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精选5篇)

  •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诚信教育虚化 人有别于动物不仅在于其社会性,而且也在于其思想性和精神性,因此,人除了具有物质需要外,还具有精神需要。道德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不仅是社会有序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安身立命的需要。对于一名大学生来…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精选5篇)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诚信知行背离

知行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问题,也是伦理学的问题,知行是对立统一的,知而不行的是空谈,行而不知是盲动。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当前一些大学生的诚信存在知行背离,许多大学生在停留在道德层面,没有形成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很多大学生知而不行,他们虽然知道伦理规范的行为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愿意遵守诚信行为,以至于在物质诱惑面前,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底线,难以坚持诚信道德标准。正如万增奎在《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中所说:“知而不行是我国道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经过几十年的道德教育,社会倡导的许多伦理规范为公众所熟悉和了解甚至认同,但并未成为多数人的行为准则。”

(二)诚信教育虚化

人有别于动物不仅在于其社会性,而且也在于其思想性和精神性,因此,人除了具有物质需要外,还具有精神需要。道德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不仅是社会有序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安身立命的需要。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诚实守信之德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必须学习的科学知识,是大学生追求人文知识之必须,《礼记 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尤其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人文气息缺乏,比较注重社会本位工程,重技术,轻文化。学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虚化,教育方法手段单一、陈旧,缺乏多种方法、手段的配合,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如开展诚信教育,诚信签名,诚信宣誓等没有内化于大学生内心的活动,甚至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诚信存在问题,言教与身教不相符,抄袭论文,学术腐败,学术造假,既破坏了科学教育的严肃性,又给大学生树立了不守诚信的“榜样”。

(三)诚信管理制度不健全

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实现诚信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各个高校重视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而忽视了诚信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建设,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在诚信制度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许多高校的诚信管理制度要不没有建立,要不就是流于形式,无人使用,无人执行,成为空架子。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甚至空泛,没有操作性,往往是对教育部文件的稍加改变复制,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校的诚信管理制度,一些制度简单粗暴,单一。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墨子曾经以“素丝比喻人的品格,认为人的品格如同白丝一样”,“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此道理用于大学诚信问题,表明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其生活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教育和理论灌输的层面上,还需要建立一个维系诚信道德的社会环境。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高校信用制度体系

制度作为环境结构状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人为干扰,明确每个人的权利义务,禁止错误行为的重要制衡因素。所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完善高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其合理化。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首先,建立和完善大学的“个人诚信档案”。在高校学生入学之时就要建立,对他们的诚信行为进行跟踪记录,由班干部、辅导员以及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联合,统一协调,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收集,及时记录学生所受的奖励与处罚信息。其次,要大学生的诚信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定性评价以及公开化、透明化,学校要高度重视,不能让诚信档案流于形式,要与教育部门,社会中介组织和银行等机构联合,使得学生充分重视到诚信的重要性,使个人信用档案真正成为学生的通行证。2.科学系统地完善学校诚信规章制度高校诚信制度体系是一个完善的体系,环环相扣,互相配合的,它包括考试管理制度、学术诚信制度、贷款制度、诚信监督制度等等。考试管理制度要加强对考试作弊行为类型的具体归纳与描述。更要对考试作弊形式细化以及作弊所受到的处分做出详细的处罚措施,使得处分有所依据,规定合理。目前各个高校的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已经开始加速运行,但是大部分内容空泛、单调,缺乏可操作性,震慑性不大,学生造假行为比较突出,健全学术诚信规章,要建立相应的专门惩治学术腐败的法律,使得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增强学术严密性和可操作性。这需要细化学术诚信制度的相关内容。对于违背学术诚信的大学生,要做出具体的处罚条例。完善贷款制度,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贫困大学生上学,高校和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帮助大学生贷款,使得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没有养成诚信习惯或者故意不还贷款,导致大学生贷款诚信出了很多问题,高校在积极帮助大学生贷款的时候,完善贷款条件的审核,使真正的贫困学生能够获得资助,减少以致避免作假行为,细化贷款和还贷规定,大学生要恪守信用,对大学生贷款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

文化价值的选择和价值导向决定着大学生诚信道德形成的方向,而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主要接触的地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会对学生形成诚信道德压力,不诚信的校园文化只会助长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大学生即是诚信文化建设的接受者,也是诚信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校园诚信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水滴石穿、日积月累,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要建立诚信文化体系,一方面要体现在有形物质方面,加强校报、学校官方平台,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对诚信文化的宣传活动,在教学区和学生宿舍等适当的位置设置诚信格言。另一方面要在广泛开展诚信团学活动月,将诚信活动以日常化的形式落实在学生中。其次要开展隐性教育,以另一个看不见的手进行诚信教育。在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之中,开发隐性课程教育,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提高诚信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网络文化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教育文化环境缺失

