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精选5篇)

  •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精选5篇)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拓宽

拓宽,就是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初中内容的压缩,深度不够,层次偏低;《中国近代现代史》是新近编写的,其体例、内容都很新,切合高中要求,但由于教材为避免与初中本重复,许多重要知识点仅一笔带过,交待不详;《世界近代现代史》仍沿用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本文认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再如,讲秦统一六国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史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关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料的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第8条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3.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

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挖深

挖深,就是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挖深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

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①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②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合。③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又如,分析清末“预备立宪”的历史背景,则应挖掘出日俄战争的影响。1904年日俄战争的结果,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小国日本打败了领土面积是其60倍的专制大国沙皇俄国,给清政府震动很大,清朝地主官僚当中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促成了“预备立宪”骗局的出笼。

2.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

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再如,《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只叙述了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使学生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偏差。商鞅变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不但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商鞅变法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对当时和后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3.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

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洋务运动则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

4.单元小结,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讲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①政治上,是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但分裂当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后来隋的统一准备了条件。②经济上,江南得到进一步发展,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民族关系上,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但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也很尖锐、复杂。

提高提高,是指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强调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考查,不但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也是近年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突出成就。据有关专家统计,1994年无论新、老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试题占试卷总分的1/3左右。而且,强调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为适应高考发展的这一要求和趋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基本理论的贯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把历史知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学史学;史学理论;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56-03[作者简介]李倩雯(1986―),女,广东化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一书是张庆海所著,由长春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本书强调人是历史的主体,围绕这一主体详细地论述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有一定的借鉴。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的基本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是黄牧航主编的十本一套的“历史教育硕士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的著作。该书共215页,分为七章,各章节分别论述了历史事物的评价问题、历史学是什么、史学危机、史学理论在中学的应用方法、常用的史学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模块内容分析。

作者针对我国历史教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分别在各章节中详细阐述自己的史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其中着重论述以下观点:

(一)强调史学的人文性

作者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生存权应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和核心。人的生存权重于发展权,生存权是天赋人权,任何人获得生存的权利毋庸置疑。他明确指出:“人类的一切行动、一切思想都必须将人类的任何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种族的所有人的生存权放到首位,必须珍视每个人的生存权,这是考验一个文明是否具有人文性的基础条件。”[1]充分强调并且无条件地尊重人类的生存权是一切历史评价的前提,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性评价的基础。历史评价中体现出的价值性和客观性不能偏废。

(二)反对史学科学化

历史具有逝去性,人记载历史存在主观性,史学永远揭示不了事物的全部真相,不具科学实证的特征。以此为依据,作者明确界定史学是关于人的学科,而不是关于物或思想的学科,并坚决反对史学科学化。作者还进一步指出把史学作为科学学科,将进化论引入史学领域的危害――导致史学陷入危机。当前史学面临的真正危机是其功能的淡化。史学的核心功能是人文性,史学放弃了人文,就等于史学放弃了自身的功能。

(三)提出史学理论在中学的应用观点

作者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史学理论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作者认为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核心都不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体系,不赞同在历史教学中提倡这些史观。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学理论,不宜过于追求理论的丰富性,尤其是要避免呈现过多相互矛盾的观念,以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历史内容具有整体性特征,在教学中不应该将历史课程切割成单个专题,而是应该从整体上宏观把握。马克思主义史学是近代科学史学中唯一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系统而完整地综合在一起的史学流派,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中心史观。

(四)直面中学历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

作者通过深入分析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主要教学模块,指出要在教学中正确应用史学理论,避免偏颇和片面的观点。例如针对革命和改革模块的教学,作者提出改革与革命都是历史的常态的观点,认为不论改革和革命的程度如何,只要符合国家的具体情况就是好的。此外,他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用其他史学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例如用现代化史观分析经济现代化、现代政治、西方文化、国际关系等相关问题,对照历史与现实问题。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主要理论观点的现实价值

该书的内容紧扣历史教育教学的学术性、实践性、代表性和前沿性四个方面,书中所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对史学研究、历史教育教学和当前的课程改革,都有具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一)人文性史观的现实价值

