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5篇)

  •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所谓骇人听闻,意味着“警醒”。作者无时不以略带夸张的手法,悲观的论调,去描述在群体中的个人以及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

古斯塔夫勒庞告诉我:“不能。”这位生于1841年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以对社会大众的心理研究闻名,著作有《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社会主义心理学》、《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等。当然,谁都无法忽略他在两个世纪之交写下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似乎只想传达一种论断,即个人一旦加入到某个群体之中,那么作为个人原先所拥有的思想、判断力、理性,都会在群体行为中荡然无存。这一论断起初看来有些骇人听闻且缺乏论证,而实际上,《乌合之众》这本书也确实做到了骇人听闻和缺乏论证。而这分别就是该书的最大意义和最大缺陷。

所谓骇人听闻,意味着“警醒”。作者无时不以略带夸张的手法,悲观的论调,去描述在群体中的个人以及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这样的判断确实让人害怕,群体具有的可怕力量以及对个人的扭曲如果真如书中所说,那么整个社会的建构是否就如同空中楼阁――因为社会正是由各种各样不同功能的群体构成的。于是很自然地,我们在作者的影响下,去思考周围的群体,以期或加深这类结论;我们也去思考自己在集体中的行为,来反思个人在群体中的独立性。

所谓缺乏论证,明显地,正是文中论断式的写作方法的弊病。作者似乎不屑于给出论据来证明他那些听起来动摇人心的言论,也因此给人一种不证自明的假象。关于此,一些人就否定了本书的意义,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不能凭空建立在“想象”之上,关于结论、关于推断,总该有一些可以验证,或可以判断的路径。

似乎,勒庞只想将判断这一过程留给作为后来者的读者们。作为读者,却又无一不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在各类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的活动里,验证了这本书中的悲观论调。这正是这本书畅销至今的原因。

不同时代的人,重复着同样的乌合之众的故事。开头所说的仅是一例,但凡追溯起过往的新闻热点,总能看到庸众的存在。网络化的信息传播,又赋予了乌合之众以新的形势――他们不再需要在物理空间上聚集于某处才能构成一个群体,只要在思想认知上汇集起共见,就可以在网络空间里以群体的身份出现。

于是我们看到,“标题党”的文章一直被批判却一直有市场,“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广受喜爱,而谣言、“民科”的传播也与民众的心理密切相关。

我的专业是新闻传播,于是很多时候我的受众就是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我并不曾贬低我的阅读群体,但我能明确感知到写什么样的东西会被转发,发表什么样的论断会得到赞赏。于是面向新媒体的写作,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考虑受众阅读需求与自我思想表达的平衡游戏。

如果仅于此,那么对于乌合之众的理解似乎还有些肤浅。勒庞写作的时代,正是民主思潮爆发的时代。虽然集体与民主看上去存在矛盾,但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大众心理问题。

民主概念很广,但简而化之就是民意的代表。于是为了代表民意,产生了各类团体、政党。而有趣的是,如果一个人想表达某种想法,就必须要加入到一个团体中,哪怕这个团体和他最初的诉求有那么一些偏差。但这丝毫不会减损个人通过群体表达民主的热情。而处于民主环境下的群体,往往会产生一种“多数人”的正义性,即我的观点被多数人认同的,那么我就是正确的。但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并不会意识到有多少和他意见相左的人存在,圈子的同质性让他以为自己看到的穴壁上的影子,就是世界本身。进而,孕育着民粹的思想。

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第2篇

当前文风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党风、干部作风。将当前文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长、空、假”。长,就是文章官话、套话、老话多,不痛不痒的话、没用的话、废话多,这样的文章大多东拼西凑、装腔作势、照本宣科,抓不住问题实质,使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空,就是大话大道理连篇,针对性不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措施不多,文章空洞无物,不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假,就是堆砌辞藻、华而不实,虚报浮夸、自吹自擂。讲成绩的多,讲问题的少;讲表扬的多,讲批评的少;讲经验的多,讲不足的少。以上问题之所以盛行,说到底是作风不实、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表现。对于新闻战线来说,要认真开展“走、转、改”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编采人员的思想作风问题,以对党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文风的好转,在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实效。

