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艺术论文(精选5篇)

  • 编织艺术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纤维艺术便是将人们的“怀旧”与“追逝”融于手工艺创作的很好载体。人类有着悠久的编织历史,“经天纬地”便是对经纬编织的形象比喻。从结绳记事的蛮荒时期到纺车遍及家庭的农耕年代,从机械化生产的工业时代到网络化普及的信息时代,编织对于人类的生产、…

编织艺术论文(精选5篇)

编织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纤维艺术 编织 工业文明 手工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昔日人类赖以生存的手工劳作被大工业生产所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对工业化程度的过度追求,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为摆脱不了机械的生活方式而感到困惑。正如著名艺术理论家张道一教授所讲的那样:“对于生活与日用,科技和工业化的程度越高,手工的东西便越显珍贵,不仅是人们怀念失去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主要是在手工制品上能够直接体味到人的智慧和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手工艺术的崇尚、对自然的回归、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就越发迫切了。

纤维艺术便是将人们的“怀旧”与“追逝”融于手工艺创作的很好载体。人类有着悠久的编织历史,“经天纬地”便是对经纬编织的形象比喻。从结绳记事的蛮荒时期到纺车遍及家庭的农耕年代,从机械化生产的工业时代到网络化普及的信息时代,编织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纤维材料质地柔软,色彩丰富,从视觉上能够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被人们所喜爱。利用各种纤维材料,通过编织、缝缀等手段表现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式被称为纤维艺术。在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传统的编织技艺还是创新发展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壁毯还是与现代艺术同步发展起来的纤维艺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出时代赋予的人文精神。

中国是丝织的国度,从商周的织锦的出现到汉代的缂丝的产生,丝织都是主要的纤维编织形式。北宋的缂丝工艺高度发达,已经可以与工笔画相媲美,其细腻精美令人惊叹,达到“寸绣寸金”的程度。作为古老的艺术种类,编织的技艺是靠师徒相授来流传的,这种作坊式的师徒相传对于技艺的沿袭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手工艺人的技术很少能够通过书面记录下来,大多采用口传心授,通过各个时期不同样式的艺术品,将经验技术世代相传。今天我们通过大量技艺精湛的作品可以体会古老的艺术魅力和朴素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12世纪至16世纪壁毯艺术盛行,主要作为王室和贵族所居住的城堡或教堂墙壁的装饰品,同时具有防潮、保暖的作用。题材大多表现《圣经》等宗教故事以及叙事性的传说,如:《贵妇人与独角兽》《启示录》等,一时间成为上层社会争相求购的奢侈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思想、生活观念和审美时尚的追求。著名的画家拉斐尔、鲁本斯都曾经为王室创作过壁毯的画稿。15 世纪的法国,以奥比松(aubusson)为中心兴起了一批手工艺作坊。巴黎的高比林(gobelin)家族,以技艺精湛闻名遐迩,使高比林成为壁毯的代名词。①17至18世纪,巴洛克、罗可可风格的壁毯盛行,编织技术达到极高的水平,毛、丝线的色彩种类达到1万种。19世纪,英国人莫里斯将编织这门艺术形式作了巨大推动,他重新发现了原始编织艺术的活力,设计制作与传统手工艺本质相适应的艺术样式,倡导了著名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用莫里斯自己的话说:“我们应该懂得人类智慧所创造的作品的价值……虽然手工制作的作品可能比较粗糙,但它也要胜过机器制作的东西。”20世纪初,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建立了编织艺术车间,对纤维编织语言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艺术与工艺紧密结合,至今对纤维艺术教育产生影响。②30年代,法国让·吕尔萨将传统壁毯与现代设计结合,促进了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他使纤维艺术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融入现代建筑空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学术思想和超越时代的追求体现了高度的人文价值。

古老传承的技艺记载着辉煌的文明,当代纤维艺术家的创作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及社会现象的思考。艺术家通过对纤维材料的触摸,造型技巧的运用,成为表意、象征的精神载体。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文化熏陶、所受教育、生活阅历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了不同思想、性格、修养、气质的个性差异,这些因素会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展示出独有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内涵,欣赏者可以通过作品的体悟,解读其中的韵味,这是工业化机器的加工产品所难以企及的。

走进现代文明的人们住进了钢铁、混凝土、玻璃包围的“容器”,过去的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早已远去,密闭在“容器”内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心灵需要慰藉,情感需要交流,对自然的向往油然而生;工业生产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了完全的脑力劳动者,然而机器的一次瘫痪,便会让人们重新怀念过去的时光,原来手工劳作的日子是那么值得怀念……③

