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学习计划(精选5篇)

  • 高铁学习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现场调研及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课题组成员利用寒暑假及平时假期,对高职学院毕业学生、吉林地区及各合作企业实际车站进行了调研,重点针对课程的实训内容进行了访谈。 结合现场调研,我们总结出《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分为三大岗位群…

高铁学习计划(精选5篇)

高铁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实训教学;行车岗位群;项目导向教学法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定位于为铁路运输企业和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运输生产、组织、指挥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依托铁路行业,深度校企合作”的专业特色,以学习铁道交通运输管理及相关设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形成了“三结合,四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铁路行车组织》作为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内容的建设上始终贯彻“对准岗位的典型任务改革教学内容”的理念。

1.现场调研及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铁路行车组织》课题组成员利用寒暑假及平时假期,对高职学院毕业学生、吉林地区及各合作企业实际车站进行了调研,重点针对课程的实训内容进行了访谈。

结合现场调研,我们总结出《铁路行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分为三大岗位群:

调车员(连结员、制动员)工作:主要讲授车站牵出线调车、驼峰调车、中间站调车工作的方法等调车员的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手闸、铁鞋制动调速、观测速、排风摘管为重点。

车站调度员(列车调度员、调车区长、车号员)工作:主要讲授列车运行图、车站作业计划、车站工作统计、列车编组计划的知识和方法,实践技能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列车编组顺序表的编制。

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工作:主要讲授铁路行车闭塞法、铁路正常(非正常)情况的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实践技能主要学院演练室的设备进行实作演练。

针对三大岗位群的应会技能,铁路行车组织课的实训教学体系由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含技能鉴定)、毕业实习构成。

在实训教学体系的设计中,体现了:

实训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和团结协作等良好职业素养的任务。为实现实训教学的目标,我们的做法是:合理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重,使教学与专业技能考证制度接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兼顾理论课和实习课,将整个《铁路行车组织》理论教学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独自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年举办专业知识竞赛和行车组织中某项技能比赛,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协作性、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学生对现场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而且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很多知识明白但却表达不出,不懂相互合作。但这恰恰和铁路行车岗位的设置相脱节,铁路运输是一个多工种相互配合的系统,各项作业的办理都需要各工种的合作。随着生源数量的增加,以及校园实训设施偶尔还承担着沈阳铁路局的干部培训任务,所以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理论和实践总存在着偏差。

面临这些不足,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到行车岗位群所需要的“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知识?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实训教学,摸索适合的实训教学方法。

2.实训教学方法的实践总结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主要解决途径是建设实训基地,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包括场所、设备、教学指导人员、教学汁划,等等。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硬件,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尤其是工科专业,实训基地更是不可少。

但是,高职的实训教学不能因为实训基地设施不足而放弃。我们在教学经过探索,即使在实训设施不足的情况,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开展高质量的实训教学活动。

A.开设第二课堂活动

举办专业知识竞赛和接发列车技能比赛、静止上鞋比赛等,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协作性、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成立课外接发车、铁鞋制动学习课小组,开展互帮互助学习活动。

B.布置实训作业(课程设计)

布置实训作业的目的是通过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它穿插于教学的全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在有关单元的知识讲授完毕以后,在课堂开始布置实训作业(视情况按个人或小组布置),提出具体要求,如内容、操作方法、完成时间(通常最少为一周)等。学生在课余按要求实际操作,其间可以向老师咨询(通过E—mail、电话或当面请教等)。阅读收集上来的实训报告,准备评语。挑选优良的实训报告,在实训课堂上请报告主人上台陈述(目的、想法、过程、结论等等),接受全班同学的提问并进行答辩。教师讲评。这种实训方式对学生的锻炼极大。由于在学校接受过编制计划、铺画运行图等实训,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还给学校或老师来信表示感谢,因为这些技能在他们就业后对他们帮助很大。

3.项目导向教学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我们在实训教学的实践中,对实训课程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项目导向法”贯穿于教学。

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学任务单元均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六个环节来实现、根据岗位工的工作特点,为了便于操作,把它整合为四个步骤。

明确任务,即要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任务准备,即要学生计划自己或者小组“怎么做”。任务实施与监控,即要学生按计划做事。任务总结和评价,即评价学生是否做成。

