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工作要点(精选5篇)

  • 传媒工作要点(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传媒工作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新闻媒介的传播与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新闻传媒工作在资金方面不能像过去一样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而是需要靠自身努力来获取业界运行、发展的资金与…

传媒工作要点(精选5篇)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新闻传媒工作进行管理,一方面应当对新闻传媒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还应当在管理的过程中融合传媒工作本身的规律、舆论机构的属性、市场运作的意义以及法律法规的规范进行管理工作。[1]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舆论监督与言论管理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新闻传媒的管理工作也需要结合新闻传媒工作职业道德的要求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其次还需要对新闻传媒工作的综合管理、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展开分析与探讨。[2]新闻传媒事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战线,应当从人民与社会的需求出发,传播正面的社会精神。本文从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媒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出发,进而对市场环境下的新闻传媒管理内容进行阐述,以求为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寻求一条适合的道路,

1.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媒管理工作的特点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新闻传媒工作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新闻媒介的传播与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新闻传媒工作在资金方面不能像过去一样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而是需要靠自身努力来获取业界运行、发展的资金与投资;另一方面,各大新闻传媒都在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从市场上获取一些支持自身发展、运行的资金,不过目前许多新闻传媒的管理者仍未从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特点中跳脱出来,对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规律不很熟悉。[3]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媒需要将意识形态与产业两种属性同时体现出来,管理者在二者之间取得一定平衡后,才能进一步促进新闻传媒业的发展。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闻传媒工作日趋复杂化,因此管理工作也会更加复杂。经济与文化自身的特点较为封闭,而传统的新闻传媒方式也较为单一,因此为了实现新闻传媒的规范化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以及创新制度来促进新闻传媒工作的发展与进步。[4]就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来看,更多国外的文化与观念渐渐进入我国人民的视野之中,近几年这种现象发生得更加频繁,发达国家对于我国的文化渗透现象渐渐深入,这一方面影响了我国人民的传统文化理念,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5]

人民对于不同的价值的接纳度渐渐加大,我国国民的价值观日渐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社会价值的改变使得目前我国的新闻传媒事业的管理工作也日渐复杂。[6]而在此环境与条件下进行新闻传媒工作的管理,需要增添新闻传媒的技术含量,为新闻传媒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传播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在我国新闻传媒界对于现代化的新闻传媒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加强对于传媒三大媒体的管理工作,同时也需要提高对于新兴的第四媒体的管理力度。在对第四传媒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考虑对于网络新闻、信息的鉴别与挑选工作,进而在新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加强对于网络安全的指导工作,避免出现网络犯罪行为。

2.市场环境下的新闻传媒管理内容

2.1新闻传媒自身的舆论属性以及机构特性

新闻传媒事业属于一种思想文化传播事业,新闻传媒工作的主导机构是一些舆论机构,因此加强对于新闻传媒工作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对于舆论监督的力度,同时也能够加强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有序发展。舆论传播媒体不仅需要充当社会思想的主要引导部门,同时也是社会舆论的集合主体,因此它的良好发展对于舆论的导向具有着重要的价值。舆论机构主要由物质媒介以及从事传媒舆论工作的人员构成,其中主要包含了新闻媒体、出版机构等等,因此在不同的体制内,根据不同的政治制度来设定新闻传媒机构的属性能够体现一国的意识形态的特质。[7]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过程中,新闻传媒工作不仅能够在人们之间形成一种固定的社会舆论,或者正面,或者负面,而且对于一些能够支配传媒传播权利的集体或个人而言,新闻传媒工作还具有一种充当舆论工具的性质,因此新闻传媒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若简单理解并进行管理,会对新闻传媒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

2.2新闻传媒管理工作的受众、舆论导向

借助于大众传媒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首先应当考虑舆论传播具有与社会组织之间不同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借助大众传媒来传播新闻信息,首先应当考虑到新闻传媒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其次还应该考虑新闻传媒社会舆论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等。而新闻传媒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不仅能够影响到某一个事件在人们面前呈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同时也会在社会公众的心理层面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舆论导向正确,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进而凝聚人心。而在错误导向的影响作用下,容易对社会公众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情况,进而影响到公众对于新闻传媒事业的理解。

