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论文(精选5篇)

  • 外宣翻译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国际交流中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丁代书 1996:53),企业外宣翻译作为其宣传重要的一部分,其翻译的重…

外宣翻译论文(精选5篇)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目的论 企业外宣翻译 语篇重构 视角转换

一、引言

国际交流中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丁代书 1996:53),企业外宣翻译作为其宣传重要的一部分,其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然而翻译质量的优劣极大的影响了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的潜力。而语篇重构和视角的转换是企业的外宣翻译中容易忽视的几点,由此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对外的有效推介和宣传。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从语篇重构、文化宣传与视角转换的角度对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出企业外宣翻译中可行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达到有效推介和翻译的目的。

二、外宣翻译文本的理论基础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Newmark, 1988)将文本划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而企业外宣文本归属于呼唤型文本,其目的是向目标受众宣传企业自身的形象和推销企业产品。而在现今诸多的企业外宣文本中,以上功能常被忽略或被弱化,因此,译者在企业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应注重目的语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以及源语文本的特征,适当运用可行的翻译策略。

三、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翻译材料做实例分析与翻译策略

Vermeer(1996)指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结果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完成; 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要位置。由此可见,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在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其目的,从而选择适宜可行的翻译策略,笔者根据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翻译材料为实例,并结合翻译目的论,指出企业外宣中易出现的误区并提出如下的翻译策略。

(一)企业外宣翻译的语篇重构策略

作为呼换型文本,译者在进行企业外宣翻译时,应该依照宣传文本的特点,注重读者的中心地位,确保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性,确保译文的可读性。汉语和英语两者有极大的不同,其表现为汉语重行和,而英语重意合(刘雅峰,2010)。语篇重构的出发点是翻译目的,重构后的目的语文本必须是在目的原则主导下的连贯和忠实(Nord 2001:12)。

例1:华能威海电厂三期2×680MW(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投产即实现满发、稳发,被华能集团公司认定为精品工程。

译文:Huaneng Weihai Power Plant Phase III 2 × 680MW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Unit was put into operation with full-load and stable power generation, and was identified as a quality project by Huaneng Group.

与中文企业的外宣思维不同,外语企业外宣侧重读者理性和逻辑思维习惯,由此在外宣翻译中,译文应当遵循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的思维逻辑。而上述的译文却直接采用了拘泥于原文的逐句直译法,没有按照上述思维调整语序,不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造成了逻辑混乱,无法为目标受众提供主导信息,消弱了吸引潜在客户的能力,正确的语序调整应为Huaneng Weihai Power Plant was identified as a quality project by Huaneng Group as its Phase III 2 × 680MW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Unit was put into operation with full-load and stable power generation通过此调整,译文更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二)企业外宣翻译的视角转换策略

费米尔认为依据翻译目的和实际的需要,译者可以对原文本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译文应该符合翻译指令的要求(Vermeer, 1996)。翻译指令是根据译文预期功能、目的语读者等因素而做的综合决定,其通常由委托人所制定,由此在翻译企业外宣文本时,译者应依据其翻译的指令和目的来确定其译文的视角。而中文的外宣材料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表述,以烘托、营造出实力雄厚的企业形象,这与运用“第二人称视角”,以客户至上为理念的外语企业宣传资料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2:山东电建一公司真诚期待同各界同仁,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译文: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 Company sincerely looks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colleagu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eeks common development and pursues win-win future!

为体现目标读者的中心地位,激发其共同参与的欲望,引起其共鸣,可将上例中的第一视角的“山东电建一公司”改为第二人称视角,修改后的译文则为: welcome to cooperate with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 Company, here you can rest assured of the commo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brilliant win-win future. 由此,修改后的译文中,更好的注重了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有效的做到了企业的推介和沟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的翻译中,译者应考虑到源语与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思维习惯以及视角的不同,遵循目的论的原则,采用语篇结构重构以及视角转换的策略,以有效的实现企业推介和宣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丁代书.浅析外宣与内宣的联系和区别[J].新闻界,1996(2).

