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舞蹈论文(精选5篇)

  • 本科舞蹈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所以,众多艺术理论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在试图阐释艺术学领域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时,舞蹈是最适合拿来做例子的一门艺术。我们熟悉的德裔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在其经典之作《艺术问题》中便不厌其烦地拿舞蹈来说明一般艺术学中的一般规律。她从哲学角度对…

本科舞蹈论文(精选5篇)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1篇

“艺术发生学”中曾有过一个精辟命题:舞蹈是艺术之母。艺术史的研究者发现,原始人最初的“乐”,是他们跳舞时的伴奏,人类祖先最初的“诗”,只是一些使人愉悦的声音的组合与反复,并不包括明确清晰的词意,而同时出现的手势和动作才更能说明问题。就连那些意义含混的“词”,也是为了舞蹈的需要逐渐增加进去的。无法遏止、无以表达的感情冲动使人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舞蹈一方面充当了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另一方面填补了其他艺术所无法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模糊地带,舞蹈还引发了其他艺术:乐、歌、诗、戏。故而称舞蹈为“艺术的母体”。

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是微妙和显而易见的。关于艺术的分化被苏联学者莫・卡岗称为“原始艺术的混合性到艺术的现代系统”,在其巨著《艺术形态学》中有详细论述。

所以,众多艺术理论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在试图阐释艺术学领域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时,舞蹈是最适合拿来做例子的一门艺术。我们熟悉的德裔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在其经典之作《艺术问题》中便不厌其烦地拿舞蹈来说明一般艺术学中的一般规律。她从哲学角度对舞蹈艺术的探讨具有方法论价值,比如她说:“演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我们真实地看到的东西,而我们实际上看到的却是一种虚的实体。虽然它包含着一切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力、肌肉控制以及若干辅助设施(如灯光音响道具)等,但是在舞蹈中,这一切全都消失了。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的这些现实物就越少……所有这一切都是组成创造性形象的要素,它们本身不是天然的物质,而是由艺术家人为创造出来的。”这些论述不但适用于舞蹈,而且适用于一切“纯粹的艺术”。

舞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类通过开发身心资源创造艺术作品的典型范例,这种创造力还恰当的延伸至周边事物,进而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艺术样式,这在卡岗的《艺术形态学》中被称为“人类艺术才能不满足于直接赋予人的那些可能性(不满足于人的自然语言――音响语言、口头语言和哑剧语言),而寻求认识和模拟精神生活的间接途径,这些途径能够以人造符号系统的中介形式,体现人本身固有的自然手段所不能够表现的主客体联系的那些方面”。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如出一辙,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其他艺术所难以企及的自然性以及自然性的延伸形式(声乐延伸至器乐),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整个文明的进程而从未间断过。它们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注脚。在2011年最新公布的学科目录中,将音乐与舞蹈合并为一个一级学科的做法不无道理。当前中国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总体特点是:

第一,源流清晰。和其他艺术学科明显区别的一点是,舞蹈学的学科机构设置比较单一,学科传承源流清晰。众所周知,美术学科有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美院,音乐学科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众多布点。但舞蹈学只有北京舞蹈学院一家独大,其余综合性艺术院校尽管也有舞蹈专业,但基本上是以专业教学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研究基地,现实情况是: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有着紧密的协作关系,中国舞蹈学研究的肇始者和传承者如吴晓邦、董锡玖、王克芬、彭松、资华筠、冯双白、罗斌、于平、欧建平、高历霆、谢长、宋今为等均出自这两个机构,他们引领着中国舞蹈学的学科发展趋势。

第二,视角多元。从事舞蹈研究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是从舞蹈实践入手的,他们大多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对身体语言、艺术表现有着自身独特的解读。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者的研究才能做到“力从地起,由艺入学”,这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研究的一般范式。如冯双白从事中国古代乐舞思想史、近现代舞蹈史、当代舞蹈史及艺术思潮、舞蹈应用理论的研究;资华筠对舞蹈生态学、舞蹈编导学的研究;欧建平对舞蹈美学、中外舞蹈史、舞蹈批评学的研究;吕艺生对舞蹈哲学、舞蹈符号学、舞蹈接受美学的研究。这些学者的研究视角多元、思想深邃、方法独特,对我国舞蹈文化影响深远。

