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工作思路(精选5篇)

  • 网络优化工作思路(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经过近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中国联通牡丹江分公司本地传输网已经初具规模。原有的传输网络主要是作为gsm网的工程配套项目进行建设,受业务投资影响极大,工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移动业务的接入,传输设备在网络建设前期大量采用光缆微波等设备。随着数据和互联网业…

网络优化工作思路(精选5篇)

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联通;本地传输网;网络结构;建设思路

前言

经过近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中国联通牡丹江分公司本地传输网已经初具规模。原有的传输网络主要是作为gsm网的工程配套项目进行建设,受业务投资影响极大,工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移动业务的接入,传输设备在网络建设前期大量采用光缆微波等设备。随着数据和互联网业务需求的急速扩展,原有的网络规模已不堪重负,只能单纯地满足业务接入,网络的安全性、合理性得不到保证,电路的利用率低,增加了网络优化的难度,造成传输网络年年投入、月月升级、天天割接的被动局面,重复性投资规模反而加大。传输网络结构不太清晰,影响全程全网的网络规划和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联通牡丹江分公司已清楚认识到本地传输网建设的重要性,并从2003年开始摸索建设一个满足移动、数据、互联网等各种业务需求的综合性传输平台。

特别是国家关于通信行业重组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组成新的中国联通,这对原联通传输网和网通传输网的资源互利互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下面是笔者结合多年来在联通牡丹江传输网工程规划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对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下一步的网络规划建设进行探讨。

1、网络结构建设思路

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既包括msc、bsc、关口局、数据交换中心等中心局(站),又包括各种基站、数据pop点和用户接入,牵涉的局(站)数量众多,各个局(站)的作用各不相同,业务的流向也不相同。因此,牡丹江本地传输网可以按照各种业务网的网络组织进行传输系统的分层建设,可以采用itu-t建议中所规范的分层分割方式进行。

1.1 核心层

城域内msc、bsc、关口局、汇接局、长途交换局、数据交换中心等核心节点之间组成的传输层面,此层面的电路需求比较大、电路种类比较多,是本地网的核心节点。核心层作为多种业务的传输平台,节点数比较少,电路需求量大,电路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核心层在网络建设初期,可采用环型结构,随着业务的增加,可逐步过渡到网状结构,但传输系统一般采用sdh自愈环技术,采用多环相交方式。

1.2 汇聚层

由于城市的基站数、数据业务接入点pop多,如果都将这些节点直接接到中心局,势必组网复杂,而且不易管理。因此,根据各种业务接入点分布的情况,挑选部分机房条件好、业务发展潜力大、辐射其他节点组网方便的节点,作为其他节点的业务汇聚点,对基站进行围绕汇聚点的分区域汇聚,称为汇聚层。

汇聚层节点主要用于分区汇集众多基站和pop等业务接入点的电路,并将它们转接到核心层的节点。如前所述,无论是话音业务还是数据业务,汇聚层局(站)的业务类型都属于汇聚型,因此,汇聚层比较适合采用子网连接保护(sncp)环。汇聚层节点应选取机房条件好(包括机房面积、电源、布线、光缆进出局方便)的局(站)、基站或pop机房,机房应该考虑到以后发展的需要。汇聚层节点应适当分散,以方便边缘层节点的接入,每个汇聚点所带基站应尽量属于同一个bsc或数据中心局,为了保证业务网的安全性,每个汇聚点所汇聚的sdh环的数量一般应在3~5个,汇聚的边缘层节点的数量应少于40个。每个汇聚环都应该直接与相关的核心层节点相连,以避免出现过多跨环的业务,环间互连节点最好有2个。

个别县区的业务发展潜力较大或业务接入的分散性较大,也可以考虑设立一些汇聚层节点首先进行分区汇聚后,再传输到核心节点。

1.3 边缘层

一般的业务接入点(如基站、pop等)至核心节点或汇聚节点的传输系统称为边缘层。边缘层传输系统承载的业务基本上都属于汇聚型的,可采用sncp保护环。

边缘层环网应按照距离尽量短、基站归属尽量相同的原则组织,每个环的节点不应太多,在光纤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一般环上的节点数不应超过10个,如果一个物理路由上的节点数量过多,可以组织多个边缘层环网。边缘层环与汇聚层或核心层的衔接可以根据网络结构特点选择单节或双节点互连,不要求必须采取双节点互连。

