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理论论文(精选5篇)

  •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但是城建资金项目在财务与资金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项目的前期准备严重不足,存在“三边”工程现象,也就是边勘探、边施工、边设计,这样极易造成概算变随意过性大,出现超支严重;项目资金缺口和项目财务管…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精选5篇)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城市建设开发资金来源可分为:国家专项补助、地方统筹基本建设投资、城市四项费用、企业自筹资金、地方机动财力、社会集资等多种渠道。其中以城市四项费用的占比最高,内容也在随着发展不断变化。1962年前,城市建设开发资金主要靠国家投资和财政拨款。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后。对城市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大中城市的公用事业附加税、工商业附加税、房地产税统一划为市财政,保证用于公共设施、城市的公用事业不需要上缴,不可挪作他用。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有关规定,此后的《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等规定陆续出台,对资金来源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城市建设开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从《关于使用各种专项资金安排基本建设资金的几项规定》到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后,各地均了实施细则的具体规定。资金管理通常一般由城建部门提出年计划,会同计划、财政等部门协商后,报政府批准通过后执行。城建部门负责资金的使用,财政部门负责实施监督。自从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加大城市建设开发的投入后,城市建设开发管理工作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持续增强。

二、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但是城建资金项目在财务与资金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项目的前期准备严重不足,存在 三边 工程现象,也就是边勘探、边施工、边设计,这样极易造成概算变随意过性大,出现超支严重;项目资金缺口和项目财务管理弱化并存,归纳起来建设开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挤占或者挪用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问题。此类问题往往是以各种名义和借口向上级部门申报计划,在资金到位以后,没有用于城市建设开发,而是挤占挪用了。二是会计核算不符合规范。因为建设开发资金会计核算的时间性较短,可比性不大,因此很多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由会计代管也有政人员代管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出现过不能够按照要求设置会计科目的现象。三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部分单位存在完工工程挂帐的问题,这些问题违反了有关建设财务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并存在由于利益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三、城建资金财务管理应加强的重点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城市建设开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分明显,解决的要求十分迫切,加强财务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1、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引起相关领导高度重视。

城市建设开发项目必须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对项目科学论证,完成资金划拨使用后,为确保专款专用,应该委派专(兼)职财会人员对具体城市建设开发项目进行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法规以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制度。

2、要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概预算以及竣工的决算管理。

管理以及审查项目的概算、预算以及竣工决算,全面加强项目财务资金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为此一定要认真进行工程概算审查,对于在建项目工程概算存在超支的,需要安排财政资金追加投资的,都应该经过财政部门参与的审查和概算,在全面落实财政资金来源后,才能追加投资。同时要搞好工程预算的有关审查工作,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办理和提供工程拨款以及结算的依据。对于竣工项目应及时做好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决算审查,应交财政的竣工节余资金、投资包干节余、基本建设收入都应及时上交给财政,对于交付使用资产中的国有资产部分,应该及时完成办理国有资产的验证工作。

3、进一步加强财务审计工作。

一是要防止城市建设开发资金收入项目的遗漏。城市开发建设资金的涉及到的征收单位很多,包括:财政、建设、国税、地税、电力、邮电、国土管理、交通、市政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审计时应结合收入项目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防止漏征、漏缴。二是避免项目不到位问题。在征收中,要避免乱收费,也要避免征收不到位。当前造成欠征的主要原因是征收工作透明度不够,拖欠现象普遍;也存在人情网、关系网的干扰,随意越权减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审计时,一定要结合征收计划和有关规定,对征收单位逐户检查,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城建资金管理方面要重点审计执行情况以及资产的核算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努力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如使用国债专项资金应该确保按期归还。

对于使用中央财政国债专项资金的城市,更应当切实加强国债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增强还贷能力。应当深人分析地区财政状况以及城市基础投资的规模,严格遵守同中央财政确定的转贷资金数额以及期限和利率,落实好各项还贷款的来源,明确制定还款计划,确保国债专项资金应该确保按期归还。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主体

