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精选5篇)

  •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 基本情况 1.1 发病情况 首发病例为小苗苗幼儿园的熊某,女,2岁7月龄,巴南区人,5月4日因发热出疹不适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麻疹IgM阳性。该园5月10日~5月13日又有2例病例相继出现。在小博士幼儿园5月28日开始有麻疹病例至6月11日共报告4例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精选5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50-02

重庆市渝中区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发病率已明显降低,麻疹流行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外来务工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部分地方时有麻疹暴发。2006年5月4日~6月11日,大坪街道发生一起流动儿童在托幼园所麻疹暴发的疫情。为了加强对麻疹的监控,有效遏制麻疹的发生,我们将本次流行情况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发病情况

首发病例为小苗苗幼儿园的熊某,女,2岁7月龄,巴南区人,5月4日因发热出疹不适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麻疹IgM阳性。该园5月10日~5月13日又有2例病例相继出现。在小博士幼儿园5月28日开始有麻疹病例至6月11日共报告4例病例。小太阳幼儿园也于5月27日有1例报告病例。根据国家疫情网络报告系统资料,我们对未入托的3名儿童也进行了调查,经重庆医科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诊断,麻疹IgM均为阳性。

1.2 罹患率

从5月4日到6月11日共报告11例麻疹病例。小苗苗幼儿园3例,罹患率5.17%;小博士幼儿园4例,罹患率4.21%;小太阳1例,罹患率3.57%。

1.3 年龄、性别

11例中,发病最小年龄为7个月,最大年龄23岁,为一在加油站工作的男性。2~3岁发病3例;3~4岁发病4例;4~5岁2例。

1.4 麻疹IgM检测

11例中有8例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确诊。其余3例通过临床诊断。

1.5 免疫史和户籍

11例中,有确切免疫接种的1例,占9.09%;不详的6例,占54.54%;无免疫接种史的4例;占36.36%。外地户籍9例,81.81%;本地户籍2例,18.18%(1例为7月龄儿童,1例为23岁男性工人)。

2 处理措施

2.1 隔离患者

为了不造成疫情的扩散,我们对患者实行了家庭或者医院隔离治疗。在患者出疹后7 d或凭诊治医院的疾病痊愈证明书方可重新入托。

2.2 应急接种

我们对小苗苗、小博士和小太阳的181名儿童和老师全部进行了MV应急接种。考虑到大坪地区流动儿童积聚和流动儿童免疫史不够确切等客观因素,对大坪地区的其他20个幼儿园1 351名儿童和相邻的5个小学的1 907名非辖区户口的流动儿童也开展了MV的应急接种。

2.3 其他措施

在流行期间托幼园所尽量取消公共性活动,减少各班儿童的接触,教室经常保持开窗通风,强调保育人员、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4 开展宣传,加强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苗头病例,我们要求该地区所有的托幼园所和小学加强晨午检,密切注视疫情,并在2周内实行每日报告。在学校和托幼园所用广播、宣传窗、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宣传麻疹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 这次暴发原因分析

3.1 这次11例麻疹病例中,小苗苗幼儿园首例熊某为重庆市巴南区人,在4月下旬曾回老家。据调查该儿童家乡附近在4~5月份有麻疹报告病例。我们认为该园的另外2例麻疹的发生和熊某有直接的关系。

3.2 小博士发生的4例麻疹,均为区外儿童,免疫史不详。小太阳的1例麻疹为湖南人,也是于3月份随其父母来到大坪,我们调查该儿童在原户口所在地没有接受过麻疹疫苗的接种。

3.3 未入托的1例麻疹病例为四川人,亦无MV接种史。本区的1例病例因仅7月龄,按照国家免疫程序,不能接受MV的接种,另1例23岁本地患者,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详。

3.4 本次麻疹的流行,几乎都为没有接种麻疹疫苗者所引起。警示我们对流动儿童须加大管理力度,对没有明确接种史的对象,要及时补种,以预防麻疹的发生,遏制局部暴发。

4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富余人力资源大量进入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资料推算,我国流动人口共有5 349.97万人[1]。自计划免疫实施以来,麻疹发病率大为下降,且在发病年龄、流行周期、流行类型等方面都不同于疫苗使用前的流行病学典型特征。麻疹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在GMT的阳转及免疫持久性方面存在着差距,也使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改变[2]。