大学虽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实践过程中更重教育、研究专业知识,而对 道德 素质 教育较为淡化,忽略职业道德、诚信程度的教育与培养。受就业压力大及社会风气等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高利润、高回报、高压力的 三高 社会环境下,只有通过提高专业能力水平,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故而当前大学生教育亦重于培养掌握具体岗位技能的工作人员,鲜少提及诚信道德、职业道德。而大学生缺失职业道德与诚信又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带来更大就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校方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并不合理,没有将大学生有关职业道德与诚实守信的教育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

(二)会计专业大学生教育创新性的缺失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还是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税法为主要课程。本身较为严谨,严肃。有关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课程内容上课形式较为枯燥,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一本书,一枝笔,临到期末交论文。这种枯燥的 填鸭 教育较易引起学生反感,没有更好地引起学生对会计专业诚信道德问题的关注,使学生明确诚信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

二、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国文明发展过程中,虽然形成了 曾子杀猪 、 范仲淹封金不贪 等的诚信典故,但在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仍存在着一些扭曲的诚信意识。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等古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缺乏诚信意识。诚信的基本要素是 诚实 信任 ,即取信于人,同时给予他人信任。而这些格言古训恰好违背了这些诚信的最基本要素。这也说明,历史残余观念还在持续影响着当代年青人,当代大学生。

(二)家长、老师的教育因素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父母、老师应该是诚信的模范。 言传不如身教 ,更充分说明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老师的言行是否诚实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行。未及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批评教育或在承认错误时利用契机奖赏的各种做法,都容易导致孩子(学生)的诚信缺失。只有当父母与老师把孩子(学生)当成朋友,主动与孩子沟通,少进行大道理灌输、说教,耐心倾听,重视情感教育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的氛围。

(三)社会大环境诚信缺失的因素

社会诚信缺失,存在多方面原因。不仅有历史层面的原因,也包含现实层面的原因;既有体制层面的原因,也不能忽略管理教育层面的原因;除去外部环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个人自身的原因。会计从业人员做实账、替企业纳足税,却可能面临失业、被穿小鞋风险。选择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反而可能好处多多。久而久之,社会诚信就自然被破坏了。会计虽自产生之初就把诚信问题看得非常重要,但却是一直局限在道德层面上,强调了要注重个人、企业地自觉、自省,却并没有投入相匹配的资源给不上市的公司,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对实践层面、社会约束层面的要求与设计的不足,导致了诚信教育苍白、无力,长期缺乏生命力。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道德教育,很多时候也还是不甚深入的泛泛空谈,流于形式,并且没有实质内容,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有力、有效的措施。一些会计从业者出于或为企业胁迫,或拜金以及自我膨胀等方面的原因,为追求一己私利投向了弄虚作假的泥沼,并因此产生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与选择违背伦理道德观念的选择,大大冲击了社会诚信制度。

(四)学生自身因素

生活经历地简单,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偏于感性,使大学生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是责任感弱化的主要原因。独立意识,自我膨胀主义的泛滥又使部分大学生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少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他人、社会考虑,没有做好本该拥有的担当社会责任的准备。

三、高校会计专业大学生如何做诚信教育

(一)良好社会诚信体系地构建

想要构建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仅把问题纳入道德领域,突出诚信问题需要进行专项教育及整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将其归入政府保障和提高民生质量的社会管理问题中去。同理,社会诚信的确立,也不单是社会诚信教育与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的问题,我们更应注重政府权威和实效性等问题。如果制度本身不管用,缺乏权威,那么制定再多制度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当政府有公信力,人们有坚定地信念、信仰,诚信的社会才会出现,人与人才没有芥蒂。 上梁不正下梁歪 ,只有当社会风气转正,假账、漏税行为减少,才能让学生踏入有良好秩序的会计行业,才能更好地遵守会计从业基本道德准则。

