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精选5篇)

  •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五级分类工作 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作为经常性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坚持“按季分类、按月调整”的原则,真实、全面、动态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不良贷款迁徙变化分析报告制度,每月对五级分类迁徙变化情况进行认真分析…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精选5篇)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央行票据兑付工作

过去的一年,为确保我县央行票据兑付,我社按照联社的统一布署,按照兑付的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逐条对照,逐项核实,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好,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上报数字及时准确,指标合规。

五级分类工作

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作为经常性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坚持“按季分类、按月调整”的原则,真实、全面、动态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建立不良贷款迁徙变化分析报告制度,每月对五级分类迁徙变化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特别是对不良贷款迁徙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加强责任和处罚,及时采取清收转化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全员合规教育工作

今年5月,联社结合省银监局关于提出的,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全员合规教育活动以及我县信用社在省联社业务真实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中开展“教育、整顿、规范、提高”的活动。我社按照联社的活动实施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活动圆满完成。确保了活动开展和正常业务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员工作风建设工作

10月,联社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信用社员工作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了在我县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员工作风建设活动。我社要求全体员工重点学习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和市委的“五禁止”,严格按照四个“十不准”和“五禁止”要求规范员工行为,从而使我社员工作风有了明显提高。

两大工程建设工作

按照市办XX年全市着重要作好两大工程建设的指示精神,我社按照市办和联社的统一要求,实行阳光信贷,装修信贷大厅,信贷人员统一在信贷大厅办公,信贷制度、规定、流程上墙。规定工作时间,权限内的贷款当时办理,超过审批权限的二日内给予答复,符合条件的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信贷人员姓名、职责、联系方式公开,便于联系和监督。

在信用户评选对象上,增加了公务员和城镇居民信用户,扩大了评选范围。在信用户评选把关上,注重真实性和责任制,规范了评定环节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信贷员为调查评级主责任人,确保了评选质量,我社受理了信用户申请866份,共评出信用户701户。

总结XX年工作我社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收息工作缺口较大,最后22天的工作重点是组织业务收入,为确保联社下达业务收入计划任务的完成,我社准备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要全面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集中时间、人员全力打好最后22天的冲刺仗。

2、按照联社去年年底制定的3000元以上贷款三个月必须结算一次的标准,逐人、逐户、逐笔每个信贷员交叉复核。

3、加大年终考核力度。特别是对收息和盘活工作,我社对这两项任务考核力度更大,并制定了年终奖金的50%考核收息,30%考核盘活,20%考核存款的考核标准。

4、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保证上报各项经营数字真实、准确,严格按照省联社的四个“十不准”及联社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办事,圆满向上级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年第一季度业务经营计划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我们将以新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喜悦来迎接**年的到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做好**年第一季度工作,在联社**年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未下达的情况下,我社根据XX年联社计划,现结合我社实际情况制定**年第一季度各项业务经营计划如下:

1、存款。XX年联社下达我社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是净增930万元,我社26人,人均35.77万元,**年我社计划净增800万元,我社现20人净增40万元。

2、收息。XX年联社下达我社第一季度工作计划任务是收息112万元,我社**年计划收息1**万元。由于按联社总体工作部署XX年我社通过收回贷款和减少投放预计将压缩信贷规模300万元,年底各项贷款总额将是4500万元左右,按年息9.6%预计收息1**万元。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工作思想

为了更好的丰富我校园文化,更好的为同学服务的态度,将以饱满的精神和青春的活力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不断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优化部门的工作形式,丰富部门的工作内容,锻炼部门干部与干事的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文艺拓展部在社联的作用,协助团委、社联其他部门为更好发展和丰富校园文化而努力。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围绕全校工作的具体安排,以部门发展为核心,以满足广大学生爱好为目标,以保证广大学生权益为目的,以开展文艺活动为手段,以社联稳定发展为基础,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文艺活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联在全校的作用, 我部门将努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二、具体工作主要内容

第一学期

第一、二周

新学期的活动计划工作会议。组织本校各个文艺社团于新生军训年期间进行迎新文艺巡回演出,具体事宜详见附件一《 襄院军训文艺达人 巡回演出活动策划书》。

第三、四周

确定社联文化方案并将子方案全部收齐,准备开展新学期招干活动。具体事宜详见附件二《社联文艺拓展部招干计划书》。

第五、六、七周

确定文艺拓展部个人干部人数,以及各个干部的发展侧重方向。组织开展《社联九周年文艺庆典晚会》具体事宜详见附件三《 社联九周年文艺庆典晚会 策划书》。

第八、九周

总结前几周活动中优缺点,对各个干部干事进行上半学期的表彰,并且积极配合社联其他部门的活动,加强与社联其他部门的联系。

第十、十一、十二周

组织《襄院达人秀》的文艺选秀比赛。具体事宜届时具体研究商量。

第十三、十四周

对前几周的工作做总结,

第十五、十六周

做好本学期收尾工作,对各个干部干事进行下半学期的表彰,进行部门的学期总结,确立下学期的活动计划和具体方向。

第二学期

第一、二周

新学期的活动计划工作会议

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周

确定本学期的文化方案并将子方案全部收齐,组织开展《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具体事宜届时具体研究商量。

第十周

总结前几周活动中优缺点,对各个干部干事进行上半学期的表彰。进行部门半学期的总结。确立下半学期的计划和具体方向。

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周

积极配合社联其他部门的活动,加强与社联其他部门的联系。对这几周的工作做总结。

第十五、十六周

做好本学期收尾工作,对各个干部干事进行下半学期的表彰,进行部门的学期总结,确立下学期的活动计划和具体方向,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继任部长的人选。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执行良好

____镇现有1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57459人,育龄妇女14846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622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有10034人。今年1-11月份人口出生409人,计划生育率为98.78%。今年1-11月全镇女性初婚297人,符合晚婚年龄的有189人,晚婚率为63.64%,计划外怀孕率为0.49%。综合节育率为86.34%,长效节育率为68.50%,统计质量明显提高,无统计误差。基础知识知晓率为90%,随访服务率95%,深化知情选择活动,知情选择率100%,积极宣传免费婚检孕检,婚检率为93%,孕检率为94%。流入新居民31896人,其中育龄妇女12976人,新居民已婚育龄妇女管理服务率达95%以上,较好地完成了县下达的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任务。

(二)、____年的计划生育主要工作内容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计划生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纳入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今年主要从“三个有”上确保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即经费有保障、人员有落实、制度有改革。

1、经费有保障。一是确保计生办、服务站工作人员工资每月按时发放;二是确保奖金福利等待遇均由镇财政全额拨款;三是确保计划生育宣传、服务等所需经费投入到位;四是确保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所需资金的及时到位;五是开展落实长效措施奖励以及四项手术报销费现场报销,确保奖励与报销及时到群众手中。全镇____年用于计划生育经费共万元。

