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精选5篇)

  •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在教“比的意义”的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环节: 1、教育“比”的第一个作用:同类量的比。 ①请第一组同学(男生7人,女生5人)起立,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a男生和女生共有几人? b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比男生少几…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精选5篇)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只有走近学生,才能走近真实的教学,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场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当前,老师们正在认真贯彻新标准的要求。我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老师,也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些新的变化。教学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前不久,我就遇到过一次。

在教“比的意义”的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环节:

1、教育“比”的第一个作用:同类量的比。

①请第一组同学(男生7人,女生5人)起立,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a男生和女生共有几人?

 b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女生比男生少几人?

  c男生、女生分别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d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e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感悟;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23-02

笔者最近在学校听了两位老师上的苏科版第九章第一节《反比例函数》的课,两位教师都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备课。两位教师从复习函数的定义到教学情境的引入基本相似,但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部分的教学,两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教学片段]

教师甲:列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1.2012年新华村有良田500亩,新华村的人口总数为x人,新华村人均有良田y亩,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三角形的面积为15,这个三角形的底长为x,底边上的高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3.办公员小丁在电脑上用了x分钟打了2000个汉字,小丁每分钟打的字数为y个,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教师甲:由函数y=■,y=■,y=■像这样的函数为反比例函数,所谓反比例函数就是形如y=■(k为常数,k≠0)。强调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系数k≠0,(2)y=■可以变形为y=kx-1或xy=k。

教师甲:练习:判别下列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1) y=■(2)xy=-■(3)y=-2x-1(4)y=■(5)y=■(6)xy=m(m为常数),笔者发现学生做这个练习及其反馈练习的效果并不太好。

教师乙:列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1.2012年新华村有良田500亩,新华村的人口总数为x人,新华村人均有良田y亩,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2.三角形的面积为15,这个三角形的底长为x,底边上的高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3.办公员小丁在电脑上用了x分钟打了2000个汉字,小丁每分钟打的字数为y个,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4.操场一圈400米,小明同学跑了x圈,然后又跑了20米,他一共跑了y米,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提出问题:(1)由函数y=■,y=■,y=■,y=400x+20,你能发现哪些函数有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函数y=400x+20是什么函数?该函数的定义是什么?(2)如果将这些函数我们称为反比例函数,你能否尝试给反比例函数下定义?并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思考1分钟后再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形如y=■(k为常数),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教师并没有指出k要不能等于零)。教师乙: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练习:判别下列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1) y=■(2)xy=-■(3)y=-2x-1(4)y=■(5)y=■(6)xy=m(m为常数)。在这部分的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2)(3)(6)的判断有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函数y=■可以变形为xy=k或y=kx-1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当m=0时,xy=m(m为常数)就不是反比例函数。引导学生纠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k为常数,k≠0),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笔者发现第二节课的课堂反馈环节中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教学效果?首先不难发现教师甲在反比例函数定义教学上观念比较落后,怕学生总结不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怕学生发现不了反比例函数定义中的k≠0的,还特别强调学生要注意k≠0的,而在练习中仍然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个要求。相反教师乙是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使定义中学生没有对k提出不等于零,教师也没有立刻指出,而是预留了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练习中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反比例函数中的k应不等于零。其次教师乙注重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为一次函数的定义中已有k不等于零的要求,相反教师甲则没有注意到。

[教学反思]

1.教师甲的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师为了教知识而教学,学生主要是被动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早已被提到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但真正落实怎样还在于教师个人的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甲的心中已根深蒂固了,他依然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怕学生思考不出来。

2.教师乙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使学生主动性、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乙的教学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智力、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教学中的控制者和支配者。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勇于创新,逐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步步设疑,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有效的数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再由全班交流,在整个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从而引发同学们更多、更宽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解惑,在交流中达到共识、在交流中得到分享。课堂上应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师生共同交流才是现如今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5.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驾驭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做到导之以思,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怀疑老师的讲解。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反抗行为;学生;社会;守旧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5-0010-05

