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文化论文(精选5篇)

  • 敬畏文化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敬畏感的概述 1.敬畏感的定义。从字面意思分析,敬畏感是指人们既敬重有畏惧的一种感觉,它是人们对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其中“敬”是指恭敬、有理的意思,而“畏”则是指忧虑、畏惧。综合而言,敬畏感是指人们在对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种…

敬畏文化论文(精选5篇)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敬畏感;培养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精神生活却相对空洞,规则意识、法纪意识淡漠,导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面对诱惑,失去了判断力,从而逐渐堕落。从本质上分析,敬畏感的缺失在其中起了有很大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敬畏感培养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敬畏感的概述

1.敬畏感的定义。从字面意思分析,敬畏感是指人们既敬重有畏惧的一种感觉,它是人们对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其中“敬”是指恭敬、有理的意思,而“畏”则是指忧虑、畏惧。综合而言,敬畏感是指人们在对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避免犯错,与此同时,还要怀着一种忧虑的心态,是人们内心对外界某件事物怀着尊敬且不敢逾越界限的一种处事行为。因为敬畏,所以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才会有所顾忌,才不会出现肆无忌惮的行为。

2.敬畏感的内容。从内容方面分析,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性情感,它既包含了“敬”、同时又包含了“畏”,与此同时,敬畏感既包含又不局限于这两种情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敬畏感是人们进行处理事务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起源的角度分析,敬畏感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对一些事物的未知导致了对某些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生出尊重和畏惧的心态。根据调查显示,有些青少年对“鬼神”之说非常的敬畏,但是从本质上分析,他们对“鬼神”之说只怀有畏值那樾鳎却不存在敬重的情感,所以这也不能称之为敬畏感。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品质,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这种作用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极具稳定性。

二、敬畏感缺失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人们对未知的事物越来越少,这也是导致敬畏感缺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敬畏感缺失的原因,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诠释敬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

1.科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很多以前未知的事物都开始了解并熟悉,所以导致敬畏感渐渐的缺失。从敬畏感产生的角度分析,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未知,从而导致敬畏情绪产生,但是随着未知事物越来越少,敬畏感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他们生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年代,对于传统思想接触的机会较少,而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生活方面的培养,最终导致青少年精神生活的贫瘠。由于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形成了“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的观念。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也最终导致传统文化价值的降低,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道德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敬畏感也在这样的条件下渐渐缺失。

2.经济价值导向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人们的所有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益,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市场经济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敬畏感产生冲突,但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影响下,敬畏感对人们的约束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不良思想产生,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所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敬畏感的作用也正在被减弱。

3.传统文化衰落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思想,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有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经世致用之学,可见对其评价之高。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开始逐渐的没落,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没有机会去接触儒家学说,去学习和感受其中的精髓。对于中国而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是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重新建立起来,敬畏感将很难培养。

三、敬畏感培养措施

敬畏感是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敬畏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会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社会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此,加强敬畏感的培养极为重要,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加强他们的敬畏感培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秩序感培养。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如果无序,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混乱不堪。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个季节,如果四个季节发生颠倒,人们将无法适应环境。从天文角度分析,任何行星的运行都具有一定的轨道,所以世间万物都处于有序运动的状态。为了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首先就要从秩序感培养抓起,让其了解到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以秩序为约束条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2.联系感培养。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肆无忌惮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联系感,从而无法预料行为的后果。想要实现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要以联系感培养为基础。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快速发育的阶段,可塑性很强,如果不采取良好的教育培养,很容易导致思想意识方面的缺失。为此,我们应该加强联系感的培养,让青少年在实施自己行为时,首先会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有助于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约束,最终产生敬畏感。