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理想聚居地。而生态城市的主体体系是指生态城市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是构成生态城市系统的政府、企业、居民、社区、社区组织等。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管理主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强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主体的研究,以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创新提出共建全民参与的生态管理主体,对走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

(一)政府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

法律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们行为必须遵守的准则。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支柱。因此当前,加快立法进度,强化执法力度,重点宣传、贯彻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是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主要是要建立健全包括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两个层次的环境法规体系。另外,在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政府应注重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优化原则、全过程控制原则,以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等。

(二)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首要力量,是生态城市建设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是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系统中枢和调控中心。在现代城市逐渐向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平等与生态保护充分融合的生态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贯穿在政府调整战略、制定规划和建设管理三个有机联系的环节中。

1.生态城市政府的战略调整。战略是城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目标、方向、途径等所做的宏观谋划,是对城市未来形象进行定位的重大抉择。在分析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调整传统发展战略,制定符合生态城市内在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城市政府驾驭生态城市发展全局的重要手段和首要环节。走生态城市的建设道路是现代城市政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发展理念,政府要构筑生态城市理想模式,必须把握其战略的特性:综合性、区域性、前瞻性。

2.生态城市政府的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要适当超前,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以城市发展生态化、城市文化特色化、公益设施便捷化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更新理念,以实现“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目标。

3.生态城市政府的管理。在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中,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根本,三则相互依赖,要建设生态城市,政府必须采取行政、法制、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管理。

政策引导。政策是调整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政府应加强与生态管理有关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引导城市建设遵循生态型战略与规划的要求。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市场机制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建立健全绿色税收体系、实施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多元化的市场筹资方式。

制度创新。政府最重要的是积极推进土地制度、产业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区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许多领域,政府可以与企业合作。比如,政府可以为开发商低价或免费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由开发商进行建设和维护,最终开发商可从房产的增值中获得环境建设的回报,而政府则可以免除自行投资建设的成本和维护费用。生态城市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并不是说要完全摆脱政府的调控,其实是重新调整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结合的良性运行。在市场化方式下实施生态城市建设,政府要关心的主要是如何创造、维护和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起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城市管理制度。

组织协调。政府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在涉及城市规模、功能布局、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等方面的建设时,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担组织者的角色,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建设牵涉的内容庞杂,因此,政府必须要发挥协调作用以理顺各种关系,协调好全局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发展与保护等关系之间的矛盾。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强化日常城市管理,通过宣传和教育促进“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并取得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等。此外,城市政府还要负责城市之间的协调。从内外两方面共同着手,以全面有效地推动城市建设。

鼓励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的政策手段是政府利用社会力量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公开、社区自助开发和公众参加的方式来进行。鼓励公众参与的基本前提是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鼓励公众参与的一种特殊形式。分级评价结果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企业形象。曝光计划会产生积极效应:使黑色标志锐减,清洁生产工艺增加,企业对生态经济的投入由被动变为主动,因为企业生命与环保业绩息息相关;公众生态意识大大增强,健康消费成为时尚;政府寻找到了一种投入少、效益好的生态建设途径。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

建设生态型城市不仅是一个根本的发展方式转型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模式再造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就需要在政府、企业、社会中加强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强化城市的环境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教育手段,并与之相适应建立一套新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如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执法力度,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二、居民

本质上说,生态城市管理的指导原则是“人本思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的一切诸如规划、建设、投资、调控等管理活动,在最后都会细化到某个具体的“人”的层次,也就是居民这一层次。作为组成生态城市管理的最基本的要素,居民个人的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生态消费的水平决定了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的有序化和系统化的程度。生态消费,实际上,就是提倡环境废物最小化和资源利用可循环化。如有效的垃圾分类方法的推行,废弃电池的分类处理就可以很显著的保持环境不被破坏。居民通过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居民的参与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监督作用。

