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5篇)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 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直奔重点。 1.师:这…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5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 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直奔重点。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的文章(指板书,生齐读) ――《生命 生命》。师:你们是否还认识这些朋友(出示幻灯片:生词)生:自由读、 开火车认读。

2.师: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出示幻灯片)作者在课文中用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 生1、2回答后(出示幻灯片)飞蛾求生 (捉飞蛾) 瓜子生长 (赞瓜苗)倾听心跳(听心跳)

二、读中感悟

1.师:作者就是从这三个事例中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所以才写出这样的感悟(出示幻灯片:“虽然……价值”),让我们放声读读作者的感悟吧。生:齐读

2.师:你们一定受到了启迪吧,请走进这三个实例,请看大屏(出示幻灯片)自主学习要求:A.找一找: 默读课文的二至四自然段,找出你感受深的词句。B.读一读:读你感受深的词句,并把你的感受用简洁的语言写在空白处。C.议一议:同桌把自己的体会交流一下。师:请自由读读要求,按要求学习吧。生:自主学习。

3.全班交流:

(一)飞蛾求生

(1)这是怎样的一只飞蛾呢?教师画飞蛾,谁找到了令你感动的词或令你肃然起敬句子了呢?(出示幻灯片: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生:读,谈感受。(我们从“挣扎”这个词体会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板书:挣扎)

(2)创设情境:师:现在你就是那只飞蛾,想象一下,那只捏着你的手会有多大,再想象一下,那个伸手来捉你的人会有多大?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来形容人类和飞蛾吗?你想到什么?(强大――弱小、渺小)

师:感觉到攥着你的手越来越紧,你们这渺小的飞蛾,如果此时要你开口说话,你会说什么?

生1:你放了我吧,我要活下去。

生2:别看我渺小,我也是有生命的呀,不能白白死在你的手里。

生3:即使有一线希望,我也要逃出去,我的生命不能断送在你的手里,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师:就是一个这么渺小,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难怪我会感动震惊,忍不住放了它。也难怪作者会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你能把这三句感叹句读好吗? A、自己练读B、指名读C、你感受到什么?(我们和作者都感受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是的,它强烈的求生欲令我们震惊。

(4)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震惊呢?男生读。谁能让我们的感受再强烈些?这可是一只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飞蛾啊!女生读。

过渡:小小的飞蛾都这样为生命而奋力挣扎,难怪作者发出了感慨,出示幻灯片:再读“虽然生命……的价值” 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二)瓜苗生长:师:边画香瓜苗边说,小小的飞蛾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那么掉进砖缝里的香瓜子是怎么长成香瓜苗的呢。谁找到了令你感动的词或令你肃然起敬句子了呢?

1.出示幻灯片:“那小小的种子里……只活了几天。”生:读、谈感受。生:评价。

2.师:您能想象到它遇到的困难吗?生:说。师:评价:说得多好啊!香瓜苗强烈的求生欲冲破了坚硬的外壳。

3.练习说话加强感悟:A、教师说:它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环境中,选择的是,学生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B、教师说:当暴风雨来临时,它选择的是,学生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C、教师说:当面对一切困难时,它选择的依然是,学生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4.请齐读这段。让我们也记住这棵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香瓜苗吧。 板书:生长。

从香瓜苗身上我们也感受到:“虽然生命……的价值。”从飞蛾和香瓜苗身上我们都感受到了:“虽然生命……的价值。”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三)倾听心跳 :课间小休息----师:孩子们你们多么会学习呀,我们到课间小休息的时间了,我们做个游戏,好吗?1.请一名同学用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说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听到:扑通扑通,感受:心跳有规律、有节奏,很强烈。)2.请大家伸出左手,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在左手腕上方找到自己的脉搏,把中指和食指紧紧压在脉搏上,请轻轻地闭上眼睛感受脉搏的跳动,(放心跳的音乐)倾听自己的心跳吧。(听到:扑通扑通,感受:心跳有规律、有节奏,很强烈……)

(1)(慢)而本文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教师画心形简笔画)在静听自己心跳之后,又有什么感悟呢?谁找到了令你感动的词或令你肃然起敬句子了呢?(出示幻灯片)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生:读、你感受到什么?(心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的力量和不屈向上……)

