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精选5篇)

  • 环境科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幼儿科学教育环境是一个顺应幼儿发展、支持性的环境,以适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质、学习行为及学习需要为依据的环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儿童认知性发展是在其不断和环境互相作用中获取的,而且幼儿对世界认识是在其不断看到自己对客体作…

环境科学(精选5篇)

环境科学范文第1篇

 

1 科学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科学教育环境是一个顺应幼儿发展、支持性的环境,以适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质、学习行为及学习需要为依据的环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儿童认知性发展是在其不断和环境互相作用中获取的,而且幼儿对世界认识是在其不断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后的结果中来进行调整的,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1.1科学教育环境对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起良好的支持、促进作用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1]科学教育环境融入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供丰富感性经验,让幼儿更好理解科学活动课上所教授的科学知识。且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后,让幼儿通过在相应环境中操作材料来对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事物或规律的理解。

 

1.2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2]在科学教育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选活动,不受限制,给予他们充分获得的时间和机会,自由想象发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1.3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3]内容丰富的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目标,有的可以在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来实现,而有的需要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游戏等非学习活动来实现。在与科学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孩子们不仅使自己的大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还习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2.1探究性

 

杜威理论认为: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4]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中,科学教育最强调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当环境成为科学教育活动的连接点时,教育环境创设就应该以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为首要原则,让幼儿有更多选择和自由学习的空间。

 

另外,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注意要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为幼儿创造更多自由学习的机会。并且教师要注意在环境创设时进行适当的“涂鸦”,以此确定环境创设中所增加的东西难度适中,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感受活动的乐趣,使幼儿充满探究的欲望,拥有创造力。

 

2.2互动性

 

布鲁纳认为儿童必须通过操作具体实物发展概念,进而逐渐发展到以抽象符号表达概念的层次。环境创设不是简单摆放和展示物品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相互启发,产生创作灵感,并在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5]

 

2.3过程性

 

维果茨基说儿童概念的发展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这种认知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快获得抽象的科学概念。[6]教师进行的教学不应以灌输现有知识为主,而应以指导幼儿参与活动从而形成知识的一个过程。

 

3 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途径

 

3.1创设科学教育公共环境

 

公共环境。幼儿一进入幼儿园,首先接触的就是整体的公共环境,同时这也是幼儿日常接触最多的环境。广泛的人际交往和互动交流存在于这样的活动中,这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理想平台。

 

专用教室——科学探索室。科学发现室是为幼儿创设,供幼儿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一个地方,从中幼儿自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索室的建立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了物质环境,它不同于其他的科学教育环境,它更强调科学性,目的是使幼儿更好的体验科学探索的气氛,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幼儿将来进行更高一级学习奠定基础。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科学探索室,必须合理的配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实验的欲望和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首先,探索室中仪器、材料,操作性功能明确,帮助幼儿创造运用多种感官和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条件。同时,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更新材料,以帮助幼儿保持对事物或现象的探究兴趣并为深入探究提供条件。

 

3.2创设科学教育班级环境

 

幼儿园区角活动又称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的自然情境下的幼儿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其目的是给予幼儿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自主动手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答案,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促进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各自得到相应的发展。区角活动的创设也是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让幼儿自由操作、选择和摆弄的一个新的天地。

 

3.3创设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环境

 

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学教育活动还应面向园外丰富多彩的科学资源。幼儿园应将幼儿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利用的,与科学教育内容有关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都利用起来,来拓展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空间,以此丰富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提升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

环境科学范文第2篇

 

胡锦涛主席最近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美化环境、造福人类。人与自然的和谐,因为大自然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的空间,人类在生存发展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如:风、雨、雷、电、山、水等。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学会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融合,即为:“天地人合一”。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协调,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建筑设计中,很多住宅楼梯口向北、厕所对客厅、对饭厅等设计不合理,既不科学又不卫生,原因是大多数建筑设计师不懂风水学。

 

当我们跨入二十一世纪时,本世纪是信息、数字化时代,人才的时代,科学、文化、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也是人类最求进步的时代。所以必须认识到时代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工作,我们有关部门及领导必须认识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建筑、规划、专业教育必须增设现代风水学专业课程。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在今后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建筑设计中,中国建筑设计师必须懂得现代风水学,风水专家必须懂得建筑学,不然它会影响我国新世纪社会的发展,影响建设和谐社会,影响城市及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发展。

 

