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艺术论文(精选5篇)

  • 花卉艺术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会上,49 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做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包括观赏种质资源、育种和引种、繁殖技术、栽培生理、应用和生态等领域的发展状况,显示了目前国内观赏…

花卉艺术论文(精选5篇)

花卉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河南花卉协会会长何东成,河南省林业厅厅长陈传进,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程传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鹏程,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河南花卉协会副会长谭金芳,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梁军,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院长包满珠,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程堂仁,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吕英民,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党委书记徐宪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学术年会开幕式。张启翔教授和赵梁军教授、谭金芳副校长、陈传进厅长、何东成会长分别代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支持单位及协办单位为开幕式致辞。张启翔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随着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的发展,一大批年轻的观赏园艺学者们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单位、区域、行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和中坚力量。中国观赏园艺对于促进国际交流和世界园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同行的认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花卉产业也在持续发展,洛阳牡丹、开封、鄢陵腊梅、南阳月季等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花木品牌。

为了表彰在全国花卉行业做出特别贡献的教学、科研和产业工作者,中国观赏园艺奖从今年起增设了中国观赏园艺年度特别荣誉奖。经过中国观赏园艺奖评委会认真评议,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包满珠院长和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吴桂昌董事长被授予中国观赏园艺2013年度特别荣誉奖。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会上,49 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做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包括观赏种质资源、育种和引种、繁殖技术、栽培生理、应用和生态等领域的发展状况,显示了目前国内观赏园艺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张启翔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包满珠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所朱根发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董丽教授分别就“发展中国创新型花卉种业的战略思考”、“重要草花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培育及应用”、“国际兰花育种进展与趋势”、“园林植物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作了主题报告。

学术年会组委会还出版了《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学术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18 篇。其中的9 篇论文被评选为2013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花卉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浅谈;园林花卉;配置;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03

1 园林花卉配置的概念及意义

园林花卉配置是指观赏植物在园林中栽植时的组合和搭配方式,即人为的将观赏植物进行科学的艺术组合,以满足园林各种功能和审美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作为主景,引人注目,也可作为背景,甘居人后。花卉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是景观存在的保障。

2 园林花卉配置的基本原则

2.1 简单原则

简单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园林的设计简单明了,搭配元素也要符合此项原则要求,切不可看上去杂乱无章,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是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最容易忽略简单原则,创作过程中东拼西凑,影响美观,无法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这项原则看似简单却不简单,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模棱两可的设计元素需要仔细斟酌,确保基础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忽略一些辅助作用的元素。

2.2 满足功能性原则

这项原则非常重要,功能性原则是否落实妥当决定了园林设计作品的适用性高低。一件园林设计作品,不论其外表设计的是否完美,只要没有落实园林的功能设计工作,就不能算是一件合格的设计品。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保证作品的美观。

2.3 统一与协调原则

园林设计作品需要给人美观协调的视觉感受,如果设计者是把一些元素东拼西凑起来组成园林花卉,这样的作品就跟美观毫无干系。园林花卉的设计需要体现协调统一的设计风格,设计人员要尽心尽力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且确保元素之间的协调性。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一个合适的元素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利用其它元素为其科学搭配,达成协调的局面。

2.4 满足艺术要求(配置基本要素)原则

说到底,园林花卉就是一项充满艺术的工作,因此进行园林花卉设计是不仅要考虑花卉的颜色搭配和花朵大小配合,还要注意不同花卉的比例以及花卉的形态搭配。这些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相互影响还相互促进,这些都与艺术设计有着必要的联系。

3 园林花卉的艺术配置

艺术配置主要是对色彩与型态的对比与调和,对平衡与节奏的要求。园林花卉的色彩有叶色、花色、干皮色、本色调为绿、红、黄底色为绿。花卉的大小、花卉的形状、常绿花卉与落叶花卉形成鲜明对比。上小下大,左右对称的材料具有稳定和平衡感,产生庄严肃穆感。上大下小,非对称材料具不稳定的动势,产生轻松活泼感。不对称的匀衡手法配置,稳定中又有动感。如自然成花丛,一侧大型花卉少而另一侧草花多,可取得相对均衡。园林花卉色彩配置也能产生稳定平衡感,暖色系有向外扩散向前突出感。配置与活动区,冷色系有向内收缩及退后远离平衡感配置于休息区,灰色调给人远离空间扩大的静感,以此花做背景,产生深远的结果。

