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计理念(精选5篇)

  • 通用设计理念(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绿色理念相关概述 1.1绿色理念的内涵 绿色理念是指利用特殊建筑技术或施工方法,降低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科学发展意识和理论体系。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大环境下,建筑设计领域必须全面关注绿色理念的内涵和优势,并利用科学措施来大力推广绿色…

通用设计理念(精选5篇)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理念;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房屋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和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当前,由于能源供应短缺,如何进一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绿色理念受到建筑行业的密切关注,经实践证明,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科学融入绿色理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1]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简要概述绿色理念的内涵、意义等的基础上,总结了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基本原则,并且从科学优化热工性能、选取合理的空调热源以及利用智能化技术来降低空调能耗等方面出发,探讨了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理念相关概述

1.1绿色理念的内涵

绿色理念是指利用特殊建筑技术或施工方法,降低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科学发展意识和理论体系。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大环境下,建筑设计领域必须全面关注绿色理念的内涵和优势,并利用科学措施来大力推广绿色理念,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2]

1.2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1.2.1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如果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大大增加能耗量,还会造成社会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而有效运用绿色理念,不仅能大大提高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水平,有效减少能耗,还能保护生态环境。[3]例如,科学应用节能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源、土壤以及空气中的污染源,进而降低建筑物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此时,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将变成支撑节能工作的平台,进一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4]1.2.2有利于能源的回收利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果能借助绿色理念来实现这些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将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增强节能效果。[5]比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可以通过热回收装置来回收余热等。

2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节能意识薄弱

当前,在使用空调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往往缺乏节能意识,很难准确理解节能技术的内涵,更无法将环保意识与经济发展有效融合。例如,一些人往往认为节约就是节能,他们很难理解普通空调和节能空调价格产生差距的关键原因,因而不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购买节能空调。长此以往,普通空调的长期使用会给能源节约造成阻碍。

2.2使用新技术比较少

由于节能设计不科学、环保意识薄弱等因素,暖通空调系统长期处于能源消耗较大的状态;而不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又进一步降低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当前,许多新技术合理融入了绿色理念,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要想引进这些新技术,建筑企业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还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所以,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未及时引进新技术,而是继续使用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这显然与绿色理念相悖。

3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节能环保原则

目前,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有些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或者不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进而导致能源和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设计人员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务必以节能为基本原则,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因此,设计人员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原则,落实节能设计要求,进而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2可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基本原则

要想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设计人员就需要始终坚持可回收与可循环利用的基本原则,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率。例如在构建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时,设计人员宜选用可拆卸零部件,以便及时更换个别损坏的零部件,从而延长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而被更换的零部件也可经过二次加工变成其他制造业的原材料。对于不可回收的零部件,设计人员应注意控制用量,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3.3经济性基本原则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落实经济性基本原则,从而在进一步节约成本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目前,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实现节能设计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建筑企业减少各种不必要支出的有效手段。

4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4.1科学改善热工性能

改善热工性能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必须事先明确设备性能、型号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为控制损耗做好准备,以免影响到建筑的热工性能。对此,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就需要兼顾建筑的形体系数和固有性能,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方案进行全面优化。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以落实地板热辐射管理为前提,科学应用绿色理念,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设计方法。例如,根据建筑采暖设计的标准和指标,设计人员可以计算出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居住体验的地板温度(见表1),从而进一步优化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方案,改善热工性能。

4.2合理选择空调热源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顺利运行离不开锅炉房、热电站以及地源热泵等设施的支撑。对此,设计人员可以在科学选取空调热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利用。例如,选取地源热泵作为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热源,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严格根据实际环境的状况来合理选择热源。比如,在冬季温度相对较低的北方地区,大多数居民都会通过安装暖通空调系统来调节室温。而暖通空调设备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热能。此时,如果设计人员选用锅炉房作为单一热源,那么不仅难以满足居民的取暖需求,还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结合地区环境特征以及不同热源的特点,采用组合热源的方式为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提供热源。