新时期要弘扬求真务实的文风。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理也发出:“喊破嗓子,不如摔开膀子”。新闻媒体改变文风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在实干上,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必然会损坏文风,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对于地市级党报来说,通过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办人民满意的报纸、让干部群众信任的平面媒体,就是对总书记讲话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落实。

首先,转变文风要体现一个“实”字。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路线,也是转变文风应当遵循的原则。地市级党报上接中央、自治区、市级党委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战略和决策,下连旗县乡镇等基层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实”字上下工夫。要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以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中心,真实、准确地传达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委、政府重大部署和战略决策,全面、真实地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客观、实在地反映民生问题,为百姓鼓与呼。联系乌兰察布市实际,今年以来,《乌兰察布日报》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紧密联系市委、政府“构筑三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实现三个翻番”的发展战略,以及“五区建设”的发展新思路和新定位,深入解读自治区“8337”的内涵、特点、时代背景,深入阐述“8337”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与乌兰察布市发展定位和思路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宣传报道各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牧业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做到联系实际,反映实情,为民办事。

为了使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新闻宣传落在实处,乌兰察布日报社经过精心策划,先后开设了“五区联动,后发跨越”系列综述专栏,“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系列评论专栏,“推进县域、民营、实体经济和服务业大发展”系列报道专栏,“贯彻8337 实现五区联动”典型报告专栏以及“8337发展论坛”等20多个专栏。这些专栏分别在《乌兰察布日报》《乌兰察布晚报》《乌兰察布蒙文报》陆续刊登,文章深入浅出,有理论分析,有政策解读,有鲜活事例,有问题梳理,做到内容厚实、形式多样,使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解渴。

作风决定文风,党报编采人员要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取得源头活水,写出符合实际情况、反映民生的稿件。为了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乌兰察布日报社制定了编采人员开展“走、转、改”活动方案,鼓励编采人员深入一线采访,看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由社长、总编、副总编带队定期深入各旗县市区抓新闻素材、抓报道课题、抓热点亮点,采写了大量鲜活新闻报道,使文风大有好转。开展“8337”新思路主题宣传以来,在栏目设置上向基层倾斜,先后开设“民生”专版、“推动县域经济―旗县市区”专版,开设“旗县市区领导干部笔谈”“8337与老百姓”等专栏,截至2013年10月末,共发稿80余篇,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改变假、大、空的不良文风。

如何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地方语言?如何将党委、政府的决策转化为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如何将大道理转化为小常识?这是改进文风的一大难题,也是对地方性党报的一大考验。乌兰察布日报社在“走、转、改”活动中,充分发挥地区党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上下联通、化大为小的转化工作。例如,提出“中国梦”号召发出后,《乌兰察布日报》及时开设《中国梦,我的梦》专栏,并与团市委联合开展“实现中国梦”征文活动,广大青年团员、社会各界以饱含深情的笔墨书写理想,书写奋斗历程,把“中国梦”转化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动人故事。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编采人员还应将镜头、笔墨对准基层、对准一线劳动者、对准弱势群体,用平实的语言讴歌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呼声。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乌兰察布日报》开设“寻找最美交警”“群众路线大家谈”“8337深度观察――民生”等民生栏目,用大量的篇幅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声音。先后刊登《齐声共唱幸福歌》《家政服务也要创品牌》《带着感情和责任走进群众心中》等通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3年6月26日,神舟10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草原安全着陆,乌兰察布日报社派出记者深入草原及时采写了《神舟家园敞开胸怀迎“神十”》《阿木古郎,神舟飞船平安回家的福地》的新闻通讯和画刊,以真实、清晰的文字和画面,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眼睛向下抓活鱼,深入基层,接地气筑底气,求实效办实事说实话,虚功实做,党报文风就一定能够好转。

