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辅导书(精选5篇)

  • 高中生辅导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 民办高校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局限 1.1辅导员工作深度不够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负担重,什么都在管,什么都在做,不可避免的陷入事务堆,疲于应付,极少进行学生工作的规律、经验总结、分析当代学生的特点、内在需求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在关心…

高中生辅导书(精选5篇)

高中生辅导书范文第1篇

0 引言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1 民办高校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局限

1.1辅导员工作深度不够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负担重,什么都在管,什么都在做,不可避免的陷入事务堆,疲于应付,极少进行学生工作的规律、经验总结、分析当代学生的特点、内在需求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在关心学生成长与发展方面也显得精力不足,又缺少高水平培训交流的机会,管理水平提升受限。

1.2辅导员育人势单力薄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一直把学生管理工作认定为是学生工作系统的事,辅导员的事,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教学与学生管理两张皮,育人力量分散,辅导员育人效果不明显。专职教师只教书,忽视育人,辅导员只育人,不参与教学,教学与学生管理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但不可否认的是,育人是系统工程,脱离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学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想法和接受能力,很难进行有效的专业和学业指导;脱离专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不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显得空洞又不实用。

1.3辅导员工作评价标准单一

民办高校把学生到课、课堂秩序、班级卫生、学生参加活动等情况作为评价辅导员能力和进行绩效考核的指标,浅表的标准导致辅导员工作追求暂时性效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求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应付检查,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注重完成任务而不注重学生成长,管理方法简单、粗糙且缺乏合理性。辅导员工作形成了以要求为主,以培养遵守纪律、听话、顺从的学生为方向,以完成学生管理部门的要求为最终目的,管理工作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1.4辅导员工作被动性强

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体制,学生工作缺乏延续性和目标指引,导致辅导员工作重复、无效劳动多,被动地为完成任务而工作,至于这些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是必要的、有益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是否能够改善的更合理却无人关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限制。

2 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功能定位

2.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2.1.1及时宣传、科学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承继着“中国梦”的强国复兴重任,他们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社会主义有坚定的信仰。为此,辅导员应具备敏锐的政治触角,积极主动的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并通过及时的宣传、科学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政治生活,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2.1.2注重思想交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三观”

“其实辅导员首先应该是教育者。 因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更直接、关系更密切。他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两课’教师影响更大”。作为学生亦师亦友的成长领路人,辅导员应把教育工作融会于日常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更多了解他们的想法、聆听他们的声音,并分享个人的想法和见解供学生参考和思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会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三观”。

2.1.3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向,做好校园维稳工作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是做好校园维稳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工作中,辅导员应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对每个学生的行为指标做出基本预期,并采取预见性的举措,把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向,还有助于有效处理已发事件。

2.2第二课堂的指导者与学生发展的服务者

2.2.1学生党建中心指导老师

过去学生党建工作都是通过“党委副书记――学生党支部――辅导员”联动运转,这样的传统模式过于沉闷、缺乏活力、不能深入群众。书院制模式的管理采用楼层管理模式,组建一条“党员发展在班级、管理在楼层、培养在支部”的独特发展路线。首先在班级选出推优对象,每一次的党员选拔、推优对象都以楼层为单位来管理,这种模式更活泼、更民主、更开放。基于这样特殊的背景,指导老师是专门为学生入党、党员发展、党员管理而服务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2.2团建中心指导老师

团建工作一直是高校传统体制下学生工作的重心,它功能多、作用大、辐射面广。在书院制模式下,团建工作范围缩小,功能定位更加具体化、专业化。负责团建工作的辅导员将团建中心打造成为书院各大中心的人事招聘、协调各大中心关系与事务、对书院学生进行各类团体培训、策划组建各类寒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定期组织书院学生骨干的领导力训练营等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2.2.3社区生活中心指导老师

“‘学院管智商,书院管情商’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达。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具有较高智商和较强专业能力的专门人才,还要成为社会适应性强、情商高的社会公民”。书院制模式的亮点和特色就是实现了学生生活园区的社区化,这不仅打破了原来的系和专业的界限,将学生工作的重心向宿舍转移,还将学生宿舍打造成第二课堂,延续了课堂教学。“宿舍是学生学习、交流思想、娱乐的地方,但也是学生出现争端的高发地”,要做好社区的管理工作,从创建寝室文化、举办社区活动、管理社区环境、提高社区服务等多个维度展开工作,需要专业化的专家型辅导员来实践。

