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精选5篇)

  • 国民经济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

国民经济学(精选5篇)

国民经济学范文第1篇

国民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一: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2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

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

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3)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

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和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5

2、国民收入核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赵峰;姬旭辉;冯志轩;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8-15

国民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充实和完善路径分析

摘要:引入能够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结构性矛盾会愈加凸显,乃至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国民经济管理;现实性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结构,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等,均与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设计直接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相应地改变发展战略,更新发展观念,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以符合新时展的要求。

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现实性

(一)社会问题的突出要求经济增长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

总体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包含有直接促进生产力进步的经济活动,又包含对生产力进步起间接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或曰非经济活动。前者主要指全部的物质生产、交换、分配、生产性消费以及所有与此有关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后者是指与物质生产只有间接联系和非物质的分配、交换和生活性消费活动,以及与经济活动在形式上全然无关的其他活动[2]。这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整体内容,当然也内含着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人类社会发展都要求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必须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是一种相辅相成和彼此依赖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经济活动是各项社会活动的源泉,社会发展总是依赖于经济发展;反过来看,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但同时,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又有自身特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取代。所以,二者之间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同步协调的,相反,社会活动同经济活动则往往保持着超前、同步或滞后的关系[2]。不管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时期,还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都可以看到二者协调与非协调关系的存在。

尽管理论上讲,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应该同步发展、协调运行,但现实中真正将二者很好地兼顾起来则是较为困难的,多数时间往往是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结果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历的道路来看,这种情况不乏其例。迟至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才日益意识到社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才把包括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相继召开了一系列涉及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首脑会议,如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年的开罗世界人口大会、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尤其是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定为此次会议的议题,尽管会议只是通过了没有约束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两个文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分歧也未因此完全消除,但是这次全球性的会议无疑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发展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重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诸多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化与转型。虽然我们在六五计划以后就将社会发展计划从原有的经济计划体系中划分出来,计划名称也由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但实际工作中仍未将其置于与经济计划同等重要的位置,人们的认识也未真正到位,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不明确、全面,措施更不得力,以至于我国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改变经济与社会相互脱节的现象,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社会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已成为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瓶颈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均离不开资源与环境的因素。资源是人类生产的重要载体,也是生产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可持续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要求经济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社会发展更要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并从环境的质量改善中得到进步。因此,从完整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共同构成了含义更加广泛和完整的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

与上述轻视社会发展的问题一样,长期以来,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样没有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不仅如此,甚至还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持所谓的高速度,这种增长实际建立在高耗能-低效率极端不平衡的基础上,使全球资源和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浪费和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环境噪音、气候变暖等,不仅使当前人类的现实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加剧了代际公平的矛盾。西方国家长期实施的发展战略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已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治理难的惨痛之路。这本是前车之鉴,应当汲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挤压下,众多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赶超型战略,国民经济发展多以极端追求高速度、高增长为目标,其结果是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也日益付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沉重代价,诱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经济结构仍旧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缺乏治理污染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问题困难重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曾通过环境道琼斯指数──生命地球指数①来反映环境破坏的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世纪,也是人类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世纪[2]。

人类为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忽视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反过来,环境污染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工业革命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以西方为代表的全球性工商业扩张活动热衷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很少有人认识到人类也只是自然的一体和组成部分,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与自然失衡的加剧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才促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迫切与重要,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现的前景和途径。9年后即1987年2月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才对人类发展及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并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用我们现在公认的表述就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见,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二是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要为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考虑。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已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它要求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游离于管理者的视野之外,必须把其纳入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我国长期以来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主要表现在以往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比例分配失调,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缺乏环保指标等的约束,使得诸如生产挣钱,环保花钱,经济上不去,环保搞得再好,也不能算政绩的竭泽而渔式的观点在地方发展中流行。结果是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十一五规划前,虽然也召开过数次全国性的环保大会,制定了若干个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或计划,但总的来说,落实效果非常不理想,一直到十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等指标都完成的较好,但唯独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未完成。近几年我国才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将其提到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并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指标,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严重滞后