其次,要体现一个“新”字。“新”就是要把思想和认识提高到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上来,把对国情、区情、市情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深度和高度上来,把对工作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目标和任务上来。作为平面媒体,要创新机制体制,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新潮流,主动学习网络媒体的语言,积极汲取网络媒体的新信息;要转变表达方式,尽量多用形象化语言,说话、写文章要讲出新话、新意,开展工作要有新方法、新措施。党报要带头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亮点,带头解读新理念、新思路、新经验。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地方党报,如果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不能及时捕捉新观念、新提法,学会使用新概念、新词语,就会落伍于时代,就不能发挥党报的舆论引领作用。

要想说出新话、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编采人员的素质。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习,也要向国外经验学习。除了学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打铁还须自身硬,党报编采人员更要注重学习,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素质,成为宣传各行各业的多面手。唯有如此,才能写出思想深刻,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日报社围绕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新定位和新思路,及时组织全体编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深入领会和把握“8337”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要求每一位编辑、记者都要对“8337”新思路谙熟于心。为了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宣传报道“8337”发展思路,乌兰察布日报社召开了“8337”主题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研讨会,并邀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协调阅评小组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乌兰察布日报社编采人员与自治区新闻出版阅评小组的专家、老师进行了座谈、交流、点评。通过研讨,大家充分认识到,地方党报要大胆创新,改进作风,改进版面,改进文风,以中央和自治区新思路、新定位、新观念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当前,要将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落实自治区“8337”新思路、以及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工作相结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含义,要求编采人员将这些新思路、新提法、新工程及时准确地反映到版面上、反映到稿件中,使人们有常看常新之感。编采人员要吃透上情、了解下情,在学习掌握上级党委、政府的新思路、新战略之外,还要深入厂矿企业、田间地头、街道社区、机关学校开展调研,学习基层的新经验和语言,了解新情况,掌握新问题,寻找新亮点,发现新典型,以富有新意的策划、版面、栏目、新闻稿件,促进文风的好转。

再次,要体现一个“情”字。党报是给干部群众看的,首先要让群众满意,要用群众喜欢的语言、想说的话、想听的话、听得懂的话来说话、写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抱有正确的态度,带着深厚的感情去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为深入了解基层,乌兰察布日报社制定了“一对一定点帮扶”活动方案,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社领导带头,全体干部、编采人员参与,每人帮助一个贫困户,通过上门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贫困户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基层生活,增进编采人员与群众的感情,改变了过去那种闭门造车、脱离群众、我写我的、你看你的两张皮的文风。

新闻工作者要虚心当群众的学生,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学习群众语言,学习群众的品德,以饱蘸情感的笔墨去书写群众、书写生活、书写事业。这里最重要的是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实事,也就是换位思考,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既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也才能避免“假、大、空”的浮躁风气。开展“8337”主题新闻宣传以来,乌兰察布日报社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城乡基层,用独特的视角报道各地典型、经验、做法,推出了一批充满乡土气息、令人可近可亲可信的稿件。比如,《绿色田野奏响富民曲》《商都农民乐在网上“取经”》《迎面吹来绿色的风》《卓资县宣传干部下乡结亲》《八环之上建物流》等新闻稿件,拉近了与老百姓的关系。

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倾听;习惯养成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双向“听”的课堂:学生倾听老师讲课,从中解惑进而收获知识;老师倾听学生回答,从中答疑进而解决问题,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在平时的课堂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倾听,却忽略了教师这一方面的习惯与能力。其实,在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的前提下,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听”的有心人,成为学生最好的听众。

一、做最“忠实”的听众

教师的倾听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不能加上自己的体验,让想当然去影响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课堂中不能显得浮躁,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急不可耐,恨不得替他们说。要先听学生把话说完,然后再找出其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一一改进。关于倾听,我想教师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忠实”:面带微笑,专注地看着学生,听清他们的回答,听完他们的回答,并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尽量让学生自己完善回答。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认为你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他们会觉得如沐春风,会越来越乐意向你倾吐。