将连续的风景序列进行分段和分块,使之有断有序,产生节奏感。

4 园林花卉的配置方式

指同种花卉在高矮、冠幅、形态上基本相同,表现的是严谨规整,一定要中轴对称,株行距固定,同相可反复连续,讲究几何图形和线条。有中心植、对植、行列植、环状种植等栽植方式,中心植一般无庇荫要求,只是艺术构图,需要做主景。对植选择形态整齐美观的花木,2种以上对植时左右相对位置要用同种规格一致花卉。行列植(列植)可单行或多行,可一种树也可多种树,注意控制株行距。环状种植是围绕某一中心把园林花卉配置成圆、椭圆、半圆、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及多边形等封闭图形。可一环也可多环,目的是陪衬主景。本身变化要小,色泽尽量暗、采用生长慢,枝密叶茂及体态较小的花卉。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 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 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M].中国园林出版社,1998.

花卉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1997年―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1年―2004年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

2004年―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师从田黎明教授,并留校任教。

2007年―201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深圳大学客座教授。

杨博士学术方面侧重中国画现代水墨画创作以及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研究;主持文化部国家文化艺术类重点课题,《构成对20世纪水墨画语言的现代性推进》。水墨代表作品有《百年印象》组画,《大吉祥》花卉组画,《忘忧》组画,瓷系列,水墨肖像写生系列。出版个人专著有《中国艺术年鉴――杨卷》、《2012中国艺术家年鉴杨卷》、《心印雅集,杨水墨》,《花开见佛,杨水墨作品集》等。

《历代名画记》中说:“若不知师承传授,则未可议乎画”。对于师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古代画论中早有论述:“师心独现,鄙于采综”,“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中国画的传承确是如此,从齐白石、李可染、卢沉、周思聪、田黎明再到青年画家杨,正体现了这一清晰的师承脉络。

今年是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把前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体会得很深刻,他的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1946年,李可染拜其为师,10年工夫尽得艺术精髓,秉着“下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精神画画,以“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朴素感情开始山水画写生实践,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艺术魄力突破传统程式,创造出符合二十世纪审美观念的山水意象,把中国山水画的风神气韵从传统推至现代,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与升华,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空间。

1958年,卢沉和周思聪拜入李可染门下,日后成为杰出的人物画大家,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真正意义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真善美。艺术上,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兼容并蓄,勇于开辟新境;同时以谦抑恬淡、鄙薄名利的人格力量为同道所敬重,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两位先生的得意门生,田黎明则有了自己的创新,他强调“接受自然的照射”,即用“体天下之物”的情怀去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受自己的人生境况,在自然中自由地呼吸成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水墨实验群体中,田黎明显然不是在观念上走得最远的一个,却是建立了稳定的艺术语言和绘画秩序的一个;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图式,给大家带来了新的视觉经验,但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观照方式和人文关怀是地道的中国式的。

师承的健康发展是国画传承有力的保障,这些大师在传承先师技艺的同时,有了自己的创新和理解,在不同时代掀起了新的风潮。因为他们明白,对中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师承的延续需要穿越式的重新感知。艺术不食古不行,但食古不化也不行,最终要脱离古人自成一家。

杨也是如此,作为田黎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和首位博士生,也是这一脉络的嫡系传人,他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师承”关系的延续颇为重要,如何为之选择、如何为之继承、如何为之弘扬,都令杨感受到责任重大。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的杨被誉为“学院艺术的代表性人物”,“新彩墨花卉画风开创者”。杨有着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严格的学院立场,近年来参加了多次展览并获奖。他从传统水墨的材质和水墨语言的客观物象角度出发,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风格。