2.3新闻传播事业下的舆论机构的属性

舆论机构需要对传播途径进行一定意义上的了解,通过首发舆论来对某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或事件进行传播,从受众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分析,同时也需要做到围绕着某一方面的内容对社会生活进行相关的导向工作。公众对于某一种社会生活设定好了先入之见,容易使得这个方面的舆论传播工作固化,失去思辨性与灵活性。同时,依照舆论机构对于新闻传媒工作进行管理,需要做好意识形态的规范工作。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新闻传媒工作都需要建立在对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利的基础上进行舆论传播工作,因此根据不同舆论机构的属性来对新闻传媒工作进行管理,首先应当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的位置。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高校宣传工作 转向 重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79-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媒体、流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断涌现,对传统信息传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新闻传播面对的外部生存环境和内在发展压力也不断增大。而且,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新闻传播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单一传播方式,而更加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强烈趋势,这就对高校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实施,高校宣传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对外树立形象、对内统一思想的重要载体和舆论阵地。在媒介融合的视域下,高校宣传工作必须不断更新思维、革新传播方式、提高人员素质,深入研究媒介融合的内涵和规律,不断丰富高校宣传工作的载体和平台,推动高校宣传工作实现顺利转向和完美重构。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和特征

“媒介融合”这一理论,是指随着信息媒介形式和种类的丰富发展,诸多媒介最终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是信息传播媒介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是传统媒体与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体现为如下特征:

(一)传播技术融合

媒介融合的一个明显标志性特征,就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发展。应该讲,促进媒介融合最终实现的首要因素,还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成熟发展,为新型媒介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媒体融合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可能。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人们不再满足于守着电视,不再满足于阅读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介,更多地通过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链接世界,这也就使媒介融合表现出鲜明的技术特征,呈现出多重传播技术的综合应用。

(二)传播文化融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的融合,还表现为多种文化、尤其是平民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传统传播媒介背景下,传播活动更多地体现为精英文化和高端文化,传播活动的焦点也更多地停留在社会的精英层面和先进人物,草根文化并不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各类媒介逐步融合,草根文化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普通人群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都成了新闻信息诞生的土壤,这使得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融合成为了一个显著特征。

(三)传播方式融合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也实现了融合发展。在传统媒介背景下,各大电视、纸媒是传播的主导,占据着主要阵地,对传播的内容、方式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受众处于完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无法实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大量自媒体的涌现,受众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进行主动传播,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很多新闻事件就是通过受众的自发传播,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

二、高校宣传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管理者对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随着外部发展环境和内在发展任务的变化,高校自身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竞争。虽然,大多数高校管理者能够重视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宣传工作的投入和关注力度,但是,与倾注在教学科研和就业指导上的精力、物力、人力和财力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显得重视程度不够。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虽然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但就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搞好高校宣传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甚至不乏有极少数高校管理者认为,宣传工作就是办办院报和宣传栏而已,办得好不好无关痛痒,对高校自身发展意义十分有限。这些认知上的问题,导致一些高校宣传硬件设施跟不上宣传工作需要,无法满足高校宣传工作的客观需求。加之,高校对宣传工作缺乏明确、有效的政策支持,常导致宣传工作的发展缺乏持久力,无法发挥其特效作用。

(二)高校宣传工作内容方式滞后

当前,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意识大多还处在传统媒体时代,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缺乏足够重视,对媒介融合的规律、特征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不够、分析不足,导致高校宣传工作方式滞后、创新不足,缺乏应有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号召力。一些高校对新兴媒介微博、微信等虽然实现了普及和应用,但是没有与宣传工作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宣传内容也与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脱节,主动传播的痕迹过重,无法引起高校在校生的关注和重视。一些高校的宣传工作对新媒介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看到自媒体在学生中大量普及而无动于衷,没有深入地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介去开展宣传工作。一些高校宣传工作虽然也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和新型传播环境有了一定认识,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但对新兴媒体和平台的建设、打造不到位,管理跟不上,内容存在滞后现象,没有密切关注高校学生的信息需求点,效果自然也不明显。

(三)高校宣传工作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高校宣传工作者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梯队打造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专业人才缺乏。很多高校的宣传工作者都是由院系的行政干事、辅导员兼任,一些专职的宣传工作者也并不是专业新闻科班出身,他们虽然对宣传工作充满热情,但是专业能力不足,认识不够,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发展缺乏有效的预见和推动。二是创新意识不高。当前,高校对宣传工作者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和奖励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工作者的工作激情、创新热情和改革豪情,导致工作干劲不足。一些宣传工作者满足于按部就班工作,缺乏创新的主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宣传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宣传工作的新路径

(一)更新思维,高校宣传工作要突出合作共享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重新确立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要转变传统媒体环境下“自说自话、自拉自唱”的工作方式,立足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诸多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与院系之间、社会媒体之间进行广范围、深维度的合作和共享,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资源共享。无论在何种媒介背景下,宣传工作都必须崇尚“内容为王”,因此,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资源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高校宣传工作要加强院系之间的配合,各个院系一旦发现好的新闻点和正面人物事迹等,要及时与校级宣传部门联系,力求最大限度地将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优秀新闻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二是媒体共享。高校宣传工作不仅要立足打造优秀的校级宣传工作平台和载体,更要注重创新工作方式,与优秀社会媒体进行深度合作,借助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社会媒介的丰富资源,不断打造以校园题材为内容的新闻节目,实现更好地借力发展。