(二)诚信教育实践环境地优化

传道授业,是教师工作之本。一般说来, 授业 是指,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开发学生的智能; 传道 则是指,通过课内课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以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或显性或隐性的德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的是:要为社会挑选、培养不仅具备优良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而且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与会计技能的 德才兼备 的会计类人才。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良好榜样,不做学术造假,不为领导检查突击准备等,事事时时讲诚信;其次,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做好诚信教育。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场所,一定要充分发挥课堂效果,增强其传道的强大能力,落实诚信教育;最后,学生课外活动亦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想要将书本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战能力,必须让大学生走出课堂,在接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与提高技能。典型的实践环境优化包括对典型场景参观、对典型人物进行访谈和教育的过程。在一系列的实践中,将感性认识抽象为理性认识。依靠各种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潜移默化使学生建立诚信思维。有益的文化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诚信道德修养,也促使教育者加强自身诚信教育。同时不妨考虑增加一些到对口单位实习、组织参加课堂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环境优化,以加强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重视程度,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三)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约束、激励机制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诚信 大学 中日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34

Enlightenment of Japanese University Integrity Education

on College Integrity Education in China

ZHAN Yong, WANG Yan

(Business Schoo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Integrity, by definition, that honesty is a basic moral criteria. Honesty Education is the world's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integral part of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integrity of countries to focus o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Japan honesty educatio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honesty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grity; college; Chinese and Japanese integrity education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诚信,正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信奉的崇高道德标准。诚信,代表着一个人的魅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灵魂,诚信对于个人以及社会意义重大。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活跃的群体,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旺。只有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优秀人才,才能成为国家栋梁,才能真正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1 我国大学的诚信教育

1.1 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即中国最传统的教学上课,老师为主学生为辅,一对多进行诚信理论知识传授。除此之外,由党委、团委领导的学生组织也在积极地宣传诚信理念,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学习课本知识,常见的诚信教育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道德修养。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可以拥有面对未来的信心与承担责任的勇气。第二种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人的事例中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耳熟能详的成语如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到脍炙人口的谚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行,行必果”一直是中国人所坚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为今天的大学生构建了一个朴素的诚信观。

1.2 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特点

(1)注重理论教育。目前在我国大学的诚信教育中,课堂还是无法越过的一环,高校教师通过传统的讲课,向学生传授诚信知识,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机械化的试卷及标准化的试题,无法反映出学生对于诚信品格的真实体验。这些古板陈旧的诚信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趣味学习的期待,更无法使学生拥有诚信学习的高度热情与积极性。

(2)教育内容富有中国特色。我国高校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等,排斥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和拜金思想等等,要求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念,明确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当代极具个性的90后大学生们,对于这些教条化的内容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诚信理论的学习产生厌烦,甚至对于上课做出敷衍了事的行为。

2 日本大学的诚信教育

日本的学生自入学第一天,就会开始诚信教育。每个学生都会被分发德手册,叫做“心的笔记”,这本手册中叙述了各种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而诚信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这本手册被日本学生当作必需品,也被当作每个人做人的参考标准。日本高校非常重视全面培养,日本的学校、家庭与社会高度配合,多方位多角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顺利开展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教育而奋斗。

2.1 日本大学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1)系统的理论教育。日本的诚信教育并非自大学而始,也非自大学而终。整个国家对于诚信教育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在学生阶段,通过各种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是不可或缺的。日本所有的大学都会开设一门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让、正直勇敢等为主要内容的伦理课,并且在日本大学中,“思想道德实践课”被硬性设定为必修科目。不仅如此,有关诚信培养、道德教育、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等内容的选修课程也在日本高校中广受好评。这些系统的理论教育初步奠定了诚信教育的基础。

(2)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日本高校对学生的诚信实践非常重视,各学校除了理论教育之外,还以诚信教育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日本高校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进人群,并且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如何与人和平相处,学会尊重他人的行为,懂得爱惜自己的人格。日本高校都会不定期安排学生外出体验,给学生足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切身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学生在经常性的实践教育中,逐渐认识到诚信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社会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独立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

2.2 日本大学诚信教育的特点

(1)理论与实践并重。日本高校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得非常到位,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日本大学诚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各个高校开设各式各样的伦理教育课,让学生对道德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懂得如何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日本高校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之上,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安排学生真正走进社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情体验,从而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除此之外,日本高校也经常就一些典型的反面教材来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诚信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针,是日本高校诚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家庭教育出色的国家。在日本,父母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日本的家长会以合适的角色与孩子相处,当孩子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者萌生不诚信的想法时,家长不会对孩子进行“棍棒式教育”,而是讲清道理,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让孩子理解与接受。日本家庭出色的教育,对于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3)社会全面配合。日本高校的诚信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耀眼的成绩,与日本社会为其创造的良好氛围紧密相关。日本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抱以非常支持的态度,十分乐于为此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除此之外,政府等有关部门对高校诚信教育的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的全面配合在日本高校诚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日本大学诚信教育对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启示