自199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至今,杨一直画人物。直至近两年,他所画的花卉作品颇受推崇,使其登上了个人艺术生涯的一座高峰。杨说画花卉的创作念头是机缘巧合,“内心莫名其妙长出来的”。在他看来,画人物或花卉并无区别。他把花卉当人物来画,因为花卉也是有动作和表情的。

杨的彩墨花卉作品不同于传统的花卉题材,而是另辟蹊径地选择备受争议的罂粟花作为表现对象。他的创作,无论从题材的选择还是笔法的运用,几乎都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固有印象。

他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审美习惯,又融入颇具时代气息的“没骨画法”。他的彩墨花卉作品,题材简单,色调大多是淡雅而又充满现代感的明快色调。不同于传统水墨中的花鸟画,它既写实,又抽象,强调了花卉造型的意象空间。但作品的笔法与色彩层次又是丰富多样的,取一局部观察,又是另一种感受,充满抽象的色块构成美感与童话氛围。

杨见证了新水墨画的发展脉络,他从不觉得在宣纸上画得与别人不同就是“新水墨”。当被问及什么是好画和新水墨的概念,杨回答:“好的画肯定与前人的画不一样,与同时代的画也不一样,艺术家当把区别于他人的不一样看成追求与目的。收藏家简单把艺术作品分为新和旧,这种前提下的不一样有着认识上的局限性。好的画无所谓新与旧,也无所谓先锋与过时,好的画像大海,包容量很大、传承、创新、个性以及时代特征等等,好的画像大地,能赋予新的生命,给人以慰藉,启迪于后人。”

当下,“新水墨”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大有愈来愈热的发展势头,在2013年的嘉德春拍当代书画专场中,杨的彩墨花卉作品《大吉祥》以101.2万元成交。这个数据不仅刷新了杨个人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最高纪录,也使杨成为70后艺术家在拍卖市场中花卉题材作品成交价格最高的艺术家。有媒体根据全国部分画廊、拍卖行、艺术网站的数据,总结出“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中国画家”,杨即名列其中。

花卉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干一行,爱一行。为了丰富教学图片资源,徐晔春先后购买了摄影器材,在学校的支持下,利用各种外出机会拍摄花草树木,把拍回的图片用于教学,使学生们对各种花卉的形态特征有更直接的感观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0年,还是一个“电脑盲”的徐晔春开始接触电脑,很快他发现有关花卉图片及花卉相关知识的网站很少,图片也大多不清晰,于是,他萌发了一个想法:建一个有关花卉的专业网站。于是,徐晔春购买了许多关于网页制作的书籍,边学边干,2000年4月建成了他的第一个花卉网站――缤纷花园,这是一个花卉综合知识的网站,由于提供的信息丰富、花卉图片清晰,受到广大花卉爱好者的欢迎。2002年7月,他又建成了中国花卉图片网(后更名为花卉图片信息网),建成当时就收录了1000多种花卉的6000余张图片,成为国内唯一的专业花卉图片网站,众多农业院校教师、学生都可以免费下载图片用于教学和交流学习。为了获取更多的花卉信息和跟世界其它国家花卉研究的同行交流,徐晔春在2003年4月16日又建成“踏花行”花卉论坛,主要为广大花卉爱好者提供一个花卉相关知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到2012年底,“踏花行”花卉论坛共有35万注册会员,成为国内同类网站的主要门户之一,更是众多花友的精神家园。

2005年9月徐晔春调到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从事花卉园艺相关的科研及生产工作。能把自己的爱好和工作相结合起来是一件幸运的事,在所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下,徐晔春在新的岗位上如鱼得水,通过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更广泛搜集全国各地的花卉资源信息,近年来徐哗春足迹踏遍云南、吉林、陕西、浙江、江西、贵州、、广西、江苏、山东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调查观赏植物,拍摄植物照片20多万张。这些图片经过他后期整理、精选后上传至花卉图片信息网,使得该网站现有二十多大类、万余张园艺植物图片。如今,花卉图片信息网作为公益性网站,在国内外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

