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实训总结(精选5篇)

  • 组态实训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我们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以学生为关注的对象,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原动力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达成自主的学态;一个方向以教师为关注对象,探索符合生态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实现自然“助长”,“无痕教育”,达…

组态实训总结(精选5篇)

组态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以总课题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为依托,结合本校课题组的研究计划和实际情况,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切实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特制定本研究计划。

二、研究内容:

我们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以学生为关注的对象,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原动力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然生长”,达成自主的学态;一个方向以教师为关注对象,探索符合生态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实现自然“助长”,“无痕教育”,达成民主的教态。本期研究继续以课堂为载体,进行生态化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本期的研究中我们重点以预习指导为切入点,具体研究如何将预习指导纳入课堂,并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工作措施:

1、继续培训教师。狠抓业务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积极组织主研教师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通过学习方案,学习李森教授等人的学术专著,让教师明白研究的方向,理解“生态化教学”的含义。教师通过自己去查阅资料,深化认识,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自身的教学行为成为高效的行动,而不是盲动。

2、修改方案,制定计划。根据总课题组新修订的方案修改我校的研究方案,并制定研究计划。

3、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根据自己的探索,在教研活动的时候以展示课的方式展现自己对生态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组织教师撰写论文、教案、课例、叙事、反思、经验文章等。

4、做好子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和结题工作。

四、具体安排:

3月:

1、完善子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任务和措施。

2、制定20xx—20xx学年下期工作计划。

3、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撰写论文、反思、教案等。

4、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

4月:

1、学习生态化课堂的理论知识。

2、“生态化课堂”校级研究课赛课活动

2、聚焦课堂,主研教师上研究课。(矿、方两校联合教研)

3、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

5月:

1、聚焦课堂,走进课堂,校内“推门课”活动。

2、学习生态化课堂的相关理论。

3、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活动。

4、收集整理资料,做好子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

4、收集

6月:

1、请专家到校为教师做专业引领。

2、学习生态课堂的相关理论。

组态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1.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分别对应的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同时,每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基本要求。

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应着眼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对于进行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笔者认为,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综合文科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能力的获取、教学实施及反思与发展的体验、教师专业情感与教育教学态度的养成等,为将来能够走上或适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改进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课程目标下,依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专业任课教师探索和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法、自然地理学的直观教学和读图分析法、世界通史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学政史地教学论的项目实训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的是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实训四阶段教学模式。依据初中政史地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我们分别将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论课程设计为5~6个实训项目,并将课程理论内容融入贯穿到项目实训过程当中。该模式是把项目实训过程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总结提升四大阶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项目实训任务布置。该阶段需教师组织,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项目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做背景,均有教师素质训练的侧重点,需要任课教师做相关说明。如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项目,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案的设计及教态的训练,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初中教材的内容结构,每一部分内容有什么特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符合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怎样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教学设计编写为教案,教案与教态有哪些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还要展示以往学生的模拟教学视频加以说明,之后布置该项目实训任务,发放项目实训指导书。第二阶段,实训准备。该阶段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事先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该学科初中教材、配套教学参考书及课程标准,每个学生选择好内容,依据项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和课上所学内容,利用课下时间,研读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做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小组长组织试讲、试评。第三阶段,实训展示。该阶段还是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其中一组在多媒体教室模拟教学、模拟说课或见习交流,教师全程跟随,适当评价,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依据评价标准评分,教师组织自评、互评。其他小组同时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展示,同一小组成员记录、评分,小组长组织自评、互评。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各小组项目实训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集中起来,由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总结,回放学生模拟教学录像视频或微格视频,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改进、提高。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依据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并确定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实训指导方案;第二,教师要研读初中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并经常到中学听课,研究中学相应学科的教材、教法,以便对项目实训实施指导。我们有的任课教师有中学相应学科教学经历,运用该教学模式得心应手;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实训展示进行理论提升,需要精心筛选学生展示实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要学生知道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该模式各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形式生动化,将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实训总结紧密衔接,将“全班”与“小组”“、小组”与“个体”有机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既有现场指导,又有总结提高,体现了目前倡导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并且,在中学政史地教学论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其他学科课程也依据课程的特点,设计1~2项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技能。

