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精选5篇)

  •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摘要

1和解少阳、调和营卫小柴胡汤原是疏达肝气之方, 使肝气不郁, 则畅行肌腠, 而营卫调和。方中柴胡性苦、微寒, 具有疏邪透热之功, 使热自外散, 透达于表。黄芩苦寒,善清少阳之胆热,使胆热从内而消,与柴胡配伍合以消散肝胆之火。半夏、生姜辛温,祛脾…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精选5篇)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1篇

王铁良教授熟谙经典,博采众长,治学严谨,临证习用经典, 善于运用小柴胡汤随证变通治疗疑难杂症,每获奇效。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于侧,兹将王老临床应用小柴胡汤随证变通治疗疑难杂症进行探析。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上》是和解少阳、条理枢机的代表方剂,柯韵伯喻之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也[1]”。《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谓“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沉浮则顺之也[2]”。王老认为小柴胡汤的应用,凡证但见气郁、痰阻之病机,即可用此方加减灵活应用,不必拘于某症,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全身气机运行通畅,则去邪远矣。正如日本的丹波元坚所慨叹 :“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最多,而诸病屡称述之。其作用机制实有规律可循。本方以柴胡为君, 既能疏散外邪, 又可调达情志, 用之有“火郁发之”、“木郁达之” 之意 ;辅以黄芩清郁热, 并制柴胡之辛散 ;配半夏降逆燥湿化痰,含“辛开苦降” 之法 ;又因“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佐以党参、甘草 ;并以生姜、大枣为使, 益气健脾养胃, 鼓舞胃气以助散邪, 扶助正气以防邪入三阴。方中寒热并用,表里同治,升降相因,诸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故可达到和解少阳,疏畅气机,调节升降,宣通内外之目的。通观王老临床应用小柴胡汤,笔者认为其作用机制不外以下4种 :和解少阳、调和营卫;升中寓降, 降中寓升,使气机协调;行津液 ;理气血、消淤滞。现将其起效机制浅析如下。

1和解少阳、调和营卫小柴胡汤原是疏达肝气之方, 使肝气不郁, 则畅行肌腠, 而营卫调和。方中柴胡性苦、微寒, 具有疏邪透热之功, 使热自外散, 透达于表。黄芩苦寒,善清少阳之胆热,使胆热从内而消,与柴胡配伍合以消散肝胆之火。半夏、生姜辛温,祛脾之寒,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气和中。诸药相合, 寒热并用, 使寒热协调。因此,王老用小柴胡汤临床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有较好的疗效。针对发热为主症的疾病,小柴胡汤往往通过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畅达内外气机而起效。

2升中寓降, 降中寓升,使气机协调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肝利胆,枢机运转正常,三焦通畅,水火得以升降自如, 脾升胃降, 诸病自除。方中柴胡轻清升散,善于疏肝,解少阳气郁,同时柴胡亦能升阳举陷。由于凡十一藏取决于胆,柴胡升达胆气,则十一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黄芩苦寒清降, 与柴胡配伍, 一升一降, 使胆气得以条达疏畅。半夏宣畅中焦, 升降气机, 以和合于胆, 使胆气藉中气以行,与柴胡相合以宣散升发,与黄芩相合以降泄止逆。生姜助柴胡以宣郁散邪, 与半夏相合以降逆和胃。人参、甘草、大枣甘补调中,益气健脾,脾土健旺, 枢机通利, 气机疏畅, 诸药相合, 升中寓降, 降中寓升,使气机协调。因而,王老应用此方治疗肝胆脾胃病, 且成效显著。另外,肝郁气滞往往引志疾病,由于小柴胡汤有显著的疏肝作用, 临床运用其治疗抑郁症也收得了满意的效果

3行津液

《伤寒论》230 条云 :“阳明病, 胁下硬满, 不大便而呕, 舌上白苔者, 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 此证便是邪犯少阳三焦, 枢机不利,致三焦气化升降失司,水火逆乱通条水道功能失常所致。小柴胡汤运用气助液行, 相辅相成之理统法,同样以辛开苦降条畅气机,升清阳,降浊火,透邪外出, 使肝气条达, 脾升胃降, 枢机得转, 三焦通利,水津四布畅达不停,达到通津液、化痰饮的目的。如此散水降火实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正常生理局面。临床治疗三焦气郁而致津液疏布失常的癃闭、水肿常用此法。王老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所致水肿,尿量明显增加,浮肿消退,概因胃气和, 升降调, 枢纽通, 津液布达,邪随汗散。

