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美术教育论文(精选5篇)

  •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由其名可知,公共美术教育即指面对人民大众的美术教育,是属于人民大众素质文化教育的一种教育范畴。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对人民大众教育,它不是培养专业教育者,而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大…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精选5篇)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美术教育;和谐社会;人文教育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含义及其目的

由其名可知,公共美术教育即指面对人民大众的美术教育,是属于人民大众素质文化教育的一种教育范畴。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对人民大众教育,它不是培养专业教育者,而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活动。

二、公共美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公共美术教育是在社会中全民参与的社会性、人文性、生活化的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实现人民大众生活中的美的发展和对幸福生活的终极向往,即精神里的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独立独行的人生模式和社会长远目标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人类追求超越自我发展,一种把人类社会推向理想境界水平的教育:人性的解放,人格的完美,人文情怀关注,从而使人类社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前进。

公共美术教育是用视觉图象来反映人民大众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类社会中群体和个体的精神性和物质化的成分,是人民大众社会化中的生产及自然存在中人文生产事物,它能促进人类社会视觉文化图象学的审美发展的文化现象。以艺术的视觉图像反作用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种美学、价值观念、审美认知等,所要推行的是公共精神的基本维度,是为了理想社会和社会论理道德,推行人民大众认同在人格尊严及利益关系上的相互尊重与包容,使全体国民成员知道应尽自已的权利与义务,即社会理想的主体地位:代表选进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

公共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主类社会完善和真善美的追求的。美术教育充当其人文社会的特征,有益于人们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演变,不只具有情感的表达与表现,而且还有精神教育作用。公共美术教育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培养人民的对视觉形象的观察能力和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其艺术的感悟能力提升人民大众对社会、国家、自我新的认知交流能力。公共美术教育一向重视教育对象的智力,思维能力的拓展,形象符号的应用,大众品味的协调统一能力。因此,公共美术教育在社会生活和现实应用中,增强人民大众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使人民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了人民大众人格和净化人民的心灵。

三、公共美术教育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和意义

虽然公共美术教育在当下我国的社会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大众媒体还是建筑行业或者工业设计及生活用品中,但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主体地位还有待于我们的普及和推广。公共美术教育人们的客体世界给以精神性反馈和关照,从而实现美术精神活动与社会现场活动的连接,使美术活动融入人类社会活动的事件当中,并发挥极积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是自己的主人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发生着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促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公共美术教育将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正是公共美术教育将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精华传递给新的个体生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公共美术具有普世性的社会地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美术教育,受制于统绐阶级意志的贯彻、社会意识的整合、政治法度的创设和实施以及经济的增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美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行为、生活实践、风土人情、论理道德、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的,成为整个社会性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是大众人民美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约束力和社会生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公共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参与意向,从而有利于培养协调统一的社会审美维度。公共美术教育是以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满足人的现实社会欲望和情感需求的,也是促进主类自我完美和谐的有利手段。还可以通过对人的情感净化,开掘出人性中真诚、善良、美丽的东西,使我们以纯洁的心灵与人交往,并使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美感化。

公共美术教育是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公共美术教育通过不同媒介的传播,使各个层次各个地域的人们对文化地理和环境地理人文地理的认知和接受,实现人们社会生态和区域文明的价值判断。我国的万里长城,就传递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信息。人类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又是特定艺术创造活动的主体,没有人类文化创造和艺术活动,也就没有人类的审美活动。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介入方式对文化心态转换和传播,以多维度、多视觉、多空间的渗透,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知识体系,对真善美的弘扬与假丑恶的否定以及对社会先进文化的吸收,以达到把人不断推进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终价值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人对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创造。

公共美术教育提升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品位,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关系的层次系统。人们对美的需要属于最高层次,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人民大众物质层面的精神需要。美术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服装、建筑、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各行各业中,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视线中传达着时代的参与。由于人类社会离不开公共美术活动,人们需要认识公共美术、了解公共美术,并会欣赏评论公共美术作品,使公共美术活动更好地作用于生活。人类社会文化水平越高,公共美术参与的比重就越大。因此,我国社会中对公共美术教育的关注,对大众普及与提高大众来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在今天,公共美术文化教育被看成是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公共美术文化对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湘明.造型艺术美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56.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0,71.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99.