工作之余,笔耕不缀。自2003年起,徐哗春先后发表了《长白山野生花卉资源》、《兰花白绢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花型奇特的马兜铃属植物》等科普文章数百篇,出版了《养花热线》、《养花图鉴》、《园林树木鉴赏》、《观花植物1000种经典图鉴》、《观叶观果1000种经典图鉴》、《名品兰花鉴赏金典》、《4000种观赏植物原色图鉴》等著作40余部,并在台湾辰星出版公司出版《观叶观果植物图鉴》、《花艺植物图鉴》、《食用花卉及瓜果》、《观赏野花》等四部繁体版著作。

花卉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花花卉装饰;蓝白关系

1 青花及青花装饰

1.1 青花的定义

所谓青花瓷,是一种以钴料为色料在白瓷的泥质坯胎上用毛笔绘画,然后上透明釉于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中国青花瓷开创于唐代,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各代,有着千余年的发展历史。

1.2 青花装饰的特点

青花装饰一般以青白地为主,洁白莹润的瓷面与青翠幽深的青花互相辉映,有如宣纸国画般的笔致韵味且富有艺术魅力。成熟的青花瓷是元朝时期的景德镇瓷工首先烧造出来的,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盛名。清代康、雍、乾年间,青花瓷的烧造就更加显著。新中国成立后,青花器皿由过去的以单件为主,发展成为以配套为主,画面更加精美。现在的青花瓷更是以其简单的蓝白色彩对比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青花装饰的发展过程中,元代和明代青花瓷的特点比较鲜明而且较有代表性。

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特点主要表现为妩媚雅致,装饰图案开始较为复杂,大多数器物的装饰层次较多;器身上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密切结合,互相构成整体。综合大量的元代青花瓷不同的装饰效果和风格的情况来看,元代青花瓷装饰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法:一是突出主题纹饰和几组辅助纹饰构成(如图1);二是由几组主题纹饰和几组辅助纹饰构成,如图2所示。

明代青花瓷的装饰设计,具有疏密有致的装饰构成和程式化较强的纹样变形现象。明代青花瓷的装饰构图,很少见到非常繁密或留有很大空白的,其画面的构成大都疏密有致或密而不繁,或疏而不空,主次分明,虚实相生。花卉装饰,既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程式化风格,又吸收了中国绘画的构图和写实手法,骨骼分明突出,枝叶穿插自然,不论是作为主体纹样还是边饰纹样,都显示了很强的装饰性,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2 黑白设计

黑白设计是平面构成和平面设计中一种最精简、最基本的再现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差与知觉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是研究如何获得创新的视觉形象和视觉形式的艺术手法,用形式来表达设计思想,以形式感来传达情感,以艺术的再现对象的能力来构成艺术设计的基础。

青花的蓝白关系在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黑白设计,黑白设计中的一些基础理论都可以运用于当今的青花装饰设计,而青花的蓝色由于色彩的浓淡深浅的不同更能呈现出远高于黑白图案的审美效果。因此,本文将黑白设计理论作为青花花卉装饰蓝白关系的理论基础。

3 青花花卉装饰的蓝白关系

3.1 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在青花花卉装饰里,蓝白成为两种色彩构成体,两者完美的配合构成了青花花卉装饰厚积薄发的视觉冲击力。蓝白两色的特点被巧妙地运用于它的各种变化和设计之中,不是简单地模仿具体的花卉形象,而是把自然界中的复杂关系,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在青花花卉装饰手法里,它的构成元素点、线、面三者,通过各自出现频率的多少非常巧妙地构成了许多经典的青花花卉装饰图案。它们对比强烈,构成了如黑白设计一样简单明快,又能引发人们一种自由情感思维的再现表达方式。

