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实训总结(精选5篇)

  • 网络工程实训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90-03 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因此,实践性教学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当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化工业生…

网络工程实训总结(精选5篇)

网络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 实践教学平台 变频控制组态技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90-03

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因此,实践性教学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当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计算机控制、PLC、网络及通讯等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和集成应用,工业自动化技术逐步形成,并在当今工业科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操作、维修、检测和管理等岗位对掌握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开展实训教学,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既能掌握工业自动化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胜任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安装、运行维护以及改造设计等技能型工作,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以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如何全方位地培养具备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自动化控制综合实训中心建设的实践,就高职院校工业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工业自动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及定位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是技术性、应用性的教育,其课程定位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其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并具有针对性。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确立了自动化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式为“宽基础、活模块”,并建立了“以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同时,相关教研室也对自动化类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梳理,重新定位了自动化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整合并优化了自动化类专业分散在各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程,从而构建了一个层级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

素质实验层:以培训学生基础素质为主的训练实验室,包括计算机操作与工具软件使用实习,电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训和设计。

工程训练层:以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为目标,包括课程实训及设计、气动技术、电子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电子液压技术、信号检测技术及可编程技术等。

创新开发层: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动手和创造能力,包括综合实训、综合实验、过控仪表及PLC控制系统设计实训。

实践生产层:加强校企合作,设立生产性实训实践基地,采用“公司化运作”经营管理模式,开设零距离上岗“直通车”,为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提供技术服务。加快专业特色化建设,建设一流的“示范性”的实验(训)基地。包括工业网络综合实训、生产过程仿真投运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等综合实训内容,工业电梯控制实验(训)室、中兴通信实训基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运营能力。

上述层级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为载体,使课程实践教学做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以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并结合教学安排,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一个从初级到专业逐步深化的过程,包括从基本技能延伸到专业技能,从单一技能拓展到综合技能,从实验室培养逐步过渡到生产实际培养。

二、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的构建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综合实训中心是通过整合学院原有的各个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并融合了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网络控制的理念和全局性布局而创建出的一个以自由和开放为特点的实训中心。该中心的建立可以营造出一个更接近生产现场的实验环境,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为相关教学实验与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整个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主要包括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以及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训室4部分。

(一)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是基于学院原来的PLC实训室扩建而成。原PLC实训室配备了二十套施耐德PLC变频器,采用PPI计算机通讯形式,计算机之间没有联网。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设备显得比较落后。因此,实训室的改造扩建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升级,将原有单台设备分开控制模式改为网络控制模式,以体现技术发展趋势;二是通过网络技术的融合,原有单台设备融入控制网络,其原有功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拓展。

为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达成最好的效果,扩建方案并没有考虑购买大型成套设备,而是新购20套带有以太网端口的PLC,把新购的20套以太网PLC组成一个大的工业以太网。网络结构采用两级网络控制拓扑结构,分别应用西门子工业通讯网络中的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来进行架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上层采用的是工业以太网,可以实现上位PC机之间的通讯,以及实现整个网络控制实训中心内部网络的通讯;而底层布置的是PROFIBUS-DP现场总线,用以实现下位机PLC和上位机之间的通讯,并同时承担下位机PLC主站和MM440变频器从站之间的通讯。该实训室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因此其使用频率较高,且面向的专业较广。经过上述配置改造,使整个实训体系既体现了西门子最新的工厂控制集成自动化技术特点,又保留了原有实验设备套数,并从整体上实现了功能提升,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

图1 PLC与变频控制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二)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在功能上也属于面向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专项实训室,而且近几年控制软件组态技术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配合组态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学院在近年也购置了四十台计算机,并购买安装了业内主流的组态王和MCGS组态软件。但是,按上述计算机加组态软件的教学模式,学生仅能较浅地掌握组态软件的应用,由于缺乏硬件连接的实践,真正意义上的组态控制系统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没有教学实践的条件,因此,等毕业生到实际生产企业后真正接触到组态时上手仍然存在困难。有鉴于此,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在构建时就定位为采用主流技术标准和较先进控制设备的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其特色就是要融合现场总线技术和组态控制技术。

