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精选5篇)

  • 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四、狠抓了产品质童,多创优质产品.在年初,我们组织各厂开展了产品质量联查和创优活动。并按品种分类,制订了各种食品的质量标准,汇编成册,发给各工厂执行,实行产品生产标准化,科学化,稳定和提高了产品质量。截至六月末的统计,我们有六个产品被评为…

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精选5篇)

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二、千方百计组织生产,创造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上半年,各工厂克服了供电偏紧、某些原材料不足等困难,努力生产,六个月的工业总产值实现了xxxx万元,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二,做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而且,还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增长幅度为百分之一点四。几个主要产品产量,除肉制品由于肉源供应不足,有所减产外,其他都超额百分之三至五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的计划,比去年同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详见报表).实现利润xxx万元,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五十一点二,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零点五六。

三、围绕市场需求,搞好了食品供应。今年春节物资供应,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好,不仅货源足,而且品种花样比较齐全,做到了帝领导、商店、群众 三满意 。

四、狠抓了产品质童,多创优质产品.在年初,我们组织各厂开展了产品质量联查和创优活动。并按品种分类,制订了各种食品的质量标准,汇编成册,发给各工厂执行,实行产品生产标准化,科学化,稳定和提高了产品质量。截至六月末的统计,我们有六个产品被评为部级的优质产品、八个产品被评为部级优质产品。二十一个产品被评为省级优质产品,五十六个产品被评为全省食品工业战线的优质产品。

五、全面开展了创 四新 活动,大大增加了品种花样。今年的 创四新 (新产品、新品种、新造型、新装演)活动,我们采取了 三个积极 (积极恢复传统风味产品、积极引进外地产品、积极研制新产品)的方法,共搞出了八十多个新品种,如电视枪、磷脂糖、智力巧克力糖、杨梅露、鲜桔汁、南豆腐等,投放市场,很受欢迎。特别是儿童节前,生产了一百多个、儿童食品和强到J食品,在两个副食品商店展销,有一部分产品还送到北京展销,都很受欢迎,北京几次来电要货。

六、加强了科技管理工作。今年以来,从公司到工厂都认真贯彻了中央十四号文件,建立健全了科管机构,充实了人员,制定了科研规划,从省、市科委争得了xx万元的科研项目补助费。组织了两个项目的技术鉴定.对推动食品科研和整个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结合企业整顿,开展了企业调查,加强了经营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对亏损的企业,试行了盈亏两条线的包干办法,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构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实践生产的过程中,设计对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关键性作用,以设计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中,对于工业设计的要求更加复杂化,综合化,这就使得传统的仅仅凭借人们的主观思维去评价工业设计的评价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构建一种能够集中审美关键、创新理念等因素一体的工业设计企业评价管理机制。因此,笔者针对“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模型的基础

1.1企业质量管理的概念及流程

企业质量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基于领导管理阶层的要求而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使得产品及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能按照预期的生产设计而进行。企业质量管理主要是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改善三个部分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计划是基于社会及市场的需求,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生产的质量计划,并计划处实际的生产方案达到质量计划中的各项要求;质量控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对于产品或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来保证生产环节达到质量计划中的要求,同时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用科学有效的手段降低生产质量不达标的风险;质量保证是在生产环节中,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结合外部市场的因素,对整个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到科学的评估,来保证企业的生产环节能够达到质量计划的要求,同时不断加以提高质量要求标准,扩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树立更大的市场优势;质量改进主要是指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到市场环境中,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情况,在质量计划中不断加以调整,使企业的生产环节更为高效,更符合社会及市场的要求。

