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秋冬会战总结(精选5篇)

  • 医院秋冬会战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保障准备。以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疫情为基线参考,提前做好救治场所、隔离场所、人员队伍、物资准备。一是完成发热门诊改造。XX县医院按“三区两通道”要求,发热门诊已全面完成改造,改造留观房屋14间,留观床位14张;15个基层医疗机…

医院秋冬会战总结(精选5篇)

医院秋冬会战总结范文第1篇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县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准备工作汇报如下:

一、压实疫情防控的“四方责任”。9月23日召开了XX县严防聚集性疫情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思维,做好长期作战准备。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印发了《XX县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各乡镇党委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家庭和个人自我防护责任等“四方责任”,不断排查防控漏洞,有效巩固防控重点,严格落实防控要求。

二、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保障准备。以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疫情为基线参考,提前做好救治场所、隔离场所、人员队伍、物资准备。一是完成发热门诊改造。XX县医院按“三区两通道”要求,发热门诊已全面完成改造,改造留观房屋14间,留观床位14张;15个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已完成改造。二是加强救治床位准备。XX县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医院床位总数 400 张,目前准备隔离床位6张。县中医医院作为后备定点医院正在加快进度建设,预计11月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准备救治床位200张,ICU床位10张。三是加强医务人员储备。目前储备呼吸科医务人员5人、感染疾病科 4人、传染病科5人、重症医学科5人、儿科5人,院感防控专职人员17人。四是加强医疗设备配备。目前储备有创呼吸机3台、无创呼吸机2台、心电监护仪10台、ICU多功能床10张、救护车19 辆(其中,负压救护车1辆)、负压担架3张。五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目前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储备一次性口罩13.5359万个,医用外科口罩7.9741万个,KN95口罩3529个,一次性防护服2133套,一次性鞋套2000双,护目镜和隔离面罩994个,84消毒液2550升,速干手消液600瓶,95%酒精137升,隔离衣1116件,负压担架2个电动喷雾器57个。各医疗单位按照满足30天用量储备医疗物资。

三、全面提升覆盖全域的核酸检测能力。开展核酸检测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最精准、最有效的手段。一是加快核酸实验室建设。县医院核酸实验室6月中旬已经投入使用,县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正在调试阶段,预计9月底投入使用。目前,“两个核酸实验室”共配备核酸提取仪2 台、PCR扩增仪2台(其中县医院48通道1台,县疾控中心96通道1台),生物安全柜2台。二是加快实验室检测人员储备。县医院核酸实验室配备6人,县疾控中心3名检测人员已到酒泉市疾控中心培训,其他人员计划9月30日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三是统筹调配核酸检测力量。县医院和县疾控中心在坚持“应检尽检”的基础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确保在5-7天内完成。

医院秋冬会战总结范文第2篇

目前的针灸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由于受现代医学的冲击,往往偏向和习惯于运用或单纯运用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和病理学知识来指导临床实践和解释针灸的作用原理,因而在临床中常常选取病变局部及其关联部位的腧穴或者是选取经验穴来治疗疾病,科研上常常借助于现代实验方法来研究针灸的作用机理,这种以现代医学“白箱理论”思维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和科研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发展,并为其科学性提供了部分证据,但同时又使针灸疗法这一古老的、极具中医特色的重要治疗手段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丧失了它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中的优势。本文试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阐述针灸医学在认识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和治疗疾病过程中所体现和运用的整体思想,旨在引起同仁对整体观念在针灸医学中的重要性给予重新重视和注意。

1何为中医整体观念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唯物论与辨证法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也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由此可见,中医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人体本身的统一性。意思是指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人是一个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所有组织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②人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中医所说的“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同时也包括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灵枢 邪客篇》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 岁露篇》亦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学认为,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正如《素问 宝命全形论》中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正如《素问 六节藏象论》中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但自然界的气候和地理变化又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四季之温热寒凉,土地之高下柔刚,日月之斗转星移,都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人体调节功能就会发生疾病。人与其外界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中医学中的“七情致病”学说认为,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及经济状况变迁等社会因素均可引发七情致病。

