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精选5篇)

  •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对文化常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增强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精选5篇)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文化常识

一、引言

对文化常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增强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文化常识作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语文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渗透,促使学生透彻了解民族精神,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困生人格的培养,促进学困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当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人格教育的缺失

纵观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可见,理论教育重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没有落实到位,使得人格教育缺失。2015年的高考全国卷出现对文化常识的考查的题型,而2016年教育部在《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明文指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受考试制度的影响,语文教师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教学,以期通过理论知识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素质教育的忽视和人格教育的缺失,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

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人格,需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普遍习惯重理论教学,“重讲授轻体验”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就会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形成不利影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学生――年轻一代真正深入体会,才能自然而然生出民族自豪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我们的民族以及文化。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的学生可能都记不全,更不知节气的由来,更难主动去了解它,认可它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现今,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兴起过洋节,如圣诞节、复活节……但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毫不关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教材利用度不高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课本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坚持应试思想,注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对课本教材利用度比较低。高中课时比较紧张,教师为了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压缩课堂教学,省下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快速学习课文内容,对于古代文言文仅以原文翻译、串讲、重点词解释等形式展开,对于现代文教学则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生仅仅理解课本教材呈现的内容,而且只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含义和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很容易忽略文化常识这个知识点,或是照本宣科一语带过,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着重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由于缺乏对课本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程度不深,学生认识不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乐趣,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形成了不利影响。同时,学生无法从文化常识中汲取营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基本途径

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诸多文化常识相关内容,例如丰富的优秀文化典籍,《史记》《汉书》《后汉书》《诗经》等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对文化常识进行渗透,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深入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素材

深入l掘高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中蕴藏着非常多的文化常识。例如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等。如果不注重学生的体验、领悟,学生停留于表面的认识,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不利于文化常识的真正渗透与传播。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常识进行深入剖析,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文化常识。以“北宋四大家”之一的苏轼的作品为例,选其作品《赤壁赋》展开讨论。这篇文章苏轼以独特的笔触,将其人生观娓娓道来,既包含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也包含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和忘情尘世的洒脱。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发掘汉语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出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人格健全的因素,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教学语文教学内容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优美的句子。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等,通过鉴赏这些富有画面感的句子,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学生在鉴赏审美时,还能够深刻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和学困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通过文化作品了解文化常识,还要求学生对其语言进行了解。例如《赤壁赋》一文先后呈现出了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这就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和魅力。所以,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常识,既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增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要求教师必须深层次发掘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文化常识的基本内涵,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文化环境和氛围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来。首先,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形成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由学生阅读包含人文精神的课外读物和语文教材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目标。挖掘《兰亭集序》《赤壁赋》中的干支纪年法,地支与十二生肖之间的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日历上也标有干支和生肖,这可加深学生对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的敬佩,加深民族自豪感。《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人定”是古时十二个时辰计时法中天色计时法,对应十二地支计时法。其次,通过学生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家庭学习态度,家长人格教育方式等,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常识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鸿门宴》中项羽高居尊位,在现实生活中宴请宾客,有主客的位置之分,有以老为尊。而在工作会议的安排当中,也有上司和下属位置之分。文化常识,古已有之,延续至今,无处不在。学习和积累文化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做有一个素质有文化的人。

(三)让学生自主尝试挖掘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必须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对文化常识的认识和理解,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理解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蕴藏的知识量比较多,而且都需要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考试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科举制之前如何选拔官员?”“科举制的名称”“古代节日习俗”等等,要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学生就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如“科举制之前通过察举、征辟和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古代节日习俗中春节要贴春联、燃鞭炮、挂年画、耍龙灯,元宵猜灯谜、吃元宵,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天文历法当中的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地支和十二生肖的关系,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等,如《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又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干支纪年法在现在还在使用。古代对人的称谓有多种情况,其中可称官名,如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也可几项兼称,如先称籍贯,再称姓、名,后称字,如《游褒禅山记》中的“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人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这与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原地区地理及太阳照射有关,被太阳照射为阳,反之则为阴。《游褒禅山记》中的“华阳洞”即在华山的南面。了解这些文化常识,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形成深刻的了解,学生自发将这些文化常识应用于写作中,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学生在写作中将苏轼《赤壁赋》中关于人生感悟的描写原句用于作文中,就可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实现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重要目标。所以,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形成充分的认识,通过对课本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布置写作任务,仔细检查学生写作情况,总结出学生语文知识常识性错误,同时有计划地向学生讲授文化常识,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常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文化常识学习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适当渗透文化常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加深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付娥,左君.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困生的发展――浅谈对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小学),2015(01):24.

