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教案(精选5篇)

  • 迢迢牵牛星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一道数学题引出学生对多角度思维的认识 “2、4、6、(?)后填什么?”答案(1)“填8,都为偶数。”答案(2)“填10,因为4+6=10。”答案(3)“填12,因为■=3,■=3。”答案(4)“填5,因为2、6都是一笔写成,4、5都是两笔。……” 正确答案不止一…

迢迢牵牛星教案(精选5篇)

迢迢牵牛星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写作 多角度思维 培养途径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可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多角度思维。下面我谈谈在一堂作文课的教学中对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培养。

一、一道数学题引出学生对多角度思维的认识

“2、4、6、(?)后填什么?”答案(1)“填8,都为偶数。”答案(2)“填10,因为4+6=10。”答案(3)“填12,因为■=3,■=3。”答案(4)“填5,因为2、6都是一笔写成,4、5都是两笔。……”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我们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思维,会得出多种不同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角度思维就是指我们解决问题时打破常规(惯势)思维,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探索前人没有开辟的新天地,提出不同凡响的观点。

二、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多角度思维

第一组文学作品:《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这两首都引用牛郎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迢迢牵牛星》主题是表现男女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充满愁苦哀怨,因此他们流露对牛郎与织女被天河相隔一年只能相见一次的同情、怜悯之情。(牛郎与织女一年只见一次,爱情遭到“扼杀”,跟自己有“同命”相怜之感。)《秋夕》主题是表现宫女们深居宫中的孤寂无聊和对爱情的向往,因此她们流露出对牛郎与织女虽被天河相隔,但一年还能相见一次的羡慕之情。(牛郎与织女虽一年只见一次,但他们毕竟有爱情,还能相见一次,而自己在宫中没有青春,没有爱情,寂寞悲惨度过一生。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第二组文学作品:《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这两首诗都讲到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绝句》中诗人觉得项羽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是一个堂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形象,流露出对项羽同情、景仰之情。另外我们可能还会自然地想到霸王别姬,一个将军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而是宝马和美人,项羽这个人太儿女情长了。一个既有英雄气概又儿女情长的人怎能不让人喜欢呢?恐怕当时的女孩子都会这样想:“如果我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他。”《题乌江亭》作者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能“包羞忍耻”,以便期待能“卷土重来”,流露出对项羽讽刺、鄙夷之情。

可见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相同,而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感受和认识是迥然不同的,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同一枝花,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它在丛中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面对秋景,有人但见“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却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面对秋之枫叶,杜牧感觉到的是一种欢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感受到的是一种萧条:“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杨显之感觉到的是一片火红:“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张生感到的是一种忧伤:“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感到的是革命的激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片枫叶,牵出多少情思。

三、在练习中激发学生多角度思维

从不同角度分析下列成语的含义:

1.滥竽充数:答案(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讽刺有些人不懂装懂,没有真才实学。答案(2)从齐宣王的角度:批判领导不善选拔人才,实行“大锅饭”体制,让一些人有机可乘。答案(3)从乐工的角度,讽刺有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得过且过,其他人爱怎样就怎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缺乏社会责任感。

2.班门弄斧:答案(1)讽刺一些人不自量力。答案(2)赞颂一些人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定论,推陈出新的胆识,难能可贵,勇气可嘉。

3.有志者事竟成;开卷有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常乐;严师出高徒;铁杵磨成针(答案略)……对一些成语多角度地分析,就有可能发现蕴涵在其中的丰富事理。角度越多,发掘的道理就越多。

因为学生通过对多角度思维进一步领悟之后,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设计这一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更进一步加深对多角度思维的认识,独到的发现越多,越能激发多角度思维的兴趣。

四、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要作用,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写作过程应该多样化思维。对一事物从多种多样的角度和方向去观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结果,写作者脑海中就会形成思维的扇形“射击面”。不断地转换思路,进行多角度和多方向思考,探索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无疑将会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而步入创造性思维的坦途。