2中医整体观念

在针灸医学中的体现针灸医学中,常运用人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整体观念来对人体经络、腧穴等生理结构及其功能活动加以说明。例如《难经 奇经八脉篇》第二十七难中曰:“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经文借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来说明奇经八脉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和必然:人们在地面上设计水沟水渠,目的是为了通利水道,以备未时之需;人体亦然,在大自然是沟渠湖泊,在人体就是奇经八脉。又如古人在进行腧穴命名时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①借用自然界山水地貌而命名人体腧穴:如承山,近于外丘此当其下故曰承山;大陵:劳宫历掌骨有如历丘陵故曰大陵;其它类似腧穴命名还有四渎、外陵、外丘、支沟、阴谷等。②以天象、建筑物而命名:譬如,“天”指上部、“地”指下部,“宫”、“阙”居中,“廊”“窗”居两侧。地机穴因其脉自阴交而上,至此交过肝经之上,如经纬互综故名地机;上星穴因有如星之光上悬故名上星;其它类似腧穴命名还有璇玑、紫宫、玉堂、听宫、步廊、神门、气户、内庭等。将自然界水流比拟为人体气血而从功能特点上命名人体腧穴:如太渊,脉之会也,气之始此为渊海;血海,言其血所生之海也;涌泉,肾为水,此其泉之始达也;类似腧穴命名还有经渠、太溪等。

3中医整体观念对针灸临床的指导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建立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医门法律》在强调中医整体观念时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服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而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中医处方用药如此,针灸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的中医特色疗法亦不例外。

3 1取穴时强调人体经络脏腑之间的整体联系性由于人体本身各脏腑、形体和官窍之间生理相关、病理相联,因此治疗上就必须在注重局部的同时更应强调整体的调节。针灸医籍中所强调的“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知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及“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 五常政大论》)等,足以说明针灸治疗就是根据经络联系的整体性、通过对局部腧穴的刺激来调节全身机能状态从而发挥作用的。例如在具体临床中采用针灸治疗落枕时,有人认为因颈部有手三阳经所过,因此落枕这一局部病变与此三脉有关,临床治疗时除取颈部穴位局部治疗以外,还应当按疼痛部位循经选取手三阳经穴进行整体调整才能取得好的临床疗效。

3 2针灸方法应四时季节变化而变化中医治疗学中所强调的“因时制宜”,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自然界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结合机体的机能状态,从而采用适宜的防治方法的一种学术思想,也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防治原则。如《素问 疏五过论》记载:“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之阴阳,四时经纪”;《素问 八正神明论》也强调:治疗疾病时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季节变化对人体有一定影响。如《素问 四时刺逆从论》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冬气在骨髓。”《素问 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可见,季节气候不同,气血分布有别,疾病发生各异,针灸选穴与手法必须“因时制宜”,即所谓“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素问 诊要经终论》)。具体有如《灵枢 四时气》所云:“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府取之合;冬取诸井,必深以留之。”又如《素问 诊要经终论》所记载的“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等等即是。《难经》中也有关于随四季气候变化采用不同针刺手法的论述,如《难经 用针补泻篇》第七十难中分别论述了两类“因时制宜”针刺手法的原理:第一种是“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因春夏气候由温转热,阳气浮而上,人体之气亦渐趋于外,因此在应用针刺手法上,应当浅刺;秋冬气候由凉转寒,阳气沉而下,人体之气亦渐趋于内,因此在应用针刺手法上应当深刺。第二种是“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即在春夏季节,开始下针时要深刺,达阴气所在部位得气后,再将针提举,引出阴气上达阳分;在秋冬季节则反之,以送阳气深入阴分。现今临床延用的在三伏天用艾炷灸或穴位贴敷肺俞及大椎以防治冬季易发的哮喘等肺系疾病,实际上就是依据《灵枢 病传》:“病先发于肺……冬日入,夏日出”而设的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同样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整体思想。这种将人与自然界的节气联系起来整体考虑的“节气灸”,不仅从整体角度全面综合考虑机体的正邪关系,更考虑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特殊变化与人体阴阳气血的关系。

3 3地域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早在商朝就已认识到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至春秋战国时便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成书于春秋战国时的《周礼 大戴礼》云:“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指出土质的不同,人体体质存在“肥、大、细、美、丑”等差异。《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区域不同而六淫之邪则各有偏胜的记载,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素问 五运行大论》亦云:“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意思是说东方风气较盛,南方热邪较盛,西方易生燥邪,北方易生寒邪,中央则易生湿邪;地势高者寒气偏胜,地势低者热邪较盛。人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因而地域不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吴颢昕通过对中医巨著《黄帝内经》的分析和归纳总结认为,《黄帝内经》从人的体质、寿命、性格,以及病邪、病种等多方而详细讨论了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为“因地制宜”治疗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中记载了“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法:东方“其治宜贬石”,西方“其治宜毒药”,北方“其治宜炙”,中央“其治宜导引按跷”,南方“其治宜微针”,以及“西北之气,散之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等。

医院秋冬会战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归纳总结了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四时温病的证治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叶天士; 儿童; 四时温病

