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5篇)

  •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教学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议议、讲讲中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说出故事里的对话。 3、明白知道做事情只要不骄傲、认真、努力、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的寓意。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指导幼儿用连贯的…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第1篇

(一)教材分析

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龟兔赛跑》用浅显的故事内容不仅能让幼儿明白知道做事情只要不骄傲、认真、努力、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的寓意。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议议、讲讲中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说出故事里的对话。

3、明白知道做事情只要不骄傲、认真、努力、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的寓意。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指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故事里的对话。

因为大班幼儿对故事的学习,已由喜欢听逐渐倾向想讲,但由于缺乏表达经验,在说故事中常是说了前句连不了后句,难以完整复述。所以,指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故事里的对话是教育中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

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刺激幼儿的听说能力。主要采用直观法,练习法和游戏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的方法?

因为直观法是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决定的,幼儿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出示动画片,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口语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不断激发

幼儿的表达欲望,又根据大班幼儿虽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

三、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始终,以次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对话时,能举一反三,具有扩展语言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示范挂图一张;粘贴图片:兔子、乌龟若干;根据幼儿分组情况准备的龟图赛跑手工人手一份;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道具;词卡;故事盘。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理解故事内容,发展想象力。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教师运用示范法,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第二步骤:教师运用直观法,完整播放多媒体教学故事动画片,同时穿插直观性提问和探索性提问,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和帮助理解、记忆。这样幼儿能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

第二环节:学说故事里动物角色的对话。这一环节是解决重难点的关键,为突出重点,我将采用练习法,借助多媒体画面,逐一播放各种动物对话的画面,让幼儿看着画面学说对话。方式采用先说——再看——再说,层层递进,不断激发表达欲望。并在这一环节当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扩展语言。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第2篇

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点在近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因此,英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趋势,一些幼儿园和社会团体纷纷举办英语学习班,对幼儿英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00二年开始,我园也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最初,我们完全依赖于课本,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幼儿占大多数,能开口的幼儿也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机会表现。而且幼儿教师们普遍感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难,组织更难。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英语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教育内容正在从知识—能力、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排序向着价值观、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的排序转变。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幼儿教学的目标制定为: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大胆交流的学习动机。

(2)、培养幼儿听、说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英语活动有效地习得粗浅的英语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省教育厅为我们提供的《幼儿学英语》教材,很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它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它所包含的内容从认识幼儿自身出发到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的事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材把学习内容按一定规则划分成相互联系的若干单元,这样更能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也更有助于幼儿总结、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在情景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英语,不仅使幼儿感受并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在学习day、night这两个单词时,教师扮演大公鸡报晓,幼儿扮演的“小动物们”被唤醒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大家玩起了摸人的游戏。这时,大伙儿发现了还在睡懒觉的小pig,“大公鸡”连忙叫醒它:“pig、pig,Thisisday,getup,please!”,“Day?”“Yes,Thisisday!”,此时,适时出示白天挂图,教词语day,并引导幼儿运用“day”或“Thisisday”句式邀请pig做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有95%以上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且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像这样,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理解英语的意义,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轻松自主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提供了条件。

又如在学习服装单词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时装表演游戏,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我们做着夸张、有趣地动作,大声朗读着服装单词。有98%以上的幼儿在课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并准确的掌握了这些词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枯燥的单词、短句配上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设计成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与参与,在活动中自然地习得了英语。

在MyHometown单元中,一个生动形象的手偶Jack被引入进来。Jack要去它的家乡看老朋友,一路上,教小朋友认识了不少东西:roadriverorchard。幼儿每次看到Jack都兴高采烈地,他们可以从Jack那学到不少知识,还主动地发散思维“Jack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Jack的家乡在哪里?”……。象这样设计一个情景,引出一个单元,指导幼儿从学习—联想到主动联想—自主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总结、探索、想象、发现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超级秘书网