2.2.4导师协调中心指导老师

导师制是书院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特色,如何管理好导师资源,协调好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配合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学习指导,需要高校辅导员转换自己的角色。在内部资源的分配上,辅导员要尽可能为每位学生找到适合的导师,并搭建好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平台。在外部资源的拓展上,辅导员需要多途径的去拓宽导师资源,打造一个校内外联动一体的导师团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要。

2.2.5科创中心指导老师

提倡学生自主科研,培育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是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实现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另一重要途径。作为科创中心的指导老师,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科研素质。辅导员还需要通过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热爱科研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并搭建施展科研能力的平台。

2.3科研课题研究者

2.3.1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承担科研课题的必要性

书院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书育人功能的重要实践者,这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书院制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大改革”,书院“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落到实处,就要求在书院中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教育资历、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

2.3.2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承担科研课题的优越性

辅导员既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生活的服务者,辅导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有着全面的把握,辅导员的工作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演绎。辅导员每天所处理的工作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都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命题,辅导员可将其转化为科研素材并开展深入探讨和学术研究,发挥独特的科研优越性。

3 书院制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转变

书院制的引入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理念、领域的突破和新的要求,民办高校辅导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准备和转变:

3.1为工作领域的拓宽做足理论知识储备

书院制模式的引入,辅导员工作领域得到延伸和拓宽,职责也更加丰富,这促使辅导员必须要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无论是思想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工作、职业规划、生活指导,都需要辅导员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应通过自我学习和参加相关培训,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的系统学习,便于指导学生工作实践。

3.2勇敢打破固有的工作思维和行为模式

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模式过分重视学校的制度化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管理方式强制性明显,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及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自我意识增强,固有的工作方式很难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成长。辅导员应不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当中,不再追求暂时性效果,应从要求学生、管住学生转变为借助工作任务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变为主动接受和适应。

3.3着眼于“育人”,在实践中思考和提升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见,辅导员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使我们忽视辅导员工作其实是以“育人”为目的的。因此,辅导员应思考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实践中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借助书院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的动力,把工作重点放到“育人”上来。

参考文献:

[1]和飞.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内涵与发展目标[J].肇庆学院学报.2013(01)

[2]李其勋,何新华.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来自香港“书院制”管理模式的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5)

[3]卢黎歌,陈晋.试论书院制管理模式与辅导员工作[J].高校辅导员.2011(02)

[4]钱诗靖.完全学分制条件下书院制辅导员工作研究[J].发展.2010(10)

[5]董研林,郭晓萍,于洋.论书院制建设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4)

[6]任新红,夏夏.从角色定位看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与美国高校对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7]张端鸿.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2005(05)

[8]卢黎歌,蒋鸿,赵金胜.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德育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课题来源:黑龙江财经学院

高中生辅导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书院制;辅导员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书院制模式得到了众多高职院校的青睐。

一、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

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并不是对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全否定,而是建立在其基础上,同时继承我国古代书院形式,借鉴西方高等院校的住宿学院形式所形成的一种能够满足我国高职院校实际要求的学生管理模式。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管理平台是学生宿舍,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并有效结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最终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对于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这样就可以将辅导员从各种繁重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服务上。此外,辅导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和专业知识,对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进行分工,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专业化。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是学生的导师,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的专业化培训,包括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以便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最终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应当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1.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学生越来越多的反感和抵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辅导员均存在苦于无法将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问题,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网络的普及,使得辅导员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传授给学生,切实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处理,将抽象的内容、概念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2.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一般情况下,辅导员需要管理的学生人数大约在250?300人,因此,要将教育内容统一起来对学生进行集中传授,就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社会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辅导员可以将教育资源上传到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让学生根据个人时间自主进行学习。此外,通过网络,还可以使学生、辅导员之间加强互动交流,讨论热点问题,这就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变成了主动参与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之后,辅导员就可以借鉴优秀的网络资源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不仅改变了以往静态、狭小的教育空间,更实现了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3.借助网络交流工具,开展动态管理。辅导员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交流工具,如微信、QQ等,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借助网络交流工具,不仅可以将工作通知等及时出去,也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实时沟通,避免了面对面谈话时学生的抗阻心理和紧张情绪。