三、社区

现代城市管理论认为,社区是居民的共同聚集体,社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体系主体构成重要的部分,就必须符合生态原则。所谓的生态社区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社区环境生态化。这主要是为社区内的居民营造一个优雅的自然环境,包括绿地、纯净的空气、相应的活动空间。规划要充分考虑到社区的发展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衡量指标应多为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设施率。

社区发展的生态意识。作为居民有组织的共同体,社区发展也必须自始至终贯穿着生态发展的原则,城市政府则应从整体上予以把握,主要是依据社区的类型如:工业社区、生活社区、商业社区、教育社区等,把各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体,使其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向。

社区对居民的组织作用。在我国,社区和街道的概念,在大多数城市可以做同一理解。可以由街道、工厂、学校、军事指挥机关等培养和提高居民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消费的意识。

四、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跨社区具有相当的组织程度和组织目的的非营利性的居民组织,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社会团体的出现打破了社区地理上的限制,和居民社区共同构成了管理主体网络。这里所提到的社会团体是与生态城市发展有关的团体,如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和平组织和动物保护组织等这样的社会团体。社会团体能够使居民的个体的行为转变为团体的行为,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相对于纵向的政府管理体制而言,横向的社会团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更有利于城市管理系统的健康发展。

五、企业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无论是自然生长还是有意倡导与培植,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在今天已是前所未有地与我们的城市融合起来。当然,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这是一个自然养育、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然而,充分利用一座城市在文化精神培育和文化产业建设上的各种优势和资源,则是一种因势利导,加快化育的思路,其中,高校艺术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高校通常都落户于城市,它们不但在地貌建筑、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上构成了城市的一个独特层面,而且赋予城市一种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生活方式,那些承担着艺术教育的高校,更会为这座城市带来艺术的活力与美妙。我们看到,在许多城市的艺术节庆活动中,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等地,所在地的高校艺术教育都当仁不让地成为重要力量。从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气质建设的角度来看,与专业艺术团体相比,在满足城市大众对艺术教育、艺术培训和艺术活动组织的需要上,高校艺术教育因其师资(包括,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设备、场地和教学能力而有自己的优势与动力;从城市文化产业的创建和发展来看,高校艺术教育也因其科研、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可以积极参与、大有作为。如今,城市文化产业的影视、广电、动漫和出版相对活跃,而舞台演出、艺术教育和艺术培训等相对弱势。高校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在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多半以音乐院校师生个人辅导学生的零星散漫形式存在,未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公众资源和影响力量鲜明地发挥作用。

分析一下,城市音乐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条由多个元素构成的动态链条。创作音乐文化产品的专业和业余艺术人员,以音乐欣赏为核心内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审美消费的大众人群,这三个元素是人们首先想到的,而且也起着基本的作用。然而,人们容易忽视的是,真正要把一座城市的音乐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地建设起来,还需要一种机制,需要对音乐文化活动的宏观组织、具体策划和落实运作,这里面就需要政府与高校的很好结合了。在一座城市的空间和时间节律上巧妙地组织音乐文化活动,具体的舞台演出策划(公益演出和商演);为城市各个层面的人群,包括企事业单位艺术骨干的培训(公益培训与收费的培训);培植与活跃城市精神生活与艺术氛围的音乐艺术讲座,在这些方面,行政力量与专业人员的结合是最能奏效的。

在大连这座城市中,有着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音乐教育,充分发挥作用的话,无疑会使大连市的音乐文化活动得到生机勃勃、质量较高的发展。然而,在许多人的习惯性思维中,社会活动和演出市场是属于专业团体的,高校是办学单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如果没有政府在认识和措施上的有力“推手”,高校音乐教育很难走出校门,融入和助力于城市音乐文化的创建之中。