叶天士是清代初期杰出医学家,他出身医门世家,精于岐黄仲景之术,尤其是其所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为中医温病学的发展贡献卓越,并且在内儿科杂病治疗方面颇有建树。他所著的《临床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卷中对小儿四时温病的证治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其证治方药“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传”。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遵从此法,多有效验,故概括总结。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其病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叶氏提出的四时辨证观,是根据病变发生的不同季节性来分别采用不同的辨治原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中伤为病,当按时论治。”以四时之分来治温病,极大丰富了小儿温病的辨治论治体系。

1 春季温病

主要指春温与风温,叶氏认为二者虽然都属于春日温病,但临床辨治实有所不同。春温发病由冬令收藏未固,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生少阳所致。临床证候以邪郁内发,里热炽盛为特点,属伏邪温病之类,初期以里热证为主,以黄芩汤为主方,因其苦寒可以直折火势;风温系感受风热病邪起引起的,多发生于春季气候转暖之时,风温之邪为阳邪,侵袭人体多以肺为主,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治疗上以宣泄肺卫为主,邪热入里治以清泄里热,逆传心包治以清心开窍,深入营血投以清营凉血,后期肺卫阴伤则须滋养肺胃。叶氏以上诸多辨治原则为后期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例:男,11个月,20040409来诊,患儿1 d来高热不解,无汗流涕,咳嗽有痰,纳差,二便可,睡眠惊惕不安,舌质淡红,指纹青紫入气关。此患儿于春季感受风温之邪,风邪犯表,邪袭于肺,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见咳嗽、发热、头痛、流涕、口微渴,舌苔薄黄,指纹青紫。证属风热犯肺,咳嗽发热,热极且有生风之势。治宜辛凉宣解,佐以熄风为治。药用银花10 g,连翘6 g,荆芥5 g,薄荷3 g(后下),北杏6 g,栀子10 g,黄芩6 g,芦根10 g,牛蒡子5 g,桔梗6 g。小儿回春丹0.5 g,2次/d,服上药1剂热退,惟仍咳痰多,舌苔薄黄。表证渐解,余热未尽,拟前方加桑白皮10 g,地骨皮10 g,川贝3 g(冲服)等,又进3剂,症愈。叶氏云“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初因发热咳嗽,首用辛凉清肃上焦”,本例多为轻清宣透之品,以宣清肺卫之邪。

2 夏季温病

夏季温病即为暑温,叶氏提出“夏暑发自阳明”,说明暑温具有传变迅速,其性酷烈的特点,初期多见壮热、口渴、汗多等阳明气分热盛证候。又因为夏季湿气与热邪相合,故暑湿每多兼感,叶氏云“暑必兼感”,临床表现除暑热见证之外,并伴有胸痞、身重、苔腻等湿邪中阻症状。治疗上以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为一般原则。若暑盛阳明,热多烦渴,以白虎汤为主清暑泄热;若初病暑伤津气,用竹叶石膏汤或清肺轻剂;若暑热在气分日久不解而渐入营血方,则必用营血分药,稍佐清气热之品,即所谓“入营尤可透热转气”的治疗思想。

例:女,8岁,20040819初诊,主诉高热伴头痛2 d,患儿于前天中午突然发热、恶风、头痛,体温高达40℃,伴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自服退热药后无效,于今日上午来诊。现症见:壮热面赤,头痛以前额为甚,口温烦燥,恶心呕吐,胸闷不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体检:神志不清,颈项强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布氏征(±),血细胞分析:白细胞7.8×109/L,中性77%,淋巴22%。考虑本例患儿发病于盛夏暑季,超病急骤,高热,头痛,项强,烦燥不宁,符合小儿暑温的的证候特点,病机以暑温夹湿外侵,卫气同病为主,治疗上选用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之法,佐以生津之法,佐以解表化湿。方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40 g,知母15 g,银花30 g,连翘15 g,藿香10 g,佩兰6 g,葛根10 g,甘草6 g。服上药3剂后,热势渐减,头痛缓解,呕吐已止,惟腹胀,大便4 d未解,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有力。此属阳明里热仍实,予调胃承气汤以通腑泄热:生石膏40 g,玄参10 g,酒军6 g,芒硝4 g,银花15 g,连翘15 g。1剂后大便已通,腹胀消失,惟自觉口干乏力,不欲食,小便短少,舌红苔花剥,脉细数。治以养阴增液,益气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西洋参10 g,石斛10 g,麦冬10 g,玄参10 g,生地10 g,白芍15 g,荷梗15 g,知母10 g,炒麦芽15 g,甘草6 g。服药2剂后痊愈。此患儿以气分证为主,遵从叶氏之“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的原则酌情调理,灵活辨证,方领会其运用之精妙。