当前,我国有关部门不重视风水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宝风水学,它给人类带来的价值,自古以来,在本地区的文化经济、城市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人士认为它是迷信,对人类无价值,但是纵观前人对风水学研究发展和实际应用,结合实践,认为:“迷信”是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不通的东西。而现代风水学是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的综合科学。

 

现代风水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

 

当前就城市规划建设是根据《城市规划法》,由当地政府批准,根据当地总体规划、自然条件、经济的发展进行选址、用地等因素协调进行,它涉及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内涵。当今在建筑设计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风水病,如形煞、气煞、冲煞等主要表现在路的定位、建筑物之间的选址布局,相对位置的影射,建筑外部造型,室内装饰布局,建筑设计一样化等。

 

作为五千年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即中国风水学,它是中国人重要发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宝藏之一,很值得继承和发展,并应用于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去。它在古代我国建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几乎无所不在,历代的古城、古建筑、园林、民居及陵墓中都有考究及印证。它为本地区在文化、经济、城市建设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人为了生存,为了居住地的安全和舒适,就学会了观察山川、江河的态势和树木土石的变化,以及风雨变换,以确定最佳地点和方位定居。受种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要因地制宜,学会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地质、水文、气候、土壤、地貌、

 

动植物等。利用现代勘测手段和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风水学在规划建设上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陵墓、寺庙、村镇、城市规划建设等。

 

现代风水学对于人居住的房屋、阳宅的影响有:第一,对基址的选择,能使得生理和心理上产生良好住处的地形条件;第二,对居住处的布置和处理,包括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通道、供水及排水等方面的定位与调整;第三装饰增加某种符号信息,满足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使人们把自身和谐的统一于自然中去,即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境地。

 

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在规划设计中建立当地的风水研究,在规划图中,增加风水规划设计内容,如用地选择,评定、建筑布局、建筑环境、风水的调整等。

 

城市的发展现状要根据当地风水条件,因地制宜,要接近于方、圆,当前我国发展地区的城市、中心定位、政府搬迁一定要慎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环境勘测,反复论证为要。政府机关的建筑设计、外观造型应采用长方及圆弧形势,这样有利于住处信息磁场能量的传播、接收增强,藏风聚气,风水之气是微波“气”就是超微粒,是场,是电磁波。

 

人类选择好的气场即“山环水抱”,“山环”是接收宇宙之气的微波介质天线,而“水抱”是大量收集微波,因水易于吸收微波能量。这就是对“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科学认识,人体是场,是小宇宙,宇宙有微波,人体有较好的吸收微波的能量。

 

有好的环境,有利于本地区的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现代风水学的科学性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形式,它包括微波辐射在内的各种物理能量,使居住的环境更加适应人体生理的需要。亦是现代科学风水学的真正所在。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中,现代风水学是科学,是技术,是文化,不明其理者,会简单的认为是迷信,不然,它的确是一门大学问,包含着深刻而系统的思维理念,与中国人的行为准则相一致,包含着系统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它的发展过程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具有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等诸方面的丰富内涵。

 

它是以自然事物为基础,阴阳五行为准则,易经八卦为理论,以现代科学为导向,它包括:自然环境景观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水文地质学、生态建筑测量学、宇宙星体气象学和人体生命信息美学等学科融合一体的综合学科,亦称为大自然科学——科学风水学——环

 

境勘测学,即为现代风水学。它的主要核心是研究自然与人类之间“天地人合一”的综合性科学,为阴阳宅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为城乡规划发展建设定位,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风水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有所提高,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党中央把建设新农村放在重要位置,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协调,它面临着农村的特点,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提高,它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

 

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关系到新农村的村貌,关系到自然村的地理位置,环境改造,新旧建筑的搬迁改造利用,道路规划,土地的利用,农村工业、副业、饲养业的布局、村镇集贸市场的位置等,村镇用地的选择,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考虑生产、生活、商业、交通、卫生、抗震、防洪等需要,尽可能选择薄地和山坡上。少占或不占耕地。

 

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平原地区应避开低洼涝地、古河道、河滩地及大坑地段。山区应避开山洪、滑坡、流沙、地下溶洞、冲沟、危岩断裂带、风化物较多的地带及地下资源、历史遗迹的地方。考虑环境优美、自然条件较好的,最好选择有靠山、近水,即依山傍水、藏风聚气,有林,地势较高,并有一定坡度,山清水秀便于排水,交通方便,用地靠近公路,乡道,避免过境路从中穿过以利村镇内安全,居住安静和环境卫生。

 