(二)革新方式,高校宣传工作要突出受众参与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重新确立宣传模式和宣传渠道,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介背景下的单项传播已经不适合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已经不适合高校学生对宣传工作的新期待,因此,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突出受众参与,构建“人人都是新闻人、人人都是传播者”的传播格局。一是营造自发传播的良好氛围。高校宣传工作一定要善于发动学生的力量,要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立足微信、微博、QQ群等载体,在校园内开展主题征集活动,号召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在自发传播中发现好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点,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群众性和参与性。二是对自发传播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对于学生的自发传播行为,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分类取舍,疏堵结合,对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传播行为进行鼓励、扶持,而对那些传播负面信息的传播行为,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确保高校宣传工作健康发展。

(三)转变角色,高校宣传工作要突出专业能力

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加快,对高校宣传工作者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要加强高校宣传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热情高涨的宣传工作者队伍。一是要加强人才引进和选拔。针对当前高校宣传工作者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选拔,要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的新闻人才,充实到高校宣传工作队伍中,提高宣传工作队伍的深度和活力。可以面向学校内部,选拔一批有干劲、有能力、有素养的年轻人才,作为宣传工作队伍的后备军,增加宣传工作队伍的厚度。二是要加强人才激励和培养。要加强对现有宣传工作人才的培训力度,通过建立培训机制、校际合作、讲座论坛等方式,开拓宣传工作人才的视野,让宣传工作者不断接受前沿理论熏陶,增强工作能力。高校要制定出台一些必要的激励制度,在薪酬福利、晋升提拔等方面,对宣传工作者进行合理倾斜,进一步激发宣传工作者的干事热情。

(四)立足校园,高校宣传工作要凸显品牌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不能满足于自说自话,更应该紧密立足校园实际和学生的思想需求,紧密结合在校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诸多热点,实现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有效果的宣传。一是高校宣传工作必须要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高校宣传工作,提升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而发挥宣传工作良好的引领作用。二是高校宣传工作必须要实现品牌打造。立足现有的微信、微博等宣传载体和平台,可以针对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比较关心关注的话题,设置校级特色栏目等,也可以围绕一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等,鼓励学生们去参与、去关注,不断提高高校宣传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高校宣传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为复杂,问题更为突出。作为高校管理者和宣传工作者来讲,必须要直面困难和挑战,加强对媒介融合趋势的研究和分析,立足高校宣传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紧密结合高校在校生实际,不断突破现有的不足和问题,实现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宣传工作的成功转向和科学重构。

【参考文献】

[1]王锋,王猛.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探究和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02).

[2]郑丽香,翁李焱.媒体融合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拓展与创新[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01).

[3]刘林山.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环境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6).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要知道,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哪些特点。首先,是无边界化,即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其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还有一个质的不同,在于传播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多人,每个参与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控制权。再次,消费者摆脱了受众的角色,与媒体有了直接的互动。这意味着新媒体是大众向分众转变的一个过程,新媒体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每个参与者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

面对新媒体这些特性,如果传统媒体还在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成不变将当天的新闻事件等到第二天见报,将突发事件等到整点新闻广播、电视再报,那它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理念是行动的先驱者,决定着方向的正确与否。传统媒体工作者若抱残守缺,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就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博客和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出现,人人都可以是媒体“工作者”。因此,真正的媒体工作者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内容层面的竞争,而是融合内容、渠道、营销和运营的系统层面的竞争。所以,有必要在传统媒体工作者的头脑中,再灌输一个商人的理念。这里“商人”概念是针对受众市场需求的判断力而言,就是要知道我们的受众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他们的需要。这也就要求传统媒体工作者在对新闻的采编角度,编辑对节目的编排组合,把关人对重大事件的主导策划,要具有超常规的跳跃式思维。

人才是技术竞争核心,决定着多渠道是否畅通。新闻工作者在社会信息传递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外的微软、谷歌或雅虎,还是国内的腾讯、百度或新浪都是新技术的展现,技术和媒体相互驱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目前传统媒体工作者对其技术的掌握,远不如新媒体技术人员娴熟。这就要求前者必须打破行业界限,提高自我修养,多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并掌握新技术。