2、人员有落实。一是我们大力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配足配强镇、村两级计划生育干部。根据5万人以上的镇要求配备2名公务员的要求,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共配备了3名公务员,我镇现有计生办工作人员8人,技术人员3名。今年下半年,一名公务员退休,马上又增补一名公务员到计生办,保持了计生工作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村、社区计生联络员队伍的更新。年初,下发了《村级计划生育联络员聘用意见》的通知,就计生联络员的聘用条件和聘用报酬进行了调整,要求一名计生联络员全年报酬在1000元左右,确保计生联络员队伍健全,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目前,我镇有行政村和社区专职计生服务人员35人,村(居)民小组计生联络员180人。形成了镇、村、组三级计生管理网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配备新居民计划生育协管员3人。

3、制度有改革。建立健全“三会一制度”。一是建立联谊会。联谊制度提倡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并进,一个老计生干部带一个新计生干部,共成立了4大组,11小组的联谊网络。并设有一名会长,由镇计生办主任担任。联谊活动由会长召集,确定活动内容,每季活动1次,围绕镇村计生工作重点、热点、难点、焦点,组织开展座谈讨论、学习考察、讲座授课等活动,结合村情民情,敢干敢创,用心找到解决问题、推动计生工作的套路与办法。围绕服务群众,研究探讨新形势下为广大育龄群众搞好优质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办法措施。二是建立片内小组会。结对的11个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互查互帮会议,由老干部查看新干部的、报表台帐准备情况,交流日常工作。三是完善月会。固定每月月底、月初4号、5号召开村、镇、镇村三级月会制度。村计生每月率先召开联络员会议,镇计生办到村参加,听取辖区内药具发放、孕情、生育、四项节育措施、流动人口等基本情况。计生办传达贯彻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上个月工作,布置下个月各项任务。促进上下的沟通与合作。镇级例会由镇计生干部总结阶段工作,汇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村例会主要完成工作汇报、月报工作。四是健全考核评价机 制。专门制定印发《____镇____年度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百分考核》的通知,提高考核奖励力度,增加村、社区征收社会抚养费、在三个月内及时发现计划外的给予加分,加强新居民计划生育的考核力度。

二、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泛开展丰富计生宣传服务。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1-12月份共开展各类培训31期,参训人数达2958人。同时举办了联络员培训班,对22个村(社区)进行计生面授教育培训。特别注重“优生两免”、“两非”的宣传,重点做好“五个一”宣传活动。

1、举办一场大型纪念5.29协会日计生专场文艺演出。活动主题为:“均等服务提水平,越歌乡音唱和谐”,____镇推进“幸福家庭关爱工程”暨纪念“5.29”计生协会日文艺晚会。镇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幸福家庭关爱工程成员单位负责人、志愿者代表以及县计生局领导,部分企业、每个村、社区计生协会及新居民代表参加。____镇四个片计生协会和钮扣企业计生协会联合会积极筹备了5支文艺节目。特别是新胜村推选的排舞,有9名新居民群众也积极参与,提高了协会日活动在新居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2、举办一期“关爱员工 关爱健康”富士康主题宣传活动。在富士康开展了一场文艺演出、知识宣传和版面展出、有奖计生知识问答活动,邀请县计生局宣教科、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专家对富士康的员工们进行了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新居民计划生育政策、艾滋病防治知识等培训,约500名员工接受了培训。

3、举办一期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关怀生殖健康知识集中宣讲活动。3月底4月初,我镇邀请“全国三八健康使者万里行”、县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以及镇计生办管政策干部对全镇18个行政村500多名育龄妇女举办了7场专题宣讲活动,内容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

4、举办计生知识竞赛和培训。举办了“学计生知识、展计生风采”计划生育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全镇66名计生联络员开展书面考试,12名村级计生联络员开展现场知识竞赛,还邀请了其她计生联络员同时观摩。举办了全镇计生联络员培训会和领导干部计生知识中心组学习会,分别邀请市计生委副主任、县计生局局长等进行讲课,参加人数500多人。

5、自制一批计划生育宣传品和宣传资料。为做好全年宣传工作,我镇印发了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宣传彩页2万份;幸福家庭关爱工程、三优工程年历画120__份、牙签盒3000份、环保袋3000只。在西入口设置大型广告牌1块,在邮电路建设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主要是迎风旗),内容为开展均等化服务、打造阳光计生,实施免费婚检孕检、促进生育文明建设。

三、实施项目,促进健康,深化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技术服务。

1、计卫合作,共同开展“三查”服务。我们与卫生院多次合作,分别在三个片区,开展妇女病检查,共有860名新居民参加了妇科病检查,共查出患有不同程度妇科疾病的妇女有95人,均在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得到了及时治疗。

2、多举并措,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我们对应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对象在3个月内,对其进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的告知,引导育龄群众落实安全、有效、适宜的长效避孕措施。同时,对落实长效措施的对象,进行即时报销和及时奖励的制度,____年,共报销351例,51887元(其中新居民76例,7629元),奖励落实长效措施189例,21400元(其中新居民20例,20__元)。

3、镇村联合,确保分级随访服务到位。今年按照新分级随访制度的要求,我们从注重上门随访、扩大随访对象、提高随访质量、加强抽查评估这四个方面健全和规范了随访工作。对实施四项手术、出生对象提高了镇级上门随访的例数,使100%的对象得到了随访服务,健全和规范了随访记录。镇服务站人员每周完成2篇以上服务笔记,各村实行计生服务员随访服务日记制度。

4、规范管理,提高避孕药具的可及率。全镇现有免费药具发放点93个,药具可及率达95%以上。每个点上要求有标志牌、有记录、有药具箱、有专人、有上岗证。同时综合考虑了新居民的药具可及率,在新居民较多的村部和自然村设有专门的针对流动人口的免费发放点。另外,严格杜绝避孕药具过期的现象。

5、促进优生,提高群众优生两免意识。今年在贯彻“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中,我们落实措施,寻求突破,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使孕前优生检测和婚前医学检查率分别达到了93%和94%。一是改善两免环境宣传。在人口密集的三个中心村制作了4块公益广告牌,2个宣传橱窗,大力宣传“优生两免”知识。在新建设的茜墩村生育文化特色村中融入了优生两免的宣传内容。将荷池村陈旧的优生两免标语进行了翻新,同时,开展了刷新一批以宣传“优生两免”政策和“预防出生缺陷”为主题的墙头标语。二是建立个人评定机制。我镇建立了对村(居)计生服务员的优生“两免”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明确了村级计生服务员实施优生“两免”的工作职责。通过对优生知识普及率、新婚和待孕夫妇优生咨询指导率、婚检率、孕检率、告知率等进行综合评定,年终根据成绩评定结果分类给予专项奖励。

6、整合资源,探索优生优育优教工作。优生优育优教促进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幸福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省、市、县的工作要求,我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六一节前夕开展了名为____镇“三优”示范家庭的创评活动,积极引导全镇家庭参与优生优育优教工作。同时,____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在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楼三楼成立三优指导中心,总投入25万多元,目标打造富有____特色、目标人群信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服务机构。