[3] Vermeer,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M].Berlin:Heidelberge,1996.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功能翻译理论 外宣资料翻译 宣传效果

一、引言

随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宣传活动的日益频繁,如何翻译出能迅速吸引考生及兄弟院校注意的对外宣传资料,成为翻译工作人员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理论为依据,在对外宣文案分析的基础上,从凸显翻译宣传效果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宣传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我们认为,对外宣传汉译英应考虑“感染”文本类型的特点,着眼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预期效果,从了解的层次、认同的层次和诱动的层次,循序渐进地达到对学校的宣传、推介目的。

二、功能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功能、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布勒将语言的语意功能分为三类,即“再现”功能、“表达”功能和“感染”功能。其中“再现”功能指“语言符号客观地再现事物”,“表达”功能指“语言符号主观地表达发送者的内心状态”,“感染”功能指“语言符号感动、影响接受者内心感受或外在行动”。

在布勒的这种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莱思分出三种文本类型:“信息(informative)文本”、“表情(expressive)文本”和“感染(operative)文本”。莱思提出,在翻译时要关注文本类型特征,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信息文本要“直接、完整地传递源语文本的概念内容”;对表情文本要传达“源语文本内容概念的艺术形式”;对感染文本要“再造文本形式以直接达到预期的(接受者)反映”。

莱思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的文本类型的语言功能、语言特点和在翻译过程中的译文目的、文本焦点和具体的翻译方法,为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可以看出,在信息文本的翻译中应“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客观事实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完整地传递内容,实现译文与原文信息数量的对等。在表情文本的翻译中应“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发送者,通过仿效原作者,突出原文的形式和情感,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艺术形式和表达情感上的对等。在感染文本的翻译中应“忠实”于译文文本的接受者,通过编译、改译等翻译技巧的运用,突出译文的感染效果,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的对等。

在翻译外宣文本时,一方面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跨越目的语与源语之间存在的语言文化差异,运用变通的翻译方法,拉近与目的语读者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产生对产品的认同感,达到积极良好的宣传效果,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这应该成为翻译这类文本的指导思想。

三、外宣资料翻译中宣传效果的三个层次

外宣材料翻译的宣传效果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即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使读者通过外宣资料译文迅速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这是企业外宣翻译最低层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它为更高层次的宣传效果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层次是认同,即译文读者有了心理和文化认同感。为了达到这个层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重视语言中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消除文化信息的排斥和抵触,拉近心理距离,以获得译文读者的心理认同。第三个层次是诱动,即译文读者通过前两个层次的铺垫,被深深吸引。为了达到这个层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重视使用多种语言修辞手段,充分发挥语言的效度,达到引导行动的目的。这三个层次是每一个外宣文本都应该同时考虑并力图达到的效果,它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且层层递进。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这三个层次的联系是同时进行并且交叉重叠的,并不能将它们割裂开,只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更明晰地解释不同层次的宣传效果和翻译策略,才将它们分开探讨。

(一)了解的层次

对外宣传翻译的“了解”层次就是译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用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消除目的语读者的陌生感,使读者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二)认同的层次

对外宣传翻译的“认同”层次就是希望获得外国人的文化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感表现在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在语言上,中外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规则和习惯,充分注意到英语文化中语言的词法、句法和文法特点才能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易于接受。不符合西方文化语言特点的英译外宣材料只会让读者失去兴趣,对外宣传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了。

对外宣传也是一种跨文化言语交际,中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价值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在相互交际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文化障碍。为了目的语文化中的受众了解、感受、欣赏和接受对外宣传译文中推介的产品,外宣翻译要尽量消除文化障碍,贴近对方文化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满足目的语文化受众的信息需求,必要时要采取变通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认同层次的宣传效果。

(三)诱动的层次

诺德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作为企业外宣材料内容之一的广告,是十分典型的“感染文本”,它是要为经济服务的,有着很强的功利性,因此在读者身上产生预期的效果,引发潜在客户购买欲成为翻译的“准绳”。广告文本通常非常简短,或是寥寥几句,或是一个口号,因此在外宣翻译中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句法结构,可采用变通的翻译策略,尤其是要充分调动诸如比喻、夸张、排比、重复、仿拟等各种语言修辞手段,翻译出生动的、能迅速吸引眼球、让目的语文化受众一见倾心的材料译文,以达到宣传效果的“诱动”层次,实现广告效应和促销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外宣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展示特点、树立形象、激发需求”,属于“感染”文本类型,因此,实现译文读者的预期宣传效果是翻译作品应重点参照的准则。在翻译中,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达到宣传效果的三个层次:要用直译的方法、简洁明了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术语突出原文的信息内容,达到宣传效果中的“了解”层次;用增译法、减译法或加注等变通的手段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拉近文化距离,达到宣传效果中的“认同”层次;用改译法和各种修辞手段,迅速吸引读者,达到宣传效果中的“诱动”层次。只有通过三个层次的层层推进,达到宣传效果的最高层次,才能为学院争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实现学院外宣资料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志瑜.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J]中国翻译,2004,(3):7.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结合旅游外宣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国内文物古迹翻译实践对保定“清西陵”的外宣英译现状进行了探究,针对清西陵标志性建筑英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古迹外宣;英译;清西陵