原创内容的制造深度,决定着基础能否夯实。传统媒体工作者因为过去的一些行业积累,还保留着一些自身的优势,原创内容的制造和深度,仍然是新媒体的快餐式报道不能替代的。我国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政治优势。在新媒体蓬勃发展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传统新闻工作者应当坚守本位,知己善为。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媒体;舆情;信息传播;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8-0010-05

舆情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舆情工作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与特定的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紧密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正不断涌现。近年来,“全媒体”(omnimedia,也称“新媒体”)一词逐渐浮出水面。它被用来指称一种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各种媒介手段(移动互联网、电脑、数字电视、无线通信网、手机等)为一体、立体地和全方位地表达传播内容的新的媒体形态。虽然这种媒体形态正处于成长期,但其发展态势十分强劲。有业内人士甚至称,人类实际上已进入“全媒体时代”。这种新的媒体形态逐步镶嵌于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关系中,不仅对社会公众的观念形成、价值诉求、认知协调、情感表达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正在改变着传统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模式。有鉴于此,站在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发展的高度,前瞻性地从理论上概括全媒体或新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有助于全面把握新形势下舆情工作的新特点,认识传统媒体运作及舆情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找到顺应媒体发展要求并符合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工作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一、全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

1.全媒体的性质。一般认为,全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它是一种媒体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包括无线通信网、移动终端设备(3G手机等)、物联网、云计算等。起初,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进一步获得新的技术支撑,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并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犄角之势。随后,各大媒体之间呈现相互借鉴、融合与扩张之势。随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一种基于互联网等新技术、促成各大媒体融合的新的整体运作方式或新媒体形态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依托新技术的微博、SNS、UGC等应用服务形态加入其中,从而构成了全媒体形成过程中的新亮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底,国内微博用户达2.5亿;有近半数的网民使用微博,比例达48.7%。总的来看,全媒体(新媒体)之“全”体现在多层次、全方位、跨媒介;其“新”体现在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它不仅已经或将要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融合,而且已经或将要实现公共媒体与自媒体问的融合。它所形成的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整体运作方式,所带来的是传播理念和传播机制的变革。

2.全媒体的特点。全媒体虽然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但它并不等于互联网,它在兼有互联网海量、自由、互动、去中心化、自组织等一般特性的同时,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融合性、跨域性、全程性、快捷性、离散性等。所谓融合性,是指它是各种信息(文件)载体(如文、图、声、光、电等),各种媒介手段(如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各种工作平台(如看、写、编、播、摄、录、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与运转等)的聚集与整合;所谓跨域性,是指信息(文件)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传输介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多个终端上呈现,这使得传统媒体间的形态和边界变得模糊起来;所谓全程性,是指信息传播过程的持续性和跨时空性;所谓快捷性,是指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甚至是瞬时性生成;所谓离散性,是指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和3G手机等先进媒体的介入,使得媒介信息主体趋于分散化以及信息传播受众日益“碎片化”。

3.全媒体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媒体的发展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所昭示的发展方向却不可逆转。其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异军突起。在汹涌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浪潮面前,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置身于外,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全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必然造就出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或传媒“航空母舰”。第二,微博成为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推手。由于微博所具有的强大整合功能,以及其“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未来全媒体发展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专家预言。微博的崛起将改变媒体的生态格局。第三,职业媒体人的作用更加突出。即有专业素养的职业媒体人及具有公共性质的媒介机构将发挥重要的引导和管控作用。第四,全媒体将更多地嵌入社会结构当中,对社会及其群体的互动式影响更为直接。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媒体”。

二、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生成与传播的新特点

任何时期,特定的舆情形态总是同特定的媒体形态紧密相关的:前者作为后者的内容而后者作为前者的载体;不仅如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它不仅以嵌入的方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正在改变着社会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使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1.易感性。如同一个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复杂系统(如气象系统)一样,舆情信息在其生成与扩散、与接收过程中,往往因受到一个微小的“扰动”(如一条新闻、一则爆料、一张图片、一个“段子”),就有可能酿成重大舆情热点事件,从而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热点舆情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以微博为例,业内人士指出,一条“微博”既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庞大系统的命运,它好比一个微小的“杠杆”,能够撬动一个行业,撬动一级政府组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2.不可控性。全媒体语境下,舆情信息传播没有固定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没有舆论集散地,没有固定的“关口”或“渠道”,传播渠道和终端分散,传播主体多元,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受众”。网民可以任意选择网络入口,可以进入任意网页浏览、发言,可以在任意位置点击“超链接”进行跳转,还可以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互动形式。无处不在的传播和互动形成了离散式的“去中心化”的舆论传播结构。同时,舆情信息呈海量增长,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且瞬息万变,人们很难从中确切把握舆情信息的类型、发生方式及走向。