4理气血 通经络 少阳经循身之侧,上与耳目相通,中行胁肋两旁,下及阴器,内络心包,与肝相表里,故其发病与以上经脉循行之部位、脏器、外窍有密切联系。小柴胡汤出现在《伤寒论》少阳篇,除了治疗少阳正证以外,对少阳经循行部位的疾患也有很好疗效。因此王老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经脉气血淤滞引起的血证疼痛,少阳火盛迫血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均有明显功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兼之柴胡以气胜,宣通阳气,气得阳助,生机勃勃,推动脉中血液周流不止,从而濡润全身。小柴胡汤虽以和解少阳,疏畅气机为主,但论及气血关系可知其理气为主的病机特征恰好符合畅达气机助血运化的功能,气行顺畅血流通调,故可解除不通之痛、可见,针对少阳经脉循行之所的病症小柴胡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小柴胡汤乃少阳病证之主方, 有和解少阳的独特功效, 且有变通、兼理多经它脏之功,王老认为其所治病种之多,病症之繁, 它方概莫能及, 这一点从其主旨及或然证上可见一斑。诚如《伤寒论》云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点破了小柴胡汤功效繁多的特点,为灵活用其治疗内、外、妇、儿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希望文章涵盖之小柴胡汤作用机制能启发诸位医家灵活运用本方,取其精髓,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处方。

参考文献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2篇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或全草,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短节备用。

柴胡是临床常用的发散风热药之一,品种较多,产地遍于南北各省。由于各地所应用的柴胡品种不同,临床上用药的习惯不一,各种柴胡的采收季节与入药部分有所区别。因此,多种柴胡的功能虽有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历代文献关于柴胡的品种、功能、主治的记述,有较大的出入,后世对柴胡临床应用的效用也不一致。本文所述,是通过临床应用后的初步小结。由于水平有限,体会不深,不当之处,评批评教正。

1 柴胡的品种和用药情况

目前国内习用的柴胡,主要分南柴胡、北柴胡两大类。

1.1 品种及入药部分

①南柴胡类中,包括软柴胡、川柴胡、红柴胡3种,原植物名狭叶柴胡,主产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入药以带根的全草为主。②北柴胡又称硬柴胡,原植物名长茎柴胡,主产于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入药以要为主。

1.2 用药习惯

全国大多数地区,以用北柴胡为主。各地药店虽备有各类柴胡,但处方单写柴胡者,即付给北柴胡,炮制(如醋炒、酒炒)均以北柴胡加工;丸、散修合(如逍遥丸、补中益气丸、鳖甲煎丸等)亦用北柴胡。江浙两省习用南柴胡。如处方只写柴胡,即付南柴胡类的软柴胡,炮制及丸散修合,均用软柴胡。

1.3 处方应用 根据《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规定:①处方写柴胡、软柴胡、细柴胡者,概付软柴胡;②处方写川柴胡、竹叶柴胡者,概付川柴胡;③处方写北柴胡、硬柴胡者,概付北柴胡。此外,临床上所用的“银柴胡”属石竹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头花繁缕(银柴胡)的根,主产于西北及内蒙古等地,秋后茎叶枯萎至立春植珠萌发时采挖,入药以根部为主。它和“柴胡”非同一科属的植物,切不可混用。银柴胡性味甘寒,归肝、胃经。功专退虚热、清疳热。常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及小儿疳热。

2 柴胡性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南、北柴胡同属伞形科植物,其有效成分有相同之点,但由于品种、产地、入药部分等的不同,因此也有特殊性的一面。在历代文献复习中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这样体会,初步归纳于下。

2.1 南、北柴胡的共同点 ①疏邪退热:主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证。②疏肝解郁:主肝气郁结而见的头晕、目眩、耳鸣、胸胁胀痛及月经不调等证。③升举阳气:主气虚下陷所致的气短、倦怠及脏器下垂等证。