比如写《停电以后》,如果只从“停电不好”角度写出停电以后的悲伤忧愁,思维角度就显得单一。我要求同学们变换角度,从“停电真好”这一角度思维。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有时间了,一家人去探访好久不见的爷爷、奶奶,从爷爷、奶奶那又惊又喜的眼神里可以读出老年人需要关爱,从而表现“关爱老年人”这一主题;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一家人改变以往有电时一家人争抢电视频道弄得矛盾重重的情景,举行烛光晚会,从而表现“家庭和谐”这一主题;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走出家门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从而表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一主题等,这样主题比较深刻、新颖,内涵丰富且有意义多了。作文主题有了独到的分析,就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样的作文就会更精辟,也更出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应该大胆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写作,一定会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一定会写出优秀的文章。

当然,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培养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达到的,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总之,我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可谓任重而道远,我将不懈地努力。最后,我想以《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句话作自我勉励:“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参考文献:

[1]朱苓.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迢迢牵牛星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感受 联想想象 分析思考 兴趣 个性解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阅读个性化。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是由文学作品本身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的。文学作品以形象表现社会,反映人生,而形象本身的内涵是多义的、丰富的。阅读者即学生,他们的性格、学养、阅历等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同一形象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想像,不同感悟,这又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的、有价值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以下四点做法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深刻感受作品,走进作品,回归真实,从而培养学生阅读个性。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重新推开一扇窗户,领略到更加美丽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有的学生从写作这首词的背景进入,有的从作品内容进入,有的从文中景物进入,有的从反映词人思想感情的冷热字眼进入,有的从词中意蕴丰富的名句进入……于是乎,个性的阅读异彩纷呈:李煜的身世、生活经历、创作该词的背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下故国、雕栏玉砌、已改朱颜;加重的读音:“了”、“不堪回首”“愁”等;意蕴丰富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们在个性的解读中了解了李煜真切、深沉的故国之恋。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个性阅读的平台,学生真正走进了作品,才会有个性的体悟。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联想,随时收集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个性的阅读方式。记忆犹深的是,在讲“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时,学生均有同感,觉得谢冰心的比喻实在是清新鲜活,一位喜欢“咬文嚼字”的学生振振有词: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的、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位同学马上有了反应,联想起李煜之“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却用了具象的一江春水来写,抽想的情感形象化了,这和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同工异曲。水面激起了浪花,就再也难以平静下来了:李白“白发三千丈”之愁;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之深情”等等。于是在想像联想中翩然,熠熠的火花渐渐积累了起来:原来抽象的情感也有长度、深度、广度,还有了重量,它是如此的形象逼真,既有具象,又有质感。联想思索中,我们感悟到了个性阅读的乐趣,新的体悟,新的解读,新的思维漫延开去――同学们竟想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原来“闲愁”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思维想象联想中,学生的个性阅读拉开了序幕。

三、仔细寻找矛盾,正确分析,使阅读个性的能力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例如在教学《虞美人》一课时,我就有意引导学生寻找矛盾:“春花秋月”本事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了”?矛盾中细细思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豪放气势与末句的看似消极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当学生用自己的积淀和情感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阅读有机串联起来时,就会获得独特感受,享受到了阅读个性带来的愉悦。当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时,有学生提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与“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那么,如何理解这里“远”与“近”的矛盾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的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清且浅”;还有学生认为:表面相隔遥远,但却“胜却人间无数”,虽是用一年的时间来守望一日的团聚,但年年岁岁有今朝,岂有“今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的悲怆,不仅重新阐释了短暂与永恒的矛盾,还有了理性的思考。在矛盾的自圆其说中,阅读个性的品位逐步在上升。

四、学生有了个性阅读的入场券,有了个性阅读的平台,有了个性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主题就会有个性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努力“逗”起学生探究个性阅读的热情,让他们能充分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独特乐趣,深深体悟到“米洛斯的维纳斯”也能带给我们一种美,它是一种缺撼美。阅读鉴赏再也不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了,在分析狄金森的《篱笆那边》里的“上帝”形象时,学生的思维不再固定在“权威、正统、禁锢者、冷面统治者”上面,学生各抒己见: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不是所有的上应该退休,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非真正美好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再是无理的指责,而是理智的劝告了,故此,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个性的解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加快了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进程,学生的鉴赏能力上升至一个新层面,学生受益匪浅。在探究“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过程中,既有个性的解读,又兼顾解读不走向混乱,让学生在文学长廊中尽情遨游,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乐趣。