4.充分发挥书院制育人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高职院校实行书院制育人模式,充分尊重学生,能更好地以学生为本进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能更好地明确分工、通专结合,密切师生关系。书院更重视文化建设,更能彰显学生个性。辅导员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奋发前进,努力提升自我,快速适应教育新形势,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充分发挥书院制育人模式的优势,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书院建设,让学生真正融入书院社区的学习生活中来,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传统模式中的优点并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辅导员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不仅要注重书院社区管理,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网络社区管理;不仅要充分发挥书院制育人模式的优势,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书院建设的积极性,最终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帮助的优秀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高中生辅导书范文第3篇

随着知识管理理论的日益丰富和知识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知识共享对组织的益处逐渐凸现出来。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1.1 知识共享的概念

知识共享属于知识管理中的一个分支。一些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为这个分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美国彼得・F・德鲁克和彼得・圣吉,前者强调了信息和知识作为组织资源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彼得・圣吉着重突出了对“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建设研究。Jae-Nam Lee认为知识共享是将知识从一个人、群体或组织转移或传播到另一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偏向于知识转移角度。魏江等人认为:知识共享的内涵就是指员工个人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电话、口头交谈和网络等)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的过程,偏向于由个人知识形成组织记忆的组织学习角度。对于知识共享,可分别从知识来源、知识转移、知识学习、知识交易、知识系统、知识类型转化等多种角度进行定义。

1.2 知识共享的作用

组织内知识共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2)促进组织的知识财富累积。(3)知识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的知识资源,使现有的知识得到最大的发挥效用。(4)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促进了知识价值的实现。但是,组织内的知识共享含有非契约性和不同个体心理动机等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可能会因此引起一些风险,因而有必要对组织内知识共享的风险问题及风险控制策略进行研究。

1.3 知识共享存在的风险及控制策略

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知识的独特属性,使得组织内知识共享过程受到由此引起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妨害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的有效性,最终危及组织安全,这就是知识共享风险。从组织内部角度观察知识共享风险,主要有组织文化风险、组织结构风险、评估与激励风险、共享系统风险、主管风险及泄密风险。针对以上的知识贡献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一是组织文化风险控制策略。二是组织结构风险控制策略。三是评估与激励风险。四是知识主管风险。

2 高校辅导员知识共享及管理策略分析

2.1 高等学校辅导员知识共享现状

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由校学生工作部和院系分管学生工作书记统一领导,院系分管学生工作书记是辅导员的直接领导。辅导员分配到各个教学院系办公。校党委副书记及校学生工作部在每个星期的书记例会统一布置学生工作,各院系辅导员学生工作直接由院系书记布置,对于事务性的学生工作则由校学生工作部分管科室安排。各院系辅导员到各个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办公,平常一起碰面进行工作讨论或工作接触的时间较少;各院系院长书记对学生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不同,各个院系学生工作也有比较大的差别。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交流只是局限在所在院系的办公室,对其他院系的学生情况也只能从院系书记例会中相互通报的学生工作进行了解,辅导员之间一起坐下来讨论时间更少。每个院系的学生专业不同,情况也有所不同,各院系学生工作之间缺乏及时了解,辅导员之间工作也缺乏沟通,分管学生工作领导注重当前的学生安全稳定状况,但并不在意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和知识共享。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普遍方法都是在书记例会上进行通报,或者由亲自处理事件的院系辅导员进行情况通报,并不会做太多的解释以及问题处理的方法和感受分享。辅导员之间网络联系方式有QQ群,可以在群内互相通报平常发生的学生事件、通知文件,但并不会过多讨论有关学生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做法及感受。在学生工作过程中,辅导员之间没有构建的统一的工作知识共享渠道,没有形成普遍的学生工作知识指南。