第三,术强学弱。相比于其他比较成熟的艺术门类之学科,舞蹈学给人感觉总是在舞蹈技法、舞蹈编导等实践领域有较大优势,但在学术研究上仍然任重道远,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文化中心,音乐剧、舞剧、芭蕾舞、现代舞演出接连不断,群众对舞蹈的热情持续高涨,但舞蹈教育始终停留在技法教育的水平,即使是一些专家、学者立足于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法论领域所开展的舞蹈学学术开拓,这些成果与实际的舞蹈教学仍然是“两张皮”,舞蹈批评文章在各大媒体的艺术板块占比较低,舞蹈学术研究缺乏与舞蹈创作严密的学理过渡。

学科基础:艺术之母 民族之魂

20世纪50年代我国舞蹈学开始建立,这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十二年远景规划下,以学科“分科”的思想而划分和界定的,中国舞蹈学的创建人吴晓邦先生,立足把舞蹈史研究作为舞蹈创作的一种素材来源,注重舞蹈史研究对于舞台创作的直接关系,更是由于30年代舞蹈界多受西方舞蹈的传入,受到芭蕾舞、现代舞的影响,热衷舞蹈向剧场艺术上的专门化发展,把舞与歌、与乐分家,将舞蹈从历史对象中的整体和综合形态中抽离进行较为单一和孤立地看待。从积极意义看舞蹈本体的价值得到发展,随着艺术分工的发展,“乐舞”逐渐分化并成为今天独立的音乐和舞蹈艺术。

在我国艺术学门类中,舞蹈学是较为规范的一个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纯粹化”的艺术特征,使舞蹈学的学科特征非常明显。学科有多种含义,但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指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由于舞蹈学的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使得舞蹈学知识结构的分科性较强,但跨科性较弱。这一点从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到。其本科招生计划只有四个专业,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但在进入学校后却分科为古典舞系、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和艺术传播系。在硕士阶段尽管分工细化,有30个专业方向,但这30个专业方向在学科分类上是明显的四大分区,舞蹈史分区为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典舞学创建发展史研究;理论分区为舞蹈美学、古典舞风格流派理论研究、古典舞道具服饰理论研究、民间舞风格流派理论研究等;应用理论分区为古典舞创作理论研究、舞蹈身体语言研究、舞蹈人体科学与训练学民间舞表演理论研究、欧洲宫廷舞和性格舞表演与教学理论研究等;跨学科分区为民间舞蹈文化、舞蹈与宗教、舞蹈心理学、舞蹈文献研究等。

第一,快速发展的中国舞蹈学学科呼唤更加科学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学科发展环境。中国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舞蹈学学科善于在中西对比中完善自己,这一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优越的发展环境使舞蹈学的理论研究不断突破固有藩篱,实现新的突破,例如舞蹈美学、舞蹈社会学、舞蹈符号学、舞蹈语言学、舞蹈心理学等许多交叉学科的出现都对舞蹈学学科产生重要推动力。另外,还有一些跨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如舞蹈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等。从不同学科原有的范式整合、创新下全面地了解一个主题,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扩展重要方法之一。比如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舞蹈,我们对舞蹈的理解就不是简单的直观形态的认识。现代社会日趋政治经济全球化,与此同时也滋生了文化、经济霸权主义,因此当今学界很多人呼吁要包容文化的差异性。对于舞蹈学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就要认同舞蹈的差异性、多元性,无论是“中心”的还是“边缘”的舞蹈都应该被认同。

第二,要进一步融入学科融合的知识潮流中去。学科发展其实质就是学科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而学科文化的背后是不同的科学范式和知识潮流,有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成熟的学科都是经过历次交叉派生而实现知识的更迭和创新。舞蹈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对于舞蹈学的研究就应该以舞蹈为主体,注重学科融合互通。比如,现代舞蹈教育所遵循的原理就是身心和谐的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原理。因此,在舞蹈教育学上就涉及心理学。舞蹈学科视角多元化就应该跨学科研究,建立新的学科体系。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提倡文化平等、多元,建立本土舞蹈学科课程是现代舞蹈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很多人以西方舞蹈界的评判标准维系着全球舞蹈文化的标准。这种文化中心主义和普世价值是建立舞蹈学科多元的极端,不是从西方“拿来”就是多元。无论是对于舞蹈鉴赏还是创作,我们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多元与本土的结合。舞蹈教育课程伴随着学科的多元化走上了综合教育的道路,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有交叉,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了基础舞蹈课的教育课堂。对于高等的舞蹈课程安排就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上述的那些基础课程,还包括除了艺术学和美学之外的与之相关的学科。