基于实训室的定位,其整体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如何将当前主流的现场总线技术、设备与原有组态软件相融合的问题。控制网络采用二级拓扑结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2,其中控制网络的上层采用工业以太网,其目的是实现上位PC机之间的通讯,以及整个网络控制实训中心内部网络的通讯;底层则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用以承担下位机PLC和上位机之间,下位机PLC主站和ET200S远程I/O,以及人机界面TP/OP从站之间的通讯任务。由于下位PLCS7-200中配置了以太网通讯模块CP243-1,上层管理网络可以对底层现场设备进行直接通讯,体现了工业现场应用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实践到较先进的控制技术,还可以为教学科研人员开展基于以太网的PROFINET系统的研究提供平台。

图2 现场总线与组态技术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三)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近年来,过程控制设备主要体现在现场设备的智能化和控制系统的网络化两个方面,而当今工业自动控制发展的趋势是管理和过程控制的一体化。控制技术实训的培训重点是面向流程工业的过程控制技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重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让在校学生得到充分的工程实践锻炼,我们在工业以太网及现场总线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装置扩展,构建了实训系统。

整个实训系统的控制结构是由上位机监控系统和下位机PLC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控制网络为两层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上层采用工业以太网来实现上位机PC之间以及上位机和下位机PLC之间的通讯;底层下位机PLC主站和从站之间的通讯则通过布置现场总线来实现。底层从站包括有控制液位、压力和温度流量等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网络组态、硬件组态以及PLC控制程序的编写采用SIMATICS STEP7软件,上位机与PLC的动态连结则由组态软件SIMATIC WINCC来实现。采用两台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其主机界面应用了西门子的WINCC组态软件,用以显示工业生产、控制及报警等的图形化界面以及对SIMATIC PLC系统的诊断,方便硬件维护。

图3 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经过上述扩展,实训中心可新增变频器应用技术、过程控制和自动检测技术三门课的实验项目20多个,包括变频器的开、闭环调速,变频器的制动,变频器的多机联网控制,小区恒压供水工程的仿真等,教学效用提升明显。

(四)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的系统构建

面向制造业中自动生产线的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实训的主要目标。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的构建是在学院原有的两套一体化生产线控制实训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来实现的。原有实训装置在技术上比较先进,控制器是西门子S7-200的PLC,但由于没有联网,难以体现出机电一体化的特征。因此,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升级改造方案的重点就确定为实现原有一体化生产线控制实训装置与控制网络的联接。

为控制改造成本,教研室提出了在原有PLC模块上增加通讯模块来实现设备联网的方案,其网络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现场设备通过工控机扩展卡SMP16-COM291和S7-200通讯模块EM277进行PROFIBUS-DP总线通讯,上层网络则由SMP16-COM201卡和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连接。通过上述方案的改造,既实现了先进的工业网络联网技术在原有设备上的使用,还为日后的功能扩展改造预留了充分的空间。

图4 自动控制技术实训室网络结构图

高职工业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围绕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实现实践教学与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同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实训中心的实践中,通过对实践教学平台的层级化设置,明确了各实训室的功能配置定位,并据此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机电类专业工业现场的要求,让学生经历实现由基础理论实验到专业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等递进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其特色包括:

充分把握当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并依托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技术,建立了一个自由、开放式的实训模式,构建了一个接近生产现场的实验环境,既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训平台,又为相关教学实验与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运用STEP7编程软件和WINCC组态软件进行网络组态和监控组态,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人机监控操作界面方便地修改操作参数,观察控制效果;并可在人机监控界面选用不同的程序进行多个实训项目,而不必需要进行硬件接线的更改。

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将学院的部分老设备融入新的系统中去,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节约改造系统产生的费用,而且通过重新布局,还可以开发出原有设备的新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耀军,刘金云.模糊控制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实现[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1(3)

[2] 郁聪.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 王华,郭梅.从传统工厂到数字化、智能化工厂[J].电子世界,2013(20)

[4] 吴一鸣.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10)

[5] 李爱华.PLC,变频器与通信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8)