按照免疫程序接种MV疫苗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未及时初种、漏种、原发性免疫失败和未接受复种等因素,易感人群的积聚,造成麻疹发生和流行成为必然。

流动儿童MV疫苗的接种率基于各种原因,往往低于常住儿童[3]。如何强化对流动儿童的有效管理,实为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开展落实的关键。对新入托、入学的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补种,消除免疫空白尤为必要。同时,可以适时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以形成免疫屏障,控制疾病,保护儿童。

本次麻疹流行,历时较长。没有在最短的时间里采取应急接种,这是以后工作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控制麻疹需要建立完整、准确、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报告病例,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关基层预防保健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提高CDC的应急处置能力,都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李希如,叶礼,等.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1998,51(1):2-18.

[2]刁连东,徐爱强,冯子健,等.麻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03-205.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4-0476-02 中图分类号:R 512.9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55

百色市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 (AIDS) 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1],且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临床期,到医院就诊的一般人群中HIV检出率不断增加。我们对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筛查HIV阳性报告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将资料统计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资料来自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初筛HIV阳性者共24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85例;年龄1~70岁;已婚169例,未婚27例,离丧7例,不明37例;壮族128例,汉族44例,其他少数民族6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7例,高中以上17例,不明156例。

2.方法 由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慢性病科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病例记录中获取检测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到专用的艾滋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然后将自愿咨询名片留给住院医师,请其转介初筛阳性者在约定时间到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进一步咨询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生取初筛阳性血清回中心检验室进行复核,阳性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

3.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Excel软件录入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初筛报告HIV阳性240例,抗体确认阳性221例,阳性符合率92.08%。男性15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146例,阳性符合率94.19%;女性8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75例,阳性符合率88.24%,男、女HIV抗体确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报告确认情况、人口学特征、检测原因、感染途经、临床症状等的检测阳性率和构成比等见表1~4。

讨论

1.统计结果显示,在医疗机构HIV初筛阳性报告中,百色市人民医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4.75%和33.48%,确认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67%。各县级医院和市中心血站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88%和4.07%,确认符合率分别为68.42%和52.94%,确认符合率偏低,不利于临床用血安全,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措施,提高初筛水平,不能漏过任何一位可疑感染者。同时对于HIV初筛阳性病人,在告知结果时要谨慎,坚持转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确认阳性后告知。按照艾滋病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前后咨询、确认、免疫细胞检测、转介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四免一关怀”政策支持。

2.在人口学特征统计中,确认阳性构成比主要是已婚占71.95%;壮族占56.11%;文化程度不明占64.71%;21~60岁年龄组占82.81%;职业分布广泛但农民比例达48.42%;地区分布以右江区比例较高占32.13%,市各县都有确认病例,以右江区为中心向周边县蔓延扩散的趋势。

3.筛查原因的统计中,住院病人筛查报告确认构成比例为76.92%,反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从病毒携带者开始进入艾滋病病人阶段,与叶晟报道一致[2]。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症状排在前三位的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比例分别为20.81%、20.36%、9.85%,与郜桂菊道相似[3]。在医疗机构HIV筛查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以性途径感染比例最高达80.09%,与陈清报道结果相似[1]。

4.本统计指标中如婚姻、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传播途经等信息“不明”构成比依次为14.03%、25.34%、64.71%、21.72%、12.22%。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个案调查和随访追踪非常困难[4],现实很难对“不明”的病例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补充,如果数据缺失严重将影响对流行情况的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陈 清.65例AIDS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3):90.

[2]叶 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一对一”帮扶救助模式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6):53-54.

[3]郜桂菊,毛 羽,赵红心,等.257例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2):134-137.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对钦州市钦南区一乡镇中学发生群体心因性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发病10例学生进行调查,填写食物中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可疑食物进行追溯,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自述恶心8人,腹痛8人,头痛4人,头晕8人,发热1人。留样食物及水样未检出任何可疑致病菌。结论:患者以自述症状为主,无阳性体征,是一起群体性心因性疾病。

关键词 群体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心因性疾病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Epidemiology of Mass psychogenic illness at a Township Middle School in Qinnan District of Qinzhou City

Shen Ping,Guo Jichang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Qinnan District of Qinzhou City in Guangxi,535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y of Mass psychogenic illness at a Township Middle School in Qinnan District of Qinzhou City.Methods:10 cases who had symptoms were investigated.We filled in the questionnaire of food poisoning epidemiological case.The suspicious food and the health situation of the scene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8 cases claimed that they have nausea,8 cases had abdominal pain,4 cases had headache,8 cases had dizziness,1 cases had fever.We did not found any suspected pathogens in food and water samples.Conclusion:The main symptoms of patients are readme symptoms,and there are no positive signs,so this is a group of Mass psychogenic illness.