3.复杂性。由于高新技术的介入,舆情信息的形成与传播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和书信传递,也不再局限于主流媒体的相对单一的机构与渠道当中。而是呈现在由大众媒体与个体媒介所构成的媒体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里,不仅隐匿着不同阶层的人群和个体,而且交织着各种利益、权力、欲望、目的和情感,常常使舆情的样态及趋势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同时,网络的无国界性、渗透性、弥漫性,为网上与网下、境外与境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提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这些,无疑加剧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4.弱导向性。在全媒体语境下,由于媒体间的融合,传统意义上单个媒体传播的空间限制被逐渐打破,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界限在不断地被模糊。例如,任何一个地方性小报,借助于电子版和网络传输,都可成为“全国性”的报纸。从受众角度来看,网络成为公众进入各种媒体(包括主流媒体)的重要通道。这样,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被分散到广大受众手中,而受众进入媒体的通道是有选择性的。这就使原本单向的媒体议程设置控制关系变成了公众议程的自我设置。在社会关系层面上,网民之间的无差别性,以及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对等性,使得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具有“大众性”或“草根性”特征。过去“沉默的大多数”现在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媒体、全媒体记者而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然,这些都将大大减弱舆情信息传播的导向。

三、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美国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说过,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改变着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舆情工作模式。当前,舆情工作正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1.舆情种类越来越多。在全媒体语境下,媒体化的介质无所不在。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就好像无处不在的“眼睛”和摄像机,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以一种新闻记者的眼光注视和记录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并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和诠释。就舆情内容而言,以往的舆情大多数只涉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而现在的舆情已突破了过去那种简单的利益诉求,触及到社会的多个领域,从国家大事到个人诉求,无所不包。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的统计,2010年至少有133起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涵盖物价、房价、社会保障、户籍改革、收入分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环境问题、食品安全、交通、动拆迁以及涉法涉警等10多个基本类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社会舆情类事件频频曝光的同时。诸如官员不当言行、企业家违法犯罪、名人涉案、学者造假、明星隐私外泄等个人舆情也暴露在公众面前。舆情事件,此伏彼起,往往一起事件引起的震荡还没有消退,另一起事件已经炒爆了网络。如此数量众多、纷繁复杂的舆情信息,已经并将继续给舆情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2.媒体的管控难度越来越大。研究表明,网络的出现减少了人们之间因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带来的阻隔,在舆论事件中往往形成对主流媒体权威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话语权的分置。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流通渠道迅速增多,公民使用媒体的权利增大,消息的门槛降低;另一方面,传播主体复杂且具有匿名性。导致网上舆论具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且缺乏权威性,不同政治见解和个人言论可能对舆论造成错误引导。其中,别有用心的人还会利用全媒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煽动民众不满情绪,恶意制造舆论事件。再者,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点击率和大量的广告投放,有的媒体不惜一切制造轰动效应,有的媒体甚至不顾后果地制造谣言,导致不严肃的、欠准确的乃至虚假的信息频频出现。另外,“网络打手”这种低端的网络营销方式也混迹于网络环境之中,不仅损害商业公平竞争环境,而且造成社会信息传播的紊乱。对此,如果舆情部门不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网络舆论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导致虚假信息流行、情绪化言论满天飞,进而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3.舆论的无序波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舆论情绪化、非理性化倾向严重。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人由于压力巨大而心态浮躁,时常把网络当成情绪发泄的场所,抱着“看戏不怕台高”的“看客”心理,不负责任地对网络信息进行“顶”或者“踩”,导致舆论越来越远离事情原貌,继而给社会制造紧张空气,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二是舆情容易失真。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查监管体系和问责机制,许多网络媒体只是一个信息平台,没有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审核。结果,一些不严谨、欠准确的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被歪曲和放大甚至演变成谣言,造成群体的盲从与冲动,最终引起社会恐慌。三是舆论容易产生群体极化效应。一旦受众就某一事件进行群体讨论,不管最初的观点正确与否都有可能被强化,致使原本温和的观点变得强硬,甚至走向极端。四是负面舆论具有极大的煽动力和破坏力。一些不良舆论,尤其是涉及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敏感问题的不良舆论,一旦处理不当,再经过网络的发酵和无序传播,很容易引发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良舆情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将直接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诱发动乱。

4.传统媒体应对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在处理方式上,在涉及政府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形象的突发事件方面,传统办法通常是对敏感网帖进行封、堵、删,或对网络舆情事件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冷处理”。在工作机制上,网络舆情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也就是倾向于在宏观管理制度和事后应对策略上做文章。现在看来,这些工作较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行政命令等手段而没有顾及舆情的网络特征。没有科学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作支撑,容易导致研判工作的本末倒置和舆情处置的被动状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往往是通过网络被迅速炒热和放大。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官员必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将与媒体对立转变为与媒体合作。