高铁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是具有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拥有对外经营权的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中国铁建以工程承包为主业,集勘察、设计、投融资、施工、设备安装、工程监理、技术咨询、外经外贸于一体, 经营业务遍及除台湾省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发展国家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个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一个是特大型建筑企业,多年来在工程施工、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走过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历程,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合作双赢”的经验。“十五”期间,中国铁建和石铁路院合作完成了很多项目,其中有100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地方多种奖项。

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

中国铁建和石铁路院的产学共兴、学研同升的产学研结合方式,如果以时间或年代划线的话, 2000年以前主要是靠行政手段,中国铁建各工程局与石铁路院同属一个系统,项目合作、学生实习以及学生就业,都是在中国铁建的统一协调下进行;而在2000年之后,受到施工企业“项目法施工”的影响,合作靠的是同一工作目标、同一经济基础、同一结合方式的“利益驱动”,属于纯粹的“校企合作”。

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双方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是:

共同组织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

共同组织学生的生产性实习,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使学生与生产一线职工、与实际工程项目、与实际技术工作“零距离”接触。

学生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突出特点。生产性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在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很大困难。一是施工项目存在不确定性,施工项目不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进行的;二是工程项目本身存在环境多变性,特别是铁路工程点多线长,危险因素多,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接收学生生产性实习需要承担一定风险;三是工程项目部派出的指导老师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难于和学生生产实习的主要目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为此学校采取了一定的办法,首先是加强信息采集,特别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信息采集和跟踪,什么工程,那些企业中标,工程量多大,有那些难点技术问题等等,比如在修建沙通铁路中参加了铁路复测,在修建京九铁路中参加了部分工程的复测,进度、质量控制等活动;其次是多途径展开对过去由学校毕业、现正在工程局担任工程主管或部门主管等校友的联系和沟通,为学生实习找场地;三是对即将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动员教育,针对工程性质选择带队教师和学生,制定计划和方案,在实习实训中保持与学校的联系,保证按计划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学生在实习单位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在建筑工地,注重发挥积极作用,从基础测量、定桩放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等等,都能出色地完成。

共同组织科技项目攻关,解决工程技术难题

进行科技合作是突出的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工程局有了技术难题愿意找学校参与解决,学校也愿意参加这种工程项目的合作。比如1988年修建济青高速公路需解决路基、路面技术问题、1993年修建京九铁路需解决深水桩基础技术问题、1996年修建南昆铁路需攻克复杂地质情况下的隧道开挖、桥梁架设等关键技术难题等,学院分别与中国铁建11、13、14、18、19、20等工程局的科研人员组成技术小组,共同进行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设计。这些工程竣工后,京九铁路吉安至定南段、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目前,中国铁建的企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应该说这里有校企合作的成分,也应该说是产学研结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十五”期间,学校与工程局共同申报工程技术科研课题16项,全部以工程项目为实验点并且全部结题,其中10项获得中国铁建科技进步奖。

共同组织施工项目生产,创造多项优质工程

早期的校企联合是通过行政手段实施的。往往是有了工程项目、有了技术课题,中国铁建就从所属单位和学校抽调科研人员组成班子,共同进行施工组织。如1993年修建太旧(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由中国铁建协调,由学院派出教师与18工程局4处共同组织了一条隧道、3座特大桥的施工,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解决了煤炭采区稳定性分析,桥头跳车防治措施,泥岩、砂岩填筑路基施工技术等难题,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第八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而在2000年以后,工程局出于技术力量的考虑,学院也出于铁路施工经验的积累,校企双方坐在一起,研究了产学研结合问题,是建立在共同目的、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学院与中国铁建十二、十四、十七工程局达成意向,学院派出教师参加朔黄铁路一期综合工程,共同组织了路基土石方、桥梁、涵渠、隧道、电气化接触网等施工,一起解决了线下工程,路基碾压密实,桥、隧建筑结构稳固等技术问题,线下评定单位工程474项,合格率100%,2002年9月一次通过验收,获得铁道部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共同组织举办短期技术培训