人文性史观帮助我们认识历史重大问题和指导理解当前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我国是被半殖民化和发生过多次重大农民起义的国家,由于国内外一些学者反复宣扬西方殖民侵略具有传播文明的“进步性”,片面指出历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极大地破坏生产力,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致使人们对这些历史问题认识混乱。作者根据人文性史观,提出生存权重于发展权,强调评判历史要将价值观摆在核心位置,对任何历史事物的判断和评价,都要首先考虑该事物是否造成人的生命权的丧失,如果的确造成了人的生命权丧失,无论该事物对生产的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都必须予以否定。这些观点对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殖民侵略和农民起义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人文性史观,对帮助我们理解当前国家以人为本的相关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央开始将工作的重心由发展生产力逐步转向以人为本,加快出台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和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强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反对史学科学化,反对史学中引入进化论的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的史学主张“文史不分家”。正是如此,才有《左传》《史记》这样不朽的历史巨著问世。而我国当今的史学,由于受到外来学派的影响,很多流派将史学定性为一种科学,一味强调史学的“科学性”“实证性”,追求历史绝对客观和绝对真实,改变了历史学近似真实与逻辑真实的本来面目,将历史学推向“客观如实”的误区,使史学的叙事枯燥僵硬,与社会大众产生严重的疏远排斥,以致史学逐步受到冷落和边缘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此外,还有学者将原本是反映自然规律的进化论推衍到史学领域中来,认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生命一样,必须经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线性发展历程,西方国家目前处于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他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各国以后将会也只能是走西方式道路,甚至将西方的观念、制度模式等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否“先进”的标准。这样,不但将研究人的历史学异化成了研究物的历史学,还使崇洋思潮蔓延,导致国民对文明的认识混乱。

作者在论述中,坚决反对史学科学化,认为史学不仅不是科学,甚至连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都不是;同时,明确指出进化论在史学领域的应用有着致命的缺陷和弊病。这些史观,对引导我国史学研究和教学走出“误区”,以及消除人们的混乱认识和化解当前的史学危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现代价值

作者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这对促进历史教学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史学理论应用研究不足,中学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给历史教学带来不少困惑,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作者在书中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史学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关史学理论在中学教学中应用的观点。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方面,针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方法非常丰富和艰深,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讲授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原理隐含在具体史实的叙述、评论之中,以利于学生突破在理论理解方面的障碍,反对在中学历史课堂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程式化。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怎样合理应用史观方面,作者针对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运用多种史观和方法来编写,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出现思维混乱的现状,强调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能过于追求史观的丰富性,主张以一种最佳史观为主,借用其他史学理论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针对现实中存在“唯洋是取”,过于“西化”所引起的危害,作者认为在教学中不宜使用具有西方中心观、不具备人文主义核心价值地位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史观。

在维系历史内容整体性教育方面,针对高中历史课程被专题切割成各个联系不紧密的片段,作者提出历史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注重做好维系历史整体性的教学,教育学生掌握整体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性的思维习惯,防止在史学研究和教学中以偏概全,削弱历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应用方面,作者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内涵,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近代科学唯一系统而完整的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史学流派,在当代的史学中,任何史学流派的整体史学观念及其史学研究,都难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高度,进而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中心史观,重点应用其思想和方法。与此同时,作者根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历史辩证法、整体史观等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相关观点。作者提出的以上各方面观点,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史学理论的著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作者在深入的论述中,直面当前史学研究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观点,“一石击起千重浪”,必将牵动史学研究和教育界的神经,引起更多学者和教师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关注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庆海.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2]郝贵生、李俊赴.论群众史观的理论地位及其基本内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6).

[3]申永华.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J].湖北社会科学,2005(3).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一、高中历史课堂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中历史课堂现状令人担忧。

1.教师方面

众多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当前的历史教学非常困难。举例说明,某位教师在复习鸦片战争这一教学知识点过程中,当问及学生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地点、影响时,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茫然的状态,另一些学生虽然也零零散散说出来,但是回答的内容根本不具体,有些学生甚至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当成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对知识点体现出混乱的思维特点。课堂上呈现无人回答、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现象。

2.学生方面

高中历史对很多学生而言是一项挑战,很多学生表示历史课堂就是勾画重点(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影响),然后背这些知识点就行,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在认真听课,而是在背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课堂产生压抑、沉闷、无聊心理。

二、高中历史课堂问题原因分析

对于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

1.历史课程的特点

无论是我国的历史还是外国的历史都存在时间久远的问题,因此历史中主要人物、重要事件的发生以及相关的意义都需要现代的人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强化,以此达到铭记的目的,但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过于遵循“死知识”“平淡历史”,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2.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