由于效区及野外基站所处地形复杂、个别节点孤立,组建环网投资较大时,可以考虑采用链型结构作为补充。由于链型结构没有保护,每条链路上的节点数目不宜太多(一般3个以下),否则,链路的前端故障会引起所有链上的基站通信中断,造成大面积网络瘫痪,影响较大。

1.4 接入层

本地传输网还包括从边缘层节点到用户端的接入部分,这部分一般称作用户接入层。

目前,用户接入层主要是从用户到数据pop的接入。若pop和用户在同一建筑物内,可采用电缆进行直接连接,否则需要考虑从pop到用户的传输,一般采用光纤的方式比较安全可靠,如果光缆建设成本太高,也可以考虑采用无线接入的方式。接入层一般采用线型或星型接入方式。

总之,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建设可以分为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具体项目实施时,可以根据城市大小、节点多少决定分多少个层面。应尽量避免层面过多,造成不同层面转接次数多,网络效率低。网络拓扑的选取应根据传输容量、安全需求、投资成本、管理方便、技术成熟等方面综合考虑。本地传输网应建设成能够支持多业务接入的公共传输平台。

2、光缆线路建设思路

作为传输的介质,光纤以其价格便宜、传输性能优越、容量大等优势在传输领域应用比较广泛;无线以其安装方便、环境适应性好等优势在小容量、地形复杂区域应用比较经济;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网逐步从前期的微波传输向以光纤传输为主演变。光缆线路建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跟随市政建设规划,争取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建设管道;联合其他运营商共同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节约投资。

2.1 新建光缆线路建设思路

中国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中城镇的光缆线路建设从安全角度来考虑,应采用管道建设方式,效区边缘层的光缆可以考虑直埋、架空、管道等多种建设方式。建议按以下原则进行光缆线路的建设:

a)核心汇聚层的光缆必须采用管道方式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核心汇聚层光缆与边缘和用户接入层光缆按分层建设的原则考虑。

b)城区和繁华镇区内的光缆采用管道建设。

c)采用直埋方式的光缆,应在重要路段或经过乡镇的路口预留接口,以便解决业务接入。直埋光缆应考虑骨干层接入层纤芯层问题,避免开口过多造成骨干层纤芯损耗过大。

2.2 架空改造线路建设思路

中国取通牡丹江分公司由于多年建设投资的限制,在前期光缆线路工程中建设了大量的架空光缆,对满足业务的需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牡丹江地区的城市、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建设部门要求各运营商城区和新建、改造的公路沿线的架空光缆落地改造,特别是在城市发展快的地区大量的架空光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现网中的架空光缆进行逐步改造。

a)对影响gsm业务质量的传输,如msc之间、msc到bsc之间及重要网络节点之间的传输。

b)对在建而未实施完的传输建设,如在新建传输网络中原则需要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的传输区域,应将原架空方案改为管道或直埋。

c)其他按原则应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的传输区域,其架空光缆的改造在后续的工程项目中考虑,根据批复的方案及计划进行改造。

3、微波改光的建设思路

为了满足用户对传输电路在容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对现网微波设备进行改造。通过微波改造工程,逐步把联通牡丹江本地传输网络建设成一个层面清晰、管理智能、应用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质量高、技术先进、可持续发展、支撑多业务发展和竞争的基础网络传输平台,同时为今后全光网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建设基础。

3.1 确保新建基站接入为前提

首先,必须确保移动新建基站的传输接入,并结合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整体方案进行微波改光,以达到结构合理、系统安全、应用灵活的目的。

3.2 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

根据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微波改光实施方案,在对光设备的安装、调测、业务割接及微波设备的拆迁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业务的损伤。

3.3 边缘层、接入层微波设备改造

应根据目标网络的组网原则、网络安全性、基站覆盖区域的业务量、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对边缘层、接入层光缆设备进行改造。

