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工作论文(精选5篇)

  • 服务工作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如何认识老干部工作部门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一词最早源于企业,是指企业在长期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在“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处处彰显文化味”的服务经济时代,建设高品质的服务文化,也…

服务工作论文(精选5篇)

服务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和重要执政资源,他们思想稳定、生活安宁、精神富足,是我们的最大心愿,也是党委政府交给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光荣使命。自1982年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以来,老干部工作已历经三十个春秋,作为一个个体人,三十而立,意味着成熟和担当;作为一项工作,三十年的实践,在宗旨理念、体制机制、内容方法、理论体系等方面日趋成熟的同时,也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进行更宏观的审视和思考。

目前,__市有离休干部189名(含易地安置、直属系统),平均年龄已达85岁,最大93岁,最小的也有79岁,离休干部已经进入“后双高期”,他们在身体、生活、思想等方面既有老年人的普遍需求,也有老干部的特殊需求。作为老干部工作部门,我们的工作重心也逐步从强管理转变为强服务,而服务的品质直接决定着老干部工作的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老干部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老干部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等,都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进一步挖掘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本领、优化服务品质,“服务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新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一、如何认识老干部工作部门服务文化

“服务文化”一词最早源于企业,是指企业在长期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在“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处处彰显文化味”的服务经济时代,建设高品质的服务文化,也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也不例外。借鉴而言,老干部工作部门服务文化,可以定义为,老干部工作部门在长期为老干部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服务理念、服务举措、服务制度以及服务态度、行为、标准、氛围等有形和无形因素的综合体,对整个老干部服务工作起着重要影响。其中:

“服务理念”是核心。理念具有强烈的导向引领作用,随之延伸出相应的服务态度、行为、标准、要求等,它体现为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一种精神(价值)文化。具体来说,老干部工作“服务理念”就是从事老干部工作所应具有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可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老干部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工作全局中去把握和推进;二是“让党委政府放心、让老干部满意”,把这一点作为一切为老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这是从事老干部工作的根本思想,直接决定服务工作的方法和态度。建设服务文化,必须理念先行。

“服务举措”是根本。服务文化是一个“上层概念”,但它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具体服务举措来彰显。如何从政治上尊重老干部,如何从生活上关心老干部、如何在活动中服务老干部,最终都落实在每项服务举措中。没有服务举措,不接地气,便谈不上服务文化,这是老干部工作“服务文化”的一个最根本的要素。

“服务制度”是保障。服务对应于需求,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求有多样性、差异性,也有突发性,如没有制度,服务就容易流于形式、流于随意,随之带来不公、甚至引发矛盾。因此,在为有需求的老干部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必须要确保面上服务的常态化、长效性,就要建立健全、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服务制度,这是服务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外部保障。

“服务队伍”是关键。作为实施服务的主体,老干部工作者的服务理念、素质水平及其主观能动性,是“服务文化”的载体和基础,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老干部信得过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是“服务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

二、服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__市委老干部局不断总结30多年来老干部工作积累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提炼成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理论指导,以“四注重四突出”不断加强老干部工作部门服务文化建设。

(一)注重思想教育,突出服务理念的引领作用。针对目前老干部工作者队伍更新较快、年龄普遍较轻、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感情还不够深等情况,我局以专题教育和常态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经常引导全体工作人员站在政治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来看待老干部工作的价值,树立崇高的服务理念。一是以会代训抓教育。利用“老干部工作培训班”、“老干部工作座谈会”以及局机关“周一夜学”等各类学习、会议和活动载体,传达学习上级对老干部工作的指示要求,加强对老干部工作者的宗旨教育、价值观教育,培养老干部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学习先进正能量。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杨善洲、李林森等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典型的先进事迹,感悟他们的优秀品质、人格力量和党性修养,汲取老干部工作的正能量,同时鼓励大家在工作中寻找发现身边的“最美老干部”,把为老干部服务的过程作为受教育的过程,从而激发从事老干部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三是交流思想提精神。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交流,促使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内化为自觉认识和自主行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内驱力,营造浓厚的为老服务氛围。如利用每月工作例会,交流与老干部、老同志接触过程中的感受、想法或碰到的困难,提出服务工作意见建议;开设“中层干部论坛”,每名中层干部结合科室工作,自选主题、自定内容,讲授老干部工作业务知识,在讲与学的过程中加深大家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和感情;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老干部工作”等专题大讨论,提炼老干部工作价值理念,鼓舞大家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更富创造性的精神从事老干部工作。