一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____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优工作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____镇优生优育优教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三优”促进工作计划。明确提出,__ __年建立三优指导中心,并积极创建嘉兴市优生优育优教指导中心市级示范点。

二是统筹规划、规范建设。____镇严格按照市级示范点的评估标准,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____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大楼三楼建造____镇三优指导中心。三优中心面积为241平方米,中心设立了接待咨询室、成长测评室、视频阅览室、亲子活动室、互动培训室、婴幼儿游泳室等,并配置了图书、杂志、VCD,电脑、课桌椅、投影仪、音响、电视机、玩具、成长测评软件等。三优指导中心聘请了专兼职工作人员6名,镇计生办主任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其中2名为幼儿园老师(专门到上海市宝山区科学育儿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脱产培训),2名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妇保、儿保医务人员,科学系统地为新婚夫妇、怀孕夫妇、0-3岁婴幼儿父母及抚养人传授优生优育优教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目标人群的受教育面达到80%以上。

三是明确对象,深化服务。____镇三优指导中心积极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年初印制了4万份优生优育优教年画,举办新婚孕产妇培训班5期,举办上街宣传优生优育知识5次,在____镇幼儿园举办三优亲子活动9次。依托幸福家庭关爱工程,针对新婚家庭、待孕家庭、已孕家庭、婴幼儿家庭开展各类个性化志愿者活动,服务412人次,广泛宣传优生两免工作。

四、注重服务,转型升级,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公共服务

1、幸福家庭关爱工程

一是招募志愿者。招募优生优育、青春教育、致富发展等6支志愿者针队伍共167名。二是举办幸福家庭关爱工程推进会,会上对6支志愿者队伍进行授旗仪式,志愿者代表进行表态发言。三是广泛宣传。制作了牙签盒、环保袋等宣传品,同时做好基层工作室上墙制度、台帐资料等的指导工作。四是志愿服务。1-11月,6支志愿者队伍对类家庭,开展类个性化服务共925次,服务群众11880人次。

我镇的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今年2月8日省计生协陶晶副会长来镇作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我镇的做法,3月14日省计生协创建幸福家 庭活动项目点工作座谈会在我镇的朝南埭社区举行,我镇作了经验交流;5月8日余杭计生委领导带队来我镇交流。

2、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一是落实新居民四项手术报销工作,1-11月共报销76人,共7629元,落实长效措施奖励20人,共20__元。二是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工作,健全和落实人口计生与派出所、卫生、民政、新居所等部门人口计生信息通报制度和部门协作机制。印发《关于建立____镇新居民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的通知》,提高有奖举报奖励标准,1-11月共通报333例,发放奖励7020元。三是成立“阳光计生”行动队,针对举报上来的新居民违反政策怀孕对象,由____镇“阳光计生”行动队的队员分片进行走访与劝说。四是开展新居民计划生育大排查活动。6月中旬联合新居所出动160名计生联络员和新居民协管员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大排查活动,内容包括新居民法规宣传、《居住证》查验工作和免费B超单发放等,同时加大对违法怀孕和违法生育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新居民集中宣传月活动。以富士康(富鼎科技)为重点加强新居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服务,推进企业生育文化建设。成立生殖健康服务室。在富士康女生宿舍楼建立一个生殖健康室,按照“一栏一架一箱”,即设置一块宣传栏,公开新居民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享受的优惠政策等。

五、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逐步建立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

1、规范计生执法程序和法律文书。认真抓好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文明执法。今年对历年未结案的征收对象进行了续征工作,有11例对象在今年继续缴纳了社会抚养费,其中6例征收完毕,给予结案。继续认真抓好对当年度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工作,一方面规范法律文书,另一方面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不到位或兑现难的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提高当年结案率。今年,对违法生育(含三种口径)的14户对象均进行了立案,征收到社会抚养费6户,征收率达0.75%,征收到社会抚养费9.03万元。认真做到行政执法“主体、内容、依据、程序、文书”五规范。无一例因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不当而造成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2、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及政策。今年全镇共有独生子女家庭3565户,发放____年度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需要镇财政拨款10.69万元,现已全部预发到各村、社区,正在向独生子女家庭发放中。今年,我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又新增了350人,全镇现有950人享受此项政策,位居全县最多,在审核、公示过程中,我们都认真核实,严格把关。确保了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3、严把依法统计及生育政策关。在统计中认真做到月报、季报按时准确上报,杜绝瞒报、漏报,在检查和暗访中未发现统计误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再生育审批中,注重时效,按时做好报送审批工作。今年1-11月,共办理再生育审批69例,特批10例,均能做到材料齐全,流程准确,专人负责。

六、宣传先行,健全管理,严格开展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

1、宣传先行。始终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以改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为重点,从源头杜绝“两非”行为。一是搞好宣传发动。利用宣传横幅、墙画、墙报、宣传单、生育文化园等宣传渠道,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禁止“两非”的法律法规,让群众了解性别比失调的危害、以及打击“两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促使群众自觉抵制“两非”行为。共悬挂宣传横幅4张,刷新墙画2幅,张贴墙报264张,发放宣传单13000余份,重点宣传出生性别比治理。二是开展学习培训。在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计生干部培训班、计生联络员培训中,重点宣传当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状、危害和禁止“两非”的法律法规。三是规范管理卫生、医药等相关部门。在卫生院、药店张贴“严禁开展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法终止妊娠”、“严禁出售人工终止妊娠药物”的警示牌。四是开展“关爱”女孩活动。在世界人口日当日,____镇计生办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主题为“关爱女孩,性别平衡”的宣传服务活动,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统筹解决 人口问题先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了有利于女孩成长的社会氛围。

2、部门协作。计生、新居所、卫生建立生育、节育、防疫信息互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卫生院定期下传孕情,计生、新居所联合普查辖区内的孕情,定期上报并由镇计生办联席孕妇户籍地核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于计划外怀孕的由阳光计生行动队队员(镇计生办计生干部、所在村计生服务员、镇新居所计生协管员)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及劝说离开。____年,共劝说离开新居民计划外孕妇35例,说服人流19例。

3、控制计内人流。针对怀孕大于四个月的新居民孕妇在本地人流进行严格的审核,给新居民违法生育带来压力,引导新居民遵守计划生育政策。____年,共参与审核19人次。

4、健全管理制度。严格实行B超管理制度、凭证引流产制度、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生育服务联系单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源头管理。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经调查取证属实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七、增强活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计生协会影响力