第三,舞蹈学学科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一专多能的培养。在教育改革前,我国高等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决定因素,以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多少和深浅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传统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实行精英教育,加强理论型、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舞蹈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拓宽学科基础、扩大专业课程的内容,而忽视了舞蹈学实际的教学课程的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距,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实践课程也就变成了理论课程的附庸,没有专门的实践理论课程的成熟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低、社会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足。如杨云就认为,当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同质化。地方院校在设置舞蹈课程时,往往趋同,不外乎舞蹈史等课程,没有体现各个院校的教学特色以及学科优势,只是以北京舞蹈学院的课程为标准。二是专业设置模式化。这个专业设置是否必须按照教育部要求去做,不得而知。但就目前各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来看,大都是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舞蹈编导方向,没有体现地域性或民族性,使得舞蹈教育雷同化,因而在创作方面也是雷同化。三是教学内容标准化。艺术是很难用标准来衡量的,舞蹈专业的设置同样要根据不同院校的学科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例如回族地区的舞蹈、塔吉克族的“鹰舞”都是该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应该作为地方的艺术专业继续传承下去。中国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舞蹈艺术方面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发展。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舞蹈教学的普遍规律。“口传身授法”是它基本的教学法,它符合舞蹈的基本教学规律。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其教学法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具有民族地域性、情感性、民间性、多样性、复杂性、时代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因此,“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回归民间舞蹈本体”

教学方法创新迫在眉睫

在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课堂中,“口传身授法”成为了其主导的教学方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将教学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每一种民间舞蹈的认知和掌握都源于自己的老师。课堂中,教师通常以直接教授老一辈舞蹈艺术家整理出来的组合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模仿动作的层面上,思维模式固定,缺乏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周而复始,当学生为人师时,其思维必定也难以超脱。因此,我们必须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再者,就目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部分对其自身的教学定位不够清晰,还没有形成与生源条件及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在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大都基本雷同于北京舞蹈学院这类培养高精尖舞蹈专业人才的学院模式。而这种教育教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相似性以及教育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的雷同性, 使教学失去了针对性,不能有的放矢,导致了教学的盲目性。故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对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推动作用。

另外,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街舞、爵士舞、肚皮舞等外来舞蹈文化在我国盛行。这些舞蹈已经成为社会上各舞蹈培训机构以及一些学校外国代表性舞蹈课的必修科目之一。无疑,这些外来舞蹈的盛行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想要成为一门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群众当中普及开来,甚至于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必须要寻求开发、创新的新路。“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

理论研究形势所趋

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实践。从我国老一辈的舞蹈家戴爱莲、吴晓邦、盛婕、彭松、贾作光等先生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向民间艺人学习到八十年代以许淑k教授为首的舞蹈教育家们将“元素教学法”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以及马啸“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提出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教学法理论建设的步伐迟滞,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理论体系。马跃教授说:“一代又一代舞蹈教师仍然在依靠经验、凭着感觉重复着‘手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一批又一批青年舞蹈教师又总是在从头开始、从零探索前人的经验、自己的创造、那些窍门都随着那些前人,那些自己、那些同事的离去而离去,消失、蒸发在历史里。舞蹈学科基础技术理论建设的薄弱同舞蹈专业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反差。”

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概括阐述,以及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现状的思考两个方面,为“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关于“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目前偶有提及,尚不系统。因此,“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将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研究中填补一些空白。

三、“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创新的设想

多年来,中国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略显滞后,从而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指导性作用,同时也波及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规范和完善。“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要从理论上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而且要将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同时,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

“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创新,可以通过研究 “回归民间舞蹈本体”的传承方式,从中研究创新的民间舞蹈教学方法。从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着手,将其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作一点切实可行的工作,让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来,从而服务于实践。具体研究如下。

第一,研究“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对其实践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而关于“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少之甚少。了解“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对其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第二,研究“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要改变民间舞教学单一的“口传身授”教学方法应用现状就要懂得如何合理地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创新,对原生性舞蹈的传承方式进行“采风”,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源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传统文化的新诠释并整合其传承方式,对民间舞蹈教学尤具指导意义。

第三,以民间舞蹈课堂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将“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创新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通过对课堂教学、民间“采风”等各种资料的收集,结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现存文本,突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丰富和深化其研究成果。最终以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理论为基础,对“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创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原生性的民间舞蹈,它是有“灵性”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地使用僵化的教学方法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活的灵魂”在传承中予以抹煞,进而失去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魅力,使得民间舞蹈传承成为一种刻板的训练模式。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者,我们应当“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探索民间舞蹈原生性的传承方式,并懂得如何科学地将其运用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去。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者必须“回归民间舞蹈本体”的传承方式,必须扎根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民间舞蹈本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不是形而上学的教育,而是有根源追溯、有文化底蕴的教育;我们才不是技艺传承的工匠,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承者。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科学管理;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40-02