[6] 刘建华,张同庄,毕文艳.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网络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期工作

1.分析计算机网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网络人才有较大需求的主要用人单位是政府机关、企业。政府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网站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已经实现上网的县级以下政府机关数量超过1万个,全国等待建设的政府网站不少于15万个,未来三年从业人员总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企业方面,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企业网站约130万个,按照每个企业网站1人计算,从业人员共130万人,目前企业上网总数还不足全部企业的5%,企业网站增长速度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未来5年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网络人才需求将不少于100万人。

2.进行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调研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组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等信息。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家访谈会,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素质总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初步规划、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能组建较基础的中小企业网络系统;能进行局域网设计、安装、调试、经营及管理维护;能进行网页设计,网站的安装、部署和调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1)设计思路。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小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生产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一体化课改实施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情况分析: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形成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针对课改工作进入企业调研,进行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并为下一步课改物色实践专家。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学生、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调研分析,形成企业访谈调研报告。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提取有一定职业进阶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从调研的企业中聘请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企业工作过程,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学习领域,并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设计学习情境:在企业实践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情境,并对学习情境设计进行论证。编制一体化课程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完成8门学习领域课程相关工作页的编写。

3.基本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为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需要,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职教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主要内容为:一体化教室(工作站)教学区:改变原有实训室布局,使实训室能满足理论教学、学生小组讨论需要;设置小型宣传层架,用于展示学习小组学习文化及成果,设置信息检索区域,配置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等设施设备,配套相关工具书。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训区:根据不同的实训课题,配备相关实训设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6S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共同建设、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双向互派、双向评价、双向服务。

4.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等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教师“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5.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是成立课改试点班。在试点班级开展专业一体化教学,进入课改试验性实施阶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试点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教学”。三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在教学安排上,加强校企合作,采取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具体安排是: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所学专业;第三、四学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前沿技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不少于100学时;第五、六学期以顶岗实习为主,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氛围,为将来在短期内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四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指导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施工、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结、成绩评定等工作。

网络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以及日益严酷的就业市场前景,试图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已初步进行的一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基础,提出设立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培养,以进行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人才岗位需求调查显示,网络工程师已经成为当前最紧缺的人才之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被誉为新黄金职业,薪水起点高,随着工作经历的丰富而节节攀升。

但同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却在就业市场上不受欢迎,普遍需要在企业工作1~2年后才能进入工作状态,所以企业招聘员工时纷纷将“必须具备实践经验”作为基本条件,从而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门槛。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主要问题。

为了培养具有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的实用化计算机人才,我系决定开展计算机网络设计实训教学,目前已开始进行的实训对象为计算机系04级学生。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个批次100名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实训工作。

本次实训以城市学院北郊新校区计算机网络工程为实训模拟项目,以校园网的网络设计和实际应用为中心,以规范化招投标流程和正规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为模拟场景指导,项目经理由有实际经验的任课教师担当,学生每5人分为一个项目小组,并推举一名项目组长,按各自的兴趣选取不同的项目方向,使用角色模拟的方式开展整个实训项目。本次实训的目的是:

(1) 理论和实践结合,理论教学穿插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 让学生了解和遵循规范化的工程设计流程,掌握一般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的方法,学习和理解规范化设计的意义,树立网络设计过程中的工程化思想。

(3) 通过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亲身体验企业网络工程师岗位的职责要求、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责任感。

(4) 让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熟悉项目设计过程中的规范、技术、流程、团队协作、沟通等,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工程师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5) 通过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设计的概念,理解工程设计的意义,学习网络设计的一般方法。

(6) 通过实践项目的工作,掌握实际客户需求调查、总体技术方案设计、信息流量和信息点分布详细设计、设备选型、综合布线、项目预算与工程报价方法。

(7) 熟悉网络工程从招投标文件准备、标书格式书写、技术解决方案设计、项目工程实施方案、投标演示报告、标书评估等完整的实际工作流程;熟悉根据规范化模版要求编写和提交文档;

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招投标策略及流程,设计团队管理,掌握基本的工程软件设计工具;了解常用的信息查询工具与资料收集方法。