由于目前石铁路院仍是中国铁建的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企业的技术培训、继续教育仍由石铁路院举办。不过举办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化之一是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方案,企业提出培训课题,学院制定教学实施计划,双方共同审定;变化之二是不局限于在石铁路院的“院”内进行,而是走下去,深入到基层,由学院教师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授课任务;变化之三是培训考核不再局限于理论考试,增加了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注重技能水平,即增加现场实作考核。从2001年始每年都要为中国铁建举办十几次短期技术培训,培训专业工种包括线路、测量、实验、财会、物流等,参训达3200人次以上。

比如在修建青藏铁路过程中,针对高原铁路修建难题,共同组织了高原多年冻土地带的隧道支护、桥梁架设、混凝土浇注等技术培训班;朔黄铁路建成后,急需建设规范管理的合资铁路运营体系,学院抽出人员举办物流、财务等培训班,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编制了《朔黄铁路物资电子价格目录》。

共同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认定

2002年石铁路院被河北省批准为职业资格鉴定站,具备桥梁、隧道、防水、建材实验、测量等高级工鉴定资格,正在筹备电工及仪器表装配、起重搬运机械操作的鉴定。经职业资格鉴定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每年学院举办的由各工程局参加的就业洽谈会,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热点。在职业资格鉴定中,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程序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也作为考核员参加考核工作。

产学研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上述这些结合方式,加强了工程局与学院的联系和沟通,密切了企业和学院之间的关系,双方有了共同的目的――人才培养,共同的追求――为社会服务,企业“借脑生智”,学院“背靠企业”,结合的结果带来了“校企双赢”:

产学研结合是中国铁建企业的技术支撑

目前的中国铁建连续9年入选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2006年排名第7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第20位,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排485位。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企业科技进步,靠的是产学研提供的技术支撑。

早在兵改工之初,中国铁建就以市场为导向,瞄准行业尖端,坚持把先进技术与推进创新相结合,创新企业科研体制,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培养铁路施工专业人才。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所有参建的标志性工程,都由企业科技人员和学院教师参加,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比如在早期的合作中,学院参加了沙通铁路、太古岚铁路的线路复测、大桥施工等;近期在京九铁路、南昆铁路以及青藏铁路修建中,参加攻克深水桥梁基础、复杂地质、高原多年冻土等多项难题,掌握了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技术,掌握了客运专线路基设计施工技术,掌握了斜拉桥、悬索桥、轻轨PC梁及磁悬浮梁制架等所有桥梁工程技术,承担和参加了国内标志性地下工程的建设任务,参加设计国内最长的乌鞘岭隧道、最长的TBM法施工的秦岭隧道、最长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海拔5010m的风火山隧道、跨度最大的三亚地下洞室工程,承担了第一座跨越武汉长江的盾构工程的设计和世界盾构直径最大的南京过江隧道工程,完成了亚洲最长的黄河顶管工程。科技的进步,有效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产学研结合是石铁路院发展的物质基础

应该说,产学研结合带来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尤其在2000年以后表现得特别突出。

首先是在工程局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建成了铁道工程、工程测量、深水桩机等实训基地,为学生的认识实习打下了基础。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认识线路、钢轨、道岔、涵洞、桥梁等铁路工程实体,不出校门就能知道修建铁路的艰苦复杂性,初步认识工科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这些物质基础的作用,专业建设层次提高了,2004年、2005年,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评为国家精品专业,铁道工程、楼宇自动化被评为国家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涉外财务会计评为省级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课程水平提高了,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工程测量、PLC应用、高等数学、电机与电力拖动、施工企业会计、公文写作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形成了以工为主,管、经、财、文为两翼的高技能人才教学体系。

其次是在中国铁建所属工程局建立了30多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场所和条件,提供“真刀真枪”的工程实践氛围,实现学生的学业和就业“零距离”对接。

最后是以定单形式,中国铁建成为石铁路院学生的就业基地。1998年国家取消计划招生、计划分配后,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经过广泛协商,学校逐步与企业采取定单形式培养计划,共同商定招生专业、人数,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有的还共同制定课程内容。2004年,中国铁建22局需要铁道工程、建材实验、仪器仪表安装等专业的学生,与学院签订了50人的定单培养合同,这批学生明年就按计划毕业后到22局就业。这种方式,解决了企业为招不到合适专业的学生而东奔西走,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后顾之忧。近三年来石铁路院毕业生结业率连续达到95%以上,土木、建筑类毕业生达到100%,其中85%到中国铁建工程局就业。

