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精选5篇)

  • 康复治疗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通过调查2013年至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情况,我们发现,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中,新增备案康复相关专业普通高等學校23所,按照2013年我国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提供数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

康复治疗学(精选5篇)

康复治疗学范文第1篇

康复医学教育,在发达国家已开展几十年并呈迅速发展趋势,但在我国仅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40年代,现代康复医学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设置康复医学专业,培养康复治疗师,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培训方面各国康复医疗水平都有所不同。英美等西方国家20世纪初就已开始了康复医学教育。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也在60年代开办康复医学教育,而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已远远落后。在美国,康复医学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规模较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事实上,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已形成医师、护士、治疗师培养三足鼎立的格局。我国自引进现代康复医学以来,康复医学事业发展迅速,康复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有关院校亦纷纷开设康复相关专业。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与此同时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的目标。2002年,开始编订本科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和出版统一教材。2004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明确界定了“医学相关类在专科层次上属高等职业教育范畴”。2006年,卫生部启动了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工作。由此,康复专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2]。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全国共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涉及2.6亿家庭人口,按照国际同行的估计,60%以上的残疾人需要康复,那么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就接近5000万;另外还有2亿多的慢性病患者。同时,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1.67亿,其中约有7000多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3]。但从“七五”以来,我国接受过康复治疗的人只有1000万。目前,我国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2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5000多人。东部沿海地区一、二级医院康复工作人员中毕业于康复医学专业的仅占5.8%,三级医院中仅占12.2%,其他均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中医等专业[4];西部地区康复专业工作人员中毕业于康复专业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2.4%[5]。调查显示[5-7]从事康复医学的工作人员中主要为中专生,占总数近乎一半;其次为大专生,约占1/3;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者占很少一部分;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更是凤毛麟角,仅占约5%。康复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就业市场巨大。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居民对于康复医疗、养生保健等医疗保健资源的需求。 

通过调查2013年至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情况,我们发现,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中,新增备案康复相关专业普通高等學校23所,按照2013年我国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提供数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仅占0.923%。2014年新增备案康复相关专业普通高等学校24所,占同年教育部提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的比例为0.949%。2015年未查及相关新增数据。新增/备案学位授予门类理学42个,教育学5个,修业年限均为四年。从地域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多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省份,如上海、广东、河北等省份。 

就目前我国康复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康复产业人才缺口仍较为严峻,对于康复医疗人才的培养有待国家进一步的投入。同时,对于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处于新生阶段,拥有很大的前景,充斥着大量的机遇。如何更好地、更全面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医疗发展需要的康复专业人才,需要教育者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康复教育、医疗体系的建设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国目前对于康复治疗师/医师体系建设还尚未完善,探索一个适合于当下社会需求、人民需求、医疗环境需求的康复医疗资源体系,需要更多的康复人奋不顾身,投入更多的热情。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业内有识人士去寻求解决之路,我们相信在通过医学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康复医疗事业会更上一台阶。 

参考文献: 

[1]陈立典.《康复医学基础》[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第4页 

[2]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06):6-10. 

[3]李建军.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01):1-4. 

[4]王小燕,谢涛,倪捷,等.福建省康复机构及人员现 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02):361. 

康复治疗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内容

近几年,康复医学发展迅速,为相关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教学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专业素水平与素质,各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大康、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 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1.1明确培养目标 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单位为康复或者有关的机构,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其职责主要是进行心理治疗、康复工程、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提高其身体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在培养人才时目标应当是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运用传统及现代的康复治疗操作技能,适应能力良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可以在各类各级的保健机构与康复医疗机构担任康复治疗工作的人才。

1.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和教师应致力于高级康复治疗人才从培养,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在设置课堂体系与教学内容时,要以各种康复训练方法与康复治疗技能为中心,同时也要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加强临床医学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具体而言,在设置课程时,除了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课程外,还要安排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心理学、药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职业基础课,针灸推拿治疗学、针灸推拿基础学、临床康复学、运动疗法学、言语治疗学、作业疗法学、康复评定学等职业技能课,社会康复学、营养与保健等职业选修课,公选课以及职业技能培训。

1.3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改革,现阶段,全国范围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还没有编制统一的教材,所以学校可根据该专业的人才标准、培养目标、岗位任务等明确教学要求与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并且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编写实验指导丛书与专业教材,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的育。