1.2工业设计的流程及评价1.2工业设计的流程及评价

工业设计流程是指企业的生产项目开发流程中的子流程,工业设计流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根据现代化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工业设计的流程通常有产品的构思、产品的设计、样品的制作三个流程环节。产品的构思是指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查,结合本企业的生产能力水平,开发出新的产品项目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在产品的构思阶段,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可行性以及市场前景,同时对于产品的说明及质量标准的制定要有初步的计划;产品的设计环节,设计师要结合先进的制作工艺以及生产理念,对于产品项目的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及成本要作出分析,并设计出产品生产流程图;样品的制作环节,设计者要根据生产计划以及企业的项目管理,再生产设备及要求的上要符合生产流程,在样机的制作环节,不断检验生产流程制定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强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再将部分样品投入到市场环境中,对于消费者的满意度及市场优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将市场调研结果反馈到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及设计流程工作中,根据市场的实际要求,产品的设计工作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生产计划,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制定项目生产质量标准,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管理和职责管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为了实现对于产品及服务的满意需求,必须存在的管理模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重视资源与管理的结合,不仅关乎于企业的各项决策活动,同时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中资源的管理是核心的内容,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切产品的生产及管理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因此,要加强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既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能体现企业的文化,要发挥出人力资源上的优势,通过合理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于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培训,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发生在企业管理阶层与员工之间,还发生在外部市场与企业内部管理之间,因此,要重视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要保证信息渠道的正常沟通,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规避市场风险,还可以在完善产品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职责管理是企业质量计划顺利实施的前提,首先要明确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要配置工作人员并细化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企业的质量评审工作,保证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有效性。

3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参与者

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参与者除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及生产员工,还包括产品的客户,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是基于客户的满意度而制定的,工业设计管理理论也是将消费者放到主体的地位。因此,在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要重视消费者的参与,企业产品项目的设计者不仅要对生产经营者负责,还要对产品的使用者负责,只有平衡了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才能保证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3.2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模型建立

在一般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型中,将工业设计主要用在了产品的设计上,而没有对消费者评价、生产经营者评价运用工业设计,现代化的企业质量管理要对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及产品的设计师都要进行相应的质量评价,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外部环境,同时注重产品设计带来的社会效益,是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还能切实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3.3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容

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要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内容,基于企业经营者,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在消费定位、品质定位上,根据市场的反馈不断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消费者来说,质量管理内容主要是概念性和实用性,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得出消费者的情感评价,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消费市场来不断调整消费定位及品质定位,巩固企业的生产优势。

4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阐述了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模型的基础,然后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做出了分析,最后集中讨论了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使得企业组织意识到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整合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传统发展思想,构建科学性、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桂海庆 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参考文献:

[1]连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工业企业产品质量监管的经验[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2-227.

[2]陆国杰.质量为本创新为魂聚集力量应对挑战勘察设计行业质量形势分析报告[J].中国勘察设计.2014(2):28-33.

[3]程虹,陈川.2013年我国质量学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宏观视野、共同治理与数据积累[J].宏观质量研究.2014(1):11-29.

[4]党传升,罗梅娟,吕廷杰.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74.

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0引言

在软件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软件复杂性也不断提升。在当前的很多软件开发企业中,软件质量管理问题开始成了关注的焦点。

1软件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需求模糊问题

结合软件工程来说的话,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包括多个过程:第一是系统需求研究过程;第二是系统设计过程;第三是系统实现过程。但对于软件系统需求来说,往往描述不够完善,相应的软件需求调研以及研究也不够深入,没有加强对软件质量需求的管理,这样不仅会使得研发以及测试设计工作落实不到位,还会明显提升沟通成本,导致产品实现与用户需求不一致[1]。

1.2立项管理不到位问题

大量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加强立项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的产生,赋予软件项目开发深刻的意义。(1)软件项目开展。不加强深入的立项调查,以及加强项目可行性分析,落实好立项评审,则可能会导致产品需求获取不到位,软件开发产品规划出现很多问题,无法保证软件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致使项目研发功能明显减弱,不但会导致资源浪费,还会阻碍新产品的正常[2]。(2)软件项目。如果没有加强立项管理,可能会导致成员行为涣散问题的出现。工作人员只顾自己,不顾团队利益,无法全面了解项目产品的实际开发要求与背景,也不能从根本上明确项目开发的最终目标,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软件开发需求,最终使得软件开发计划无法按期实施以及软件开发费用超支等问题出现。

1.3软件质量保证体系尚待完善

针对我国很多软件开发企业来说,往往都处于“软件质量管理”实施的最初阶段,甚至是试行阶段,很多科研制作部门对应的标准化软件质量管理体系还都不完善,甚至有一些科研部门对应的软件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还没有形成[3]。另外,一些企业虽然设立了软件质量管理的专有部门,但相应的体系文件却还不完善,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来完善。在软件开发项目研制部门质量管理普通较低的情况下,软件开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低下,也会影响软件产品的最终质量。