产学研结合需面对的问题及对策

理论上说,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意义非常重大,工程局和学院都有积极性,可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又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在思想观念上要把产学研看成是校企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应该说,企业和学校在对待产学研问题上,企业和学校都有积极性,但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是搞施工生产的,学校是搞教育教学的,分属两个行业,特别是在分属于不同区域的情况下,不能结合或结合的难度很大;二是学校认为人才培养企业也有责任,而企业认为人才培养应该是社会责任;三是对企业和学校的考核,没有把产学研结合纳入指标之内,特别是企业只有规模、效益、安全、质量等方面的考核,即使推广ISO9000系列认证,也没有把与学校的联合涵盖进来。为此应该解决的观念问题是,学校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的理念,主动与企业沟通,广泛宣传产学研结合的意义;而企业也要认识到培养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从国家产业发展的高度认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主动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为学生生产实习,为科技项目合作等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校企经济利益的、长效的紧密结合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没有了行政干预的效力,企业和学校在结合方面靠的是过去存在的“感情”因素,这种结合的范围和力度有下降趋势,一旦这种“感情”因素随时间推移而不存在时,这种结合也就会消亡。从理论上说,校企结合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经历,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但是作为企业更多的考虑是现实的经济效益问题,而不会考虑更多的人才培养问题。因此在项目实施、时间按排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错位”,比如企业急需解决某一技术问题,或者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但是学校可能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吻合,或者抽不出教师去执行这个活动。反过来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但企业可能没有可以进行的项目,难于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

因此,摸索一种能够既兼顾到解决企业技术问题,又能够兼顾学校实践教学需要的机制,十分必要;同时既能解决企业由于接收学生而增加的工作量,也能解决学校为学生实习而带来的麻烦,也是十分必要的。情况变了,我们的思维也应该变。笔者认为学校可以牵头组织若干企业,成立产学研结合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学校和企业共同沟通情况,比如科研项目申报、施工项目合作、学生实习(实训)计划等,学校和企业达成基本意向,制定共同的职责范围,然后再进行具体操作。这种办法的好处在于,有了这种组织就有了基本依据,达成的意向也成了进一步合作的前提,双方能够找到共同的结合点。

高铁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1加强铁路企业大学生教育培养的紧迫性分析

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来到铁路行业后,面对铁路的高效率、严管理、高要求,面对所学理论与现场实践的落差,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尤其在实现个人理想与面对岗位实际的对接上,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

1.1心理准备不适应。刚刚入路的大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处理和平衡心态还是学校状态的延续,导致心理上产生了许多不适应。在大学里,大学生们一方面重复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轨迹,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学生思维十分开阔,从国际到国内、从政治到经济,课题和话题相当广泛,思想非常活跃,而行动约束相对较少。但是来到工作单位后,环境的大转弯、生活和工作节奏的转弯、更多规章制度、纪律规定的约束,成为大学生面临的新考验。很多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处于生活无忧状态,从穿衣吃饭到生活料理,多是家长大包大揽,独立处理个人事务的机会和锻炼较少,到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新单位工作,感到手足无措的不在少数。

1.2工作环境不适应。铁路企业通常被称作“高大半”(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企业,大学生入路后,第一年处于见习期,要在实践中熟悉和掌握铁路工作的基本业务技能和作业流程,这一阶段,工作是比较辛苦的。比如说,在客运列车上工作的乘务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学习、点名、入库接车,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既要做好旅客的乘降组织、运输工作,还要满足旅客对卫生、环境、卧具、餐饮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有时还要应对患病旅客、精神突变旅客等一些特殊旅客群体,遇到“列车水害断道”、“列车火情”等突发问题的考验,安全管理责任大,服务群体要求高。而且,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现实岗位的实际情况偏差较大,书本上的理论到了岗位上,有的并不适用,要重新学习和掌握的铁路专业知识更为繁杂,都需要大学生要有毅力与恒心去面对。

1.3社会环境不适应。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学习上,加之家长的过度保护、生活经历的欠缺,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交流沟通能力上出现了短板,此外,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被网络和手机所占据,真正的人际交往也限于同龄人之间。来到铁路工作岗位后,面对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模式,需要大学生学会说话的艺术,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沟通交往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时间与实践的磨练。