一、从一个“个案”开始的理论思考

又是一次不幸的事件,又是一处教育反抗行为。“2012年4月13日晚7点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14日早晨,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父母和同学。” [1 ]记者和编辑们选择这样的“过激”事件似乎是为了吸引眼球,其实也是为了让人们赶紧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还有哪些不对劲,重新思考老师、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学生本人等等这些人的责任在哪,相互责任的界限在哪,不同的人到底负有哪些不同的职责。然而自从网络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似乎总是看到这样的事情,大众几乎把这样的“个案”当成“经常事件”,似乎新一代的学生总是会选择各种偏激的或者消极的行为来表达对教育的反抗。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情、愤怒、悲伤、感慨、理性等声音不仅给老师、学校和家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为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带了更大的压力。在教育实践中,似乎已经越来越不能用一句“个案”就把同情、愤怒、悲伤、感慨的普通人全都打发了。

家长和学校都急迫地要马上给出灵丹妙药。和东营市胜利一中面临类似压力的学校何止一所,有类似问题的学校何止一所,有类似担心的家长何止一人。哪个学校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哪位校长愿意让自己的学校名声败裂,哪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牺牲品?所有家长、学校,所有关心教育的人恨不得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明天开始就全面消除这类问题。面对教育实践中的紧迫要求,于是不同的办法开始被实施。

比如,赶紧不惜代价,对学生采取心理疏导,可是那些本来心理状态良好、没有问题的学生被心理疏导老师一顿教导后,搞得似乎自己要出问题了一样。实际的情景也许是一阵燥热,而后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失望。

比如,有人认为取消所有学校强令学生剪头发的规定。且莫说任何教育都难免有“规训”的味道,即使取消剪头发的规定,未必就能保证学生其他的教育反抗行为不发生,未必就能保证没有人在过激的反抗行为中受到伤害。

问题看来很复杂,而教育实践的需要又极其急迫,教育理论研究者也有理由急迫,然而更要说:“且慢,要看清楚这些问题,还需要理论研究者把心冷下来,找个安静的环境,理性的思考一番。”只有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才能最终给所有人一个交代,给关心教育的人一个交代,给学校和家长一个交代,给已经死去和或者受伤的幼小心灵一个交代。否则终究难免让无辜的人受到冤枉,让无心的人受到错怪,让热心的感受失望,让社会变得不理性。

二、教育中的反抗行为

1. 反抗行为与反叛行为

反抗行为似乎与人的天性有关。比如婴儿一旦发现环境与自己所要求的不一样就会大哭不止;开始“懂事”的孩子也是一样,一旦能“懂得”某些事物,第一反应就是要坚持自己的要求。这是教育活动面临的一大棘手问题。人类既然要绵延,那就需要教育的传承,而所谓的传承不可能只是传承一些生活经验、生产技能,而更多的是要把惟独属于人类的东西,诸如被叫做“反思”、“智慧”、“勇敢”之类的美好品质传承下去。更进一步,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形成这样的好品质,而且要让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形成,要让受教育者会在生活中运用,这才算是达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所以好的教育带来觉醒,带来理想,教会人思考,教会人坚守,同时也教会人对不合理的失去进行反抗。这类的反抗行为古今中外都一直存在: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汉朝,太学生们就开始参与政治事件;近代以来,外国大学生们的反抗行为更是司空见惯;即使印度这样的新兴国家也是一样 [2 ]。更有无数像《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反映青少年“叛逆”或者与社会不融合的性格的小说。当下国内的情况则更加复杂,学校中的“90后”、“00后”们很多时候简直是“非暴力不合作”。“‘我就这样了,你看着办吧!’是他们的口头禅。” [3 ]

有的时候学生的行为被冠以“反叛行为”“叛逆行为”的称呼,这些称谓能更侧重从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此,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也有一些相关的论述。比如关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大学生运动潮流的研究,丁雪明写了硕士论文《20世纪60年代美国校园反叛运动探析》,孙益写了《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 [4 ],吴舒蔓、吴发科写了《“叛逆期现象”剖析及其教育对策》,等等。

但是从不偏向任何人或者既有规则的角度出发,用“反抗”这个稍微“中性”一些的词可能要好一些。“反叛”所指的对象是对垒的两面,似乎不可挽回,但是教育中的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完全是对垒的关系。“叛逆”可能更侧重学生心理状态,教育中的有些反抗行为并不是“叛逆”,使用“逆”来描述学生的一些复杂行为似乎也太过分了些。

2. 反抗行为与暴力行为

威胁校园秩序的何止是校园的反抗行为,其实校园中各种不安全因素比比皆是:踩踏事故、危房坍塌事故、校车事故、人为砍杀事故、春游交通事故、食物中毒事故等,其中与人的主观愿望关系最大的是校园暴力行为。