课后,我们还把对话、短句编入歌曲、儿歌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用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发现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短句和对话,在对话和短句中学习单词,在单词中掌握正确发音,再配以歌曲、儿歌等复习形式,能促进幼儿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第3篇

一、精心筹划、精心筹备。

为了迎接教学开放日,早在半个多月前,幼儿园上上下下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虽说本学期我们已经邀请家长来参加过幼儿运动会、亲子旅游、圣诞嘉年华会了,但以“教学”为开放主题,开放各班的课堂还是第一次。如何让家长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全面了解我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呢?筹划和筹备相当重要。园务会、教研组长会共同商定以展示英语教学和方案教学为主,辅以家长座谈会,通过看、听、说,力求让家长对我园的教育特色、教学情况、教改情况有较全面较直接的认识。筹备过程中,各班老师精心准备教案、教具,并对班级主题墙、班级作品栏作了全新布置。班主任认真准备了家长会的发言稿,从教改动态、英语环境、方案教学、幼儿卫生保健等几方面阐述我们的工作。大一班邱惠玲老师、小三班李湘萍老师还协助出版了最新一期名为“健康会自理,礼貌会交流,好奇爱探索,独立能合作”的宣传栏,展出了我园本学期开展的各项大型活动照片及说明。

二、浓缩展示最新教育成果。

本学期,我园坚持一贯的英语特色教育,并推广英语“TPR”教学法,即“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孩子在动中学,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感官,解放孩子的手、脚、脑、眼和嘴,达到“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目的。

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重组和综合,既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又体现课程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我们改进“综合主题教学”的课程模式,全面实施“主体性整合探究课程”,让幼儿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整体作用,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系列有益性的经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探索及多次的教学观摩活动,主体性整合探究课程已具雏形,并与我园的英语特色相辅相成,已在幼儿的反馈上有所得益。家长们平时通过我园发放的《家园通讯》、《每月教学内容》以及与老师的交谈,都已对我园的教改略有所知。在此次家长会上,各班均分别展示一节英语活动和一节方案教学,让家长有更深刻的了解。

各班的英语教学都是以复习

课的形式出现的,重点展示一学期以来的英语教学内容,给幼儿输出、表现的机会。方案教学是以分组的形式出现的,孩子们探索的议题都是孩子们自己引发的,感兴趣的事物,如“溶解的秘密”、“会滚动的轮子”“沉与浮”“电池的用途”等等。老师们提供了真实、丰富的探究环境,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很多班的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思索在操作,都忍不住走过去帮忙。探索成功后,家长、孩子欢欣雀跃,共同体验了一回成功感、满足感。

三、家长会上吐心声,家园共商育儿经。

家长座谈会上,老师们首先全面介绍了我园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学习情况,班主任都以当天的开放课为例子,介绍了方案教学的精神及实施方法。老师们还列举了幼儿的活动中的“一百种语言”,家长们在为幼儿一些异想天开、稚趣的语言哄堂大笑时,他们也充分感受到实施方案教学以来,幼儿的思维得到解放,实践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得到培养,对我园的教育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四班的家长说:“能让孩子自由自主地学习,与国外的教学方法相似。”中二班陈恺莹的妈妈说:“我的孩子进步很大,我觉得方案教学很好。”中一班黄家妮的家长说:“贵园进行的整合探究活动我们很满意。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展幼儿动口、动手及思维能力。活动中让幼儿先试后答,可以锻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一班徐宇杰的家长发现孩子上课很专心,发言积极,爱动脑筋。

生活方面,班主任以幼儿“每日生活记录表”为例子,详细介绍了老师们是如何照顾好幼儿的生活起居的。并对幼儿膳食、幼儿卫生保健等方面我们的做法向家长一一作了介绍。我园家长工作都比较忙,平时与老师接触的机会不多,此次通过老师们系统的介绍,家长对我园的保育工作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中一班梁家琪小朋友的妈妈说:“家琪自理能力提高了,学会了自己穿衣、叠被,在家会自己吃饭了,还会喂饭给小弟弟吃;。”大一班刘伯益的妈妈说“Peter Liu上大班后学会了关心家长,经常主动帮妈妈做事。”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劝发展”,强调“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因此,我们创建了幼儿成长记录档案。