2加强大学生教育培养的对策

2.1加强教育,引领思想,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氛围。“入路”教育是大学生接触铁路的第一课堂,也是新职大学生从“学生”身份转换到“员工”身份的桥梁。为此,要通过正面引导,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适应环境。一是加强路情教育,用铁路发展的大好形势激励。制定大学生入路教育总体规划和安排,可以从铁路的发展历史入手,讲述铁路从蒸汽机车到高速动车,从山区铁路到高原铁路,从“大动脉”到国计民生的历史变迁,让大学生把握铁路的重要地位及行业特征,激励大学生继承铁路的光荣传统,适应时代的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加强铁路发展成果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铁路在机车车辆技术、高铁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大学生从业的自豪感;加强铁路发展规划教育,让大学生了解铁路的发展蓝图,看到铁路的美好前景及个人发展的广阔舞台,增强投身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思想引导,用高尚的思想品德引领。要围绕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怎样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差距、如何在平凡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等热点话题,与大学生点对点互动、一对一交流,掌握思想动态,摸清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特别是他们对企业前景规划、生产经营、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并认真归纳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三是加强先进教育,用各类先进典型带动。广泛开展学先进扬正气教育活动,用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以及先进典型的事迹教育、激励大学生。以心得交流、座谈讨论、演讲报告等形式促进互动学习,引导大学生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同时,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努力营造“人人都能成才”的氛围,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2紧贴实际,拓宽思路,搭建成长成才平台。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创新培训思路,建立务实管用的培育机制,引导大学生在艰苦环境中磨砺。一是制定目标规划,统筹抓好各层次人才培养。要着眼适应铁路高速重载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建立各类人才储备库,分层培养,统筹管理,动态调整,加强后备人才的管理工作。二是创新培训模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把近年入路的大学生、高职生作为主要培养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选调优秀大学生,集中进行铁路理论培训、现场实作培训、送到高等铁路院校跟班培训以及选送优秀大学生参加铁路总公司、路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并把人才教育培训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择优选拔优秀大学生担任班组长(工班长)、技术管理人员,充实加强安全生产骨干力量,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人才保障。三是重视大学生培养,鼓励大学生到一线任职。根据大学生所学专业及专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及发展规划,不让大学毕业生感到前途渺茫。安排大学生在一线班组见习锻炼,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品质;鼓励大学生打牢根基、练好本领,熟练生产组织、安全卡控、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为担当重任打下坚实基础。

高铁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铁饼运动员;技术分析;技术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0(b)-0061-02

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在加强基础性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运动员体现的差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强化训练计划,可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同时,要注重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强化,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以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发挥最好的状态。

1青少年铁饼运动员技术训练的意义

青少年铁饼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技术训练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完善专项训练,并且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基础。青少年时期是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的最佳时期,而很多运动员都忽略了这一阶段的锻炼,在成年后才开始技术训练,这时身体的机能、柔韧度等都有所下降,在技术的规范性方面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应当重视青少年阶段的技术训练。青少年铁饼运动员在进行技术训练时应该制定阶段性的训练计划,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循序渐进,由简到难,逐步加大训练的强度和专业性,可以更好的完成技术训练,形成技术定型。由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速度较快,所以在进行铁饼技术训练时,要将训练计划分阶段的进行,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情况以及技术掌握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初学阶段主要是让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为后续的强化训练奠定基础。巩固阶段则需要强化专项技术训练,增强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熟练度。提高阶段则要重点针对训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技术水平整体的提升。

2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技术分析

掷铁饼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旋转和用力两个阶段完成,所以进行技术训练时,要掌握相应的技术要点,才能使训练更有针对性。第一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铁饼的过程是为了获得一定的预先速度,可以为后续的用力阶段奠定基础,如果旋转阶段不能准确的掌握要领,就会导致旋转的力度不够,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力。在旋转铁饼时,用力的重点集中在腿蹬与摆的速度和方向,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可以形成下肢较大幅度的舒展,形成最容易发力的正确姿势。第二阶段,用力阶段。最后的用力阶段是影响铁饼投掷结果的关键因素,也是技术训练的重点阶段。为了达到更好的用力效果,需要与前一阶段的旋转进行配合协调,并且注重用力顺序、右腿的蹬伸转髋、左腿支撑用力等,流畅的完成整个动作过程。青少年铁饼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时,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注重旋转阶段与用力阶段的衔接与配合,形成有特色的技术风格,并且有针对性的强化专项技术训练,可以有效的增强技术训练的成果。