(2)生:评价、读、谈感受。齐读。

(3)(出示幻灯片)过渡:这就是杏林子,这是我收集的杏林子的资料。请看杏林子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请大家认真读资料后,谈自己想说些什么?(也可以放在课前互动)

(4)是的,杏林子是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说过“除了爱,我一无所有。”她就是这样好好使用生命的人。齐读“于是……有力。”

(5)小结:我们也可以从她身上体会到用无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你们是否和她有一样的感受,齐读“于是……有力。”再读“于是……有力。”指课题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三、拓展:此时,我们来看生命不就是飞蛾、香瓜苗、作者的心吗?(指板书说)我们把这些谱成一首《生命之歌》出示幻灯片:“生命就是飞蛾……生命就是香瓜苗……生命就是……生命还是……”请齐读(配乐)

四、小练笔:学了这篇课文,我的感受是……

请把你们对生命的感悟,写在书的空白处或作业本上。

3.指名汇报。

五、总结:“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到来;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所以,我们要好好使用它,而不应该白白地糟蹋它。虽然生命短暂 ,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在老师的眼里,生命还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最后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和我一起度过的生命中的最重要的四十分钟,我也希望这四十分钟是你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四十分钟。

六、作业1.摘抄好词好段。2.把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3.找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19 生命 生命 飞蛾 简笔画 挣扎

香瓜苗简笔画 生长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根据所指部位,能说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及所分泌的激素,了解各种激素的作用;能举例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症状;能简述下丘脑、垂体及其他内分泌腺关系;能描述血糖调节过程,并能通过资料分析,理解激素的作用特点。

1.1过程与方法

能描述内分泌反馈调节过程,提高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理解神经和激素对机体的双重调节;通过浏览医院甲状腺病人的甲状腺激素化验报告单,能分析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内分泌腺的反馈调节过程,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浏览教材上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示意图,加深理解神经和激素对机体的双重调节。

1.2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班廷发现胰岛素的过程,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结晶牛胰岛素事实,体验科学探究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感悟人体内平衡和调节的辩证关系,初步形成生命的整体观。目标的设置中注意:①行为主体是学生。即教学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学目标中应采用如上述目标的“能说出……”、“能描述……”、“初步理解……”等行为主体是学生的描述。②行为动词要准确。要用准确、恰当的行为动词描述。比如,上述目标中的“说出”、“简述”、“浏览”、“分析”等。③行为条件要说明。要说明为达到相应的要求,所采用的是什么条件。如上述目标中的“根据所指部位……”、“观察和分析教材图”、“浏览医院甲状腺病人的……”等。④行为标准能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能用相关标准来评价,可操作性和可测性要比较强。如上述目标中的“能举例说出……”、“能描述……”等。

