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求和教学总结(精选5篇)

  • 高斯求和教学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的课程标准已出台并逐渐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基本深入人心,具体表现在教材的改革,对教师要求、考试制度等的一系列变化上。但怎样将新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成果展现出来,怎样及时有效的反馈其效果并给予评价,笔者认为在推进教育改…

高斯求和教学总结(精选5篇)

高斯求和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86-02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的课程标准已出台并逐渐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基本深入人心,具体表现在教材的改革,对教师要求、考试制度等的一系列变化上。但怎样将新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成果展现出来,怎样及时有效的反馈其效果并给予评价,笔者认为在推进教育改革背景下,同课异构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同课异构,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促进完善教学,进而补充升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一课的同课异构来解读三位优秀老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思考。

1 导入环节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也是如此。导入的好坏是决定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罗斯福新政一课,三位老师的导入风格迥异。潘老师的导入以罗斯福照片引出罗斯福的生平。就导入功能而言,潘老师的导入如磁铁一样具有定向集中功能,但是从新课标精神来说,一个成功的导入应具备这三个衡量标准:是否重提升、是否重探究、是否重分析,由此潘老师的欠缺点可明显发现。陈老师的导入引进奥巴马连任成功的时事,并引用其中一句话: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提问:奥巴马为什么这样高度赞扬罗斯福的新政,以此引出罗斯福总统。陈老师引用时事政治导入,将历史内容与时事联系,使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熟悉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起学生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俞老师的导入展示罗斯福的人物漫画,继续展示一则对话:罗斯福朋友的说“假如你成功了,你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如果你是罗斯福,如果我失败了,我将会……最后给出罗斯福的回答:“假如我失败了,我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总统”,提问为什么罗斯福会这样回答,以此引出罗斯福新政。俞老师的导入特色是设置悬念法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体验罗斯福这一角色,抓住兴趣点,使学生回归到历史人物的情境中,最大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 活动环节

新课改以后,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教材内容、教学手段等教育体制发生彻底的变化,将这些变化浓缩在一节课堂中,其凸显点在教师地位的转变上,这是因为国家规定的历史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任务,都由历史教师负责实施。新课改要求建立“双主体”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由历史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体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另一方面需要历史教师在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实现教师自我“主导性”的发展,即历史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同步发展。通过三位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探究分析他们怎样体现“双主体”地位。潘老师针对罗斯福新政内容设计了“一站到底”的游戏。让学生分组找工业、农业领域的政策措施,然后代表进行一战到底答题。潘老师引进学生熟悉喜爱的“一站到底”节目游戏,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表格框架,总结知识点,清晰明了。但是结合教学效果,活动中仅仅让一位同学答题,冷落忽视了其他学生,极大地减弱活动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在过程中老师多加引导启发,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样,让学生之间多些讨论,然后再结合所有学生答案,按学生理解完成表格。陈老师的活动主题为:请你为困境中的美国出谋划策(智囊团角色扮演)。根据当时罗斯福身边存在的第一智库,模拟历史情境。将学生分组扮演农业委员会、金融委员会、社会福利与救济委员会等角色,陈老师以农业委员会为范例,提出减耕减产,政府补贴的措施,再由各组委员会说出各自的措施。陈老师模拟历史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具有创新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地位成功诠释。但是高一学生对金融、工业、社会福利和救济方面的知识几乎是没有什么接触的,活动的目标任务没有有效完成。俞老师运用展示史料,提出三个相关问题,并以农业为范例,结合史料分析了农业政策,然后让学生请依据示范,自主选择罗斯福新政某一领域分析他是如何应对危机。俞老师采用范例教学法,其好处是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之处是要求老师对教材、基础和范例的知识结合点和把握度必须十分准确,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对于高一学生准确寻找和把握史料的能力,笔者认为他们不具备时间、精力,没有能力有效完成。另外因为范例教学的集中化,这个知识点占去一半课堂时间,这对于高中学生的课堂任务和心理负担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3 知识点总结环节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是教学任务的重难点,而且也是关键的“豹尾”部分。好的结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把握重点,掌握难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潘老师重点在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分析了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再由特点延伸到影响。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发现,潘老师重点完成了第二条标准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而对于要求的第一条: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潘老师显然忽略了新政的历史背景。陈老师的结课提出新政之“新”之所在,提供对比资料,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第三条: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显而易见,陈老师的结课内容虽然重点突出却不全面,从社会制度角度分析,新政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影响是什么,陈老师未提及这一知识点,另外分析新政“新”的意义所在时,仅将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政策对比是不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应该追本溯源。俞老师运用五则相关材料,通过史料解决问题。史料避免了书本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使学生有兴趣和老师一起研究史料,并积极总结知识点,完成结课。另一方面运用史料可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并且在史料研究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结合教学设计和听课记录发现,俞老师在结课时,占用太多时间,结课部分太过繁重可能引发两个不良结果:(1)时间分配不均衡合理,会使其他课堂教学环节时间被迫缩短,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2)结课部分是课堂最后环节,学生在课堂最后相对比较疲劳,如果结课太过繁重,会使学生失去注意力和兴趣,从而使学习效果减弱。