人们一般把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急剧变革;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世界经济更趋于一体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的高变动率这两大基本特征。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如早期的威廉配第,后来的克拉克,近代的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且观点较为一致。但触及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学家则出现了较大分歧,以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总量增长比结构变化更为重要,后者是依附于前者的;而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则把结构变动的过程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认为结构比总量更重要,离开了结构分析,就无法解释总量为什么增长和如何增长[4]。

表面上看这种孰轻孰重的争论意义似乎不大,然而,这场争论的焦点绝非仅仅停留在国民经济的技术剖析层面或方法论意义上,其现实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启发我们必须从总量和结构的辩证关系和交替演进中来寻找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这自然便是与现代经济发展实践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有一个总量问题,但它又不仅如此,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人们就难以正确解释经济总量增长的原因和途径。因而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总量变化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第一,总量与结构本身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共同决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及质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依附的关系,其中总量是结构的基础,而结构则是总量扩大的必要条件。但是,二者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所以把总量与结构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般是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进行:一是由新增投资的边际推动所引起的结构变动;二是由传统产业的存量衰减而导致的结构变动。当一国结构变动以前一种方式为主时,宏观经济的总量变动与结构变动便出现不等的非对称性,且结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作用要大于总量变动的作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动基本上是以后一种方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调控的重心必须移到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上,否则,就会影响调控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技术创新对总量增长的作用只有通过结构的关联效应才能实现。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新的技术引进一般只能是在某个或某些产业发生,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之间同时平均分布。因而技术创新也总是首先在特定产业内部出现后,通过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向其他产业不断拓展,这样就会猛烈激发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如果一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小甚至产业链条断裂,那么就会使技术创新的扩散受阻,也就不可能对经济总量的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决不是像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政府可束之高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来进行调节,它实际上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变化的要求而自觉、主动地进行调控与管理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之中,否则就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进一步的发展。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当前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的反思,笔者认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对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现有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四个内容,仅充分就业目标部分反映了社会发展方面的状况,其他三个基本上都是反映经济方面的,这是造成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并逐步将其量化,以引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社会问题的高度重视。当然,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方面的,难以通过某一单项指标来反映,开始可以选用若干个指标来反映其主要方面,如国民受教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收入差距、国民享受医疗保障率、国民社会保障程度等。随着发展逐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计算国民幸福总值①来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以及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程度。

2.增加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如果说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涉及社会发展某些方面的指标(如充分就业)的话,那么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指标则基本上是空白,上至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所制定的目标,下至对各级政府的具体考核目标,均未考虑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环境保护程度,只重视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总规模的扩大,而并不关心取得这些成果背后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密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增加这方面的指标,可遵循先单项,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首先考虑采用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环境污染程度等指标,待条件成熟后,也可考虑用上述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所倡导的生命地球指数来衡量。只有加大对各级政府环保方面考核的力度,才能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3.引入能够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结构性矛盾会愈加凸显,乃至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正因如此,各国都把结构是否优化作为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和竞争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中仍只有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缺乏反映结构性变化的指标。对此,应增设此方面内容。经济结构的内容也很广泛,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可先考虑选用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反映区域结构变动的三大地带经济占全国经济比重来作为此方面的代表性指标,今后可视发展再进一步细化。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学范文第2篇

一、经济背景下国民投资率概述

在经济学领域中国民既是推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受到福利的对象,国民也可以是投资者,如购买股票就是一种投资行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对于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具有重要影响。国民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实也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标准。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直接反映了我国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改善。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国民投资率取得了很大进步,投资率的增长速度甚至都要超越了发达国家,同样直接反映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从经济发展速度上来看,要比绝大多数国家都要快速。在国民投资率过高的情况下,保持投资行为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重点研究的一项课题。国民投资率的上升,虽然能够反映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但是如果投资率过高是不合理的,对于国民消费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间接地影响到产业结构,带来一系列效应,也有认为国民投资率过高不会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带来不良效应,从中可以看出国民投资率要保持稳步的增长[1]。

