迹。沿着村中的主干道进入学校后,我们就感觉到了这个学校的 落寞 。这是一个与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的地方,最高二层楼的校舍,原始的卫生间,教室里只有风扇,全校仅有两台投影仪;幼儿园和小学都在一起,可以说办学的条件十分简陋。

刚到学校,就受到了学校老师的欢迎。随后,同心实验学校的沈金花校长给我们志愿者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我们具体安排了每天的活动:除了要给学生们开展课程,还要每天到打饭的地方帮厨,并且帮幼儿园的孩子们打饭。熟悉校园环境之后,我们回到宿舍休息,准备以饱满的精神迎接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

20xx年7月21日,夏令营正式开始。我们将约40名学生按年级分为高段和低段两个班级,按事先准备好的课程分开教授课程。我们教授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拓展眼界,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包括趣味英语、趣味数学、中国历史人物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故事等知识讲解,同时,我们又发挥红会特色,将同伴教育小小改造,进行创新,不局限于艾滋病和急救应急知识的宣传,加入安全教育、常见病与卫生习惯教育,将学生们分成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以朋友的方式分享知识和信息,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每天早上,我们的志愿者会和学生们一起打扫校园卫生。我们还专门开设了素质拓展课,用一些小游戏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视野;我们的志愿者们也会参与到素质拓展中,与学生们一起开展活动,一起锻炼,他们也很欢迎我们,很快我们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不过这样唯一的缺点就是我们的威严不足,上课的时候难免在维持纪律上花费一定的工夫。

12天的xx村生活,我们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不易。老师,不仅是扮演 受业解惑 的角色,更要做好 传道 ,比如:孩子们每天在一块,未免会闹出一些矛盾。当出现矛盾时,就需要老师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判断谁对谁错,给每个孩子讲道理、摆事实,从而解决矛盾。而这时,也是最需要老师智慧的。

12天的xx村生活,苦中有乐。虽然天气炎热,条件艰苦,但我们的团队没有一名志愿者打过退堂鼓,没有一个人不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成功而出色的完成了这次的实践活动,并且,我们团队的所有人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12天的xx村生活,让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志愿者体会到了流动人口生活的艰辛,感受到了城中村的不尽人意,也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成长的不易,孩子们都是最单纯的,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但我们对他们的关爱还远远不够。

作为红十字的一份子,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我们的志愿服务还会继续。

团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的原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只能服从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才能取得最大的资源支持,从而保证实践的最佳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服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学习是学生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只有把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源性动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保证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服务社会基本职能相结合的原则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只有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才能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体现大学的责任感,从而保证实践效果的持续性。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只有将社会实践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高校科学的育人观念。

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举措

(一)激发动力的宣传发动机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宣传发动,才能营造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形成实践育人的良好格局。(1)组织专题推介活动。学校团委于每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会”,将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框架、选题原则和组队标准等情况向全校学生公布,让学生明确基本的实践方向。各个院系分团委分别在本院系召开“年度社会实践工作推介会”,通过往年工作回顾,个别发言,领导鼓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2)制作发放服务手册。在认真总结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制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并保持每年更新,让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的流程非常熟悉;(3)充分运用网络媒介。每年专题推介活动以后,校学生会实践部会建立QQ群和微博等社会实践沟通平台,起到了良好的沟通协调作用。在校团委网站建立的社会实践专栏,及时各种信息,跟踪各项工作进度;(4)全程提供咨询服务。在校团委办公室专门设立了社会实践工作咨询点,随时向同学们提供关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咨询服务。各院系学生会社会实践部也相应负责该项工作;(5)建立随队记者制度。校团委和新闻与传播学系联合组建了大学生暑期社会社会实践随队记者团。实践团队和记者实行互选制度,学生记者保持对实践团队的独立观察和思考,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体现导向的项目申报机制根据上述四项构建长效机制的原则,我们明确了社会实践工作的导向。(1)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为了提升社会实践工作层次,更好地动员院系资源,学校团委对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优先支持原则;(2)与基地建设相结合。为了保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现象,学校团委对建有社会实践基地的项目采取优先支持的原则。如经济学系星火学社已经联系七年赴恩施市盛家坝乡开展实践活动,在当地有稳固的实践基地,群众基础扎实;(3)与社团建设相结合。为了更好地保障实践效果,学校团委对具有社团化运作的实践团队(区别于临时组建的团队)采取优先支持的原则。如社团联大学生素质培养班赴贵州省黔东南麻江县小分队;(4)与时事热点相结合。针对每年的时事热点,校团委会专门设立“招标项目”供全校学生申请。如“中华环保世纪行-保护汉江”实践服务团项目;(5)与科研创新相结合。为了促进社会实践成果向科研创新转化,对已经申报了科研立项的团队采取优先支持原则。如国际贸易学院探路者赴武汉市停车收费调查小分队,该团队前期申请了科研立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更强。