教育中的反抗行为分类有时候可能会表现为暴力形式,但是更多时候则是“隐性”的反抗和无声的反抗,因为极端行为等于是暴力行为。比如今年的早些时候,启东市汇龙中学江成博同学把国旗下讲话偷换成自己对教育不满的稿子,这被有些人认为是“言语极端”,但是这种行为本身没有任何暴力性,不会对某人带来身体上伤害,应该说只是针对教育而来的,如果说负面影响的话,也只是会对教育本身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绝没有暴力性。

有些校园反抗行为则是暴力行为,比如学生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尤其毕业的时候),打碎宿舍的玻璃,甚至学生殴打老师等。

总的来说,教育中的反抗行为与校园暴力行为出发点是不同的。暴力行为通过暴力手段解决各种矛盾,一定会带来破坏;而反抗行为主要是反抗教育现状,反抗与教育有关系或者没有关系的社会现状,反抗者有时候清楚反抗的最终目的不会达到,他们只是想表达不满,因此大多数都不是以暴力形式出现的。反抗者最希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反抗,借以达到反抗的目的。

三、教育反抗行为的原因分析

也许有人会说,学校若是取消某些会引起学生反抗的事情(比如“剪头发”),就不会出现学生的反抗了。但是,这并不是从理论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只要学校还在,就难免会有其他各种学校与学生之间不一致的地方。教育本是琐碎事,老师们絮絮叨叨地要学生在某些具体的细节作出符合规范的各种要求永远都会存在。应该怎样认识这些反抗行为呢?一种分析可以从整个社会环境出发,即社会学的角度;一种则可以从出现反抗行为的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或者成长过程去探寻,即心理学的角度。

1. 社会学的分析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中的反抗行为其实是整个社会反抗行为的一部分,人们对所生活的世界感到不满,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绝非只在今天是这样。而教育中的各种反抗行为也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比如发生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反叛行为虽然离不开当时的教育背景——比如对课程结构、课程性质表达不满,以及对学校管理的合法性表示质疑等,但是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首先离不开当时社会的民权运动,也与“新左派”势力的上升有关系,加上当时美国国内反对“越战”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所以才出现了大量的校园反叛事件 [5 ]。总的来说,社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含几种:

(1)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要么指全社会陷入混乱,要么指进入新的秩序中,这意味着全社会形成了新的理想。前者比如中国东周分裂,魏晋以后五胡乱华,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冲突不能不比原来更多,冲突多则反抗多;而后者则会出现新理想的实现要比原来面临更复杂的环境问题,所以也会带来更多的冲突和反抗。

对于中国学校教育来说,在思想上不能适应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也是造成教育反抗行为较多的因素之一。“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过度批判,对教育传统的过度反叛,是教育的文化矛盾的历史根源。” [6 ]在后现代思想家眼里,教育的现代化本身就会引发冲突。因为“作为落实知识权力的制度形式之一,现代教育空间(学校)自然也存在着政治经济等非学校空间中所存在的现代性问题。言外之意,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同样可以描述为理性的知识教化权力与个人(学生) 日常生活之间的冲突。” [7 ]

(2)文化冲突 一个国家在同样一段时间内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其中一种表现是由地域等因素形成的,另外一种则是因为“代际”差异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迅速实现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速度过快,这造成了不同时代的人生活的环境迥异,人生观念也有较大差异,于是出现“70后”、“80后”、“90后”等说法。不同的生活环境意味着不同的思想状况,意味着差别,在教育的实际中自然会引起冲突和反抗。

(3)认识差异 在一所学校内,校园管理一方和学生之间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体罚”,《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体罚”。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如果一位老师让一个学生站着听课,这时,学生会对周围的人诉苦,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体罚了,但是学校或者老师则未必认为这就算是“体罚” [8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冲突和反抗。前例“剪头发”事件就是因为学生和学校之间对“剪头发”这件事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学校可能出于忽略青春期男女生性别差异以便形成较好的学校风气的要求出发让学生剪头发,但是忽略性别差异这个出发点往往又不愿意告诉学生,学生则认为学校强令学生剪头发只是为了便于管理,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性等。双方的看法差异自然会导致行为上的不同,进而会造成冲突与反抗。