文物古迹是祖先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参观文物古迹,品鉴中国文化。在此背景下,国内翻译界对于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本文结合翻译界对于文物古迹的翻译和历史渊源译介的相关经验,以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的翻译为例,对于古迹翻译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文物古迹外宣翻译理论及研究实践

在文物古迹外宣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多数学者从翻译的功能出发,以等效翻译原则和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张义(2011)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旅游文本英译研究产生误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易舫(2013)强调旅游文本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在于缺乏理论指导,尝试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探究旅游文本的英译原则和方法。刘奉君(2011)以激发游客观光兴趣为目的,从功能翻译策略出发,探究名胜古迹汉英翻译的原则与策略。袁晓宁(2015)指出带有文化因子的地名具有指称辨别功能和历史文化意义的提示功能,英译的目的语中应该体现这两种功能。袁晓宁(2013)提出外宣英译中应采用“以我为准”和“以目的语为依归”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译者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发扬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应当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袁卓喜(2014)尝试在外宣翻译研究中引入西方修辞学的核心思想———劝说理论,指出外宣工作的实质是对外交流与劝服工作,因此西方的修辞劝说理论能够指导外宣翻译实践,实现外宣翻译的预期目标。

在我国古迹外宣翻译的实践中,北京和天津的古迹翻译走在了前列,北京“故宫”“、雍和宫”“、十三陵”等古迹外宣翻译的一些策略可以成为清西陵的外宣翻译的借鉴。雍和宫翻译为“YongheTemple”、“PalaceofPeaceandHarmony”和“YongheLamasery”,第一种采用直译的方法,第二种翻译能够让英美读者体会到雍和宫的文化底蕴,第三种翻译可以告知读者雍和宫的佛教渊源。译者可以根据交际的目的以及目标受众的真实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有所选择和取舍。

二、清西陵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文物古迹外宣英译是以汉语为源语和以英语为目的语的汉英翻译。汉译英时,语言层面的词法句法、段落篇章、逻辑衔接、语体风格上通常以目的语英语为依归。然而在英译汉中,多数译者并不会刻意地追求以汉语为依归。英汉互译中的这种不对等现象绝非偶然。首先,因为经济差距和历史遗留等原因,英美文化对于汉语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汉族文化对于英语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就会超过英美国民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其次,英汉互译的不对等还与英汉两种语言的属性有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行文逻辑松散自由,靠语境弥补结构松散、逻辑不清的不足,这就决定了汉语在行文表达上较大的包容性。也就是说,汉语行文结构松散或者逻辑严谨均可。然而,逻辑严谨的英文却不能包容汉语结构松散的习惯。因此,文物古迹外宣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到英美受众的思维习惯,否则造成他们费解,外宣工作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下面以清西陵中的泰陵为例,解读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属性。

原文: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1723-1736)陵墓,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建在清东陵内。雍正当年认为原陵址不合适,鉴于泰陵所在地更有利于江山稳固,遂改址泰陵。译文:TailingisthemausoleumofEmperorYongzheng(reigned1723-1736).Itisthelargest,earliestandmostcompletetombamongtheseandthecenteroftheWesternQingTombs.Itissaidthatthetombwasoriginallypo-sitionedintheareaoftheEasternQingTombs,butEmperorYongzhengthoughttheselectedplacegeologicallyunsuitableandalteredittothepre-sentpoint,viewingthisplaceasmorefavorableandblessedforaneternalkingdom.译文中漏译了雍正皇帝的庙号“世宗”,这部分可直译为“Shizong”,然后加脚注补充说明一下。译文中标明雍正的在位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英美读者会误认为“1723-1736”是雍正帝的生平。从简洁精炼的角度考虑,译文中的“amongthese”可以省略,原因是后面“oftheWesternQingTombs”可以做前文“tomb”和“center”两个并列成分的后置定语。第三句的时态转化很恰当,符合史实和现实情况。此外,为了达到以英语为依归的目的,译文对于原文的语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译文更贴近英语受众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三、结语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文物古迹汉译英的完全对等是很难达到的。了解古迹的丰富文化内涵,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方能实现文物古迹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田新科,保定市“中华老字号”品牌外宣英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文化与传播,2013.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宣翻译 译者主体性 翻译原则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对外宣传,中国也不例外。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为我们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外宣翻译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交际活动。”[1]22外宣翻译的实践性强,是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活动。