3.和谐感培养。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很多行为都产生了不和谐的效果,如假冒伪劣、等,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因果报应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和谐感为基础,逐步培养敬畏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极为贫瘠,这也导致敬畏感逐渐的缺失,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分析了敬畏感缺失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敬畏感培养的方法,为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恒均.寻找中国人的信仰[EB/OL]. http: / / / sp / thefaith / ,2011- 01 -17.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史怀泽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 生态道德建设 生态价值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其思想内涵丰富,为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推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首先,任何思想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源自其独特的个人经历。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是德国哲学家、神学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出生在新教牧师家庭的史怀泽,从小接受宗教文化的浓厚熏陶,悲悯的情怀和基督教教义,使得少年时代的史怀泽便拥有一颗敏感的道德心。1913年,史怀泽在50年的丛林诊所服务期间,目睹了非洲人民艰苦的生存境遇,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坚强。自1913年抵达非洲到1965年去世,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面对自然和人类自为的灾难他开始对传统的生命哲学和伦理思想进行反思和探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观念。

其次,思想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史怀泽的伦理思想体系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其思想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萌芽并发展,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也滋生了文化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各派思想家都在寻找思想上的新路径,也促使了史怀泽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们精神世界的空缺和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伦理缺失。19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迅猛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增长,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此刻人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化的作用。史怀泽认为,社会的文化正处在严重的危机当中,他指出人们已经完全忽视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状态已经遭到破坏。物质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给人类文化带来了普遍的危险。工业的高度发达带来了物质建设的成就,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却把人类由自由引入了不自由的状态。

此外,史怀泽亲身经历了大规模的生命毁灭活动――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他从关注人类个体道德活动转而开始关注有关人类和自然命运的问题。在他看来,“敬畏生命”的信念不仅要用于保护世界生命,人类自身也要通过“敬畏生命”的思想充实和完善。人类通过无休止的竞争和战争来征服他人和自然,却放弃了自己内在的精神自由和文化建设。史怀泽在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畏生命”的思想主张。

二、“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内涵

1.所有生命都是伦理观照的对象。

“敬畏生命”是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核心。它所指的生命,是包含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而不仅仅只有人类。敬畏生命的道德关爱也是强调关爱其他生命。史怀泽极其反对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而在自然界进行大肆的破坏,他在《敬畏生命的伦理》文章中写道,如果人类不能对自然界所有生命存在物产生敬畏,就无法真正的实现奉献伦理和自我完善伦理的统一。史怀泽认为:“我们一直处在这样一种必然性之中既毁灭和伤害生命,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1]也就是说,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认真考虑尽量保存其他的一切生命。

2.所有生命在存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

这是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理论特征之一。这一思想建立在对世界和谐性和对生命统一性的认识基础之上。他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处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的。人类只有一个自然,因而有责任去保护和爱护其他生命而不是伤害他们。史怀泽指出:“生物之间没有等级之分,所谓生物之间有价值的区分,人们往往主观臆断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判断是以人的感受为依据的,主观色彩浓厚。”[2]所有的生命在存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人类应当撇除自身的主观臆断,尊重所有生命生存的意志。

3.实现“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三个原则。

要履行“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首先应当珍视自己的生命。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只有敬畏自己的生命,才能承担对其他生命的责任和义务,才会遵守敬畏生命的原则。其次,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它先于人类而产生,只有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第三,需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不只体现在医疗救治中,而应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履行。这需要我们呼吁和平、抵制战争。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人们应该认识到战争对生命的毁灭性打击,要努力避免战争,保存所有生命并促进其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世界。

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对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价值

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当代生态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史怀泽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一种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观,这不仅为我国生态道德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也对改善我国生态伦理环境和构建和谐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为树立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提供一种思想来源。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否认生命之间的价值区分,把道德所关怀的对象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生命,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尊重和肯定,是重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条件。从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中,我们能够找到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原点。“敬畏生命”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强调万物和谐共生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3]“敬畏生命”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理性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达成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道德的共识。

2.为将道德责任从人拓展到自然,提倡人对自然的责任提供理论支持。

传统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敬畏生命”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首次把道德问题延伸到了自然之中,这种思想的产生直接为生态伦理学合法性的论证提供了思想基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因而道德的维度也必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敬畏生命”拓展了伦理学的深度,扩大了伦理使用范围,赋予伦理学研究更广阔的视阈,完成了从人际伦理到人与自然间的伦理的理论跳跃,也为生态道德建设将人类道德责任扩展到自然界提供了合理依据。