结合新课改来看,以上老师们都明确体现了师生间的主导-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同课异构的创新点在于异构,而异构并不是要全面涉猎,将所有方法、策略和内容都融合进去,它并不是“教学火锅”,异构应是“特色菜”,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该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高斯求和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多元化,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间的衔接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俄罗斯两大层级高等教育(5级和6级)的衔接以及两大类型高等教育(5A和5B)的沟通来看,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四通八达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使得整个高等教育学制貌似分支型,实质上却融为一体,近似单轨型。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1-0071-05

Converge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all Levels and Typ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Russ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ar and System

YAO Jia-hui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men 361024, China)

Key words: Russia; higher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vergence of different levels;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verge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all levels and types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two levels of higher education (Level 5 and 6) an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types of higher education (5A and 5B) show that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exist in Russi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y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with clear division in between them. The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itute a complete and comprehensive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 making the whole higher education both diversified and integrated at the same time.

高等教育体系完善与否取决于各级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和各类高等教育的顺利沟通。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是不同层级和类型高等教育间的连接方式,具体包括课程、教材、设施、制度等方面内容的衔接。其中,制度衔接是保障,课程衔接是核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规定,将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阶段;第二阶段(序数6)相当于博士生教育阶段。第一阶段分为5A、5B两类,5A类是理论型的,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5A类又分为5A1与5A2,5A1一般是为研究做准备的,5A2一般是具有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5A类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并可获得第二学位(硕士学位)证书,其“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或接受高技术要求的专业教育”〔1〕。5B类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也可以延长至4年或更长,学习内容是面向实际、适应具体职业要求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1〕,也就是“劳务市场所需要的能力与资格”。而第二阶段(序数6)则“指可获得高级研究文凭(博士学位)”,“旨在进行高级研究和从事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2〕。据此俄罗斯高等教育在高中之后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高等教育;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从本科直达博士层次,一贯到底,自成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则仅达到大学二年级(相当于专科层次),体系尚不完善,但升学进路畅通,两者构成了俄罗斯高等教育框架体系。并将从制度建设和课程设置两方面探讨俄罗斯两大层级高等教育(5级和6级)的衔接以及两大类型高等教育(5A和5B)的沟通。

一、两大层级高等教育(5级和6级)自然衔接

俄罗斯人秉持“大职业教育”的理念,将整个高等教育视为职业教育。事实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目前俄罗斯人心目中的高等职业教育①和大学后职业教育②就是俄罗斯普通高等教育。而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俄罗斯却被划入中等职业教育的范畴。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分为基础型和提高型两种。其中,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仅达到专科层次。因此,俄罗斯不同层级高等教育(即5级和6级教育)的衔接,实际上只是普通高等教育内部层级间的衔接,因为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只达到专科层次。

那么,5级和6级教育如何衔接呢?从制度建设来看,普通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专业学院、研究型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都提供5级教育。其中,普通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此类大学重点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和少量的大学后职业教育)、专业学院重点提供5A教育,即以提供本科教育③为主、副博士教育为辅;研究型大学也提供5A教育,但重点实施6级教育(副博士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则提供基础型和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其中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5B教育。5A和6级教育同属于普通高等教育,5B则是类型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型大学、普通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专业学院等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士学习期限为4年,硕士和文凭专家在学士基础上再学习1~2年。在制度建设上,这些院校形成阶梯式交叠,即普通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专业学院与研究型大学前4年或前6年的教育相通,达到学士或硕士(和文凭专家)教育层次;研究型大学与普通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专业学院相交叠,并向上延伸几年,达到副博士或科学博士教育层次。

就课程设置而言,为了保证教育体系的统一性,俄罗斯政府通过法律、决议等各种政策法规从培养目标到具体的教育标准(包括基本教学大纲、必修课程、学习期限等)对各级高等教育均做了详细的规定,使得5级和6级教育间以及这两大层级内部各小层级教育间的课程衔接都极为紧密。