5.对舆情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中,四川会理因地方政府领导主动、及时地与网民沟通“悬浮照”事件而位居榜首,而江西抚州因为对媒体和网民关注的连环爆炸事件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而排名最后。类似排名给各地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敲响了警钟。它表明,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对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大致说来。舆情工作队伍至少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网络操作能力、独到的舆论引导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擅长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在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才能胜任诸如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发帖、跟帖、回复、撰写并发表网评文章等舆论引导和应对工作。

四、全媒体语境下舆情工作的新思路

当前,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总结概括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的作用,积极顺应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就一般工作思路来说,应当从更新观念、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改进方法、完善技术等五个方面入手:

1.确立与新媒体形态发展相适应的舆情工作新理念。首先,确立媒体与信息产业发展并重的理念。它要求我们从发展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角度认识新兴媒体,并从战略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认识和把握新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做到“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壮大媒体产业,才不会游离于世界信息技术和媒体产业发展的大门之外。其次,确立现代社会“治理”的理念。它要求改变传统主流媒体的“老大”心态以及媒体至上而下的行政等级架构,各种媒体以平等的姿态相互合作;承认公众网络媒体设置议程的客观性及其作用,并承认可控范围内“网络公民社会”的地位及其自治功能;最终由信息与管理的单向度的垂直管控结构逐渐向垂直性与扁平化并重的治理结构转变。再次,确立新闻宣传与反映民意相统一的理念。它要求在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的同时,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疑虑,切实做到“无舆情,不决策”。对于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来说,则应当切实履行职业要求,担当起舆论监督的重任。最后,确立以疏导为主、靠内容取胜的理念。它要求舆情引导工作主要依靠引导和疏导的方法,而不是过多强调至上而下的单方面“灌输”,更不能一味地对负面舆情实行封堵、管控。只有树立堵不如疏、盖不如开、敷衍不如诚恳、拖延不如及时、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预防等舆情理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才能科学合理地处置舆情信息和引导舆论。

2.消除不利于新媒体形态与舆情工作良性互动的体制。当前,这种体制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首先,在网络与媒体发展层面,由于全媒体涉及技术、产业、信息与安全、文化与新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其管理体制基本上仍表现为多部门、多行业的“条”、“块”分割。而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多头管理和权力过于分散、效率低下、过度竞争等弊端。例如,对内容的管理,电信技术和商业网站与文化部门的管理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当中因为“利益链”的存在,往往给色情、非法等内容留下了空隙。此外,由于管理与运营的过度行政化,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商业性网络组织和传媒集团难以形成,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难以真正对接。在媒体与舆情层面上,作为媒体传播内容的舆情也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难以形成舆情联动与整合的机制。例如在工信部门、部分文化事业机构(新闻、出版、文化市场)之间,“各自为阵”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有的是管理职能相互重叠而功能上又“泾渭分明”,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难以有效协调。在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层面上,舆情信息的采集、研判、预警和引导与舆情热点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常常是相互脱离的。舆情的处置和引导涉及到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突发舆情的防范及危机管理的能力问题,单纯的舆情监管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由于这两者的脱节,相关部门(如宣传部门)要么疲于“救火”,要么力不从心。对于这些体制性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制。

3.建立既充满活力又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在创新制度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围绕舆情工作的目标、重点和热点,激活系统要素的组合及有机构成,并以制度固化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工作流程及组织形式。当前,突出的是要转换舆情工作机制。包括舆情汇集、分析及报送机制,舆情传播与引导机制,舆情与通告机制,舆情反馈与监督机制,突发舆情事件的处置与应对机制,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等。就当前情况来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防范与应对机制的建立应当成为工作的重点。鉴于全媒体语境下舆情的不确定性、突发性以及不可控性,建立上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外,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过程中的信息通报与舆情沟通也十分重要。那种试图将公之于众的舆情事件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如当网民深究事件原因之时,做些表面的承诺与应付,而当事件似乎不再引起网民关注的时候,则采取使新闻“失踪”,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淡化处理,最终蒙混“过关”等陈旧做法,在全媒体时代是非常不可取的。

传媒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可行性路径

对中国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4年4月23日,部长刘奇葆出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此后,国内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媒体融洽,2014年作为“媒体融合元年”被写入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史。那么,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落实中央精神,转变宣传教育观念,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模式,以培养适应新媒体时展的创新人才,并进一步提升高校品牌塑造能力,就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新闻工作者着力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高校媒体融合时代的背景追溯