3 秋季温病

主要指秋燥,叶氏认为秋燥与风温,虽同有发热咳嗽等症,但由于所处时令不同,小儿体质也有差异,故临床特点亦有不同,秋燥一证津气受伤,干燥失润的见症比较突出,对温燥的治疗,叶氏提出“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慎勿用苦燥劫烁胃汗”,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三因治宜,辨证论治的整体观。

例:女,4岁,20041108来诊。其母代诉:患儿自3岁起每年逢秋冬季节即咳嗽之疾,咳以晨起及夜间为甚,干咳无痰,每次发病均持续近2个月,曾经多家医院诊治,未见异常体征,诊断为过敏性咳嗽,治疗上未取得理想效果。临床中仔细查视患儿,其咽、气管、肺部均未见异常体征,舌淡红,苔薄白。考虑到燥气当令,兼有风邪。故以清燥润肺,祛风止咳为治。方用桑杏汤:桑叶8 g,北杏6 g,沙参10 g,龙利叶8 g,甘草4 g,玉竹10 g,桔梗8 g,麦冬8 g,千层纸10 g,蚤休8 g,僵蚕6 g。3剂后再诊,咳嗽明显好转,上方去蚤休,加梨皮10 g,续服5剂,病告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4 冬季温病

冬季温病主要指冬寒,深秋及入冬之时,外感寒邪,伤及阳气致病。小儿肌表疏松,容易出汗,叶氏认为《伤寒论》之麻黄桂枝并不适合小儿,提出多用紫苏、防风、羌活之类,即使寒邪伤肺,也是“前杏枳桔之属”,对后世儿科医家诊治小儿冬季温病提供了指导原则。还必须指出的是,叶氏认为小儿肢冷汗战,呕吐自利,或身无热等症,属于寒邪直中脏腑,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特别指出的是:“小儿科太阴中寒最多,厥阴间有”,结合临床特点,丝丝入扣,体现叶氏特别注重病因和体质的诊治特点。

医院秋冬会战总结范文第4篇

——正方形性格和真实八十一难

陈宣章

六十二、反革命集团案

金院长排了医院红团头头的名单,重点确定是孟繁*。红团的其他军人,许多被列入第一次“清洗”名单:主要手段就是转业,理由是丈夫在地方工作。而王淑*这样的人却一直留用,甚至“革总”的女军人反而把地方工作的丈夫从外地来随军,分给房子。

孟繁*这个人在被一群打手毒打时“英雄不屈”,当时另一个炊事员王*杰跪在地上叫“爷爷”磕头,而孟繁*被打倒后站直了再打倒。后来满面鲜血,就假死不动,乘打手停手之机,他突然跳起来逃进传染科大楼。

传染科大楼在解放前是个日本人的旅馆,建筑在山坡上。正面看是三层,底层是病号灶大伙房和仓库,锅炉房,炊事员大午休室。后面上坡是两层,三个门进,每个门有楼梯上三楼。二层、三层又是左中右三个单元都相通的。孟繁*逃进大楼到三楼,从护士办公室窗户跳出,藏在阳台上。打手们不熟悉大楼内结构,一个个房间搜。因为大多是传染病房,打手只是进每个病房、办公室看一下,没有搜到就以为孟繁*从别的门逃走了。孟繁*躲过一劫。

据说:孟繁*被金院长关起来审讯时,为了坦白从宽,“主动”交代了参加反革命集团并且担任“宰相”一事。金院长一听,意外收获,亲自出差去浙江。

海工搬迁时给医院留下一辆救护车,司机姓施,浙江战士,矮个小白脸。据金院长公布:此人自称受神仙指点,有本“天书”,不但有治国安邦的天条,还有神方吃了长命不老、百病不得。他先用神方骗人,再宣传“天下大乱后要天下大治”,要“改朝换代”,物色门徒。医院上到副院长,下到炊事员,许多人吃过他的神方。连一些老医生也受他骗,尤其是住集体宿舍的人,大多吃过他的神方。但是,只有野心勃勃的孟繁*被发展入神会,作了他的“宰相”。他自封“皇帝”。其他吃过神方的人对他的反动宣传不相信,也没当一回事。

这个“皇帝”曾经两次到我家攀老乡,宣传神方。我不相信神方,对他说:“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方。医学讲的是科学。”我还叫他利用服役当兵期间,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后复原回家当个干部。他就再也不来了。

金院长亲自押送施**到浙江,去落实“施孟反革命集团案”。施在农村发展的几个成员都被逮捕入狱。孟繁*定性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因主动交代揭发而宽大处理,不戴“反革命分子”帽子,在医院就地劳动改造。