4.3积极应用智能化技术

现阶段,在建筑暖通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余热循环技术,是全面提高热能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余热循环技术还能确保建筑暖通空调长期保持高运行效率的状态,进而提高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运行效果。此外,能源在输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为进一步减少损耗,设计人员不仅要优先选用能耗较低且质量较好的配件材料,还要利用微机来精准控制能源输送的全过程。变频技术和蓄冷技术都是当前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常用的绿色智能技术。其中,变频技术可以更加科学地调整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进而提高该系统的节能性;蓄冷技术则可以更好地调节能源的使用水平,缓解能源供应压力,从而在维持室内温度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节能效益。比如,在合适条件下,蓄冷技术可以把水变为冰块,进而利用冰块融化时产生的冷气来降低室温,并以此来有效降低能耗。

4.4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当前,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能耗和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提高清洁能源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利用率迫在眉睫。比如,设计人员可利用相关设备来采集和储存太阳能,再通过转化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能源,从而有效避免传统热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因此,相关单位务必加大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尽可能把其他能源替换成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从而在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此外,自然风也是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清洁能源。设计人员常常利用自然风来协调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而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压力,实现节能目标。对此,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当地的风力资源情况,科学布置门窗等结构,进一步改善建筑自然通风效果,提高建筑调温、除湿性能,有效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自然风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重点关注室外空气质量,必要时可以加装净化装置来净化空气,以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5择优选取管材和元件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充分结合绿色理念来挑选管材和元件。例如,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环境特点,选用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管材和元件,严格控制关键制热元件的质量和性能,从而在降低能量损耗、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全面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应用绿色理念,可以有效保证建筑暖通设计的节能性和实效性。对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过程中,需要重点改进原有设计模式,将绿色理念合理融入设计方案中,从而在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的基础上,制订出最佳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刘足文.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

[2]李玉心.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探讨[J].知识经济,2014(12).

[3]周磊.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17,43(12).

[4]张龙.关于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实践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1).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用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状;趋势

我国人口结构受到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呈现出老龄化人口增多及新生儿缺陷几率增加的风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同等重要,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在不断增强,因此室内环境和公共环境的通用设计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的通用设计能力凭借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两项盛事促进了我国通用设计建设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通用设计能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一 通用设计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建筑设计师R.L.马赛 (RonaldL.Mace)最早提出了通用设计的概念。将通用设计理念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是指,针对所有用户尤其是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而进行的环境的空间和虚空间的设计,力求营造出没有障碍的室内或公共环境,增加特殊人群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并为其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使所有人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成果。人性化设计在经济和设计都较发达的国家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它也是我国的设计师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在经济和科技都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希望在生活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因为某些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更多的细节性的设计来增强其生活信心。这也促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一般的使用人群,更应该将特殊人群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得设计作品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精神关怀。由此可见,通用设计理念的提出是设计发展历程中的必然,在环境设计中引入通用设计理念,目的主要是为生活中的行为能力障碍人群创造更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只有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其使用的功能设计,才能有效地提高其环境质量,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宗旨。

二 通用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历史悠久,但近代并没有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相应的引入通用设计理念时间也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设计本身就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通用设计理念做为上世纪的人性化设计的产物,其内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只有通过设计教育中通用设计理念的教授,来促进我国通用设计能力水平,鼓励设计师在设计中更多的考虑我们当前社会中生活着的特殊人群,通用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双方面努力来创建人人关注通用设计、共建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对于通用设计的错误理解,即认为通用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显然这种理解将通用设计的范围变得狭窄了,弱势群体确实是通用设计的目标人群之一,但不是全部。环境是构成我们每个人生存和生活的主体,我们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设计就是将环境改造成更适合我们人类生活和居住的行为,因此在设计中考虑到使用的合理性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设计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尤其是功能性较强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设计,“形式追随功能”是亘古不变的追求。设计也不单单体现了设计师的个人审美和艺术修养,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通过改善人们生存和生活环境来努力营造健康的生活方式,更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科学和艺术的双重本质特征,它必须全面考虑到使用人群的特殊心理和生理需求。要想正确的理解环境设计中的通用设计概念,必须认识到通用设计不是特殊设计,它是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局部微调来满足所有使用人群的需求,即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尤其是老年人、不同行为能力尤其是行为障碍人士的需求,在为弱势群体提供便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绝大部分年龄和身体条件的人服务。通用设计理念的目的是从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增加人们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让弱势群体也感受到设计中的人文关怀。通用设计理念正以其亲和性和贴近我们生活的特性被越来越多的认可、被社会接受、被设计师提倡。它完全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不追加设计成本来增加设计收益,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收益,使得它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设计的各个领域。