(二)注重制度建设,突出服务举措的长效力量。我局通过建立健全走访、联系、慰问等制度,让全体工作人员走进老干部、倾听老干部,从而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干部、关爱老干部,并使服务以制度化、常态化的方式长期开展。一是坚持住院探望制度。每月3次(上、中、下旬)由局领导带队,看望住院老干部,了解老干部病情,协调解决医疗问题。二是坚持包干联系制度。每名工作人员与全市离休干部及副县(市)职以上老领导分组包干联系,每季不少于一次通电话、送温暖,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建议,掌握其困难与需求。三是坚持走访慰问制度。每年高温期间开展离休干部大走访,深入每位离休干部家中,拉家常、听建议、明需求、解难题。四是坚持结对帮扶制度 。指导社区建立志愿者队伍,与离休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服务,同时联合团市委,选取54名团员志愿者与27位离休干部(首批)组成“二对一”帮扶关系,以定期不定期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为离休干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

(三)注重工作结合,突出服务文化的凝聚作用。老干部工作服务文化与老干部工作部门建设、队伍建设密不可分。我局在推进服务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统筹推进、有机整合。一是与机关党建工作结合。抓好支部建设,在“创先争优”、“三民走访”等主题活动中切实发挥党员干部服务老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创老干部服务之先、争老干部满意之优”活动,以强烈的争创意识激励党员干部投身到为老服务工作中去;二是与机关文化建设结合。将老干部服务工作作为传承尊老敬老优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创建和谐机关、文明单位等工作中有机结合。在全局工作人员中倡导“五心”服务和“五个一”工作方法,以“真心”、“用心”、“贴心”、“耐心”、“细心”这“五心”赢取老干部的信任和满意;以“一声问候”在先、“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清茶”暖心,“一次交流”倾听的工作方法,营造亲情式的服务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温馨的机关文化。三是与团队文化建设结合。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参加上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组织的比赛和活动(如__市老干部工作演讲比赛等),以及全市机关运动会、党员志愿服务等团队活动,不断增强团队意识,凝聚团队力量,努力把全局工作人员打造成一支精力充沛、精神振奋,有干事创业的愿望和激情的老干部工作团队,以从事老干部工作的使命感、成就感和快乐感凝聚人心、提升服务。

老干部工作服务实践已经很丰富,但老干部工作部门服务文化建设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总体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认识上,对“服务文化”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缺乏一个准确的、权威的表述,从而影响对服务文化建设的共识。

二是在思想上,由于对“服务文化” 建设在整个老干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影响还缺乏认识,因此对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服务文化是个虚泛的概念,没必要花大力气研究。

三是在方式上,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服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上还不够明晰,并且缺乏衡量成果的标准和依据。

四是在转化上,“服务文化”如何内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如何引领服务方式创新、如何促进服务水平提升,还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三、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工作服务文化的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今后要从四个方面统筹推进“服务文化”建设。

(一)进一步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服务文化”。“服务文化”的提出,不是为了追求概念的新颖,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党委政府的重托、客观形势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老干部们的热切期盼,这些都是我们老干部工作所处的大局。重大局、识大体是党性的体现,是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因此,我们对自身的服务工作在定位上也要站得高,看得远,要从政治高度把对老干部的服务提升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思想上来,要从政治高度把握“服务文化”的意义、从政治途径推进“服务文化”的建设、从政治角度发挥好“服务文化”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好老干部党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政治服务保障资源,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人员政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应该说,“服务文化”在政治思想认识层面上的提升,直接影响并决定我们对待老干部服务工作的行为和态度。

(二)进一步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服务文化”。世易时移,任何工作都要适应形势变化。近年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领导都在多种场合强调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老干部工作无小事”(语)、“重视老干部,就是重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语)、“任何时候都要把老干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李源潮语)、“就高不就低、宜快不宜慢”(赵洪祝语)等重要指示,在提升老干部工作地位的同时,对老干部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服务文化也要适应这一要求变化,主动改进、主动提升。另一方面,离休干部进入“后双高期”,他们的身体、思想、生活、居住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走不动、看不见、听不到的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具体化、多样化,如何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需要的服务?还有队伍越来越壮大的退休干部,年龄跨度大、知识面广、身体相对较好、参加活动和发挥作用的愿望比较强烈,如何加强对退休干部的服务和管理?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我们老干部服务管理者面对的最大课题。如果我们的眼光跟不上这些发展变化,那么我们的服务就会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滞后于老干部的实际需求,从而无法达到“满意”的目标。