(三)整合资源的组织运行机制社会实践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充分调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积极性,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活动效果。(1)充分强调教学院系的主体地位。社会实践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舞台,更是各个院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平台。校团委要求各个院系分团委必须将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到相关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充分体现教学院系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整合院系的优势资源,提升社会实践的层次;(2)充分发挥学校团委的协调作用。校团委是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具有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的优势。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营造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公平、公开、公正地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3)充分动员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配合科研处做好实践成果的评比工作,联合招毕处开展毕业生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联合校友会做好优秀毕业生寻访工作,联合保卫处、社会科学系和体育系做好新生露营工作。

(四)确保安全的后勤保障机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1)履行安全承诺,树立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进行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团队训练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2)落实带队原则,强化责任意识。要求相关院系给每个实践团队配备带队老师,没有带队老师随队的团队不能成行,以此强化分团委书记的责任意识;(3)购买商业保险,建立基本保障。学校为参加社会实践的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购买了商业保险,为师生建立了基本的保障机制;(4)实施日报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校团委要求每个实践团队都必须设立安全员,每天必须向所在院系分团委书记汇报安全情况。分团委书记每天需向校团委汇报安全情况;(5)建立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校团委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要求每个团队建立安全预案,对没有安全预案的团队不予立项,不准成行。

(五)探索规律的总结评比机制总结评比考核工作是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规范、有序、长效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摸索,才能掌握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1)验收材料。每年九月末十月初,实践团队和个人要以分团委为单位向校团委提交包括《团队验收报告》、《活动登记表》、实践日志、实践总结、实践成果(分为调查报告、科研论文和心得体会三类)等材料;(2)公开答辩。校团委组织对各个团队递交的验收报告和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评审,按照一定比例选择部分团队参加公开答辩,并现场打分进行排名;(3)分类评比。积极配合科研处对同学们提交的调查报告和科研论文进行评审,校团委组织专班对心得体会进行评审;(4)总结表彰。举行全校社会实践表彰大会;(5)学分认定。根据教务处下发的《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六)提升层次的成果转换机制如何将社会实践成果上升为理论总结,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层次,是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1)建立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各个院系建设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促进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2)发表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议。对学校、公司、学生合作三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明确具体地规定,可操作性强。华强公司已经把该合作模式应用到多所高校的合作中。2010年3月22日,与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联合成立“华强动漫班”;2010年5月19日,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成立“辽美华强动漫班”;2010年10月14日,与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华强动漫班”;2010年12月16日,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华强动漫校企联合培养班”;2011年3月24日,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华强动漫班”。多所高校的加盟,均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校企合作华强动漫班存在的不足之处

华强动漫班可以说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一种办学模式,对推进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进行一年多的实践中,经过梳理,我们发现该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下列不足之处:

(一)校企合作的政府职能和机制不完善华强动漫班是为充分满足华强科技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迅速发展的动漫人才需求,特别是为方特二期梦幻王国的顺利投资运营需求,在芜湖市委市政府的建议下成立开设的。华强动漫班建设过程中,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携华强集团领导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并希望学院利用自身优势为华强集团培养急需人才,服务芜湖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但政府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相关的政策法规,致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体制和模式缺乏,使得该班开办受资金、设备等限制,这都制约了校企合作培养动漫专业人才向更深更高水平发展。

团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社会实践;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209-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教育社会化要求加深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实践教育,教育人的重要性越发重要,在社会和高校的推动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很好地发展,取得了较好经验和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社会实践选题不合理,内容不切实际

高校大学生在选题时,由于存在社会认知、知识背景、地域、经费等多方面因素,没能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对实践地点环境不了解,对实践对象掌握不够,在选题上容易走偏走远,有些选题范畴过大或过小,有些存在主观性强,与社会热点、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例如在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当中,学校有一个团队提出《关注农村医疗卫生的调研》的项目,显然项目选题范畴太大,比较空泛,从题目并不清楚去哪里要做什么。一般选题要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原则,经过指导建议修改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关于广西西林县普合乡某村医疗环境卫生状况的调研》。另外一些选题内容流于形式,主要在于调查、座谈、扶困等项目,存在大同小异,缺乏创新点。