2. 心理学的分析

心理学方面,学生在教育中的反抗行为主要有几个因素:第一,个性因素。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或多或少有反抗的倾向,这本来并非是人性的弱点或者缺点。有的学生个性属于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那种,因而一旦有与环境不融合的地方就会出现各种反抗行为。第二,成长过程中的遭遇。比如,生活在一个反抗行为过于被容许的家庭中,或者过于不被容许的环境中都会正向或者反向地影响学生的行为。第三,年龄因素。人固然天生有“理想”,但是一位老者与一位中学生之间有所不同,年龄因素会影响到学校教育中的反抗行为的多或者少,以及发生的方式等。第四,偶然事件激发。每一次极端事件的背后都有某次事件的激发,这些激发事件甚至会让本来不相关的矛盾一并爆发,从而带来不应该有的极端行为,造成暴力和损失。

总的来说,心理学角度的原因分析有可能对某个“个案”提供很好的解决思路,但是不足以从更广阔的理论层面理解教育中的反抗行为。

四、守旧的教育——教育的宿命

任何一个社会都难免会有冲突与反抗,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冲突的社会意味着沉闷与乏味。然而这样的想法并无助于解释教育中的反抗行为,必须从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探讨。

1. 传承与守旧

教育的职责在于传承,“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 [9 ]。传承或者传递的本质在于把以前的东西传下来,不管是知识、品质,还是生活方式。传承不拒绝创新,但是传承的本义则是“传”,传的内容不可能是“未来”的东西,因此难免是“旧”东西。在这样的逻辑下,教育自古以来一直选择“守旧”。孔子选择旧的“六经”作为教学内容,而后“六经”(或者“五经”,一般认为,这些经典出现的时间比孔子生活的时代要早)的教育内容为历代教育者所采纳。愈到后代,“五经”愈发古老,然而教育的传承性却要求不断传承这些古老的东西,并在对古老知识的传承中“存古开新”,在传递“旧”事物、旧知识的过程中,开启受教育者的智慧,这是孔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理想的体现。

教育具有传承性不能必然推理出教育具有守旧性,但是教育具有传承性容易形成守旧性;现实中的情况是教育总是趋向于“守旧”。在学校里,经常能看见这样的现象,翻开学生的课本,里边的知识简直可以称为“古老的知识”了,但是学生在课本之外接触的知识则可能是新鲜刺激、富有时代气息的,甚至对于许多人来说有不可想象的超前性。课程体系的陈旧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于是有人感慨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何等“落后”,“许多教材在国家的垄断下几十年一贯制,内容陈旧、形式呆板,远离火热的社会生活,脱离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一直招致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 [10 ]。

总之,学生每天所接触的社会生活与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和学校推行的知识往往有极大的差别。但是推行教育的人,不管是政府、家长,还是学校、老师不可能完全向学生传授“真实的生活”,因此总是趋向于传授一种“形式”,一种既定知识框架,一些“原来的”旧内容,而这是由教育的本性决定的。

2. 守旧与保守

国外一直有“保守主义”的说法,国内也会看到“保守主义阻碍改革”的说法。“保守主义”与教育所具有的“守旧性”似乎不同,前者表示的是一种传统,一种态度,一种理想,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特点”,但是从深层次来说,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国外的保守主义往往与政治思想缠绕在一起,各国政治传统和各种政治思想派别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各国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在中国都不存在。比如在最近的美国,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一体的。“在美国所出现的这场保守主义教育运动中,新自由主义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它的主导思想便是倡导‘弱政府’。” [11 ]而对于日本,国内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张略有不同。新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主动能力的发挥,在个人与政府上侧重个人能力,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来说则侧重市场的力量,主张政府作用有限论与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而新保守主义则倾向于主张日本的传统中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因而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

其实,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保守主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传统主义加上古典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实质是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结合。” [12 ]比如日本的新保守主义注重“传统”,而美国的保守主义则与自由主义合在一起。所以“当代的新保守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高度融合,以至不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具体观点上都难分彼此,故被称为自由的保守主义或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要保守古典的自由主义的大传统,旧保守主义要反对否定自由传统的激进主义。在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谱系中,保守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基本上是同义语” [12 ]。

总之,“守旧性”也许和“古典自由主义”有一些交叉,通过对“古典”进行新的解释,论证出“古典”的东西也很好,进而论证出教育应该具有“守旧性”的结论。排除各种标签,排除各种政治理想,“保守主义”其实也算是在为教育的“守旧性”进行辩护。