事物的发展总是两面的,人们在享受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承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疮痛,因此,社会整体的人文精神构建就越发显得重要。伴随而来的“手工文化现象”“手工艺热”与“民间艺术保护”之声日涨,其背后显现出的是学术界感性研究层面的探讨与现实社会手工艺行业发展的萎靡;传统手工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艺考”的热与工艺美术就业的冷……笔者认为,这些深层问题绝非感性的说辞与无力的呼吁可以解决的。要真正理解手工文化和它的人文精神,就要对手工艺真正理解,片面的“怀旧”与“感伤”毫无益处。

通过纤维艺术作品在空间中的应用的确可以软化建筑空间,消除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所带来的乏味与单调,在纤维艺术作品中凝聚着自然气息和手工制作的情趣,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天然织物本能的、热爱的情感会激发。当人们用手触及羊毛纤维那松软、极富自然气息的质地,体味手工编织带来的韵味情调时,会觉得重新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正如著名建筑师弗朗索瓦茨·格莱尔·普洛东讲的:“当纯欣赏的壁毯从实用织物中脱离的那一刻起,纤维艺术便从对人类直接的物质关怀转向深层的精神关怀。”④

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立足于艺术创作、拓宽纤维艺术表现语境艺术家是应该重视的,在艺术创新的同时,传承手工艺术的精神、观念和文化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让我们用纤维艺术编织的纽带,薪火传承,构建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注释 :

①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14,430.

②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1-13.

编织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工编织艺术;空间陈设;形式表现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087-03

On form Expression of Hand-woven Art in Modern Space Display

LI Shu(Decoration Design Department,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Academy of Fine Arts,Huai’an 223001,China )

Abstract :Weaving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oldest craftsmanship of mankind, now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space display.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es, this paper synthetically expounds historical origi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orms of Hand-woven art, so as to demonstrate unique charm of it, which aims at raising people’s attention to combined design between traditional handicraft and modern space display.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space display are also explored further in the paper.

Key words :hand-woven art; space display; formal expression

Internet :.cn

“编织”是一种常见的手工形式,为线性造型最基本的手段,即将长条带状之物通过互相缠绕、交错、钩连等方法组织成形的动作或过程。编织被视为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除日常衣着作用外,有成百上千种的样式。本文从手工编织溯源、艺术特色及其在现代空间陈设中的具体应用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这一有意味的课题进行探讨。

一、手工编织溯源及特色分析

(一)手工编织溯源

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造物。人类用之裹身御寒,用之装饰居所,用之图腾祭祀。在悠远的生存相伴中,构建人性的胞衣,形成人类自我的身份①。原始人类或是从蜘蛛、鸟等动物的生存活动中得到了灵感,发现长条带状物可用以编织,从而诞生了人类最早、最简单的编织技艺。

在中国,编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比文字更久远的数万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大量印纹陶器上的网状纹理,记录了当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编织时尚②。众多考古发现,大约在6、7000年前,我国就已出现麻类纤维编织物,说明当时人类能靠自己的双手,将野生植物纤维加工成布料,开始摆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一个文明的新阶段。

古老的尼罗河和两河流域亦孕育了人类最早的编织技艺。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埃及,就已出现精美的篮子。此外,在遥远的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古老的北美印第安人也用一种永恒不变的情感在他们的篮子上表达着诗一样的意境。手工编织的古老痕迹可谓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历经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现今大部分人类早期的编织物已然泯灭,但传承下来的编织技艺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手工编织特色分析

首先,手工编织多徒手或只借助于简单工具制造,是心手相连的艺术,体现了手工思想。正如日本民俗学家柳宗悦《民艺论》中所说:“手工技艺总是与心紧密相连,并使制作跟人直接结合在一起。因而,对于制作的制品,人们遵守着道德。更为难得的是,正是这样的制作带来了不少的喜悦。只有这样的人的喜悦,才能产生美的巨大力量。”③编织者通过一针一线的大量累积进行制造,她的创造力、技巧的熟练度以及投入情绪的程度,都会在作品中有所显现,这是某段时间中制作者的综合能力的视觉化展示。