2.2 高校辅导员知识共享人群分析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群体主要是学校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相关的行政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因此在高校辅导员知识共享体系中,能够参与辅导员知识共享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高校辅导员的主管领导,包括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校学生工作部门部长,院系学生工作书记,这三者在学生工作中提出的管理思想是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贯彻落实的,因此辅导员与主管领导的知识共享必不可少。二是辅导员自身队伍,高校内不同院系辅导员之间工作中必须进行知识共享,讨论学生工作普遍性问题,才能及时协调沟通解决学生工作中的问题。三是高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实现高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与辅导员之间知识共享,才能实现高校具体学生工作的无缝链接。四是高校教师队伍,尤其是辅导员所带班级的专业导师,与专业导师进行学生工作知识交流共享,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五是学生队伍,特别是学生干部,生活中与学生的交流共享,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所想,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理解配合学校学生工作。

2.3 影响高校辅导员知识共享的因素

第一,高等学校自身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力度。高等学校主张招聘的辅导员队伍应来自不同的高校,促进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而在辅导员招聘进来后,并未对辅导员群体进行以本校学生工作内容的为主的业务培训,各个新入辅导员以自己在大学期间接触的学生工作理论作为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时许多高等院校校领导工作关注重点不是学生工作,或者没有学生工作这个关注点,更有甚者把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放在极其次要地位,认为只要保证好校园安全稳定及学生不出事就算完成学生工作。

第二,高等学校自身的学生工作队伍结构。在当今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结构中,上层为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党委副书记,中间为各院系书记、学生工作组长、学生工作部门的部长以及学工科室负责人员,下层是各院系负责具体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虽然从管理结构中实现了扁平式的结构管理,但全体辅导员下到各个院系办公室工作,学生工作部对辅导员具体管理比较少,由院系学生工作组长直接管理多。各院系政治辅导员在工作上基本上是以院系为主要立足点,再者各辅导员之间的学生群体专业不同,各院系辅导员觉得学生工作普遍性不强,辅导员之间工作共享参考性不强,处理事情及处理问题方式上各有主见而不参考更有效用的做法。同时许多高校分管院系学生工作的书记或组长并未担任过辅导员的工作,对学生工作经验欠缺,对下属辅导员的工作指导性不强,即使担任过学生工作的组长书记,但他们也未对辅导员的知识共享起大的指导作用。虽然现今许多高校的学生工作机构达到扁平式管理,在实际上,学生工作对于一个高等院校来说是大的工作,加强学生工作部(处)与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有助于开展知识共享工作。

第三,高等院校的辅导员评估奖励机制。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做法是对辅导员采取与普通行政人员的评估奖励机制,工资每月固定,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辅导员工作缺乏积极性,辅导员之间缺乏经验交流,更不用谈及辅导员之间知识共享的概念及知识共享的相应评估激励机制。在晋升机制上,院系学生工作书记或组长是辅导员晋升的重要途径,但当今高校许多院系学生工作书记并未担任过辅导员,严重打击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工作部领导对各个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却并不了解,对辅导员之间知识共享并不注重关心,评估激励辅导员工作缺乏依据。

第四,高等院校辅导员主管领导的学生工作理念。当今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是学生工作部领导关心学生工作成绩,但并不注重学生工作的过程,更不注重学生工作者之间的工作交流及经验共享,学生工作领导缺乏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估了解,缺乏对辅导员自身素质的评价,对辅导员之间知识共享不具备相应的概念,学生工作中只强调的是学生的稳定和各院系的学生工作成绩汇报。高校许多学生工作书记并未形成学生工作经验知识共享概念,不具备相应的措施来主抓学生工作知识共享方面。中层主管书记对上层主管领导负责,对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及工作知识需求共享缺乏实质性的调查研究,只是在出现问题了才翻翻积累的工作经验,研究工作措施。

2.4 辅导员知识共享建设措施

首先是加大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力度,高校领导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将学生工作队伍作为学校行政管理后备力量的培养摇篮,大力促进辅导员知识共享的文化体制建设,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精髓的融合,建立人人为学校学生工作出谋划策的工作思路。在科学评价考核辅导员学生工作基础上,给予辅导员的晋升途径,明确院系学生工作书记(副书记)必须从事过辅导员工作,同时针对辅导员知识共享工作,采用院系领导知识共享的做法,经常与辅导员交流学生工作知识及工作经验,促进辅导员个体的快速成长;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知识工作经验交流活动,通过辅导员知识共享形成完善的学生工作方法,学生工作做到稳定发展。