“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室内环境和公共环境又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的城市建筑、公共环境和交通系统中已经开始引入通用设计理念,例如专门为盲人铺设的步行道、电梯识别按钮,为乘坐轮椅人群专门设置的公共卫生间等,已经涵盖了包括教育、金融、行政等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通用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统领设计,从而推动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功能更加合理和人性化、形式更加美观的产品。

三 环境艺术设计中通用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人性化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界的一个潮流,设计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要给人带来轻松、愉悦、舒畅等心理的影响,这就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设计师要通过更高的设计手法,从色彩或造型方面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让使用者容易接受且产生共鸣。设计师还要在产品与环境的配合方面下功夫,使产品、环境、使用者更好的融为一体,要使对人性的关注扩展到为残疾人设计的领域,对残疾人为对象的设计倾注更多的人道主义精神。比如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馆-“鸟巢”,该设计一出来便得到了世人的关注与赞叹,这让我们每一个国人为之自豪,而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处处体现出的人性化的一面,从这个标志性建筑中充分的感受到了通用设计的优势。其独特的顶部设计,错落有致的座椅设计,都保证了座位与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也保证了91000名观众人人“平等”地“看”比赛;还有其采用的吸声膜材料、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都体现出来更为人性化的设计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鸟巢”的设计思想将是未来设计的走向。也可以说这也直接肯定了包括了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等设计理念的通用设计必将成为今后设计发展的主流之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又正面对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型期的来临,同时正处在设计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重视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和技术进步等关键环节的构建。环境艺术设计是中国设计专业发展的先导行业,由于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环境之中,因此设计更应该关注对环境的主人一一“人”的关怀。通用设计的理念必将会在环境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通用设计理念将设计对象扩及到各年龄层使用需求,考虑到生命周期、身体和心理变化。因此我们这个将进入高龄化的社会,更需要通用设计;另外,无障碍设计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许多公共场所都有所体现,不过我们不能忽视无障碍设计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做的只是把以分离空间设计为模式的无障碍设计逐渐转化为全体通用的全新的通用设计理念。从以上来说,我国是具备通用设计发展的土壤的。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初始即节省社会成本的支出为目的的通用设计。在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在设计工作当中,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敢于担负社会责任,脱掉过去的过于自我表现的设计思维,更多的考虑人本主义,更多的为使用者的真实需求考虑,将通用设计的重要性彻底的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和应用。从而对中国设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颖.聚焦中国室内设计师的责任[J]. 中华建筑报.2007-7.

[2] 王铁.第三届环境艺术设计论坛“为中国而设计”[J].中央美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任演讲摘录2008-11.

[3] 丁成章. 无障碍社区与住所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3篇

本次实验过程主要采用了文献查阅、实验测试、影音记录等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查阅视障者认知心理、触知觉研究、通用设计等资料;其次为了了解视障学生对于材料、形态与浮凸高度三者的认知特性,进行了“触知觉敏感度”和“最佳触知觉浮凸高度”这两项认知实验;最后利用摄像机记录相关实验过程,了解视障者可能遇到的困难。