二、做最“博爱”的听众

教师的倾听应该是最宽广包容的,不管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不管是合理的或是可笑的,教师要尝试接受所有的答案。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学会倾听所有的学生,不论是优秀拔尖的,或是默默无闻的,还是不那么尽如人意的,都需要思考的过程、表达的机会以及老师的指导。

班级里有这么一位学生,她学习非常认真,上课一直全神贯注的,语文成绩也能名列前茅,但是课堂上几乎看不到她举手回答问题。我每次的提问,她都默默地将头低下去。经过我多次的观察,发现她总是习惯性地退缩,缺少大胆发言的勇气,这样下去必将影响学习。于是在我的课上,碰到有些难度的问题,并且我认为她有能力回答的,就不管她举不举手,总是直接叫她回答。她虽然红着脸,讲话也磕磕巴巴,但往往会有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一次、两次、三次……她渐渐觉得自己的课堂表现没问题,班里的同学们也鼓励她、佩服她,她越来越自信,慢慢地,自觉举手发言也多起来了。教师要成为最“博爱”的听众,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种答案,学会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他们的观点。

三、做最“敏锐”的听众

倾听学生回答时,教师更应该成为一名“猎手”,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回答中传递的信息。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听取、感受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上,收集各种信息,把握稍纵即逝的契机来组织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捕捉错漏。在上《乌塔》一课时,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以后,学生们抑制不住想要表达的欲望,纷纷发表自己对乌塔的看法。当学生对乌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后,我再引导他们反复阅读和思考,并在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乌塔特点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然后,分小组议论乌塔的种种特点,同学们讨论十分激烈。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组织全班交流。同学们争着发言,纷纷汇报各组讨论情况。这时,一个平时不太喜欢讲话的男孩站起来充满自信地说道:“老师,乌塔这样出去,她是不是没有安全意识!”这一见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带着欣赏的目光予以表扬:“你的看法很有意思。大家想一想,谈谈自己的见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生1:我从书中知道,在欧洲那些国家里,人们的法治意识强,治安措施好,乌塔不会有生命危险。生2反驳:乌塔这样做,如果出现万一,她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生3:书中写道,乌塔每次出行都有准备,自我保护意识强。就是遇到危险,她的能力特别强,能够化险为夷。生4:我认为课文并不是要我们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这样的回答是一晃而过的,教师一个不在意可能就会错过,没有办法完善或纠正。所以,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错误,引导学生通过重新思考、探讨等方法改正过来。

(2)捕捉亮点。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不经意的一个问题或一句话,为学生的需要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生所想要学的。

(3)捕捉未尽之意。教师在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到底是肯定后的点拨,是以此展开的议论,还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有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点到即止,不算错,但总觉得“隔靴搔痒”,没办法说到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比如,课堂上经常会问学生觉得某个人物怎么样,他们往往会用一个词语或短句来回答,让你不能满意。这时候,教师当然不能轻易放过,应该及时请学生帮着补充、完善。适时追问甚至自己抛出橄榄枝,让学生未能尽意的回答更充实、更饱满。

《桥》教学中,由于我的细细倾听,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对老汉的矛盾心理理解不到位,便有意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抓住“揪”“推”这两个形成强烈反差的动词,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并以此作为“问题”引领学生一路前行,让学生在富于挑战的思维情景中,和文本充分对话,和故事中的人物充分对话。学生在情境与氛围中对“揪”“推”的理解更为深刻了,懂得了身负“党员”和“父亲”两种角色的老汉,内心的矛盾、坚毅、挣扎、痛苦。但终究“党性重于父爱”!至此,学生的视野不再只停留在文字上,而是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慢慢地,与作者的视野对接、融合,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这样的语文课堂,因为有了教师细细倾听和适时的点拨,充满了思维的张力,丰盈了情感的体验。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教师要试着放下浮躁,静下心来细细倾听学生,做他们最好的听众。师生之间满含交流与互动,我想这才是更好的语文课堂吧。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第4篇