2.2 南、北柴胡功能的特殊性 ①南柴胡长于升阳散邪,疏肝解郁,气味俱轻,外感在表在上兼清阳下陷者用之最宜。②北柴胡长于解热泄下,推陈致新,对饮食积聚及痰热结实有良好的疏导和解效用。作者通过临床应用体会到其疏导邪气、解表退热的作用优于南柴胡,故邪在半表半里及有肠胃积滞见证者,用之最宜。

2.3 南、北柴胡和银柴胡的不同点 银柴胡味甘微寒,主劳热骨蒸,清疳热,退阴分虚热。张山雷也说:“银柴胡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治虚热之良药。”作者对慢性肝炎,肝郁阴伤,低热不清及温病后期微热,肺劳潮热,用本品调治,每获良效。

南、北柴胡虽都具解热疏肝之功,但其特性不同。总的来说:南柴胡功偏于“升”,能于升散中解热疏肝;北柴胡功偏于“降”,能于疏降中退热泄肝;银柴胡功偏于“滋”,能于滋养中清热柔肝。南北柴胡能升能降,走而不守;银柴胡能清能滋,守而不走。

从上述中虽然初步了解到南北柴胡的性能和特长,但在临床辨证选用时,除了掌握各类柴胡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以外,更须注意其配合的相互关系和用量的多寡等。

3 临床验案

验案1,患者,女,27岁,工人,于2005年5月8日就诊。痛经已二、三年,月经周期先后无定,每次经前四、五天小腹疼痛,灼热感,经量甚多,色黯红,口干欲呕,面部掀热,便秘溺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气郁结,蕴火内盛,似疏肝泄热。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全当归9g、软柴胡9g、粉丹皮9g、赤白芍各9g、炒黄芩6g、黑栀子9g、黑芥穗6g、侧柏叶15g、小木通6g。水煎服、连服五剂,药后诸证均减。二诊:(5月15日)月经应期于今日来潮,腹痛减轻,前方复二剂。嘱下次经期前再来服药,调理二次周期后,痛经已愈,且经量亦恢复正常。按:本例痛经伴见诸症,均由肝气郁结,蕴火内盛所致。肝藏血,又司疏泄,肝郁气滞,疏泄失调,故见月经周期先后不定,经量多色黯红,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亦是肝火内郁所致。治以疏肝泄热,连续调治二次周期,痛经及诸症消失。

验案2,患者,女,42岁,教师,于2006年7

月12日就诊。患带下病年余,带浊稠粘,黄白相兼,其气腥秽,心慌胸闷,性情急燥,腰酸困痛,小便短赤,阴门奇痒,苔黄腻,脉弦数。证属肝经湿热下注,带脉不能约束胞胎所致。治宜泻肝降火,清热利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9g、北柴胡9g、生栀子9g、枯黄芩6g、建泽泻9g、椿根皮15g、车前子9g(包煎)、黄柏6g、白鸡冠9g、土茯苓15g、白藓皮9g、小木通9g、甘草梢3g,水煎服。另以七叶一枝花250g煎汤外洗阴部。二诊:(7月18日)上方服五剂后,带已不下,阴痒消失,诸症悉平,病已告愈。按:本例痛经伴见诸症,均由肝经之热挟湿下注,内蕴胞宫,损伤带脉,约束无权所致。重用七叶一枝花以清热解毒,内服外洗,均获痊愈。

参考文献

[1] 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51.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2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54-02

柴胡疏肝散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症状为腹痛、腹胀、伴有失眠、健忘恶心呕吐、苔薄白等等。通过疏肝解郁,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症状。随着医学界对中医药及其疗法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发现柴胡疏肝散不仅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而且对内科疾病治疗中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1柴胡疏肝散的概况

明朝著名医生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曾有记载:柴胡疏肝散以柴胡、芍药为主,以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甘草为辅料配置而成。其中,柴胡、芍药主要起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香附也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驱除消化积气的作用,陈皮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还能抗炎、抗溃疡。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可以和肝解郁,它还能起到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之功效。