[2]刘江.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数学“学困生”的人格矫治[J].中学教学参考,2011(10):67.

[3]穆占财.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语文水平――以威宁县保家中学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4]李祖惠.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培养策略[J].速读(中旬),2016(08):336.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想要学生能与外国人进行流利的交流,但是在现如今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常常以英语语法和单词为重,忽视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日常交际中的尴尬。如我们在英语课本上常讲到“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name?”学生见到外国人,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这些常在英语课本上出现的语句就会涌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运用这些语句交流,从而使外国人听到时感到很尴尬。这种尴尬是由于学生没有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缺失英语的文化意识造成的。

一、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有很多著作家通过作品阐述文化意识在语言中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语言文化影响着词义和语句的意思,如果没有这种语言文化意识,就会使这些语句缺乏真实的意思。

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推广,英语学科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意义被凸显出来。而且在《英语标准》中把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而英语的交际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的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这时高中生的特性,去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从而有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为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笔者认为对高中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分别是:

(一)英语书面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1.深挖英语教材

教材是学习一门课程的基础,因此教材中的设置较为齐全。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英语教材,意识到英语教材中存在的文化差别,挖掘深藏在英语教材中的文化意识,从而培养高中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如,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牛津版英语Unit3 Contemporary style,这一单元的主题是“fashion”,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一主题,对课本深挖各国的关于“fashion”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各国的之间关于“fashion”的差异。又如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牛津版英语Unit1 Sporting event,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单元,深挖Unit1 Sporting event这一单元中深藏的体育文化差异,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注重英语语言知识,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认识到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深藏在语言知识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单词的基本意思后,对这一单词词汇进行扩展,让学生了解隐藏在单词后的文化意识。如高中三年级牛津版英语Unit1 Endangered animals,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濒危动物,教师在向学生教这一单元时要先有意识地把主题扩充到全球范围内,让学生有一个明确地文化意识。

(二)英语口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现实的交流中,绝大部分就是由口语完成的。但现在我国学生的英语现状是只会认,不会说,是一种“哑巴英语”的存在。这一现状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但单纯的练习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英语之间的交流。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时,要有意识地在口语教授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1.着重英语词汇内涵,强化口语表达

英语词汇在英语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重要性不仅在英语书面上有所表F,还突出表现英语口语表达上。和我们的汉语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中国俗语,如果没有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则可能会发出疑问,即为什么要嫁给鸡和狗。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存在,他们可能与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性相似也可能相似,比如在中华文化中有“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与狗这一字相关的象征性意思,这里通常表达出的是贬义的意思,在英文中同样有狗的象征意思的词语,如“lucky dog”、“my old dog”等等,但在英语中表达的意思却是褒义。如果没有理解英语中这一层含义,还把他当成我们中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则就会在交流中造成误会,以至于双方出现尴尬的局面。又如Unit1 Endangered animals这一单元中的“bear”单词,教师在让学生了解生育这一意思后,还要扩展这一单词的其他意思,如动词意思承受,忍受,名词意思熊,并给学生讲解西方人使用这一单词时常用什么意思。

2.培养西方礼仪,了解文化差异

教师要先明白英语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实际交际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这一过程去帮助学生认识到真实存在的文化间的差异,理解各国间不同的礼仪风俗,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比如赞扬人的方式,我们中西间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如上文中“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但在中国用“狗”称赞别人则为不礼貌。又比如在中国我们称呼别人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外在的因素,即年龄、身份等会有同志、小朋友等等的叫法。但在西方人则相比我们要简单一些,很多时候都是直呼对方的姓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重视教学这一过程,并利用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三)英语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的培养

什么事非语言交际呢?简单说就是借助非语言形式在交际中传递信息。其实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也是较为重要的存在,如我们的身势学,就是我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美国是一个手势性很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手势,则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偏差。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借助一系列对话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的文化意识。

三、总结

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这门语言所掩藏的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注意到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从课堂出发,着重从词汇和语句的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策略应用

1. 文化意识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英语作为英语世界国家通用的一种重要语言,它同样承载了英语世界国家的文化传统,是英语世界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表现了其思维方式、社会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等方面的特质。不能够在英语世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去阅读理解英语文章,不能够熟知其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去运用英语来实现日常口语交际,高中学生学习和使用的英语只能冠以“中国式英语”之名,给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英语带来深层次的麻烦,将学生的长足发展,英语的深入学习引向困境,难于实现。