2 合理优化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就是为了选出最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过程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就是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认证、职业技能与学历教育三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PBL教学法、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和病案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该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教师要遵循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紧密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校应当以实训室为开展专业课教学的主要场所,认真修改真实康复医学病案,使其可作为标准化教学病案使用。教师在病案展示环节中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临床情境,向其讲授理论知识,并在临床情境中进行模拟,教师组织学生扮演患者或医护人员,展示出整个康复治疗过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且提高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展开教学。康复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学生除了要对传统医学知识加以了解,还要掌握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实时动态与发展情况。因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索和下载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要对传统的考试方法与考核制度加以改革,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除了笔试外,还要引入角色扮演、并按分析、口试等综合考核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首先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将实践性充分体现出来,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增加实践课时,增大其与理论课的比例。其次要在校内实验基地上加大投入。不仅要设立传统康复疗法实验室、理疗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言语治疗实验室、作业疗法实验室与运动疗法实验室,还要配备电脑腰牵引床、电脑颈牵引仪、言语训练卡片、康复心理测试系列、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各种助行器和拐杖、肘关节牵引椅、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多电动理疗床、下肢康复训练器、髋关节旋转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椅、成套哑铃、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手指肌力训练、康复用电动跑台、平衡训练踏板系列、模拟作业工具、认知图形插板、作业训练器、腕部功能训练器、手指阶梯和升降式OT桌等康复实验设备,确保学生有效展开校内实训。最后要加强建设校外实习与见习基地。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良好的职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和市内或者省内的康复医疗机构相联系,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创造条件供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与见习,使其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当加强教学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力平,刘畅格,徐冬青,等.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43-145.

康复治疗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实习生;带教实践

【中图分类号】R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01

引言:康复治疗学主要用于培养从事医院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能够从事康复各科的治疗工作、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社区康复与预防工作,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开展康复医学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1.带教师资队伍的筛选和准备

1.1 建立“教学治疗一体化”的带教队伍:

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要拥有扎实理论知识,熟练规范专业技能,中级以上教学能力强和实践经验丰富兼备的“教学治疗一体化”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实习学生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培养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1]。带教老师需有良好的带教关系,良好带教关系是建立在带教老师与实习学生良好的沟通上,通过床边案例分析讲解将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在治疗实践中进行运用和转化,让理论知识成为实习学生面对临床病患时的自如运用。带教老师应该向实习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人生观,耐心解答他们的专业和职业发展问题。

1.2 制定明细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制度

现在的特点我们为每位实习治疗师的实习计划分为:康复评定、运动疗法(骨关节康复治疗组、神经康复治疗组)、物理因子治疗、作业疗法、传统康复治疗(推拿,针灸)、言语吞咽治疗、假肢矫形器制作、儿童康复8个实习部门,具体时间安排为康复评定2周,作业疗法6周,神经康复治疗14周,传统康复治疗8周,骨关节康复治疗6周,言语吞咽治疗5周,物力因子治疗4周,儿童康复6周。内容包括理论及技能,理论及技能考试均以实纲为参考,总分=理论×0.5+技能×0.5。

1.3 帮助实习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迅速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康复治疗的工作的更加顺利。这一特殊性使我们的治疗师在治疗的过程中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长,沟通交流最多,这为形成良好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大家能够相处的更融洽,很好的合作则更利于患者乐意主动配合康复治疗。实习学生普遍较为年轻,为在校学生,接触社会不多,遇事容易着急,不老练,我科在具体的带教实践中,由带教老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病患沟通,在模拟病患沟通中,带教老师将根据实际情况,模拟病患提出各种问题,要交实习学生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在实习学生正式与病患接触前,已经基本掌握了常见的问题和解答方式,有效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变力。之后,带教老师正式让学生独自与患者交流沟通,让病患做到先入为主,让患者认为学生就是他的主管治疗师,从而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2.带教的实施

2.1 通过典型病例的案例分析进行指导和宣教

带教老师让学生先行找类似病例自己评估,找出主要问题,制定治疗方案,运用什么技术解决什么问题?带教老师只起启发和引导作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等[2]。学生通过对患者典型病例的综合分析,先做出自己的康复计划,再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修改完善,最后把技术运用到患者的训练中去。