Key words Group;Food poisoning;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Psychogenic diseases

2012年10月11日2时,钦州市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康熙岭镇卫生院报告,某中学发生一起以恶心、腹痛、头晕、头痛为特征的疑似食物中毒,经临床诊断和流行病调查,证实为一起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所有住院治疗的学生进行调查,填写食物中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可疑食物进行追溯,并进行现场卫生学和实验室调查。对部分住院学生抽血化验血常规、生化、胆碱酯酶,并作心电图检查。

结 果

基本情况:某中学是一所国立全日制中学,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25人,学生907人,男507人,女400人。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分别为319人、321人和267人。学校有学生1个食堂,学生就餐人数最多达872。学校水源采用乡镇水厂供应的自来水,每餐向学生供应的食品都有留样,食堂还向学生供应开水。

首例患者发病经过:患者,女,13岁,初中1年级3班学生。于10月10日22:00下自修课后回宿舍,因自觉腹部闷痛,便用宿舍开水瓶内的开水送服保济丸,但10分钟后,腹痛不但未缓解,反而加重,还出现恶心、头痛、头晕的症状,疑是开水所致,并称在倒开水瓶内的开水出来饮用时,曾发现开水中有白色微小颗粒(即悬浮物),认为有人在开水中投放药粉。在她出现这些症状之前,因为同宿舍的另9名同班女同学下晚自修课后回到宿舍后也饮过同一开水瓶内的开水,于是,她问同宿舍的另9名女同学是否有不适的症状,结果大家一致回答有类似症状。之后,将情况报告老师,老师即带10名同学到康熙岭镇卫生院就诊,并诊断为“疑似食物中毒”。10月11日1:00,卫生院急诊科呼叫120将其中4名自觉症状稍重的学生转钦州市二医院治疗,其余较轻的6名留在卫生院观察治疗。

流行病学特征:①流行强度:全校共发病10例,罹患率1.10%(10/907)。②人群分布:10例患者均为女学生,年龄13~14岁。③班级分布:全部病例分布在初中1年级3班同一宿舍女学生,占全班总人数19.61%(10/51);占宿舍总人数45.45%(10/22)。其他年级无一例发病。④临床表现及体征:发热1例(体温37.5℃),恶心8例,腹痛8例,头痛4例,头晕8例。根据饮开水至出现症状,潜伏期5~10分钟。其中症状轻度6例,中度4例。全部以自觉症状为主,未发现神经系统及其他阳性体征;对4例症状中度的学生作血常规、生化、胆碱酯酶、心电图的检验未见异常。⑤就餐史及可疑食物追溯:10例患者当天无校外就餐史或自带食物共同进食史。学校食堂供应晚餐的食物有:米饭、肉丸、东瓜、清汤等。其中吃米饭、肉丸、东瓜、清汤的5例,吃米饭、肉丸、清汤的4例,吃米饭、肉丸的1例。⑥现场卫生学调查:学校食堂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15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齐全,健康状况良好,食堂卫生硬件设施中等,餐具每餐次均按规定进行消毒,对食堂食品仓库的食品原料进行逐一检查,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均一直使用,未发现过期变质食品。食物原料等采购索证完善,并建立登记台帐。

实验室检查:经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10月10日该校晚餐留样的食物4个(米饭、肉丸、东瓜、清汤)和水样2个(末稍水1个、初中1年级3班女生303宿舍开水瓶内的开水1个)进行检查。结果4个留样食物及2个水样,均未检出有机磷、亚硝酸盐及致病微生物。