二、视障者触知觉研究的实验设计展开

(一)视障者触知觉敏感度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预备实验1了解盲人在利用指尖进行精密触知中,对信息载体的尺幅,厚度,凹凸效果,信息物表面的曲折效果等方面的敏锐程度做一些初步了解。并根据研究发现,调整深入实验。进而在这一过程中的大致了解盲人的触摸行为习惯。2.样本设置让被试者触摸不同比例、结构关系的4种表情符号和3种水果图案,先期发现盲人在触知觉上的习惯和能力上的问题,从而根据问题设计下一步实验。4种表情分别是基于独立正圆板上的:笑脸、哭脸、苦脸、正常脸。图案高度概括为两点一线。3种水果分别是:橡胶、草莓、菠萝。图案概括为强化轮廓的平面形。实验样本分为测试尺幅、厚度、凹凸、边际效果、繁简度5组。(1)尺幅实验组:选直径为20mm、25mm、30mm的圆盘各1个为底板,用笑脸图案基于圆板之上。笑脸的大小基于圆板等比缩放。图案厚度为0.2mm(2)厚度实验组:选择直径为30mm的圆盘3个为底板,用哭脸图案基于圆板之上。三个图案厚度为0.2mm、0.4mm、0.6mm(3)凹凸实验组:选择直径为30mm的圆盘2个为底板,用苦脸图案基于圆板之上,分别制作凹凸效果。图案凹凸深度为0.2mm(4)边际实验组:选择直径为30mm的圆盘3个为底板,用常脸图案基于圆板之上。三个图案图案与底板的关系分别为:直角过度、顶部圆倒角过度、顶部底部双圆倒角过度。图案厚度为2mm。(5)繁简实验组:选择直径为30mm的圆盘3个为底板,用橡胶、草莓、菠萝图案基于圆板之上。图案厚度为0.2mm3.依据4种表情图案的选择,是出于形态本身识别难度上的考量。难度差异度越小的图形,会得出可信度越高的实验结果。3种蔬果的设置,基于前期走访盲校得知盲生对常见水果有触摸认知经验,也想借此了解他们有无相应的图形概括能力。3种厚度的设置,主要以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硬币规格为参考。虽然这些厚度并非专为盲人设计,但是因为他们不能避开而使用,因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圆板直径也参考硬币,稍放大而得。4.实验分析在实验统计的时,发现实验设计有一定的问题,难以采集有效数据,录表比对发现问题,不宜用作可以采信的结论作为下一步的实验研究。

(二)视障者最佳触知觉浮凸高度实验1.实验目的根据预备实验1中得到的初步结果,决定通过针对厚度触知的专项预备试验2,欲得出盲人的在手指精确触知觉过程中的信息载体的最佳厚度范围。2.样本设置让被试者触摸尺寸大致相同的5种几何图形。通过改变厚度,了解盲人在精细触摸时,在厚度诉求上的最适范围,并获得可信的数据。兼以发现其他有价值问题。5种几何形分别是基于独立正圆板上的: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正圆、椭圆形。图案均为高于底板的平面。每个几何形均设置5种厚度,分别是:0.2mm、2.4mm、0.6mm、0.8mm、1.0mm。圆板直径30mm。总计25个样本。3.依据在之前考察盲校过程中,通过调研选择盲生可以识别并表述的图形,有利于展开实验,记录正误判率。5种图形的选择,出于形态本身识别难度上的考量。难度差异度越小的图形,会得出可信度越高的实验结果。5种厚度的设置,主要以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硬币规格和银行卡号凸起厚度为参考。虽然这些厚度并非专为盲人设计,但是因为他们不能避开而使用,因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此数值为中间值,分别向前和向后推出5个一组的等差数列。最适应范围将再这个区域中通过实验被精确下来。圆板直径也参考硬币,稍放大而得。4.试验流程样本在用于给被试实验中混为一组,随机抽取进行触摸。完成一个样本,立即排除,直至25个样本完被单人触摸完成。单人完成后,换被试重新实验,直至完成所有被试。每个样本在被触摸过程中,以入手触摸为始,以被试完成示意为止。记录单人单样本的被触知时间,并标记正误判。5.实验分析近似相态的存在容易导致性格不鲜明一方被触判较慢。在实验的五种图形中,正三角形在盲人组和常人组中均为触判耗时最少的图形。盲人组中显示椭圆形耗时最多,常人组中以正方形耗时最多,但椭圆形仍次之。常盲共同统计的数值中,耗时最多的仍是椭圆形。椭圆形在形状上接近圆形,正方形在形状上接近长方形。推测错判来自图形的形状接近,而正三角在道具中没有设置接近形态,故没有产生错判。由此可以假定:被触物需要通过个性鲜明的形态来降低误判率。在连续触判信息的活动中,被触形态存在近似性容易产生错判,近似度越高,错判率越大。指端精密触判的最适厚度为0.6mm左右。从以上数据统计来看,被试者在0.6mm这个厚度值上平均耗时最短,且盲生组和常人组的分开统计结果一致。实验结果同预期大致相符,在指端精密触判时,被触物的最佳厚度约在0.6mm左右。在五种厚度方面,0.2mm这个数值显示无论是盲人组还是常人组均耗时最多,且明显高多于其他4种厚度。而在数列另一段的1.0mm这个一厚度也显示较快的触判速度。从而实验表明,对于一件信息载体的物,它的最宜触判厚度应该在0.6mm左右。