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之功效,现代临床实验上也具有很好的功效。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等病症上,它有效的缓解了肝脾不和、肝胆气郁的病症,并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可以有效治理一些内科疾病。

2柴胡疏肝散在内伤咳嗽中的应用

内伤咳嗽与寻常感冒咳嗽不同,内伤咳嗽多由内科疾病引起的,致病时间较长,祛病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内伤咳嗽一般有两种发病类型:①由其他脏器的疾病发生病变、感染至肺部;②另一类是器官自身的病变扩散导致的。内伤性咳嗽患者常常具有心理压力大、心情积郁愤怒等症状,这种症状导致肝器官失调、气机不畅,进而导致体内肺部形成积血,进而引发为咳嗽。如果内伤咳嗽患病时间较长了,常常表现为口干咳嗽,口苦咽干,并伴随胸闷胀痛的症状。内伤咳嗽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可以理顺肺气,降低逆火,而且香附有助于疏通患者体内的积气。对于因内伤咳嗽患者,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可以加入一些贝母进行清肺祛痰,而对于伤津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天花粉、沙参等清热型药材,从而达到养阴生津的效果。而且中药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3柴胡疏肝散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常常伴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这类疾病多是由情绪不稳、饮食无规律导致患者体内脾胃失调,气血不畅而引发该类疾病。患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需要调理其气血,疏肝解郁,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根在于胃,但该病的发生常常与肝、胆、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关系,人体内其他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作为治疗的主要药物。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可以舒畅患者气机,调和气血。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体现在疏肝行气、活血止疼,而且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这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症需要。通过临床诊断,并根据患者体质、病状的不同,适当的加入一定量的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最终治愈胃十二指肠溃疡。

4柴胡疏肝散在心因性疾病中的应用

心因性疾病一般是由生活压力、环境变换等原因所造成的,其病症常常表现为紧张、恐惧、多疑。心因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怀,就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心因性疾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而且由于患者身患多疾,气血不畅,长期心情低落。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疏解肝气,心情不畅,可能会导致患者换上抑郁症。

中医临床医学上对于心因性疾病的治疗,一般会使用柴胡疏肝散。心因性疾病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后,可以缓解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对具有头晕头痛病症的患者,可以在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党参、白术等药材进行治疗。这类病症的用药方法一般是水熬,将药材加水后煎熬成液体服用,一般十天一疗程,两到四个疗程后就会收到治疗效果。

5结语

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可以增强疏肝行气,达到活血止痛之效。因此患者在服柴胡疏肝散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疼痛止住后病症也就消除了。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柴胡疏肝散需要根据患者病因、病症及身体体质的差异,适当地增减一些其他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观察合方柴胡桂枝汤与桂枝汤、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功效。方法:首先复制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给予桂枝汤、小柴胡汤及合方柴胡桂枝汤,然后测量体温,观察各自解热效果。结果: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均有解热作用,且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与桂枝汤比较无差别。结论: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合方中方与方间解热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关键词】 桂枝汤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解热作用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Antifebrin Effect of Chaihu Guizhi Solution

Abstract: Objective:Study on the antifebrin effect of chaihu Guizhier Solntion.Method: We divided wistar rats into four groups. Yeast was injected subtaneously to establish fever model. Observed the antifebrin effect of Guizhi Solution, Xiaochaihu Solution, Guizhier Chaihu Solution, and confirmed whether the effect of adding together, the coordination or oppressing the anti-relations were existed in those herbs.Result: Guizhi Solution, Xiaochaihu Solution, and Guizhier Chaihu Solution have the antifebrin effect in our study(P 0.05). And Guizhier Chaihu Solution has better effect than the others(P 0.05).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uizhi and Xiaochaihu Solution(P 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he coordination and oppressing the anti- relations existed in those herbs.