[4]马克思恩克斯全集[M].马克思恩克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0.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近年来,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对大学生的美术欣赏和技能训练起到了较好的影响,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

(1)互动交流较少。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美术教师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方式,授课过程主要采取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不能建立起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就影响了公共美术的教学质量。

(2)情感缺乏共鸣。

公共美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美术技能和欣赏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主观地从自身对美术作品进行点评,学生无法将自身情感融入美术作品中,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情感共鸣,失去了美术教育的目的。

(3)实践活动不足。

美术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美术基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教学,没有将学生引领到课堂之外自然之中,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无法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发展对策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共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众多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公共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具体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公共美术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分类上有理工类院校、文史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公共美术教育在文史和综合性大学发展较为良好,拥有的美术教师也相对较多,理工类大学的美术教师相对缺乏,但他们都无法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师生比例要求,需要积极引进师资,加强公共美术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在建设公共美术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还要重点考察教师的人格品质和文化修养,为公共美术教育引进优秀的人才。高校积极鼓励美术教师在职进修,提高自身学历和业务水平。高校还要拓展教师引进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上美术领域的专家来学校授课,并对校内美术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本校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先进的教学设备被引进来,这就要求作为美术教育的一线教师要学会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大学生的美术造诣。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观念

公共美术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在课程设置上要以选修课为主,主要向大学生普及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靠大班授课、小班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美术教育的理论课程可开设 美术鉴赏 美术基础知识 中外美术简史 等,实践课程可开设 素描 书法 等,这样使大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有效提高了公共美术的教学质量。此外,高校要为公共美术课程设立相应的学分,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对公共美术的重视程度,同时高校还可设立公共美术专项奖金,增强大学生学习公共美术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校期间完成公共美术课程,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积累。

3.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实践平台

现阶段,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主要依靠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更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实践平台。

(1)高校要加强美术交流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教学楼、食堂、体育场馆等设施建立起艺术走廊、美术橱窗等,以此来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社会名家的著作,这样通过具有艺术氛围的美术交流场地建设,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此外,高校还要依靠社团建设来加强大学生的美术交流,如发展书画社团、涂鸦社团、墙绘社团等,以社团带动美术文化,不但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使大学生参与到美术交流之中。

(2)利用网络来构建美术教育平台。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来接触网络,这为高校构建网络美术教育平台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把公共美术的教学视频或讲座分享到网络上供爱好美术的学生下载,这种方法还可以弥补高校美术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此外,高校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公共美术交流版块、美术论坛等,使学生时刻可以通过网络来交流学术思想,但要做好网络监管,消除负面思想。

(3)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有关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社会上的各类美术大赛、美术团体和美术专家学者等,美术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类美术比赛,通过与专家学者、美术团体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见识和教学能力,从而保证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此外,高校要积极联络专家学者、美术团体来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美术讲座和现场指导等,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对公共美术的兴趣。

三、总结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2019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新时代,公共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及其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根据该文件,全国84.6%的大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共艺术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有13年。已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宣布,未来三年,全市所有高校应要求提供公共艺术指导并记入学分,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参加1~2门艺术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通知》文件,要确保在2017年底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分,大学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其专业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目前参照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对于实施学分制的高等教育机构,每名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部的下属“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上述课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其他院校尽快开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等的优势,提供任意艺术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介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各省在实施该课程时基本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该课程有艺术介绍、音乐赏析、歌剧赏析、戏剧赏析等,没有实行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课程建设才有了依据,各省出台政策建立完善美育工作,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改善和完备。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日渐使我国高校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公共艺术课程通对大学生艺术理念的灌输,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合一全面均衡发展。