其次,可用于编织的材质极其广泛。如最常见的棉、麻、竹等天然植物纤维以及天然动物毛纤维、各类蚕丝等动物腺分泌纤维等传统编织材料。不同地域的人们,掌握着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编织技艺;现代手工编织则乐于运用大量化学纤维材料,如各种人工纤维、合成纤维、综合材料等,更有甚者会使用融入高科技成分的材质进行编织,如美国纤维艺术家珍妮特的光导纤维编织作品《风之舞》。在当代艺术运动与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艺术形式千变万化,加之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技法推陈出新,手工编织的天地必将愈加广阔。

尽管手工编织种类繁多,编织材质多元化,但其建构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大体相似。即通过不同方向的线性材质的相互交错勾连,使其间发生力的作用而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的组织结构。由编织手法所建构出的实体,具有独特肌理和触觉感受,可塑造出类似硬质材所独有的凹凸起伏的形态,予人以不同于绘画、雕塑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果编织过程较为规律或单一,可塑造出整齐、秩序的编织肌理,如十字纹、网纹等构成。而复杂的秩序或综合应用多种技法、多种材质结合进行混合编织,表现出的肌理组织则更令人惊艳。

二、手工编织艺术在现代空间陈设中的应用

综合而言,手工编织艺术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织毯工艺、针织工艺及编篮、编结工艺。异彩纷呈的编织形式,如各类织毯、编织帘及编织类家具、灯具、陈设品等在空间陈设中,以其极强的感召力展现着自身的个性。

(一)织毯工艺及其在空间陈设中的艺术表现

织毯工艺使用的是经纬线编织法,即借一定高度的框架以辅助,将纵向的经线固定住,横向织入毛、棉纤维等线材为纬线,通过线型材料交错的排列组合进行制作。由于各种纤维线材的颜色多样,可混合编织出纷繁的色彩搭配,塑造出近似于绘画的效果。织毯可分为缂织毯与栽绒毯。缂织毯的主要技法为“通经断纬”,最为典型的织毯工艺有欧洲的“高比林工艺”“奥比松工艺”,和我国的缂织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处;栽绒毯主要产于中东地区、苏联、非洲等国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使用传统结扣方式制造,并以结数的多少表现织毯的精密程度(图1左)。

柔韧、温暖的手工织毯与人类有着近乎天然的亲和力,以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肌理和多样的形态,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与人们的生活情结密切结合,满足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④。壁毯与地毯是常见的织毯应用形式,在环境中具有遮挡、吸音、保暖等作用。由于织毯一般面积较大,且色彩缤纷,形状各异,将其饰于墙壁,铺于地面都易于烘托整体风格,这也是设计师快速塑造室内陈设效果的法宝之一(图1中)。就工艺而言,现代织毯工艺不再拘泥于绘画的忠实表现,而倾向于多种材质综合制造。倘若制作出系列织毯,则可以自由组合,利用之间连贯的内容,在空间塑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联合国总部大厅山墙上悬挂的织毯,即由一组壁毯和铺陈于楼梯地面的地毯组成⑤(图1右),发挥了指引作用。

(二)手工针织及其在空间陈设中的艺术表现

传统针织一般以毛、棉、腈纶纤维等为主要材料,借用棒针、钩针或梭编器进行编织,以针法为单位,可以制造出各种图案,文字等。世界各地流传着极为丰富的针织花样,不同地域的针织方法林林总总,多用于衣着、鞋帽、毯、网、帘等制作。若用以装饰居室空间,会瞬间拥有“家”的温情(图2左)。而将手工针织品在空间环境中进行立体展示,更利于制造艺术氛围。如美国艺术家制造的壁饰(图2中),使用红色蕾丝线,穷尽变化。此外,艺术家们乐于使用特粗线编织,塑造出类似雕塑般凹凸感效果的巨大的编织艺术品。如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曾展示过一件巨型的棒针毛衣,在展厅内十分抢眼。

现代手工针织艺术形式较为灵活,将钩织物附于一定的框架制造出二维半或三维的造型。如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被称为“针织涂鸦”的艺术形式,即为家具、器物、陈设品等制造“外衣”。艺术家们兴致盎然的编织七彩毛线,包裹了街道栏杆、灯柱、邮筒以及巴士、轮船、火车、大桥等一些大型物件,创造出一个“花花世界”(图2右)。“针织涂鸦”最初由美国时装设计师 Magda Sayeg 创意发起,目前已席卷全球多个城市,使室外空间变得趣味无穷。