(三)进一步以创新的思路推动“服务文化”。老干部服务工作也是社会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放到国家和社会大环境中去思考、去适应,同样也需要我们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推动其发展。一是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对现阶段的老干部工作来说,管理是基础,服务是重点,“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服务”提升“管理”水平,二者是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因此,对目前老干部工作“重服务”的理解需要正确把握好,重服务不等同于事无巨细、统统包办,老干部工作部门也不等同于专门服务机构,做好服务工作,要讲管理原则(“党管干部、统一指导、分级管理、原单位负责”),要讲方式方法,要分清责任归属、明确服务重点、找准职能定位。二是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对老干部的服务,不仅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更包括政治上的教育引导和精神上的呵护慰藉。改革不断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转变服务观念,使服务向纵深发展,更注重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引领。我们要把服务工作与落实好老干部政策、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思想跟上形势的发展,时代的步伐,始终成为积极的政治力量。要通过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平台,组织老干部开展学习教育以及健康、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添生活情趣,使他们远离孤独、失落、困惑等不良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老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服务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一、服务方向的政治定位

档案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履行其服务职能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958年的全国第二次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过一个方针即 以多快好省地开展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为纲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来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和生产建设服务为政治战线、经济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为农业生产大跃进服务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 。这个方针是根据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以及全国档案工作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提出来的它为档案工作指明了服务方向。档案工作也正是把握住了这一正确的服务方向而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档案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在 四人帮 横行时期认为 利用为纲 是修正主义路线从而使档案工作失去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实践证明档案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遵循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的宗旨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不致于失去前进的目标。

因此新时期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大胆地进行档案工作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要以邓小平同志指示的 三个有利于 为前提无条件地执行党关于档案开放、开发、公布与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统一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维护安定团结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定位。

二、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工作这个环节上。提供档案的服务形式包括档案的检索及开发编研档案信息等。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传递的档案信息最有效、最具特色。

档案检索方式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在目前传统的手工检索占有很大比重各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但实践证明有一些检索工具是重复的或者是编制不科学、用起来不方便的。不仅利用者不常用就是档案人员也不愿用。在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 多 不求 精 的现象,出现了一个误区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但事实正相反正因为编制了一些不科学、不易操作的检索工具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和限制了其它利用工作的开展反而降低了服务质量。

在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典型盲目性大。一些档案部门为达标升级应付检查随便选几个题人人都来编研使编研产品层次低质量差实用性不大利用价值更小。有的选题虽好紧跟形势但因编研时间过长失去了时效性影响了作用的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面临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技术的应用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在服务形式上树立 精品 意识。不要再编制不科学、利用率小的手工检索工具应编制一些必要的、方便利用的手工检索工具并作为向机检过渡的基础工具检索形式要在计算机检索上多做文章不断研究探索计算机检索的有效途径。开发编制标准统一、利用者易操作、高质量、全方位的计算机检索途径逐步取代手工检索为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在信息开发及编研工作上要根据利用规律及社会各项工作发展的趋势、目标提前作出预测有目的地进行选题突出重点使开发的信息及编研的成果具有特色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开发编研手段加快开发编研的进度缩短开发编研的时间多出 精品 通过最快捷的检索途径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利用者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服务人员的素质定位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在档案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人员素质内涵不断丰富。人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

1政治素质指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态度及职业道德等。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讲政治 去做做到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加强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档案工作纪律贯彻执行《档案法》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热爱档案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无名英雄更新观念开拓进取。

2业务素质是指档案人员履行职责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不仅学习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比如文史知识、社会学、情报学、统计学、心理学、传播学及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 博才 或 通才 取胜。档案人员不但要有继承传统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还要有研究探索档案工作发展中出现新情况的意识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3时代意识就是指档案人员应具备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思想观念。

1 信息意识。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档案人员应增强对其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辩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市场意识。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档案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档案人员应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为其服务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竞争机制档案人员使档案信息进入市场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要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含 金 量高的档案信息并及时把能产生极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档案信息推向信息市场,使档案信息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找准位置发挥其作用。