2.2 要求学生主动收集病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在接触病人之前病历,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文化程度等信息,在跟病人或家属沟通交流时胸有成竹,制定治疗方案时比较接近患者的实际,这样学生较易得到患者和家俚娜贤,实习学生得到患者的认同后就会主动积极。在获取新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专业网络网站关注国际康复医学资讯,积极参加本市举办的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班以及本科室举办的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获取新知识。

2.3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带教老师从总体上把握康复治疗,一方面是指康复科的康复治疗团队,另一方面则是多学科间的一种团队合作模式,我科在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对患者进行超早期的康复治疗,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多学科的合作。更需要我们培养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患者早期治疗时侧重点和恢复期时完全不同的概念,这就要求我们的实习生要从总体上把握康复治疗的概念[3],患者才能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治疗。通过团队的合作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的康复治疗。

3.考核制度与总结

制定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和实习生的考核制度,一方面是带教老师的考核,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在实习带教中实行带教组长负责制,由各带教组长全面负责本部门实习治疗师的实习安排,带教组长定期接受教学秘书的监督与考核,确定严格按照实纲要求进行带教,以确保实习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实习生的考核,实习生除了各个部门的理论和操作考核外,还对他们平时的小讲课,教学查房做的笔记和心得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以及阅读文献后的感想进行抽查,不按要求不作为者进行严厉批评以及带教老师的评语给予不合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康复医学治疗学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建立“教学治疗一体化”的带教队伍;通过制定明细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制度;通过帮助实习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迅速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通过典型病例的案例分析进行指导和宣教;通过要求学生主动收集病例,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最终达成培养康复治疗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能力实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的带教教学目标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周丽琴.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7):672-673.

康复治疗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治疗 运动再学习法 综述

运动再学习方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是一种运动疗法,它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过程。它主要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行为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任务或功能为导向,在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重要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

1 运动再学习法的新进展

Carr等学者根据近年临床研究的进展提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还有一组适应特征(Adaptive Features),认为神经系统、肌肉和其它软组织的适应性改变和适应性运动行为很可能是构成一些临床体征的基础。同时提出早期康复的目的是针对患者在功能性运动活动中学习运动控制及发展力量和耐力。其主要原则是:①强化训练,包括诱发肌肉主动活动、提高肌肉协同控制能力、增强与功能有关的肌力和耐力;②保存软组织的长度和柔韧性,包括良肢位摆放、合理应用支具和电疗等;③预防废用性肌萎缩和不良的适应性运动行为;④控制肌肉痉挛,严重者可采用肉毒毒素注射[1]。

2 运动再学习法与易化技术的比较

目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训练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以Bobath疗法为代表的偏瘫训练法,另一种则是MRP。前者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已形成一类统称为促进技术或易化技术(facilitation technique,FT)的操作方法(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及PNF技术等)[2]。郭氏等[3]认为MRP比FT有更新更广的理论基础,MRP强调作业练习,比FT更注重环境的重要性,比FT更强调视觉反馈和语言反馈,在下肢功能康复上优于FT。王氏等[2]认为,MRP比FT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Langhammer B等[4]发现,MRP代表的任务适应性方案要优于Bobath 疗法所代表的易化/抑制方案,并且认为对脑卒中患者需要经常进行物理治疗来保持力量、耐力和姿势控制的效果。黄氏[5]认为,MRP在提高ADL方面比Bobath更有价值,并且认为患者在不能活动之前,甚至也要按MRP的规律进行精神上的训练。范氏等[6]认为,MRP中的早期的直立位(坐或站)能明显地减轻抑郁,更好地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

3 运动再学习法在脑卒中后康复治疗上的应用

3.1 运动再学习法在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3.1.1 单一运动再学习法在肢体偏瘫康复中的运用 丁氏[7]认为,用MRP对患者进行多次反复的动作训练,使患者较好地掌握和提高运动控制能力,促进多肌群的协调运动,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李氏[8]用MRP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利用国际通用的运动功能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 MAS)评定,MRP可改善患者肌肉无力、协调障碍等症状,促使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邵氏等[9]通过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采用MRP强化增加分离动作训练,有利于新的神经回路和正常运动程序的建立,从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朴氏等[10]通过MRP来恢复患者的步行功能,强调了站立期膝控制能力尤其重要,需要做特殊训练。李氏[11]用MRP对脑卒中患者训练时,依据躯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不同,进行骨盆训练、躯体运动对称性训练、下肢关节协调性训练,并强调下肢关节的控制性训练,能有效恢复其步行能力。