2软件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

2.1加强需求工程有效管理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当中,如果相应需求模糊,会出现需求随意变更的现象,导致时间被白白浪费。对于该问题来说,必须针对相关需求活动,加强统一化的需求管理。要在落实好软件需求开发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需求管理,这样不但能够限制需求变更的实际次数,还能促进工程师对质量管理需求的深入理解。总之,软件需求开发与软件需求管理的重要性同等重要,必须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2.2加强软件测试流程有效管理

在软件测试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必须不断优化软件测试流程,加强对软件测试流程的有效管理。具体来说:(1)软件测试相关部门人员,必须加强需求知识学习,开展深入的需求探讨。(2)对有疑虑的需求者,研发设计工作者要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解答。对于研发设计工作者也不能有效解答的问题,要让他们联系用户来有效解答。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软件系统的作用以及性能,专门的测试工程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软件测试测用例,具体要结合两大方面的内容来设计:第一,针对测试工程师来说,必须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编写测试用例;第二,针对测试工程师来说,要在结合实际用户反馈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分析汇总工作[4]。要大力引入和合理应用QC功能测试设备以及工具,加强对软件以及实际操作系统兼容性能的合理性测试,才能充分发挥软件测试工具使用的功能与作用,落实好软件兼容性测试工作。此外,要加强自由软件测试,适当补充软件测试用例,了解软件测试用例没有涉及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要采取定期研究和分析的方法,明确缺陷库里面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问题成因,进而利用测试用例来解决问题[5]。

2.3加强项目进度质量有效管理

要保证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完成,首先必须保证软件项目质量足够好。在软件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必须保证项目开发计划足够科学、合理。如果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设计人员相关工作经验足够丰富、设计能力足够强,往往可以有效保证软件开发计划的合理性与完善性,有效预见软件开发计划当中的问题,消除相关阻碍和影响因素。在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设计的开始,相关人应及时组织软件质量管理人员,开展软件项目计划讨论会与评审会,并请相关技术专家、真实用户等,针对软件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探讨,分享个人意见和看法,由专门的记录人员总结相关意见,最终形成系统化的质量记录,再以书面或者文档的形式传送给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意见修改整合,确保软件项目计划的完善性。

2.4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软件开发和质量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核心主体。因此,要想有效保证软件质量管理有效性,必须保证管理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足够高。让员工全面地了解企业,正确理解自身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并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即使工作人员已经对工作内容很熟悉,也可能没有深入理解企业经营战略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变化幅度比较大,企业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内部战略和规划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方法。对于软件质量管理人员来说,不但要主动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设计工作中,还必须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各个部门。通常来说,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开展例会,介绍企业近期情况和之后的发展规划。在掌握全体例会内容的基础上,各个部门负责人员应当再次开展部门会议,根据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后期工作规划调整工作,使得每位员工都掌握企业发展动态,进行自身科学合理的工作调整与规划。软件质量管理者还必须基于企业内部软件质量问题,增强创新意识,提出可以有效解决软件质量问题的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软件开发成本管理不到位、软件质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管理不到位,如:软件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随意性较强。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完善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据,加强软件开发的全过程监控[6]。

参考文献

[1]翁婕,丁铁,乔扬,等.软件质量管理的优化对策[J].电子制作,2015(6):98-99.

[2]周波,钟小咪.铁路运输行业的供应商软件质量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6(5):750.

[3]张沐辰.基于软件全面质量管理的团队建设[J].科教导刊,2014(16):45,55.

[4]方俊钗.数字超声检测仪软件的质量管理和软件测试[J].科技风,2014(13):238.

[5]李婷,朱接文.计算机信息化的影响及其软件质量管理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12):110-111.

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军工科研单位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基础上,引入了质量成本管理。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明晰质量成本的分布、重点,从而明确问题所在,有的放矢采取措施,能够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是时展和企业进步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自己所在研究所的管理运行实践,系统地阐述如何在军工产品研制中应用质量成本管理,并通过持续地改进和完善,使质量成本不断地降低,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给研究所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一、绪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将更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因此,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保持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武器之一。质量成本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菲根堡姆等人首先提出而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质量管理向成本管理领域渗透的结晶。在传统的成本管理基础上,质量成本管理作为有效的管理方法正逐步获得广泛的应用。我国从1984年开始研究并推行质量成本管理,受到了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军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找到在产品研究、开发和制造过程中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的有效运行。

随着国家对军工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质量成本也随之上升。如何控制这部分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管理是有效的解决途径。质量成本管理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寻求质量、成本和效益三者之间的最佳效果,进而实施质量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质量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结合我所的管理运行实践,论述如何在军工产品研制中应用质量成本管理。