4、光设备网络优化建设思路

由于联通和网通的融合,两个传输网可以互相利用,优势互补,网通的传输网建设时间较长,市内管道多,这为今后扩大基站建设提供了便利。

外市县的光缆已覆盖到乡镇村屯,这为基站建设或改造提供传输保证。

如何利用好两网的传输资源,对原联通移动传输网进行改造优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a)制定详细的网络优化方案;分公司根据网络优化方案,制定详细的网络优化工程安装、调测、割接实施计划。

b)应根据业务的流量、流向,解决现网存在问题,完善和优化网络结构、通路组织;对于具有多个厂家设备的本地传输网,以纵向划分为原则,使本地网组网层次清晰(核心层、汇接层、边缘层、接入层),最大可能实现端到端的高效调度;优化后的网络应达到结构合理、系统安全、应用灵活、满足多业接入的需要。

c)根据优化网络承载的业务量及结构复杂性,分阶段对业务进行割接入网,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现有业务的损伤。优化网络具备业务割接条件后,分批对业务进行割接,与被优化网络并行运行三月个后,对优化网络进行稳定性测试通过后,再对被优化设备进行拆除、搬迁。

d)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做好工程、维护的标准化整治和工程物流管理工作。

5、网络优化改造后设备利旧建设思路

为了保证网络优化改造后的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改造出的设备提出如下利旧思路:

a)预留40%的设备用于新建基站的应急接入;对新站传输接入进度要求快的区域,可通过改造出的设备临时接入。

b)预留20%的设备用于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的接入:对一些新增数据及互联网用户,难于及时提供光缆线路传输需求的接入点,可通过预留设备临时接入。

c)预留20%的设备用于山区及边远地区的新建基站的接入:对山区及边远地区中,距离长、业务量及级别较低的基站接入,可采用无线接入形式进行传输接入。

d)预留5%的设备用于抗灾、抢险应急通信:发现规模较大的自然灾害,造成光网络较大面积瘫痪时,及时调用改造出的设备对局(站)重要业务及级别较高的进行抢修、保护。

e)预留5%的设备用于重要局(站)的业务负荷分担:对本地区重要局(站)的重要业务(如信令、专线),可采用容量较大的改造出设备进行业务负荷分担,确保光网络严重故障时,及时疏导业务,最大限度地减小业务损失。

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路;党建工作;信息化;探索与研究

一、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概述

(一)党建信息化的概念简介

党建信息化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通过借助信息网络的传播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在党务管理、干部工作、人才培训、党建宣传以及组织工作的日常业务处理等方面的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统一,从而全面提升党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建设,既顺应党的建设和新技术"融合共生"的趋势,同时也是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内在要求。

(二)党建信息化的背景和意义

1.党建信息化是当前新形势下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的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当下,伴随着各种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依托新技术开建党建创新,积极推进党建信息化网络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的迫切要求。

2.党建信息化是提高党建管理水平,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正是由于网络信息化具有其它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为党建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平台。

3.我们必须要通过各种形式认识到党建信息化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信息化环境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党建信息化能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例如,进行党建信息化建设,构建网络党务平台,可以使我们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占领优越的网络阵地,实现党对网络的引导、监督和控制。在一定条件下,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和广泛性也能使得党建工作可以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扩展了党组织的有限活动空间。

二、关于我国公路党建工作信息的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在此过程中既遇到了良好的机遇,也受到了其缺陷带来的巨大冲击。当前公路施工企业的网络党建工作的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具备党建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有益探索。以广西公路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成果显示为例,他们中的一部分单位已经建有属于自己的网站,并依靠网站对开展党建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发挥一些栏目的功能,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级党委的要求向基层传达,形成了工作中的上下互动,使网络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筑公司在相关单位网站设立的"党群建设"栏目,其中还包含了党、工、团的分栏目,从整体规划程度来看较为系统。

(二)在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有的公司开设了以即时新闻、领导言论、工作探究、企业文化为组成部分的"先锋了望"栏目。其他一些公司也通过设立相应栏目,或者将网络党建工作融入现代办公系统,并与传统管理模式有机结合来创造性地开展党建活动。这样既有效地起到了交流、学习、借鉴和指导的作用,而且为公路建设做出了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贡献。