(三)编篮与编结工艺及其在空间陈设中的艺术表现

编篮技艺在民间广泛流传,它是编织艺术中最具原始性和富于韵律美感的形式。古老的编篮工艺蕴藏着许多基本的编织和编结技能的原理,由最为朴素的十字纹、网纹等构成的肌理形态,传达出一种均衡、有序的形式美感。正如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所言:“经纬交织本身就是一种图案,而手工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用不同的方式对图案进行修改,用不同的线条、不同的交织法织出各种复杂程度不一的图案。”⑥编篮工艺种类繁多,细分有平纹编织、绞编、勒编等,如竹编工艺技法制作的组合纹样达百种之多。

编篮工艺涉及的材质种类较为广泛,适合多种室内环境的需要。如传统竹编、藤编家具、灯具及陈设品等常用于东方风格室内陈设营造(图3左)。将编篮工艺应用于灯具的设计中,不仅可使自身具有一定的散热功能,还能巧妙的营造出光影摇曳的空间氛围。此外,使用金属丝、皮革、塑料类材质制作的编织物,则是现代感较强的空间装饰的极佳选择。如擅长于做气球雕塑的美国艺术家Jason Hackenwerth制作的气球编织物,无疑是该购物中心的陈设设计亮点(图3中)。在室外陈设设计中,使用竹、藤等材质编织成透空的顶棚、墙面,不仅体现自然、生态特色,还可以营造出通透的艺术效果。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西班牙馆“藤条篮子”般的外观(图3右)。另一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蓬皮杜梅斯中心,则采用类似传统草帽的编织方式构成木结构的大屋面,也是较出色的范例。

除了编篮工艺外,“编结”也多用于立体塑造。常使用棉绳、麻绳、中国结绳材等制作,这些线材既挺括又具有韧性。由绳结组合而形成的编织物,是无数线条状材质或规律或自由的缠绕、紧扣在一起的复杂构成。使用编结工艺不仅可以塑造平面肌理效果,亦可制造三维立体物。如笔者制造的主题为《蔓》的编结类陈设品(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5w45w50cm)(图4左)。笔者借用四只铁圈作框架,通过将看似简单实则极富能量的卷结的无穷堆积,雕琢出了瓶的造型及蔓草盘绕其上。

编结工艺的艺术气质较强,在空间陈设中往往最吸引观者眼球。这种自由的编织形式,能较好的展示制作者的创造力,亦称为软雕塑制造。如波兰女艺术家阿巴康诺维奇(Magdalena Abakanowicz)用厚重的西沙尔麻编织的作品《阿巴康》,被悬挂在空中而形成向前突刺的构成(图4右)。另一位著名壁挂艺术家前南斯拉夫的雅科达・布伊奇则构思将编织壁挂作品置于室外开放空间,如《风、水之运动》《记忆之旗》等作品⑦。

三、手工编织艺术在空间陈设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近些年来,设计艺术界对于传统手工艺的重视程度有升温的趋势。在陈设设计领域,一些有“温度”的手工编织艺术品或蕴含编织元素的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于各类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国际家居展中。环顾身边的陈设,诸如建筑物表皮、室内外隔断、室内家具、灯具、织物、壁饰等设计,均频现编织元素。以日常坐具的设计为例(图5),可见手工编织艺术形式多样,在现代空间陈设的天地里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从现代空间陈设中的整体应用来看,这种蕴含创造力的实用艺术形式,有着其它工艺形式无法抗衡的先天优势。首先,它以手工编织的韵味及情调唤起人们美好情怀。一件真正的编织物,多是编织者多年历练,界时心绪并经由耐心与毅力得到的成果。每件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其自身即蕴含着一种令人敬佩的气质。将这样的作品置于空间陈设中,就是无声的演说,将编织者心灵的声音一并传递给观者,借以活化建筑空间的气息。其次,由于手工编织种类多样,对各种不同的建筑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力。编织物作为特殊的界面材料,能够起到营造空间情境,并对建筑空间起到一种装饰、分割、调节空间尺度等作用。此外,编织物多兼具着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可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展示、陈列。近些年来,手工编织从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形式已然上升至艺术门类。如2016年举办的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主题即为“我织我在”,以编织这个最日常、最朴素的语言连接起相关社会领域。古老又现代的手工编织艺术,以极具魅力的艺术形态呈现在空间环境中,装饰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使用中进一步发展着。

另一方面,在天长日久的劳作中,民间艺人锤炼出了精湛的编织技艺。然而由于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产品的批量生产,原本手工劳作的慢速制造如今被快速商品化所替代,导致真正的技艺后继无人。倘若有更多的设计师、艺术家、专家能对此有所重视,将目光更多的于传统手工编织在现代陈设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必将有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亦有助于制造出更具温暖人心的,力量感的空间陈设设计。

注释:

① 施慧.纤维,作为一种眼光[J].美术,2013(12):38-40.