(1)弘扬优秀文化,营造诚信氛围。我国五千多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讲,诚信是立人之本,强国之根。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社会、学校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和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既有效又可行的方法。

(2)丰富教育方式,理论实践结合。我国大学诚信教育方式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单一,课堂教学即简单的理论灌输式教育占据主流地位,单纯的一对多被动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高校应在实施理论教育的同时,经常性地向大学生宣传诚信理念,鼓励学生进入社会,通过深入社会现实生活来切身体验诚信的存在,使学生可以从心底里认同并且接受诚信教育,进而促进国内高校诚信教育的发展。

(3)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加强信用监督。档案,代表了一个人的信用,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21世纪。大学生终究要步入社会,从而建立个人档案对于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大学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并没有列入档案中,对于不诚信行为也没有完全计入个人档案给予警告。我国应逐步建立完善的个人诚信信用档案,将诚信档案作为个人信用记录的一个重要分类进行监督管理。如此一来,对大学生信用的教育与评估机制就会相对完美,从而进一步发展诚信教育。

(4)提供良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形成完美的教育合力。仅仅依赖学校进行单一性的诚信教育,虽然可以稍见成效,但是缺乏多方面的配合,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尽自己的全力,铸造好自己的平台。在我国,很多家长不仅无法成为学生的榜样,甚至有些父母会纵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这就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清醒的认识,难以做到诚实守信。其实作为家长,应该自觉遵守诚信道德规范,从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让孩子在诚实守信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故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对诚信的认可。家长也应该定期向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学校进行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此外,社会也应形成良好的监督环境,并尽力提供相应的活动设施及环境。只有三者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最好的诚信教育体系。

(5)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没有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于不诚信的行为也没有完善的惩罚机制。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很多不诚信的行为可以钻漏洞,侥幸存在。政府作为一国重要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它的监督作用,为诚信教育撑起保护伞。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诚信教育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生考试诚信机制建设研究”(XJK012JKZB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任运康,余惠琼.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及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

[2] 张鸿燕.中美两国高校大学生诚信管理之比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3] 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比较研究;诚信教育研究;教育研究理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书《礼记・祭统》有云:“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宋学家朱熹乃是大儒,他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将诚信作为民族安身立命的传世之宝。更有无数人因诚信二字名留青史,如《北齐书・尧雄传》,“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曰:“华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故参知政事吴兴李公,以诚信质直事孝宗。”,《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

然而,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学界对诚信教育的研究虽多,却仍有不足。就国内而言,近十年对诚信及相关教育的研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有关结果数量过万。这些研究绝大部分不外如此三类:一,弘扬国粹,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孟二说中的素材进行挖掘,与新时期特点相结合;二,对比国内外诚信教育研究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完善本国的诚信教育;三,跨专业领域研究,以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和思路来观照诚信教育。国内诚信研究有所成就,但仍存在以下不足。时间上存在滞后性,诚信教育研究与诚信研究不同步。诚信教育研究分布极不均衡,研究对象集中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研究有很大缺憾。

国外的诚信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比较明显。在萌芽阶段,诚信教育研究“美德化色彩”较强。确立发展阶段则以“契约化”为主要特征。近现代西方诚信教育研究进入繁荣期后,各种诚信研究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践行,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西方诚信研究的研究对象大致可归为两类:主观主义之诚信与客观主义之诚信、作为社会美德的诚信与作为个人美德之诚信。对作为个人美德之诚信的研究分支林立,形成了三个理论派别,即自我整合诚信理论、身份认同诚信理论和廉洁诚信理论。三者皆将个人美德的诚信认定为个人美德。

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研究方法依靠诚信测量表、问卷,具有片面性、表面化。这是对诚信教育之概念的内涵、各个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所致。由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过程,可以将诚信教育分为诚信认知教育、诚信情歌教育、诚信意志教育和诚信行为教育等。诚信教育中的大部分问题在于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冲突。也就是说个体能够认识到诚信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但执行上有一定的困难。根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间的矛盾指向不同,可进一步将知行冲突分为诚实知行冲突和守信知行冲突。个体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过程既是连续的,也是中断的。这一过程的分类有四,根据认知与行为间对应关系的不同又可进行四种分类。知行转化的过程理论较为繁复,并且与实际操作、学生情况等难以量化的要素关系紧密,这就给研究方法的量化、深化及信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分布不均。国内外有关研究俱以成年人为主,将目光集中在高等教育中。相较而言,对儿童、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有所不足。然而就个体诚信发展的阶段来看,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教育制度来讲,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诚信教育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小学低年级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乃至个人诚信发展的开始阶段,是学生诚信教育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一时期,诚信教育工作将事倍功半。然而诚信教育研究在这一阶段的不足导致了实际教育工作中理论的缺席。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一研究缺陷应尽快弥补,并向西方诚信教育研究学习,让理论的繁荣发展与实践齐头并进,使二者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相互学习和补充。