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的中文版几年前颇为畅销。其实它是一本旧书,早在1927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中译本(当时叫《群众心理》)。这是一本涉及群体传播的书,因而成为当前传播学课程的主要参考书之一。群体传播的很多特征,勒庞在一百多年前就根据法国的群体活动给予了阐发,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该书有17种文字的版本,说明其较强的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出了问题,但并没有解决问题。读这本书,给读者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是:想一想如何解决群体传播中存在的弊端。本组读书笔记的作者均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

弗洛伊德说:“勒庞的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他说的这本书中译本就是《乌合之众》,书中对群体心理和行为的描述与抽象实在“精致”。书读起来十分顺畅,每一个看似抽象的定义都伴随一个足有说服力的例证――尽管例证距离我们颇为遥远。勒庞为我们举起一面镜子,看清身处群体中的我们和别人的群体。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群体”的概念。勒庞所说的群体并非我们一直所认为的――“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做群体”。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是有前提条件的,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个性的消失、拥有集中关注同一件事的感情与思想。这样的群体即所谓“乌合之众”。

从历史上来看,每一个这样的群体的形成看似偶然,但追根溯源,群体的形成都是当时客观环境和个体主观思想双重因素共同导向的必然结果。从《乌合之众》中便可窥知一二。

群体心理――本能的苏醒、理智的消失和感情的极端化。集体心理并非每个群体成员生活中的常态,只有当他们属于集体中的一员的时候,他们的性格、思维和感情,与独自一人的时候大有不同,此时,群体成员的心理才被称为“集体心理”。

即使群体中只有三五个人,这明显大于一个人的数量,为群体本能的苏醒找到产生的基础。与个体明显的个人符号不同,群体会有一个不清晰的名字,以群体的名义行事,就像躲在一层面具后面,是不会被辨认出的,由此也不再需要负责任。此时,法律、道德上的约束会降低,原始本能的表达和释放也就顺理成章。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是人多而智慧叠加;而在群体中的个人更多的是理智的全线倒退。勒庞指出:“相比于个人,群体不存在丝毫的智力优势!”群体实际是用形象来思维的,群体中的某一个人对事实的形象解读,会产生传染暗示的效果,发生所谓“集体幻觉”。自然而然的,群体的观察力受“集体幻觉”的影响,在自以为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群体的智力泯灭也就不足为怪了。“群体对一切传统事物、传统制度,都有着绝对的迷恋与崇敬;他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拒绝接受新事物是群体缺乏理性的直接表现之一。由于群体中的人有足够的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负,带有一种群体优越感,所以他们渴望稳定无变化。新生事物对于他们来说是未知的,是会改变他们现在的生活的。人因无知,所以无畏,由此产生的拒绝和排斥也就是感性的、愚昧的,缺乏理性的。

群体心理中占据主导位置的成分是一种极端的感情。这种例子俯拾即是,比如时期批斗“牛鬼蛇神”。那些到处揪人批斗的“红卫兵”已经超越了空间的限制,在行动上结成一个庞大的群体,自以为是的思想在群体中得到强化,由此推倒心中对于批斗对象的同情和怜悯,瓦解掉自己的负罪感。所以勒庞说:“群体就注定要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

勒庞说:“不管组成群体的是人还是动物,也不管他们为什么聚在一起,只要他们组成了群体,就会弄出一个头领,并且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他的统治之下。”从中不难看出群体领袖的特点――让群体中的成员产生本能服从的欲望。