对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都会“各以其情而自得”。即使同一部作品,也有很大的“个性”。所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培养阅读个性,才能使学生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最终获得愈来愈多的个性解读。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调动思维,丰富想像,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已经成为能够给老师和学生同时带来独特享受的一门艺术了。

【参考资料】:

1、《语文教育学引论》。(主编:阎立钦。副主编:倪文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主编:顾振彪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3、《语文课程新探》(主编: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

迢迢牵牛星教案范文第3篇

鹊噪

鹊灵信仰可追久远。西汉初年编纂的《淮南子》就曾有“猩猩知往而不知来,乾鹊知来而不知往”语。东汉高诱解释说:猩猩见人走过,能呼其名,日“知往”:人有喜事,乾鹊(喜鹊)则叫,曰“知来”。应该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了鹊灵信仰,其后这一信仰一脉相承了下来:“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见于未风之象”;“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

古人认为,喜至则有兆,喜鹊之兆是为“鹊噪”,也即“鹊声”:“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喜是个人主观感受之物,因而“鹊噪”所兆之喜也有多种指向。此如《朝野佥载》中记述唐时黎景逸“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有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后闻鹊语“敕果至”事;再如“喜鹊中午叫,表示婚姻吉”的婚姻兆;又如“鹊巢中有梁,见鹊上梁者必贵”的建筑兆等等。但更多的兆喜指向却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乾鹊噪而行人至”。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曾记樊哙问陆贾祥瑞应验事,陆贾答曰:“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小既有征,大亦宜然。”行人思归与亲盼行人归是人之常情,更是古代文人骚客抒愫的恒定主题:“乌鹊语干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我今庭中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鹊有传喜之用,游子归里是为大喜,以“鹊噪”兆“行人至”更是情理中事,再由“行人至”延伸为客人至更是顺理成章:“其鸣有吉庆事或客至。”

鹊兆升迁。

晋干宝《搜神记》卷九曾记:“常山张颢,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日:‘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符。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仕途升迁,是古代读书人的黄梁痴梦,以兆喜之鹊映兆升迁更是合乎情理。正因为鹊兆升迁,所以人们又称预知升迁的人为“喜鹊”:“窦申者,参(窦参)之族子。累迁至京兆少尹,转给事中。参特爱之,每议除授,多访于申,申或泄之,以招权受赂。申所至,人目之为喜鹊。”

鹊桥

除了以“噪”兆喜的鹊灵信仰外,在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中,喜鹊又有搭建“鹊桥”之能。民间传说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上天搭起引渡之桥,俗呼“鹊桥”。

牛郎织女本是天上二星,其事早见《诗经・小雅》:“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此时织女牵牛故事已现雏形。汉时,则现鹊桥情节:“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至南北朝时,牛郎织女故事已与今说无异:“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红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任肪《述异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吴均《续齐谐记》)

《诗经・(庸阝)风》有《郭之奔奔》诗,中有“鹑之奔奔,鹊之疆疆”句。诗中用“奔奔”、“疆疆(音疆)”形容郭(鹌鹑)鹊(喜鹊)居有常匹、飞则相随的样子。此时古人已有喜鹊相偕而飞的认知。秋高气爽时,喜鹊高翔则又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思的空间:“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别离苦,夫妻之别离最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反之,相聚喜,别后夫妻相聚更喜:“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以表现离愁别绪为主题的牛郎织女故事中,为别离一载的牛郎织女搭上鹊桥供其欢愉,非相偕而飞的报喜鸟――喜鹊莫属,'这也更符合国人大团圆的思维惯势。

“鹊桥”的搭建,更多体现了是人类“格物致知”、借他物抒己情的理想表达过程。

鹊登枝

自“鹊噪”而“鹊桥”,经过人类文化洗礼的喜鹊,以“疆疆”之形秀于外,以“鹊噪”、“鹊桥”之灵惠于中或,“报”(喜)或“搭”(鹊桥),喜鹊在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品格的同时,遍登文化之枝,也完成了其为文化报喜鸟角色的丰满塑造:人们摹其形,托其名,寓其义,吟其事。