二、改革的建议

第一,以世界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为研究背景,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线。从学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新时代重视美育思想下,以国内外美育课程设置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公共美术课程改革为研究基点,解决公共美术教育体系普遍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实施普遍意义。形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且有目的地对课程设计、目标、内容等研究设计,形成系统的研究中的问题,然后获得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系统的课例等记录和分析,形成量化的研究指标,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形成结论,形成系统有效的研究。第二,对公共美术课程、美术艺术活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发展。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包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自身院校、专业等特色、特点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设置。公共美术课程人才培养是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各学年公共美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教学等工作思路,制定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教学收获的实际效益。第三,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艺术实践性研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应当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不拘泥于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搭建校园艺术展示平台、组织课间课后欣赏活动、线上微课、校园媒体平台互助、组织校社团交流等方式,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文件中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进行修订,学生艺术团队成员的选拔、挖掘,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平台展示课,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让众多学生乐在其中的参与。第四,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术课堂、德育与美育之间课堂融合的研究等。在新时代美育思想下,紧跟时代潮流,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思政也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融入思政课堂德育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艺术教育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受到功利化、世俗化办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受重视;而专门的艺术类院校,由于学科狭窄,办学规模小,公共艺术教育无用武之地。在这一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艺术教育积淀的院校,学校从办学伊始就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理念,突破轻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窠臼,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重点与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文理渗透、艺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机构设置、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加以重点扶植,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实用轻美育”的现象。从领导办学的角度来看,一些领导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办学心态,仅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轻视人文艺术教育,把一般的娱乐活动混同于艺术活动,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混同于艺术教育活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一些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将精力放在专业课程和考研课程上,把完成学业和成功就业作为主要目标,对公共艺术课兴趣不高,态度消极、敷衍了事,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偏少

正因为一些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不到位,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育教研室等专门机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一般都挂靠在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团委等机构上,在管理、财务、教学等方面缺乏自,其自主发展空间受到较大牵制,影响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

3.师资队伍缺乏,课程设置零散随意,课程效果不佳

一些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师资配备不到位,没有一支比较稳定的艺术教师队伍,难以有计划地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人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失调,课程数量少,教师学历职称偏低。据有关调查,在承担公共艺术课任务的老师中,教授占6%,副教授占21%,讲师占34%,助教占32%,教员-占7%。有些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则形同虚设,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分散零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教学内容过于粗浅,甚至存在以活动代替课程、以讲座代替课程的情况。

二、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实施的艺术素质教育,通过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和专业艺术技能,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创新能力及艺术文化修养,通过艺术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其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它重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修养提升,而不是艺术技巧的简单传授,因此它不仅仅停留在艺术修养与技能的养成,而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与活动中养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增进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熏陶,进而对道德养成、人格完善、智力开发产生积极影响。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杭州师范大学致力于构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其内涵是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学研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与提高,通过三种方式的联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品味与水平,促使学生艺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功效。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机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还涵盖了舞蹈、文学、影视、雕塑等多门类的艺术系统,整合公共艺术资源,打通艺术各门类的内涵,寻找艺术门类的相通点,倡导艺术课程综合教学模式。课外实践是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可以增强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学生在实际中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与感悟。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艺术氛围等内容,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公共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对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提升学科水平,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加强研究项目的管理,推广优秀成果,提高教学实效,引导公共艺术教育良性发展。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发源地,在历史上曾经涌现了李叔同、丰子恺、姜丹书等一大批从事艺术教育的先驱人物,为我国艺术教育做出了奠基性的不朽贡献。新时期的杭州师范大学,秉承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传统,延续了艺术教育薪火与遗风,提出“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理念,又确立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效,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把艺术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装饰与点缀,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