1、不断加强协会组织建设

按照县计生协会的要求,____镇加强协会组织建设,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有基层协会26个,协会会员7134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2%。一是成立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之家。3月,进行了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之家授牌仪式。镇村计生干部、公司职工代表近600人参加了仪式。二是壮大纽扣企业计生协会联合会。钮扣企业计生协会成立后活力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联合会从20__年4月成立以来,已从最初的48人发展到76人,人员增加了一半多。会员们组织前往马尔代夫考察,在5.29计生协会日文艺晚会上,会员们自编自排了一支魅力女性时装秀。5月份还组织企业内300多名女员工开展生殖保健服务。

2、不断提高协会的工作水平

一是积极参与村民自治。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做好新时期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趋势。我们高度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真正发挥出协会组织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村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两委”干部分工包组,协会小组长负责到户到人。二是进一步推行了村务公开。各基层协会在村务公开栏公开了生育政策、再生育审批程序、奖励优惠政策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透明度,使计划生育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村民自治真正落到实处。

3、不断增强协会活力

一是文艺演出。____镇各计生协会为“5.29”文艺晚会积极筹备了5支文艺节目。钮扣计生协会联合会的会员们精心安排了一支时装秀,特地去苏州、上海等地挑选服装,考虑到计生协会资金紧张,他们主动提出所有费用由个人承担,从编排到道具等各个环节无不亲力亲为。二是外出活动。在协会活动日来临之际,____镇钮扣企业协会联合会的会员们,自发组织马尔代夫五日游,在一同出行的过程中增进了了解,拉近了距离。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科学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3;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6―0174―0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伟研究员的文章《否定斯大林是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载《探索》2010年第1期,以下简称《李文》),将1991年苏共、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否定了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对这一观点我们不敢苟同。因为从主要方面来说,“斯大林模式”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践行的一种经济与政治体制,而苏联从斯大林逝世一直到联盟解体,这种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更,也就是说没有完全放弃“斯大林模式”。另外,他在文章中,将斯大林本人的历史功绩、苏联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和“斯大林模式”混在一起进行评说,也显得不够严谨。社会主义并不只有一种“斯大林模式”,苏联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也不是“斯大林模式”的必然结果。分清这些概念,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苏共、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无独有偶,《探索》2010年第4期刊登的东方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曾昭禹先生《斯大林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突破吗》(以下简称《曾文》)一文,也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念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文章认为:“斯大林创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公有制、有计划发展经济、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只能坚持和完善”。“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坚持和发展,突破不得”。对此我们也无法认可。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设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不适用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所有发展阶段。因此,这一设想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管理体制及其在苏联的践行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角度上看,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苏联在实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实行的一种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根本特点是将除农民土地以外的全部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贯彻重工业优先战略,从上到下下达层层的指令性计划来管理企业的物资调配、生产和销售。农业实行全盘的集体化,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受国家计划的严格管理。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那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在这种体制下,企业是行政的附庸,只能算是国家这个大工厂的一个车间或生产小组,没有丝毫的自。这种体制在苏联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尽快医治战争创伤、集中国家的力量建立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对于发展国防工业并为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积蓄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十月革命前,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生产能力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但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时,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英、法,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在这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重型机器制造业、汽车和拖拉机工业、坦克和航空制造业、电力动力工程、新机床和仪器仪表以及高合金钢的生产等。”“从1925年到1935年,电力生产由世界第11位升至第3位,煤炭开采由第10位跃升为第4位,生铁熔量由第6位升到第3位,拖拉机生产则达到了世界第一。”正是因为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基础工业,才使苏联能经得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成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力军。战争结束以后,苏联又依靠高强度的指令性计划体系恢复经济。“到1948年,工业生产指数已超过战前水平。电力生产早在1946年就已突破1940年的指标,煤炭生产的指标在1947年被突破,钢、水泥和生铁、石油分别在1948年和1949年超过1940年指标,机器制造业在1948年的生产量也超过了战前水平。”。

但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有两个无法克服的弊端。首先,一个国家不像一个家庭或者一家企业,其需求千差万别,计划部门的人员无论具有多少知识和能力,都不可能制定出面面俱到、并且又符合各方面实际需要的计划,非要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和计划失误造成的损失。1920年苏维埃俄国的内战结束后,联共(布)试图用严格的计划来恢复国民经济。在一些工程开工前,有关部门将需要的材料计算到多少包水泥、多少根钢梁、多少位劳动者,甚至需要多少个面包、多少件棉衣等,看似无懈可击,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漏洞百出。为此列宁批评道:“无所不包的计划:唯心主义的空想”。其次,这种体制压抑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主体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从50年代后期开始,在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下,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在1959到1965年间,苏联工业的年均增长幅度为9.2%,1966到1970年间为8.5%,1971到1975年间降到7,4%,1976到1980年间只有4.4%。由于许多年内一直不重视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国营商店内物品短缺,价格上涨。到80年代后期,消费领域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1987年为7.3%,1988年为8.4%,1990年为10%~11%。

对于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斯大林以后的几任苏联领导人并非没有看到,并且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1955年5月,对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进行了大改组,组建了两个新的计划机构,将生产计划的部分权限下放到地方和各加盟共和国。1956年,将工业和建筑的管理权集中于全苏和加盟共和国的部分地区,其目的是将管理权下放。1957年,在全国范围内划分经济行政区,将工业管理体制由“部一管理总局一企业”向“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一业务主管部一企业”这种模式转换。1965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专门讨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在两个方面作出决定:一是以缩减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数量为中心扩大企业权力,二是以利润提成为中心加强对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刺激。1973年3月,全国工业实行以联合公司为基础的二一三管理制。1983年,显著减少国家给企业规定的不合理指标,提高企业在分配奖金、发 放工资、发展生产、制定规划方面的自。1987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根本改变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把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改为国家订货。企业在完成国家订货后可以自由选择经济联系伙伴。可用自己挣的钱支付包括劳动报酬在内的一切日常费用。国家逐步取消对企业的预算拨款,长期亏损企业要实行改组甚至停止其生产活动。然而,尽管断断续续的改革搞了30多年,但由于在所有制方面没有任何变更,企业也没有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再加上前后几任领导人改革措施的冲突,所以一直到80年代末,各级各类企业的活力始终没有焕发出来。相反,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是利用所获得的新权力、新自由改进经营管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与上级和国家计划作斗争的手段。例如,企业为了多得奖金,竭力隐瞒生产能力,以压低国家的计划指标。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谎报成本以抬高产品价格,破坏合同纪律,以次充好。为了逃避风险,回避革新,甘愿利用老设备生产老产品等。

由此可见,《李文》所作出的“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否定了‘斯大林模式”’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二、长期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1.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效率低下