在实训中严格按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学生作为模拟企业的员工,必须完成以下要求:

(1) 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和实习时间,接受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和指导,根据工作任务安排按时提交阶段工作成果,必要时由项目组长组织加班。不能按时完成的要提交解释报告。

(2) 小组每阶段提交工作计划和上阶段工作计划执行情况,项目组长直接对指导教师负责,每小组成员每阶段提交个人工作计划和上阶段工作执行情况,成员对所在项目组组长负责。

(3) 学员有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项目组长向指导教师请示,由指导教师处理和解答。

(4) 认真记录理论教学内容,并记录每天所经历的问题及处理过程。每天完成个人总结。

(5) 学员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纪律,不得随意外出和缺勤。要接受指导教师、辅导老师、实习管理老师、网管老师的管理。

2实习的内容、方式和时间

(1) 实习方式

学员被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推举一名项目组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网络设计工作流程,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中所学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设计方法等知识,分阶段完成设计任务。

根据文档模板撰写网络设计文档,包括项目立项报告、全套招标文件、全套投标文件(包括概要设计、草图、设备清单、信息点统计表、技术方案详细设计与技术方案图纸、设备报价清单、投标技术方案、投标评审会演示PPT文档等文档),并最后参加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

(2) 实习内容

本次实训共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编制计划和学习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形成文档阶段、评估和总结阶段。

l 准备阶段(需要1天):为学员讲授网络设计的基本知识,介绍实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学员分组,开始熟悉项目。

l 编制计划和学习阶段(需要2天):学员分组撰写设计计划,明确人员任务划分情况,准备工程数据等。

l 总体设计阶段(需要3天):学员灵活运用课程中所学习的各种网络设计方法,为不同的设计目标进行总体设计。

l 详细设计阶段(需要5天):分模块进行详细设计。

l 形成文档阶段(需要2天):学员分组整理设计文档,形成技术方案和正式招投标文件。

l 评估和总结阶段(需要2天):学员总结和讨论,指导老师参与,举行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进行实训总结,使得学员切实获得网络设计工作的经验。

(3) 实训任务

见下表。

3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措施

在本次教学改革中使用了“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和实训文本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

(1) 实训计划

(2) 招投标概念

(3) 招标文件范本

(4) 投标文件范本(工程实例方案)

(5) 技术方案数据库

(6) 设备产品数据库

(7) 工程预算范本

(8)PPT演示文档数据库

(9) 日报-周报范本

在技术应用上采取的技术结构是:

(1) 使用Web数据库、中间件和网站设计工具等构造三层架构的网络应用系统。

(2) 使用先进的搜索引擎和信息获取技术取得大量实训与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3) 使用人工智能海量信息分析及提取技术进行个性化搜索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4) 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提供人工智能实训与毕业设计工具和个性化智能数据库查询。

4教学效果及学生培养的相关收获

已参加实训的二个班级100多名同学共组成18个团队小组,分别模拟了18个公司,参与了城市学院校园局域网方案、校园无线局域网、校园网通信平台、行政楼网络集成、图书馆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数字校园智能监控网络、内网安全解决方案、学院数据中心、大学视讯系统等项目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所有团队均按预定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项目报告,并最后参加模拟投标会议和方案优选汇报会。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学生在如下几方面受益:

(1) 学生可以在学院内完成高水平的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

(2) 学生可了解和亲手实践国际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产品知识。

(3) 学生可在建成的辅助教学系统平台上完成全部系统设计,为考取国际认可的思科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就业。

5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的意义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电信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建设实训与毕业设计辅助教学系统对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2) 可在学生进行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时提供人工智能设计工具和个性化智能数据库查询,以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同时通过课程实训完成贴近实际应用的工程化网络系统设计,取得实践经验,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网络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综合创新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17-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工程作为主要的技术领域,显然也日益崭露头角,备受各行各业的关注,因此,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大为增加,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深受用人单位赏识。然而,目前的网络工程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境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毕业生面对无数招聘却不能找到心仪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无法从成堆简历中选取合适的人才。用人单位急需能在短期内进入工作角色的人才,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欠缺职业技能,无法立即适应岗位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面临着共同困惑。面对用人单位对人才“快速顶岗”的迫切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探索适时的人才培养途径,努力实现递进式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