三、总结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概念设计;研究

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其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业领域而言,基于消费理念的变化与发展,要求要在注重产品性能质量的同时,提高对产品设计的重视程度。实现工业产品概念化设计能够赋予产品以鲜明的外观形象特点,进而在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满足当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特点,通过产品概念设计来不断拓展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为提升相应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一、相关概念综述

所谓的概念设计指的是在明确设计任务的基础上,以抽象化的思维模式、结合产品实际功能特点等来定位求解的途径,最终生成相应的方案。而基于工业设计领域下,所谓的产品概念设计指的是在进行工业设计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应的结构模型来实现不断的创新,并通过阶段性评价来搭建出现行的评价模式,以最终生成相应概念设计方案。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类型为:第一,以图表等基本说明与表格的编写为基础;第二,实现符号推理性工作,也就是实现设计方案的拟定与生成。按照设计方案学理念则就是分别实现细节设计与概念设计,而其中的概念设计则是由功能与结构这两种设计构成的。概念设计主要是在进行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将所形成的设计思想理念进行框架搭建,然后在通过不断的评估与优化来完善相应的设计细节,在此过程中,概念上设计的过程就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建立在设计者知识经验基础上,并通过反复探究与实践来实现的一种设计方案,并确保产品在投入市场后能够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在理解概念设计内涵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这一设计是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要建立在产品基本功能与结构基础上进行构思,这一创新的过程也可被看作是求解的过程,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要在具备深厚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能够以现代化的方法与技术来构思与求解。

二、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所呈现出的特征分析

1、创新性特点

不论是在任何设计领域中,创新都是实现概念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对于工业设计领域而言也不另外,其需要以创新来实现产品的概念化设计,比如汽车、电脑等,只有在不断优化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创新产品的结构,以体现出产品的个性化特点,才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特点,同时要在创新的过程中肩负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实现产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在实际进行产品概念设计创新的过程中,要求要在不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方案的优化与完善,最终才能够生成具有可行性的概念设计方案。

2、多样性特点

在进行概念设计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设计过程与结果都存在着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基于产品功能定义以及实际工作原理等各方面所具备的不同特点,在进行概念设计的过程中,相应的思维模式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功能这一载体进行呈现时相应的方案则就不同。比如,我们最常见到的便是设计结果的多样性,如手表这一工业产品,基于石英表与机械手表间的功能不同,相应的设计结果也就不同,展现出的最终设计效果就因此而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

3、层次性特点

该特点主要通过如下两方面进行体现:第一,整体上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则主要是通过功能层与结构层来实现的,同时,相应产品本身的功能层与结构层间存在着映射关系。第二,从个体角度出发,不论是功能层还是结构层,其本身具备了自身的层次关系特点,相应功能层的不同促使相应的结构层随之发生变化。

三、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的实现方法与关键点

1、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的实现途径

1)将类比法与逆向法进行完善应用

在实际进行这一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其中额类比法,能够促使相应的设计者以类似产品对对比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后来生成高于原有产品设计理念与方式下的新实现,进而通过全新概念设计方案的生成来赋予产品全新的设计。事实上,采用这一方法的本质则是在原有概念设计理念与方案上进行继承与创新。而采用逆向法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相应的设计者需要找到思路来进行设计,但是,很多时候思维会被局限而难以打开,进而陷入僵局中,此时,设计者就可以以逆向法,以逆向逻辑思维来进行构思,然后在生成设计思路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来实现产品概念设计。