第二,完善学院的行政结构设置。向有利于辅导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发展,设置辅导员晋升渠道。以前有经验的辅导员往往不愿意共享自身的优势知识,而是借此来体现个体工作的优秀,把优势知识作为晋升的筹码。如果行政结构设置辅导员工作晋升途径,并参照知识共享,知识传授的方法,将知识共享作为晋升级别的评价方法,将大大推荐辅导员知识共享建设。

第三,建立合理规范的评估奖励机制。对辅导员工作量及工作成绩进行科学的评估考核,同时将辅导员知识共享量,知识共享应用价值作为辅导员工作评价和考核的一部分,对有效防范学生事件做出知识共享的辅导员给予特别的奖励。依据知识共享前后学生工作的成绩来给予适当的奖励,将有效促进辅导员知识共享工作开展。

第四,主管领导支持监督作用。没有领导的支持,工作就难于开展。学生辅导员知识共享需要主管领导的大力推进,主管领导主抓共享制度建设,只是定期一次的主管书记例会及工作汇报远远不够。需要建立相关学生工作专门课题的讨论会,如心理,生活,党团建设,学习等方面的学生工作会议制度,定时开展主题工作分享例会,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知识共享。同时在共享过程中,给予知识共享同志以奖励及肯定。同时,主管领导应大力拓展学生工作的校外培训,定期派遣辅导员参加校外学生工作课题的培训及与其他学校学生工作的交流,进而对知识开展研讨会进行知识共享。

高中生辅导书范文第4篇

一、“四证书”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

(1)教育部2004[16号]文件和2006[24号]文件中提出:辅导员的角色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根据辅导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及晋升方向,其角色定位除了上述双重身份外还可具体细分为:德育教师、学生的领导者、专业教师及行政人员的后备储蓄人员等。

根据“四证书”的能力要求,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可细分为:心理咨询顾问、职业指导顾问、社会工作者、管理者等角色。

(2)根据教育部的2006[24号]文件,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分项,事实上其作职责包含涉及学生的所有事务,与院校大部分职能部门有着直接的业务联系,而其职责实现的基本能力要求就是“四证书”。

二、“四证书”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存在问题

1.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所说的专业化特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然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准入门槛基本为本科,其专业背景多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同时过多的学生事务性工作,大大减少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科学研究。理论知识的匮乏,后期进修的不足,以及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耗费,使得辅导员身为教师这一知识性权威的角色在不断弱化,辅导员专业化的实现程度不高。

2.辅导员职业化能力弱,职业认同感低

“四证书”下的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根据其独有的角色定位,要求辅导到员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心理诊断技能、职业规划理论、社会服务理论及技能、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及技能。

然而,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准入时并不具备上述职业化能力,而大多院校也不重视辅导员后期培训;“职业高原”过早的出现,加强了自身职业倦怠感,同时它的外在形象也宛如毫无技术含量的高校农民工。

3.辅导员专家化实现度低

根据2010年广东十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新老交替频繁,从业年龄在22岁-29岁的占67.3% ;从事工作年限以5年以下为主,10年以上的仅占5.1%;而职称评定副教授以上为0。

“四证书”下的辅导员专家化的实现需要有学历的支撑、人生阅历的丰富、工作经验的积累、职称上的提升。而事实上是,由于体制管理上的缺陷及它自身规划上的目标缺失,大多数辅导员在从事五年工作后便流向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而遗留下来的极个别辅导员则出现了职业上的停滞,以至于“学生都是高材生,辅导员讲师过一生”。

三、“四证书”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发展实质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和形成。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与其职业性格、能力、技能、价值观有着莫大的关系。

1.完善职业性格,增强职业认同感

(1)高校辅导员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性格修养。人的性格无好坏之分,且性格无法改变。但针对于辅导员的岗位要求应极力发扬职业性格中积极面,改良职业性格中的消极面。适应岗位需求的良好职业性格是每个辅导员亟需重视的问题。

(2)增强职业认同感。研究表明,职业认同影响个体职业满意度、职业倦怠感与工作压力。目前大多数辅导员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或个人职业发展的中转站,晋升道路的不顺畅使其过早进入了“职业高原”期,一旦出现付出与收入不对等,职称、荣誉遭受不公就会出现职业倦怠,乃至于职业不认同。