在具有诸多优势的情况下,公路党建工作信息化的栏目内容仍有待丰富和完善。虽然公路施工企业在党建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纵观许多网站上的党建栏目,其栏目设置内容仍然不够丰富和完善,离反映党建工作全貌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并且有的党建只有栏目名称而长期没有内容;有的则只是一道"时令菜",时过而景迁,栏目不复存在,踪影全无;有的甚至在坚持一段时间后便处于瘫痪状态,看不到网络党建的现在进行时态,网络党建何去何从仍没有下落等等。

与此同时,我国公路党建工作还缺乏完整的党建网络系统。局部的党建工作内容零散地存在于企业网站,使网络党建工作开展地并不顺利,这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觉和全局的观念来规划网络党建工作。而公路施工企业由于点多线长,流动频繁的特殊性,恰好需要或更适合网络这个平台来开展党建工作。虽然党建网站的建立并不是终极目的,只要具备功能完善的网络党建系统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也是可取的,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员工和党员数量庞大的企业来说,网络党建发展的速度似乎极其缓慢。这与是否将网络党建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有关,与舍不舍得、愿不愿意投入经费有关,与既懂党建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的人才队伍缺乏有关。

三、对我国公路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和研究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必须加强对网络党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目前公路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开展情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引起各级领导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党建思想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党建从一开始就承担着巨大的使命。其次,作为党建工作有力武器的信息化技术,把握了科技发展的潮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党内的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极大地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层次、效率和水平,这是信息化网络党建相对于传统党建在载体作用发挥上的显著优势,尤其对公路施工队伍分布广、人员流动大的特殊情况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四、结语

党建工作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既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接纳和行动上参与,更需要我们加快步伐,积极主动地在探索创新中推动发展。公路施工企业只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真正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互动性强、立足企业实践的网络系统,在保持和继续发扬传统党建优秀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高效的网络平台继续发展,那么,我们的党建工作一定能够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优化配置;推进整合;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

推动全省有线广电网络整合,积极参与“三网融合”是广东省推进和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增加企业价值的一大举措。整合的推进,决定着有线广电网络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优化和整合文化资源配置,积极倡导广电网络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谐同步前进的崭新局面,积极探索以商业模式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2009年,李长春同志到广东省进行视察和调研时谈到,应当把广东省在经济领域的成功推广到文化领域,从而加快和提高有线广电网络的整合。此外,同志在专题听取汇报时也明确指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以全省各市共同组建股份公司的方式实现全省一张网,这个要求的提出更是为全省广电网络整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坚持科学发展,就要求一切都以提升全省有线广电网络发展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着力发展和开辟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领域。全面、深入优化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不同于在经济上进行资源配置,但是在推进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在经济领域上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和思路是非常必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始终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监管的发展模式。在推进有线广电网络的整合过程当中,也必须要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思路和发展模式,从现实情况出发,优化整合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

二、抓住“三网融合”机遇,提升产业竞争

新时期,国家要求和号召推进“三网融合”,推进全省“三网融合”,加快推动全省有线广电网络整合对于有线广电网络产业在今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但是在全省有线广电网络整合的工作上同样也面临极为众多艰巨而又繁琐的挑战,因此如何把握机遇,克服挑战是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将全省的有线广电网络产业提升为龙头产业,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对于我省来说是国家,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改革开放之后,我省抓住机遇,整合资源,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从此,我省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驱和示范。经济上的成功,使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我省文化产业也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因此正值国家提倡“三网融合”之际,坚持科学发展,优化文化领域资源配置,抓住机遇与挑战,加大整合力度、推进整合进度,解决在有线广电网络整合问题上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当下继续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推进有线广电网络整合工作上,就应当不断增强开放发展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现代管理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全省有线网络整合。

抓住“三网融合”这一机遇,无疑对于全省的文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化领域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有线广电网络整合力度的加深和进程的推进。同时整合的推进无疑也为文化领域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了条件。因此,只有重点提升和优化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有线广电网络的整合工作,才能在“三点融合”的机遇和挑战下提升广东省有线广电网络产业的竞争实力,从而实现在文化领域的成功和打造龙头产业的愿望。

三、创新工作思维,推进整合进程

整合有线广电网络工作困难而又艰巨,因此在整合过程当中,既需要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的精神,更要有创新和提升工作效率的思维。广东省的有线广电网络整合工作的最大难度就是长期以来事企不分的局面。因此,如何有效、和平的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事企不分问题,就不止是一份拼劲儿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根本上它需要创新的思维模式。