舞蹈教育领域中的科学管理应该是围绕舞蹈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以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科学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内外部所涉及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种因素,使之更有机的结合组成更有效的组合,从而保证舞蹈教育工作持续、高效和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活动。科学管理在舞蹈教育中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舞蹈教师和学生是舞蹈教育科学管理的主体性

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学方案的实施者,是舞蹈知识的传播者,是舞蹈技能的训练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舞蹈学生是舞蹈教师工作的对象,是舞蹈教学质量、舞蹈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者。舞蹈教育最终是为培养舞蹈人才,而舞蹈人才就来自舞蹈学生。舞蹈教育科学管理的主体可以通过教学环境中各因素进行整合、调整、撷取对主体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的因素,从而创设适合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舞蹈教学管理贯彻“以人为本,以舞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舞蹈教学制度和适宜的舞蹈环境。舞蹈教育管理应最大限度的调动舞蹈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舞蹈教学管理的科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它主要涉及学生、教师、课程、教学环境四个因素。舞蹈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内容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传统的舞蹈教学管理一直是由文化行政部门进行的单独管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教育成本的投入、人均设置、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还是采用与一般教育同等的标准和要求,显得十分不科学。

我国著名的舞蹈教育家吕艺生教授在《舞蹈教育学》专著中指出:“现代科学管理的派别林立,理论也很丰富。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管理实验及新的经验不断涌现。我国管理理论界在引进这些理论过程中,做过各种不同的归纳和整理,对其理论原理有各种不同阐释。这些原理,不仅关系到不少新产生的学科理论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还涉及学到新的观念的确立,联系到舞蹈教育与教学管理,我认为系统原理、信息及反馈原理、效应性原理、人的能动性原则等尤其显得重要。”

只有清楚的认识和分析舞蹈教育的特殊性,加强对舞蹈教学管理的科学管理,积极的引入当今世界最优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科学的统筹教学过程,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水平来充实舞蹈教学管理各个环节。

三、加强舞蹈教育科学管理者的培养

舞蹈教育管理者是舞蹈教育管理主体系统中最基本的因素,同时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精神状态和职责行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舞蹈教育工作的质量和舞蹈事业的发展。舞蹈教育管理者是指那些在舞蹈教育领域中从事组织、协调、领导、指挥和控制的人员。他们既需要一般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还要有舞蹈艺术、教育学专业的知识储备,其能力要求比较高,比较全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许多艺术家、学者被选拔到管理者行列中,开始逐步解决舞蹈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的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专门化艺术人才对于管理岗位的不适应等。事实上,艺术人才并不一定是管理人才,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也不等于管理者的艺术家化,如果片面的把艺术家当成管理家来使用,只会导致艺术人才的大量浪费,得不偿失。真正的舞蹈教育管理者应当是既懂得舞蹈教育规律,有懂得管理规律,有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通才”。“通才”的才能范围要求是很广的,但对于一个舞蹈教育管理者来说,应主要侧重在以下六个方面的素质构成上。

(一) 政治素养

社会主义的舞蹈教育事业,时刻也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的大方向。社会主义舞蹈教育事业的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敏锐的政治思维,能够清醒的把握和坚持正确的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舞蹈教育工作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思想的探索性很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思想活跃,思维敏锐的知识分子,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把握正确的舞蹈教育方针政策,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性格品质

对于一个优秀的舞蹈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众人,成为一个组织的精神纽带,这种能力就是人文品质。在舞蹈教育工作中有许多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的教师和学生,有时很难既保存了个性,又目标一致,整齐划一,同心同德。这就要求管理者和领导者首先要做出表率,严格的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令人服从自己的管理。同时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还要有自我激励能力,控情能力,幽默能力,演讲能力和倾听能力,这样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率,有利于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管理技能

舞蹈教育管理者的本职是管理,因此,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舞蹈教育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管理技能主要有三种:技术技能,指的是本岗位和舞蹈教育领域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和技术技能;观念技巧,即观念形成的能力,它是指一个舞蹈教育管理者能进行抽象思考,有形成观念的能力,有一定管理理论水平,能适用管理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人文技巧,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它是指与人共事合作的能力,包括对内联系同级,了解下属活动,激励与诱导下属的积极性,对外与有关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和协调。