2策略选择要恰当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一节课能否达成设定的目标。由于学情是在变化的(如普通中学、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学情是不同的,同一所学校的创新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学情也是不同的),所以,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教学策略的选择也是多样化的。例如,在本案例中,针对不同的学情,可以选择以下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1:针对初中时激素这部分内容学得不扎实、学习能力较弱的班级,将本节内容安排为两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了解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各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及其调节功能,了解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症状。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上;第2课时通过资料分析理解激素的作用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示,以胰岛对血糖调节为例介绍内分泌腺对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以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调节和反馈例子,说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分泌腺活动的调节和平衡。教学策略2: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将本节内容安排为一课时。因人体主要激素及其调节功能初中已学过,且属于知道级别,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化10min左右时间帮助学生回顾梳理相关知识即可。介绍胰岛时,链接激素调节的机理,通过问题“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的血糖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创设情境,引入教学重点:以血糖浓度的稳定为例分析激素的调节机理。通过资料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讨论“糖尿病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使学生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出示垂体机能研究的科学史,请学生讨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什么作用?读图5-18,请学生简述下丘脑、垂体及其他内分泌腺关系。以教材图5-21为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内分泌反馈调节,理解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调节过程,理解激素调节的方式———反馈调节,理解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师生共同构建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示意图,了解体温调节的方式,感受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再出示甲状腺病人的甲状腺激素化验报告单,请学生分析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总结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将本节内容安排为一课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首先要在课前作一定的预习。在学习胰岛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时,以血糖浓度的稳定为例分析激素的调节机理,使前后知识能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建构整体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师生共同构建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和分析甲状腺病人的化验单,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教学过程要清晰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指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反映以实现预定教学目标为目的,直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给教师提供一个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设计的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型、表格型、流程图。以“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节为例,教学过程主要为四个环节①导入:由汶川地震中母亲用身体护卫孩子的感人故事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歌颂母爱,初步建立生命活动调节的的整体性和统一性。②了解人体的内分泌腺:通过回忆初中内容,课前完成导学案有关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名称、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泌失调引发的疾病等内容的填写。课堂上通过分析人体应激反应时身体分泌激素的变化,认识生命,能积极面对压力。介绍胰岛时,链接激素调节的机理,介绍垂体的功能时,链接激素的反馈调节,将前后知识适当调整,避免割裂知识,有利于学生建构整体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③理解激素的调节作用:学习教材插图,描述血糖调节过程,理解激素的作用特点。以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示意图和教材插图为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内分泌反馈调节,培养分析能力和归纳描述能力,感受生命活动的整体性。④总结和作业: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总结本节主要内容,起到及时总结、巩固,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作用。课后作业能使课堂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延伸。

4教学反思要及时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

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4.体会课文运用环境烘托和人物动作描写突显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从描写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表现的语句中品味人性的美好,感受海峡两岸一家亲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巩固词语,导入新课。

美丽杭州 阳光遍洒 桂花飘香 生命之花 即将凋零 骨髓移植 谈何容易

海峡彼岸 地震袭击 步履匆匆 涓涓流出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代代相传

2.句式填空,回顾内容。

师讲述:海峡这边的杭州市,阳光遍洒,桂花飘香,但小钱却即将享受不到生活的恩赐。

此时此刻――

此时此刻,他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是骨髓移植,才能重新绽放生命之花。

此时此刻,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小钱是不幸的,但小钱又是幸运的。生命之花从即将凋零到重新绽放,这生命的奇迹归功于谁?(台湾青年 李博士)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爱的故事,去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为创造这生的奇迹所做的努力。

【设计意图:紧扣“这一时刻”,以句式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钱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艰难,为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付出做了铺垫。课未启,情已蓄。】

二、整体感知,寻找感动

1.生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哪个句子特别感动你,把这个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感动的句子。师即时评价。(朴素的文字传递出令人感动的情怀。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举动感动了你,感动他)

三、寻找“最美青年”,感悟人性之美

1.找句子。在整个捐献骨髓的过程中,台湾青年只有一个姿势。这个姿势看似平常却感动了许多人。找出文中写青年躺在病床上的句子,画下来。

2.出示句子,启发质疑: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相同的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躺的时间一样。不同的是:环境不同,身旁的人不同,要做的事情不同,心情不同)

3.体会环境之难。

(1)找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是阳光遍洒桂花飘香的美好早晨。那么,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此时此刻,又是怎样的环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语句。

(2)交流句子。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

(3)补充材料。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突然发生一次大地震,这是台湾历史上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9月22日这一天,每小时的余震次数达60至70多次。

(4)想象:大地震过后,在手术室外,在路上,到处是怎样一番场景?你联想到哪些词语?

(指名说词语)

【设计意图:相同的姿势,不同的环境。紧扣“静静地躺”,引导学生比较、质疑,目的在于透过朴素的文字,透过“静静地躺”这平凡的姿态,感悟台湾青年人性的美好。链接的资料很简短,旨在引发想象。借用学生联想到的词语还原震后的环境,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又激活词语,可谓一举两得。】

4.创设情境,巧妙“劝说”。

(1)此时此刻,应该怎么做才安全?(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2)请引用文中语句“劝说”台湾青年和李博士。