2.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等。2012年,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践课程课时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实习增加到480学时(14.5周),目前已形成学科课程项目实训教学、教育见习和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为四阶段,即:课程实训奠基—教育见习(包括调查)感知—综合训练强化—实习体验。对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操作过程及特点是:一是在时间安排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现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衔接性。在大二下学期配合教育学课程,安排1~2天的教育见习,初步感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大二结束后的假期,安排1周的社会调查,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内容是教育调查,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大三上学期,配合中学政史地教学论,安排2天的教育见习,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及教学评价;大三下学期,首先安排4.5周的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将教师的基本能力综合为几个大的项目,逐一训练,集中考核,考核合格,才具备实习资格。之后安排14.5周的教育实习,一般是8周的集中实习,统一组织到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其余时间学生自主分散实习,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质。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自大三上学期的教育见习始,对应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科(历史、地理、政治任选其一),依据选择该学科的人数,再分成小组,分别配备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包括教育见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集中考核、总结交流。该模式以培养学生教师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组织方法到组织形式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系主任监督,教学主任主管协调,教研室主任落实,中学政史地教学论任课教师、初中学科教师协同具体指导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设置活动课程组长(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学科组组长(由学科教学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小组推选)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活动课程的纪律、安全、活动项目的准备、练习、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工作,使各门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计划有序、高效运行。由于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督促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门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四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上,各门实践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中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书面评价与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包括教育见习报告、教育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实习参与活动的记录及教育实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探索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还关注教师专业态度、教育教学反思等的考查。

三、结语

组态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员工 入职培训 操作 策略

一、以细致有序的整体安排,渗透教育,培养新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公司新员工的来源主要是院校毕业生,与提升专业技能相比,初入职场的新人更重要的是解决心态和思想问题,即从学生人到职业人这样一个职业心态的建立与转变。公司新进员工180余人,而公司现有人员总数仅75人,人力资源工作人员仅3人,如何通过入职整体工作安排展现公司精细管理、严谨工作作风、“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及时向新员工传递正向积极的企业文化,成为公司管理新课题。因此,将项目制管理方式植入新员工入职整体工作安排,以人力资源部为总责任单位,分报到、培训两大任务,又分别细化为联系学生、食宿后勤保障、报到地点准备、欢迎横幅、发放明白卡、发放生活用品等17项报到任务和军训、欢迎会、公司概况介绍、企业文化、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流程、现场参观、拓展训练、文体活动、入职培训总结等33项培训任务。每一项任务按照PDCA循环,明确时间节点、质量要求、负责人、检查人、完成效果、后续改进措施等内容,最终通过一个个单项任务的完成确保整体入职工作的有序高效,通过问卷调查赢得新入职员工94.8%的满意评价。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根据首因效应原理,新员工在与企业一开始接触就能够感受到正向积极的信息,那么这种影响将是积极而且深远的。企业工作作风的传承、价值观的传递,关系到公司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新员工工作素养的形成问题,因此要不遗余力通过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下进行渗透式教育。

二、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潜移默化,建立新员工的融入感归属感

为使入职培训不拘于形式,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入职培训授课形式上涵盖授课式、座谈式、参观式、户外军训拓展等,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包括开班仪式、公司概况、企业文化、管理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流程、安全知识、现场参观、新老员工座谈、军训、拓展训练、入职培训总结表彰等。其中,军训,请驻地部队教官进行军事化训练,锤炼新员工令行禁止、训练有素的良好作风和坚韧顽强、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拓展训练,训练的各个环节要求团队成员积极参与,通过拓展项目培养新员工责任感、团队精神、执行协作和感恩;公司概况,以专题讲座形式,请公司高层参加,介绍企业基本情况、所处自然环境、发展愿景,拉近员工距离、增强员工职业信心;现场参观,通过参观办公环境、生活区环境和装置建设生产环境,增强新员工对公司整体感性认识;迎新座谈会,使新员工感受到受欢迎,通过新老员工充分接触、相互交流、消除陌生感,增强新员工归属感从而促进健康成长;撰写培训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新员工对培训的收获、对企业的感受,是否存在问题以及相应建议,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视。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一个组织帮助新员工轻松愉快地进入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从而渐次将其从局外人转变成为组织人的过程。因此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的合理设计,有助于新员工从心理、态度、身体、形象等各方面做好进入工作角色的准备。