针对国民投资率问题研究方面,没有达成对其认识上的共识,所以很难判断出在经济发展中过高的国民投资率所发挥的作用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讲,根据其基本规律,要从全面充分的角度考虑到投资成本,与所投入的成本前提下考虑是否能够盈利,获利的胜算有多大,从而进行合理优质化的投资。基于这点来讲,最为优质的投资并非是以高回报利润为前提标准。如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中,相应资源缺乏,经济资本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投资回报率很容易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中体现出来,这种效果的实现,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落后性,社会福利会在过高的国民投资前提下轻易获得,从长远利益上来看,未来的发展将会面临很多问题挑战,发展道路举步维艰。

二、我国经济国民投资率的现状

国民投资率过高是我国国民经济领域中显现出来的一个现状,针对其投资率的计算,需要有特定的数值进行计算。投资率的计算是以我国的固定资产为基础,每个月度中,公布经济固定资产过程中,这种计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单一地对规模项目的计算,不能真实反映出投资总量。通过借鉴资料数据为其计算分析提供参考,从计算分析中逐渐发现,我国国民投资率过高的事实浮出水面,投资率要比同是=发展中的国家,甚至是比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高出很多。相对于比较其他国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处于重要位置。当前中国的国民投资率过高,甚至是高于一些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但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国民投资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为此应采取常用的解决办法,将国民投资率纳入到一个标准的国民经济控制管理当中[2]。

三、国民投资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如果国民投资率充分与社会福利相融合,下降到社会福利最大的时期,将会到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国民投资率发展到这种程度,在中国人口稳定增长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会上升到8%-10%之间。再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结合中国当前科技发展实际水平等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国民投资率应该是有增无减,这与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事实有关,社会发展各领域都会需要各种投资,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保障。如果国民投资率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国内投资市场显得尤为不景气,社会经济实体由于缺乏发展中的成本,就会面临着艰难的发展境地,国家经济有些低迷,这时可能国家会吸引外资,国家势必会通过有效的措施开放政策,向外商提供福利,发展外向型经济,拉动内需很难得到保证,每次国民投资率的下降,国外投资就会占有大约10%的比例。如果能够对这部分实现向国内消费方向上转化,未来国民生产总值受到的影响较小,国内投资仅剩下5%上下时,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相应的下降。当国内生产要素显得越加重要,国民投资率发挥的作用有所下降,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国民投资率进行优化完善,国民投资率表现出不合理之处,对于社会福利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不良影响。当国民投资率不断上升的同时,会发挥出积极作用,为社会福利产生可观性,促进经济的良好循环性发展。

四、我国国民投资率发展走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与投资效率历史走势分析

按照分阶段来看,国民投资率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3次波动。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为第一个波动时期,一九八一年达到波谷,先是下降后上升,投资效率也是呈现这种变化趋势。在一九八六至一九九三年国民投资率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略微有些下降,在后期得到快速提升。第三个波动时期是一九九四年至二零一二年,波动周期长达八年之久,波动趋势较其它两个时期较明显,投资率在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零年持续下降,二零零一年至二零一二年间持续上升,在二零零九年以后打到一个小高峰,投资率一直维持将近50%的水平。

(二)2013年度投资率发展趋势分析

二零一三年前三个季度,国民投资率仍稳步提升,投资效率却是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第二、三季度投资率、投资效率继二零零九年之后达到最高值。从产业上来看,到第三季度为止,第二、三产业投资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第一产业也是与历史同期相比也得到了提高。从二零一三年前三季度上来看,从第四季度到次年,投资率将会有小幅度的提高,效率将会继续下滑[3]。