讨 论

群体性癔症(癔病),又称群体性心因性疾病或群体性社会性疾病以及流行性癔症,是由强烈情绪反应或心理暗示激发的急性流行性精神障碍,多见于情感不稳定的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1]。其发生均是在“特定背景”下由于集体接触某生疏物品或药物、食用某种食物、吸入某种气体、目睹或听说某种恐惧的情景而诱发。患者缺乏支持主诉或阳性症状的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无器质性病变[2]。有学者认为群体性癔症发作,其发病机制与癔症有区别,癔症是以个体性格因素占主导地位,而群体性癔症则以环境因素为主[3]。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①症状的多样性:可出现头痛、头晕、腹痛、腹泻、肢体麻木、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心慌、胸闷、抽搐、呕吐、肢体痉挛等症状;②发作的反复性:在事件平息前患者的症状可反复发作,如同演员表演几次的表现完全一样;③主诉与体检的矛盾性:患者缺乏支持主诉或阳性症状的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无器质性病变,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无病理反射;④发作的暗示性:在同伴、家人的言语或动作、表情示意的启发下,或看到某种事物“触景生情”,可以诱发症状;⑤症状发作的短暂性:大多数患者发作后的持续时间较短,在数小时或2~3天消失,偶尔也有维持时间较长者。在学校发生的群体性癔症中,女生的反应率显著高于男生,尤其是7~14岁的学生[4,5]。同一年龄阶段女生的心理成熟程度低于男生,情感脆弱,敏感性较强,恐惧胆小,易受到自我或他人的暗示。

流行因素分析:通过流行病学、临床和病原学方面的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这起事件是首发病例癔症发作为主因,而诱发的群体性癔症。依据如下:①患者症状相同,主要为恶心、腹痛、头痛、头晕等,但症状轻重不一,同时以主观症状为主,无阳性体征。②存在客观的诱导因素,即是首发病例饮用宿舍的开水时发现开水中有悬浮物,认为开水异常,加上同宿舍的女生心理发育欠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为这次群体性癔症的发生奠定了心理基础。据文献报道,因饮水引起的群体性癔症约2.5%[4]。③在10例可疑患者均为初1年级3班同一宿舍的女生,无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可疑食物就餐史,其他年级学生无一例发病,排除由学校食堂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④在10例中仅1例出现低热,但血白细胞总数正常,对4例症状为中度的学生作血常规、生化、胆碱酯酶、心电图检验未见异常。4个晚餐留样食物及2个水样,均未检出有机磷、亚硝酸盐及致病微生物,不支持由有机磷或微生物因素引起。⑤临床症状与饮水量的多少不成正比,在4例症状为中度的患者中,饮水量约100ml 2人,30ml 2人,而在症状轻度的6个患者中,饮水量约120ml 2人,100ml 1人,60ml 1人,15ml 2人。⑥症状维持时间短。在卫生院治疗的6个症状轻度的患者,于凌晨4:00已恢复正常出院,在市二医院治疗的4个症状中度的患者,也于第2天早上7:00恢复正常出院。治疗时间5~7小时。综上所述,该事件不支持食物中毒,排除水源性疾病暴发,是一起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突发事件。

对策:群体性癔症患者通过隔离、精神安慰、心理疏导并配合药物暗示治疗,均能痊愈,预后良好,一般无后遗症。群体性癔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体性癔症的报道数量呈上升趋势[4]。因此,学校医务人员对群体性癔症要有足够的认识:①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采取正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恐惧,稳定情绪,配合暗示治疗。②当发生癔病集体发作时,应及时疏散患者,相对隔离治疗,避免相互感应,造成连锁反应,切忌制造紧张氛围,扩大影响。③普及卫生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轻精神压力,加强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创造力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④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中的各种不良心理倾向,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0-263.