创新在有线广电网络整合工作中的思维,不仅需要在宏观的理念上具有创新的思维,同时它还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达到在管理上创新,在业态上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技术上也能实现创新。思维方式上的创新性既能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这也就是我国在解决经济问题上一直提倡的又好又快。有线广电网络整合的推进,不仅需要在时间上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速度,同时它还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工作上能够具有稳、准、好的解决问题的效率。广东省在推进整合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虽然以“事企不分”这一状况为大,但事企不分的问题并不是推进整合过程需要解决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棘手、更多困难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优化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推进有线广电网络整合的工作上,只有具备创新工作的思维,才能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提高和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进程的推进工作。

优化文化领域的资源配置,推进全省有线广电网络的进程需要从大局入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具体工作当中统筹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抓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同时还需要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具备创新思维,敢于挑战,从而达到又快又好的解决全省有线广电网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广发【2012】2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北京: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12.

[2]陈共德.关于我国广电网络整合的思考[J].南昌:声屏世界,2006(03):8-11.

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路西法效应 网络时代 德育 创新路径

一、概念界定

(一)“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来的。1971年,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简称SPE),引发了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以往对于人性的天真看法。实验过程中,当原本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换上狱警与囚徒的衣服、进入逼真的模拟监狱中时,角色扮演过程中情境的力量迫使学生快速适应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狱警”们自持管理者的角度,对待囚徒专横且残暴,“囚徒”们处于弱者地位,每天消沉无助,接近崩溃,在实验过程中,狱警和囚徒之间屡屡发生冲突,双方暴力冲突场面无法控制,所以该实验不得不于开始起第6天宣告终止[2]。让人们惊讶的是,在实验开始阶段,作为实验者的两组大学生基本没有任何不同,实验过程中,在充分适应其所扮演的角色后,他们之间已经变得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了。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周围情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得到了直接且充分的证明。实验者菲利普・津巴多通过该实验结果总结道:“在特定情境下,情境力量远远胜于个体力量,这个力量远超过我们所能想到的,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它能在许多情境中塑造我们的行为。”因此本文中所指的“路西法效应”即善恶、是非之间并没有跨越不了的界限,我们要重视情境对于人的影响之大,周围情境的存在及群体的力量的影响之下,“好人”也会做出可怕的事情,如同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为恶魔撒旦[2]。

(二)网络环境中的“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指的是人处在一定情境或氛围下,其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会表现出来与往常不一样的不可思议的一面。如今信息化时代催生的网络社会因其自由的特征塑造出不同于实际生活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网络中的个体会极易受到网络群体的影响。网络环境中大众可以运用各种传播工具在社交媒介上发表言论。在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环境,具有更深层次的隐蔽性和传播速度的便捷性,大众把参与权、表达权等权利体现得淋漓尽致[1]。网络中的群体形成不受民族、性别等主观及时间地点客观条件的限制,互联网中的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团体,进而形成心理趋同的群体。从这些看来,人性路西法效应的群体心理特征,在网络这个与以往不同的传播媒介中,很容易地被体现出来。

网络平台使社会事件得到迅速传播,很容易使网络中的大部分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做出可能与自己性格、习惯等截然不同的选择。诸如屡禁不止的网络暴力,在对当事人进行批判和攻击的网络群体中,很多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及经历都不尽相同,但是在网络这个群体情境的影响下,个体做出了同样的显得正义且不近人情去批判当事人的这一选择,而如果使个体脱离网络群体环境的影响,也许就不会出现如此强烈且亢奋的讨伐现象了。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群体,其群体意识及交往互动的持续性不高,加之网络中的交往具有高度的自由,这种自由淡化了个体的责任,从而使网络中的个体更加淡化自己言语和行为对网络事件趋势造成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的网络中的路西法效应,很容易让人们在网络环境中迷失自我的判断力,让个体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而做出与其本身性格不同的善的或恶的行为[5]。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们也可以顶住网络群体情境的压力违抗种种“路西法效应”。这也是网络中的个体对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反思的过程,理性思考后的人们会意识到自己过激行为的错误,拒绝盲目地在网络情境中无节制地宣泄,从而可以更冷静地分析网络事件的真相,通过个体能力寻找真正可以合理解决的方法。