② 张怡庄,蓝素明. 纤维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1-2.

③ 马平,魏磊.手工的魅力――纤维艺术中传统编织技法的当代应用[J].美术观察,2015(1):128-129.

④ 任光辉,吴慧荣.论当代手工手工编织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J].时代文学,2011(4):228-231.

⑤ 王凯.创意与演进-纤维艺术新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138.

编织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1.美术类:含绘画(如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书法、艺术设计(如环境设计、装潢设计等)、摄影(如商业摄影、图片摄影、新闻摄影等)、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服装设计与表演等。

2.音乐类:含音乐表演(如声乐、器乐等)、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音乐教育、乐器修造(如提琴制作、钢琴调律)等。

3.舞蹈类:含舞蹈表演(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国际舞等)、舞蹈编导、舞蹈学(如舞蹈教育)等。

4.广电、影视、戏剧类:含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如录音工程等)、摄影摄像、影视照明、电视节目制作、表演(如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戏剧表演等)、导演(如影视导演、戏剧导演等)、影视戏剧文学等。

5.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如影视制片管理、艺术管理)等。

6.公共关系学类:含空中乘务、宾馆服务等。

编织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如今,经过上海徐行政府的努力,嘉定竹刻与徐行草编工艺,于近年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盘一下嘉定的文化家底,远不止这些。区级首批非遗共17个项目的保护名录体系,还包含嘉定锡剧、江南丝竹、黄渡沪书、荷花灯舞等,其中3项入选“部级”、10项入选“市级”非遗项目。徐行村已由徐行草编传承人计学成大师指导成立了草编名师工作室和草编之乡创意园,并在镇农办的支持指导下组建成立上海徐行草编合作社,将奥运、世博文化元素融入作品,迈出了老工艺与新时代、新文化结合的步伐。

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学校也将保护徐行草编的纳入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黄草编织》、《徐行黄草编织艺术史料》及《黄草编织艺术》等当地学校自己编写的教材,许多学校也开展各式各样的丰富的活动,如草编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小组,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到草编艺术传承之中。徐行镇作为“草编文化”特色村,建立了草编协会、陈列室,草编名师工作室,还在镇中小学开设草编艺术专修课。学校不仅聘请老师教孩子们草编技艺,还开辟黄草种植基地,让学生了解原材料的来历,亲身体验播种、秋收,以及搓揉黄草手法。行之有效的保护举措,使嘉定的文化瑰宝得以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草编艺术的营销模式探讨

徐行草编的发展特点不仅仅是勤劳的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手艺,还有民间流传下来的一些表达劳动人民美好心愿的民间传说故事,关于徐行草编的传说故事就有很多个。在推广草编艺术作品的同时,如果能将这些民间传说融入到作品中,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并且能够赋予草编艺术作品新的内涵和生命。工艺品的营销往往是和文化相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含量决定产品在时间上的生命力,文化的灵魂是对产品生命价值的理解,围绕的着文化的问题,我们选取的故事的核心是表达人间美好的真情存在,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工艺品更多的不是实用性,而是在感同身受的蹁跹联想中那种深深的动容,宛若身在故事中,这就是产品披上情感外衣的目的。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草编艺术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编织与其本身传说相关的工艺品,还有能够体现当代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工艺品,这一点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所体现,出身于草编世家的计学成同志将所学的草编编织技术与传统故事结合起来,设计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他设计的“孔夫子周游列国”草编织品,获得《上海市工艺美术展览会创新奖》,“包”在上海市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了《民间工艺优秀作品奖》

要发展草编艺术,必然要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名称,脍炙人口的“张小泉”剪刀,百年老店“谭木匠”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个企业所生产的剪刀和木梳子都是平常家用的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很多,但是它们凭着独特的工艺品传说带来的文化视角,民族企业的独特优势,很快发展成为优秀的大企业,并且将我国民族工艺发扬光大,徐行草编要发展壮大,就必然要走企业品牌营销策划之路,在这期间,将传统文化恰到好处的融入产品中,则能够加快徐行草编的发展。