在培养目标方面,《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为“培养和再培养相应水平的专门人才,满足个人在中等(完全)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的加深和提高教育程度的需求”;大学后职业教育能“为公民提供在高等教育基础上提高教育程度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的可能”〔3〕。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是由三级不同但又相互连续的教育组成。根据《俄罗斯联邦关于建立高等教育多级结构的暂行规定》,第一级教育包含在第二级教育之中,是第二级教育的前两年阶段;第二级教育是“为个人提供掌握关于人、社会、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体系的可能性。同时提供获得基本的自然科学素养和相关职业基础知识的可能性”〔4〕;第三级教育是在第二级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能独立从事创造性职业活动的专家为目的”。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教育的培养目标紧密衔接,并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而逐步深化,大学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相互衔接,并在高等职业教育基础上有所提升。总体而言,层级越高,培养目标逐渐从基础型、专业型向研究型方向发展,一层扣一层,层层递进。

在教育标准方面,为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及大学后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系统的前后连贯和有效衔接,俄罗斯联邦政府分别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及大学后职业教育标准。此标准包括联邦标准和民族地区标准两部分。其中,联邦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标准均包含了基本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基本教学大纲必修课的最低要求、学习期限、毕业生培养内容与水平的最低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以1994年8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例,该《标准》规定:在基本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上,高等职业教育第一级“是不完全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根据不低于高等教育前两年教学量的部分基础职业教育大纲进行”〔5〕,高等职业教育第二级是高等学校按照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第三级分硕士和专家培养两种。硕士培养是高等学校按照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的,即大纲由相应方向的学士教学大纲和第三级硕士教学大纲构成,专家则按另一种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即按现行的分专业培养“文凭专门人才”的教学大纲实施培养。根据《标准》的规定,“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应包括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一般科学性质的学科,也应包括具有职业用途的一般职业学科、专业学科和实习。教学标准期限不应少于四年”;第三级硕士的基础职业教育课程除基础职业教育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外,还包括不少于两年的专业培养,即“实习、毕业生的科研和科学―教育学活动,教学一般标准时间不少于六年”;第三级专家的基础职业教育课程包括“一般人文、社会―经济的、自然科学的学科、一般职业学科,还有毕业生各种职业活动所规定的专业及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在基本教学大纲必修课的最低要求上,《标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每一级的基础职业教育课程必修内容由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的联邦因素确定”,具体为:“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职业教育课程应规定学生学习如下必修学科:(1)一般人文和社会―经济学科;(2)数学和一般自然科学学科;(3)一般职业学科(供该专业方向或专业培养用的);(4)专业学科”。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级结构,以及各层级、各方向和专业毕业生培养内容与水平的最低要求。

大学后职业教育标准也以法令的形式做了类似的规定。而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另有专门的文件规定。例如,《俄罗斯联邦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1993年8月10日第42号决议的附件》指出:“高等学校有权把硕士毕业考试结果作为研究生考试的成绩。学习硕士课程的学生可以被允许进行副博士最低限度的考试。”〔4〕由此可见,除了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各自课程都有统一的国家教育标准外,两者间又通过畅通升学途径、互认考试成绩实现自然过渡。

下面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自然资源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士、硕士、文凭专家和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为实例来详细说明。从该专业“学士”和“文凭专家”的教学计划中不难发现,在基础课程中,人文学与社会经济学8门必修课程、普通数学与自然科学9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以及每门课程所需修习的学时数完全相同,“学士”教学计划中的5门选修课,在“文凭专家”教学计划中除了1门选修课外,其余的均为必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学士”教学计划有19门主修科目,“文凭专家”教学计划有21门主修科目,其中有15门相同,占专业基础课主修科目的3/4,只是有些科目的学时数有所区别而已,如大气层理论、水圈理论、生命安全、生态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在专业课中,“文凭专家”教学计划中所有专业方向共同的专业主修科目在“学士”教学计划中均有,不过某些科目的学时要求略有不同。此外,“学士”教学计划中还有2门可供选择的选修科目,“文凭专家”教学计划没有选修课。但是,“文凭专家”教学计划比“学士”教学计划多出了具体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如环境资源管理方向专业课程6门,限制选修课1门,选修课3门。总之,两种教学计划需共同修习的课程有44门,完成相同课程所需的学时,学士为6680学时,占总数7776学时(不计培训实践6周,国家考试1周,论文撰写4周)的85.91%;文凭专家为6944学时,占总数8694学时(不计培训实践30周,国家考试2周和论文撰写12周)的79.87%〔6〕。

就“硕士”和“文凭专家”的教学计划而言,由于硕士是在学士基础上再学习两年方可获得的,将“硕士”和“文凭专家”相当年级的课程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硕士阶段仍开设哲学自然科学、外(俄)语等基础课程,“文凭专家”教学计划中的相当年级不再开设此类课程。此外,硕士阶段开设的专业课程比“文凭专家”相当年级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更偏向基础和理论性,如方法论研究、地球生态学、生物恶化生态学、工程及生态学等课程。同为“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教学计划仅有一套,而在“文凭专家”教学计划中却细分出“环境资源管理”、“生态监控”、“生态中的管理和营销”以及“自然资源利用”四个不同方向。但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修习时间不多,总共仅为1060学时,占所需修习课程总学时的12.18%。硕士教学计划中课程学习和科研时间大致各半,而“文凭专家”教学计划中实践培训时间多达30周(相当于1620学时),占教学计划学时总数11080学时的14.62%〔6〕。