二、“路西法效应”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通过校园文化和环境熏陶,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4]。如今信息化时代下的网络环境的影响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高校工作者应该致力于有效避免或减弱网络环境中产生的“路西法效应”对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影响,进而有效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道德观[8]。

(一)大量网络信息的充斥弱化了大学生主动思辨的能力。

网络市场化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之快使网络环境中的文化内容呈现出浅显、表面化的特征。而对于现在大学生来讲,高校教育正是塑造大学生系统化思维的关键阶段,网络信息的特征使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呈被动化,其思考和批判能力也日益弱化。在这样的情境影响下,大学独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开始被抛弃,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网络上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浅显的筛选,这种浅显的流于表面的思维和判断方式又极易造成大学生盲从,更加无法抵御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侵袭。取而代之的是被动接受并模仿群体无意识的行为。这种无意识的行为阻碍了高校对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自由多元的网络文化环境易引起大学生网络失德行为。

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下,作为网络个体的大学生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个体行为责任感减弱,拜金、利己及享乐主义等思想普遍存在,同时网络环境隐蔽性、匿名性的特点使得管理者对网上的流动信息监控十分困难。这种舆论环境极易使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动摇,很容易出现一些网络失德行为,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道德失范行为较多集中在网络谩骂、论文抄袭、网络恶搞、侵犯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浏览黄网、黑客攻击等方面[7]。具体表现为网络语言过于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人格冲突明显等各种群体无意识的现象,群体情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

(三)网络虚拟的社交环境减弱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通过面对面现实社会中的交往和沟通,大学生可以塑造符和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素质,如果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就无法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成功。如今的许多大学生普遍呈现一种离不开网络的现象,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取而代之的是过度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们把网络里的人和事作为自己寄托情感之处,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交友、尤其是现在风靡的网络购物等形式都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甚至很多学生患了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每天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手机。长久以往,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其在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结果就是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弱化,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形成了一定阻碍。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德育培养工作创新路径选择

信息化时代,网络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主要载体,大学生是社会经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的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弱网络环境中的“路西法效应”。有选择性地开发网络媒体中各种德育资源,更新大学生德育培养观念、创新德育培养方法、营造网络德育培养的氛围,并在此过程中努力开创高校大学生德育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一)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大学生网络德育培养模式。

多元的网络文化融合了各种网络媒介技术,通过传输自由、新颖的文化内容,逐渐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德育存在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网络德育是在校园网络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培养的新模式。互联网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国家、民族等不同文化的影响较大,为了避免出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等现象,高校工作者可以借着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校园亚文化的契机,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高校网络德育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的功能,传播各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大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存在,使他们在网络交往中学会尊重和信任,用平等和合作的态度面对网络时间,维护自身及他人的权益[9]。同时高校网络德育可以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娱乐等多个角度着手,并适时将现实中的活动形式及效果反映到网络文化中,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网络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样既避免了传统课堂德育教授的单一性弊端,丰富了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内容,又创新了网络德育发展的新路径。

(二)融合高校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网络环境下存在的一些群体无意识的情境造成的一系列路西法效应需要传统的德育培养方法弱化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课堂教育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渠道,占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课堂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中的引导作用是网络虚拟世界中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同时,信息更新之快,多种网上信息资源的筛选、辨别更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考、辨析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多数是在现实实践中形成和培养的,因此高校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灌输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可以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先进有效的活动,如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学涯规划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种文体活动融入大学生网络德育培养中,增强网络德育的吸引力,不仅可以保证高校大学生德育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可以强化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责任意识,减弱群体无意识情境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

(三)打造校园德育培养品牌网站,拓宽德育培养渠道。

网络环境下,各种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成为高校大部分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基本每个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学校网站,校园网站建设是高校开展网络德育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许多高校的校园网站建设还存在诸如经信息源过少、互动性不够、内容时效性不强及网站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12]。所以高校德育品牌网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扩大校园德育品牌网站的覆盖面,建立起各个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的网络一体化运作体系和网络资源共享体系。同时不断挖掘各类德育资源,利用学校各级团学社组织把学生现实中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及时反映到网上,同时在德育品牌网站上定期就学生关注的社会、校园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开展网上交流、讨论,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品牌网站,通过网站的建设提高网络德育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中的影响力。