3 现代化意识。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了一套激烈竞争的机制追求信息的快速传递,发挥时效是信息价值竞争的重要措施。实现这一目的的条件就是档案人员要有积极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档案服务工作的意识大胆地进行设备更新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比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制作技术等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时代节拍。

服务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2006年6月,我校第一批商务泰语专业毕业生共计200多人,一次性地被用人市场全部瓜分出去了,也实现了广西中职校为社会输送泰语专业人才零的突破。这本来是件值得高兴与自豪的事,但很快,这种心情便被尴尬与迷惑所替代了,因为用人企业大批量提供给学生的主要是涉外导游服务工作岗位,而在面对泰国客人时,我们的学生除了会用泰语进行日常的问候交流外,对于旅游服务方面的话题,却因为缺乏词汇量而说不出口。此后的几年里,我校一直关注对中职商务泰语专业导游服务人才培养方向的研究,为积极促成校企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进行实践尝试。

二、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就是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而 旅游服务泰语 课程设计以涉外导游与导购服务的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流程为基础,强调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依托于校企合作来共同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导游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化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 旅游服务泰语 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学内容的选择:建立以任务教学为主,与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观,让学生确定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如机场接团、入住酒店、景点讲解、进店购物、机场送客等,并设定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围绕一个主题,由听力、会话、模拟训练等部分组成。

2、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师采取 任务教学法 、 情景教学法 等行动教学模式,呈现整个导游过程,建立一个导游实训室,让学生在实训室里进行模拟演练。同时,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学生们定期到与学校合作的旅行社进行见习活动。

3、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学生的泰语导购课程的考核,除了口语成绩外,还应包括出勤情况、参与课堂活动情况以及校外实训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涉及职业技能、听说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考核方式采取考生自评、校内教师评估以及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课程目标

旅游服务泰语 课程的目标是:以满足应用泰语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创新,重点培养具备泰语听、说技能,了解旅游服务法律法规,掌握旅游服务业务知识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以泰语语言为工具的,能从事旅游服务一线工作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具体的课程目标有如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的与泰国游客交流、服务接待的日常用语;(2)重点培养学生的泰语听、说等能力;(3)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过程中所在景点、酒店、商场等场所小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术语;(4)将礼仪、风俗、文化等内涵融入泰语教学,了解中泰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问题而与游客产生矛盾。2、能力目标(1)通过对从接团、入住、景点讲解直至送团的整个工作流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旅游接待项目全过程,并具备较强的策划、应变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注重旅游接待中的礼仪和礼节。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2)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学生身心健康。

四、评价标准

服务工作论文范文第4篇

一、要找准切入点,确立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首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服务理念和开放思维,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中找准组织工作的目标定位。一要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必须强化科学发展的责任意识。要始终坚持把组织工作放到科学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按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要求来开展,用科学发展的成果来检验。要善于在服务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增强组织工作的渗透性,使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社会工作相互融合、同频共振,让组织工作出生产力、出凝聚力、出创造力。二要确立服务理念。强化组织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干部群众服务的实践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开展。要切实转变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服务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热心解决基层群众的重点问题,着力帮扶党员、干部、人才的重点需求,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水平。三要培育开放思维。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维模式,逐步改变组织工作神秘封闭的运行规则,积极探索构建民主开放的运行机制。坚持把组织工作放到科学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善于发现和借助外部力量,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开展。要拓宽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渠道,建立普通党员参与组织工作的有效机制,虚心接受干部群众的评价监督,切实提高组织工作的人民满意度。

二、要把握着力点,凝聚促进科学发展的合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配强班子、用活干部、聚好人才,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一要建设发展型班子,增强核心力。要强化“以发展定班子,唯发展用干部”的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好班子建设,着力打造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核心。要下大力气将那些既有较高政治修养,又有扎实市场经济知识功底,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选进各级领导班子,尤其要注重选拔那些既熟悉党务工作、又熟悉经济工作,具有开拓精神、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担任“一把手”,全面增强班子活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二要培养复合型干部,增强带动力。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培养锻炼干部,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既要加强理论武装,使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干部谋求发展的前瞻思维,也要抓实教育培训,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贸易等知识培训,增强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更要强化实践锻炼,积极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到农村一线培养、到招商一线锻炼,提高干部抓发展、促和谐的实际工作能力。三要集聚创业型人才,增强支撑力。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切实加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大力开展人才分级分类培训,重点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培养,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打牢基础。要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产业引进人才,实现人才和技术、产业的交流、互补、双赢,充分盘活现有人才,发掘潜在人才和人才潜在的能量。四要创建服务型组织,增强凝聚力。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内在规律,加大在产业“链”、行业“链”上组建党组织的力度,继续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及成员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力度,引导基层党组织围绕科学发展精心做好发动、组织与服务工作。积极推广“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创建等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在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