副博士教育阶段(相当于欧美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计划规定了要修习历史和哲学、外语等基础课程,但分别仅为100学时,其职业性科目(含专业性科目)、教学法等分别为480学时、100学时,并从选修科目(共500学时)中选修300学时,约占个人学习计划总时间7560学时的14.29%;科研总时间为6480学时(120周),占个人学习计划总时间7560学时的85.71%〔6〕。

由此可见,在硕士和文凭专家两种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前4年属于基础高等教育(相当于学士教育)阶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大部分相同,只是其中有些课程的学时要求不同,但差别不大。到了完全高等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分化为两种:一种是按研究方向培养的硕士,其课程设置偏向基础性和理论性,并要求进行科研训练,课程学习与科研时间大致相当;另一种是按专业培养的文凭专家,其课程设置偏向应用性,并强调实践训练。进入副博士教育阶段,仍要求学生学习历史、哲学和外语等基础课程以及相关的职业性、专业性科目,当然,课程的学习时间明显减少,而科研训练时间大大增加。由于副博士教育阶段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与硕士、文凭专家课程设置存在不少相同之处,从硕士和文凭专家教育层次向副博士和科学博士教育层次流动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完全高等教育以下各级高等教育,包括不完全高等教育、基础高等教育,由于实施相同的教学大纲,层级间的衔接就更为紧凑。由此推断,在高中基础上的6年制硕士教育和5~6年文凭专家教育可以顺利沟通。

总之,由于俄罗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各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标准,保证了各级教育课程内容的共通性及前后连贯性。虽然此处仅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各层级的课程设置为例,但可窥一斑而见全豹。正是这种统一规定的最低教育标准,使得重点实施基础高等教育的专业学院、重点实施完全高等教育和基础高等教育的普通大学和专业大学以及重点实施大学后职业教育的研究型大学等分工不同的各级高校之间紧密衔接,顺利过渡。

二、两大类型高等教育(5A和5B)相互沟通

在俄罗斯,除了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还有被划入中等职业教育范畴的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即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在技术专科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college)等教学机构中进行。技术专科学校是以苏联时期水平较高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为基础建立的,与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属于同一层次〔7〕。而高等专科学校则是介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有研究表明,俄罗斯高等专科学校提供基础型和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但与技术专科学校不同,其所提供的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在高教分类上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分类标准中的5B〔8〕。因此,两大类型高等教育的沟通实际上就是高等专科学校提供的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提供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以下分别从制度建设和课程设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制度建设来看,属于5B的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的承担主体是高等专科学校,其与实施普通高等教育(5A)的大学(或学院)的“基本年级结构的头两年是相连的”。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可以不经考试直接进入大学或学院第三年级相应专业继续深造。

就课程设置而言,提供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提供普通高等教育的研究型大学、普通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及专业学院的课程沟通极为顺畅。高等专科学校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除了招收第二阶段的优秀毕业生外,还招收各类日课、夜课、函授、走读等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开设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包括本专业的课程以及信息工艺学、商业活动知识和技能等,属于不完全高等教育层次〔7〕。事实上,高等专科学校和大学(或学院)都按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教育,只不过高等专科学校是根据不低于高等教育前二年教学量的部分基础职业教育大纲进行的。而基础职业教育大纲规定了必修课的内容,即包括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一般学科,以及职业学科、专业学科和实习等。正是由于两类高等教育按照同一大纲实施教育,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的最低要求,使得高等专科学校和学院(或大学)的可渗透性极强。

总之,俄罗斯两大类型高等教育的沟通与美国相类似,但仍有区别。俄罗斯高等专科学校的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可以不经考试直接进入普通高校对口专业的三、四年级学习,但选择余地比美国小,必须实行对口专业转学。而且,美国两类教育可以双向沟通,俄罗斯却只能单向进行。

三、结论

1.高等教育体系貌为分支型,实质上接近单轨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俄罗斯普通高等教育在高级中学的基础上向上延伸,到了大学阶段,经过本科教育,一直延伸至副博士或科学博士(分别相当于欧美的博士和博士后)层次,一贯到底,体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当于高中层次的基础型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向上延伸,达到相当于大学二年级就终结了,好像仅为从高中阶段延伸上来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细小分支。因而,在形式上,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貌为分支型。然而,俄罗斯的本科教育只有理论型本科和应用型本科之分,不存在职业型本科课程,高等专科学校提供的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在相当于大学二年级时就终结了。而且,实施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除了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外,还同普通高校一样按照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教育,开设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毕业生若想进一步深造,可以不经考试直接转入普通高校对口专业的三年级继续学习,两类教育在此阶段课程基本相通,可以融合。因此,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貌为分支型,实质上接近单轨型。