(二)组队形式单一,专业化指导不强

社会实践的团队的组合一般是二级院系的学生、社团的成员、团支部或党支部成员组成,这些组成虽然有利于团队的团结性和统一性,但是同时导致专业的一致性和思维的局限性,容易形成相同的思路,内容的单一性。因为没有其他专业的成员或者拥有特定技能的人员的加入,使得一些团队只能做自己擅长的活动,没有能获得更好的锻炼。例如学校护理学院团队的成员往往是一些护生,对于义诊方面护生只能做一些量血压、按摩或者调查等工作,不能较好地结合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为当地群众解决看病或者保健咨询等问题。

(三)社会实践不够深入,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而有的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监控的盲点,对于实践内容应付了事,随便到一个单位走走看看,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甚至在开学前找村委或者单位盖章,当作实践证明交差。一些团队队员积极性差,对实践活动产生畏难情绪,产生对一些复杂的实践内容浅尝辄止,或者当成外出游玩,以玩为主以做为辅的形式开展工作的现象,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缺乏连续性和长期性

社会实践活动往往由学校团委组织,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期和“两课”的要求。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作为一种必要的经常性的教育活动环节持续下去,而是因时间、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断断续续,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几星期甚至几天完成,学生普遍认为完成了就结束任务了,下次假期再往下一个点进行社会实践,对于后续的继续研究和探讨往往没了下文,社会实践缺乏长效机制。

(五)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评,还多停留在以提交的实践报告和材料来评定个人和团队的成绩,以及由此来评定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事实上评价的结果带有较多的主观因素,无法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和效果,这些轻过程重结果,讲形式略内涵,定性分析大于定量评价等现象普遍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一是项目指导教师前期论证指导有余,而过程指导不足,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和实时调控作用,不利于学生有效的知识建构;二是项目结果的评价多以定性评价为主,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难以固化和推广项目成果[1]。

二、社会实践活动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思路

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运用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生活动资源、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2]。根据需求和出现问题的思考,学校构建了由“确定主题――合理指导――筹划设计――立项资助――实施实践――总结成果”六个环节组成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

(一)学校主导,确定主题

社会实践当中,主题是基石,是构成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灵魂,非常重要。没有一个正确、旗帜鲜明的主题,相当于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失败了一半。学校在主导上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首先由校团委设定总方向,根据当年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学校的专业、职业特征,当地优势资源,结对共建对象,帮扶对象等方面,确定社会实践主题并构建项目选题指南,面向全校师生招标,并要求项目题目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申请实践的团队可根据所列出的项目内容对感兴趣和能真正实施的范围确定申报选题,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合理创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合理细致的项目。这样一方面学校在方向上全局把握掌控,围绕学校实践育人的任务实施,另一方面使团队选题具有方向性、针对性,不偏离中心,不脱离实际,更合理的计划预期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大处着眼,小处落实的效果,使社会实践获得最大利益化。

(二)合理指导,优化组队

俗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践的效果。一个好的团队,不仅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或相同特长的学生组合,而且至少需要有两个指导教师,其中包括具备管理经验和实战经验的指导教师,这些教师可以作为团队的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团队开展实践工作,负责团队的后勤供给、安全工作,可从管理人员、辅导员中遴选;另一名是专业技术指导教师,在实践中,必然有一些技术性的实践活动需要这些教师从旁指导、策划。例如学校2013年暑期《关爱地贫儿童健康――我校扶贫服务队温暖走进百色市那坡县》,服务队队员的构成中由来自学校各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队员当中有部分同学擅长舞蹈等表演,还聘请了两名指导老师,一名是学校附属医院的扶贫专家指导调研和医疗服务,另一名具有较强文艺功底的老师指导同学们开展文艺表演和慰问工作。

(三)精心筹划,完善设计

实践团队填写统一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结构与课题立项相似,内容包括立项背景、活动内容、实施方案、团队构成、经费预算、应急方案等方面。一份好的标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艰辛的努力。首先需要经过前期的调研,如果具有条件还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提出问题,中期的查阅文献、资料,策划方案,后期的撰写,确定方案,才能形成一份立项申报书的初稿。由于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毕竟经验不足,知识结构不全,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往往有些内容抄袭别人的立项内容而完成的。其次需要修改,要经过指导老师的批阅,与团队骨干分子进行磋商磨合,讨论研究,进一步完善设计,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才能形成一份优秀的立项申报书。精心筹划,完善设计,形成优秀的标书的另一项重要作用,也是达到整个团队凝聚共识,统一目标,明确工作的目的。