(三)国民投资率与国际比较分析

从产业上来说,我国在第二、三产业上的国民投资率持续上升,这表明我国的第二、三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加大了这两种产业的投资力度,这说明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决定了国民投资的方向。与国外相比,产业投资格局大致是相同的,都是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三产业相差不相上下,但是我国产业投资格局第一产业还是有些高,这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有着很大关系,要想解决第一产业的国民投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探索,第三产业是服务业,这个产业上的国民投资与国外相比,国外的第三产业投资要比我国高,说明我国是一个生产制造大国,未来我国将会在实现生产制造强国的目标基础上发展以服务转型为主的产业,向服务业上的投资转型是未来我国国民投资的重点。

五、国民投资率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分析

(一)理论模型

国民投资率的高低,对其进行判断要有参考标准,采用加总模型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各方面进行了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工业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对于我国国民投资率问题的分析上,应充分结合各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并采取合理的模型分析计算方法。

Ramsey模型是针对国民投资率分析最为常用的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分析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但是其模型鞍点解特性使得定量分析路径转化显得很复杂,令许多学者被局限于利用近似方法研究转换路径。数线性化的计算方法利用了泰勒公式,对于长期的经济动态研究精确度较差[4]。

(二)逆向积分分析

近十余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计算方法得以出现,计算速度越来越快,精确度越来越高,各种计算算法逐渐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当中,当经济学模型遇到不能得到精确解析解这种情况,数值模拟方法的使用可以获得近似解。逆向积分是一种非线性且具有鞍点解模型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借以标准数值法求解,通过离散化处理方式确保计算的精准程度。

结合上述可知,本文从五大方面对中国经济国民投资率的福利经济学分析展开了论述。国民投资率是在经济领域中重点研究的一项问题,国民投资率过高是经济发展中显现出来的现实问题。在福利经济学当中,社会福利是国民投资的标准目标。因此在对其研究当中,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做出投资市场预测,要对福利经济学与投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白重恩,张琼.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学,2014,10:3-30.

[2]郭庆旺,赵志耘.中国经济增长 三驾马车 失衡悖论[J].财经问题研究,2014,09:3-18.

国民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许多学者和教师转入国民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国内各高校也设立了国民经济学专业,但对国民经济学这个学科专业如何建设认识不一,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也很大。在国民经济学科建设持续升温的同时面临着国内学科分工不明确和专业同行不同语的尴尬,有的高校甚至还把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塞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内,使得国民经济学学科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

一、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来由

西方经济学者对国民经济一词用的较少,但对国民经济学一词则用的较多,最早使用该词是18世纪的意大利人奥特斯,当时是指研究一国国内经济现象的学问。其后在19世纪才出现许多以“国民经济学”命名或以其为主题的名著,主要集中于德国、奥地利,现有中译本文献中可以查到的有:1915年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津村秀松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14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傅克斯所著《国民经济学》、1938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狄尔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51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恩格斯所著《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958年翻译出版的奥地利学者门格尔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81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罗雪尔所著《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原著是1843年出版)、1962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卢森堡所著《国民经济学入门》(原著是1951年出版)、1970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李斯特所著《国民经济学体系》(原著是1841年出版)、1983年出版的瑞典学者维克塞尔所著《国民经济学讲义》(原著是1893年出版)和1987年出版的德国学者欧肯所著《国民经济学基础》(原著是1940年出版)。19世纪以前西方学者所说的国民经济学主要不是指国民经济的学科,而是指国家角度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异体,所以,这段时期的“国民经济学”与更早出现和更为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是两个并存的概念,阐述的内容和方法也大体一致,只是德国、瑞典和奥地利等国家习惯采用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在中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相对说来,国民经济学学科在新中国的早期发展与其在德国、奥地利、瑞典等国的发展并无直接联系,相反而与社会主义在前苏联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而国民经济计划则是以部门为基础,企业仅相当于生产车间。所以,中国 “国民经济学”这一学科定位客观上是受“苏联模式”影响的结果。