金院长到浙江期间,发现当地做的粽绷床便宜、实惠,就带了几个师傅回医院做了一批粽绷床。因为他想扩大医院,想用粽绷床换医院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的单人铁床。当时医院里,他是一个人说了算。在全院大会上,他点名批判副院长吃神方,也经常指名批评不同意见。弄得院领导中谁也不说话,由他一个人去搞。

1976年医院整党,改选党委,除了与金院长(兼党委书记)搭伙的洪副政委外,其他党委委员终于有了发言的机会,都一致反对他的“一言堂”。金院长当场脑溢血,拉去陆军医院抢救(他不敢在本院抢救),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医院领导班子更新后,金立*柱着拐杖一瘸一瘸来医院看病,许多医生、护士对他吐口水,指着鼻子骂。我不知道孙尊*医生为什么也如此激烈,难道金立*也曾经整过他?有的医生拒绝给他看病。但是我认为,现在他是病人,作为医生怎么可以这样?

文革结束后,医院传达文件,“施孟反革命集团案”经浙江省法院重新审理核实,给予平反。所谓的“皇帝”、“宰相”等等都是逼供信的结果。但是,没有提及神方。

“施孟反革命集团案”虽然是孟繁*的个人行为,却“证明”了红团是被反革命分子“利用”、“操纵”。但是,大家心照不宣,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我庆幸,读马列还是有用。此事与我毫无关系。

六十三、劳动改造开始

1972年秋冬交界时,金院长说我没有下连队锻炼,就叫我烧一个冬天锅炉。北方冬季取暖,病房大楼是锅炉暖气,住家是煤炉烟囱取暖。

往年,内外科大楼锅炉由管匠杨德*烧,传染科大楼锅炉由管匠杨佳*烧。因为以医院大门为界,杨德*管东半院管道,杨佳*管西半院管道。烧暖气季节两个杨师傅各带一个临时工。这一年,我和温德*医生烧传染科的锅炉。内外科大楼锅炉仍然由工人烧,因为这个锅炉房离煤场、炉灰场近,而且没有上坡。

从11月初到3月底,每天工作3:30-9:30,15:30-21:30,没有休息日。上班后关上锅炉门,再从院外煤场拉两车煤卸在锅炉房内,每车1000斤,还有上坡。锅炉着起来后,定时加煤。每铁锨煤20多斤,要均匀扔进炉膛。等病人就寝或起床后出炉灰,压火。两车炉灰要拉到院外的炉灰场。我们每天两身臭汗,天天洗澡。洗的衣服晾在锅炉房,很快就干了。

我们俩整天穿个破工作棉袄,一点都看不出是医生。因为重体力劳动,饭量大增,医院把我俩定粮按战士标准发,但是粗粮比例就多了。干部定粮38斤,70%细粮;战士定粮45斤,50%细粮;在编职工定粮38斤,50%细粮。我在结婚前因为吃粗粮不习惯,得了胃溃疡,曾经胃出血住院。那时,单身干部吃食堂,与在编职工(后来又有了战士)混吃。食堂炊事员自己只吃细粮,还要偷细粮回家,所以三餐是二粗一细,或者是粗细混做(二米饭)。结婚后领粮证自己去粮店购买,妻子照顾我一直只吃细粮。这时只能加粗粮吃了。唯一的办法是苞米面里加黄豆面做“苞米饼子”,还能咽得下。

烧锅炉结束没有多久,我和温德*医生、内科陈允*医生去盘锦海军农场种水稻。陈允*医生文革中参加“革总”但表现不坚定。此人内向老实,话非常少。他是1947年兵,准备提升为内科主任。我们与战士一样干活:1。挖进水渠、出水渠。当时,地是冻土,十分坚硬。我胳膊力气小,只能用肚子顶铁锨把,结果引起痔疮而且并发便血,还影响了我一生。2。挑秧:从来没有挑怎么重的东西,把双肩压肿了。挑少了不够他们插的,就叫我去插秧。每两个人一组,用尼龙绳拉线,对插。战士都是农村兵,插得快,他在等我的时候可以直腰休息。我则永远没有休息。从天未亮到天黑,只有吃午饭时能在田里坐着。回到营地,白米饭、红烧肉(只有插秧的几天才吃)放在面前也不想吃。躺在地铺上爬不起来,腰像断了一样。以前吃大米饭从来不知道插秧的艰辛,所以从此我是米粒掉地,捡起来用水冲了吃掉。我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盘锦海军农场劳动期间,天天穿高筒水鞋。冻脚不说,地里的芦苇茬子常常扎穿水鞋底或水鞋帮,造成足部受伤。农场有胶水和工具,放工回来天天有人补水鞋。