2 构建三层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促进网络工程专业(方向)教学模式革新,有效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是网络工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课题以网络工程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依托,从“理论基础一实践应用一综合创新”三层次的教学培养规划入手,创设递进式的能力提升通道,开展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有效结合了行业指导,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2.1 科学完备的理论基础构成

与网络工程专业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工程与设计,这些课一般会在二、三年级开设。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方向)中较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组网原理、网络信息传输机制以及层次化传输协议,并且内容日益丰富,逐步扩展至无线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当前的主流技术。同时,作为网络技术的有效组成部分,信息安全技术也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包含其中,为学生学习全面性的网络工程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这些理论基础的铺垫之上,我们重点开设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该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规划、组网、维护、管理、安全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一般而言,网络工程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合理选择各种网络设备和软件产品,通过集成设计、应用开发、安装调试等工作,建成具有良好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同时涉及网络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工程规范和商务规范,训练学生如何出色地完成投标书的撰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网络工程项目的技术原理和一般流程,它包括一系列任务: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系统测试和网络维护等。网络工程方法依赖于一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控制了每一种技术的使用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针对各种较复杂的环节能有较清晰的应对思路和分析能力,能够利用本课程介绍的解决经验去应用现实问题、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我们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一定的改进:①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打通。实验室授课打破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在理论讲授后让学生马上动手实验验证和分析,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②以探究式学习理念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互补。课程实验的课时总是有限的,我们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实验扩展到课外去,包括让学生把日常网络应用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主设计调研选题并把结果带到课堂讨论和分享,将遇到的问题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展实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科层次网络工程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包括:技术原理复杂细节繁琐、技术变革知识更新太快、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际应用易脱节等。知识核心体系上以协议原理为主并兼顾组网应用,在学生技术素质的培养上以应用能力为主并兼顾开发能力,课程不仅仅提供了组网和操作的技能,也锻炼了协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多角度的知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集中有效的实践应用环节

在具备相应理论基础知识构成之后,我们设置了较为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训练阶梯之一,为学生学有所用提供了很好的尝试机会。

(1)在大三短学期,利用为期一周的短期训练时间,引入项目教学方式,开展基于真实网络设备的组网及网络系统集成实践,让学生对综合性项目实施过程有个初步体验。该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完全参照企业员工实施工程项目的规范进行,对于时间、角色、任务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进展要求。

①在课程开始之前3周,视频教程和参考资料,布置实训前自学任务等,自此学生开始进行项目准备和前期自主学习。②短学期实训开始的第1天,集中进行实践内容的辅导,介绍网络公司岗位分类和知识技能要求、进行系统集成软件和网络设备操作培训、宣布分组名单并安排每组的具体进度要求。③实训活动以6人为一小组,学生按序完成各实训子项目和整体设计、联调,这期间还需完成相应实施方案的设计文档及修改完善,直至老师认可通过后予以实施。④由教师以业主身份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对学生实训过程打分,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行业认证考核,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考核评估和项目总结。

以上的教学实践,相比原来的单一小型项目,学生能真正接触到客户需求和现场设备,学到网络组网和系统集成的实用技能,有了初步的实战训练经验。

(2)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企业化运作的训练机制,在大四第1学期开展为期1个月的深度毕业实践活动。经过几年探索,我们的毕业实践(网络工程模块)受到学生的青睐。我们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管理考核等各环节出发,制定出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着眼于专业课程学习、考研考证、毕业设计、就业等环节的有效对接,调整集中训练式实习的时间,兼顾各类学生的具体情况,避免时间上的冲突与学习精力的分散。这样既对后期的毕业设计环节进行预热,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开展实践活动:

(1)注重岗位能力课程,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让学生进入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各项具体任务;