2.高等教育体系内部两类教育分工明确,升学路径畅通

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前者层级完善,后者尚未成体系,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却能运作自如,关键在于:一是普通高等教育内部各级教育间衔接紧密。前已提及,为了保证教育体系的统一性,俄罗斯政府从法律、决议的高度规定了各层级高等教育的内容,从培养目标、基本教学大纲、必修课程到学习期限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正是由于各层级高等教育内容追求“统一”,层级间的紧密衔接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二是职、普两类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如前所述,高等专科学校的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最高层次仅达到相当于大学二年级就终结了,并没有继续向上延伸至学士或硕士教育层次,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都是按照同一大纲实施教育的,只是前者按照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前两年的教学量施行教育而已。因此,高等专科学校的提高型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要么直接就业,要么无需经过考试可以直接升入大学(或学院)相应专业的三年级继续学习。由此可见,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内部,职、普两类高等教育分工明确,但相互沟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确保学生升学进路畅通,并可自如应对社会的各种需求。

注释:①

在俄罗斯本科教育包括硕士层次,但此处指通常意义上的本科教育。

②在俄罗斯,此处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大职业教育概念,包括不完全高等教育、基础高等教育、完全高等教育三个层次。

③在俄罗斯,大学后职业教育包括副博士和科学博士教育。

参考文献:〔1〕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S〕.教育参考资料,1998,(18):25,26.

〔2〕潘懋元, 吴 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1):3.

〔3〕李建忠,刘松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对我们的若干启示〔J〕.教育探索, 2008,(9):12.

〔4〕王忠烈.外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规选编〔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5,64.

〔5〕王 媛.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8:24.

〔6〕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Curricula and programs of “Bachelors and speshialists preparation”〔EB/OL〕.(2011-08-25)〔2011-08-26〕.pfu.edu.ru/en/.

高斯求和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山东省 俄罗斯 职业教育 合作潜力

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源远流长,尤其是近几年,俄罗斯经济复苏,与中国关系持续升温,不论是从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引导,还是从民间的中介留学,中国与俄罗斯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态势良好。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大省,又是中国俄语教育大省,目前学习俄语的中学生有近2万人,开设俄语专业和有俄语教学的高等院校达24所,山东省与俄罗斯在教育方面一直保持比较频繁的合作联系。俄罗斯的职业教育在苏联时期曾为苏联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在苏联解体后一度遇到重重困难,但是经过改革已经建立起了大职教的概念。俄罗斯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当前山东省与俄罗斯职业教育合作的潜力巨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加强国际合作是山东省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职业教育在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山东省拥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1所,在校生83万余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2.45%。山东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从1998年山东省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起,山东高职教育走过了15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山东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为山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但是,不容否认,山东省高职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依然认为普通高中、普通本科才是正途,而高职院校都是不入流的学校,上高职院校就是混日子,低人一等,或者认为高职院校就是培养技工的。其实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即技能性教育为主的专门教育。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普通大学生毕业后即失业,就业压力大,与此同时社会对技能型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高薪难觅专业技术人才的现象,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因此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对满足社会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不合理,实践性教学还达不到社会的要求。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生产第一线所需的实用型技术工人和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技能型人才。但目前我省的职业教育培养结构,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能及时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采用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外出实习的模式,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仍然欠缺。

第三,师资总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缺少“双师”型教师。由于体制的原因,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仍以专职教师为主,无法吸引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或者在国内知名企业的一线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教学。而高职院校教师自身也没有形成定期培训、充电的制度,教师的动手能力较弱,影响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要从内部找突破,要认真剖析自身情况,找出优缺点,尽力发挥自身优点,打造出特色和长处,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回避,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加强与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多方共同努力打造山东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二、俄罗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成果值得我们去吸收和借鉴,并为中俄职业教育的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我们分析了俄罗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成果,希望为山东省和俄罗斯的职业教育合作找到接点。

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在俄罗斯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百年多来,“作为近代机器化生产产物的中等职业教育,曾在苏联国民教育体系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主要作用”。但20世纪90年代,即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深入展开,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却面临重重困难。直至90年代中期,在国家发展和振兴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出台之后,它才重新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目前,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俄罗斯国家教育计划和国家教育标准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终身教育系统中专业人才培训、再培训和进修的重要板块”。现在终身职业教育的观念在俄罗斯已经深入人心,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第一,打通职业教育之间的纵向沟通,树立“大职教”的观念。目前俄罗斯终身职业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连续职业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选择最适当的形式接受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也被分成若干阶段,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满足更多人的职业教育需要。而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大职教”的观念一直没有得到普及,以致人们普遍重视学历教育而贬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生源往往都是高考过后、本科、专科招生之后的学生。他们普遍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这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第二,重视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课程体系框架中,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教学时数占总课时的25~30%。而我国由于受课时的限制拼命压缩一些文化课程,导致现在学生的人文修养普遍不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视野比较狭窄,这些都不利于在专业课上的精进。