二、基本概念及军工产品研制中质量成本管理的特点

1、基本概念

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管理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与由质量缺陷所造成损失的总和。

质量成本管理是组织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其中,质量成本核算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分析与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

2、军工产品研制中质量成本管理的特点

(1)军工产品具有科技含量高、质量要求高、批量小等特点,质量成本非常高,尤其是内部故障成本会很高。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需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2)据军工产品的特殊用途,如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产生严重后果,设计人员在研制时往往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大保险系数,从而增加了产品成本,也容易产生“质量过剩”。

(3)军工产品一般都是高、精、尖的产品,其加工工艺和方法在国内外无现成的模式可寻,一切靠自己创新、摸索和研制,需要花费大量的试验费和检测费来评定产品指标和性能是否符合使用者的质量要求,造成鉴定成本过高,但这有助于降低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因此,军工产品往往通过提高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来达到显著降低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的目的。通过在各环节中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来降低质量成本,这一特点在军工企业研发生产中尤为重要。

三、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

1、确定质量成本的构成

根据我所军工产品研制中的实际情况,将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等四部分。其中,“内部故障成本”是重点控制的二级科目。

(1)预防成本是为预防发生产品质量故障而支付的费用,包括质量培训、管理、情报、评审、改进、奖励等费用。当制造可靠性和产品质量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

(2)鉴定成本是为评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试验、检验等所支付的费用。质量鉴定可以帮助技术管理人员发现问题,从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证质量能够持续得到改善,进而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

(3)内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前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包括报废、返修、降级、停工损失等费用。当制造可靠性和产品质量提高时,内部故障成本会降低。

(4)外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后因产品未能满足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保修、退货、赔偿等费用,即产品在用户使用中发现质量缺陷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的总和。当制造可靠性和产品质量提高时,外部故障成本随之会降低。

各项质量成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例如,当质量保证费用增加,即在预防措施和鉴定上进行一定投入,可使质量得到提高;反过来,质量的提高又会促进预防费用和鉴定费用的减少,同时也会促进质量损失成本的减少。无疑,良好的质量成本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利润,这在高科技的军工产品研发生产中尤为突出。

2、教育与培训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首先是领导的重视和全员的参与,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需要提高各级人员对质量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加强员工质量成本管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是做好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3、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全所的许多部门和人员,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为此,我所成立了以主管副所长为领导、财务审计部和质控部为主体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组,在各部门建立起了一个精干、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网络,从而为实现我所质量成本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部门主要有:财务审计部、质控部和各事业部等。财务审计部的职责是负责制定质量成本核算办法,并严格按照各项质量成本的构成内容,认真核查每张单据后进行质量成本的归集、整理、统一登记,负责编制质量成本的报表,进行质量成本项目的分析。质控部是负责根据质量成本报表提供的信息,开展产品质量分析。各事业部则是负责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质量成本的原始单据进行收集填报,并根据质控部提供的质量分析来进行产品生产的改进和控制。

4、进行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

质量成本预测是企业根据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和采取一定的质量管理措施之后,规划一定时期内为保证产品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而需要支付的最佳质量成本水平和计划目标。质量成本预测是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的基础,是企业质量决策依据之一。

质量成本计划是企业为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需在质量上支付的费用而编制的预算,它是成本计划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为企业进行成本分析、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

根据我所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确定由各事业部配合财务审计部编制全所的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①根据质量成本的初步调查摸底情况和计划期内准备投资的费用要求,确定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增长率或降低率;②根据计划期内的产品数量及总产值,编制出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计划;③编制出全所的质量成本计划。

5、核算与分析

按照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每月对本部门发生的质量成本各项费用进行汇总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核算数据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

6、控制与考核

企业对不同质量成本项目需采用不同方法加以控制与考核。故障成本是由质量问题引起的,越低越好;但是,对于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却不能简单地以数额大小加以判断,因为它们的发生是质量好的根本保证。因此,质量成本控制是在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故障成本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协调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确保在预定质量标准下,质量成本最低。

将质量成本指标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分解到各部门,按照质量成本责任制的要求,对企业各部门和人员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工作绩效进行严格考核,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以推进质量成本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

7、编写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报告是财务审计部和质控部对上一期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或某一典型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建议的书面材料,它是一定时期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总结性文件。