(3)师小结:同学们的劝说至情至理。难道,台湾青年不懂得关心家人安危?李博士不知道此时此刻情况危险?(知道!)他们的心只有一个念头――捐献骨髓,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5.讨论:有人说台湾青年是“最美青年”,你认为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巧用“劝说”,让学生引用文中语句劝说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离开危险之地。至情至理的劝说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行动的背离形成情感冲突,使得捐献骨髓、拯救生命的行动更加凸显人性美好。寻找最美青年,感悟人性之美的过程,亦是潜心文字,品读涵泳的过程。】

四、寻找“最美博士”,感悟人性至善

1.默读课文,找出写李博士抽取骨髓、护送骨髓和移植手术的句子。

2.交流:你认为李博士抽取骨髓的过程用一个字形容是哪个字?(难)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突如其来”“剧烈地晃动”“不得不”)

3.想象补白:

这一次余震过后,李博士站在工作台前做着准备工作。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袭击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使得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整个工作台剧烈地晃动起来,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 ,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 ,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4.体会护送骨髓之难。

(1)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画出李博士与时间赛跑的词语。(奔波、赶到、连夜)

(2)出示李博士的时间表,师用较快语速读。

10:20李博士带着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

11:10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14:15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飞赴香港。

15:54骨髓运到香港特区。

20:45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

20:50浙江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直奔杭州。

22:15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

22: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

次日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

(3)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死神赛跑!李博士跑赢了!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生命之花在台湾青年和李博士无私的给予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此时此刻,课文最后一段最能表达我们此时的心声。(生齐读)【音乐《爱的奉献》】

5.讨论:有人说李博士是“最美博士”,你认为呢?

【设计意图:不管是找关键词体会,还是想象补白,都紧扣一个“难”字,引导学生体会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抽取骨髓,是以生命拯救生命。本环节“读”字当头,默读、品读、引读、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升华。】

五、共同的名字,相同的情怀

1.找出“青年”的不同称呼。(一位青年、病床上的青年、那位青年、台湾青年)

2.思考:文中没有写台湾青年真实的姓名,李博士也只是李博士。作者为什么没直接写他们的真实姓名呢?是作者忘记了吗?

(不是忘记,而是因为姓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捐献骨髓,救小钱。重要的不是他是谁,而是他救了谁,帮助了谁)

3.起名:他们相同的名字是什么?(台湾同胞、亲人、善良的人、好人、最美的人……)

4.小结:正是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这两位亲人,两位最美的人,两位善良的人,两位好人,创造了生命奇迹!

【设计意图: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没有真实姓名,这是一处文本秘妙。教师巧妙捕捉到这一处秘妙,让学生先找出文中对台湾青年的几处不同称呼,之后再写出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相同的名字。这样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开启一扇心窗,从文本表面走向文本深处,在品味朴素言语的同时心灵得到启迪。】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

一天早晨,小钱醒来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窗外的桂树已经开花了。读了竹林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小钱已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坐在桌前,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

2.学生写话,指名交流。

3.总结提升:

这是一曲两岸同胞共同奏响的生命赞歌,这是一首两岸同胞共同抒写的爱的诗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内容。其中的教学难点较多,如,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等。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高一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对于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以及氨基酸如何脱水缩合等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新授课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上述疑难问题理解的深度。因此,我将新知识进行分层引导,以简单知识作为理解疑难问题的台阶,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尝试建立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球棍模型,以及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脱水缩合过程;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2004年安徽阜阳出现的“大头婴儿”照片和2008年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哪些食品富含蛋白质?展示不同食品,学生思考回答。为何食物中蛋白质如此重要?蛋白质在我们生命活动中有哪些作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总结蛋白质的主要功能。蛋白质能够承担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展示“瑞年氨基酸片”的图片、说明书,启发学生思考:瑞年氨基酸片为什么能够促进生长并提高免疫力?我们需要服用吗?从而引出氨基酸的结构。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归纳蛋白质的功能,从保健品“瑞年氨基酸片”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以甲烷模型为例,构建氨基酸结构模型