发展旅游文化项目特色也是促进徐行草编工艺发展的方式之一,将徐行镇草编艺术作为一个特色,开发草编文化旅游景点,建立趣味草编工艺品作坊,教授前来游玩的游客草编技术,让游客们体现草编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开辟荒草种植地,在非旅游季节由当地的草编艺人们进行生产创作,这些工艺品可以由相关的企业进行统一收购再销售,在旅游季节艺人们则将工作重心放在教授游客草编工艺上。这样既最大限度的利用劳动成本,又使得传统草编艺人们不再是游击军,而是能够以草编为工作,并以草编技艺获得劳动收入的工作人员。将草编技术的传承得以实现。

三、徐行草编的企业营销模式探讨

草编工艺历史和文化的精粹,作为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点。正是由于民间工艺的不可复制性,使发掘、挽救和传承民间工艺变成了一项迫切的任务,民间工艺的市场化、产业化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和经济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命题。草编如何进行良好的营销策划和如何提高其本身质量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高草编草编艺术的发展方式。草编工艺来源于生活,其文化传承人多散落于民间,在徐行有很多民间艺术家在激励默默的坚守着草编工艺艺术。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工艺品的造型上进行改变,但是很少有艺术家去从染色性质上进行改进,而且由于材料的限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瓶颈。最终使得草编艺术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拓展营销模式渠道,充分利用文化地域优势,将传统的工艺品的销售理念融入到草编工艺品的销售方式中。目前,草编工艺品的材料大多数是来源于很普通的黄草,成本资源丰富,制作草编工艺品的大多数是分散在各地的农民以及闲暇的妇女们,炕头,院子里都是草编工艺品的出生地,如果能够将这些散落咋民间的草编工艺制作者集合起来,或者有组织的收购他们的工艺成品进行一个销售,能够提高生产积极性以及研发积极性,稳定的收入还可以增加草编工艺品的产量。从销售的渠道来看,开发销售渠道,拓展销售资源是开源销售,促进草编艺术传承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在销售过程中,可以采取活动推广,故事大赛,舞蹈,模特走秀的形式,将草编工艺品生动化,形象化,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销售和推广,更好的将草编文化的发展传承下去。在销售模式上,我们重点研究了农民与企业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民间工艺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大规模生产效率低下和营销模式中渠道不畅,实证分析目前绥化草编专业村存在的家庭小作坊、企业和“企业+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农户”)3种主要草编工艺生产组织模式后,从中间商力量、营销成本与风险、生产情况、产品标准、生产时间等几个因素考察,“企业+农户”模式是效率最高且风险最小的生产组织模式。故而从效率和市场风险两个角度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企业+农户”模式是民间工艺产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

四、市场推广活动建议

文化概念是一个虚构的概念框架,只有落实在实际的销售工作中,品牌概念才会显示其生产力,在市场营销概念中,最终的目标就是“卖货才是硬道理”。所以,无论文化概念制定的多么美好,多么感人,如果没有达到销售处产品的过程着一切努力都是白搭,所以在市场推广活动就是将草编工艺品销售出去的实战。

在世博会公共参与馆中,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草编艺术展览活动让很多人影响深刻,活动取名为“秀·空间” 将嘉定“徐行草编”融入城市生活,是此次“秀·空间”草编风采展示的主题。整体活动通过文艺表演、作品真人秀、主持人与观众互动、草编实物展示等方式,让观众近距离、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徐行草编”的制作过程及发展历史。开场舞蹈《编》以“草编”为创意元素,通过男女群舞的巧妙组合,以刚柔相济的舞蹈肢体,艺术化地再现黄草编织的艺术美感,让观众感受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风姿神韵;老、中、青三代草编艺人,分别向观众展示草编工艺的各项环节,这一幕幕温馨而充满情趣的编织场面,将让观众领略到草编工艺独特的编织技巧;同时,增设现场体验环节,在草编艺人的细心指导下,观众将使用不同模具对半成品进行编织等,从而充分感受草编制作的无穷乐趣。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范例,将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与传统工艺品相结合,赋予了工艺品更多的生命活力,并且抓住了游客的心理需要,将徐行草编的艺术性,环保型、实用性表现到了极致,很好的推广了徐行草编艺术。