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内容有友映幼儿生长发育、操作能力、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艺术发展等材料。描述了幼儿成长和发展林过程,丰富了幼儿课程资源,动态地评估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我们: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强调“教育应当符合每个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思想已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为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切切实实地因人、因材施教,使“以人为本,快乐教学”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我园从幼)l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本园的实际出发,为幼儿创建了成长记录档案两年来,收到了良好的较果,幼儿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下面是我们在创建幼儿成长档案过程中一些做法和成效。

 一、幼儿成长档案的主要内容

 (一)反映幼儿生长发育的材料

 这部分材料主要反映幼儿身体各方面的成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视力、牙齿、动作、血色素等方面的指数。其来源主要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测查以及家长在孩子人园前填写的资料。

 (二)反映幼儿操作能力的材料

 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要求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很多,因此,幼儿成长档案中的这部分材料是最容易收集的。我们把幼儿不同时期的操作活动的作品有选择地进行拍照,然后归人每个幼儿的档案袋。

 (三)反映幼儿语言发展的材料

 由于口语是幼儿即时性说出的话,如果不能有效地记录下来,就很难对不同时期幼儿的口语发展作出比较和评价。因此,我们的保教人员会及时地将幼儿的幽默对话、稚气语言记录下来,存人幼儿的档案袋。同时我们也有效地利用音像资料,记录幼儿语言发展情况。

 (四)反映幼儿认知发展的材料

 在幼儿的生活中,涉及认知发展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因此,我们在收集这方面的内容时,选择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如幼儿对数、物体形状、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认知,幼儿户外的自然探索等可以代表幼儿科学认知发展的资料;体现幼儿值日、同伴之间合作、互助、协商等可以代表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资料。

 (五)反映幼儿艺术发展的材料

 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具体,主要包括幼儿在不同时期的手工活动作品,如绘画、纸工、泥工等作品,唱歌、跳舞以及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再现活动的资料等。

 我们在收集幼儿成长档案材料时,要注意家园达成共识,实事求是地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并让幼儿乐于参与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在收集过程中我们比较注意过程,以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并以一人一袋的形式保存下来。

 二、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后的主要成效

 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在对发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挖掘孩子的潜能,使教育评价科学化、准确化,并达到家园共育,促进家园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幼儿成长记录档案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

 幼儿成长记录描述了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成长档案中收集了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不同时期的作品、照片、影像资料等,这些资料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关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

 (二)幼儿成长记录档案成为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料和素材之一,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幼儿对档案中自己以前的和现在的材料进行比较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建议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这将是非常生动和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成长记录档案的有效使用能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和策略,能有效的进行个别指导。

 (三)幼儿成长记录档案能动态地评佑幼儿的发展水平

 我们将幼儿的各种作品、相关资料收集和积累起来,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估提供全面、丰富、生动的信息。教师通过成长档案积累的各种作品特点及记录来评估幼儿,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另外,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增强成就感和责任感,享受成长的乐趣。

 (四)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帮助家长了解了幼儿的发展水平,便于建立经常性的家园联系

 在档案材料连续不断的制作、添加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家长可以通过幼儿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能使家长更客观地了解幼儿园教育、孩子的情况及各方面的发展,家长反馈很好。

 (五)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经过两年的成长档案创建工作,教师们的观察能力、撰写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们对孩子的行为、发展状况进行细微的关注,将幼儿的一举一动收人眼底。观察孩子已成了教师的工作习惯。

 在观察的基础上,师幼互动的行为通过撰写后存人档案之中。由于记录孩子作品的时间、地点、背景、发生的原由以及不定期的观察记录,来反映孩子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针对个体进行描述与分析,为此,教师的撰写水平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活动;优秀教师;言语;儿童观;课程观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9-0022-05