2)以联想法或是移植法来实现设计思维的创新

在实际进行该项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创新作为产品概念上设计的灵魂所在,要想通过这一设计理念将产品本身特点进行有效呈现,相应的设计者则就可以借助联想法来进行概念设计。所谓的联想法指的是结合产品功能与结构需求,同时,也可以在进行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借助于其他类型的产品进行联想,与拓展思路范围,进而确保产品概念设计能够充分展现出产品自身的功能特点。而采用移植法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顾名思义,也就是将非工业领域中的产品在进行研发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等移植到相应工业产品之中,进而通过借鉴移植的方式来拓展产品设计理念的范围,并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产品本身的应用价值。

3)以分析法和评价法来进行产品概念设计

采用分析法来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要基于市场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特点,这样才能够迎合当前市场需求所呈现出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特点,为确保产品在打入市场的过程中,能够迎合受众之需来抢占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要通过对市场的调查走访,实现全面需求信息资料的搜集,进而通过分析来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目标与方向。而采用评价法来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可从用户评价反馈信息中来获取产品概念设计的思路,这样才能够通过大众化产品的生产来最大程度度的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的关键点

1)以创造性思维的应用为核心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对于工业领域而言也是如此,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创新性思维的融入,产品也就难以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进而在进入市场后也就与其他产品没有差别,这也是当前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之所以大打价格战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设计者而言,需要能够善于捕捉灵感,积极的发散拓展思维空间来进行创新性思维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进而实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来满足市场需求。

2)要注重实现技术领域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技术,才能够确保工业产品在当前高科技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先机。而概念设计作为产品的一大点睛之笔所在,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进而将所创新的技术进行应用,赋予产品以全新的特点,展现出产品的现代化特点,以新颖别致等特点来获取受众的关注。而只有将所创新的技术应用于产品之中,才能够实现其所具备的商业价值,所以,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之初,就需要将技术创新这一理念进行融入,进而才能够在产品设计中得到体现。

3)积极的将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应用

在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要想实现市场化发展,则就需要将发展的目标放在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上,进而才能够满足市场实际需求趋势,获得竞争的优势。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相应概念场景的搭建,进而赋予产品概念设计以真实的生命力。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来实现,而这对于当前的设计领域而言,相应的设计者将从传统的设计方法模式中解脱出来,并且以立体化且真实化产品概念设计的模型进行情感上的体验,并在反复评价与感知的过程中更好的实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与完善。此外,这也是保障产品实现一次性成功研发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对于设计者而言更像是经历一场体验的过程,能够切实实际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验产品,确保工业产品能够借助产品概念设计的优势作用来赢得市场竞争先机,确保相应的企业在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过程中,实现稳健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工业产品的设计而言,实现概念设计方法的有效应用并抓住产品概念设计的重点,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产品在打入市场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迎合当前市场消费群体所呈现出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特点。在实际进行工业产品概念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将类比法、逆向法、移植法、联想法、分析法以及评价法进行科学运用,同时要注重创新思维、实现技术的积极创新并将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应用,以在提高工业产品概念设计水平的同时,为当前社会大众不断带来新的体验视野。

作者:冯堃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机械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刘艳.产品概念设计研究及其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运用[D].天津大学,2010.

[2]曹志鹏.工业设计中概念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应用[D].江南大学,2011.

[3]杨洋,毕笑如.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研究[J].河南科技,2014,01:16.

[4]赵永立.工业设计中的产品概念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3:61-62.

[5]刘国昌,苟秉宸.产品概念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05:55-58+76.

[6]傅赛珍.数字化工业设计系统及其在气钉枪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通用设计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土建结构设计;概念设计;设计理念

土建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理念是近些年来推出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能够通过感性的规划与理性的分析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综合运用。将概念设计应用于土建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对土建结构设计中各种问题更加合理、正确的进行处理。当前已经有很多的设计师应用概念设计理念设计出了成功的建筑案例,我国建筑行业因此也对概念设计理念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很多高层建筑以及智能建筑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作用。

一、土建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理念的内涵与原则

(一)内涵

客观事物能够从概念这种思维形成中获得直接的体现,而客观事物在本质上的属性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载体,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逐步的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层面过程就是概念的思维过程,同时这个思维过程能够展现出极强的准确性与逻辑性。在工程项目中的概念设计同土建行业的特征之间存在较高的切合程度,能够令潜在的需求得到满足。结构设计者会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以工程概念为基础,使用同客观变化规律相符的形式实施工程的分析与控制,而这种方式同原始的方式不同,并不会依附于实际的计算数值。