另一面,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对于很多游客来说,有两个特殊群体会营销到产品的销售,这两个群体就是导游很营业员,所以企业要多这两个群体进行特别的关照和培训,使得他们能够记住草编工艺蕴含的千年文化,将工艺饰品挂在身上或者在工装上体现草编的设计,比如夏天可以穿草编鞋,草编遮阳帽进行工作,潜移默化吸引游客的购买,这就是将事情做正确,将正确的事情做好的原则。

在广告推广上,可以利用网站,微薄,空间,博客等现代网络应用平台进行产品的营销,微薄上营销策划做的非常好的几个品牌机构可以借鉴,例如小米手机,艺龙旅游网,马蜂窝旅游网等等,都是充分利用了微薄资源,在微薄上产品的消息和情况,并且和用户进行互动沟通,同时还将活动联合微薄应用平台进行,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的关注,在多个层次上达到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结果,并且最终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草编企业也可以借助微薄等现代传媒应用平台,将草编艺术推广出去,例如在微薄上进行有奖竞猜,为视频,利用草编文化编写微小说等等。

总之,在网络信息时代,传播宣传手段不再是单一枯燥简单的,而是能够互相利用互相结合的,主要充分的合理利用资源,整合现代营销模式,一定能够将徐行草编艺术推广出去。

编织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舞蹈;美的艺术;舞蹈编导;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123-01

一、舞蹈编导能力

舞蹈编导作为一部舞蹈作品的开发者,首先应当具备的肯定是舞蹈编导能力。如何提高编导的能力就摆在了首要位置。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吃透教材,夯实理论基础。现在很多人忽视理论方面的学习,单纯的认为只要能创造出舞蹈作品就可以了。殊不知,想要真正创造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创造的内在加上平常生活中对于舞蹈的感悟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舞蹈。

2、加强舞蹈训练。真正的舞者不仅仅是一个舞蹈家更是一个表演家。因为跳舞不仅要把舞蹈的动作给做出来,同时要真正理解舞蹈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通过舞者向观众传达。然而真正想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它需要我们落实到点点滴滴的练习中去。在练习中去感悟舞蹈的意义,在练习中激发创作的灵感。

二、深厚的文化修养

舞蹈作为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语言作“心智交流”的表达艺术,一般借助音乐等其他道具。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对于舞蹈编导的文化修养的要求也是相对来说较高的。舞蹈编导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知道舞蹈的历史以及创作。其次,作为舞蹈的创作者还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对于其他的一般文化都应该有所了解,并能将之融合在一起。这样不既能帮助舞蹈编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创造好的舞蹈,更能丰富舞蹈的内取材内容,从而创造出形式多样的舞蹈,提升舞蹈本身的观赏性。所以,舞蹈编导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三、独特的审美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对待同一件艺术品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能力。在看待同一问题上,不同的人透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所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样。对于一名舞蹈编者来说,在对待同一事物时就要运用自己最具独特的洞察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具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艺术,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好的舞蹈编导不仅要能够创造出好的作品,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所创造的舞蹈的精髓通过自己的语言的表述能让别人明白。舞蹈不仅娱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承担着宣传教育的社会重任。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传递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拓学者的思维,激发学者的学习兴趣。为此,舞蹈编者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舞蹈编者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使用的术语一般应是专业术语,要恰当、清晰,声音要洪亮并要有节奏感,可以让人一听就知道这句话的重点在哪里。同时要有运用非语言提示的能力。合适的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讲解内容的理解。如果这两者能够邮寄的结合在一起,相信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舞蹈编者应清楚规范的演示一些动作。语言所能传达的信息毕竟有限,有时候碰到一些不好描述或者很难理解的动作时,编导应该亲自示范。清楚规范的示范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加强记忆。

五、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舞蹈编导”顾名思义就是指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作为一个组织和领导者,组织和领导能力必不可少。组织,协调能力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效果,如果某项工作任务组织协调不到位,就很难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各个成员的智慧。所以优秀的舞蹈编导不仅能创造出好的舞蹈作品,还能够组织其他的舞蹈爱好者将作品尽情的演绎。然而,真正做好一个领导者并不容易。

六、结语

伴随着我国国民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修养不断提升,舞蹈作为一种陶冶人的情商的方式也不断普及,促使我国舞蹈视野一步步走向繁荣。舞蹈编导置身于民族艺术发展的浪潮中,承担着创造和编导舞蹈作品的重任。因此,舞蹈编导要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