同时,公司实行双导师带徒制,每名新员工不仅有一位传授岗位工作技能的导师,同时公司还指定一名中层以上人员充当成长导师,从生活、思想、工作等方面关心、关注新员工,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适应公司生活。

三、以精心设计的形式安排,引导规范,树立新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新员工入职培训期间,随机分组,通过讨论和自荐方式产生班长和各组组长,确定组名。要求各组自主管理,课堂纪律、打扫教室卫生、参与活动等。同时以各组为单位,将新员工纪律情况、课堂表现都与小组得分挂钩:组员迟到、缺课的,减小组得分;课堂积极发言、积极参与活动的,加小组得分;入职培训考试以小组平均分排序,进行加分。最终,按分值高低评定优秀团队,在入职培训总结表彰会上进行表彰。

组态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年度训练计划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组织训练过程的重要文件。由于适宜竞赛条件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年度周期性特点,因此,人们通常以年度训练作为组织系统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单位。制定年度训练计划,是从事训练活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举重 年度计划

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是通过许许多多连绵不断的大小周期循环往复二表现出来的。包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大周期。训练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

运动员的机体对适应训练负荷会产生生物适应现象,从而使得机体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专门的训练方法及训练手段可使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逐渐进入积极动员机体潜力并高度协调工作的状态。在这种高度动员状态下工作一定时间,机体的心理潜能和生理潜能均被大量消耗,机体的保护性机制便会发生作用,首先是提示性要求,而后是强制性地命令机体不再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高强度的竞赛。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下降或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恢复,才能够再度投入紧张的训练。在机体的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下,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地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或称训练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或称过渡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二、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与周期划分

(一)训练的准备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

2.生物学基础:适应性机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现象。

3.主要训练任务: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二)训练的比赛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

2.生物学基础:运动性机制:心理/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

3.主要训练任务: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创造好成绩。

(三)训练的恢复时期

1.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竞技状态的消失阶段。

2.生物学基础:保护性机制: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激反应。

3.主要训练任务: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

三、不同数量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年度训练过程中包含的大周期,是反映年度训练过程结构特征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单周期(包括单周期双高峰)、双周期和多周期等不同类型。不同的结构类型有着不同的总体规划、不同的比赛系列和不同的训练安排,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运动专项。

(一)单周期

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单周期安排,随着人们训练活动的效率不断提高,在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活动中,单周期安排已经越来越少采用了,采用全年单周期安排主要特点是:

1.需要长达4—6个月时间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

2.受气候影响,每年只能在集中的几个月内参加比赛。

由于在单周期年度训练过程中,准备时期和比赛时期延续的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生理负荷的过度累积,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所以在训练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每个时期又分成几个阶段,并常常在长比赛时期的中间加一个短时间的调整时期,这种安排就称为单周期双高峰安排。

(二)双周期

全年训练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安排,它包含两个准备时期,两个比赛时期和两个过渡时期,在现代竞技训练中,双周期安排仍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模式。运动员可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使总体经济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个方面(某一特定的素质,技术或战术)发生明显的改变;并在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参加一系列的比赛,把所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需要的方向上去,逐步从心里、生理,从技能、体能等方面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在适应的主客观条件下,把已具有的竞技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再加上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恢复时期,总共大约5—7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大周期的训练过程。因此,一年便可安排两个训练大周期。

对于少年儿童训练的组织实施,更要考虑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心理上,少年渴望较快地看到它们的训练效果,而对于长时间的训练则感到枯燥和难以忍受;在生理上,少年儿童的机体对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较低,自我调节的能力也较差,训练中常常很快就感到疲劳。因此,时间过长的持续训练(特别是准备时期中),既易使少年儿童的机体难以承受,又会造成其心理上的过度负荷而失去继续训练的兴趣。同时,在组织少年儿童的课外训练时,必须妥善处理x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要把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假期安排协调好。