苏联战后的经济方针仍然和战前一样,是优先集中投资重工业,重中之重又是军事工业,忽视民用工业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在1948―1952年期间,工业投资额的88%是用于机器制造工业,只有12%投入到轻工业中。1953年工业生产增长12%,而农业生产只提高2.5%。农业的年均增长率,1966-1970年间是3.9,1971―1975年间下降到2.5,1976―1980年间只有1.7。1986―1987年,国家重工业部门投资由1980年的469亿卢布增加到665亿卢布,而轻工业的投资仅从64亿增加到85亿。相应期间,国家轻工业投资仅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4.1%,重工业投资却为32.4%。苏联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相当发达,但新的科技成果都运用到军事方面去了,和民用产品的生产严重脱节。在1951―1960年间,新发明采用的增长率为14.5%,1961―1970年问降为3%,1971―1980年间更降为1.8%。苏联在生产中应用一项新技术约需6―8年,而美国只需两年。生产每一吨产品的能源消耗,苏联平均比美国高1.6―2.1倍。据1980年统计,苏联生产一吨水泥的能耗是美国的2.3倍,矿物肥料是7.6倍。

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一直以一个超级大国的身份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同美国进行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但由于军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过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始终有很大差距。1979年苏联工人的月收入约为美国的31%,联邦德国的25%,法国的29%,英国的40%。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潜力已基本枯竭,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在和平时期出现了下降。1980年,苏联每百户拥有的小汽车只有11辆,而发达国家则为40―60辆。诸如录像机、音响等现代消费品在发达国家已基本得到普及,而苏联只是个别家庭才拥有。尤为重要的是,“普通食品――肉、奶、黄油在70年代末开始从柜台上消失,尤其在小城市和农村。国家统一供应也不能保障足够数量的各类优质食品”。“全国的人都到大城市购买,通常是到莫斯科,人们要排好几个小时的长队。”而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制度又保护着一些人的特殊利益,最终形成了一个群体,即“特权阶层”。他们掌握各个方面的领导权,不仅享有在商品供应、医疗服务、公费休假等方面的特殊待遇,而且还利用这种权力谋取各种不正当利益,使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威信极大地下降。

三、马克思恩格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渊源及其局限性

对于未来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设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真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了长期探索。涉及这方面内容的主要著作有如下:《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致路・库格曼》、《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致奥根・伯尼克》等。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的现状,他们提出废除私有制、把全部生产资料收归国有的设想。为消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下生产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他们提出由国家来主导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的设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否定,这两种设想是革命性的,符合资本奴役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理论上也没有根本性的缺陷。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因此,在许多年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设想也被当作亘古不变的绝对真理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主义首先将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内获得胜利,并且要几个国家同时爆发革命。二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将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按计划生产和分配。“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如果一定要这样理解,那么,无论是1917年的俄国,还是1949年的中国,当时都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也不应该在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计划经济。这方面的论断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认识的局限性。另外,计划经济本身有哪些无法克服的弊端,在不经过亲身实践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也是无法预料到的,对此不能苛求于我们的革命导师。

但历史是发展的,任何理论都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20世纪上半叶,苏联、中国等一系列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都通过不同类型的革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保留着商品生产和交换,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一大突破,也是由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决定的。苏维埃夺取政权的起初曾实行过一段军事共产主义制度,但由于各方面力量的激烈对抗不得不放弃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按照《曾文》的观点,新经济政策只能是临时的,斯大林提前结束是正确的。斯大林“第一次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在苏联大地上变成了现实,开辟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时代”。言下之意是,既然在“斯大林模式”下社会主义可以“自我完善和发展”,那么,“如果彻底否定斯大林,必然是连马克思一起否定掉”。

《曾文》还提到,如果一定要问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汁划发展经济和按劳分配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无产阶级革命为前提、以无产阶级为保证、以公有制、有汁划发展经济和按劳分配为三大支柱的巍巍大厦”。对此 我们也不认同,斯大林可以突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生产的论断,搞的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而其他国家(如中国)就不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吗?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一个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是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应该用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来衡量,而不能以一个固定的概念作为出发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绛济体制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总体上是僵化的、不成功的,而中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的有计划商品经济、90年代开始实行的市场经济是有生命力的、成功的。为此,我们赞同何伟教授的观点:“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只能作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探索,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四、与“斯大林模式”相对应的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体制主要特点是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党和政府的权力又集中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中。列宁逝世以后,苏共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最初主要表现为削弱人民委员会的作用,而仅仪把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或最高苏维埃视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象征。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最高苏维埃从来没有真正的立法权,所的所有法令和文告都没有履行过最起码的法定程序,体现的是少数人或斯大林个人的意志,连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对日宣战这样重大的事情也是由斯大林个人决定的。1936年公布的新宪法,虽然名义上保证公民的信仰、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结社自由以及公民人身、住址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的权利,但总体上没能得到实行,以至于后来发生“大清洗”这样的惨剧。20世纪70年代以后,尽管国家宪法对苏维埃的地位作了明确规定,但也是流于形式,不改变党包揽一切的实质。勃列日涅夫也承认,有的干部甚至主张把全部权力集中于党的机构,把国家职能交给党委会,把立法权赋予中央政治局。

体制的僵化还反映在领导干部老化和实际上的职务终身制。从1965年到1984年,大部分政治局委员的任期在15年以上,中央委员在12年以上。80年代初,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达到70岁。从1953年到1985年,除赫鲁晓夫以外,历任总书记都是在任上去世的。在这样一种“老人政治”体制下,尽管许多人主观上想维护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但不思进取,只想保持现状,在现存体制下安安稳稳过日子,反对任何动摇这一体制的改革。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正是这种为维护现状所作的努力使国家日益落伍,一步步陷人越来越难以摆脱的困境。

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苏共的历任领导人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位都脱离实际。1957年11月,赫鲁晓失宣称要用15年时间在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上超过美国。1961年又提出,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1971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4大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在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发表就职报告,宣称要“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86年苏共召开27大,又将“加速发展战略”正式作为苏共当前阶段的总路线。结果,承诺都不能兑现,失信于民,动摇了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在国家制度层面,苏联在长时期内都是形式上的联邦制,实际上的单一制。各加盟共和国无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在干部配备和行政管理方面,一切都要听命于莫斯科,不允许民族共和国实行真正的自治,因而带来了越积越深的民族问题。大批共和国领导人和民族知识分子被迫害至死,家属受到株连。从1936年起,斯大林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名,将居住在苏联西部的波兰人、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德意志人强制性地迁往中亚地区,以后又强制搬迁和流放了10多个小民族。赫鲁晓夫及其以后的领导人,在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指导下,作出许多人为加速同化的决定,如以行政手段推广俄语,大规模移民,鼓励异族通婚。到80年代末,当民族纠纷日益尖锐时,又沿用过去的老办法处置,如撤换共和国领导人、派警察或军队去治理等,结果导致更大的混乱。

五、简短的结论

社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本文通过与其他体制相比较,分析了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预期创新行为。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个从总体上分析创新进程的框架。第三部分简单评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创新行为。第四部分考察了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创新经验,尤其是苏联的事例。第五部分直接阐明了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预期的创新行为。尽管本文的分析对于其他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模式或多或少也应该是适用的,但是迪瓦恩的说法将被用作讨论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创新的样板。