2.培养职业兴趣

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上的六种分类,符合辅导员的职业兴趣类型为社会型。在对辅导员管理工作上可通过团体辅导、体验式教育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兴趣,增加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3.提升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辅导员呈现出“职业起点非专业化、工作管理专业化低、后期职业培训专业化不足、职称晋升缺乏专业基础”等特点。“四证书”下的辅导员职业规划不仅仅要求提高辅导员的准入机制,还要求准入后加强“四证书”能力体系的学习。

(1)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手册。辅导员应系统了解岗位需求,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并做好个人进修计划,系统的加强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理论学习。比起国家文件的解读学习,辅导员更需要书面上的指导。

(2)科学招聘,重视入职后培训。必须坚持“严格标准、精心挑选、优化结构”的招聘方针,坚持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坚持学校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教育部培训三级培训相结合,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比起严格把控入门关,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更需要注重职后培训。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最大保障

高中生辅导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辅;历程;课改;新政;趋势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32-02

一、教辅的定义与分类

教辅,即“教学辅导”的简称,是教学辅导类资料的总称,是指供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学习辅导、考试辅导等方面的图书。

教辅图书根据与教材配套的程度分为同步类教辅图书和非同步类教辅图书两大类别。根据形式不同,分为软教辅、硬教辅和数字教辅。所谓软教辅,大多以期刊、报纸形式,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主。硬教辅即常见的教辅图书,优势在于贴近考试,针对性强。数字教辅即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字、声、像相互支持为主要呈现特征,以有效互动满足人性化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数媒介质教辅。

二、中小学教辅的发展历程

中小学教辅图书相对于其他门类的图书历史并不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课改前和课改后。2001年是我国课改的重要一年,所有教材竞标出版引起了教育出版的变革。在教辅图书发展历程中,新课改无疑是教辅图书的分水岭。

(一)课改前的教辅图书出版

课改前的教辅出版按照时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档,即空白档,起步档和发展档。

1.教辅的空白档(1950~197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对中小学教材实行“一纲一本”的集中制管理,全国的中小学教材统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当时,教材都非常稀少,教辅图书几本不存在,连最基本的教辅概念也没有出现。

2.教辅的起步档(1980~1989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中央提倡中小学教材多样化,即全国一个教学大纲下多个教材版本,简称“一纲多本”。而作为教材重要补充的教辅材料也引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界、出版界的香饽饽。教辅材料从刚开始的铁笔蜡纸油印资料到教辅图书不断涌现,甚至出现少量有知名度的品牌教辅,比如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精编系列”丛书。

3.教辅的发展档(1990~200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计划生育成效显现,大部分学龄孩子家庭都一到两个小孩,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非常高,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自然就增大。在这种氛围下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拼孩子”上,教育的市场自然大大扩大,教辅图书也跟着大热起来。教辅图书诱人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让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和众多的教育机构和民营公司参与编写、出版和发行,这也推动了教辅图书高速发展。

(二)课改后的教辅图书出版

课改后,也就是2001年至今,是教辅图书出版的鼎盛时期。这个阶段可以从新政出台前和新政出台后来看。

1.新政出台前(2001~2010年)。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在42个省市实验区试行,关键是提倡素质教育。“课改”重点是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改后,教育部审查通过了22个学科共167种教材,供全国各地中小学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标多本”政策。教材大改,教辅也跟着大改。从2001年“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全国的教辅市场也经历了一场大换血,大发展。这一时期,教辅出版发行呈现以下特点。

(1)品种太多太杂,内容和质量良莠不齐。我国580多家出版社有90%以上的出版社出版各类教辅,有数千家文化公司参与教辅出版发行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教辅市场动销品种20多万种,销售实洋200亿~250亿。面对如此诱人的数字,各出版机构及众多民营公司使出浑身解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出版界和教育界上演了空前热闹的教辅乱象。这些海量教辅品种,80%以上属于同质化产品,这让老师、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教辅材料时茫然不知所措,也是教育资源、出版资源的严重浪费。品种过多会增加人们的选择成本,但它也是市场繁荣的一种表现,读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产品越多,竞争越充分,对读者越有利。