(四)健全网络德育管理制度护航高校网络德育工作。

为了保证网络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使工作规范化和系统化。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信息责任包干制度,至上而下地明确学校相关领导、部门及高校工作者在网络德育管理中的岗位责任,进一步把学生党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有关要求贯穿到网络信息的工作中,如果网络德育工作因哪一层面的责任人造成了严重的错误,产生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就按照管理制度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可以强化高校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共同致力于学校的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培养工作[13]。同时,由于网络环境路西法效应的存在,网络德育培养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比如校园暴力、五困生的教育、评奖评优等较敏感的问题极易在校园网络中引起舆论,在此过程中也会出现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在学生中引起混乱和恐慌的现象,因此高校网络德育管理制度中也要建立及时、高校的舆论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搜集辨别危机信息,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消灭德育培养网络系统中的舆论危机。

四、结语

信息时代下,各种网络媒介充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不仅改变了大学生学习方式,而且对其思想道德及“三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对于大学生德育培养来说,网络时代的发展是把双刃剑,高校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网络情境中的“路西法效应”的危害,通过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及健全高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探索大学生网络德育培养新路径,总结网络媒介下大学生德育培养工作规律,有效避免或减弱网络路西法效应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负面影响,在实践中勇于开辟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不断开创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培养信息时代下具有较高德育素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M].北京:三联书店,2010.

[3]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张鸿燕.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冯昊宇.网络环境中是否存在路西法效应?[J].长沙大学学报,2012(01).

[6]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柴阳丽.Web2.0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东南传播,2009(9):89-91.

[8]刘喜全,吴海飞.从“路西法效应”看班主任角色[J].中国德育,2010(11):81-82.

[9]宋春香.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0]黄峥.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内涵新探[J].今传媒,2010(10):144-145.

[11]王健.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6(3):32-36.

[12]王彦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2):128-129.

网络优化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WiFi;网络指标;扫频;定点测试;路测

1.引言

随着WiFi网络的普及,从家庭、办公室到公众热点甚至整个城市,WiFi网络都有着非常普遍的使用。目前WiFi网络所采用的频率主要是开放的2.4G频段,家庭、商业都无需经过授权直接使用,加上可用频率的有限性,导致同一个热点存在多个相同频率的信号相互干扰等情况。如何监测WiFi网络性能的好坏,是建设、维护、优化网络的重要手段。一个网络性能的好坏,是通过其各项网络指标值进行表征的。对网络指标的研究监测对一个WiFi网络,特别是一个运营级别的WiFi网络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网络指标的监测从而判断网络性能的好坏,为平时网络维护提供重要的依据,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各种指标对网络进行优化。

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WiFi网络各项网络指标的监测,是建设以及维护一个运营级别WiFi网络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个好的监测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作者通过对WiFi网络指标的测试研究,利用Delphi平台开发一个WiFi网络指标路测软件,实现WiFi各项网络指标的自动采集功能,为WiFi网络建设的工程前期扫频、工程验收以及后期网络优化提供一个自动化路测解决方案及科学工具。

2.WiFi网络指标的介绍

一个WiFi网络性能的好坏,除了其无线侧的指标外,还与其上联的网络侧性能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针对其无线侧的网络指标进行研究。一般来讲,监测一个WiFi网络无线侧的性能主要主要监测以下几项指标:

(1)SSID-服务集标识符(网络标识符);

(2)信道Chanel(频点);

(3)接收功率强调RSSI(单位:dBm);

(4)信噪比SNR(因Windows系统开放的网卡API无法监测到SNR指标。故本软件通过监测连接质量LinkQuality代替SNR)。

以上四项网络指标决定了WiFi网络无线侧的网络标识及性能好坏。也是本软件在路测中主要监测的四项无线侧指标。

3.系统设计

3.1 系统主要设计思想

WiFi网络指标的路测软件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在移动测试的过程中,根据测试路径不停检测当前位置的各项网络指标值,然后在当前位置将指标值标识出来。标识时根据预先设定的指标代表颜色在路径上进行画点,从而实现路测打点的整个记录过程。