3.1.2 运动再学习法与其它治疗方法相结合在肢体偏瘫康复中的运用

3.1.2.1 运动再学习方法和Bobath技术为主的技术相结合薛氏等

[12]通过随机对照设计方法联合应用MRP和Bobath技术进行综合康复训练与未进行任何康复训练的对照组相比较后认为,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早期,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循序渐进地联合应用MRP和Bobath技术进行早期训练,并注重强度的训练和坐位平衡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肢运动功能,减少后遗症,改善ADL。姜氏等[13]将联合应用MRP和Bobath技术为主的促通技术为康复组,与仅应用Bobath技术为主的促通技术的对照组相比,结果康复组能够使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提高,上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3.1.2.2 运动再学习方法和针灸治疗相结合

刘氏等[14]在MRP疗法基础上早期运用电针疗法(头针取病灶侧运动区,体针以患肢手、足阳明经和足少阴经为主,选曲池、合谷、风池、肩髃、手三里、内关、伏兔、足三里、外关、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能使康复时间提前,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叶氏等[15]早期将针刺与MRP疗法和Bobath疗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认为头针可改善大脑缺血。软瘫期针刺患侧各经穴可助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功能;痉挛期针刺可抑制痉挛肌群,使随意自主的分离运动早日出现,加强了Bobath疗法的纠错作用;恢复期针刺取阳经穴为主,配少许阴经穴便可以阴引阳,达到阴阳气血互通、阴阳平衡之功效,增强了强化训练的效果。王氏[16]亦采用针刺联合MRP治疗,认为早期针刺可以调整神经反射环路中各个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肌张力,缩短软瘫期;且针刺对再生神经靶区刺激诱导,促进了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改善局部肌肉的肌张力,提高了再生神经的协调性运动支配能力,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MRP训练。

3.1.2.3 运动再学习方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

刘氏等[17]在使用MRP治疗的同时,加用水蛭干粉及血栓通治疗脑卒中偏瘫,认为水蛭干粉和血栓通联合应用在保护神经细胞的同时为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药物同MRP的联用比单用MR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更具有促进作用,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郝氏[18]在用MRP基础上加用舒脑灵Ⅰ号,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

转贴于

3.1.2.4 运动再学习方法和其它治疗方法相结合

徐氏等[19]认为,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可以采用神经假体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再结合MRP,认为神经假体系统可提供最高水平的有目的的活动和认知的作用,这对MRP有益。神经假体配合NMES为MRP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刘氏等[20]认为,患者在接受MRP基础上再结合运动想象比仅接受MRP能够使梗死患者偏瘫上肢更好地康复,患者经过长期反复训练能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能改善神经机能和神经支配肌肉的机能,从而达到运动想象训练的目的。而将运动想象和MRP训练项目保持一致,解决了训练中患者“如何做”的问题,较好地克服了MRP的不足。这两种方法在教会患者和家属后,可使其自行在家中进行训练。谢氏等[21]将MRP与高压氧治疗结合MRP训练进行功能上的强化,有利于加速神经系统功能缺损部分的重塑,从而加快神经功能定向的恢复。刘氏等[22]运用早期康复治疗(MRP和Bobath疗法相结合)加体外反搏治疗脑梗死偏瘫,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二者合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疗法,并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预防和减少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3.2 运动再学习法在吞咽障碍上的应用

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常因吞咽障碍致误吸产生肺部感染,有些靠鼻饲或静脉输液维持生命,造成营养失调、ADL能力下降[23-24]。毕氏等[23]将整个MRP训练过程均与吞咽动作紧密联系,并反复重复,对有认知障碍、口颜面失用症的患者也给予及时治疗,利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有较好疗效。郭氏等[24]用MRP对住院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训练,且强调训练要早期开始,在进行吞咽障碍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时,为患者创造好的环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4 结语

在我国,MRP是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比较新的疗法,其康复的有效性是目前康复界所公认的,许多研究表明其康复效果比以Bobath技术为主的促通技术效果好。将MRP和促通技术相结合其协同作用明显。许多研究者更是将MRP和其它诸如针灸、中药治疗联合用于患者的康复,也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目前,国内研究者将MRP疗法与其它疗法的联合运用还仅处于尝试阶段,并且对其中的协同作用的原理的观点尚不统一,今后有必要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宁华.脑血管意外的运动再学习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0):4-9.