财务审计部汇总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后编制全所的质量成本报告,并呈报分管领导审阅、批示。然后质控部根据报告对设计、生产、检验等部门,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报告,以指导他们进行质量改进。

8、确定质量改进措施

根据质量成本报告和领导审批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质量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质量成本管理的探讨

根据我所质量成本管理的运行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以求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全员参与,预防为主。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内所有与质量职能有关的部门和人员,因而在各环节中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只有全员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2.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质量成本管理培训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持续进行,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3.加强过程控制,降低质量成本。在工作中,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力争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控制有效、考核真实,为强化我所的质量成本管理、确保军工产品高质增效各尽其职。

4.不断改进,逐步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囊括与质量成本有关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组织与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管理,需要不断改进提高,不能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

五、结论

在军工科研单位引入质量成本管理,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控制和考核,可以客观地评价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绩效,充分调动责任者提高质量的积极性,找出引起生产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在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通过持续地改进和完善,可以使企业质量成本不断降低,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更好地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尤建新,郭重庆.质量成本管理[M].第1~2页.2003;5

[2]张洪旭.对军工科研单位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会计之友.第77页.2004;11

产品质量科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基本的生产活动。建筑企业通过施工生产活动,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商品,取得销售收入。同时,建筑商品生产过程,也是消费过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既要消耗各类生产资料,还包括劳动力的消耗。

建筑商品的价格,由以下部分组成:

1、材料费。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砖、瓦、沙、灰石等主要材料和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辅助材料,以及各类周转材料的摊销费。

2、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磨损的价值,在会计上称为机械设备的折旧,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

3、人工费。是生产工人劳动力的消耗部分,在会计上反映的是直接发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贴。

4、其他直接费。建筑施工和工业生产是不同的;工业商品是流动的,而生产场地是固定的;建筑产品是固定的,而生产场地是流动的;工业生产通常是在车间内生产,而施工企业通常是露天作业,受气候影响较大。由于施工生产的这些特点,必须会发生以下费用:

⑴ 大型机械进退场费。包括大型施工设备如塔吊、卷扬机等进入施工现场的运输、安装等费用和施工结束后退出施工现场的运输和拆卸费用等。

⑵ 临时设施费。是指为了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必须搭设的临时性设施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供电设施、临时仓库、现场管理和生活设施、临时供水设施、临时道路等。这些设施通常在施工结束后即予拆除。

⑶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是指施工企业因气候和季节影响而必须增加的费用。

5、管理费用。是指因企业管理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6、计划利润。

7、营业税。

在建筑商品价格的构成中,1~5项构成了建筑产品的成本。

二、建筑商品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 建筑商品成本是建筑企业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建筑企业的生产耗费必须用自己的生产成果来补偿。建筑商品成本的高低,反映着生产耗费的多少,体现着补偿的尺度。

(二)建筑产品成本是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

建筑企业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设备利用率的的好坏、原材料消耗的多少、产品质量的优劣、流动资金周转的快慢,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地在生产成本中反映出来。

(三) 建筑产品成本是确定建筑商品价格、承接施工项目和参加招投标的重要依据。

(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调动积极因素、挖掘内部潜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生产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一项组织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的日常管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开支,揭示节约和超支情况,分析研究原因,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成本计划的完成。

(一) 编制施工生产成本计划

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等方式承接到施工项目,并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协议以后,就可编制成本计划。理论上讲,承接施工项目,其结算价格的基本依据是施工图预算。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本过程是: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根据计算的工程量和相关定额计算该施工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根据计算出的前三项金额,按一定的百分比(或根据特殊需要与甲方商定)计算出其他直接费。上述费用合计统称为直接费用。再以上述直接费用合计数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管理费用。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数就是预算成本,预算成本加上按一定比例计算的计划利润,就是工程造价。按工程造价再计算企业的营业税和各项附加税,就可以计算出工程结算价格。建筑工程结算价格之构成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建筑工程价格,只是一种参考价格。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降低结算价格,是获取施工项目承建权的有效途径。在以工程承包合同形式确定了工程结算价格以后,我们从工程结算价格之构成上看,营业税及附加税,是国家以税率的形式确定的,企业是无法改变的;从计划利润部分看,企业经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降低工程结算价格,以牺牲企业利润为代价显然是不明智的,不利于企业的永续发展。因此,降低工程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税金一定的情况下,成本和利润存在着因果关系:成本越低,利润越高;反之亦然。因此,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要着眼于降低施工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在编制成本计划过程中,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对以前的成本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充分挖掘降低施工成本中的内部潜力,另一方面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困难,这样就可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经过努力,成本计划能顺利完成。施工成本计划经公司领导批准以后,应成为控制施工成本开支的重要依据和降低工程成本的行动纲领。