一、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用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翻译。七八十年代西方翻译界突破翻译的纯语言研究的束缚,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即把研究重点由文本内转向文本外,从注重忠实原文转向探讨译文的变形,从语言对比研究转向文化对比研究。西方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为译者发挥主体性提供了理论支持。主体性(subjectivity)指主体的本质特性,它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2]123关于译者的主体性,有多位学者进行了阐述。屠国元认为“译者是中心主体,而作者、作品和读者是边缘主体”,“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3]9查明建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4]22许钧、穆雷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在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上凸显译者的独特性”。[5]191虽然学界对译者主体性的阐述不一,但均体现了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贯穿翻译始终,选择、理解、阐释原文,对原文进行译前处理,选择翻译策略,对语言进行转换或再创造,对读者期待等方面无不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二、外宣翻译原则与译者主体性作用

我国的对外宣传翻译工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6]27对外传播的对象是海外受众,目的是向世界宣传介绍中国,因此译者在翻译材料的选择上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翻译的材料能否被海外受众接受;二是传递的信息是否有利于提升我国形象。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译者必须考虑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为了让译文读者最大程度接受译文,译者要发挥主体性作用,体现在外宣翻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7]翻译目的论强调译者主体性的作用,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主张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包括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即“目标决定方式”。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这是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外宣资料本身是个功能性强、目的明确的文体,沟通、传播是外宣资料的特性,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以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导向,以期在译文中充分实现其宣传的预期目的。

(二)“内外有别”的原则

外宣翻译强调信息准确、表达通畅和简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审美观的差异,在中文外宣资料中所推行的宣传套话却不受西方读者的欣赏。西方读者希望读到简洁、清晰、实事求是的译文。正如Nida(2001)所言,“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的差距越大, 就越需要进行调整;原文文化和译文文化的差距越大,就越需要进行调整”。[8]因此译者必须具备主体性意识,翻译时要“内外有别”,译出源语中的核心信息,使译文更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三)译语读者为中心原则

译文能被读者理解和接受,译语读者通过阅读译文能获得和原文读者一样的效果,因此,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体现在译文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理解和欣赏。但由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在接受能力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外宣翻译中,译者需要发挥能动性作用,进行“换位思考”,即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读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的改写或重组,把原文转换成易于译语读者接受的译文。

三、外宣的翻译策略与译者主体性作用

外宣翻译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翻译策略应根据当前对外传播内容及方式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因此发挥译者主体性显得尤其重要。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汉译英,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手术”:增补、重组、改写、删减,使译文清晰易懂又符合译语习惯,以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

(一)增补相关背景知识或文化信息解释

中西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使译语读者无法理解原文。外宣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翻译,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词甚多。这种文化词译成英文后如不进行解释性增补,容易造成译语读者理解上的障碍,也会降低译文的可接受性。翻译时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化空缺词进行补偿,增加语篇外的文化信息解释,如增加年代或文化背景知识,重构文化语境,实现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认知和语义的连贯。

例(1)图为外国游客正在品尝叫化鸡。

Translation:Foreign tourists are tasting the Beggar’s chicken, roast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and mud, firstly made by a beggar---a name, after a legend telling a beggar smeared a chicken all over with clay and threw it into fire. After a long while, he remove it and cracked it open, finding it already baked into a delicious dish.