1.“媒体融合”定义和来源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而广义的“媒体融合”则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而且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2000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媒体综合集团成立坦帕新闻中心,将集团旗下的报纸、电视台和新闻网站集中在一起办公,被称为“媒体融合实验”,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国际媒体融合的标志性事件。与坦帕新闻中心的“人与平台”融合相比,“融合新闻”则是一种“新闻产品融合”,如获得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的《纽约时报》大制作《雪崩》,就是由两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主创的《华盛顿邮报》“TSA”报道(《头号美国机密》)以及英国《卫报》对“棱镜门”的报道[1]。

2.“媒体融合”是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的客观需求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显示:2014年全世界微信用户已达6亿,其中,中国国内用户达到5亿,微信公众账号保持每天8,000个的增长速度以及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中国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现有103家,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3亿。国外研究显示:如今一个人平均每天摸手机的次数大约是150次,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是38次,微博访问的比例超过70%。这一切都表明新媒体尤其是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媒体”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新媒体技术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而且已经深深影响普通公民的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中国已进入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应用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2]。近年来,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压力倍增,纷纷寻找改革转型的出路;同时,新兴媒体虽有技术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新闻“把关人”也经常遭到争议。上述应该是中国“媒体融合”概念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

3.“媒体融合”从学界业界研究上升为中央政府决策

中国的“媒体融合”起步较晚,早期的“媒体融合”多是媒介的整合,即是一种狭义的“媒体融合”。石艳红将早期的“媒体融合”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复制阶段、互动阶段及全媒体阶段[3]。应该说,中国“媒体融合”在2014年才进入真正的实质阶段,这一年,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传统媒体先后推出新闻客户端,光明日报社成立融媒体中心,上海报业集团成立澎湃新闻;新华社与北京大学,光明日报社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土豆优酷网、头条新闻等新兴媒体也是新招频出。2014年8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从而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推向高潮。随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从学界到业界,“媒体融合”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作为一项中央决策、一种业界共识贯穿整个新闻传播领域,“媒体融合”成为2014年度社会最新热词,社会各界和新闻界进入两情相悦的“蜜月期”。

高校媒体融合的现状分析

应该说,当前大多高校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普遍希望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能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从而抢占高校育人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为高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舆论环境。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融合还没有深刻的切身体会,对高校媒体融合发展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高校媒体融合路径扑朔迷离,高校媒体融合面临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的现状。

1.高校媒体融合缺乏顺应新媒体时展的机制保障

近20年来,国内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经历了侧重理论宣传向侧重新闻宣传的转变,大部分高校先后在党委宣传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新闻中心,以统筹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校园媒体。但事实上几乎所有高校的新闻中心和党委宣传部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并未因此增加人力或物力;同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校的校园媒体无论是校园电视台、广播台还是校报和新闻网,基本是处于一种松散的联合状态,各媒体之间无论是内容采集还是后期制作,基本上都在独立运行,这一方面使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本来有限的人员捉襟见肘,同时也使得高校成立新闻中心的初衷无法实现,新闻中心形同虚设、味如鸡肋,导致众多高校由于缺少必须的机制保障而陷入媒体融合困局。迫于人员、资金、制度等机制方面的压力,一些高校或被迫无视新媒体传播效果,或完全放弃新媒体传播平台;一些高校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或主动将校园媒体的管理权转移,或取消校园电视台或者校报等传统媒体;一些高校虽然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但却不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造成新媒体平台形同虚设,媒体融合发展前景堪忧。

2.高校媒体融合缺少谙熟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的专业人才

从技能需求来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从业人员大多是非新闻专业人才,与社会媒体相比,在新闻素养方面存在不足,加上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时代存在很大的不同,对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的新媒体使用熟练程度、传播技巧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专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当前高校管理者普遍对新媒体新闻传播规律重视不够、认识不深、研究不多,漠视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的不同,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办法做新闻传播工作。不少高校虽然开通了新媒体平台,但由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节奏不能与时俱进,不但反应迟钝,而且面孔僵硬,要么说空话、说套话,要么言之无物、言之无味,使得高校新媒体运行既不接地气,也没有人气,最后只能自娱自乐。

3.高校媒体融合具有社会媒体融合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

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高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具有媒体融合发展诸多天然优势。首先,高校不但拥有媒体融合所需要的高科技专家团队,而且拥有一大批谙熟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学生社团和爱好者,这可以给高校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其次,高校媒体没有经营压力,不必像社会媒体一样经常需要屈从于经济因素,可以完全按照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来整合学校和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有利于高校媒体实现无缝对接、真正融合,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优势;最后,高校媒体种类相对齐全,而且无论属于哪个职能部门,在高校都隶属于学校党政,管理相对集中,更有利于高校媒体根据媒体自身特点进行分众传播,具备非常大的管理优势。