3.2 蓝白关系

3.2.1 以蓝托白

以蓝托白是指在大面积的蓝调上以白色的点、线、面或者形态来表现花卉图案。这种表现手法中,以蓝底衬白花卉的形象尤其醒目突出。清康熙民窑烧制的冰梅开光博古纹罐(图4),和元青花印花芭蕉花果纹盘一样,将以蓝托白的对比关系体现得非常简单明确,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感觉。冰梅的花瓣属小花型,树枝的有序穿插之感,都用小面积的白色来表现,再加上蓝色线条的调和,在色彩的冷暖感和色彩的明上取得了非常巧妙得当的效果,层次感丰富,并没有产生一种低沉阴暗的情调气氛。印花芭蕉花果纹样在处理点、线、面的过程中,体现了作者以蓝托白的创作意图,稳重的背景蓝恰到好处地衬托出石榴花的轻盈,达到了作者想要和欣赏者喜欢的艺术效果。

3.2.2 以白托蓝

以白托蓝是指在洁白莹润的各种器型的瓷面上,以青花蓝色的点、线、面来表现各种花卉图案。蓝色的花瓣、花蕊、花枝和经过变形处理的花饰纹样呈现在明净素雅的白色世界里,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唐·蓝彩三足罐,清康熙团花、寿花纹瓶罐,都是采用了以白托蓝的表现手法,整个氛围被衬托得纯净活泼。

3.2.3 蓝白转换

蓝白转换是指通过点、线、面的点缀调和以及穿插呼应,将蓝色与白色形状相互转换,互为图底,蓝中有白,白中有蓝,蓝白相互关联,相互衬托,互为共生。蓝白的转换手法中,白花瓣衬托出了蓝花蕊,蓝枝叶又衬托出了白花瓣,而白色的背景又衬托出了整个主体,展现了复杂而又有序的层次关系,从而表现出丰富的形象节奏和生动的蓝白花纹的表现语言。

3.3 表现形式及艺术效果

青花花卉装饰里,蓝白关系有着传统水墨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和推进,也体现出了与现代平面设计中黑白表现手法的形式美法则:均齐、节奏、韵律、对比、统一。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繁复与简括、平衡与冲突、静态与抒展。其中,官窑青花瓷给人一种粗细雅致的审美情趣,从对外交流方面来讲,它们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其中它们的以蓝托白、以白托蓝,蓝白转换表现形式都较多。而民窑的青花花卉装饰多为写意之作,体现了一种蓝白的简朴豪放、粗犷活泼的审美情趣,尤以白托蓝较多。

青花花卉装饰作为陶瓷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语言更多地体现在了它的蓝白两色与现代人们复杂的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对比之中。蓝色最能使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象征广阔、无穷、遥远、高深、博爱和法律的尊严,带有沉静、理智、冷淡、神秘的感情。许多陶艺家和陶瓷工作者在利用青花料分水的多个丰富蓝色层次上都别具用心,可以说这种蓝白色彩受到了他们的推崇。

当代陶艺作品中有许多装饰形式都运用到青花的抽象装饰手法,丰富地呈现了蓝白关系的多种变化及其带来的美感。如图5的青花装饰盘,整个圆盘密而不繁,密的地方是以蓝衬白,疏的位置是以白托蓝,活泼而不轻浮,点与面构成了视觉的对立,点的方向加强了层次感,蓝白的转换也控制得非常的巧妙。其密的地方是以蓝线托白点,疏的地方是以白面托蓝线,其过度的地方又是有蓝白转换,点线交替,构成了丰富的艺术效果。

现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中,对情感色彩有了很大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而青花花卉装饰中的蓝白效果,无意间给他们的世界带来了点缀与调和。现代青花装饰的审美格局和情趣极具鲜明的时代感,对传统花卉装饰的时代图案化进行了很巧妙的变化,其器物上的似花、似草、似果的意象描绘,真的是看似随意,却极具考究的构图表现,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蓝与白之间造成明丽、开朗、生机蓬勃的感觉,满足了现代人们的情感需求。

4 结 语

青花花卉装饰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底蕴造就了它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时代性,它的蓝白关系却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但是作为艺术中的一种思维再现,给人们的视觉魅力是独具匠心的。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说:“艺术如果是享受的话,它不是对事物的享受,而是对形式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 杨辛,甘霖.美术原理(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4] 刘莉,汤洪泉主编.青花瓷知识三十讲[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