庆幸的是,大连市高校音乐教育在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建设上的潜力与优势,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和具体统筹。2009年,当坐落在大连中山广场的人民文化俱乐部音乐厅装修一新后,市委书记带领市委、市政府领导前来观看由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组织的首场音乐会,市委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艺术教育在城市文化产业的作用;2010年5月,大连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召集包括高校领导在内的相关人士讨论城市文化建设;同年10月,副市长又专门召集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大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具体研究和部署演出事宜,并责成市财政局、文化局等单位鼎力支持。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大连市采取了“政府搭台,高校唱戏”的思路,充分利用音乐厅、戏剧厅、剧院、文化广场、居民社区等公共演出场所,提供给高校音乐学院演出;把每年的一些黄金时段如贺岁期和春季,安排为“高校演出季”,演出场地的租金由政府支持,演出本身采取公益演出和商业演出相结合的方式,这就为高校的音乐活动铺平了道路,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11年2月,大连市文化局相关领导来到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影视艺术学院的师生座谈,具体商讨2011年高校音乐学院“演出月”的具体安排,拟定由音乐学院组织音乐会6场,由影视学院组织戏剧和话剧演出4场,两个学院共同组织艺术讲座10场。5月,同样以政府支付场地租金,演出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影视艺术学院的师生在人民文化俱乐部这座艺术殿堂的10场演出如期上演,包括声乐、钢琴、民族器乐、双排键、话剧和音乐剧,而相关的艺术讲座则使广大市民更加懂得如何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与欣赏。

除此之外,借助于政府推手,高校音乐艺术人才还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大连市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中去。

2010年5月,适逢大连富有城市特色的槐花节,举行了中日歌手大赛和文艺会演。在市政府与大连电视台的组织下,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等均有学生参与其中,走上了槐花铺成的地毯。他们在舞台上的上佳表现,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好评。

2010年10月,大连电视台举办“温泉杯”歌手大赛,大连各高校音乐学院的学生尽展风采,现场和电视观众给予高度赞赏。最后进入决赛的大部分歌手来自高校音乐学院,让市民领略了高校音乐教育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

2010年9月的大连国际服装节,是一个集经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性经济文化盛会。由于市政府的重视,从开幕式到闭幕式,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大连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全程参与演出,有合唱、大型集体舞蹈;另有大连工业大学的服装表演专业在中山路进行服装表演。这次文化活动可说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的展示,不但提高了服装节的艺术水准和狂欢效果,而且显著锻炼了大学生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实现了把高质量的艺术景观大手笔地展现给这座城市,展现给全体市民和海内外游客的预期目的。

不但是设想,在实践展开中更可以看到:以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舞台演出为引领,以融入城市的音乐(声乐舞台表演、钢琴演奏与教育、西洋及民族器乐演奏与教育)、舞蹈(舞台演出与社会舞蹈培训,少儿、青少年、中老年形体舞蹈培训班等)、合唱(合唱表演与各种类型的排练与辅导)、表演(播音、配音、朗诵)等培训班或辅导班为展开,以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演出和文化艺术活动为显效,高校音乐教育这棵扎根于城市土壤的大树,必然因根深而枝繁叶茂,花开四季,硕果累累,为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市民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扎实的辅助作用。持续不断地参与一座城市的音乐演出、培训和辅导,高校音乐教育会像过滤机一样,将自发过程中难免有所混浊的艺术之水过滤得清澈,使城市的艺术氛围变得清新自然。