一、问题提出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多通过言语来进行,言语既是师幼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专业理念的体现。有关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表现的研究较多,有关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相对较少。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盥洗、餐点、午睡、离园等内容,具有日常性、琐碎性、突发性等特点。相较于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言语具有零散、重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但是,生活活动中的教师言语也蕴含着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在幼儿园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把生活活动当作是过渡环节,言语表现较为机械单一,未能重视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更未有意识地挖掘其中潜在的课程价值。基于理论研究与幼儿园的实践,本研究尝试通过呈现优秀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探究其言语背后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并结合访谈法探析影响优秀教师言语表现的因素,以期为提高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言语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南京市B园大班优秀教师①M为研究对象。M教师具有南京师范大学函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职称,先后获得“市、区两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托幼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得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和奖励的“优秀教师”。M教师从事幼教工作近30年,多年担任B园年级组长,其对幼儿教育的独特理解和实践得到其他教师和幼儿家长的一致认可。同时,M教师经常承担公开观摩活动,其较高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因此,也是实际工作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以纸笔和录音相结合的方式记录M教师生活活动各个环节中的言语,同时描述言语发生的场景,教师的情绪状态等。观察时间为一周,每天上午从幼儿入园直到幼儿午睡,下午从两点半幼儿起床直至所有幼儿离园。一周的观察中,M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具有内在一致性,有关M教师言语类型的信息达到“饱和”。随后,研究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先对观察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转译和编码,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就某些具体情境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以探析教师言语背后中所隐含的儿童观与课程观,从而深入阐释M教师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M教师言语类型分析

本研究将教师的言语类型划分为指令型言语、行为强化型言语和引导启发型言语。指令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言语指示幼儿从事某项活动,包括命令、提示、催促等;行为强化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刺激,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包括表扬、奖励、诱导、训斥、诘问、威胁、隔离等;引导启发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言语引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获得某种经验,包括讲解、说理、鼓励、安抚、提问、建议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对教师言语的分类是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调查后编码所得,不只是对研究对象M教师的言语分类,事实上涵盖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所有类型。

1.整体来看,M教师的言语以引导启发型为主

由表1可知,在收集到的137句教师言语中,M教师的引导启发型言语最多,占总数的64%,其次是指令型言语,行为强化型言语最少(见表1)。这说明M教师在生活活动中更加注重用讲解、说理的言语帮助幼儿理解某些道理,用鼓励、提问等言语引发幼儿的主动思考。观察发现,指令型言语与生活活动的重复性和琐碎性有关,M教师对生活常规和安全提示常用指令型言语。此外,行为强化型言语主要表现为用口头言语表扬,旨在满足幼儿自尊和自信的心理需要。

2.M教师言语类型的具体分析

(1)指令型言语

指令型言语包含命令、提示和催促等。统计发现,在M教师所使用的指令型言语中,提示性言语占94%,命令性言语占6%,催促性言语为0(见表2)。M教师较少使用命令性言语说明,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融洽,M教师较注重幼儿在生活事务上的自和独立性。

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语气平和地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完成生活事务,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如,入园时她会提醒幼儿“先去洗手、锻炼,我们今天改用春季作息时间表了”;外出散步时,当幼儿说“我们是小蚂蚁”,她顺势说“小蚂蚁们好,领头的小蚂蚁慢一点,走稳一点”;幼儿散步回来午睡时,她会提示幼儿“安静了,进寝室就要安静了,把声音留在外面”。M教师班上洋溢着一种爱与和谐的氛围,研究者几乎看不到命令与催促,但幼儿能有序地进行生活活动。研究者据此认为,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提示性言语比命令和催促型言语更加有效;指令型言语有其使用的必要,但并非越多越好,引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才是关键。

(2)行为强化型言语

统计发现,M教师所使用的行为强化型言语以表扬奖励为主,占总数的88.2%,诘问和诱导各占5.9%(见表3)。这说明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多使用积极正向的言语,以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即使发现幼儿有不良行为或犯了错误,M教师也尽量不用批评和呵斥的言语。