(四) 专业知识

舞蹈教育管理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舞蹈艺术的理论素质和一定的教学能力,才能胜任管理工作。在当代社会,舞蹈教育体现出了形式多样,发展迅速的特点,它是一门科学,需要管理者不断的学习、钻研舞蹈及舞蹈教育,甚至要直接参与到舞蹈教育活动和教学中去,探寻和发现舞蹈教育发展的规律。只有对舞蹈以及舞蹈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的对舞蹈教育实行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

(五) 经营才干

21世纪是的舞蹈教育已经被推向了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它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这就要求舞蹈教育管理者要有经营的头脑,具备市场经营的才干。要懂得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使舞蹈教育既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有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培养出让社会所接受的优秀的舞蹈人才。

(六)全局观

全局观就是要求舞蹈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熟悉了解舞蹈教育本专业、本部门的情况,还要有宽阔的视野,明确本专业在整个文化艺术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自觉的按照文化艺术的总要求和总目标调整本专业的任务。要有全局观,能够把自己本专业的作为整个文化艺术的一个分支学科去大力促进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并且谋求与其他各分支学科共同发展。这样的舞蹈教育管理者才算是一个真正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者。

当今世界舞蹈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和舞蹈日益融合,交流,统一;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舞蹈形态多样,多元发展。舞蹈教育作为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舞蹈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世界多元舞蹈文化的传播的主要方式。基于此,舞蹈教育要努力转变管理观念,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舞蹈教育的效率,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使我们的舞蹈教育能够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更多的能够经得起时代和社会检验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4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对长期过分强调文学艺术社会功能的一种反向运动,各艺术门类兴起了一股“本体论”热潮——探寻自身存在的本质特征,舞蹈学科的自我意识稍晚一些,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舞蹈“本体论”也逐渐被研究者所关注。对舞蹈本体论的关注是在强烈质疑‘‘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一声音下出现的。“在舞蹈与邻近艺术之间的关系中,最近的莫过于音乐了。它们不仅是合作关系,而且成为本体因素。由于音乐是进入舞蹈本体的因素,在某种情况下还带有一种主导性色彩,它得到舞蹈家的强烈认同,这便是有人把舞蹈也列为时间性艺术的根本原因。但是,当有人在讨论舞蹈本体中提出音乐与舞蹈究竟谁重要时,问题就变得异常复杂了,这个问题遍及中外。在中国,还有一个‘灵魂’论的问题,又把问题搅得一塌糊涂。”这是2003年版《舞蹈学导论》对舞蹈本质问题的追问与思考。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开始有了反思自身本质属性的意识,也就意味着“舞蹈”已不仅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娱人与自娱”,而且走进了大学和研究所,有了‘‘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究竟是什么”的“舞蹈学”。此时,与舞蹈同在一个艺术系统中的音乐、美术、戏剧、戏曲等艺术形式也都逐渐建立起自身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从术科晋升为学科,从而产生了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戏曲学等学科体系,水涨船高,作为统辖这些学科的艺术系统在2011年也正式升格成为艺术学学科门类。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原本只是一个比喻,而舞蹈研究者之所以对它反映强烈,是因为这还涉及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的合理性,更涉及舞蹈学科能否独立发展的问题。从系统论出发,把整个社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艺术属于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把艺术作为一个系统,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亦属于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传统逻辑学划分的规则:其一,子项和母项必须相称,即子项的外延的总合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其二、各个子项必须互相排斥;其三、每次划分只能根据一个标准。从这里可以看到,在艺术这个大系统之下,各门类的艺术是以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为前提而存在的,当各门类艺术被纳入科学研究的领域时,其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自身艺术的特性与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各门类艺术是以排他性为基础而存在的,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也是以此为己任而展开的。

当艺术成为了学科门类,旗下不仅设有从门类艺术上升为一级学科的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曲学、戏剧影视学等一级学科,而且还设有同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为了避免名称重复而改为艺术学理论)。同样按照逻辑学划分的规则,艺术学理论也应与音乐舞蹈学、美术学、戏剧影视学、戏曲学等同级的学科一样具有排他性的特点。但事实正好相反,艺术学理论不仅无法做到“排他”,而且还要建立在“共生”与“联盟”的基础之上。