民间吉利画堪称摹鹊形、托鹊名的典范之作。双鹊对飞或对视,中置古钱图案,以“钱”谐“前”,称《喜在眼前》;一獾仰天而望,一鹊高飞俯视,两相对望,以“獾”谐“欢”,称《欢天喜地》;两只喜鹊登于梅花枝头,以“梅”谐“眉”,称《喜上眉梢》;两鹊相对而视则称《喜相逢》,等等。其他诸如民间建筑、日用物什上更是不乏喜鹊的影像。民间庭院照壁、厅堂屏风多画“喜鹊报春”图,背面雕以鹊形的铜镜称“鹊镜”,画有喜鹊的锦被称“鹊锦”,绣有喜鹊的锦袍称“鹊袍”,形如喜鹊的酒器称“鹊酸”,等等。兆喜之意皆然。

迢迢牵牛星教案范文第4篇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因为其中确实已蕴含着一定的古典内涵。但是我还不满足于此,非要追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于是就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两种解读,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要主动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都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上面,为了使探索更为深入,不要一叶障目,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于是我想到了《西游记》和《悟空传》的比较阅读。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原作固然有无穷魅力,假设的情节又激活了一个个体对原作的解读,真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只要能准确搜寻出问题的核心和裨,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纲举目张,即所谓“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无路请缨,壮志难酬的遗憾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还能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要琢磨提问的角度,尽量使问题提的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迢迢牵牛星教案范文第5篇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主要有贴春联、贴挂签、贴门神画、放鞭炮、拜年、吃饺子等风俗。

春节,古称元旦,是最受国人重视的传统节日。最初是为了祭天祭祖,后来又增添了驱鬼避邪的内容。因桃“味辛气恶,物或恶之”,可以“压服邪气,制百鬼”,就出现了桃符,五代时演变为春联。春节燃放爆竹,也是含有驱禳意义的活动。到后来,逐步转化为祝福游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就

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和希望

的民俗风情画。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有吃元宵、点彩灯、猜谜语等风俗。

元宵,又称上元、元夜、元夕、灯节,说明这一节日活动主要在晚上进行。张灯之俗始于东汉,汉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以示佛法大明。宋代时观灯之风最为盛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燃放的烟火、载歌载舞的艺人、盛装说笑的游女,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三、社日

约在春分前后和秋分前后,主要有祭神、宴饮、竞技等风俗。

社日是古人祭祀社神(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节日,分春社和秋社。历代帝王在主祭仪式后,会象征性地推三下犁杖,以示“亲自躬耕”。农家则在宰牲祭神后分享祭物,“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社日》),描绘了农人过节时的快乐,演染出“桃花源”式的美好生活。

四、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主要有修禊(xi)、踏青、宴饮、赋诗等习俗。

上巳节时,古人都去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称为修禊,后逐步被游春取乐替代。“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描写的就是上已节流觞吟咏的事情。

五、寒食节

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主要有禁炯火、吃冷食、插柳枝等习俗。

寒食也称烟火节,相传起于春秋时期介之推的故事,晋文公为了悼念他,下令这天禁止烧火做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韩翎《寒食》)。唐代清明时,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六、清明节

清明节占时也叫三月节,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H的只有清明。主要有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拔河、植树插柳等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纷纷细雨传达了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只有借洒才能消散心头的愁绪了。

七、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主要有结彩缕、对月穿针等习俗。

七夕是古代女子特有的节日,活动主要在晚上进行,故称七夕。七夕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相传两人被王母分隔在天河两岸,“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通过鹊桥相会一次,“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足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七夕这天晚上妇女都要在院中陈设瓜果,进行对月穿针引线的竞技游戏,以表示向织女乞求灵巧,又称乞巧节、女儿节。

八、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主要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风俗。

中秋又作仲秋,夜月又圆又大,被古人看作团圆的象征;客居他乡的游子也常常借助明月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因此又称团圆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借对兄弟的思念,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了深挚的慰问和祝愿。

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饮酒、吃花糕等习俗。

重阳又称重九,登高赏菊等习俗来自东汉人费长房的传说,主要是出于消灾避祸的目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质朴真切地表达了客居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而在《采桑子・重阳》中更赋予了新的意义,“战地黄花分外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唱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豪情。

十、小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主要习俗是祭灶。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传说这天灶神向天帝报告民间的情况。祭灶时还要供灶糖,以黏灶神之口,使之不能说坏话。接送灶神的仪式,一般不让女眷参加,故有“男不拜月,女不送灶”之说。“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米,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鲁迅《祝福》),送灶时的热闹气氛,反衬了女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十一、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