陈允*有洁癖,曾经在医学院读书,自从读了《微生物学》,就得了“恐菌症”。回家开门要用手纸垫着,唯恐门把上细菌污染手,开门后把手纸扔掉。他生活上处处如此。

在盘锦海军农场时,一律是简易房、睡地铺。房内的取暖铁炉烧天然气,24小时不关。老百姓也家家如此。因为旁边就是盘锦油气田,天然气一律免费。火灾在盘锦是常事:天然气管道经常需要检修,广播通知大家关掉天然气。但是许多家里没有人,等到恢复供气时,房间里充满天然气。这种原始天然气无色无味,一旦遇到火星,那怕是电灯开关开灯,就是爆炸起火。我们下田劳动遇到此事,农场值班人员就一个个取暖铁炉检查,关闭阀门。

盘锦海军农场螃蟹多,黄鳝多,芦苇多。但是食堂人员不去抓,也不吃。我们抓来却无法吃。除了插秧的几天吃白米饭、红烧肉,平时只有粗粮和蔬菜,因为这是战士灶伙食。食堂散养的许多鸡、鸭、鹅,这是场部的财产。有些鸡跑到我们被窝边下蛋,也没有人管。战士就用漱口杯煮了吃。农场秋季割芦苇卖钱,比种水稻收益还要高。

盘锦海军农场原来是各部队战士提干、入党前的“锻炼”场所。像我和温德*这样“劳动改造”的是首次。农场场长说:“我们这里的共产党就是劳动党。谁劳动好,谁就入党。”这些战士都是各部队选上来的苗子。

在农场我结识了两个人,后来的叙事中还要提到。一个是旅顺基地大连供应站的政治干事夏康*,后来调到403医院升任政治处主任;一个是农场卫生所医生范忠*;后来调到旅顺基地卫生处任助理员。

夏康*与我谈得来,天南海北,马列毛著。有一天,他向我叹苦经:他在大连工作,人又长得帅,许多人给他介绍对象,都被江苏农村的老娘一票否决。老娘在农村给他找的对象已经留在家里一起过日子了,就逼他回家结婚。他没有办法,就结婚了。他妻子是农村妇女,长相较差,当然对他很好。结果老娘看见就不高兴了,说“媳妇就是伺候婆婆和传宗接代的”,对媳妇处处为难。他回部队后,婆媳关系一直不好,来信总是诉说此事。他在部队,鞭长莫及,就患了失眠、高血压。他问我怎么办?我说:“随军。分开了就没有矛盾了。随军后,部队会给她在大连安排工作。你在大连安家,老家用钱摆平。”他回大连就这样干,失眠、高血压也好了。后来他常去医院找我。我小姨子找对象时,还是他介绍的。

盘锦海军农场劳动结束,医院领导在全院大会上大肆表扬陈允*,说温德*也不错,说我还可以。可是,陈允*当主任的事却黄了,而是提拔“铁杆革总”袁生*医生当副主任。据说是因为“革总”的幕后军师说,陈允*业务技术不如袁生*。陈允*的确不行,但袁医生也不怎么的。1968年我胃出血住院时,他的妻子腹痛住院收在袁医生自己管的病房,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晚上我在办公室看报纸,袁医生就叫我看看他妻子的病历,征求我的看法。我说:“血、尿胰淀粉酶都正常,决不会是急性胰腺炎。不应只从内科病考虑。”我又不能去给她体查,就回自己病房了。当天晚上他的妻子就休克了,作为内科负责医生的袁生*竟不通过领导私自打电话到附近部队,招来一卡车战士作血源给他妻子输血(输血要血型交配试验,不是人人可以供血)。这时他才想到内出血请妇科医生会诊。妇科医生马上想到宫外孕,一问果然入院前曾经有三角形的蜕膜流出。这是宫外孕的明证。打开腹腔,全是鲜血。袁生*夫妻两个都是老医生,竟出如此洋相,他妻子差一点丢了生命。我同学邹森*因为业务上总是提不同看法被他排挤走的。

我们有些干部,搞生产不行,搞科研不行,搞管理不行,使用干部不行,但是整人有的是办法。他们自己出身劳动人民却轻视劳动,鄙视劳动,总是把“劳动”作为整人的手段,美其名曰:“改造世界观”。1975年我打报告申请转业,洪副政委在全院大会上说:“解放军是个毛泽东思想的革命大熔炉。陈宣章打报告申请转业,这怎么行呢?他是没有改造好的臭知识分子,我们就不批准。他什么时候改造好了,我们就什么时候批准他转业。”

一个政工干部,连“人的世界观改造是一辈子的事情”都不知道。一个人盖棺定论,哪里有世界观已经改造好的人。参加革命几十年,最后反革命的人还少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张国焘、向忠发、顾顺章这样的人。那些革命多年,后来腐败的干部还少吗?“权力不用,过期作废”,乘退休前大捞一把的干部还少吗?