展示甲烷结构模型,以学生熟悉的乙酸(CH3COOH)引入化学基团羧基(―COOH)的概念,以学生熟悉的氨气(NH3)引入化学基团氨基(―NH2)的概念。接着要求学生利用所给的球棍(红、黑、绿、蓝色球分别代表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氮原子,小铁棍代表化学键,弹簧棍代表碳氧双键)模仿甲烷的结构模型组装出甘氨酸。组装完后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识别氨基、羧基,并比较氨基酸空间结构与平面结构的区别。展示四种不同的氨基酸图片,请学生比较归纳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在学生没有相关有机化学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学生熟知的甲烷、乙酸、氨气等知识引入羧基、氨基新概念,通过动手操作构建氨基酸模型,多角度比较使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从而突破该教学难点。

3.学生活动,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

展示氨基酸脱水缩合的Flas,利用前面组装的氨基酸

球棍模型构建两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模型。由学生活动模拟多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具体做法:(课前用A4纸分别打印好羧基、氨基、肽键、水,其中肽键用彩色纸打印最好)若干名学生(身躯代表碳原子,头代表R基,腿代表H)每人一手拿羧基,另一只手拿氨基,互相之间找同学(代表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一名同学专门负责取下消耗的氨基和羧基并换上肽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学生模拟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肽键与水分子、氨基酸数目及肽链数目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模拟脱水缩合反应,变抽象为直观,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4.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

展示因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折叠空间结构不同而形成的蛋白质,让学生归纳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其功能的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生物界的普遍规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归纳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进而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四、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因学生缺少相关化学基础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笔者通过对新知识进行分层引导,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活动模拟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突出知识的主要矛盾,促进学生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准备若干大小相同的红色透明塑料垫板和无色垫板,在红色垫板上写上R(代表显性基因),无色透明垫板上写上r(代表隐性基因),分组发给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当把标有两个显性基因R的垫板叠加时,显示红色,即显性性状;将标有两个隐性基因r的垫板叠加时,显示为无色,即隐性性状;红色和无色垫板叠加时,显示红色,即显性性状。通过这样的活动,较容易地帮助学生理解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的。

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

给每组学生分发一根长的彩色毛线,用来代表一个DNA分子,引导学生理解毛线绳上每段颜色代表一个基因。由于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和组蛋白构成,可将长毛线穿上珠子,珠子代表组蛋白,继续搓成较粗的一条,代表DNA分子浓缩变短,制作成一条染色体。这样的活动,比较简易,也能让学生理解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对抽象概念进行有效的展示,使所学知识更直观,更便于理解和把握。

3关于“DNA双螺旋分子结构”

由于DNA分子是微观的,DNA双螺旋分子结构与学生在化学中所学的无机小分子差异极大,对学生来说属于学习难点。在学习“DNA的结构”时,可组织学生亲自设计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在设计前,让学生观察DNA的立体模型,小组内同学采用剪纸的方法,分工完成脱氧核苷酸的剪切和组装。用相同大小的红色圆形纸片代表磷酸基团,用绿色五边形纸片代表脱氧核糖,用黄色长方形纸片代表含氮碱基同时在长方形的一端剪出凹凸,并且标出碱基的类型。然后,将剪好的脱氧核苷酸进行组装,用双面胶粘贴在白纸上,成为平面的双链DNA分子。课堂上每组展示本组制作的DNA分子,教师适时提出问题:DNA分子的内外侧各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阶梯代表什么?DNA分子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表现在哪里?学生进一步对白纸进行螺旋,理解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这样的活动,将微观的学生无法观察到的分子,经过动手制作结构模型,使学生获得了清晰的认识。

4关于“DNA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

这是在理解DNA结构后的又一难点。教师可先播放Flas演示DNA复制过程,然后提供红色、白色两种颜色的塑料包装带。课前,教师先将两根红色塑料带螺旋在一起,表示一个双螺旋DNA分子。在课堂上分组,让学生用红色塑料带代表的DNA分子为模板,在组内演示DNA的复制过程。经过组内合作,结合教材中“DNA半保留复制图”,学生能做到先将红色的两根塑料带解开,代表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又选择白色塑胶带与解旋开的红色塑料带进行螺旋,表示DNA的半保留复制。期间有的小组还可模拟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即上半段红色塑料带部分螺旋在一起,下半段红白两色塑料带螺旋在一起。这一活动可有效地模拟微观的DNA复制过程,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5关于“减数分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