(2)开设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包含职业规划与就业辅导、通用工作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系统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系列训练,学生不仅对简历撰写、面试技巧、PPT制作、报告撰写、时间管理等基本职场素养有了提高,还在探询能力、技巧呈现、职场礼仪、项目管理方法、高效会议组织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深入学习职业技术认证课程,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证辅导后考取相关行业的认证证书,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

(4)突出行业综合实训:每个团队都必须要完成一大一小两个行业实训案例的实践任务,成员们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按照自身担任的具体角色履行岗位职责。在实训任务完成后,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各个环节的表现给予考核,如合作、演讲、组织等环节都将列入考核范围。

由于是现实项目的需求,学生也学到了相应的项目经验,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实训中学生要学会面对和解决一些真实的问题;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培养了兴趣和主动性;在问题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学生还可在问题情境中互换角色,锻炼换位思考。学生的任务是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分析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学会自我规划与管理,成为会学习的人。参加本项目的学生普遍始终保持这份激情和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强烈。

2.3 特色鲜明的综合创新训练

为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IT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技能水平,我们以综合创新的精英人才培养为导向,开展系列特色训练活动:暑期训练营、网络大赛、基于行业应用的毕业设计等,充分融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关键要素,为行业企业输送了竞争力强的优质人才。

(1)宁波市大学生网络技术精英人才训练营活动由宁波大学发起,面向宁波市各高校成功举办了两届。从组织流程拟定、实训内容设计、拓展形式安排到实施细节落实,均经过多次商讨酝酿。实训过程包含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3个主要环节,特别注重团队建设,从团队组建、队名选取、队歌编写、logo制作、口号确定等方面均体现出各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如“e讯”“维易”等队名充分展现了所在团队锐意进取,紧贴潮流的深刻寓意。

为期10天的完整封闭训练期间还融入体能训练、拓展活动等素质提升方式,让参训人员接受全方位的训练。每个参训团队通过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工程测试、竣工验收等环节,如期完成了预期的网络工程建设任务,对网络工程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该训练营活动是宁波区域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网络技术综合实训的活动,也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学员们答辩环节精彩的临场表现得到了行业企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2)宁波市大学生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大赛也已成功举办两届,面向本科层次学生,在国内尚属首创。该赛事以企业网络的设计构建、应用集成和安全保障为主要内容,根据大赛评委会提出的设计需求,在封闭环境和限定时间下以团队为单位独立完成网络设计、安装调试、系统集成和文档编制等工作,并应评委会要求进行展示和答辩。

该赛事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阶段:统一命题,统一时间,在学生所在高校封闭进行。预赛以实践操作为主,命题内容包括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与配置(不考核系统安全部分),竞赛时间为4个小时。决赛阶段:分为半决赛和总决赛,半决赛得分排名前50%的队伍进入总决赛。其中,半决赛为封闭进行的实践操作环节,命题内容包括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与配置、网络系统的安全与防护、技术文档和答辩PPT的制作4个部分,竞赛时间为5个小时。总决赛为答辩环节,由文档评审、方案答辩、理论考核3部分组成。

该赛事充分展现了宁波市各高校近年来倡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成效。该赛事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推进宁波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健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促进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激发大学生对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热情,提升其项目化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也是近年来宁波大学积极倡导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理念,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宁波市各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给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和锻炼平台。

在训练营与大赛赛事的基础上,不少师生将训练内容进一步充实、深化,提炼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些选题以具体行业应用为基础,贴近网络工程项目实际,在新颖性及实用性方面均体现了相当的价值,非常适宜学生作为即将从事相应工作岗位的职前综合训练。

以上特色鲜明的综合创新训练活动强化了本科层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素养培养,在确保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将专业模块的相关技术型课程、短学期实训、校企合作训练营及赛事训练、行业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与专业职业技能,缩短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距离,努力补齐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短板”。

3 实践效果分析

我们以三层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教学实践探索,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网络工程相关课程的教学建设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课程获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优秀网络课程项目等,为引入更多教学资源提供了支持;

(2)网络系统集成实践、毕业实训(网络工程模块)已面向本院所有专业学生开放,进一步扩大了涉及面及受益群体,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训练营及大赛活动逐渐形成品牌,已成为行业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多方群体互帮互助培养精英人才的很好例证。为推进宁波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体系、健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在以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个人的求职需求和兴趣方向,通过将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训练精细化,为即将从事网络工程相关岗位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岗前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储备。