二、国民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

国民经济学是在中国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后形成的本土化经济学科。国民经济学的前身是国民经济计划学。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将整个社会视作一个“大工厂”的基础上,这种模式下的企业只是其中的一个车间或某个零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指令性计划无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相适应,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前苏联计划经济理论在全国率先创建国民经济计划学科,设立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和统计专业,并聘请前苏联计划专家布列耶夫给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讲授国民经济计划学。其后北京大学、辽宁大学等一些高等学校也相继开设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钟契夫教授等一批学者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国民经济计划学》教材,后被全国各高校广泛采用直至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李震中教授结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的深入,主编的《计划经济学》引领国民经济计划学科的学术水平达到历史巅峰。

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高等学校适应时展的要求,将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改为“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以顺应历史潮流。1982年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的学者编著了国内第一本《国民经济管理概论》教材。1986年辽宁大学在全国率先将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本科专业更名为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从而推动着这一学科的转型和发展。同年,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出版了《国民经济学(上下卷)》,并作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多次修订出版,为国民经济学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学科基础。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以及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转变,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市场取向使得许多高校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纷纷转行或下马,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使国民经济计划学科的方向得以彻底校正,本科专业国民经济计划更名国民经济管理,价格专业取消,生产力布局专业从学科内部分离出去。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归并和规范化改革时,正式将国民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第一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国民经济管理被列入教育部本科招生专业目录的编外专业,全国高校中只有7所院校获准继续招生;同时,研究生专业由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更名为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学科正式建立才14年,但在一些学科基础较好的地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标志性成果的有三套丛书系列:第一套是由全国7所保留了本科专业的院校教师集体编著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高等学校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主干教材》,全套共4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是:李华、刘瑞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2001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刘起运主编《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和模型》(2002年);赵丽芬、江勇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学》(2003年);杜肯堂主编《区域经济管理学》(2004年)。第二套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师联合部分院校教师集体编著的《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全套共8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是:刘瑞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2004年第1版,2010年第2版);金月琴、李健美主编《国民经济管理案例》(2004年);苏汝劼、夏明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概论》(2005年);刘瑞、武少俊、王玉清编著《社会发展中的宏观管理》(2005年);顾海兵编著《实用经济预警方法》(2005年);蒋选、杨万东、杨天宇主编《产业经济管理》(2006年);刘起运、夏明、张红霞编著《宏观经济数量分析》(2006年);茶洪旺、李健美主编《区域经济管理》(2006年)。第三套是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师集体编著的《国民经济学系列丛书》,全套共7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分别是:马树才主编《宏观经济数量分析》(2005年);陈瑾玫编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马树才等编著《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2005年);张今声等主编《国民经济规划学》(2005年);韩云虹等著《国民经济核算分析》(2005年);崔日明等主编《宏观经济调控与对外经济政策》(2005年);林木西等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2007年)。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一方面继承了国民经济计划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养分。

周期性的国家规划和计划管理工作并没有因为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而废止,而是相继发挥引导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宏观调控越来越热,使得一届届国民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因宽泛的知识层面、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给政府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地方将专业限制到二级学科的国民经济学作为继续引进的专门人才,作为极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经济学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广泛又特殊的价值,得到了政府教育部门的认同和支持。目前,教育部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四所高校建立了国民经济学部级重点学科,多数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也都选择省市内至少一所高校扶持其作为国民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全国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高等院校将近60个,博士点超过20个。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和内核

在国民经济学科建设持续升温的同时面临着国内学科分工不明确和专业同行不同语的尴尬,有的高校甚至还把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塞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内,使得国民经济学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使得有学者对于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国民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一回事,或认为国民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一回事,这些都要我们进一步弄清楚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内涵、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经济环节、经济层次、经济部门和经济地区构成的。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突出强调经济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突破了将国民经济局限于国家各经济部门的构成总称的限制,在内涵上大大扩展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经济环节;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经济;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通讯、文化、教育、科研等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国内不同经济区域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区域和国际性区域,较为全面而翔实地阐述了国民经济涵盖的内容。所以,国民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经济类专业,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与其他应用经济学科相比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和前瞻性等独特的学科特点。

国民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范围内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循环,各种生产和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与组合,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各个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所以,其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运行及管理的规律,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涉及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政府职能、宏观调控、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与计划等等。只有搞清楚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才能在科学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才能防止国民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被同化或边缘化的趋势,才能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昊.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顾海兵,齐心.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5.4.