各门类艺术的独特本体构成了其成为一级学科的前提,那么同样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理论要探讨的即是艺术的本体。音乐的本体是节奏与旋律、美术的本体是线条与色块、舞蹈的本体是以身体为媒介的动作形态,那么艺术的本体是什么?是蕴含在这些形式背后的观念?是支撑着这些形式的精神?或是这些形式赋予人的感受与意义而最终获得的价值?艺术学理论究竟应该探讨什么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体论”源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即研究事物的本原,探寻其‘‘作为存在的存在”,亚里士多德为区别他此前的《物理学》而定名为“在物理学之后”,中国则译为“形而上学”,本意是最高哲学层次的“存在”,并非指某种具体事物的存在。20世纪本体论进入了艺术领域,此时它已失去原哲学层面形而上的共性抽象,甚至失去了世界观的含义,普遍的情况是借用本体论这一用词,研究具体艺术的本质。本体论能够在艺术领域被接受并予以广泛探讨是有一定哲学基础的,英国形式主义美学代表克莱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构成了各门类艺术成为一个‘‘自足体”的基础。他提出“在每件作品中,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是一种独特的方式结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以及某些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这些线条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这些给人以审美感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并认为决定艺术作品的存在与价值的,不是什么别的,只有一个回答——有意味的形式。”2(P155-156)这一观点提出了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说形式是各种艺术存在的本质,同时还表明形式本身带有意义。这一原理支撑着各门类艺术理论在探讨其本体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自身形式背后所具有的观念、精神、意义与价值,并由此发展了诸多理论的深入研究,以舞蹈学科为例就已形成了“舞蹈生态学’“舞蹈身体语言学’‘舞蹈形态学’‘舞蹈社会学”等舞蹈理论研究的分支。

若将本体论应用于探讨整个艺术的本体时,似乎又回归了其‘‘形而上”的哲学意味,这是因为艺术实际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意义的集合体,将意义和概念变成实际可感可触的客观存在,则需要通过节奏与旋律、线条与色块、动作形态等具体形式的承载与转换,但其仍不是宏观哲学,而属于艺术哲学的范畴。现实的问题是,这些具体形式要么已经在门类艺术理论中被充分探讨,要么作为一种“存在的存在”被包含在美学的范畴中,那么艺术学理论应该探讨什么?是形式背后的观念?是支撑形式的精神?或是赋予人的感受与意义而最终获得的价值?然而正如上文提到的,在今天的研究中这些问题要么在门类艺术理论中已经有所涉猎而且探讨的比较深入,要么已是美学的终极话题。

直到今天作为研究整个艺术规律和本质的艺术学理论发展,要么是对已有艺术现象进行类型学划分,要么探讨艺术对社会与人的普遍功能,但若只停留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上,在各门类艺术理论迅速发展的今天,则无法担当与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戏剧影视学、戏曲学等平行,作为一级学科而存在、以研究艺术本质与艺术规律为目的、总括各门类艺术又能指导各门类艺术的宏观艺术学理论。

今天,对于作为一级学科存在的艺术学理论来说,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困境与尴尬。首先各门类艺术以排他性特征并列为艺术门类中,而艺术学理论则要建立在各门类共性与通感的基础上,这使得各门类艺术对艺术学理论的认同性不高,同时艺术学理论也对各门类艺术的指导性不强。其次,艺术本体的抽象性与模糊性与门类艺术理论的迅速发展,使得艺术学理论的深入探讨裹足不前。那么艺术学理论是否有其存在的意义昵?这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二、往回看:从民间舞蹈中体悟艺术存在

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生的,艺术学则是现性的产物,诞生于科学主义范式的分类体系下,伴随资本主义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分工也被应用与艺术实践,在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艺术也被划分的越来越精细。然而,当我们回到艺术发生的起点,回到并未进入科学体系的民间生活就会发现,即便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艺术也并未被划分的泾渭分明,尤其作为一种以人的集体实践活动而存在的舞蹈,它与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中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存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意义。

以下通过一个民间舞蹈表演的具体实例予以说明:

在甘肃与四川交界的高山峡谷间,生活着一个自称为白马人的少数民族群体,年节期间每个村寨要选派专门的人员戴上面具挨家挨户进行表演,当地人称之为“池哥昼”意思是“戴着面具舞蹈”。面具是舞蹈的核心,专业的雕刻与色彩绘画使得戴上面具不仅具有一种形式上的美感更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转化;挨家挨户的舞蹈表演过程中,全村的青年男女手拉手、臂挽臂紧跟在表演者身后,舞蹈时唱敬神歌,喝酒时唱敬酒歌,从族群历史到生活常识都包含在歌声中,音乐不仅增强了表演气氛更具有传承族群文化的意义;同时舞蹈表演中还穿插着具有戏剧情节的小故事,引来周围观者的阵阵欢笑,很大程度上人们对这些带有故事情节的表演比挨家挨户的舞蹈表演更加喜爱。在村里的每一家都跳完后,所有人云集在村寨的空地上,拉手围圈载歌载舞,整个村寨沉浸在集体狂欢的气氛中。