(二)施工成本核算

对施工成本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映和监督,是通过成本核算工作来实现的。施工成本核算,包括生产费用和施工成本两个方面。生产费用的计算包括施工现场人工费的支付、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消耗、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的折旧、维修、安装等费用,以及施工现场发生的其他费用,进行准确的计算、严格的审查和及时登记,防止计划外或超计划的费用发生。施工成本计算是指对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以计算出企业施工总成本和各单个施工项目的成本。只有通过施工成本计算,才能了解当前实际成本管理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实际情况。

(三)施工成本分析

企业实际施工成本计算出来后,就可以同成本计划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通过深入的成本分析工作,可以找出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影响成本升降的主客观原因,发现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样,企业就可以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具体的措施,去克服和改进成本管理中的缺点和问题,将成本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四)施工成本的日常管理

施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是一项全面、广泛、经常性的工作。要将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分解,分极分口管理,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经济责任,既有分工,又要互相协调一致。对生产费用的发生进行日常的、严格的控制,以达到节约费用开支、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保证成本计划的顺利实现。因此,加强成本的日常管理,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五)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组织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经济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设置必要的机构,配备一定的人员。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由总会计师直接组织和领导。

公司专司成本核算的机构是财务会计科。科内应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设成本核算组或成本核算员,负责汇集、审核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编制成本计划和成本报表,分析建安工程成本等工作。

公司下属的工程处应设置财务会计组,进行与公司财务会计科内容相同的各项成本核算工作。工程处财务会计组受工程处主任直接领导,在业务上受公司财务会计科指导。

各工程项目应设立核算员,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业务核算。业务核算以实物计量单位记录和计算,通常不进行价值核算。

各级管理机构和各职能部门在成本管理工作上应明确的责任范围,这是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1、成本管理机构的组织分工

⑴ 公司财务会计科的工作职责范围的主要内容是: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公司成本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领导下达的降低成本的任务进行全公司成本指标的试算平衡,编制公司成本计划,经总会计师批准后,向各工程处下达成本指标,并对各职能部门提出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的要求;

-进行日常生产费用的核算,努力节约生产费用的支出;

-正确核算公司施工成本,定期编制成本报表;

-检查和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综合分析公司经济效果,促使各有关部门和各工程处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成本计划;

-组织和指导各工程处、各项目管理组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和推广降低施工成本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⑵ 工程处会计组的工作职责范围的主要内容是:

-根据公司下达的成本指标,进行工程处成本指标的试算平衡,编制工程处成本计划,并向班组下达成本指标和对工程处有关职能组提出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的要求;

-根据工程处批准的成本计划控制管理费用的支出;

-正确地核算工程处施工成本,定期编制工程处成本报表;

-考核和分析工程处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促使工程处有关职能部门和项目组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有关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的计划指标;

-组织和指导班组的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班组之间成本管理工作方面的考核评比。

⑶ 施工项目组核算员的职责范围的主要内容是:

-根据工程处成本计划的要求,结合班组生产特点,制定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工程量、质量、劳动工时、材料消耗、机械台班等计划指标;

-核算项目组制定的计划指标;

-考核和分析项目组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组织评比竞赛,及时公布节约效果。

2、各职能部门的组织分工

公司职能部门,除财务会计科外,一般还设立施工计划科、材料科、设备科、技术科、劳资科、安全质量科、行政科等。各职能部门分管成本指标方面的职责如下:

施工计划科:负责施工计划、施工进度管理,并做好统计工作。

材料科:负责原材料、周转使用材料、工具的采购和保管成本、材料耗用限额、周转使用材料的周转使用次数限额等。

设备科:负责设备使用、维修和利用率等指标。

技术科:负责工程耗用定额的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

安全质量科:负责公司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因安全和质量造成的损失。

劳资科:负责管理定员定额、工资基金、工时定额、劳动生产率等指标。

行政科:负责行政事务管理费用指标。

工程处一级的职能部门,可与公司对口,根据其施工规模,设置相应的职能组或专职人员。

(六)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标准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