3.促进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形成,走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困境。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符合人目的的世界。“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否认这一观点。史怀泽认为:“对生命的神圣价值的这种主观随意的划分,正是那些肆意践踏和杀戮人的生命的暴行和战争的最深层的根源。要想彻底消灭战争,就必须死守‘生命是神圣的’这一价值防线。”[4]此外,“敬畏生命”的伦理承诺是一种无限的责任和义务,它拓展的是伦理的形而上的内涵,是对人性的内在意含的确证和展开,这对于现代生态道德建设中树立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阿尔贝特・史怀泽,被评为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哲学家,并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开创了“生物中心主义”的先河,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在史怀泽的伦理思想中,“敬畏生命”思想不仅是对人类道德思想的诉求,更是对人类行为方式的规范,它要求人类要丢弃和其他生命对立的分裂思想,达到与自然中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为生态文明时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提供思想来源,同时为当今将道德责任从人拓展到自然提供理论支持,它有利于促进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对我国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琴.生态伦理.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物中心主义[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2]盛夏.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为什么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敬畏观念

倡导敬畏观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敬畏观念源远流长。传统儒家思想体现了对伦理道德的敬畏。南宋朱熹讲:“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明代方孝孺讲:“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敬畏观念传承不息,对于古代官员自律、慎独产生了重要作用。东汉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昌邑县令王密半夜前往送礼,被杨震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晚间设宴相送,并赠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当即赋诗一首:“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杨震所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和叶存仁所说的“不畏人知畏己知”,充分体现了古代一些官员对道德、权力的敬畏,对自律、慎独的追求,至今仍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倡导敬畏观念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在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历程中,充分体现了无畏与敬畏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发扬大无畏革命精神,不畏强敌、不畏霸权、不畏艰难险阻;另一方面,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规律、对待群众、对待历史、对待权力等,从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倡导敬畏观念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历经30多年不懈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干部队伍中出现道德滑坡、消极腐败现象,特别是“”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这一切都与缺乏敬畏之心息息相关。有的党员干部对组织缺乏敬畏,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缺乏敬畏,漠视群众呼声,损害群众利益,特别是在征地拆迁、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突出。有的对权力缺乏敬畏,,权力寻租,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对法律缺乏敬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司法公信受到质疑。有的对道德缺乏敬畏,品德败坏、生活腐化。有的对规律、对历史缺乏敬畏,热衷追求短期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一句话,缺乏敬畏是导致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重要原因。倡导敬畏观念,对于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倡导敬畏观念,对于领导干部做到“三严三实”,对于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敬畏观念

敬畏组织。正确对待组织,是党员干部立身行事的前提。敬组织,就要信赖组织、忠诚组织、服从组织、奉献组织,为组织的事业奋斗终身;畏组织,就要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始终与组织同心同德。

敬畏群众。敬群众,就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始终信赖群众、依靠群众,诚心诚意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畏群众,就要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敬畏道德。领导干部对道德要保持敬畏之心,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警惕失德失范。舆论是对道德的主要约束,以舆论为镜鉴,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务求经得起舆论监督。

敬畏法纪。我们党是靠远大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神圣不可侵犯。身为领导干部,必须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奉公守法、公正廉明、洁身自好,绝不触犯党纪国法的“高压线”。

敬畏权力。身为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握有一定的权力,一定要认识到,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权力的本色是为民。权力这把“双刃剑”,用之于民善莫大焉,用之于己贻害无穷。始终对权力心存敬畏,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敬畏历史。中国古代自汉武帝开始,就有史官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和政务得失,称之为“起居注”。史官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皇帝不能干预。《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先后向房玄龄、褚遂良索要“起居注”查看,都遭到拒绝。封建社会的皇帝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也有敬畏,那就是敬畏历史。“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价。领导干部要对历史心存敬畏,努力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敬畏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拒性。领导干部要敬畏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独立思考的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向专家求教,老老实实搞好调查研究,确保科学决策、正确决策,务求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怎样增强领导干部的敬畏观念