二、创新进程

在创新的有关文献中(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创新而言,发表不出什么有用的见解。它的关注点都静止不变,并且假定技术决定于外因。有关创新的最好著作产生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边缘地带。),通常会突出两种创新:进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创新的进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发明、开发、生产和推广。这里,发明是指最初产生一个新产品或新工序的想法,并把它做成基本模型。开发涉及到将基本模型变成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或工序,能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中生产或采用。生产实际上是第一次生产新产品或采用新的生产工序。推广是指把新产品传播给其他生产者或把新工序应用于其他的使用者。(注:基础科学研究尽管不是创新进程的一部分,却是其关键性基础。但我们这里的分析却省略了它。在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为基础科学提供资金来源的制度结构和性质是相似的,主要都是一种非商业的努力。在预期的未来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这一点也不太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争论的关键是各种体制有效驾驭创新进程的能力。)

如上所述,因为绝大多数新想法不能被采用,所以发明是一种非常冒险的努力。然而发明并不必然造价昂贵。就冒险性来说,开发比发明小得多,但是将基本模型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或工序所存在的困难,使这一阶段具有耗时耗财的特征。第一次生产新产品和引进新工序的风险还要更小,而且随情况的改变,其成本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创新的最后一个阶段——推广阶段,剩下的惟一风险是商业上的而非技术上的。

上述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分析一个特定的制度框架如何适于创新。为了实现良好的运作,这个体制必须有利于创新进程的所有阶段。为展开分析,我们可以对一个体制提出三个问题:

1.该体制能否为创新提供强烈的刺激?

2.该体制能否为开展创新提供大量的手段?

3.该体制能否产生能有效改善人类福利的创新努力?

上述三个问题可用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体制下、已灭亡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以及未来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创新。

三、资本主义创新

西方主流经济学高度评价了资本主义的创新。他们认为,追求利润保障了创新的发明、开发、生产阶段都有强烈的刺激,同时也会引导投资者向潜在的创新者提供必要的财政手段。自由进入市场促使创新迅速推广。如果利润率反映任何经济活动的最终社会价值,那么对人类福利的最佳贡献就得到了保证。

虽然资本主义确实促进了某种迅速的技术变革,但上述认识仍有严重的缺陷。在创新的重要发明阶段,追求利润并不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研究表明,经济上的重要发明绝大多数来自大学的科学家、政府研究人员和独立的发明者。对他们而言,金钱的考虑通常不是主要的。(注:一项权威性的研究涉及1900年以来的70个经济上重要的发明。人们发现只有24个发明来自工业研究实验室,而半数以上的发明则来自独立的发明者或研究院的科学家。其他研究著作也有类似发现。)开发阶段仍有高冒险性,加上发明有时带来的大量外部的(因而也是不可捉摸的)收益,这就促使人们(成功地)要求政府资助。(注:1993年,美国联邦政府把全部政府和工业支出的28%用于开发。该年全部研究与开发费用(包括科学研究)的38%是由政府供给的。)

创新的利润刺激是十分矛盾的,为使利润刺激发挥作用,创新者必须有能力获得对创新的垄断控制,并能排斥同行竞争者,否则第一个创新者的利润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资本主义创新者用来获取这种垄断权力(专利权和掠夺性策略)的合法与非法手段阻碍了新产品和新工序的迅速推广。

资本主义创新进程中最大的缺陷与第三个问题,即创新活动对人类福利的贡献有关。由于资本主义创新者受利润引导,于是产生了如下问题:(1)创新不成比例地以高收入消费者为目标(注:例如,美国的医药企业根本不会为医治诸如结核病和疟疾而从事开发新药品的研究。而这些疾病每年都会导致第三世界中成千上万(低收入)人口的死亡。他们认为,研究医治痤疮或脚趾真菌的新药物更有利可图,因为这些药能卖给高收入的消费者。);(2)公共物品在创新进程中大大被忽视;(3)在创新决策中没有考虑到可能会非常突出的创新的外部收益和成本;(4)激发创新所需要的垄断权力导致最终产品出现高垄断价格,限制了对新创新的利用,从而减少了它们产生的收益;(注:辉瑞公司的专利抗感冒药能医治爱滋病的一种致命的副作用——隐球菌脑膜炎,但这种药卖18美元一片,所以非洲的爱滋病患者无力购买。而泰国生产一种不受辉瑞公司专利权约束的不注册的盗版药,它只卖60美分一片。)(5)许多创新活动纯属浪费,如公司把创新资源用于打败对手而不是使消费者受益。(注:例如,微软决定把其网络浏览器捆绑到视窗操作系统中,又如药物企业追求和已有药物相比仅有微小分子变化的“同类药品”,尽管这些药品并不比原来的药物更好,但却能单独申请专利。)

尽管资本主义的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其方式却存在严重的缺陷。只有当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制度在创新进程,尤其是在发明阶段的组织和筹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拥有巨大的垄断权力和阻止别人参与的权力(这既会促进也会妨碍技术进步)时,资本主义才能促进创新。而这将产生严重畸形的创新进程,在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后,这种创新可能会削减人类的福利,其削减程度相当于,甚至会超过它对人类福利的贡献。

四、苏联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创新

苏联体制,充其量是一个有严重缺陷、扭曲变形的社会主义版本。但它对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做出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尝试。因此,苏联经济的创新经验对我们这里所关注的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苏联体制的代言人声称,作为社会主义体制,苏联体制能够而且已经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超过了资本主义。他们所列举的主要优势是,没有商业秘密、避免资本主义在研究与开发工作上的那种重复浪费、能够直接将技术进步纳入中央计划而不必依赖利润的间接刺激。但是,苏联领导人很快发现创新并不像所设想的那样顺利发展。战后几十年间,他们常常调整和改革这个体制,以促进创新活动。

成熟的苏联体制用各种制度要素构建了它的创新制度,包括每年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将计划研发的主要新技术纳入中央计划。但是在苏联创新活动中,有两个制度最为重要:(1)研究与开发机构系统,它以创新为惟一使命;(2)单个企业,它常常有一个促进新产品开发的设计部门,较大的企业则有一个研究实验室。

苏联体制的确在创新行为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注:这一部分借鉴了约瑟夫·伯利纳对苏联创新的开拓性研究。)。苏联的研究与开发机构配有受过良好教育和有奉献精神的研究人员,并且资金充足。它们和企业的确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创新,其最著名的成就是在军事和空间技术方面,但也扩展到一些民用工业技术领域。(注:例如,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眼科手术设备、无缝铁路铺设机器和某些冶金工序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直到1975年,苏联经济中每工时的产量都增长迅速,比同期的美国快得多。然而,苏联的创新行为从未实现其预期目标。弄清苏联在创新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体制根源,对于评价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的创新行为(包括其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苏联创新进程中有一个严重的激励问题。在研究与开发机构中不存在这一问题,但在企业中存在这一问题。苏联企业在小的创新方面相对较好。激励问题涉及生产进程中较大的变革以及研发不同于从前的新产品。苏联企业的领导人面临的背景是创新成功得到的奖励(给领导者的奖金)较低,而重大创新所伴随的风险却很高。这往往使领导人对创新持保守态度,不愿意开发新产品或新工序,也不愿引进研究与开发机构产出的成果。