观察发现,M教师所使用的表扬奖励性言语不是泛泛的口头表扬,通常是肯定幼儿的行为,说明表扬幼儿的原因,幼儿明白自己为何得到了表扬,其他幼儿也往往会以他为榜样。具体来说,M教师的表扬奖励性言语通常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境中:一是当幼儿能够认真观察与主动思考时,M教师会表扬幼儿,如“笑笑看到这边的滑滑梯上有很多小朋友,就离开了,她是很会观察的哦”;二是当幼儿有进步时,M教师会予以表扬,如“妹妹这两天进步了,吃饭吃得越来越好了,对不对?”另外,研究者发现,当个别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犯错”时,M教师很少会直接在集体面前批评幼儿,而是会对幼儿进行单独教育。如:在配班老师组织幼儿谈话的过程中,M教师单独把嘉嘉叫到身边来,对他说:“你今天在滑梯上有一个很危险的动作,有好几个小朋友向老师告你的状了,你知道是哪个危险的动作吗?”嘉嘉说“推人还撞人”。M教师:“你知道啊,但你知道如果你把小朋友从滑梯上推下去了会怎么样呢?”嘉嘉不说话了,M教师继续和他说:“会头破血流,你自己也可能会受伤,后果很严重,老师希望你以后在玩滑梯的时候不要再去推人和撞人了,好吗?”访谈中,M教师说道,批评和呵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要让幼儿意识到他的行为会给同伴和自己带来什么伤害,从而引导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免受伤出意外。

(3)引导启发型言语

统计发现,M教师在使用引导启发型言语时,说理、提问和鼓励性的言语使用频次都较多,分别占31%、26.4%、17.2%(见表4)。这说明M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重在为幼儿架设问题和答案之间的桥梁。我们可通过以下案例来进一步说明M教师是如何运用引导启发型言语的。

入园时,佩佩开心地对M教师说:M教师早,我带了一个RED灯。

M教师:什么灯?再清楚讲一遍。

佩佩:R-E-D。

M教师:跟着我说一遍,是L-E-D,首字母是L,不是R。

佩佩点头:嗯,L-E-D灯。

M教师:LED灯可以做什么?

佩佩:我带的LED灯可以用手控制,还可以调节亮度,也可以听歌呢,是高科技的。

M教师:你明天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的LED灯,好吗?

佩佩挠了挠头发:啊,我不会讲。

M教师:刚刚就讲得很好呀,今天回家可以练习一下。

由本案例可以看出,入园时段尽管要面对很多幼儿,但M教师依然从佩佩的言语中迅速提取了有效信息,并以鼓励、提问、建议的方式引导佩佩正确认识LED灯。首先,M教师能抓住幼儿的语言错误,引导佩佩学习正确的表达;其次,M教师用提问性言语引导佩佩搜寻和整理自己有关LED灯的已有经验,并用言语清楚地加以表达;同时,M教师又及时为佩佩提供了有挑战性的机会,即建议和鼓励佩佩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LED灯,锻炼佩佩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最后,M教师能安抚佩佩紧张的情绪,建议佩佩回家练习,创设家园合作契机,让佩佩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准备。

(二)优秀教师生活活动中的言语所蕴含的儿童观和课程观

教师言语与儿童观、课程观分别是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体现,内隐知识主宰外显知识,外显知识的发展有赖于内隐知识的驱动与指引(陈美玉,2006)。所以,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影响教师的言语表现,教师的言语表现反映着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教师只有意识到内隐知识的存在及其所产生的学习价值,才能正确外显为行动,指导课程教学,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M教师的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发现其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所蕴含的儿童观和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每个幼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构建适合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