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第5篇

经常浏览教育报刊的老师,对于“梁好”这个名字大概不会陌生。“梁好”的字名常见于国内30余家报刊,他的时文或讴歌,或批驳,或鞭笞,或立论,宛如鲁迅先生如刀之笔,十分辛辣。从其眼光的敏锐,语言的犀利,视角的独特,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力与洞察力上去判断,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位驰骋教坛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其实不然,就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初识梁好时也是深感意外其“竟如此年轻。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名人就在当下,名人就在我们普通民众中,他们皆发于畎亩之间’”。

十五年前的他从师范毕业,在一所乡村的特殊教育学校走上特殊教育岗位,面临着一群不会言语的聋哑学生;十五年后的他,是安徽宿州市桥区教育局的教研员、专职督学,在各类教育报刊发表千余篇文字,出版三部教育专著。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华丽的转身,是什么因素让这样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的学者?是反思力。正是这种反思力成就了梁好老师的专业发展,成就了其精彩的教育人生。

在教育故事中捕捉理性的灵光

一天晚上,梁好老师又不厌其烦地给女儿讲起故事来。哪知,“龟兔赛跑”的故事刚刚讲完,乖巧的女儿猛然间问了一个问题“爸爸,乌龟为什么要跟兔子赛跑呢?”。

乌龟为什么要同兔子赛跑呢?陆上爬行是乌龟的弱项,却是兔子的长项,拿乌龟的弱项与兔子的长项相拼,比赛结果哪还有悬念?虽然结果乌龟侥幸跑赢了,我们却并不能说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在跑步的技能上,兔子永远是第一名。乌龟与兔子赛跑,绝对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比赛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惨败的结局。乌龟就应当是乌龟,兔子就应当是兔子,教育应当为乌龟提供游泳的池塘,为兔子提供奔跑的绿地,而非将乌龟与兔子硬拉在一起,进行着并无实际意义的比赛。

由龟兔赛跑的故事,梁好老师反思当下的教育。他说:学生就如同森林里种类各异的小动物们一般,有擅长跑步的兔子,也有擅长游泳的乌龟,他们性格各异,每一位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发达,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身体运动协调能力较突出……对于这些潜在的优势智能,教育者唯有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才能让他们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成为多元化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我们的这个社会机体才能正常运转,才能和谐与稳定。

不同凡响的解读,得出了一番让人叫绝的经典性反思。《狼来了》也是众所周知的传统故事,故事中大人们气愤,责怪孩子说谎,以至于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时,大人们放弃施救,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故事讲给过几代人,没有多少不同的意见。梁好老师对于故事却有另类的解读,他认为,孩子哄骗源于内心空虚的玩笑,是大人们漠视了孩子的心灵“暗区”。

从平凡的故事中辨析教育,反思人生,梁好老师独特的视角,常常给予我们全新的思想体验。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心中长留一种创新的反思力――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闪耀着理性的灵光。正是这样的反思力,让梁老师的教育思想充满着鲜活的魅力,让梁好老师对教育专业有着较高的领悟力与创造力。

在生活的细节中思辨教育的真伪

梁好老师善于发现生活,善于从生活的琐事之中反思教育,探索教育的真谛。在一期综艺节目上,第一位出场的是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一身黑色西服,戴着礼帽,提着一根手杖,演唱了一首无比深情的歌曲,那有板有演的手势,那男性十足的姿态,那沙哑的颤音,感动了在场无数观众。

对于这样的电视节目,或许老师们也会同大多数现场观众一样,为孩子的表演而鼓掌叫好,而在学校里也会着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是,梁好老师却不以为然。他说“每每看到台上的这些‘小大人’,穿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衣服,做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举动,唱着充满着情爱的靡靡之音,我真的感觉到周身不自在。”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在于天真烂漫,在于他们的童真童趣,童年应当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如果童年之时,孩子不像孩子,俨然一个个“小大人”,那么快乐的童年岂不彻底地在人生的轨迹上消失了吗?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梁好老师对“小大人”的反思,与卢梭的理论不谋而合,这样的反思力直达教育的真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实现“最好的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兼备。