(三)多周期

组态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无序 有序 运动训练过程

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所谓有序,是指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的自由独立运动处于次要服从的地位,整个系统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或程序的结构,并产生一定的组织功能;无序,作为有序的对立面,则是指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的自由对立运动占主导地位,整个系统不具有组织形式,也不具有组织功能。[1]目前,人们总是试图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系统中有序运作的逻辑,而对无序状态则重视不够。运动训练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运动训练系统并没有因为自身的无序状态而陷入分崩离析之境,也没有因为人们对有序状态的青睐而一帆风顺地发展,运动训练系统依然在有序与无序的博弈中沧桑前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竞技运动的商业化,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挑战和局限。因此,通过耗散结构理论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重新审视,有利于运动训练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耗散结构理论:认识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视角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创立了这一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改造了物理学,而且在其它的自然科学领域和生态、经济和社会等领域陆续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2]这一理论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开放系统、涨落、突变。

1.远离平衡态:所谓“非平衡”,是指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因为在平衡态和衡态线区,系统是处于稳定状态或趋于稳定状态的,其总的倾向是趋于无序或趋于平衡,小的涨落和扰动很难改变系统的这种状态,系统不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只有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才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2.非线性:“非线性是有序之本”,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内部动力。也就是说非线性是现实世界的无限多样性、丰富性、曲折性、多变性的真正根源。这是因为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能使系统各要素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从而帮助系统达到有序。

3.开放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的熵,一定会随时间增大,熵达到极大值,系统达到最无序的平衡态,所以孤立系统绝不会出现耗散结构。那么开放系统为什么会出现本质上不同于孤立系统的行为呢?其实,在开放的条件下,系统的熵增量dS是由系统与外界的熵交换deS和系统内的熵产生diS两部分组成的,即:dS=deS+diS。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要求系统内的熵产生非负,即diS>=0,然而外界给系统注入的熵deS可为正、零或负,这要根据系统与其外界的相互作用而定,在deS

4.涨落: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在接衡态的线形非平衡区,涨落的发生只使系统状态暂时偏离,这种偏离状态将不断衰减,直至回到稳定状态。而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系统中一个随机的微小涨落,通过非线形相干作用或连锁反应被迅速扩大,就可以形成整体宏观的“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发生突变,形成一种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5.突变:阈值即临界值对系统性质的变化有着根本的意义。在控制参数越过临界值时,原来的热力学分支失去了稳定性,同时产生了新的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在这一过程中系统从热力学混沌状态转变为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其间微小的涨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种在临界点附近控制参数的微小改变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叫做突变。耗散结构的出现都是以这种临界点附近的突变方式实现的。

二、运动训练中的无序和有序

韦克(Kad E.Weick)曾经把高等教育之类的系统统称为“松散结合的系统”。所谓“松散结合”,是指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尽管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各个部分保持着其本性和可分离性的迹象。松散结合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模糊性。[3]科恩(Cohen,M.D)、马奇和奥尔森(Olsen J.G.)称这类组织存在状态为“有组织的无序状态”。[4]“松散结合的系统”和“有组织的无序状态”言简意赅地阐释了高教系统的独特组织特性。同样,运动训练过程系统也具有这种组织特性。运动训练过程系统作为一个极其复杂、扑朔迷离的组织,其内部的有序与无序状态是相伴而生、相随而行的,二者不可分割。

1.无序: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自然离散状态。无序是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本质特征,是运动训练系统的自然发生状态。这种自然发生状态既来自人体内部的自我作用机制,又来自于人体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人体内部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虽然外部表现似乎是稳定平衡的,但是,人体内部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氧转运系统、骨骼肌系统等始终处在复杂变化中,这种变化是我们无法量化的,它们主要依靠人体内部系统的自然调节,使得绝对的不平衡达到相对的平衡。