从这个舞蹈活动的场景中能够看到,白马人的面具舞蹈是融合了美术、音乐、戏剧于一体的综合呈现,任何一个形式的缺席都使得活动无法进行,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并以艺术的方式拉开与生活的距离,以审美的形态建构起与宗教仪式的区别。在这个特殊的场域中,人创造了艺术,艺术又反晡于人,艺术的本质在与生活和仪式的区别中被凸显和强化。作为当地人的一种集体实践活动,民间舞蹈多是以一种混融、整合的艺术形态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在民间,人们并不把它称之为“舞蹈”,当然更不称之为我们所谓的“艺术”,但是它与日常生活是有区别的,与纯粹的信仰活动也存在着差异,是一种通过象征的手段并构成某种审美意义的客观存在,从这一层面看,它又符合我们所谓“艺术”的所有条件。从民间舞蹈的展现中能够看到,舞蹈、音乐、美术、戏剧这些以排他性自居的艺术形式在实际活动中是混溶呈现的,由此也能够确定,综合了这些具体形式的艺术也并非完全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切实可感的客观存在。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是系统,在任何系统中,为了发挥作用,文化的各个方面必定合理地整合在一起”,由此整体论也是文化人类学认识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即注重文化各方面的联系、一种文化现象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既“文化是一整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正是这个共同准则,使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其他成员所理解,而且赋予他们的生活以意义,”3((B7)探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是人类学研究的目的,而只有通过整体论才能够理解文化主体的内在文化逻辑。整体论视角在对民间舞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民间舞蹈的呈现是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呈现,其次,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关联在一起。由此今天的舞蹈理论研究在民间舞蹈文化的探讨中十分强调以整体论的视角为基础,而这一研究视角更应该运用在艺术学理论的探讨中。在科学主义的分类体系下,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各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阵地,并以强调自身主体性为根本,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分科是现代性的产物,科学主义让艺术研究日益精细化,破坏了整体性,从民间舞蹈研究的视点来看,有利于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学理论的建构提供参考。

三、向上看:从舞台作品中感受艺术存在

如果说民间舞蹈还是舞蹈艺术的初级形态,那么舞台作品则是舞蹈艺术的终极呈现。199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学概论》在原有艺术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以艺术的美学原则为视角的艺术分类形式,将艺术划分为——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这是综合了当今诸家认识于一体的教材性专著,虽然会有不同看法,但它也反映了当今学者们对艺术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舞蹈由于其“长于抒情弱于叙事”的特点被划分为表情艺术的行列,但是我们从舞台呈现的作品来看,舞蹈却是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首先音乐作为舞蹈的时间因素被包括在舞蹈本体之内,其次,服装道具作为身体的延伸一方面可以增强外在视觉效果和内在情感表现,另一方面还是对文化身份的言说。剑器、水袖、扇子、手绢是常用的舞蹈道具,这些道具的运用不仅渲染了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更是作为社会身份的象征,分别进入古典舞与民间舞不同舞种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再者,舞美背景所营造的氛围为舞蹈表演提供了“先期文化结构”,是作品呈现不可缺少的因素的;最后,每个舞蹈作品的呈现离不开创作动机,哪怕是一闪念的灵动,也构成作品自身的文学剧本或戏剧结构。由此可见,舞蹈虽然是以运动着的身体动作为本体而存在,但若想要成为一部艺术精品完美的呈现于舞台,离不开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因此可以说,舞蹈作品的舞台表演是艺术综合的呈现。