2 Jones TF.Mass psychogenic illness:role of the individual Physician[J].Am Fam Physician,2000,62(12):2649-2653.

3 庞天鉴,曾淑芳.集团性癔病57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14(1):35.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疫情;流行病学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它作为细胞内寄生虫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对人造成感染的主要是马耳他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病原体通过感染的动物的排泄物和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2014年7月30日~8月6日,经过对该屯115人进行主动监测,共发现布病患者30例。

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1.1自然情况 弓棚镇十二号村九组位于榆树市西北约30公里,现有住户83户、310人。屯中养羊五户、现有存栏62只羊。村民以耕地为主,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大豆,村民多数居住砖瓦结构房屋,村屯卫生条件一般,村民饮用水为自家小口井水。

1.2首发病例 首发病例高永林,男、46岁、农民,发病时间为2014年4月中旬,临床症状有发热、流汗、腰痛、膝关节疼痛,病例诊断日期2014年7月15日,诊断单位为朝阳区疾控中心。

1.3疫情处理经过

1.3.1加大主动检测力度,扩大检测范围。

1.3.1.1截止2014年8月9日,榆树市疾控中心共检测血样141人,阳性30人。阳性率21.3%。疾控中心根据每次血清学检测结果,不断扩大检测范围,具体如下。

2014年7月30日,高永林等5名村民来疾控中心主动检测,血清学检测5人,阳性5人;

2014年7月31日,市疾控中心业务人员到十二号村开展人群布病血清学检测,被检测人员为村屯养殖户家庭的成年人,血清学检查57人,阳性17人;

2014年8月1日,市疾控中心业务人员再次到十二号村开展人群布病血清学检测,被检测人员为村屯养殖户家庭的儿童及养殖户周围住户,血清学检查43人,阳性3人。

2014年8月6日,市疾控中心业务人员第三次到十二号村开展人群布病血清学检测,被检测人员为养殖户周围住户及养殖户家庭儿童(8月1日不在家的人员),血清学检测14人,阳性5人。

2014年8月7日,市疾控中心业务人员第三次到十二号村开展人群布病血清学检测,被检测人员为本村屯其他自愿检测的人群,检测22人,阳性0人。

同时,畜牧部门对现有存栏62只羊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3.1.2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结合其症状体征,主动监测30例阳性感染者中目前全部为布病病例,其中19例已转为布病慢性病例。年龄:发病人群中年龄8~81岁,以4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总数的50%,各年龄段分布为10岁以下1例,占发病总数的3.3%;30~39岁5例,占发病总数的16.7%;40~49岁15例,占发病总数的50%;50~59岁为4例,占发病总数的13.3%;60岁以上5例,占发病总数的16.7%。性别分布,男22例,占发病总数的73.3%;女8例,占发病总数的26.7%。

1.3.2现场指导消毒情况 现场指导养殖户及周边居民对庭院、圈舍、周边环境进行消毒,现场发放漂白粉3袋150kg、优氯净40袋。

1.3.3现场健康教育情况 为避免感染者产生恐慌心理,采取了现场答疑,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现场开展了布病防治知识讲座,参与村民累计300余人,发放布病宣传单300余份。

2 爆发因素分析

2.1传染来源分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月份以前发病人群分析感染来源为2014年春节前该屯已经处理的一批羊。2014年4月份以后发病人员可能与现存栏的羊或被周边污染的环境有关联。

2.2爆发因素分析

2.2.1通过现场座谈,十二号村九组养羊户五家,高××家羊的圈舍就在房前院内(紧靠窗前,夏天开窗时,羊圈和室内空气互相流通),家里经营小卖店,同时设有5张麻将桌,是当地居民常聚的场所,人畜接触频繁,增加了感染机会。初步分析患者有可能通过皮肤粘膜接触、呼吸道传播途径而感染,是造成人间布病疫情暴发的主要因素。

2.2.2该屯有食病羊的习惯,凡是养殖户中有羊死亡(春节前该屯已经处理的一批羊中曾有过三只羊死亡),就有很多村民聚集一起参与宰杀,处理,食用。处理完的废弃物随意丢弃,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也是该屯布病爆发的原因之一。

2.2.3病例之间关联情况 病例传染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养羊户:发病7例;②参与屠宰病羊的:发病2例,可能参与食用病羊感染的发病3例,经常活动在到高××家的发病20例(含参与屠宰病羊的2例)。

3 指导治疗情况

根据该屯居民发病情况,疾控中心指导居民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治疗,建议到白城地方病一所、榆树市医院、弓棚卫生院进行治疗。

为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疾控中心已将诊疗方案发放到弓棚卫生院,弓棚卫生院已经做好收治患者的准备工作,药品配备齐全,腾出专用病房两间,并派专人负责布病患者的收治、管理工作。同时计划派医生到白城地方病一所进一步学习诊疗方法。