强化纪律。一要增强组织的权威性。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强化组织权威,以使党员干部敬畏组织。二要增强群众监督的有效性。深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以使党员干部敬畏群众。三要增强法纪和道德的严肃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例外,违法必究、执纪必严。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激浊扬清,抑恶扬善,以使党员干部敬畏道德。四要增强干部工作的导向性。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方针,按照关于好干部的“五条标准”选用干部,引导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锤炼道德品行。树立科学的考核导向,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从而使党员干部增强对权力、历史、规律的敬畏。五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示范性。领导干部不仅要心存敬畏,还要努力做一个干部群众敬重、信服的人。科学领导、正确领导,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依靠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赢得干部群众的敬重和信服。

增强自觉。敬畏观念产生的内因是认知。一要坚定政治信仰。我们共产党人没有,但是有政治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二要丰富知识阅历。知识越丰富,越是知道自己的渺小与无知,越是懂得敬畏。加强理论武装,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从而树立正确的敬畏观。三要勤于自省自警。发扬“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勤于自我批评,勇于接受批评,清醒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以谦虚、敬畏之心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各种关系。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干部;敬畏;道德;科学;谨慎用权;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B822.98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112-02

中组部长李源潮同志曾于2008年9月5日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并且提出了“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的要求。[1]这“敬畏”的告诫,至今依然是我们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加强修养的座右铭。

一、心怀敬畏与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立身之本的内在要求。怎样才能廉洁自律呢?我认为,懂得敬畏,是自律的前提。什么叫“敬畏”?敬畏是指人们对生存息息相关的神圣的或神秘的事物或力量的既尊崇、敬重,又惊讶、畏惧的情感。“敬畏”之“敬”,体现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有所作为的价值追求;“畏”彰显的是一种安身立命的言行界限,凸显的是一种有所不为的自省智慧。[2]敬畏就是人的自我约束,是防范在前的自律、自警、自省,它促使人有所忌惮,检点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狂妄,抑制自己的傲慢,校正自己的不端,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敬畏”的人生态度,能够为人生最高精神需求提供道德支撑,警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人们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道德自律。

说通俗一点,敬畏就是“善怕”。人生贵在“善怕”。做人什么都怕不行,但什么都不怕也行不通。对“怕”的态度应该是:害怕应该怕的,迎战不该害怕的。我们把应该害怕的“怕”,称之为“善怕”。

善怕,是一种敬畏感。民间有种说法,叫“头上三尺有神明。”[3]这就是说,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应该有所害怕,对自己才会有约束,不然的话,这个世界就会乱套。如今有些人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竟然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究其原因,除个人品德出轨外,另一方面就是缺乏应该害怕之“怕”。我们共产党人头上的“三尺神明”,就是人民大众。假如平日里能想到“头上三尺有神明”,人民群众在监督,伸手必被捉,就会检点自己的行为,不犯贪,不作恶,鞠躬尽瘁,为民工作。

善怕,就要懂得敬畏崇高的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对人格的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意义的追求。敬畏崇高的信仰,就会自觉地根据信仰的生存价值取向选择自己的行为,将自身生存的价值概括于其中,从而获得自身存在价值的精神体验和感受。[5]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这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崇高的信仰。我们有了对这个伟大信仰的敬畏之心,就会随时随地检点自己的言行有没有玷污这个伟大信仰,对人民群众是不是无限忠诚。

善怕,是对道德的尊崇。道德是做人的灵魂。古人云:处世有根为俊杰。[5]这个“根”就是良好的道德。一个人要跻身于大千世界,靠的就是这个“根”。人一旦道德缺失,就会给一生带来不幸。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尊崇和捍卫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涵养家庭美德,着力去认识良知和道义,并在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关心公益,回报社会等方面践行道德。只有这样,人才活得有意义。只有这样,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才不辜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善怕,是对法律的敬畏和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安宁、人民安康、国家富强的法宝,只有遵守和维护她的神圣,社会才能走向和谐与文明。社会上,有极少数干部胆大妄为,置法律于不顾,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事情都不怕。,吸毒贩毒,贪污腐化,抢劫杀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其根源就是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和尊重。