1.设置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统领全校艺术教育工作

早在1990年5月,学校前瞻性地提出了重视艺术教育的思想,成立了“综合教研室”,为全校开设书法、美术、音乐、普通话等课程。学校于1993年成立艺术委员会,加强全校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并于当年出版了《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化》著作。为了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形势,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艺术教育研究院,下设艺术教育专家学术委员会、艺术理论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等机构,主持全校艺术教育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为了进一步彰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强化公共艺术教育优势,学校于2011年又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部,给予专门的人员编制和固定经费,专门负责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践工作。在这二十余年的过程中,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设置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

织保障,既有领导机构,又有专门的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初步理顺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

2.构建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学校把公共艺术类课程划分为普及、提高、拓展、实践四大块。普及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分析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提高课程目的在于针对完成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拓展课程是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各艺术门类,通过与艺术相关的人文、文化等课程了解艺术门类的相通性,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实践课程主要是将学生的艺术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课程修读方式来看,除了开设“音乐基础与欣赏”、“美术基础与欣赏”等需要全体学生修读的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如“舞蹈鉴赏”、“影视鉴赏”、“艺术概论”、“书法习作”、“美学导论”等限定性选修,另外学校还设置了大批高水平特色任意选修课程。必修、限修、任修三种方式层层推进,给学生提供了远非一般普通院校可以比肩的公共艺术课程修读机会。通过四个系列的课程体系,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限选与任选、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专业与通识的合理设置,强调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加强文化含量,充分体现艺术文化性,推进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3.完善社团与艺术实践活动机制,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

学校把课外实践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之中,专门设定第二课堂学分,以保障艺术课外实践的实施,从而使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外得以延伸和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办学积累,学校涌现了一批艺术类精品社团。如1996年成立的“流霞剧社”,在李叔同开创中国话剧艺术之先河的精神感召下,坚持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编演的话剧作品接连在省内及至全国获奖,被称为全国六个高校优秀话剧社团。美术学院唐趣漫画社、初等教育学院缘书画社都是学校精品社团。目前,学校拥有学生社团100余个,其中艺术类社团占35%。学校定期举办大学生社团文化节、读书节、话剧节、书画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活跃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学校依托艺术类专业组建了交响乐团,该团经常为本校师生及兄弟院校演出经典曲目,承担高雅艺术下基层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校还是“浙江人文大讲堂高校分讲堂”所在地,学生常年能听到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学术讲座,每年设立的讲座为10余讲,至今已有100余讲。学校组织艺术类社团的“送戏下乡”、“送戏到基层”等艺术实践活动,开展融专业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扩大了我校在艺术实践活动领域的社会影响。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一院一品、一生一艺”文化艺术活动,强化公共艺术氛围与学生艺术技能的养成。在2011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教育部和省政府联合授予学校“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奖牌。通过艺术培训、对外交流、观摩演出、承办活动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艺术教育研究,创立全国唯一的美育学术刊物

学校拥有“艺术教育”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整合了音乐学、舞蹈学、艺术学、美术学、教育学等学科力量,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艺术教育类研究课题。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团队被列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为了延续1920年学校创刊的《美育》杂志,传承以艺术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运动”,推进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学校重新审批创办了《美育学刊》杂志,依托该刊物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研究,在注重“美”与其他学科交融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美育实践,通过组织课题立项和专题研讨会,从理论层面引导公共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并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水平、高层次上得以实施,对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产生了积极影响。艺术教育研究院还组织撰写了《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史志》,对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