Key words: Guizhi solution; Xiaochaihu solution; Adding herbs; Antifebrin effect

桂枝汤、小柴胡汤均是出自《伤寒杂病论》的经典方剂,由二者相和而成的柴胡桂枝汤是迄今所见最早合方之一,临床应用于多种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且疗效确切,本文主要探求柴胡桂枝汤合方是否尤于桂枝汤、小柴胡汤,合方中方与方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并藉以部分诠释产生此的机理,为合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SD大鼠,180~200g,雌雄各半,合格证:scxk4-00-0012,由首都医科大学动物科学部提供。选取基础体温在36.3~38.3℃的为合格大鼠备用。

1.2 药品及试剂

1.2.1 药品:柴胡、桂枝、黄芩、人参、半夏、芍药、大枣、甘草等中药均购自承德奇滦医药公司。酵母粉:BASINGSTOKE、HAMPSHLRE、ENGLAND,批号:8370588-02。

1.2.2 方剂: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提前侵泡药物2~4h。煎煮20min,各药剂浓缩为50%。

1.3 器材及仪器:计算机数字式体温计: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型号:MC-3L;注射器,灌胃针头等。

2 实验方法

2.1 复制大鼠发热模型:选取基础体温合格大鼠,每鼠背部皮下注射10%干酵母10m1/kg,致热后6h时测直肠体温,剔除温度升高<0.8℃大鼠。

2.2 分组、灌药及测体温:将上述发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①桂枝汤组②小柴胡汤组③柴胡桂枝汤组④对照组,每组8只。按成人剂量分别折算大鼠剂量给药:桂枝汤组6.048g/kg/d,小柴胡汤组4.44g/kg/d,柴胡桂枝汤5.35g/kg/d,对照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用药后每隔1h测量体温1次,共4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室温控制在25±1℃。

2.3 数据处理:所测体温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先做方差分析,如果有差别,任意两组间做q检验。

3 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四组基础体温和致热6h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明四组间基线资料是均衡可比的。以给药后3h各组体温比较:①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明三组均有解热作用。②桂枝汤、小柴胡汤与柴胡桂枝汤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组。③小柴胡汤与桂枝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三组方剂对大鼠解热作用效果比较(略)

方差分析 *p 0.05, q检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Δ P 0.05;与柴胡桂枝汤组比较 p 0.05

4 讨论

现今中药临床应用的辛温解表剂以桂枝汤为重,桂枝汤的研究从临床到基础研究较为普遍,而小柴胡汤的应用远不限于半表半里证,柴胡桂枝汤治疗病种已不完全是太阳、少阳并病之仲景创柴胡桂枝汤最初意旨,治疗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如治疗特殊型癫痫,也有柴胡桂枝汤治疗不寐证者,柴胡桂枝汤是否产生了抗癫痫及调节神经功能的新的作用有待认定。而治疗感冒、发热、多汗、呼吸道及耳鼻喉科病也是应用柴胡桂枝汤另一个集中点,如外感杂症之重感风寒夹虚、外感风寒误治内陷、外感风湿过汗留恋、气郁不振风寒外袭[1]、经期感冒[2]、胆囊术后发热[3]、高热惊厥复合型[4]。所以柴胡桂枝汤的解热作用是否增强,是相加还是协同,正是我们探讨的内容,实验表明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均有解热作用,且柴胡桂枝汤解热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从解热作用趋势亦可看出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组,推断合方中桂枝汤与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呈协同关系,这一结果为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发生机理还有待于对其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作出进一步解释。

【参考文献】

[1] 刘英峰,刘敏.柴胡桂枝汤在外感杂症中的运用[J].新中医,1997,12:44.

[2] 宁显明,朱洪民.柴胡桂枝汤治疗经期感冒68例[J].国医论坛,2000,15(6):9.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柴胡汤;慢性肾炎;疗效;应用

慢性肾炎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由于本病迁延难愈,病情易反复,西医常以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能抵抗西药的副作用,且能明显改善症状。慢性肾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而大量蛋白尿是加速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夹湿或夹瘀等兼证,常规治疗多用健脾补肾、活血利湿法,可取得一定疗效,稳定病情,但慢性肾炎患者因正气虚而易外邪侵袭,蛋白尿往往加重,经解表中药配合西医抗感染治疗后表证虽除,但蛋白尿不易减轻。笔者认为此阶段表证虽无,但邪已因虚入里,应继续祛邪,而不应立即冒用补益之法,以免闭门留寇,病情缠绵不愈。基于这一观点,笔者采用小柴胡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小柴胡汤的渊源