很多历史教师一直秉承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和“死记硬背”的教育观念,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意问题的引导而是直接让学生勾画重点课下背诵,这种教育理念让学生潜意识认为学历史就是“背”,没有一点乐趣。

3.学生的知识理解及梳理方面

很多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因此背下来的知识属于短期记忆,学生在背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没有在大脑中形成历史网络图,没有注意历史时间、人物、事件各方面的联系。背不了知识在课堂上回答不了问题,因此课堂积极性也不会高涨。

三、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具体举措

改变高中历史课堂以“背”为中心,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需要教师对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1.教师课前设计好历史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问题”一词,因此提出有针对性、符合教学内容的历史问题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首先,教师在课前应该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以此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其次,教师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并提出质疑,以此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历史问题;最后,教师在设计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清晰度、奇趣性等问题,切不可过难或过于平淡。

2.教师课堂上创设好历史问题情境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抛出有效问题,同时还需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在融入历史情境的同时体现历史情感,从而加深对历史文本的理解。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有多种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与音频,使学生快速进入历史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用讲历史故事、学生表演等形式为历史问题的提出创设情境。

3.教师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课后对历史问题进行讨论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一、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这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是大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甚至在考试中,也可以采用作文的方法,把论述题改为“历史作文”。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二、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们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杭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入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论稿并交给老师看。老师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四、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上课时,要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大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高考试题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强烈得体现出来,但是同时,它对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施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处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呢?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想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更能体现历史知识的主干和经脉。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利用教材来解决简单的历史问题。但是如今高中历史是一标多本,对同一个历史问题就有不同的表述。所以任何一本书上的内容都不可能是标准答案,因此,我们课堂训练的就是让学生把教材当做材料来利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例如讲文化史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时,可以先提出宽泛的问题,如“本节课共讲到了几种文学流派?”“这些文学流派分别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学生就会依据教材的纲目快速阅读,初步地了解教材内容。第二步是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问题,如“据教材第一段回答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有哪些?”“据教材第三段,回答拜伦的诗歌有何特点?”等等,指导学生逐字逐句仔细阅读,教会学生利用标点符号、段首段尾总结性语言等提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回答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传授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潜移默化中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讲解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学生才能最有效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历史思维才能得以更好的培养。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料,什么是史论、什么是史观,还有反映历史的文艺作品,认识人们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辨析能力。明白了这些,学生看到一段文字就能够首先产生一种“它属于哪一类历史知识”的判断。例如本课,学生首先应该认识到这是属于“反映历史的文学作品”。然后再逐步分析“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这类文学作品有何特点?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史观分析、认识历史。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一个特定价值观在解读历史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我们现在能用得到的主要是阶级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这几种。本课讲解高尔基对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看法时,认为这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就可以设置:“高尔基看待问题的角度属于哪一种史观?他又是站在谁的角度认识这些文学作品?”这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阶级史观认识历史。

第三,使学生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就是历史材料”,论“就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正确的历史结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在教学中,要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史学研究方法渗透到历史问题的分析中去,这样便可使学生有规可循,掌握用理论分析史实的方法。在这里,教师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先让学生提取史料信息,总结归纳与理解大意,然后,从现象分析本质,得出结论。得出结论之后,再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出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要做到有理有据,最起码也要能够自圆其说,使人信服才行。

第四、学会纵横联系,中外结合,用整理线索的方法总结历史知识。纵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横就是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了解历史。中外结合是指把同一时期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放在一起去横向比较。这种方法有利于理清历史发展规律,在历史复习中运用效果极佳。

三、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要把所有问题都给出答案,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设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情景和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设疑,积极讨论,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些无法通过教材解决的问题,这就给我们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供了机会。除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之外,还可以督促学生利用书店、图书馆等传统资源搜集资料,也可以让他们利用互联网资源,整理材料和答案,回来后和同学们一块儿分享、交流,得出认识,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讲《等待戈多》时,作者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语是“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我想讲到这里,所有的同学肯定都会产生一种疑问:“如此荒诞的戏剧,怎么还会使人得到振奋呢?”,这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抛出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四、立足课标、精心设计,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堂教学以及高考试题的依据。规定了学生在不同阶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要立足课标,整合教材,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