5.完善艺术场馆设施等条件,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环境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很多,有的从其本原进行研究,有的着眼于它的本质,也有的从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入手,李曼利博士在其专著《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就整理出50种西方学者关于通识教育的定义,百花齐放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通识教育意义和内涵的理解。在理念的层面,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为教育界普遍认同,但教育理念和教育课程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观念和理念从理想到现实,必须走一段“课程化”的道路。在课程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在课程建设中如何定位、设定目标、设计编排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评价,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最有效途径。其内容形式丰富,注重艺术情感、审美精神的濡染,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实现个性价值的途径,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如何使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不成为学生只为了拿到学分的一门课,如何使学生艺术社团不成为以学校名义争得各种荣誉,或在各种场合点缀气氛的一种工具,如何使校园文化生活不是停留于各种形式的各种演出、比赛上,而是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实施美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极佳载体,并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人格方面的最大潜能,应该成为每一所高校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识教育”的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资源,使我们更为深入全面地思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实施方式。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应当定位在向学生讲授艺术方面的相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让学生掌握欣赏、辨别和批判艺术的方法,逐步成为有艺术修养的观众或听众。在潜移默化的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结构,并重建对生命、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从而成为真正的“综合人才”。而“综合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必须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进入施教者的视野,并通过艺术教育等载体得以造就。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形态、教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目标控制着课程,也因而控制着教育过程和学生。[1]因此,制定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开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具体应该达成以下目标。

(一)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人格的完善。

韩健敏(2001年)提出,要确立人文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仅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2]艺术教育的人文性有非常广泛的内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及感知力、想象力,培养对各类艺术作品的认知分辨和鉴赏和批判的能力及创造意识,对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我国台湾学者黄俊杰(2003)强调通识课程设计中应体现“多元主体并立精神”,其主体是指人类文化中各种思想体系如儒家、佛教、基督教……是一个“自主”与“自由”的“主体”,都可以将其价值在现实世界中加以“客体化”而成为具体存在。[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要体现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关注,又要体现出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重视。国外一些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已考虑了此类问题,如哈佛大学“文学和艺术”课程中不仅有《美国的文学与美国的环境》,还有诸如《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非洲艺术中的王权与神话》等众多课程。

(三)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促进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引进的教育理念,要适应我国的文化背景、教育传统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地民族、民间的文化积淀,不断地拓宽与完善艺术课程的形式和内容。除了关注艺术学科知识内容外,还要关注跨学科和对国际普遍关注的课题内容,增强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说,公共艺术是过程的艺术,它注重的是作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公共艺术常常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是一个有时间过程的社会事件,它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意义,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的同时,健全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开发创造性智慧,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

(一)基本框架的构建与设计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一般都是以艺术、绘画、戏剧、戏曲、舞蹈、音乐、影视、书法艺术门类为基本框架进行构建,主要包括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艺术选修课的设立不是针对一个学生的艺术教育,而是针对普通高校非艺术类所有学生的教育。为了确保这种教育有广泛的全面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应进行精心设计,体现横向和纵向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多样性和深度。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教育需求,应该包含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课程。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一门完成最低学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与兴趣,有计划地对艺术进行系统、完整的了解,包括对各门各类的形式特点、风格流派和社会作用等获得较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目的。

课程体系按纵向与横向的设计,形成了纵横包络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课课程体系的构架。纵向课程划分为核心、提高、实践三大块。

核心课程是基础通识课,涵盖三门以上学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思维能力,解决他们入门的问题,所以称之为基础课。内容以艺术在不同时期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线索,梳理中外艺术发展史脉络,构建艺术知识体系,了解艺术本质。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必须安排一定的师资开设类似的基础性课程,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提高课程按基础到提高的原则又划分为修养提高课、学科交叉课两类,至少涵盖一门或两门学科。修养提高课的目的在于针对完成通识基础课后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艺术修养的要求,帮助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和科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艺术,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艺术美的基础上,运用现有的艺术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品味、分析美的缘由,寻找和评价美的对象之所以美的深层意蕴,即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实现人格的完善。这部分课程包含艺术领域中的各方面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多样性,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教育,也可以采用论文写作或讲座等方式。这类课程意涉及了广东音乐课程,是为了体现本土文化教育的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可根据师资条件选择性地开设类似的课程。学科交叉课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知识面的广泛性等特点而设置。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引起了许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通过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当代大学生知识面广泛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求。