[2] 王 刚,张德清,何建永,等.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3):162-164.

[3] 郭 辉,纪树荣.运动再学习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5):300-301.

[4] 张 扬,范建中,译.Bobath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远期疗效的比较[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5,25(3):121.

[5] 黄苡苹.运动再学习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2):934-935.

[6] 范文双,楚佳梅.早期站立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77-278.

[7] 丁荣娟.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2,6(11):1601.

[8] 李宏伟.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9):163.

[9] 邵天民,马立军,刘 旸,等.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5):404.

[10] 朴明爱,朴智勇,徐艳杰.运动再学习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81.

[11] 李宏伟.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190-191.

[12] 薛 嘉,罗祖明.脑卒中偏瘫运用运动再学习方法训练的随机对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47.

[13] 姜陆陆,庞 涛,徐艳杰.诱发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85,91.

[14] 刘惠宇,朱丽芳,谢冬玲,等.早期电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12(1):26-27.

[15] 叶莲盛,陈汝文.早期应用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治疗脑卒中偏瘫[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47.

[16] 王富平.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张力恢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 532.

[17] 刘惠宇,朱丽芳,何小燕,等.早期康复训练并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5):153.

[18] 郝 莉.自制舒脑灵Ⅰ号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98.

[19] 徐 江,王培生.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偏瘫运动再学习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24(1):16-17.

[20] 刘惠宇,朱丽芳,谢冬玲,等.运动想象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 28(8):528-530.

[21] 谢 明,封卫兵,贺年花,等.运动再学习与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12):751-752.

[22] 刘麦仙,卢 红,王夏红.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治疗脑梗死偏瘫[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28.

[23] 毕家香,李泽云.运动再学习方案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J].中国康复, 2004,19(1):36-37.

康复治疗学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PBL教学方式的应用优势明显,是一种以问题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该种教学方式指导下,需要以问题作为基础,采用小组讨论病理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是整个医疗体系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实践课内容较多,康复治疗对象多以老年患者为主,体质比较差,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康复护理工作,提升患者身体素质。为了分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带教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选择78名康复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教学方式和PBL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总结教学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8名康复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详细资料如下:

两组分别都是39例患者。对照组中男和女分别是4名和35名,年龄在18-24岁,平均年龄(21.6±1.9)岁。试验组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在20-25岁,平均年龄(22.5±1.9)岁。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两组学生的常规性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按照教学安排进行。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方式,如下:强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左右,在一周前指定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大致了解,对问题进行分析。小组成员需要各自收集相关病例资料,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课程结束后,各个小组进行知识总结,主讲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成果进行最后的总结。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起到引导性作用,讲解实践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行操作。学生操作结束后,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和主讲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结合量化操作评分进行实施[1]。

1.3 评价方式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的实践成绩和理论成绩进行分析,分数越高,说明成绩越佳,满分100分,60分以下说明不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当P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理论分数和实践分数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试验组的理论分数和实践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PBL教学方式以问题作为基础,在实践中以学生作为主体,开展小组讨论的方式。辅导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其中,提前制定案例,让学生对案例熟悉后,进行实验指导。PBL教学方式的落实,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自身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本次研究中将PBL教学方式落实到实践中,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效果[2]。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考核分数也随之提升[3]。

PBL教学方式涉及到内容比较多,以阶段性教育和指导作为基础,首先是提出问题,在课前教师需要对个案进行了解,对案例分析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其次是收集资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在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案例分析后,查询资料,只有掌握资料后,才能做好更好的学习。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导和教育,小?M成员需要对具体内容进行掌握,分工合作,积极学习[4]。而后是解答问题,问题提出后,对收集到的资料分析,能得到相答案,但是由于涉及到内容比较多,学生的总结能力较差,经验不足,可能会存在解答不完整或者解答错误的现象,教师要立即给予纠正,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分析问题。最后是知识的总结,由于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做好知识总结工作是关键,结合小组讨论的成果,适当对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案例教学的主旨,进而提升综合能力。PBL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解,抛出合理的问题,以问题为核心查询资料后总结和分析。此类教学活动的落实,效果明显,学生综合能力随之提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