“叫化鸡”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译成the Beggar’s chicken,恐怕外国游客无人敢品尝这道美味菜肴了。在the Beggar’s chicken后面增加解释性翻译,介绍它的做法和来历,能让外国读者兴趣大增,增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

(二)语言结构上的重组

通过英汉句子对比,许多语言学家得出结论是: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parataxis),句式常伴有大量的平行铺排结构,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句际之间缺少形式衔接,主要借助语义和语境来形成意义的贯通;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多为主谓语的语法结构,句子的特点是靠上下文的照应上下扩充,强调形式衔接与逻辑关系,需使用衔接词来显示句子的结构关系。译者要发挥主体性作用,注重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对语言形式上进行调整,增加衔接词,化意合为形合,显化原文隐含的逻辑关系。

例(2)坚持实施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结构调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Transl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deepen reform, open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accelerat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rectify the market order,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owth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rapid and sou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原文是典型的中文排比句式,平铺直叙,句际之间没有任何的衔接词。译文中加了一个thereby,表示了上下文的清晰逻辑关系。

(三)语言逻辑上的调整

语言对比研究表明,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崇尚归纳法,先描述或先叙述理由,后作结论,归纳全文。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往往采用演绎法,开门见山摆出论点或结论,再进行推演。外宣翻译是一个独立的篇章,翻译时译者发挥主体性作用,按照篇章的思路来统领全局,进行语言结构的调整,化归纳为演绎,突出重要的信息,使原文符合西方读者的思维方式。

例(3) 府上府花生系采用四川优质花生果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焙制而成。具有酥脆可口、咸香适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携带方便、密封保鲜、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理想的待客和馈赠之佳品。

Translation:Fu-Shang-Fu Peanut. It enjoys great popularity among customers. Selected from high-quality peanuts of Sichuan, it is rich in protein and vitamin. Baked in the traditional way, it tastes crisp and delicious. Airtight sealed, it is convenient to carry. [9] 28

把产品名称以小句的形式出现,非常醒目,符合宣传广告的文体风格。原文中“深受消费者喜爱”位于文本后,是典型的归纳法,翻译时变归纳为演绎。以一句“深受消费者喜爱”统领全文,再从“营养”、“美味”和“携带方便”三方面进行演绎。食品外宣资料几乎都采用一些相似的陈词滥调,如“酥脆可口”、“咸香适宜”、“是理想的待客和馈赠之佳品”,这些套话可选择性翻译。

(四)删减法

外宣翻译首要目的是传达信息,发挥传播信息的功能。中文外宣资料充斥着大量的宣传套话,有时还夸大其词,如 “国际领先、国内最好、国内一流”等大词(high-sounding words)。除此以外,外宣资料中有许多四字格及华丽的辞藻等重复性语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采用文化过滤手段,突出事实和重点,对一些套话、空话及一些冗余的信息可删除不译。

例(4)泰山荣誉:首例世界与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Translation: In China, Mount Tai is among the first group of the National Parks of China, the State 5A-Class Tourist Attractions, the World Geoparks.

译文对原文动了较大的“手术”。原文介绍泰山获得的各种荣誉,对于英文读者而言大多数都是冗余的信息。因此译文把这些信息删去,只保留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并获得国际认可的信息。

总之,外宣翻译的译者应当具有敏锐的“读者意识”并发挥主体性作用,努力迎合译语读者的交际需求、兴趣、阅读期待和认知水平,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形式弥合文化差异,提高目标文本的可接受性和在译语交际环境中的连贯性,真正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增强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2.

[2] 王玉墚.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34-38.

[3]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8-14.

[4]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5] 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91.

[6]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7] Nida,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外宣翻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宣翻译 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 人才培养

一、引言

文化软实力最近成为流行语。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各国交流的增多,文化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无时无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人们。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快餐文化行销全世界,“韩流”和日本动漫也席卷东南亚各国。这种文化的对外传播其实也就是国家间软实力的体现。随着近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也应将文化作为产品推销给沿线各国。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文化应当受到重视,甚至成为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标杆和示范。

外宣离不开翻译。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它的高等学校应积极利用这次机遇,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革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大翻译实践训练,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更好的将中原大地优秀文化宣传出去。

二、构建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使用。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已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聚集地更蕴含着无尽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宝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心灵互通的桥梁,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原文化也成为外宣翻译的职责所在。

外宣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但是,外宣翻译有其自身特点。由于带有对外宣传的作用,一名合格的外宣翻译人才必须在政治上“可靠”,能够深刻理解我国国情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性材料的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做到严格忠实原文,严格把握原文内涵。否则一旦翻译错误或出现偏差,将会造成负面的政治影响和国际舆论压力,损失极大。同样,对待文化材料的翻译也必须谨慎,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对当前政治生态在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高等学校在培养外宣翻译人才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政治素质过硬”的原则,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方向,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外宣翻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文化哲学,无所不包。因此,外宣翻译者不但要掌握高超的翻译技巧,还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可以说要学贯东西,把自己锻炼成知识杂家。只有如此,译员才能深刻理解翻译材料,译文才能在保留原文内涵的基础上被目标读者接受。在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合理规划课程设置,适当补充通识课程,帮助学生做到“知识储备丰富”。