3.2 系统的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单机模式进行设计,用户界面采用Delphi进行开发,测试数据文件的保存及处理采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每个测试工程的测试数据生成一个独立的Access数据库文件,方便每个测试工程的独立管理以及后期报告的分析处理。

系统主要包括测试、报告处理两部分功能,两者结构如图1所示。

3.3 系统的数据流程及主要功能模块图

如图2所示,工程开始前先新建工程(用户填写一些工程的基本信息后,系统会根据相关的信息生成相应的数据库文件),然后导入路测的地图文件。

测试开始时,需要先定位当前位置(这里可以是手动定位也可以根据外置的GPS装置,根据实施获取的位置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定位,就是通过相应的算法将当前位置在地图上定位),然后通过无线网卡读取当前检测到的无线网络各项指标值,并保存到设定的数据库表格中,然后在地图上标识当前测试点的测试值(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色值改变测试点的颜色,也可以直接在测试点上添加关键指标值)。

每次处理完一个测试点的数据后,检查用户是否结束测试工作,如果没结束,则更新定位信息(手动定位以及GPS实时定位对应的算法不同),重新定位当前位置后,重新读取数据重复以上工作。如果用户要结束测试工作,则保存工程文件的数据。

后期的路测分析报告就从上述所保存的数据总提起相应的数据,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统计、生成图表等,按照指定的形式生成路测分析报告。

4.主要实现技术

4.1 地图定位

系统支持两种方式进行地图的定位:手动定位和GPS实时定位。由于WiFi的测试大部分在室内环境下进行,而室内环境无法接受到GPS信息,所以手动定位的方式比较常用,在室外场景的测试中,才用到GPS实时定位。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常用手动定位的设计思路。

路测是指测试设备的移动过程中,不停循环检测网络指标值,并按指定的路径记录下来的一个过程。在手动定位的过程中,只需用户设定测试起点、转折点以及终点位置(通过点击地图位置获取),系统就会把相邻两点之间的路径默认为直线路径进行定位,根据用户设定的采样频率进行定时采样打点。具体算法如下:

(1)定位始点位置,并将终点位置设为始点位置(两点相同)。

(2)按设定的频率检测无线网络指标值。

(3)将每次检测到的数据作为临时测试点数据临时保存。

(4)判断终点是否和始点位置一致,如果一致,则转到(2);如果不一致,继续往下。

1)将以保存的临时数据点,按直线路径,等距分布在始点与终点之间,并将临时数据点加上所分布的位置信息,保存为正式测试点数据。

2)将始点坐标设为终点坐标位置,为下一路段测试准备。

3)判断用户是否有结束测试工作的请求,如果没有,则转到(2);如果要结束,则往下。

4)保存所有正式测试点数据。

4.2 通过无线网卡读取WiFi网络指标值

本软件对无线网络指标值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笔记本电脑自带的无线网卡进行获取。由于不同笔记本终端的网卡不尽相同,故通过网卡的驱动程序进行监测无线信号的可操作性不大。本软件通过调用Windows系统的Native Wifi Reference API函数,实现对Windows系统中无线网卡的简易操作,包括对无线网络指标的获取。主要实现网络指标获取的代码如下:

4.3 通过预设的色值标识测试点

为使用户能简单、直观地判断测试指标值的好坏,软件对测试指标值进行色差标识。例如对RSSI指标的色值标识时,设定为如图3所示,将某一区间的指标值,设定为一个颜色显示。根据每个测试点的指标值显示为对应的颜色,在整个测试结果显示中,指标值好坏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下面是一段根据RSSI值获取预设颜色值的函数代码:

4.4 数据统计以及报告的生成

自动生成测试报告是软件的另一功能模块,主要是根据测试过程中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利用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功能,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设定的报表方式生成测试报告。例如对RSSI的指标测试,WiFi工程验收规范有一项为“指标要求: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接收信号电平≥-75dBm”。软件通过对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实现了如下的报表功能,简单明了的实现了验收指标的核对。图4为在某一热点测试的ChinaUnicom的网络覆盖RSSI指标的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