第三,建立资格证书体系,促使职业证书国际化,开展职业技能大赛。针对职业技术发展,制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和考试制度。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注重与国际接轨,证书国际化,是新时期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明显特点。俄罗斯国内在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时就已经将欧洲统一大市场作为目标,采用欧盟5级技能等级标准体系,这样可以保证俄罗斯人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使其公民获得的国内毕业文凭和证书能与欧洲各国的文凭等值,保证在俄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三、山东省与俄罗斯科技经贸领域的广泛合作给山东省与俄罗斯职业教育合作带来了机遇。

山东与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的科技合作起步较早,层次较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目前,在山东省内已建立了烟台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济南中白高科技合作园、济南中乌高科技合作园三个合作基地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山东省-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济宁乌拉尔工业园、中俄合作冶金技术研发中心、德州科隆载体研究所等一批合作基地和机构,形成了“三园多点”的合作布局,一大批合作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山东省与俄罗斯在科技经贸领域的交流合作迫切需要既懂技术又懂语言的人才,这为双方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契机,为山东省内的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提供了条件,一方面引进俄罗斯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经验,避免走一些弯路,另一方面也为将来学生的就业和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山东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一直比较密切,为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契合点,也为山东省一些职业学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在去年俄罗斯轻型金属结构构件科研设计工艺总院和德州市技工学校就开展科技经济协作问题进行了广泛洽谈,最后签订了协议书,双方正式建立了科技经济协作关系。该项目成功后,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变废为宝,防治环境污染,减少耕地占用,促进德州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开始了德州市技工学校与国外科研部门合作的有益尝试。这样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创造经济上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为技校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第二,山东省与俄罗斯的合作项目将为中俄职业教育合作提供平台和出口。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因此真正做好出口,搞好就业是职业教育可以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山东省与俄罗斯的众多科技和经贸领域的合作项目可以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实习机会,增强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前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为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山东省虽然是一个与俄罗斯无地缘关系的省份,但是在教育、经贸、文化等方面一直与俄罗斯保持紧密的交流和合作,在之前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双方应积极挖掘在职业教育方面进行合作的潜力,为今后双方的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互惠互利、互通有无的双赢结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韦韦.职业教育看山东——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徐曙光谈职教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04.

[2]张统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09.

[3]田道勇,阎亚军.入世后的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构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01.

[4]张丹华,孙嘉萍.《俄罗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浅议》.《外国教育研究》,1999(4):33.

[5]高玉洁.《变革中的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上海教育》(半月刊),2006(6):38.

[6]俄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教育通讯社网,http://ed.gov.ru/prof-edu/sred/rub/.

高斯求和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者简介:董舒文(1985-),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于翔(1985-),男,辽宁大连人,辽宁教育研究院《现代教育管理》编辑部,研究实习员。(辽宁沈阳110034)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16-02

一、博洛尼亚进程对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博洛尼亚进程最早起源于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市召开的欧洲高等教育会议。本次会议结束之后,在与会参与国的共同努力下公布了《博洛尼亚宣言》,该宣言的签署及公布标志着“到2010年,在全欧洲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高校区域”计划的正式提出,被公认为是博洛尼亚进程的纲领性文件。《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重新部署高校结构,将高校学制分为学士和硕士两级,引入高校学分转化制度,便于不同国家间的课程得到互认,促进欧洲各国间的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流动。2011年,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力在欧洲进一步扩大,以区域合作形式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深入推行,并始终对其他非成员国家开放,成为了教育领域的欧洲的“联合国”。

1.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

俄罗斯最早于1999年就开始谋求加入博洛尼亚进程,但是一直到2003 年9 月,俄罗斯才在时任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部长菲利波夫的积极倡导与努力下,在柏林召开的欧洲国家教育部长会议上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并正式加入博洛尼亚进程。

此外,在俄罗斯的带动下,前苏联国家和独联体国家也纷纷加入或正在准备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如2005年,乌克兰教育部长也在卑尔根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2010年3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决定接收哈萨克斯坦加入博洛尼亚进程。2010年7月,白俄罗斯又成为加入博洛尼亚进程的第8个独联体国家(第10个前苏联国家)。