只有深入地学习英美文化才能够真正地将英语的学习统摄在英美文化的架构之下,才能够真正地进入英语语言的学习。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深入学习障碍,这种障碍不是出现在词汇和语法上的,恰恰是文化问题。如老生常谈的一些交际规则:英语世界的人在日常交际中,如果没有合适的话题,他们会以谈天气来消遣式的聊天,而中国人常常以是否吃饭为消遣式聊天的内容。英语世界的人会以为说话者要请对方吃饭,而实际上,说话者只是消遣式的聊天。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事实上,在高中生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并不是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抛弃本国传统文化而潜移默化地成为英美文化中的人,而是让学生处于一般教学工作者或者学者而言的“第三位置”。使学生进入“第三位置”,事实上,提升了学生面对两种不同文化的视角,在一定的高度俯视两种文化、把握两种文化。这样的视角,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深入认知本民族文化的特质为前提,同时,对英美文化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在这样的高度,去理解英语,去学习英语,去实践运用英语,从而使高中生所学英语成为一门有别于本民族语言的语言,而不是仅仅学习了英语这门语言的外衣而已。

2. 文化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对比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西方文化,对比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模式,每节课拿出一定时间关照文化导入教学。或让学生自由收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异同,或根据相应的课文来发掘。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完善教学中文化导入模式。

其二,根据节日差异,掌握文化内涵。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每逢节日,进行相应对比,制作节日对比表格,从节日进入文化教学,从文化教学中,体会不同语言世界的精神向往。深入语言的学习,探究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

其三,增强地道的西方口语表达,感知不同文化氛围。以英语世界人们日常生活口语为背景,增强日常生活的口语练习。在练习中,强调西方人如何使用纯正的英语。每节课堂教学中的口语表达练习,均可让学生自由组织口语情境对话小组。让学生自由运用口语对话。鼓励其他学生来纠正含有文化背景知识表达错误。教师注意在纠错中对比不同文化特质下的口语表达差异,导入相应的文化知识和内容。

2.2 利用多媒体影音技术,感受现实场景,提高文化感知力

多媒体教学以影音为核心形式,能够再现英语世界人们生活的状态,有效地给高中生提供了英语世界人们使用英语的情境。这些看得见听得到的内容,无疑能够让高中生对英语世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生活、思维模式、语言模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依据康德哲学对图式概念的阐释,在客观经验杂多足够丰富的前提下,人脑会将这些客观的杂多抽象成为一定的固定不变的图式。我们在语言学的领域来迁移这一思路,以便理解人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人脑的功能逐渐形成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进一步完成英语文化的导入。高中生在理解英语世界文化方面,得以有效提升,进而真正地进入有导向的英语学习。

2.3 词汇语句解读,探讨文化背景知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困境

在英语语言课程中实现文化教学,就是把语言和文化相结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将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逐渐实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英语词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为了走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教师可以从词汇教学入手。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词汇,掌握与该词汇相关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

例如,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很多英语单词及短语都有其来源和典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因此,学生对其含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的认识。如:H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句话蕴含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两个短语。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非常简单。但是,直译出来意思却相当不明确。第一句直译是:他可以依靠。第二句直译出来是:他不吃鱼但是他玩游戏。学生通过直译很难理解其含义。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短语相关的文化知识,如eat on fish是曾经英语伊丽莎白女皇时代,耶稣教徒为表示对英政府的忠诚,拒绝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鱼的习惯,因此eat on fish又表示“忠诚”的意思。而play the game表示“公平对待”“为人正直”的意思,与play pair是同义词。这时学生能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很忠诚且为人正直,值得依靠)。但是,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两个短语的意思,学生可能很容易忘记。而教师通过这种为学生讲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知识并且记忆深刻。