二、大权在握与谨慎用权

一个公务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懂得“敬畏”,因为干部手中掌握权力。古人说:“权,利民残民两可间,位谁掌,此乃大于天。权,奸长垂数尺涎。强争夺,为势为金钱。”[6]“权力”本身与贪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一旦滥用权力,必然导致贪欲、出现腐败。所以,我们干部一定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这里所说的“畏”,不是惧怕、怯懦,也不是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而是一种敬畏,这是头脑清醒、态度端正的一种体现。一个掌权者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为人处世就可能变得狂妄自大、肆无忌惮,甚至贪得无厌、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官,从而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

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对这个权力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法定形式赋予的,干部是受人民群众委托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百姓赋予的权力,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古人尚知“当官不给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浅显道理,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守责。在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干部,不知道敬畏百姓为何物,片面地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自己通过奋斗得到的,与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于是,一旦权到手,便把令来行。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包养情妇的工具,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百姓利益的忠实代表,保持同百姓的血肉联系,真诚倾听百姓呼声,真实反映百姓愿望,真情关心百姓疾苦,心中装着百姓,敬畏百姓,才能正确地对待权力、责任和利益,真正做到权为百姓所用、情为百姓所系、利为百姓所谋。[7]

缺乏敬畏之心的掌权者,是很危险的。心在贪时最蛮横,人在狂时最大胆,自以为有权,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我行我素,称王称霸,目无法纪,最后跌向犯罪的深渊。[8]许多反面教材告诉我们,必须经常以党纪法纪为镜,看清自己廉洁自律硬不硬;以群众疾苦为镜,看清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得牢不牢;以同级领导为镜,看自己的政绩高不高;以下属为镜,看自己的作风实不实。要主动在自己头顶上悬一把利剑、套一个“紧箍咒”,使之多一分畏惧、去一分贪婪,多一分小心、少一些欲望,在利益面前不贪心、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分化面前不变心。

三、大刀阔斧与敬畏科学

学会敬畏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这三大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我们每个干部的工作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这三大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速度”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豪的名词。但是,随着经济的腾飞,“大刀阔斧”已成为一些干部的习惯动作,不惜以自然、资源、人文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三大要素程度不等地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损害,一些涉及经济、生态和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伦理危机也日益暴露出来,最突出的表现有三:一是由于缺乏对经济文化规律的敬畏,片面追求GDP,导致经济增长失范;二是由于缺乏对大自然生态的敬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三是由于缺乏对道德的敬畏,导致道德资源失落。这三大危机严重影响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为此,我们必须破除对GDP的盲目崇拜,对经济发展规律保持足够的敬畏,用和谐发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必须对自然生态的保持足够敬畏,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构建生态文明观。从生态发展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必须保持对道德的足够敬畏,建立和谐的社会疏导机制,消除道德功利化思想。当今中国之所以存在道德功利化思想,究其根本是生产力的不发达。古人说的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当前社会的物质供应量尚不能充分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造成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也为道德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多做工作,要把道德重构和经济腾飞一致起来,变急功近利为深谋远虑,消除道德功利化思想,通过不断的长远的工作,逐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情并和谐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2009-09-06.

[2]何棣华.敬畏,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J].广西民族研究, 2008,(2).

[3]头上三尺神明:信仰的关照[EB/OL].省略/bbs/viewthread.php?tid=40485,2009-02-09.

[4]史少博.崇高信仰的功能[J].学术论坛,2009,(7).

[5]王修芙.人生三像[N].鹰潭日报,2008-05-28.

[6]郭俊奎.“坚守准则”就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EB/OL].人民网,2010-03-02.

[7]胡党育.干部应当敬畏群众什么[J].人民论坛,2009,(3).