可以说,概念设计属于一种宏观意义上的控制措施,其针对的主体就是在那些不能使用力学进行分析的结构部分,对于这些部分,会按照工程整体结构中隐含的必然联系进行设计,使其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能够同基本原则相满足。概念设计能够理想化的将现代高科技设计理念展现出来,土建结构上设计人员能够根据这种理念的引导,同时依靠良好的建筑空间概念,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正确的协调,从而使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得以完成,令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得到结构与构件之间、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良好协调。

(二) 原则

务实性原则:进行概念设计时,必须令设计方案具备充分的科学依据,不能同实际相脱离而变得随心所欲。结构设计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辨别概念的真伪,选择使用同实际相符的正确设计概念。

协同原则:各个部分需要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做好互相之间的协调;在进行结构的优选时,一定要重视协同工作,以此令各个构件都能实现良好的协调。

经济性原则:该原则主要针对具体的概念设计过程而言,每个设计层次与设计构件都需要将可实施作为前提,将经济节约作为目的。

二、土建结构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理念的作用

(一)正确拓宽设计思路

伴随社会的不断精细化分工,以往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现代化设计思想。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将概念设计理念融入进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应用,将设计思路进行有效的拓宽,令其获得设计上的灵感以及明晰的设计思路。通过对设计原则的保障,令概念混乱问题以及设计定向错误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避免。

(二)对计算机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

实际进行土建结构设计时,计算机设计通常都会存在一些局限性的因素,导致设计师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土建结构设计条件下,在思想上产生一定的误区。由于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不能对结构概念进行充分的学习,导致无法提升自身的创新设计能力,通过时间的不断累积,土建设计中计算技术的弊端能够逐渐的暴露出来。

三、土建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理念的应用

(一)电算分析中的应用

一些设计人员在对土建结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计算机设计进行,更有甚至还会用计算机设计进行整个结构设计。但是这种设计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弊端,非但不能展现出土建结构设计中的独特性,甚至还会限制设计师发挥自身的才华。虽然不能否认计算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但是计算机软件本身会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且不同软件之间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加之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使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也会出现一些的错误,若使用不同的软件进行计算,将会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将概念设计应用在电算分析中,结构设计师会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以及积累数年的经验对计算机软件计算出的电算结果进行相应的判断,进而使结果得到准确性的保证。

(二)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土建设计过程中,建筑抗震能力往往是众多地区与单位评价与衡量建筑质量的一项标准。通常来讲,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同配筋数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想要令建筑物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就应当依据当地的地震形式,合理的增加配筋的数量,以此保证一旦发生了地震灾害,建筑物能够有效的对当地居民提升人身安全的保障。而在土建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与抗震水平。除此之外,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还应当注意不能盲目的增加配筋的数量,导致土建结构出现设计上的不合理现象,配筋数量多少以实际的设计为依据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应用概念设计理念进行结构的优选,能够使方案选择得到合理性的保证。在对基础方案进行选择时,需要对结构类型、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思考,进而将最佳的基础方案选择出来。针对基础设计而言,应用概念设计理念需要以地质勘察报告作为依据进行设计,假使没有相关的勘察报告,应当对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调查,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明确,想要令设计得到准确性的保障,就必须具备充分的信息量。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个土建结构设计方案都不是完美无瑕的,各个结构设计方案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以及不同的缺陷。这就需要对概念设计理念加以积极应用,切实的依据客户的需求来选择方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令方案的选择得到客户的满意并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概念设计应用于土建结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对土建结构设计中各种问题更加合理、正确的进行处理。概念设计能够理想化的将现代高科技设计理念展现出来,令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得到结构与构件之间、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良好协调。基于此,文章在概括了土建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理念的内涵、原则与作用的基础上,对其在电算分析、抗震设计、方案优选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希望以此为土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军辉.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2012,15:13.

[2]梁明钊.探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137-138.

[3]汤兰. 试论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29.

[4]陈锐兰.探讨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四川建材,2013,0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