二、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阅读中蕴含着大量的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中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在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英语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到高中英语必修三Healthy eating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查阅相关的资料分析中西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英语课堂上做出总结等。通过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学内容的适当延伸,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并提升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教学生一些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如通过略读、跳读等提高阅读速度;通过关键词推断句子内容;通过主题句了解文章大意等。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另外,除课文阅读外,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在口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可以自由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而部分高中学校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很少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中国式英语。这是因为学生不了解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为学生渗透中西方语言的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语文文化中存在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在西方,人们见面常常是谈论天气或是简单的问候,不会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而我国人在见面时,时常会打探个人的情况,如“去哪儿了?”“干什么去了?”等。又如,西方人会将职称、职业等放在姓氏的前面(Doctor Wang),而中国人习惯将职称、职业等放在姓氏后面(王医生)。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按照根深蒂固的中文思考方式去翻译、学习英语知识,进而造成中国式英语。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渗透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为走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困境,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时刻为学生渗透文化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学习中西文化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英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求知导刊,2016(5):47.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新的英语教学目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球村的背景下,语言的灵活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仅要掌握语言相关基础知识,同时更要活学活用,重点培养实际运用能力。想要得体的使用英语就离不开英语文化意识的积累。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内的教育模式仍然采取应试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独特性和高考的压力,高中英语教学只注重重点知识的掌握,单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注重文化风俗知识的培养。因为存在语言、地域文化差异,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准确的掌握英语国家实际的风土文化,这也导致在英语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不得体、不礼貌的情况[1]。

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说"英语方面的培养,教授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填鸭式英语教学。学生们机械的重复划重点,背知识点,参加考试这一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缺失

在现阶段,高中学校采取的教材看似是将英语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但是全世界使用英语的国家不在少数,每个国家的风俗文化也不尽相同,学生对英语教材中文化知识的理解通常与现实风俗文化相背离,在与外国友人沟通交流时经常出现看似得体其实失礼的行为。

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进度,许多英语教师基本遵循教学大纲来进行英语教学。英语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是一门课程,但它同时也是一门语言,家长教孩子说话也不是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的。之所以设置教学进度[2],是希望教师在这个可控范围内灵活教学,而不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去按部就班的教授课程,设立教学大纲也不是让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课堂上只讲重点知识,忽略教授学生文化常识。

(二)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化

为了应对国内应试教育模式,高中英语教师和高中学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手段上难免过于简单粗暴。例如,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英语教师在教授课程时重点讲述了单词的用法和语法,在各国英语实用的方面讲述的很少。对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学习英语就是背诵大量的单词和语法,做英语试卷,参加英语考试,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试卷中的英语阅读理解部分。

(三)高中英语教师自我文化意识浅薄

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都经历过自己的高中阶段,在学生时代没有重视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那么这些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常识就很薄弱,教授给学生的文化内容就很少[3]。大多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来源于他们的老师,而老师对文化意识重视与否也决定了学生对文化意识的观念。

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自我文化意识的浅薄不只是意识问题,更是历史遗留问题。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风俗文化的不重视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只是简单的讲述课程涉及的文化知识,并没有深层扩展文化知识的表述。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观念,合理运用教材

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观念可以引导文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文化知识涉及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方面,它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想要精通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常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文化知识的讲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文化知识的讲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4],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例如,在讲授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Unit6 Good manners时,可以通过对比英国人和美国人的餐桌礼仪、饮食习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好的礼仪是怎样的。

(二)打破传统观念,丰富英语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一个积极的、风俗文化氛围浓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主观能动的去掌握异国文化知识。

将多媒体运用到英语教学中,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视觉、听觉共同融合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在课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文化知识的资料,收看国外电视节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课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创建聊天群组,让学生在这个聊天群组里用英语沟通,交流一下最近看的英语电视剧或者英语电影。也可以提供一个英语文化话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根据自身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在学生结束讨论后,英语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活动评价,总结一下这次讨论活动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

为同学们提供英语读物,可以增加一些英语报刊的阅读。英语报刊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涵盖了一些旅游、体育方面的人文知识。教师可以在课下让学生自行阅读,在课上简单讲述一下报刊的文章摘要,然后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来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

教师在现阶段仍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改善教师英语文化知识的架构,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可以有效增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5]。确保英语教师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正确性是规范学生文化知识的前提。由此而知,英语教师首先要成一名英语文化知识的接受者,而后才能成为英语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高中学校可以为英语教师创建文化知识交流平台,让英语教师们在这个学习平台上交流异国文化。同时,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出国进修的机会,在异国体验真正的文化氛围,学习正确的文化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英语文化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贯穿了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在这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积少成多,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修养。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徜徉在西方先进文化的海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异国文化知识的兴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逊.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2(9):43-45.

[2]陈丽.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9):183-184.

[3]郑金秀.谈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17):4-5.

[4]马海燕.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探究[J].高考,2015(2):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