[4]和云.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国民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人民币;汇率;德定

面对世界经济减速发展,欧美各国频频降息,如美联储进人2(x)1年后n次降息,使美国的短期利率由年初的6.5%降至1.75%,很多国家采取本币贬值的政策来促进出口,限制进口,以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但人民币汇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走势持续坚挺,并保持稳定。而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参加2田1 年《财富》全球论坛时表示,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减速发展,中国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广泛开辟国内市场,中国外汇储备将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

一、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两种观点

目前,面对国内经济增长减缓,外贸出口增长回落,加之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经济理论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其理由:一是亚洲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在30一50%之间,而亚洲国家同中国外贸出口的“碰头”产品率高达25%以上,若人民币不贬值,就会导致中国廉价劳动力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减弱,造成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如1998年中国出口仅增长0.5%。所以,只有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降低中国外贸出口产品的价格,把失去的优势找回来,才能达到促进外贸出口的目的;二是中国目前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严重,经济需要以增加出口来走出困境,而应用非汇率手段(如提高出口退税率)来扩大出口,虽然对出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出口越多退税越多,从而在目前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国家的财政收人就有可能减少,故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来促进出口并不是长久之计;另一方面,提高出口退税率本身就说明了人民币币值被高估。因此,人民币贬值是唯一出路;三是1998年中国的年贸易顺差达 437亿美元,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达456亿美元,但外汇储备却仅增加了50亿美元。这说明外汇流失严重,各方面对人民币信心不足,外商投资者普遍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因此便产生了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四是历史已经证明,货币贬值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必经之路,如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同样,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得强大、富裕之后,货币贬值也依然是它应付外部冲击,调节国内价格,纠正贸易逆差的一种“常规武器”,美国则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而理论界中的另一些经济学家,如复旦大学的谢百三同志,中国社科院杨帆同志等,则持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而且必须保持稳定。经过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我们认为,近期内,人民币应该维持币值的相对稳定。

国民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间信用;效应分析;对策选择

1 民间信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1)民间财富增加是根本。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论是生产企业或是劳动者个人积攒的“钱”都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劳动者自由支配其收人,使我国闲散游动资金规模数额巨大,形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源泉。只要这个源泉不断增大,民间信用融资的规模就必然增大,这是客观现实。

(2)所有制多元化是民间信用繁盛的一个原因。改革开放后,原来计划经济时几乎是单一的国营经济逐渐转为集体、个体、混合型、外资或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所共存共长,而且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同时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制,企业内部核算体制变小,部门自主权相对扩大,都增大了单位资金余缺差异的扩大和余缺调剂的机会,而这正是企业间能够相互融资的基础。

(3)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等方面原因,助推了民间融资的扩大。近几年来,城乡居民收人增长快,钱多了也不好办。存银行利率过低(实际是负利率),再加上利息税,一般人心里并不愿意存款,但家里又不能存放大量现金,因此就在达到满意的条件下借给他人而对于需要贷款的人来说,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条件、额度、审批手续、归还时间、担保抵押等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转向私人借贷筹资。客观上形成了有钱的并不想往银行存款,用钱的也不愿到银行借款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就是亲朋好友、哥们弟兄之间在利益均等条件下的余缺调剂,这种客观现实促成了民间信用融资的快速发展。