高校媒体融合可行性路径探究

显然,中共中央在深化综合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媒体融合”绝非空穴来风,而是目光深远、意义重大。时至今日,笔者以为中国的“媒体融合”已不仅仅是一个只涉及新闻传播领域的概念,而是中央为了整合国际国内各种资源、抢占国际舆论阵地,统一国内各界人士认识,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动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大决策。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地,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大力推动高校媒体融合的探索和研究,以培养适应新媒体时展的创新人才。

1.转变传播观念,用“分享共赢”的互联网思维优化高校媒体管理运行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分享共赢”。首先,高校媒体要实现资源分享,互惠共赢。高校应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新媒体建设上,围绕新媒体传播特点打造高校媒体融合模式。其次,高校要加强和社会媒体之间的沟通联系,能用社会的、别人的技术要尽量用,不能关起门来搞融合。社会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他们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高校要善于搭建平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与社会媒体分享包括内容、技术、人员在内的各种资源。最后,高校要加强与上级部门、兄弟院校的互动和合作,新媒体传播是一种裂变式传播,集群效应在新媒体时代将愈加凸显,在上级部门、行业协会的统筹下,与兄弟院校实行同步互动,传播效果及影响力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2.转变管理理念,用 “融媒体”的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高校媒体机制建设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管理融合”。首先,应成立高校融媒体中心,改变原来校园媒体相对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策划、统一采集、分别制作的媒体融合管理模式。其次,要加强新闻宣传的制度建设和顶层设计,制定定期召开高校年度、季度、月度新闻宣传策划会的例会制度;综合上级部门、社会媒体、学校党政等多方面信息,一般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新闻宣传的重大选题,根据选题特点确定牵头负责的校园媒体和基本新闻宣传方案;在年度重大选题的基础上,每月月底由融媒体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一个月的新闻宣传策划方案;在年度和月度计划的基础上,每周一召开融媒体中心综合编前会,就本周新闻宣传工作的采集和编写以及后期制作进行具体分工。最后,要打破校园媒体的传统人员岗位设置现状,打造符合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全媒体新闻人才,采用采编一体、岗位轮换等方式,整合高校所有媒体资源,形成高校媒体融合人力资源合力。

3.转变制作方式,用“分众互动”的用户体验方式推动高校媒体内容生产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用户体验”。首先,表现为工作重点的转变,说过“用户在哪里,阵地就应该在哪里”,高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由于年轻而且熟知新媒体技术,对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比一般群体依赖程度更高。我们传播的东西对师生是不是有用,师生是不是喜欢看,应该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高校媒体,如广播台、电视台、校报、新闻网、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体在新闻策划上要有顶层设计,要各有侧重并注重先后,制作不同媒体风格特点的传播内容。其次,高校媒体融合发展要在提升新闻内容品质的基础上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传播内容是决定高校媒体融合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高校更要坚持出高品质、有内涵、吸引人的传播内容,而不能简单追求“眼球效应”而降低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最后,要考虑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要重视用户体验,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分众),生产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传播内容,而不能千人一面,更不能一厢情愿,要通过新媒体技术了解师生的客观需求,线上、线下频繁交流(互动),熟悉师生的阅读习惯,精确推送师生真正关心、真心喜欢的内容。

4.转变工作角色,用“外引内培”的资源整合手段提升高校媒体业务能力

高校媒体融合要强调“人才融合”。首先,高校媒体人才队伍的融合是高校媒体融合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高校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而且要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同时还要能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技巧。其次,高校媒体融合要突破人才瓶颈,就需要采用外引内培双重渠道:一方面,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加大人才引进的力量,高校宣传部门应该有别于其他职能部门或者党务部门,在机构设置或人员招聘时要尽量考虑新媒体传播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进行新媒体传播理论、传播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让现有人员从传统党务人员的角色尽快转型成兼具“新闻素养+新媒体技巧+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全媒体人才。最后,高校还可以通过挖掘学校的师生资源,特别应该利用新媒体新颖、时尚、互动的特点,鼓励和带动广大师生参与到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改变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为新媒体时代信息服务模式,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和价值观理念,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搭建各种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平台。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打通两个舆论场,真正起到“外塑品牌、内聚人心”的作用,高校管理者和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尊重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用“分享共赢”“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和“以人为本”“人才为先”的管理理念去推动高校媒体融合发展,让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接地气、有人气、显大气。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