创新的风险不仅仅是由于尝试新事物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延误和不可预见的成本。关键因素是苏联计划体制中存在困难的供给关系。企业总是担忧能否及时得到足够的供货以实现其生产指标。这是“严格计划”政策的产物,其目的是以可供支配的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创新必然使所需的投入产生不可预见的变化,而严格计划体制难于在计划实施中改变投入物资的构成。苏联计划的等级关系意味着企业与它们的供给者之间没有密切联系,这使问题复杂化了。这些情况使得创新成为非常冒险的行为,它可能会中断企业的日常生产,进而导致对其领导人的财政惩罚。

另一个激励问题是,对不引进可以采取的新技术的行为缺乏惩罚措施。一个运用过时技术的落后企业会发现其成本超过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政府却倾向于保护这些企业并给予补贴。

可供采用的创新手段也有问题。崭新产品的创新往往要么必须使现有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生产线,要么必须创建一个新企业。苏联的计划体制使工业之间的界限较为僵硬,现有企业进入新的生产线会被认为是侵入别人的领地而遭到阻止。(注:企业从事自用产品的生产除外。)尽管苏联不时地创建新企业,但却是有限的,而且常常遭到现有企业的反对。

在苏联体制下,单个发明者远未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企业都有一个正式的政策,即提供小规模的便利条件以激励发明者。但是对吸引有创造力的个人发明者而言,该计划并不十分奏效。这或许是因为压力型的、中央集权的、等级统治的苏联体制培养了人的被动性,从而阻止了个人的发明活动。

就创新活动在促进人类福利方面的效率而言,苏联体制的确避免了资本主义创新的一些问题。在苏联体制下,没有人对创新公共物品有偏见,也没有对新产品和工序制定垄断价格从而限制其应用的问题。

但是在创新活动的效率上,苏联体制有显著的缺陷。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列举三个问题。

第一,尽管在很大程度上,不合理的利润准则指导了资本主义体制中创新努力的部署,但在苏联体制中则是“计划者的优先选择”在指导这一部署。高层领导偏爱某些部门(尤其是军事、空间勘探和某些工业部门),而消费品在他们的优先次序中,只居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创新中的两个关键机构——研究与开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不良关系引发了一个问题。研究与开发机构有最好的研究人员和设备,而且它们为新产品和新工序制定了大量计划。但是必须生产新产品和引进新工序的企业都抱怨这些计划不完善、不现实、不可行。研究与开发机构则抱怨企业对它们的建议不感兴趣。结果,大量的创新努力无果而终。看来,这是苏联体制等级统治特征的产物。在该体制下,同级机构间的关系结构极不健全。(注:参与创新进程的机构间的不良工作关系问题,可被认为对有效运用被奥地利学派称作“默示的知识”制造了障碍。这种默示的或隐蔽的知识在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可能最严重的是,苏联体制下创新所产生的主要外部成本,尤其是为工作场所和环境健康付出的成本。其原因不是追求利润,而是一心一意地强调产量增长以及该体制的不民主性和压迫性,这阻止了受影响的各方对其切身利益的保护。转五、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创新

与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相比,在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可望产生怎样的创新行为呢?正如迪瓦恩1988年所指出的那样,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三个特征与创新行为有关。

第一,整体经济计划的主要特征将由民主进程决定。

第二,不是通过市场力量或自上而下的中央计划,而是通过“经过协商的调节”进程来对经济进行计划和调节。这意味着资源分配将由工业机构及地方和地区协调机构来决定。这些机构有所有受影响的选民的代表,包括工人、消费者、供给者、地方社区,甚至诸如环保主义者、职业安全行动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等“单项问题”群体。这些机构将通过各方的利益妥协来达成决议。此外,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或企业被认为是社会财产,它们设有董事会,其代表包括受企业活动影响的所有群体:工人、消费者、供给者和地方社区。

第三,人人都要把其部分工作生活贡献给各种类型的主要工作,即迪瓦恩所区分的计划和管理工作、发明工作、教养工作、技术工作和非技术的/重复性工作。这将消灭社会分工,同时保持技术分工及其效率优势。

在没有竞争性的逐利行为或政治局没有要求创新的情况下,什么才是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中创新的动力?

第一,该体制的民主和参与制度将使人们能够要求进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创新。在这种体制下,人们将通过其所担任的三个角色——消费者、工人和社区成员,坚持从创新中获益。消费者可以从新的、更好的、更便宜的产品中获益。工作中的辛苦少些,工作经历更令人满意些,这些将使工人受益。社区成员可以因为产品和工序改进而不是损害了社区生活而受益。

与任何一个经济体制一样,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也会开辟创新的第二个潜在源泉。倾向于寻找改进其工作方法的途径是人类的一种特性,这完全不同于少劳多得的想法。虽然从总体上看,程度有所不同,但这种动力在多数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如果经济体制允许其自由运作的话,它就会是创新行为在发明阶段的重要源泉。

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经济如何把创新的潜在利益变成实际有效的创新活动?在这个经济体制下,它如何鼓励人类表达其发明新事物的天性?

如果人们想要创新,那他们就必须在体制中为那些有能力实施创新的人提供有效的激励因素。企业经理及参与创新任何阶段的其他人,都应该因成功地进行创新而获得适当的奖励。假设决策者会自动进行创新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一套奖励体系告诉他们,社会重视创新。无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孰多孰少,这种奖励都是需要的。为激发创新行动,薪金刺激不必太大,只要能给创新者带来显著的消费利益就可以。

苏联的经验表明,计划经济会增加创新的风险,阻碍创新活动。但是,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不会遇到供给不定和不灵活的问题,而这些是苏联计划体制的特征。在决策部门互派代表,有机会在协调机构中进行交流的情况下,供给者和消费者之间定会有可靠和灵活的关系。必须避免苏联的严格计划政策,并且在经济运行中拥有足够的多余的生产能力,以便适应创新所需投入的不可预见的变化。

既然没有竞争刺激以迫使落后企业在工业中采取最好的技术,那么,企业经营(或许还有对变化无动于衷的劳动力为后盾)会不会干脆拒绝改进呢?如上所述,一个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企业不仅是其工人的财产,而且是社会的财产,企业外的全体选民对此也有合法权利。工业机构一定会密切注意落后企业的动向,工业和企业机构的消费者代表一定会拥有足够的权力对它们施加压力,使其做出适当的变化,必要时可强制实行财政惩罚。