在问及言语引导与有效教学的关系问题时,M教师强调“要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这看似简单的回应实际上倾注了M教师对幼儿的爱,具体而言蕴藏有三层意思。首先,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1〕正是由于爱,M教师才选择平等地和幼儿交流,倾听每个幼儿的心声。其次,M教师知道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时刻表”,所以不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幼儿,“只要孩子在努力就行,强项要更好地发挥,弱项要多补补,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就好”,这也正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精神的体现。最后,M老师经常说“不要打击孩子,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很棒,多使用鼓励性言语”,这也符合“赏识教育”的有关理念,M教师坚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能以信任、耐心和鼓励的言语方式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2〕既体现对每一个幼儿发展节律的尊重,又满足幼儿对自尊、自信和成就感等的需要。

2.幼儿是有想法有创造力的,教师要善于生成幼儿需要的“真”课程

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在与自我、他人和环境的对话中建构客体之于“我”的认知,形成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幼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与合作者,〔3〕教师应信任和尊重幼儿的发现,而非一味单向灌输。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很少强调纪律,但每个幼儿都有秩序地“忙碌”着。散步时,幼儿会将枯萎的花朵放到泥土上当肥料,会找隐藏在枯枝下的昆虫,会围站一起玩“天女散树叶”的游戏……M教师只是当有幼儿喊她时,她才会告知幼儿瓢虫的特征,或提问树叶像什么,或暗示亭子需要加以清洗了。相信幼儿,使M教师听到了“大自然长廊”“鲜花长廊”等多样性的表达,也使她看到了幼儿把卷纸筒卡在纸箱上当大炮的创造性表现。

3.向幼儿学习,建构师幼共同成长的课程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权威,幼儿是等待教师“灌输”知识和技能的“容器”,教育成了存储行为。殊不知这扼杀的是幼儿求知的天性,也无视幼儿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其实,教师与幼儿是“互为师生”的,教师不仅是授业者,事实上在与幼儿的对话中也常受教益,他们通过合作共同成长。〔4〕M教师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以幼儿为师,从幼儿处捕捉课程的出发点。M教师坦言,“好多经验都是从孩子那里学到的,智慧来自于孩子”“要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影响优秀教师言语表现的因素

1.乐观和真实的生活态度是基础

访谈中,M教师多次表达了她对幼教工作的理解,也反复阐释了自己的人生观。分析发现,影响M教师教育行为的生活态度可用两个词概括:乐观和真实。她说,“我不喜欢接到任务就抱怨的负能量的老师。既然任务最后都要完成的,早做和晚做都一样,所以工作中我不会抱怨。”幼儿园的事务较为繁琐,消极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工作质量,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而充满正能量的工作态度能带来职业幸福感。真实表现在M教师对待幼儿、同事、家长都秉持“真诚、善良”的原则,“真诚、善良是我做人的原则,家长把孩子交到你手上,你不对孩子好,就对不起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正是这份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使她在教育中追求“真”,追求“善”,同时也发现了教育的“美”。

2.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意识是保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在1989年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5〕M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也源于她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与持续不断的反思。在问及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她的专业成长问题时,她说道,“我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这项工作就像融入了我的血液一样,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可见,丰富的实践经验使M教师对于眼下的本职工作得心应手。此外,工作中的学习与反思也很重要,“工作这么多年,我参与了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阅读了一些专家推荐的书,也写过一些读书笔记,还参与了幼儿园园本教材的编写……”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深化自己的专业思考;唯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

3.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与所倡导的课程理念是前提

“信念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信念是由所在的社会文化决定的,学校文化是孕育教师信念的主要温床。”〔6〕幼儿教师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幼儿园,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与课程理念贯穿于幼儿教师教育信念形成、发展和转变的始终,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M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与B园的课程理念紧密相关,B园“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的课程理念基于幼儿本位的课程思想,强调幼儿的发展是指向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这对M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除此之外,B园与S市某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该校专家团队会定期到幼儿园参加观摩活动,参与课程研讨,指导课程实践,这使B园的课程理论和实践走在一条相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上,而这也是M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39.

〔2〕韩登亮.赏识教育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37.

〔3〕高杉自子.幼儿教育的原点〔M〕.王小英,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