3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3.1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中主要包括速度训练、关节力量训练、协调能力的训练等,速度训练的方法主要是提高身体动作的频率,如快速摆臂、高抬腿跑、快步跳等,这些技术动作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达到速度训练的效果;关节力量训练则是利用手持器械,针对上肢及肩部肌肉群的练习和下肢力量的练习;协调能力的练习主要是对投掷项目的技术分类练习,促进技术定型,通过掌撑跑、跳、投掷等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有利于增强器官的平衡性和节奏感。另外,基础训练是一个重复性的、枯燥的训练过程,要加强对青少年铁饼运动员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坚持训练,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2肌肉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是铁饼技术训练的重点训练内容,运动员肌肉的收缩力对投掷的力量和速度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要针对肌肉力量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才能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肌肉力量的快速增长。首先,在力量训练中应当注意与专项技术相配合的技术训练手段,每个技术动作可以连续进行10次反复托举,由轻到重,逐渐提高肌肉力量,并且调整训练的间隔,给予肌肉一定的放松时间;其次,力量训练的频率和强度安排,一般以连续举起10次的重量为基数,用它的50%做10次、60%做10次、70%做10次,这种逐渐叠加的力量训练可以减少对运动员身体产生的超大负荷,而且可以逐渐扩展运动员的极限重量,有利于增强力量训练的效果。肌肉力量的训练与肌肉的收缩力和神经刺激的程度有关,所以可以利用人体关节自身的机械效率,充分启发人体骨骼肌的收缩力,对于难度较大的组合型技术动作,就需要发挥全身的关节力量,对核心肌群产生强烈的神经刺激,拉长肌肉的伸缩力度,形成正确的发力习惯。

3.3专项素质的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量和强度要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按照周训练量、月训练量的方式制定不同的训练阶段要求,同时适当调整训练的强度,才能避免对青少年运动员造成过重的负荷。在专项素质训练方面,需要结合铁饼运动的特点和人体结构的特点,对于形态相似、用力方法不同的技术动作进行专门训练,包括:快速旋转与保持平衡的练习、投掷练习、力量练习等,将这些专项练习活动进行适当的强化,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效果。

3.4训练计划的指定

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机能变化情况,制定强化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计划、提升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灵敏性和速度性的训练计划、多项投掷技能的训练计划和参加比赛的训练计划等等,并且根据训练计划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训练场地、设备器材以及饮食等方面,保证技术训练计划的有效开展。同时,对于训练的计划的内容与强度要合理规划,将训练与休息相互协调。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运动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当有所区别,适应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才能提高技术训练效果。

4青少年铁饼运动员技术训练的注意事项

4.1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铁饼技术训练的初期,往往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的技术动作,而很多运动员对于这种初级训练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跳过基础训练直接进行技术动作的训练,而这很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基础性训练是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基础,因此必须要从基础做起,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在基础训练中加强运动员膝关节和踩关节的训练,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综合水平的提升。

4.2培养运动员的思考能力

铁饼运动是一项充满技术性的运动,运动员在参与训练和比赛时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对于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时,就要着重培养运动员的独立思考能力,正确认识自身的身体机能水平,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在赛场上才能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得到最好的成绩。

5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需要针对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从基础训练、力量训练、专项训练等几个方面采取科学的训练策略,才能提高技术训练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运动员在进行铁饼训练时,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初期训练开始,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避免急于求成而使运动员负担过大的运动压力,只有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珍.青少年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3):112-114.

[2]史银斌.我国青少年男子铁饼运动员基础训练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3]张京雪.对提高掷铁饼技术动作表现稳定性练习手段的探索[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4]丛林,朱静华.浅谈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技术训练[J].田径,2011(10):57-58.

[5]严冀峰.浅谈青少年铁饼运动员训练[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220-221.