三、要激活兴奋点,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机制

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必须以相应的机制做保证。只有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组织工作机制,才能获取推动科学发展的持续动力。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改进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计考核指标,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指数有机结合起来。要扩大和延伸考核范围,注重了解上级、平级、下级特别是服务对象对考核对象的评价,强化对干部处理重大工作、突发事件的动态考察。要建立广泛的信息搜集机制和动态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完善民意调查制度,多方位构建了解干部的信息渠道。二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干部选任机制。要以自然进化规律指导干部任免,切实建立健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择优汰劣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已有制度和办法,扩大公选范围,延伸公选层次,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让干部在素质、能力与业绩的博弈中进退留转。要全面落实干部职务任期制,积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一票否决制,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疏通干部“下”的渠道。三要建立通畅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完全靠组织手段、行政行为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的工作格局,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前提下,建立市场配置人才的新机制。要疏通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间的交流培养和轮岗锻炼渠道,推动人才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之间有序流动。要转变人才工作方法,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变人才流动为智力流动,释放推动科学发展的活力。四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思想政治

服务工作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阐述图书馆开展多元化服务的意义,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展现状,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开拓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形式,二者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利用工程自身特.级和优势更好的开展多元化服务,实现图书馆工作的多元化。

1图书馆开展多元化服务的意义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是智力资源的宝库,它蕴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它是人们接受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所吮吸不尽的科学知识营养源泉。这种独特的物质优势是任何其他场所无法替代的。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下,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图书馆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增多,来图书馆借阅文献的读者,较以往有减少的趋势,传统的图书馆阵地服务方式显现出了它的局限性,图书馆函待在工作手段、工作内容等方面做出重大转变。同时,与图书馆硬件条件的改善相比,图书馆工作的内涵建设相对滞后,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急待增强,开展多元化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既定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和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近年来,为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社会效益,各级图书馆积极开展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延伸服务,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国家陆续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和中华古籍善本再造工程等重大文化举措,也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笔者将结合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探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图书馆多元化服务中凸显的优势作用。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图书馆工作紧密结合

2007年5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他还指出文化共享工程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早期实现形式,是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各级图书馆要紧密结合共享工程的推进,抓紧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文化共享工程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图书馆为平台,以基层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文化中心)、校园网、有线电视网以及基层党员教育的网络为依托,实行统一的服务,分级管理,逐步建立遍及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

3推进多元化服务的进程、全面实现多元化服务

笔者认为多元化服务的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提供服务的文献载体多元化

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可以向读者和用户提供印刷型文献,也能够提供数字化文献,包括数字化全文文献和知识数据库等。这样,读者既可以获取系统的学科知识和自己特殊需要的知识单元,以满足一般阅读和科学研究的各种需求;也可以适应读者阅读、查阅各种载体文献的习惯。

从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来分析,人们从印刷型文献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阅读习惯在我们可以预计的将来将广泛地保留。但是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文献和先进的传播手段的出现,给传统的方式和阅读习惯带来很大的冲击,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来利用数字化文献。这就造成了人们对各种载体文献和传播手段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改进,以适应这种环境,创造一种综合性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以最大程度来满足读者获取信息。

文献信息的载体和形式内容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演变发展的、在现代图书馆中,数字化文献、影像制品、缩微制品,电子期刊的人藏量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利用率越来越高。对此,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比如根据UB3469规定,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 OL)

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有别于图书馆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强调的是数字化资源的制作和合理利用,形式涉 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弥补了目前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足,除了文献资源数字化,还包括动态文化资源信息,各种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制作,针对不同服务群体可以组织和调整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有更为宽广的资源攫盖面,更具灵活的制作方式。

笔者认为将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对基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将是极大的补充。

到2005年底,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总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0万字的电子图书25万册或920多个小时视频节目)。到2007年,河北省分中心资源建设已整合、自建、购买资源l0TB,并建成了燕赵文化名人、河北杂技、河北梆子、红色旅游等一批独具河北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库。