3. “守旧”的宿命与困难

教育的“守旧性”源自教育的传承性,从这个角度看,选择“守旧”乃是教育的本性中就有的宿命。教育的守旧性当然是为了教育本身更好地实现其传承性而存在的。

然而“守旧性”的存在会形成一个矛盾,这即是教育本来要启迪智慧,“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通过旧知识,在既有的框架中,如何突破“新”与“旧”的界限呢?在教育“守旧性”的前提下,教育者总是坚信通过设定好的各种“体系”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能力,因而总是趋向于把受教育者放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按照既定的、旧有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改造”,又期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带来“新”。“旧”能够带来“新”吗?孔子认为,学习古人旧(“六经”比孔子还古老)的“六经”就能够带来新思想。后人也相信这一点。今天有些人即使不相信“五经”,而改信其他的了,但是同样是“以前”形成的知识、思维、道德框架等等这些“旧”内容。

由于这个“宿命”,教育的实际情景往往趋向于“按部就班”进行传承,有时候即使是“活动教学法”,许多“活动”也是早已安排妥当的框架、体系和模式,因而总是趋向于反对“多元化的”、“过激化的”行为。之所以这样,并非因为教育活动存心反对创新,而是出于对教育“传承性”缺失的担心。因为一旦有不可控的“创新的”或者“刺激的”行为出现,那么就容易导致出现受教育者对旧有的、既定的知识的不信任的行为。比如“”的时候,大量的受教育者完全不相信教育活动所传承的“既定”的“旧知识”。正是这样,教育者才似乎总是“守旧”,似乎总是“反对过激”,总是趋向于对非正常渠道的反抗行为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些影响的不仅仅是教学秩序,而且是教育的本性。

可以看到,这一矛盾在今天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比如社会思潮不再完全认可保守主义或者守旧等。假如学生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得各种新鲜刺激的信息和知识,为什么还要十分热心于这些“旧”知识呢?假如整个社会思潮认为“守旧”等于“不好”,教育所传承的不管是知识,还是与之相并列的行为方式都是“旧”的,那么教育中的反抗行为会更多,教育者与教育行为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五、“新”“旧”之间——教育的选择

在“新”与“旧”之间,教育应该如何选择?如果选择不断更新所传承的“旧”知识,开放并且不断调整“旧”的基本知识体系,不仅会造成教育内容的不稳定,而且会造成对过去知识看法的不稳定,不仅继续影响和扩大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带来社会观念分裂,而且会带来受教育者对“知识”本身的怀疑,进而带来对教育可能性的怀疑。

“传承”乃是教育的本性与天分,“守旧”乃是教育的宿命。“传承”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人类社会依赖“传承”才得以不断延续。然而“守旧”这个特点呢?“守旧”是否要继续和“好”与“坏”扯上关系呢?是否一定要认为“守旧”就是“好”或者就是“不好”呢?恐怕打破这个逻辑才可以为教育在“新”与“旧”之间自由地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教育通过“旧”创造“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孔子曾说过:“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平气和地对待旧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老百姓形成苟且混日的人生态度,才能有上进的心思和好的追求。

然而如果完全选择“旧”知识,不承认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体系,势必会让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不仅会导致教育中各种暴力的非暴力的反抗行为越来越多,而且会影响人们对教育的信心。

总之,对于解决教育反抗行为的问题,在“新”与“旧”之间的选择显得无比重要。这种选择不完全是激进和保守的争论,而是所有人都应该心平气和地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东樱.山东东营一14岁少女因不想剪发跳楼身亡(2012- 04-15)[EB/OL].http:///wztt/201204/t2012041 5_2136801.htm,2012-05-12.

[2]陆建华.印度反叛青年们的社会地位[J].当代青年研究,1987,(8):10-19.

[3]豆花荣,关兴举.营造个性化教育课堂之我见[J].中国教育学刊,2010,(4):88.

[4]孙 益.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评论,2006,(8):18-23.

[5]丁雪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校园反叛运动探析[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樊 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30.

[7]周 勇.现代社会中的知识与教育冲突[J].教育研究,2003,(3):22-26.

[8]贾 音.学校安全的义务主体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102-107.