(2)定价高、折扣大、回扣多,行业链腐败严重。在教辅图书“限价令”颁布前,定价普遍存在偏高甚至虚高的现象。表面原因是政府部门对教辅图书定价缺少约束机制。深层原因是教辅图书在销售、选用过程中,给予中间环节的折扣大,回扣多,这就抬高了成本,最终转嫁到学生身上。教辅图书的高定价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由于有较大的利润空间采取高折扣、高回扣等销售手段,滋生了行业链上各环节的腐败,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及学生健康成长。

(3)多渠道发行,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辅市场乱象其中一个突出环节是销售与采购环节。在新政出台前,教辅销售通常有三种模式:大征订,小征订和市场零售。大征订是由教育系统和新华书店系统统一推荐征订,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小征订为学校、年级或班级团购,主要由当地民营书商联合学校或老师向学生推荐统一征订,有一定的强制性。市场零售是由读者到书店自由选购。

进入学校的教辅往往是多渠道供应的结果。这不光教辅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且严重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2.新政出台后(2011~至今)。为了解决教辅材料出版发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规范教辅市场,各有关部门在教辅材料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等多个环节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主要措施为出台了三项政策:一是教辅出版发行管理的政策。比如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新出政发〔2011〕12号)。二是教辅选用使用管理的政策。比如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的通知》(教基二〔2012〕1号)。三是教辅价格监督管理的政策。比如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975号)。以上三项措施的出台,对教辅的编写、出版、发行乃至整个教辅产业链影响很大。

三、新政出台后凸显内容质量

之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和文化公司不太注重内容质量和教辅品牌的打造,而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上下功夫,导致不少教辅图书粗制滥造、差错满篇、逻辑混乱。新政出台后,对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实行准入制度,净化了市场,保证了教辅质量。为了保证教辅图书质量,应该从作者、编辑、出版单位入手,严把产品制作源头关。

1.内容质量关键在作者。教辅图书的作者主要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出版社向作者约稿时,就应该从作者的资格、学历、教学经历、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严格审查。作者达到标准出版社才能向其约稿。

2.编校质量责任在编辑。不是有出版资格的编辑就能做好教辅编辑,教辅编辑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出版管理部门要求各具有教辅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中小学教辅材料编辑人员,应具有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30%,具有教育教学背景或师范专业的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30%。另外还要求担任某一学科的责任编辑必须是申报教辅出版资质时的相应学科申报编辑人员。这些都是出版管理部门为保证教辅质量出台的措施。作为教辅图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辅编辑人员还应该熟悉中小学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相应学科课标要求及课改方向,经常更新、提高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

3.整体质量把关在出版社。中小学教辅出版发行大多是各出版单位的香饽饽。虽然出版管理部门对出版单位进行了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管理,但为了取得更多学科的出版资质,大部分出版社是集全社编辑力量去取得,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有那么多编辑人员及相关配套软硬件。要提高整体教辅质量,还需出版社高度重视起来,从编、印、发各环节着手,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配备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加强软硬件的配套,树立教辅图书无小事的思想意识。

四、教辅品种今后的发展趋势

同步类教辅、专题类教辅、中考高考类教辅、试卷类教辅、参与操作性教辅、数字化教辅等类别各显神通,迎合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在竞争中求生存。

1.同步类教辅品种少而精。同步类教辅比重最大、选题重复、竞争恶性,书时效性很强,高风险、低回报。教辅新政出台后,同步类教辅品种大幅度下降,竞争主要集中在教材原创社和授权社之间,教辅品种将向品牌化和集中化方向发展,将出现不少精品。

2.专题类教辅发展势态良好。专题类教辅是对各学科重点知识、重点内容进行单独透彻地阐释。这类教辅图书生命力较强,销售周期长,受教材改动影响小,降低了运作风险。不少非授权社和文化公司进军这一领域,取得不错业绩。

3.中高考类教辅地方化趋势。从2000年开始,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不断增加,到目前已有16个省市自主命题。作为当前课改发展的一个成果,不少学科高考省命题,中考地市命题的现状,加剧了中高考类教辅图书地方化、特色化的趋势,任何一套考试类教辅图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再有。

4.试卷类教辅需要新思路。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当下,试卷类教辅材料是中小学教辅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试卷类教辅书大多迎合应试教育要求,与新课改理念背道而驰。随着课改和教育理念不断推进,试卷类教辅也需要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