实践课程划分为理论和实践及艺术团排练两类。实践是提高艺术修养最有效、最快乐、最直接的方法。(1)理论和实践这类课程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而设置,一方面顺应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另一方面为特长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到社团活动中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鉴于中国升学、高考压倒一切的特殊国情,大部分学生被剥夺了应有的艺术学习机会。一些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得到艺术实践学习,获得中、小学失去的学习机会。(2)艺术社团是学校艺术教学的亮点,在校园人文艺术氛围营造的过程中要起到带头、示范和推动作用。将学生艺术团的排练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中,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鉴于以上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列。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艺术教育专业教师通识教育意识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开发。

课程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来完成,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受长期以来我国艺术专业教育重技能轻文化的思想的影响,多数艺术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先天不足。大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虽然对专业知识精通,但绝大多数艺术教师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对知识的整体认识程度也不够深刻。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出现了教学工作量、教师教学投入不平衡的情况。专职艺术教师除了艺术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大量“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而这部分工作通常没有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使得担任艺术教育课的教师疲于奔命,时间精力的付出不在教学科研上,更谈不上考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十分高。教师本身需要有较为完整的学科结构,至少对某一专业的相关学科或临近学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该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良好的授课技巧和与学生间的沟通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学校要重视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的培训和开发,优化整体结构,使教师适应通识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开发适合各校自身条件的通识教育艺术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4]

综合性大学本身拥有学科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隶属于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可以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在课程组织方面实行自由选修模式,在课程结构方面采用横跨型模型。多科性院校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均衡,隶属于公共课教学部门的艺术教育课程,可以采用核心课程或分布必修模式,课程结构则采用并列性结构模式以弥补学科结构的缺陷。学科结构比较单薄的或单科性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科专业较为狭窄,很难建立理想的通识教育体系,艺术教育挂靠美育、团委或教务处等职能机构,应加强导论课程、共同核心课程和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建设。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组建高校联合体,共同开发一个可共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利用网络条件远程教学、考核、评价。根据艺术教育实践性突出的特点,还可以向社会聘请艺术名家、民间艺人来学校担任指导老师。通过系列专题讲座,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逐步构筑和完善以艺术类核心课程为主,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实践课程等第二课堂教育为补充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下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具体化,有固定学分、有课时保障、有统一要求,师资配备稳定到位,高质量、有计划、系统地开设艺术教育课,不过分偏向专业化,有广阔的覆盖面,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各校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条件、学生需求、社会需要、师资力量等各种条件寻找一个合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与一般课程不同,公共艺术课程不仅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重视对人的艺术素养、人格完善、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对于知识的掌握,采取考试等传统手段就可以达到评估的目的。而对能力、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每个个体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给评价造成很大困难。

科学的评价应该针对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这是保证教与学质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环节。要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出发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的评价应该包含对课程的管理考核。艺术课程所特有的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严谨与活泼交织在一起的教学形式,需要实施者更加注重规范。对于学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把握以后学习的方向。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哈佛大学经常采用论文、家庭作业(阅读、写文章、做实验、做科研项目)、问题讨论的参与程度作为考核依据;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校广泛应用一种“档案袋评价方法”,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探究过程及创作和表演的图像资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都搜集起来,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进行评量,非常有效。我们应该尽快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语

教育理念是指导性的纲领,它通过教育课程来实现。通识教育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部门和任课老师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探索适合各个高校具体情况的课程体系。一个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兼顾认知与创造力(艺术欣赏、艺术实践)为特点、符合当代我国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艺术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理念融入教育课程的现实性的实践。未来公共艺术教学的改革,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99.

[2]韩健敏.人文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J].重庆师院学报,2002,(2).

[3]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乐学书局,2003:161.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DB/OL].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2006-03-08.

[5]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6]苏丹娜,李文轶.理工科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