小柴胡汤出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病主方;由七味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本方以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之半表半里之邪热;又有疏肝利胆,促进疏泄而增强新陈代谢之功效。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辛开苦降助柴胡之透达以散膜原之邪气;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拒邪、以杜绝内传太阴之路。由此可见,此方治在少阳肝胆,但又旁顾脾胃,虽然清解邪热,而又扶养正气,不是通过汗、吐、下之法以达到去邪之目的,故叫做和解之法以和解少阳而著称。

若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者,本方应减去人参之碍表,而加桂枝微发其汗,使表邪外解。此方就是《伤寒论》中的柴胡加桂枝汤,它既能治疗外之表证,又能治心悸气上冲等症。

2小柴胡汤的组成与用量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大枣、甘草、生姜组成。用量分别为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6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肋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3小柴胡汤对慢性肾炎的疗效

慢性肾炎属于中医的“腰痛、虚痨”,早期多表现为腰痛、腰部不适,当病程进入到一定程度,尿中出现大量蛋白尿或血尿时,患者会出现乏力、纳差、腰酸腿软等一派脾肾虚损之象。

蛋白尿在肾脏疾病中最为常见,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也是中医所说的精微物质之一。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藏,不宜泄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本病多以脾肾不足,肾虚失于封藏,精气外泄,脾虚不能统摄精微,精气下泄则可出现蛋白尿;肾病多虚证。故古今医家皆于肾无实证之说,而以肾虚失藏作为蛋白尿发生的根本病机。血尿在肾脏疾病中也较常见,血也是人体所必需的精微物质之一。血尿出现在肾病早期,以实证多见,因情志不畅、内郁化火或过食辛辣、肥甘之味而致内火旺盛以致热破血行溢于脉外均可见血尿;血尿出现在肾病晚期多为虚证,多因久病及肾,肾阴亏虚,虚火内生,灼伤营阴而破血于脉外导致血尿,临症时应根据症候辩证。

中医理论认为,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少阳枢机病变关乎开合,对太阳,阳明都有很大引影响,枢机不利则水道通调失司,气机郁滞,邪气留恋,症变多端。故调节枢机便可调节升降出入,小柴胡汤作为少阳病的主方,取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等药,和解少阳,攻补兼施,升降并用,可平衡阴阳,安和五脏。慢性肾病病程日久,多正气亏虚易感外邪,最易涉及少阳,以至正邪抗争,枢机不利,出现少阳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玉屏风散有益气固表止汗而御风邪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蛋白尿,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益气生血、利尿消肿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玉屏风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肾病蛋白尿、血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方药:黄芪、白术、防风、柴胡、黄芩、太子参、半夏、甘草、芡实、金樱子、益母草、山药等;临症时如尿潜血明显加白茅根、小蓟、仙鹤草等凉血止血药;如尿蛋白明显则加蜈蚣、全蝎、五味子、莲子等。

中医认为脾肾亏虚,运血无权,帅血无力可致瘀血阻络,在临床上早期瘀血征象常常不明显,可只见面色晦暗不泽,舌暗不鲜,典型者可表现为腰部或小腹刺痛,痛有定处且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再临床治疗时,如见以上瘀血诸症之一,便可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均可得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常用泽兰、益母草、丹参、红花等活血通络药,而不用三棱、莪术、水蛭、蠓虫等破血之品,以免患者因体弱正气不足用破血之品而耗伤正气。

4小结

小柴胡汤乃少阳病证之主方,有和解少阳的独特功效,且有变通、兼理多经它脏之功,其所治病种之多,病症之繁,它方概莫能及,这一点从其主旨及或然证上可见一斑。诚如《伤寒论》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点破了小柴胡汤功效繁多的特点,为灵活用其治疗内、外、妇、儿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希望文章涵盖之小柴胡汤作用机制能启发诸位医家灵活运用本方,取其精髓,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处方。总之,中医治疗疾病讲求辨证论治,只要辩证准确,发依证立,方随证选,用药精准,掌握标本缓急的治疗大法,均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