4 下一步工作计划

①继续与畜牧部门配合,查清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控制疫情扩散;②加大主动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做到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避免转为慢性病例;③加强布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当地居民防病意识;④指导跟踪布病患者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转为慢性病例;⑤召开全市医疗机构布病防控知识培训工作会议,增强医生认证能力;⑥加强对全市养殖羊进行检测,发现病羊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强化流通羊的检疫工作,避免病羊流入我市境内;⑦针对疫点情况,建议将现存栏的羊进行宰杀,该屯暂时停止养羊两年,净化村屯环境,避免新发病例出现。

5 后续报告

9月10日,市疾控中心有又对该屯未参与检测的其他人群中的36名自愿检测者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接受治疗的30名患者大部分症状有所缓解。

参考文献: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2006年11月14日,我区某学校学生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对此次事件的调查处置过程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等方法,以某学校学生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应急处置过程为研究对象。

2 流行病学调查与应急处置措施

2.1 初步调查与应急处置措施

2006年11月14日21∶30分接到报告,某学校51名学生因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诊,医疗机构报告为疑似食物中毒。经初步调查发现,就诊学生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其中首发病例田文辉于14日12∶00许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水样便;末例病例李德斌,14日22∶00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根据对就诊病例就餐情况的调查,结合临床表现、便检结果等资料,初步怀疑为14日早餐(食谱为:黑米粥、自制豆浆、烧饼、花卷、馒头、火烧夹土豆丝、火烧夹豆皮、韭菜鸡蛋合子、咸芥菜丝)进食烧饼加豆腐皮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紧急救治患病学生的同时,采取了稳定学生情绪、密切关注未就医学生的体温及身体变化并随时报告的方法;采集可疑食品标本进行检验等措施,15日5∶00通过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该事件信息。

2.2 调查、检验、结论与应急处置措施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共计1 011名,其中当天早餐就餐人数为419名,就诊病例51名,就诊病例中食用可疑食品烧饼加豆腐皮49名。可疑食品烧饼加豆腐皮中的“豆腐皮”经“热水泡发”后室温存放1.5 h、该食堂无“卫生许可”等证件,并存在用具生熟不分、功能间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及培训合格证等违规操作事实;所有怀疑餐次食品及患者腹泻物、呕吐物均未能采集,无法实施实验室检验;采集可疑餐次食品原料及14日晚餐部分食品样品进行毒物、致病菌检验,结果均为阴性。

综合调查情况、患者临床表现以及便检结果,经集体论证,排除了故意投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确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3 结果与讨论

3.1 调查结果与应急处置措施

3.1.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进程的不同,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也随之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经初步调查后确定了怀疑对象,在紧急救治患者的同时,采取了稳定学生情绪、密切关注未就医学生的体温及身体变化、采集食品标本进行检验等措施。经调查论证后得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结论,从而采取了控制场所、封存可疑食品及原料、开展从业人员体检及培训工作等措施。由此可见,调查进程及调查结果直接左右了应急处置的决策,控制了应急处置的方向。

3.1.2 事件发生初期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涉及面广、涵盖面大;经初步调查,结合临床资料,做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初步结论,对临床救治、应急处置等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3.2 事件发展、处置过程中的问题

3.2.1 此次事件由接诊患者的医疗机构报告,而学校未能及时发现、报告。由此可以说明该学校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1]执行不力,未能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发现、报告的延后,给调查、应急处置工作带来不便,导致未能采集到直接、有效的定案证据。

3.2.2 在调查过程中未开展针对无症状学生及教职员工进餐情况的调查、未能采集到可疑食品,未对患者腹泻物、呕吐物进行检验、采集样品中未检出可疑致病因素,医疗机构采集的6份便标本中只有2份便检结果“可见红、白细胞”。笔者认为对此事件的调查未能做到深入、彻底,应急处理流程存在不当之处[2],做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结论证据不充分。

3.2.3 接到报告时间为14日21∶30分,登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时间为15日5∶17分,且上网报告的同时未通过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属地县级疾控机构,说明未完全掌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3]的有关规定。

综上所属,笔者认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帮助。而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应做到巨细无遗,深入调查有关联的情况,为事件的最终结论、为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出现提供可靠依据,也为今后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教育部卫办疾控发〔2006〕65号.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