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先生,在每一场演出之前都要亲自核对灯光布景,代表作品《九歌》一开场舞台上的莲池中摆满荷花与荷叶,一百多片荷花与荷叶——打包从台北运往各个不同的演出城市,舞台上每一朵荷花、每_片荷叶的摆放都经过了再三斟酌与严苛审视,作为舞蹈家的林怀民先生,要将美术、音乐、文学融会贯通并融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经典的舞蹈作品。马跃是中国著名的舞蹈编导,他的作品《奔腾》《草原茫茫》被评为20世纪舞蹈经典,在一次的访谈中他谈到了自己的舞蹈创造方法:“在我的创作中,诗歌和音乐是舞蹈作品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先以诗歌的形式写下主题与构思,然后编排音乐,在音乐的想象中构筑场景、设计结构,最后通过身体语汇呈现舞蹈作品”。。((P51-54)访谈中马跃先生反复强调“在我看来,音乐就是舞蹈的灵魂,在我的作品中都是先有音乐,感受音乐,最后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虽然“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曾被舞蹈界极力反对,但在实际的舞蹈创作中它并非是一条不可触犯的禁忌,“音乐编舞法”还曾作为舞蹈编导的课程在专业院校进入课堂教学。无论是林怀民还是马跃,都没有将舞蹈置于排他性的地位予以思考,反而更加关注各门类艺术形式的合作与融汇,在舞蹈作品创作的层面,舞蹈的边界似乎变得更加模糊。

尤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舞蹈的边界被一次次地拓展,舞蹈的概念又被一次次的重新界定,作品中各类艺术形式的杂揉与混溶,在终极表现形式上泾渭分明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又以综合的形态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

本科舞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 人才培养 改进 教育模式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被颠覆,新型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在舞蹈教育专业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系统、全面的作用,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来说,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拿来主义”的明显弊端,本文将就这种缺陷阐述当前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引发的思考。

一、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

现代舞蹈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育制度不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部分将从四个方面分析现代舞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更好的了解本科舞蹈教育模式的构架。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舞蹈教育专业培养从事中国舞蹈教育专业的高级人才,为全国各地区的各大艺术类院校、文艺团体和职业艺术学院培养舞蹈老师,同时也为舞蹈文化单位、舞蹈研究、舞蹈编辑专业提供专业人才。

(二)人才基本规格

除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外,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知识,并拥有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与为继承和发展文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三)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掌握舞蹈专业所需要的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2.掌握中国舞蹈专业文化的风格和内涵。

3.具备较好的舞蹈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4.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

5.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编排舞蹈和舞蹈编辑的能力。

6.具备检索文献、查询资料的基本能力。

(四)主要课程

本科舞蹈专业教育的主要课程设置中,除了基本的舞蹈专业课程,还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社会基础学科;文学与写作、舞蹈艺术概论、中国舞蹈史等专业历史学科;以及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学科。

二、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从中国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历史来看,虽然舞蹈教育专业发展至今,已经日臻成熟,学科课程设置也接近完善,但是与国际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相比,仍然存在些许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舞蹈教育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内容也应随着社会发展内容的丰富而日渐丰满,但多年来舞蹈教育专业课程一成不变,没有根据社会发展而调整相应的内容,这是在日后的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特色程度不足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舞蹈教育专业与舞表演专业的区别是什么。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70名学生中,有82%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程设置”这一项。而在这个问题之后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当代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与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区别明显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92%的调查参与者选择了“不明显”这一项。这些数据说明,学生们认为就目前来说,舞蹈表演专业与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区分并不明显。这是现代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一个明显不足。

(二)课程实用性不足

当代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中,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虽然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但仍然存在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比如,某些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不强,十分普遍化;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不协调不科学;学时安排不合理;教学与实际差距太明显等问题。

(三)课程缺乏实践

众所周知,不论什么课程,实践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教育方向专业的学生来讲,实践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舞蹈教育专业脱离了实践,就脱离了该专业的本质,起不到任何效果也不会对舞蹈专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在现实的教育课程中,学生实践机会很少,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实现教师角色的有效转换。因此,目前来说,本科舞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

综上所述,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些许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若能加强这几个方面的培养,必会加强舞蹈教育专业的发展进步。

三、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建议

(一)树立新型舞蹈教育观念

树立新型的、正确的舞蹈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倡导新型的教育观念,从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实践,定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根据新型的教育观念,重新规划本科舞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学习与理论实践并重,将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过渡,以便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专业性舞蹈教育人才。

(二)明确专业舞蹈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把学生塑造成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性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的目的。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通过专业的课程设计和规划,培养适合舞蹈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展开更有目的性的教育。

(三)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培养

提到本科教育,不得不提的是本科教育的就业率,这是衡量一个专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业率的提高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只有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才能实现本专业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本科舞蹈教育专业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舞蹈教育专业的优秀人才涌入人才市场,根据社会需要进行专业细分的培养,不论是对高校还是社会,都是有利的。

四、结语

中国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没有实现真正的蜕变,始终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未能真正摆脱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并未接轨国际先进教育水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根据以上的建议,进行系统的教学体制的改革,本科舞蹈教育水平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银城,陈友华.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