最后,诚信教育研究对实际教学工作的评价和指导难以落到实处。诚信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大把大把大部头的理论论述,而是对诚信教育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有所促进。与国外林立的理论派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相比,我国的诚信教育研究显得比较单薄。国内学术界尚未形成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较大。我国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高素质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师培训机制的表面化则加剧了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比较中西诚信教育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国内诚信教育的研究应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理念的同时结合国内教育情况的实际,研究要落到实处,注意地区间的差异;研究方法需结合理论进一步改进;改善研究对象分布不均,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晓青.初中历史教学中诚信教育的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3,(第7期).

[2]郭欣,王晓波,杨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文明素养:高校诚信教育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z1期).

[3]汪波.童谣与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0,(第11期).

[4]赵利平,吴德刚.关于农村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第32期).

[5]林兴岚主编.诚信教育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08.

[6]肖周录,王永智,许光县著.诚信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3.

[7]宗山编.诚信教育青少年学习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10.

[8]当代西方大学学术诚信及学术诚信教育研究综述[J].首都教育学报,2009,(第9期).

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诚信缺失,诚信教育,对策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8所中学分别分层随机抽取80人,共计400名在校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收集了有关国内外诚信教育与体育教学方面的资料共15余篇。

1.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7份,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文字、图表采用word2000系统制作。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具体分析

2.1.1 关于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2.1.1.1 中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

根据调查显示中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认为自身群体诚信意识强的学生有55人,只占14.2%;认为 一般 的占68.7%;认为差的有66人,占17.1%。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2.1.1.2 中学生对自身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调查显示,尽管中学生对群体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认为中学生诚信意识状况 一般 和 差 的学生有85.8%,而有76.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见,中学生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2.1.2 关于初中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调查显示: 经常 偶尔 请假的人中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排除一部分女学生因进入青春期例假的原因,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害羞或是不愿意活动出汗、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等原因,而提供虚假信息作为迟到、见习的理由。

2.1.3 关于体育考核与运动竞赛

在体育测试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由于组织不严密,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常常出现找人代考替考的现象。

2.1.4 关于体育教师的诚信表率

体育教师的言行具有示范性和后延性的特点,出自教育者的不讲诚信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对学生造成极不良的影响。

2.2 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2.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文化市场上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错误思想极大的腐蚀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很强的投机取巧的心理,各种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2.2.2 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及教养态度、教养态度和方法存在缺陷将会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

2.2.3 学校教育的偏差与失误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在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分数,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的教学就有成效, 升学率 成了评价教育教学的唯一标准。这不仅背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教师和学生的投机心理,使教育过程出现大量非诚信现象。

2.2.4 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

往往有些体育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诚信意识,师德失范,影响了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除以上因素以外,中学生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和道德自律意识的欠缺,也会影响他们诚信品质的养成。

2.3 初中体育教学进行诚信教育的优势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而 体育是各学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是学校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优缺点往往在剧烈的运动中比安静状态更容易表露出来。

3.结论

3.1 中学生普遍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而对自身个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高。

3.2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诚实的态度,上课迟到请假的现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3.3 在初中体育考核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出现一些诚信迷失的现象。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3.4 有些体育教师自身诚信意识不强,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教师不值得自己信赖。免费论文,诚信教育。

4.建议

4.1. 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加强诚信教育

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诚信教育,要大力加强诚信方面的宣传,在全校形成诚信光荣可敬,弄虚作假可耻的良好氛围。

4.2 与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加强诚信教育

在课余体育竞赛中,要求学生遵守竞赛规则和体育道德,要公平竞争,公正竞赛,求真务实,要尊重对手,要正确对待他人犯规,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教师凭学生的诚信汇报来掌握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

4.3 建立学生诚信监督评价体系,做到监督护诚

一是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诚信守则,使学生有规可循且使学生的诚信状况有据可查。二是制定学生的诚信状况评估条例,定期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三是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四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便对学生诚信道德形成过程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系统教育。

总之,一个学校是否能卓有成效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教育队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育体、育心、我们责无旁贷。如何通过体育课教学贯彻德育要求,把强身健体与德育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

[2]王启明,涂绍生,张自治.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