3.2服务手段和形式的多元化

服务手段和形式的多元化是指要坚持图书馆传统的阵地服手段和形式,同时利用网络传播手段进行知识传播。

3.2.1弥补传统服务手段和形式的局限性

图书馆传统的阵地服务手段和形式很难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人们获取文献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这种局限会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决定因素。

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化文献就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了人们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

3.2.2缓解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短缺

由于没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存在困难,形成了很大一部分基层图书馆和文化站图书室设备落后、资源匾乏,没有能力开展有效的文献服务活动。

文化共享工程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为基层文化传播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文化共享工程通过网络向基层图书馆和文化站图书室输送各种类型的数字化文献,大大地缓解了基层文化设置资金短缺的问题。

文化共享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为主要传输渠道,光盘/移动硬盘为辅助传输手段的网络传输体系,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在终端服务上,提供了国家中心网站/省分中心网站、省分中心镜像站、卫星终端服务系统、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系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光盘、移动硬盘等手段,方便广大群众以多种方式从不同渠道获取和使用文化信息资源。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定位是面向基层,服务大众,这与图书馆“任人借阅,不取分文”的“公益性”原则性质是一致的。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近年来开展的特色服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快车”驶进社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农民工”活动,参加跨系统的大型国际信息化展会“河北省国际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博览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我的数字生活”网上系列活动等。其他各市县支中心,乡镇、村基层服务点也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设备、优秀资源开展了多种惠民活动。

3.3服务内洒多元化: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有关多元文化服务的3个指导性文献:《澳大利亚规则》、《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1987年版和1998年版。这3个文献是作为一种标准发行的,提出如何公正、公平地为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的少数读者群体服务是衡量图书馆现行服务是否充分的基础,应该落实在图书馆制定计划、公平地采购文献和提供服务方面,确保促进多元文化的少数读者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3.3.1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

在我国充分尊重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平等权利也应体现在文化教育和传播。文化部有关负责人曾在2008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上表示,文化部将抓紧规划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其中重点是贫困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开展多元文化服务,将在提高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角。

开展多元文化服务,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弘扬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增进团结,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3.3.2在城市建设中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

城市建设中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上海图书馆馆一长吴建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开展多元文化服务,不仅能让所有外籍和外来人员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工作,而且能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吸引优秀外籍人才。在服务方面,除了借阅服务外,图书馆还要为少数群体提供其他服务,如介绍当地情况,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当地语言,上门服务等。

针对群体文化服务方面,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新农村建设、农民工、未成年人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尚属空白。如何能将文化关怀的触角延伸更广,更深人,更人性化需要图书馆人在未来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中考虑。

4结论

通过以上对文化共享工程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分析,可见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引人文化领域,提高了文化工作的科技含量,实现了文化传播和保存载体的转变。文化共享工程主要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推进,在工程的实施中,大大提升了各级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及服务能力,为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图书馆开展多元化服务是完全可以结合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技术支持、特色资源优势来开展活动。如果将工程的实施成为推动图书馆工作的有力抓手,则能够促进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提升各级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能力,树立现代图书馆形象,这必产生很好的杜会效益。

5思考

5.1积极开展网上服务,内容和方式勇于创新

5.1.1数字化资源建设和网络服务的创新

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利用网络开展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趋势,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的资源数字化项目:它正将数以百万计的书籍、手稿、相片等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以赶上、Internet的发展步伐。美国国会图书馆还拓宽了数字化资源的范围,不仅保存馆藏的印本资源,还保存一些网页内容,如美国大选、卡特里娜咫风、奥运会、伊朗人的博客等。这些内容分布在广阔的Internet上,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因此也被它视为一种应该被数字化长期保存的重要的资源。绝大多数经数字化处理的资源被放在网络上其中两个特色栏目是“American Memor广和“Global Uateway0 o

资源,无论是印刷型文献资源还是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和文化共享工程的立足之本。对于如何整合、加工和利用资源,我们应该加强统一的组织和指导,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工作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5.1.2开展网上咨询和知识导航服务

依托互联网提供远程服务,为读者开展网上参考咨询和网站知识导航,已成为各级图书馆特别是大中型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形式。除提供互联网服务外,随着文化共享工程的开展,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网络开展服务也已成为各地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