高铁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函授教育;铁路职工;培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20-02

随着铁路的高速现代化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在铁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铁路企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变,对职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铁路职工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人才结构不合理、职工素质和能力越来越不适应岗位需求、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及培训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凸显,这引起了铁路各部门、各路局的高度重视。有关高等院校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铁路人才需求和铁路培训的现状,制定了符合铁路各种人才需求的人才培训计划。如何提高这一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铁路培训教育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发展铁路函授教育,没有既有经验,没有固定答案,无固定培养模式,需要从实际出发,创出自己独特的教育路子来。

一、铁路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铁路职工队伍文化基础差,思想观念滞后。铁路职工来源主要靠三种途径,即社会招工、部队转业和少数政策性子女顶替。他们中的一些人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理论根基不实。同时,受到“高、大、半”模式的影响,缺乏危机意识、长远观念和竞争意识,没有意识到教育优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2.铁路职工任务重,无法保证教学。很多铁路职工工作任务非常重,离不开工作岗位,保证不了正常的学习。由于平时工作忙和累,有些就算是来学院也没精力学习,甚至是来校休息,正常上课的学生很少,影响了教学。

3.培训模式陈旧,无法适应新要求。传统的职工培训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操作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加上单调、枯燥的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训教材陈旧,不能跟上知识更新和新技术发展;职工培训形式不灵活,与现场脱节。

4.教师队伍水平欠缺,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大部分函授教育的教师,都是成人教育学院聘请的来自有关院校和部门的教师。他们虽然具备较深的理论水平,但普遍缺乏现场工作经验,造成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讲授而无法进行技能操作的局面。

5.培训体系欠完整,无法实施多样式培训。由于高校推出的培训计划有些也只是适应日益发展的铁路需求提出的,处于刚起步阶段,缺乏对铁路部门各种工作的深入了解,无法制定完美的培训体系,培训过程比较单一。

6.培训内容无法适应发展需要。目前,铁路培训过程中存在“重量轻质”、“重培训轻效果”、“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影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铁路培训的解决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日益更新,铁路生产模式发生巨大转变,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环境。铁路函授教育是铁路企业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必要措施,是提升铁路现代化整体水平,提高铁路企业生产效益、安全保障能力、职工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大力宣传,提高重视。转变领导的教育观念,提高重视,是做好铁路函授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力宣传铁路函授教育的重要性,要与铁路部门领导多交流和沟通,让领导转变思想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函授教育的实施。

2.制定培训计划要找准方向。要充分树立企业是函授教育主战场的意识,只有企业重视,学校的函授教育才能得到正常开展。因些,作为函授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企业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为铁路企业的改革服务。

3.制定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一些铁路职工基础知识较差,综合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滞后,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职工未来的知识结构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函授教育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要深入企业,与企业人事部门沟通,根据铁路职工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来合理设置课程,确定普通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比例,要合理设置课程,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

4.教学过程中要重实践,强调实用性。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训内容要讲求实际,强调实用、实效,重点放在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讲授上。

5.采用多样式的培训手段和方式。改变以往课堂灌输式教学,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参观考察法、专题学习法、远程教育等教学方式,采取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专业与业余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发挥铁路职工培训的多样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倡导自主学习,既要满足快速培养岗位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员工自我发展和远期需要,解决员工因路程、工作时间等原因难以参与培训的问题。

6.丰富培训体系,实施多样化培训。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职工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传授管理知识、业务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职工的思想道德培养,注重思想教育、职业操守、道德礼仪、团队精神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灌输,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企业氛围中工作。

7.与职工所属单位共同管理学籍。与职工所在的单位共同进行管理,制定严格的考勤、学籍管理制度,对表现好的予以嘉奖,对表现不好的要进行惩罚,同时企业要参考职工成绩进行考核和评定,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8.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新技术、新装备,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或挂职,提高现场经验;认真研究职工特点,改进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9.开发适用的新教材。目前市场上针对铁路函授教育的合理教材少之又少。因此,根据函授教育培训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教师进行教材的开发,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注重先进性,更要注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三、总结

为了能跟上铁路的发展步伐,职工教育要主动适应和服务铁路发展的需要,不断追求新知识,打破常规,根据新情况不断创新,灵活制定培训计划,探索和开创铁路函授教育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李东红.对铁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一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66-67.

[2]叶龙,张莉.铁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2011,(22):45-48.

[3]康健.构建高速铁路时代职工培训体系的研究[J].网友世界,2011,(11):43-44.

[4]池静.浅议高速铁路运营人才的培训[J].经营管理者,2017,(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