2.俄罗斯应对博洛尼亚进程而进行的改革

博洛尼亚进程一项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整合欧洲的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欧洲各国高等教育原有的的体制壁垒,确定欧洲范围内高等教育系统的框架。加入博洛尼亚进程标志着俄罗斯成为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新成员。博洛尼亚进程将有助于密切俄罗斯国家教育体系和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联系,提高俄罗斯国家科学、教育领域的一体化水平,提高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此后,在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过程中,俄罗斯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博洛尼亚教育标准在俄罗斯高校的落实。

首先是改革学制结构和学位制度。为了提高俄罗斯国家在国际教育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能与欧洲及与国际接轨,以适应社会对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俄罗斯对2004年的多学位制度的法律草案进行了进一步改革深化,并于2007年10月通过了《高等教育实行“学士―硕士”两级学制法》,开始实行双学制,仍然保留了5年制的俄罗斯传统大学学制,即人们常说的高等教育双轨制。

其次是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层次,重新给高校定位,并实行新的高校分类。如俄罗斯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大学和联邦大学的积极评选与创建。2008年10月,俄罗斯总统又签发了总统令《实施建立国家研究型大学的计划》,计划建立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旨在提高俄罗斯的科研水平和研发实力,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为落实俄联邦《教育体系改革主要任务》,建立高效的教育创新体系,俄罗斯教育科学部于2006年颁布了创新型大学评选标准。评选的对象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和农业等具有优势资源的学科领域。

上述措施的实施都是俄罗斯为了获得欧洲认同和世界认同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但高等教育国家化道路并不仅仅局限在这几方面。针对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俄罗斯还做了一些其他有益的尝试。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探索

俄罗斯在其高等教育国家化的进程中,针对欧洲做出的调整是其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但是,除了针对欧洲,在针对独联体国家、远东地区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国际化合作方式,进行了诸多不同但是同样有益的尝试。

1.针对独联体国家

由于俄罗斯与独立国家及其他前苏联国家有着历史的渊源,因此在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等诸多领域内都有着太多的相同点,因此在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与独联体国家的合作及交流就更显容易而且手段较多。

(1)直接开办大学分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前苏联的遗产,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体现在高等教育体统内,就是俄罗斯继承了几乎全部前苏联的优秀大学,如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友谊大学,等等。而其他加盟共和国在前苏联解体后基本都面临着高等教育系统的重建或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问题。为此,借用俄罗斯的高等教育资源,借助俄罗斯优秀高校的力量,在本国建设联合分校成为了一条有效的捷径。于是,一时间,各个独联体国家都开始谋求与俄罗斯合作,也给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契机。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该国教育部部长阿布杜扎鲍尔・拉赫莫诺夫2010年4月12日在首都杜尚别召开的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从2010年9月的新学年开始,设在杜尚别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分校将会开设两个新的系,并在此后不断增加合作范围。在谈及塔吉克斯坦目前赴国外留学的大学生时,拉赫莫诺夫说:“有超过5000名塔吉克斯坦大学生选择了到俄罗斯学习。而选择到其他国家的大学、学院、中等社会学校学习的塔吉克克斯坦学生数量则不多,即便是选择人数较多的美国和中国,也只是分别有1500多名和200多名塔吉克留学生,而选择留学马来西亚(60名)、瑞典(15名)、比利时(15名)和德国(10名)的数量更是稀少。”由此可见,俄罗斯的教育服务对塔吉克斯坦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世界教育服务市场的国际竞争中,俄罗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和边缘地位。另据拉赫莫诺夫介绍:目前就读于杜尚别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分校的学生只有45人,分布于数学系和国际关系系。现有的专业设置已经满足不了塔吉克斯坦学生的需求,因此建议再增加开设几个新专业,如地质和地质勘探学以及语言学。目前塔吉克斯坦已经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校长维克托・萨多夫尼奇达成了谅解和共识,从2010年9月塔吉克斯坦的新学年开始,设在杜尚别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分校将会开设两个新的系,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加强两国的教育合作。

(2)直接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俄罗斯教育科学部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在杜尚别参加独联体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时表示,在过去10年中就读于俄罗斯大学中的独联体留学生数增加了10倍,为了进一步实施国际人才交流,俄罗斯还将继续扩大对独联体国家的留学生招生规模。富尔先科说:“早在2001年,俄罗斯分配给独联体国家留学生的招收定额只有535人,而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5000人。”他还表示:“目前在俄罗斯学习的独联体国家留学生总计有7万人,其中2万人的费用支出由俄联邦政府承担。另外,富尔先科还表示:“目前我们(俄罗斯)正打算进一步扩大(与独联体国家的)留学生、研究生还有教师的交换规模。我想这将成为我们进一步实施国际人才交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2.针对远东地区国家