其次,模糊不定的外部动力系统,使得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无序性更加加强。尽管,训练理论、训练方法在不断创新,运动成绩在不断刷新,但是在实施运动训练过程中有多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最终达到自己的最好成绩呢?就高原训练而言,据专家报道,高原训练的结果是成败各半;就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而言,仅仅从运动训练的时间、晨脉、乳酸和尿蛋白等一些局部的物理和生化指标,或从教练员的主观经验和逻辑推演的角度对运动员实施着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就心理因素而言,目前专家一致认为,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无形的心理暗示在实施中更使我们难以把握。以上种种的模糊性,对运动训练的把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有序: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暂时整合状态。无序在运动训练系统内部是占统治地位的,这不等于说,运动训练过程系统在无序纬度上可以无限地走下去。相反,作为一个规范的运行过程,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运作要保持整体的秩序,遵循基本的程序,体现连续性、稳定性、有序性的统一。只不过相对于无序来说,有序在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存在是相对的、暂时的、运动的。

三、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运动训练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对于分析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有序和无序的博弈机制与运动训练系统达到宏观有序过程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观点,运动训练过程系统如果一味封闭自身,只固守在“象牙塔”内,而“象牙塔”内无序是占统治的,这样就必然会引起熵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组织僵化、无序而涣散。

2.失衡是促使运动训练系统走向有序的动力源泉。从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看,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变化往往出自于环境对运动训练提出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经常受到环境的强烈干扰,偏离原来的运行状态,进入失衡状态。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促使运动训练过程系统再次走向有序结构的动力源泉。

3.运动训练过程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内部动力。运动训练过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内部单元具有随机突变的特点,并遵循一定法则进行优化组合,这样可随时调整单元之间的关系。“松散结合”是运动训练过程系统内部动力和活力产生机制缘由所在,松散的状态为实施训练计划提供了认识上的可能,促使许多专家为使运动训练过程系统更优化而在不断地探索着。

4.运动训练过程系统中的“涨落”即“变革”在时时刻刻进行着,它为运动训练过程系统走向宏观有序提供了契机。“微涨落”即点滴的适应性调整是普遍而典型的变革方式。这点滴的调整一般在空间上是局域性的,在时间上是持续的,在频度上是渐进频繁的。它往往发生在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稳定发展时期。“微涨落”是向“突变”发展的一种过度。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微涨落”具有积累性,一旦内部结构力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突变”就会发生。随着“突变”的发生,旧的已不适应运动训练过程系统的理论方法将重新被认识,新的结构秩序将被重新建构。

5.耗散结构论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系统,其演化是一种自发的自组织过程,它强调的是外因与内因相结合的整体论。在系统的自组织中,内部原因是根据,外部因素是系统演化的条件。系统内涨落、非线性作用机制等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演化,系统与外界环境保持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自组织演化并不意味着自身孤立地运动,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竞技运动的商业化,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挑战和局限。竞技体育既是一种以取得优异成绩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又是人体生物适应性的过程。运动员既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及周围各种情况变化,训练比赛环境变化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又要受到机体内部各系统的相互调节。因此,我们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生物适应原理,按照刺激―适应―再刺激―再适应,不断打破旧有平衡逐渐形成新的平衡,建立多级适应平台的原则;必须正确处理一般训练和专项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性别运动员训练强度的差别,以及青少年运动员专项训练的起始时间;在训练手段上面,必须做到纵向上长期、中期、短期甚至每天训练计划彼此有机的衔接和呼应,形成以总体训练目标为主线的,有层次的序列,横向上注意不同训练目标的影响因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训练目标的结构,必须注意到运动中各种动作要素的相互匹配;必须注意各种社会因素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从心理方面注意运动员训练中的情绪表现,从运动能力方面注意运动员完成动作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从机能方面注意运动员的食欲、消化、睡眠、健康等情况,特别要注意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必须注意准备活动的充分到位和各种恢复手段的正确使用;必须注意在训练中,特别是高强度训练中检测方法及监测指标的选择应用与正确判断,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过度疲劳的症兆;必须学会适应和正确制定一系列大赛之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总之,正确的训练目标,系统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适宜的训练负荷,以及对训练过程的科学监控,是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冯契.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普利高津等著.探索复杂性.罗元里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3][4]刘淑华.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