(四)筛选答辩,立项资助

社会实践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所以学生都会踊跃的申报项目,但是学校的经费、资源都是有限的,通过初步筛选,选出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的优秀申报书进入下一轮答辩评审。受审团队进行制作PPT课件展示和答辩,主要涉及项目开展的背景、前期调研、创新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汇报,邀请校内有较丰富经验的同行评审,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最后以文件形式立项资助。

(五)实施实践,跟踪指导

团队获得立项资助后,开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老师指导根据任务要求,细化项目,确定人员分工,根据项目分工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指导老师要对项目的开展进行督导,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协调项目的智力与人力分配,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某一环节的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和校团委在后方进行总指挥,跟踪指导,并监督实践活动的执行情况,了解各阶段各个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完善项目的实施。同时,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3]。在活动中,还要保持良好的团队和个人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收集与活动相关的视频、报道、照片的相关信息。

(六)总结交流,表彰优秀、宣传成果

在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检验是否最终达到了学生知识构建的目标要求。实践团队需要进行团内总结讨论,收集相关材料,撰写实践总结,结项报告书。校团委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评审工作,对项目的前期调研、项目申报书、实践过程的反馈、项目总结报告、媒体宣传等材料,鉴定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实施水平和完成质量,分析和评价实践项目取得的成效[4]。通过评审和鉴定,评选出优秀的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并对优秀成果在校内外进行宣传、应用和推广,扩大影响力,为项目后续深入提供支持,最终形成品牌项目。

三、社会实践活动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成效

近年来,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引入项目化管理体系实施后,效果显著。2013年学校各院系、团支部、协会等单位提交了45个实践团队项目申请,经过评审有32支医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成行,参加团队实践学生达926人,分散个人实践学生有4 000多人,超过95%以上的在校学生(除实习生外)参与暑期社会实践。2012年有56个团队提出申请,31支团队通过答辩最终成行,参加实践学生数为863人,分散个人实践学生有3 000多人,超过90%以上的在校学生(除实习生外)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这两年学校社会实践主题涵盖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关爱留守儿童、乡镇乡村医疗调研、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地中海贫血筛查与预防等等多方面。实施过程将项目化管理理论加以应用和探索,并逐步完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受益学生数逐步递增。项目化管理理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社会实践的创新机制,使现阶段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极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66-69.

[2]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0(2):81-83.

团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年月日

二、活动组织形式

今年我校暑假社会实践将采取集中组队和分散实践小分队相结合的形式。

1、校级团队:根据今年团省委和学校关于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安排,确定2-3支校级团队,队员将通过面向全校学生选拔、招募。

2、分散实践小分队:各团总支、团支部、学生组织(包括社团)以及个人可以在自行确定实践项目的前提下自主组建分散实践小分队。分散实践小分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每个团队成员控制在5-10人左右。鼓励学生在自主组建小分队时,可考虑以同一生源地学生为主,回生源地开展实践活动。学校资助部分活动费用。

三、招募队员流程

1、校级团队

填写报名申请表:参加招募的教师、学生填写申报表,纸质稿于月日前报团委办公室;

面试选拔志愿者:教师志愿者面试于月日下午3:00—6:00在团委办公室进行;学生志愿者面试于月、日下午2点在教室进行第一轮面试。

2、分散实践小分队

分散实践小分队填写分散实践小分队活动方案和分散实践小分队相关证明及承诺月日上交团委,团委对分散实践小分队申报情况进行筛选,入选的分散实践小分队按照“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活动须知开展活动。

四、选拔细则

1、教师志愿者要求:

思想政治觉悟高,热心志愿服务活动;有较强的组织、策划、宣传、协调能力,责任心强;有大局意识,能够按照校团委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学生志愿者:

招募对象为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毕业生除外);有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遵守团队的纪律;身体及心理素质良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沟通,容易适应新环境;有一定的文艺或体育才能(如歌舞、乐器、书画、球类等)者优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调研采访能力者优先;有电器维修、戏曲表演、健身操培训能力的学生优先;学习成绩优秀,主要团学干部和受到过团员标兵、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表彰的学生优先。

五、表彰方式

凡被选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有资格参加我校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个人的评选,工作突出者,经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推荐,可以参加省级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个人的评选。

团委将根据小分队的活动总结材料,结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宣传和实践成效等各方面表现,评选优秀分散实践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