[10]陈振中.冲突的视角——对我国教育问题的一种诠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9):66-70.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法

一、反思型教师的定义

“反思型教师”没有一个准确的严格的定义,主要的说法认为:“反思型教师就是能够借助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他人的教学经验,积极主动地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及其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分析、研究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教师。”其实,反思型教师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思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的意识。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知识传递者,必须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变革以及知识结构层,不但从知识层面,更要从整个人的精神层面,带给学生新的知识文化。

第二,反思应该是对自己课堂进行的客观记录。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不但要反思自己的长处优点,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理性的批判者。从自己的课堂中找出不足与缺陷,对自己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其次,反思也要观测周围学生的反应。

第三,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每个学生性格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方方面面都有所不同。

二、提倡反思型教师的必要性

提倡反思型教师,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提倡反思型教师是中国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提倡反思型教师对于个人而言意义重大。要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终身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个人知识能力的提升。其次,提倡反思型教师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都能够使教师更具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成为反思型教师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与国家政策、社会支持联系在一起的,学校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学校以制度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和组织。比如,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让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或者组织专题演讲与各种竞赛活动,让教师了解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学的最新动态,掌握最先进教学理念。教师通常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1.教师日志/日记

教师的日志和日记就是教师对自己一天实际教学的忠实记录,将在课堂中的有意义的所作所为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一些好的想法和改进意见都可以写进去,这样在下一次教学中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录像、录音教学,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宝贵的教学材料。

2.教师之间相互观摩

教师也许不能直接从自己的课堂中找出自己的优势或者是缺点,但是定期观摩别的教师的上课,就会很轻松地找出他人课堂中的优势和缺点,因为这个时候教师不是当事人,而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观察。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然后再与自己的课堂进行比较,这样就能很轻松地找出缺点和不足。

3.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不但要求学校提供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更要求教师自身具有研讨意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否则是没有办法进行理论上的研讨活动的。可以积极为学校建言献策,教师之间不定期地召开教学研讨会,重点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失误、难点等进行讨论与分析,集思广益,最后每位教师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和从讨论的结果获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从本文所述的反思型教师的特点来看,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学都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学而言的,被认为是教师较好、较完美的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方式。对于何为反思型教师,当代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首先,反思型教师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其次,教师还是缺乏一个比较有利的反思环境。最后,对于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技能并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同努力,探索出更加系统、更加符合现代教学要求、满足教师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1.小学数学应用题要注重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针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的封闭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言的。“开放”意在给学生的认识松绑,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作用,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尝试解题的欲望。应用题教学由过去“教会学生做题”转向“引起学生活动”,改变了过去那种繁琐、枯燥的讲结构,教思路,读、找、想、算、答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而是先让学生尝试做题,试着沟通现实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再组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与问题讨论,最后还要比较现实中的问题与数学表达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脑、手和口,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做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其中合理的成分,教学不搞“一刀切”。此外,要向课外延伸,让孩子们到生活中寻找有关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江苏省宜兴市民主路小学陈亚军老师认为:“在以往的应用题教学中,条件围绕问题叙述,不多不少。学生很容易造成解决问题要把所有条件用上这样的思维定势。但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并非如此,需要选择条件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应该重视设计应用题的条件多余或不足,培养学生根据问题选择条件的能力。传统应用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把一个答案找出来,不再进一步思考分析。而现实生活中应用题的答案常常不唯一,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结果。因此,设计结论开放的应用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他认为:“从条件、问题、思路、结论这四个方面着手设计开放性应用题,可以真正体现应用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造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简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归结为和、差、积、商四种。

大体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是与加、减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而对于它们的变型题,如求一个加数、求被减数、减数的题目,教学中应在沟通其与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联系上下工夫,使学生正确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第二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相差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加、减法含义进行思考的应用题。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来说,教学中应该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差数的正确概念、分析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为重点,使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较大数能分成哪两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与加、减法含义建立联系,确定算法。而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以及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来说,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思想,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第三组是与乘除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三种应用题,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联系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第四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倍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的两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教学中应以正确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其与乘、除法含义的联系为重点。

3.关于小学数学比例应用题的教学。

3.1要做到把握重点、建立联系。

比例应用题实际上分为两部分:正比例应用题和反比例应用题。教材通过两个例题揭示了各自的特征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例1,因为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一”应用题。例2,因为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所以用反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总”应用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解答,然后用比例的知识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这样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分别理解掌握两个例题的结构特征,并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加深对正、反比例应用题与归一、归总应用题联系的认识。

3.2要加强对比,理清思路。

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1)在教学例1与例2之后,组织学生围绕两个例题展开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使学生明确:这两道题都是在讲述“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例1是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例2是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所以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

2)从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上进行研究,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不管是用正比例关系解,还是用反比例关系解,解题的关键都是:先要正确判断题中哪种量一定,两种已知量是否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然后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比例式来解答。

4.举一反三,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