敬畏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1.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诚然,兴趣是人类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如果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引发出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对知识的思索;就能引发学生因好奇而实践,因验证而发现,从而找到成功学习的路径。

可是,在当代社会中,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社会,甚至早早地成为了网络社会的一员。网络社会以其亦真亦幻的虚拟现实、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引人入胜的互动情境,展示了美好的数字化乐园,极大地满足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娱乐需要和社会化要求。与精彩纷呈、千奇百怪的网络社会相比,书本所教知识、教师所授内容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觉得,在培养学生"兴趣"之余,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另一种学习乃至处世态度的培养,那就是“敬畏”之心。

2.“敬畏”之心的内涵

敬畏是什么?《辞源》里没有“敬畏”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又敬重又畏惧"。我觉得,敬畏就是σ磺忻篮蒙袷ナ挛镉τ械奶度,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在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正因为"敬重",学生除了待人"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做事也应严肃端正,少犯或免犯错误;正因为有了"畏惧",学生待人处事时除了"战战兢兢",也会"认真认真"。

古人云:"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敬畏之心其实就是有责任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常怀敬畏之心,其实是一种有责任感的学习智慧。常怀敬畏之心,就容易时刻保有危机感,对自己的学习自始至终有一种欠缺感,有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找借口不退缩。

3.“敬畏”之心的意义

3.1敬畏之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我觉得,我们应该教导学生也有许多敬畏:敬畏生命,敬畏真善美,敬畏知识,敬畏科学,敬畏学习,敬畏法规制度,敬畏良好的社会秩序……

学生可以因为敬畏知识而努力,因为敬重教师而效仿,因为畏惧科学而用功。如果心存敬畏,学生就能有稳重谨慎的学习态度;就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懒意念;也就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外物杂念所扰,不为有害信息戕害;如果心存敬畏,就不会在电脑特有的独享空间中,日益淡化人际关系,不会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乐趣时,身体道德同时走向滑坡之路。如果心存敬畏,学生就能多一份谦逊平和,多一些内心的执著和清静,就能恪守学习的从容和淡定。

3.2敬畏之心有助于提高学习中的耐受力。有关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一个人对挫折的耐受力与其对引起挫折的事物的态度密切相关。而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受挫折的耐受力,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学习是辛苦的事。在学习中,学生需要挤时间、钻深度,需要勤动脑,善思考,需要锲而不舍,吃得苦中苦,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如果对自己所学持有敬畏之心,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少怀疑、少动摇、少懈怠,才能有"望尽天涯路"的高远追求,才能耐得住"西风凋碧树"的冷清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静心苦读,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

3.3敬畏之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幸福感。近年来,时有硕士博士高才生不明原因纷纷自杀、诸多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离家出走乃至杀父⒛甘录发生,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之时,深刻思考。我们的学生、我们的下一代究竟是怎么了?就我有限的工作和生活所及,就能感受到不少中小学生并不认为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甚至有些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不想上学或感到不开心,这恰恰正是成人特别是家长和教师所不能理解的。我觉得,这其实与我们一直只关注学生和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关注他们的身体成长,却很少关注他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有关。即使我们关注了孩子和学生的性格培养,我们更多的也只是关注他们的个性、品行,很少甚至从未教过他们,世界上有许多值得他们敬畏的东西。所以当他们渐渐长大,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各种现状,面对诸多他们无法接受的事实:父母的离异、家庭的重组、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等,还有学业成绩的差距、同伴关系的紧张、老师的忽视和不公、青春的压抑和困惑,学生就产生了"非幸福"的感觉,觉得所有人尤其是亲人们欠自己太多。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类已经古老了,但人始终还是幼稚的。尚处于成长和学习阶段的学生,至少当对学习及所学知识拥有敬畏之心。

我们中学生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一个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敬畏的东西往往是多样的,在学校教育中,至少得教会学生敬畏知识、敬畏真善美、敬畏法律制度。

3.3.1敬畏知识。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积淀,知识使人生得以升华,教育无论怎样改革,学生接受一定的知识,当永远不会改变。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一个不敬重知识的民族是一个趋向自我毁灭的民族。唯有敬畏知识,学生才会具有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