毛泽东说得好:“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医院秋冬会战总结范文第5篇

这次全市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一是传达全省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夏防工作经验,二是落实省局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三是安排部署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秋冬季节全市清净无疫,努力实现全年畜牧业发展目标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要求。刚才,粟辉同志认真总结了夏防工作情况,对下一步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了春季和夏季的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刚刚结束的夏防工作中,面对我市50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迎难而上,扎实工作,通过抓好免疫、检疫、普查、监测、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地阻击了猪Ⅱ型链球菌病等动物重大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基本实现了清净无疫,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广大养殖农户的经济利益,增强了市场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6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止跌回升,8月全市活猪和猪肉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9%和5.0%,目前,活猪收购价格达到8.2-8.6元/公斤,外销边口肉的价格由上半年每吨8900元上涨到13200元。这些成绩是生猪市场持续低迷的困难情况下取得的,是在非常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市局,向全市畜牧兽医战线的同志们,特别是长期坚守在基层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和分析近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第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始终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现代畜牧业必须是可以被控制的,控制的重点首先在于对疫病的控制。疫情风险是畜牧业最大的风险,一旦发生疫情,就会严重威胁人的健康,严重影响消费者信心,给一个地区的生产和市场带来严重而持久的打击。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已经由生产性、技术性问题演变成为社会性、政治性问题,甚至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全局高度,树立起抓动物防疫工作,就是抓畜牧业发展、抓农民增收的观念,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常抓不懈。既要重视突发疫情的控制,更要重视平稳时期的预防;既要做好季节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建立长效防控机制。第二,免疫工作始终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环节。免疫工作的质量决定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成效。免疫不到位,防疫基础不牢,疫情就随时可能发生和蔓延。从我市的市情和畜牧业生产特点来看,一是饲养方式比较落后。虽然畜禽饲养量大,但养殖和生产水平较低,开放的饲养环境缺乏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生态环境多样。我市存在大量湿地、湖泊和野生鸟类,候鸟迁徙路线覆盖全市。自然疫源地较多,动物疫源分布广泛,畜禽疫病防不胜防。三是鲜活畜禽交易频繁。传统的鲜活动物产品消费习惯,导致大量活畜禽长途运输,疫情远距离传播的机会多。四是初级阶段的国情所致。如果对动物疫情采取单纯扑杀措施,不但养殖者难以承受,政府财力也难以承担。因此,狠抓免疫预防工作,把大量处于重大动物疫病风险中的易感动物变为非易感动物,是最符合当前我市实际、最低成本、最能弥补我们在消灭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方面不足的根本性措施。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深刻认识免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把全面免疫作为防控动物重大疫病的基本经验和关键措施来长期坚持。

在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已由季节性散发变为常年性多点发生,疫情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进入秋冬季以后,候鸟向南迁徙,家禽调运频繁,更易造成疫情的传入和暴发。二是口蹄疫防控压力日益增加,国内外疫情连续不断,内外夹击之势已经形成,如果防控不力,极有可能扩散蔓延。三是狂犬病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已经入秋,正是动物重大疫病的高发季节。四是多数地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尚未出台,改革不到位,特别是基层防疫体系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报酬不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今年的特大旱灾更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我们绝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情绪,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不能低估,对人感染动物疫病的危险性不能低估,对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不能低估。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和群防群治,扎扎实实地把秋冬季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的各项措施做在前头,落到实处。

二、加大防控力度,坚决把预防措施落到实处

这次秋季集中免疫工作时间在9至10月,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全市要立即行动起来,继续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重大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为重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组织工作,及早做好准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立即着手部署各项准备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搞好组织动员,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秋防工作不走过场、不留空白和死角。要及时落实防疫经费,储备疫苗、消毒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做到需用时调得出、送得到、用得上。认真组建防疫队伍,重点抓好基层特别是村级防疫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严防疫情传播。