梁好老师无论在学校讲课,还是给教师做讲座,他常常拿这样的生活细节作为“靶子”去剖析,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经由梁好老师之口,便多了份思考,多了份禅意,多了份魅力。梁好不断用思考呼唤教育回归真教育。他的第三本著作《回归真教育》中收录的一百余篇自己平时的反思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朴实的话语,让教育理论家的看似高深的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希望学校“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成人,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写的“真人”。希望教师成为真实的教师,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牢记自己的使命;要树得起师者形象,行为示范,万世师表;要经得起清灯黄卷,坐得了冷板凳,甘做书生教师,具有“真水平”。希望教育是真实的教育,守住教育的常识,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成长,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不势利,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真实自然。

在课堂的审视中探寻教育的真谛

十年的特殊教育生涯,对于聋校的语文教学,梁好老师可谓游刃有余,独树一帜。学生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是,却可以与梁老师无障碍交流,这得益于梁好老师高超的手语表达能力。

在学校,梁好老师曾是手语翻译,不仅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经由梁好老师之手向学生传递信息,而且梁好老师还是当地电视台手语节目的主持人,派出所友情手语翻译,更承担了全市残疾人代表大会的手语翻译工作。手语能力的突出,让梁好老师的聋校语文课堂绝不亚于普通教育,他用手指口吐莲花,给学生呈现一节节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也正是因为其在教学专业领域突出的表现,梁好老师被选任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初入教研室,步入普通教育领域,梁好老师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再一次见证了他反思力的魅力。

一次,教学视导十来节语文课下来,梁好老师听到类似的一句话常常挂在老师的嘴边:“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用你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此等现象引发了梁老师的深度审视:学生喜欢的方式就是科学的吗?就是高效的吗?就语文课而言,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合作对读等,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阅读方式,固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的同时,却不要忽略教学目标,以及不同阅读方式的教学训练侧重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特别是低学段阅读能力尚不足的小学生,是否会偏移语文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效果是否会大打折扣呢?

经过一番研究与思考,梁好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阅读方式的选择一味追求学生的“喜欢”是欠妥的,在考虑学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不仅要考虑学段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适时对学生阅读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还要考虑教学环节的需要,对应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式,这个问题,语文教师必须予以重视,脱离语文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学习能力的所谓“自主性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伪自主学习”。

在管理的角落中寻找高效的管理

2011年,梁好老师被调剂到督导室工作。顺利完成其角色改变的还是因为梁好老师那非同一般的教育反思力。到一所小学视导,学校的课间操颇具特色,而自编自导的“扇子舞”更可谓是一处绝妙的风景。红色的扇子,绿色的场地,交相辉映,可爱的孩子们,在音乐的舞动中,轻柔地摆动着扇子,活动着腰肢,展示着青春的光彩。孩子的展示令同行参观者大为赞叹,然而,梁好老师却有了另一种感觉:“扇子舞”的柔美,以及集体绽放的那种整齐与恢宏,确实能让观者心受震撼。但是,教育是理性的,对于孩子的每一项教育活动的设计,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之上,而应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审视与思考。“扇子舞”的设计本身,只是一些简单动作的重复,运动量太小;舞蹈固然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种“美”仅仅指向形式与外观;柔美的“扇子舞”对于优雅的女生是合适的,可以塑造女孩子淑女的形象,而对于那群阳光好动的男孩子来说,这样的舞蹈对于他们又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影响呢?

梁好老师在督导反馈会上指出:让孩子的身体得到更有力的锻炼,才是课间活动的真正意义。柔美的“扇子舞”虽然美的精致,却并非教育意义上的“大美”。如若管理者只指向学生的活动设计,没有“生本意识”,那么,必然会产生偏颇,以至于误入歧途。真正的教育,需要适应孩子,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孩子天真无邪的脸颊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评判,才是对教育者最真实的检验。被人称道的“扇子舞”,或许还有改进的空间与必要。


硅铝化合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国无机盐信息总站;全国无机硅化合物协作组;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