长期以来,城市文化发展上的整体布局和具体的支持与落实,无论思路还是措施都囿于习惯思维,于是,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自己“藏在深闺人未识”,发挥不了作用和优势,而且在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下,高校音乐教育不能去强化自身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所培养的艺术人才也得不到较多的社会实践,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障碍。如果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形成了有机互动,演出市场和艺术辅导培训市场的发展繁荣,不但拉动着城市经济,更会形成对兼具音乐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各类演出、培训、辅导人才的需求,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从另一方面看,经由政府行政力量的协调与支持,高校音乐教育积极地、常态地介入和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这也是对高校音乐教育的一种挑战和时代性的重新定位。音乐不再是古典时期的特征和面貌,它越来越走向社会化、大众情感化和产业化。在这种必然趋势中,如何使高校音乐教育整合、引领和服务于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让高校音乐教育自身的存在、活动和人才培养与城市文化建设密切融合、协同发展,这其间肯定会遇到种种困难,尤其是观念和思维定式上的阻碍。然而,这也正是高校音乐教育在机制上进一步改革,与社会进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契机所在。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墙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道路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防治这样严重的污染?除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还可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建立生态墙,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吸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声,提高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等功能来综合防治道路污染,从而改善市民生存环境。

生态墙是从生态学和植物生态习性原理出发,以植物为建墙主体,使围墙在功能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环保功能。

一、生态墙的种类

根据道路功能性质、景观空间构成、立地条件、市政公用及其他设施关系,将生态墙分为以下4种。

1.观赏型生态墙

在城市道路两侧建造观赏型生态墙,把乔木、花灌木、藤本植物、地被合理搭配种植,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耐阴、喜阳等生态习性以及抗污染、杀菌、滞尘、降温、隔声等能力,形成既有生态效益,又有景观效果的绿色风景线。

2.防护型生态墙

在长距离无人区,为了加强防卫功能,起到减弱风力,降低噪音、遮挡灰尘的作用,同时还将路边不好的地形地物进行隐蔽,起到净化空气,绿化美化作用。在郊区道路和高速公路两侧种植防护型生态墙,利用一些带刺的植物,一方面直接起到防护功能,另一方面增加了绿化量,同时增加了抗污染、防尘、降噪的功能。

3.经济型生态墙

在收费站、加油站、住宅等地的墙体附近建造经济型生态墙,即在墙旁土地上种植具有吸盘的藤本植物,使墙面披上绿色外衣,不仅美化墙面,还有防止风雨侵蚀、日光暴晒的作用。在收费站附近道路两侧,则可利用花、果、叶、根等均可入药的植物,形成整形的绿篱,既可创造经济收入,又富有季相变化。

二、生态墙的技术措施

1.植物的选择

(1)观赏型生态墙通常选用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根系深、萌发力强,并且适应性强、抗污染、耐干旱、抗风和抗病虫害的常绿树种,如侧柏、桧柏。同时采用耐修剪、枝叶密、病虫害少、发芽早、耐旱,耐寒,寿命较长的小乔木与灌木?如黄杨、女贞等和花卉配置,形成层次感。也有采用色彩、质感对比较大的花灌木或花卉片植成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直线几何形的图案显得严谨大方;曲线纹理式的图案则显得流畅富有动感。还可选用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紫藤、凌霄、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花朵盛开时能够形成独特的景观。

(2)防护型生态墙栽种的植物具有耐旱、耐贫瘠,易栽植成活,生长健壮,养护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的特点,选用一些带刺的植物如火棘、马甲刺、枸橘、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增强防护作用。

(3)经济型生态墙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牵牛花、凌霄等藤本植物进行墙面绿化,不仅能形成绿色花纹图案,而且富有季相变化。在收费站附近种植枸杞、沙棘、麦冬等药材植物,不仅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还能创造经济收入。

2.生态墙绿化实施的保证措施

(1)为保证在1年内达到基本上看不见土石,需加大种植密度。(2)花木种植时,要施足底肥,注意浇水。(3)土壤肥力差的地段,应加换客土。(4)种植后3个月内,应追施以氮、磷为主的肥料,并定期喷施叶面肥。(5)大苗应用三脚架固定。(6)种植时间宜在冬末春初进行。(7)为确保苗木供应到位,应提前培育或预购。

三、生态墙的效益

生态墙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建成后不用连续投入却能持续产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1.经济效益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三理论”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6]姜利勇,传统与现代: 一个变换的图与底.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