2 民间信用的社会经济效用分析

2.1 民间信用的正效应分析

(1)有利于缓解信贷资金的供需矛盾。国家金融部门由于受体制与政策的影响,信贷的投向,无论在总量、结构还是在服务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民间借贷有很很大的灵活性,能在金融缝隙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方式,特别是对农村商品推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也是货币信用经济。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均伴随着货币的运动及信用的支撑。由于这个过程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行踪轨迹,同时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促使物流和资金流在时空上和地域上产生较大的不对称性,从而需要用信用形式予以融通,才能使这个过程不间断地继续下去。其间,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等固然都是重要的信用形式,但这些信用形式都有自身的要求条件,且这些条件中有非经济性的苛刻因素,使部分需求者难以符合而形不成交易。在此情况下,民间信用融资总是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来。

(2)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是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来实现的,必须以资金流动为媒介,随着商品供需的变化,盈利的机会和程度也在不断的变化,必要的资金量是实现盈利机会的先决条件,但实现资金的分布和盈利机会的分布往往不相一致,两者的统一只有通过资金的流动,才能带动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资金流动在市场利率机制作用下进行的民间借贷市场对社会闲散资金具有极大的融资效应,有利于加速民间资金积累,从而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3)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最概括的一句话就是优胜劣汰。胜者必然是产品竞争力强,产销兴旺效益好,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好,而这种类型的产品和企业,也正是民间信用融资的最优对)象,促使优者更好发展。反之,产品和企业在市场上乏竞争力,就必然是失败者,对此民间信用也避而运之。这样的结果是促使高科技含量、低成本、高效益献产品和企业不断扩大,而高成本、低质量的产品和企业遭受淘汰,从而大面积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4)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金融业良性的生态环境,一般是经济结构合理,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法治意识浓厚,信用观念强.这种环境有利于金融业的生存发展,同样也有利于民间信用融资的发展。从逆向推理讲,现实中一个区域内民间信用融资发展势头好,规模大,也反证了这个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优越。“蜜蜂多的地方,必然是百花盛开”。由此,我们不能畏惧民间信用兴旺的区域,而应促其兴旺。

2.2 民间信用的负效用分析

(1)盲目发展效应。自发形成的民间借贷完全游离于国家信贷之外,不受国家信贷规模的约束,实际上是扩大了国家信贷的总规模;同时民间借贷在资金的投放结构上也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难以控制其资金投向,一些贷款用途不当效益不好或不符合宏观规划,容易导致经济管理秩序上的混乱。

(2)资金的分散效应。由于民间信用在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上都与银行具有明显的不同,民间借贷间接截流了大量当地银行信用社的资金来源,表现为国家银行和信用社争夺资金,甚至还直接转移了银行的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于高利贷,这就消弱了金融渠道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使货币资金支持生产流通的推动力作用受到限制。

(3)金融投机效应。民间借贷市场上存贷利差过大,借贷利率几倍甚至几十倍于银行借贷利率,甚至超过投资基础上的资金利润率,许多借款者带有投机心理,有的甚至于干脆借高利贷用于投机(炒汇、炒股、炒房等),一旦风险转化为损失就会倾家荡产。还有一些脱离实际运行的民间借贷活动,则完全被少数金融诈骗者所利用,演变为纯粹的金融投机行为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 发展民间信用的对策选择

通过以上对民间信用的分析,笔者认为,简单地对民间信用作出决断是不客观的,但从长远看,让民间信用自由发展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管理和改造。

(1)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活跃融资渠道。目前城镇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除国有商业银行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等为国企及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在金融业务开展方面,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信有卡业务及其他中间业务已基本形成了功能齐全的信用服务网络。转变经营观念,降农村贷款的“门槛”,解决好农村地区资金供求矛盾,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农民自己的银行。

(2)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担保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个人信用的记录,使公民的信用记录为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的加快,我国应尽快同世界接轨,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人一帐户制度,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要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担保机制,学习西方在个人信用方面的经验,成立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个人信用消费提供担保,转嫁个人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2]徐滇庆.金融改革在何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江曙霞.中国地下金融[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