(二)强化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质量。各地要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抓好秋季集中免疫工作。一是规范免疫操作,严格免疫程序,确保免疫质量。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人为传播疫情。二是建立免疫档案,对养殖户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根据免疫档案,对漏免或新补栏动物每月进行一次补免。三是加强免疫抗体监测,特别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的检测。存栏畜禽群体抗体达不到规定要求时,要尽快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地方,更要加大免疫力度,提高保护水平,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三)强化疫情监测,规范诊断程序。各地要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高监测密度和频率,扩大监测范围,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诊断程序和技术标准,及时确诊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置。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针对秋冬季禽流感的发病规律,加强对种禽场、蛋禽场、养殖小区、活禽市场及水网密集区、侯鸟密集活动区、边境地区和历史疫区的监测,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立即报告并采样送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要与卫生、林业、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犬只和野禽的监测防控工作。

(四)强化疫情报告,健全核查制度。各地要加强动物疫情测报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疫情测报站的功能。要注重发挥村级疫情观察员的作用,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和定点、定人、包片负责的疫情监测制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要加强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各类兽医实验室以及动物诊疗机构的管理,依法规范疫情报告制度,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情的举报和核查工作,对群众举报的疫情要及时组织核查,确保不漏掉一起疫情。对于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迟报重大动物疫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强化监管力度,保障肉品质量。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积极指导和帮助养殖小区、规模场(户)完善防疫设施,建立健全免疫、消毒、人员管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防控水平。要严格执行“四不一处理”制度,发现病死畜禽要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的监管,强化屠宰检疫工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认真抓好市场检疫监测、消毒以及疫情排查工作,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

(六)强化应急反应,提高处置能力。重大动物疫情来势猛、发展快。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作好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出现疫情就要迅速启动预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的原则,采取强制扑杀、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和强化疫情报告管理、强化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的“五强制、两强化”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要采取严格的扑疫措施,做到封锁要严,不留漏洞;扑杀要严,不留尾巴;销毁要严,不留后患;消毒要严,不留死角;紧急免疫要严,不留空白点。

三、主动协调汇报,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兽医卫生工作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畜牧兽医部门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各级领导要切实把兽医工作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位置,摆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始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加强兽医卫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作为主题,把健全兽医工作体系作为主线,把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作为重点,把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抓紧抓实。各区县畜牧局务必要认识机遇,抢抓机遇,积极推进。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已经出台方案的区县,要抓紧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未出台方案的地方,要主动汇报争取和沟通协调,尽快制定方案。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兽医卫生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机构办事,有能力办好事。

一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改革的重点。在整个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乡镇畜牧兽医站处于最基层、最关键的一环,所有防控措施都最终要由乡镇一级防疫体系落实下去。各地要从有利于畜牧业发展、有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利于应急机制建立的高度出发,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要按照经营与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基层畜牧兽医站改革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兽医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各地要积极推行官方兽医制度,现有兽医工作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并经资格认可、政府任命,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后,方可上岗。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积极稳妥地处置好人员分流工作。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分流。各地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聘用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要处理好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周密制定配套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安置和解决乡镇兽医分流人员,依法将其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要鼓励和引导分流人员领办、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

四是要积极争取防疫体系项目的支持。省畜牧食品局明确要求,兽医体制改革将与防疫体系项目挂钩。对没有实施改革或未出台改革方案的县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和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暂不申报安排。如果我们工作不到位,改革不落实,既不利于防控工作的开展,也将失去最近几年争取省和中央扶持的最佳机遇。希望各区县高度重视,力争在今年底之前务必完成此项工作。

四、抢抓市场机遇,努力实现畜牧业增收目标

今年,我市遭受了50年不遇的高温旱灾,大春粮食减产,农业损失惨重,农民增收形势严峻。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的要求。当前,全市旱情解除,畜产品价格明显回升,市场机遇凸现。全市畜牧兽医系统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生产的指导和引导,切实做好服务,努力搞活流通,确保今年畜牧业增收目标顺利实现。

一是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各级畜牧部门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抓好秋季畜牧业生产,确保农村“每户增养一头猪,每人增养五只禽(兔),户平畜牧业增收200元”。

二是抓住时机,适时补栏。近期,猪、禽等畜产品市场回暖,价格走好。各区县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农户以猪、禽、兔为重点,抓紧补栏,迎接元旦、春节市场需求高峰。同时要努力做好仔猪、禽(兔)苗的组织调剂工作,大力开展送仔猪、禽(兔)苗、草种、饲料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户发展畜牧业生产。我局决定将9月份定为“补栏月”。请各区县认真落实措施,积极开展“补栏月”活动。

三是科技下乡,助农增收。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继续实施好“畜牧科技人员助农增收计划”,以受灾区、受灾户为重点,带资金、带项目进村入户,定指标、定任务定点帮扶。各级畜牧系统的科技人员要深系户,送技术、做示范、跑市场,通过真心实意、脚踏实地的帮扶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帮扶对象人均增收8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