在远东,俄罗斯主要针对中国、韩国、日本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针对不同国家,采用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1)主要坚持与中国的合作,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为龙头,开展联合办学。2010年3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北京召开了有关教育领域合作的专家工作组会议。会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新闻局在11日的新闻稿称,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五国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将在2010年9月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建立的倡议是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于2007年8月16日在比什凯克上合组织峰会上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整合该组织成员国主要大学的能力。之后又于2008年10月23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会后,计划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部长在成立该组织网络大学方面进一步合作的议定书,并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教育部部长宣言。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将在两年内开学。根据规定,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分别来自五个国家,由51所院校参与组成,它们中包括隶属于俄罗斯外交部的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塔吉克斯坦的国立法律、商业与政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奥什阿德舍夫技术大学与哈萨斯坦萨特帕耶夫国立技术大学;其学生将在被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选定的本国高等院校中学习,所学专业(培养方向)包括生态、能源、纳米技术、地区学与信息技术,共计五个,而汉语和俄语将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基础语言,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将获得两份文凭――本人就学所在高校的文凭与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证书。为此所有法律规范基础已准备就绪。

(2)选择性地开展与日本、韩国的合作。俄罗斯尽管将在亚洲和远东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定位于中国,但是始终没有放弃与韩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领域合作。但是,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缘故,俄罗斯与这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也更多地局限于经验交流,在高精尖端科技领域合作更是凤毛麟角。在吸引留学生层面,俄罗斯对日本及韩国的留学生开放的专业仍较为保守,还以经济、社会、哲学等专业为主。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博洛尼亚进程对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的深远影响。国际化是俄罗斯高等教育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也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纵观博洛尼亚进程要求下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可以看到其不仅仅局限于对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接轨,反而转向了自身优势明显的独联体国家和远东、亚太地区的国家。而且其采用多种手段开展广泛的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孟繁红.俄罗斯高校对博洛尼亚进程的参与[J].教育评论,2011,(4):

160-162.

[2]于翔.白俄罗斯将加入博洛尼亚进程[N].中国教育报,2010-08-07.

[3]王书武.博洛尼亚进程对俄罗斯参与全球化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09,(1):36-38.

[4][5]于翔.王建国.近十年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及策略[J].航海教育研究,2011,(1):69-71.

[6]杜岩岩.俄罗斯创新型大学发展战略及其保障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1,(6):93-96.

高斯求和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人民版。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真正亲近历史。让学生成为历史真正的主角,感受并感悟历史。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教学的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二节内容,在本专题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这一节课的时代背景,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本节课的延续和发展,是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的例证。本节课有三个子目,分别为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经济遭遇危机的重创之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资本主义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政的措施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情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打破了原来的编年体的编排顺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跳跃性。加上学生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无法正常衔接起来。

因此在学习新政内容时,应该教会学生站在整个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高度看待罗斯福新政;指导学生基本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得出课本的隐性结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答案。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两个阶段,理解其特点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学习,培养问题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美国总统罗斯福》、《蓝鹰运动》、《大国的崛起》。

【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可知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突出的特点,都是以新政的内容作为出发点探究其特点、作用,特别突出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渐进性特点,因此,本节教学拟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设疑—探疑—释疑—解疑的思维方式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较好地完成课标要求。

【教学思路】

1.立意创新:把应对危机看成是全体民众都要参与的斗争,把新政的实施和成功看成是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全体民众的胜利。

2.创设情境:先以现实情境导入,再创设“经济危机下的美国”历史情境。

3.整合教学:突破“新政的背景—新政的内容—新政的特点、实质、影响”的程式化教学结构,利用史料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

情景创设:(多媒体打出罗斯福照片)

回顾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破坏,以及对胡佛政策的结果导入,曾经繁荣一时的美国现在变成了人间地狱,悲观、失望、饥饿笼罩在每一个美国人头上,此时的美国人民盼着一个强有力的人能将他们拯救出困境,而此时,一个人物应运而生。

照片上这位意气风发的历史人物是谁?这位历史人物是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领导美国人民度过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及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他开创了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之先河,开始了国家全面干涉经济的制度。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对新政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讲授新课】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教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反而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那么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

学生经讨论得出: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教师创设情境:打开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幸福的日子又来临》。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1)胡佛反危机失败;(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实施新政

教师讲述: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但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他执政后推进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了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时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但改革的决心已定,而改革又是全方位的,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多媒体图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和讨论新政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分组讨论后请2-3名学生概括总结。

3.渡过难关(恢复经济的效果)

教师:多媒体课件打出经济恢复柱状图。设问:为什么要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危机?

归纳: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走出了危机,在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使美国政府开始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教师概括讲述:二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重新繁荣。

4.总结

教师设问: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本课学习作答。

【板书设计】

罗斯福新政;

1.实施的背景;

2.主要内容及作用;

3.特点;

4.实质;

5.影响;

6.评价:串讲背景、定义、特点、实质、影响。

【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

【课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