为使这个体制有效运作,除了自然垄断外,每个行业都要有一个以上的企业。其目的不是要强制贯彻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最便宜的生产商把其他生产商逐出市场,这个进程往往会产生不合理的社会结果),而是允许从市场交换及其他来源中搜集与企业成果有关的比较信息,从而有根据地决定企业应该如何变革。事实证明,应该变革的并不总是成本较高的生产者,成本较低的生产者可能通过的实践而不是通过更高的技术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很久以前,亚当·斯密就抱怨说,细致的分工会使工人愚昧。而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保障每个人都参与最高级的劳动,这种实践将导致相反的结果。这种实践以及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社会所促动的广泛参与决策,将鼓励合乎我们人类本性的创新行为。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将为人们进行大量的创新活动创造条件,而其中的一些创新活动将采取经济领域的创新形式。

为确保创新有足够的手段,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将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不必然会提供足够的机会,从而使有创造力的个人产生有经济意义的新想法。而通常会有这种危险,即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决策机构会倾向于主张采用现有的工作方式,并反对创新。

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致力于推动整个经济创新的创新促进委员会(InnovationFacilitationBoard)来解决这个问题。(注:创新促进委员会并不必然是一个单一的机构,而可能是一个包括地区和地方委员会,或许还有某种特定的创新专门委员会的结构。)该机构将得到中央国库足够的财政支持。想要发明新产品、新工序或者从事创新开发阶段工作的企业、非正式组织或个人都可向该机构提出申请,该机构将能批准这些申请,使其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获得成功的机会。

对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而言,确定创新促进委员会的成员资格是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创新促进委员会包括所有受到创新影响的全体选民的代表,就可能会破坏预期的工作。重要的创新大都有受害者,在创新的初始阶段,创新的潜在成本可能比其潜在收益更明显。(注:工人(或工业)成员或许会反对那些可能危及与其目前相联系的产品和工序的新思想,地区代表则可能会反对那些看来会瓦解他们所在地区的当前经济基础的创新。)如果简单地采用广泛代表性原则,则会在新产品和新工序的潜在收益还不明显的时候阻碍其发展。

为能贯彻创新使命,创新促进委员会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委员会,或许可由消费者代表和各类专家组成。只要实施创新的最终决定取决于一个代表委员会,那么,这种脱离常规的实践就会与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相一致。为产生新产品和新工序,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要推动和鼓励发明阶段和开发阶段。看来,保护创新的早期阶段,避免在这个阶段做出最后的社会决定,直到创新发展到能对收益和成本做出很有根据的判断是正确的。

但是,实施创新的决定必须通过该体系的关键程序(所有受影响的选民的评估和相互妥协)的考核。这就要求建立第二个机构,即创新核准委员会(InnovationApprovalBoard)。它将以通常的方式建立,包括所有相关利益的代表。其作用在于决定是否应该对生产或引进得到创新促进委员会批准的新产品或新工序开绿灯。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确通过国家法规及作为个人或阶级行动的诉讼案件,对有害社会的创新进行了一些事后约束,但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在创新的进程中却将以社会利益为中心。即使一个有潜在弊端的项目在研究和开发阶段没有及时被反对者阻止,但没有社会支持,该项目就不能实施,也不能强制性地取得实际费用。而且,那些获得创新促进委员会批准的从事发明或开发的人们将知道,创新核准委员会将根据什么标准来最终判断创新能否实施。这将积极影响发明和开发的方向。

为实施主要的创新,剩下的问题可能是要允许一个现有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生产线,或者允许建立一个新企业。这会引起既得利益者们的反对。为避免这个问题,一旦得到创新核准委员会批准,创新者就应有权要求允许其建立一个新企业,或者支持其将一个现有企业撤出原有的工作线,以便实施创新。批准这一要求的决定有可能需要创新促进委员会和创新核准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

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创新的社会有效性应能摆脱上述资本主义创新的五个问题。创新不会不均衡地朝满足富人的方向发展,因为那时已没有富人阶级,也不会受销售利润的引导。公共和私人物品的创新之间的平衡应反映公民的优先权。因为代表机构会在两种货品之间分配创新资源,而且创新的激励对二者应同样奏效。决定采用新技术和生产新产品的代表机构应全面考虑外部利益和成本。包括那些影响工人和环境的因素。这些决定不会面临将成本强加于第三方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竞争性的逐利行为的产物。没有限制实施创新的垄断定价问题,也没有为了寡头性竞争而浪费创新努力的问题。

国家社会主义计划条件下存在的破坏创新有效性的三个问题在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也应该不会存在。同样,也没有政治局官员支配创新的优先权。相反,民主决策将决定创新的数量和分配。在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体制下将不存在研究与开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的那种产生浪费的分离现象。因为机构之间的横向关系将是健全的。如果研究与开发机构被设计为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创新体制的一部分,那么,它们和企业间相互派驻代表就应允许两种机构有效地相互作用。最后,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下导致创新产生严重的外部成本的原因——一心一意关注产量的增长而缺乏民主——将不会是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的特征。

结论是,总体上,界定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特征的那些基本制度有利于创新,但这些制度本身还不足以保障取得成功的创新行为。通过上述附加的制度和政策,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在满足人类需要方面将显示出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当然,这一体制不能保障每个创新都有助于人类福利。它也不可能总会提前预见到一个新产品或新工序的最终结果。但是,这一体制在做出这些决策时却远比以前的体制优越。

不能确定人类社会是否总会进行迅速的创新。如果日后某一天,先进的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实现了舒服的生活标准、令人满意的限时工作、对所有人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以满足其社区生活,那么,公民就可能宁可决定要经济生活不是不断变化的、稳定的、可持续的经济水平。只有到那时,人类创新的动力才可能完全转向非经济的追求。但只要贫民区和物质匮乏继续存在,这种选择就不可能出现,只要有计划的民主参与式社会主义还不得不与资本主义竞争,这种选择就不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米歇尔·艾伯特、罗宾·黑内尔《参与式经济的政治经济学》普林斯顿1991年版。

[2]约瑟夫·S.伯利纳《技术进步与苏联定价政策的演变》,载于史蒂文·罗斯菲尔德编《经济福利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亚伯拉姆·伯格森纪念文集》剑桥第105—125页。

[3]约瑟夫·S.伯利纳《苏联工业中的创新决策》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6年版。

[4]W.保罗·科克肖特、阿林·科特雷尔《走向一种新社会主义》诺丁汉1993年版。

[5]帕特·迪瓦恩即将出版的《企业活动的制度背景》,载于菲克里特·亚当曼、帕特·迪瓦恩编《交换、分配与交易:在社会中培育经济》蒙特利尔。

[6]帕特·迪瓦恩《民主与经济计划:自治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科罗拉多1998年版。

[7]约翰·朱克斯、大卫·塞韦尔斯、理查德·施蒂勒《发明的源泉》纽约1969年版。

[8]大卫·M.科茨、弗雷德·韦尔《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体制的崩溃》伦敦、纽约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