参考文献:

[1]赵丹丹,李锡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244-247

[2]郭广军,羊四清,戴经国,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34-139

[3]徐明,曹介南,姚丹霖,等,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15-118

[4]张远,杨,网络工程专业芩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5]吴怡,蔡坚勇,洪亲,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及改革方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3):87-89,92

[6]蔡皖东,张胜兵,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93-95

[7]刘长勇,汪彩章,“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54(2):54-55

[8]陈晓龙,彭志平,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3):47-51

网络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随着信息化时代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的高速传递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各行业,信息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体的工作效率。而这一切的发展离不开移动通信的巨大推动作用。移动网络通信的实训教学,正在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专业人才。本文将结合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相关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思考。

关键词:信息化;移动网络通信;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目前的信息行业,移动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了市场需求量最大的通信行业之一。随着移动通信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家对于移动网络通信的专业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客观决定了相关的通信企业必须结合有效的课程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通信行业的专业人才,促进移动网络通信整体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为通信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发展。

二、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学生整体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这也就客观地决定了在开展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专业课程,必须使学生们能够在具体的实习基地通过相关的项目操作,从而达到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目前的很多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为了降低相关的成本费用,保护学生们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只是安排学生们去相关的通信企业生产基地参观实习,无法提供给学生们实际的动手操作机会。而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在灵活的运用中达到一定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专业素质都能得到很大地提升,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但是,目前的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已经无法达到课程体系的最终培养目标,使得实训教学的价值正在不断地被削弱。究其原因,无法理解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本质要求,是目前高校在教学计划目标设置上最大的误区。这种无法达到实训教学的培养方法,已经背离了当今社会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大纲要求。因此,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需要高校及时地做出战略性的工作部署。

三、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总体规划

在目前高校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模式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想让学生们通过实训基地的相关设备操作,能够深入地理解相关的移动网络通信建设方案,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终目的。在具体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要求学生们能够利用计算机对于实际的实训项目进行相应地仿真实验测试。通过仿真模型的建立,实现人工智能化操作,使学生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移动通信现场的施工状况,从而加深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在进行实训教学中,有时也会要求学生们进行网络拓扑设计、设备安装调试、网络状态管理等。在当今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形势下,一些通信行业对于实训生的总体要求是:在实际的问题处理中,应该具备专业思维的项目化方法,使得实际问题可以得到快速地处理。这也就客观地体现出了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的总体规划。四、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最终实现的功能在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过程中,最终的实训课题需要经过相关的仿真系统测试,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第一,网络资源管理。这个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对一些光缆、服务器、基站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具有相关功能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可以对对象进行编辑处理、对相关区域进行测绘勘探,也可以对一些建筑物进行大致的模拟测量等。第二,分组网的网络管理。这种功能模块主要针对的是拓扑网络。它可以使得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能够实现仿真测试、设备的安装调试、移动网络工程线路的布局及相关的规划处理。通过分组网络管理,可以使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不同的工作任务在特定的分组网络中快速地完成。分组网络管理,其中突出的特性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功能模块间是相互独立的,保持各自的工作状态,不受其它外来形式的干扰。这也使得分组网络管理功能在移动通信的整个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第三,查询统计的管理。在移动网络通信的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查询和相关任务表的统计,是系统整体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查询统计功能模块的正确使用,可以使系统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能够自动地对所需的网络资源进行特定查询。当系统的工作负荷超过正常的要求时,通过查询统计功能模块,可以及时地显示出系统所剩资源量的多少,进而提出优化处理方案,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移动通信系统对于查询统计功能的模块设计方面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学生们在实训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地理解查询统计管理模块工作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移动网络通信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在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在具体的实训教学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地在实训基地得到亲自实践的机会,这是目前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最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移动网络通信的一些重要功能模块进行深入地分析,可以体会到移动网络通信对于当今社会的整体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靓,唐友.移动网络通信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子制作,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