除了扎实的翻译基本功,优秀的外宣翻译工作者还要对国内外语言文化有深入了解,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只有时刻以跨文化思维对待外宣翻译,才能真正实现成功的外宣翻译。外宣翻译要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三贴近”原则(黄友义,2004),而其中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尤其要受到外宣翻译工作者的重视。由于不同文化间在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要想把同样的思想传达给别人,必须得考虑背景知识并且合理调整说话的方式以及想表达的内容。基于此,河南省高等学校应该在“文化意识敏感”的原则指导下培养学生重视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的思维差别和心理差异。要充分考虑、细心体会、学会理解外国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尤其在翻译有关中国特色的材料时,更是要转换思维方式,用目标受众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三、构建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

(一)以市场为导向

翻译作为一种职业,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其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孟庆生,2008)。外宣翻译更是如此。与社会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翻译教育必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遑论达到教学目的。目前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与时俱进,这都给高校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说,翻译行业的繁荣在给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对高校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和环节,应尝试从根本上脱离传统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设诸如交替传译、同声传译、报刊英语等专业技能训练的实务课程,力求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

因此,高校应当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宣翻译培养理念,在翻译教学中大量融入市场化翻译实践活动,即集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三位一体式地培养专业化市场化的外宣翻译人才。同时,高校翻译专业教师应利用自身社会资源,鼓励和推荐学生积极承担翻译项目、到翻译公司或者企业实习,亲身感受企业和社会对外宣翻译的需求,并引入项目融入式(Project-integrated Approach)翻译教学方法。项目融入式翻译教学是以与企业签订某一项目作为翻译课题研究来进行翻译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类翻译实践项目由教师主导,学生作为协助者参与进来。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面对真实翻译项目时的自信、团队合作意识、规划组织能力、信息资源调度能力、工具c设备使用能力等翻译实践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促进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的架构(李萍,2010)。在经过基础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课堂学习后,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市场化“订单项目”能够培养自身翻译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作为译员的整体素质,即合作能力、时间观念、效率意识等。

(二)引入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指学校专职教师在课堂内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及理论指导,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则在课外向学生教授实践技巧。双导师制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翻译教育和翻译产业的无缝对接。企业导师的从业经验和职业能力都将极大帮助学生深入行业,了解和关注行业的实际需求,使其尽快适应企业对翻译任务、翻译能力的要求。高校培养外宣翻译人才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强调实践性、应用性、专业化的特点、理念,才能符合经济规律,真正将中原文化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渠道向外传播,也为学校翻译专业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而这一模式是以学生为培养对象,以教师为主要教育者进行的。在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河南高校应结合实际,选派外语学院专业教师到郑州航空港,郑州经济开发区相关企业中任职,服务,根据企业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将翻译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带到教室中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在类似“实战”的环境中学习翻译技巧,了解行业动态,增加翻译经验。另外,学校也可以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宣翻译从业者到校开设讲座或者对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总之,这些途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指导学生学习实践时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改变目前人才培养的“脱轨”现象,真正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良好翻译理论素养的同时,学到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以致用。

(四)重视跨文化外宣意识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意识要贯穿整个外宣翻译过程。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参与者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者,未来从事外宣翻译的学生必须对中国文化和目标文化的有深刻的了解,并努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用目标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准确地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很多河南高校已经开设相应的中原文化课程。对于外宣翻译教师来说,在课堂中既要向学生教授外国语言文化知识,也要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熟识中原文化。单纯靠开设“英美概况”、“中西方文化导论”等课程是不能解决学生在外宣翻译中面对的实际题的。这对外宣翻译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只有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拥有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外宣翻译人才。

三、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中国对于外宣翻译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同样,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顺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作为身处中原文化核心地带的高等学校,河南省高校应把握机会,加强对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 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外宣翻译行业发展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适应环境。河南省的高等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投入资源,积极建设强化外宣翻译特色专业,作为提升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在培养外宣翻译人才过程中,各学校应当以“政治素质过硬,语言功底扎实,知识储备丰富,文化意识敏感”为指导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培养理念,从产学研相结合的角度入手提高学生跨文化外宣意识和能力,为传播和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

[2]孟庆升.试论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