应避开高压电线走廊和铁路桥梁,隧洞、矿井、重要水库、军事目标,并与易燃易爆仓库保持一定距离,受三废危害区域,有一定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地势要高于周围土地,以保持干燥。高原地区要在朝阳坡地上,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新农村建设应达到合理用地,节省土地,节约用水,防止水质污染,搞好绿化,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节约开资为目的。

 

有条件可统一规划设计,一般普通民宅基地,它涉及到各种自然环境、水土质、照、温度、气候、磁场、景观等,都直接或间接或不明显的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代科学研究,“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外界环境对植物和低等动物具有直接影响。环境发生大的变化,可导致动植物器官机能的变化,最终引起形态、构造的变化。

 

根据现代风水学原理,阳宅对人生的重要性主要考虑阳宅的客观环境,强调实践效果性,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注重在龙沙、穴、水相协调,山川形有情,看山河发源处的山脉秀丽挺拔;看山脉走向起伏;看河水交汇处;看山脉走向终点;看地形范围;看宅穴周围的山环水抱形式;看宅前后山水,看山水顺逆走向,看阴阳五行,地理方位的确定。

 

选择有利宅地,主要考虑依山傍水,依山可取得丰富的生活资源,防止水涝。傍水,有利于灌溉,食用。考虑住宅的朝向,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一般房宅坐北朝南向,根据地区不同,可以左右偏南向。房宅与周围环境是点与面的关系,点面和谐,才能使人“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选择地理位置,主要考虑藏风聚气,气是生机,有生机之地,最宜人们生存发展。

 

房宅结构应注重方、圆均称。无论在原址、改造、扩建或选址新建,要以科学发展观根据当地风水条件,因地制宜,避开形煞、冲煞、气煞等因素的影响,使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党和政府已经在西北地区、牧区、黄土高原及西南山区等恶劣环境进行了居住迁移,搬进环境好的新居,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体现了党中央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服务于民,使中国新农村建设在历史发展中达到科学的运用并载入史册。

环境科学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2141

国内刊号:50-1117/X

邮发代号:78-7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环境科学范文第4篇

2.甾萜烷和多环芳烃在风化溢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王传远,侯西勇,贺世杰,苗凤萍,WANGChuan-yuan,HOUXi-yong,HEShi-jie,MIAOFeng-ping

3.上海滨岸带沉积物AVS空间分布特征孙月娣,王东启,陈振楼,周栋,毕春娟,李九发,许世远,SUNYue-di,WANGDong-qi,CHENZhen-lou,ZHOUDong,BIChun-juan,LIJiu-fa,XUShi-yuan

4.南极阿德雷岛企鹅机体组织、蛋卵和粪土中PCBs和OCPs的分布冯朝军,于培松,卢冰,蔡明红,武光海,FENGZhao-jun,YUPei-song,LUBing,CAIMing-hong,WUGuang-hai

5.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色素的分布及其反演——以E5站为例鲍红艳,吴莹,朱卓毅,张经,BAOHong-yan,WUYing,ZHUZhuo-yi,ZHANGJing

6.多氯联苯对两种红树植物光合作用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刘亚云,孙红斌,陈桂珠,赵波,LIUYa-yun,SUNHong-bin,CHENGui-zhu,ZHAOBo

7.Zn2+和Pb2+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尹平河,黄月华,赵玲,YINPing-he,HUANGYue-hua,ZHAOLing

8.粤东柘林湾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乔永民,黄长江,赵建刚,QIAOYong-min,HUANGChang-jiang,ZHAOJian-gang

9.消油剂对马粪海胆污染效应的影响吕福荣,熊德琪,LVFu-rong,XIONGDe-qi

10.鼠尾藻种群生态学研究邵魁双,巩宁,王金霞,李大成,高正敏,SHAOKui-shuang,GONGNing,WANGJin-xia,LIDa-cheng,GAOZheng-min

11.莱州湾表层沉积物中DBP和DEHP的分布肖晓彤,马启敏,程海鸥,XIAOXiao-tong,MAQi-min,CHENGHai-ou

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首批"十一五"863计划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13.大连太平洋牡蛎体内寄生虫:沿岸单孢子虫检测王中卫,吕昕,梁玉波,WANGZhong-wei,LVXin,LIANGYu-bo

14.冬、夏季北黄海生源要素的平面分布特征臧璐,石晓勇,张传松,宋国栋,ZANGLu,SHIXiao-yong,ZHANGChuan-song,SONGGuo-dong

15.繁茂膜海绵、抗生素和加大水交换量对大菱鲆水环境中病原细菌调控效果的比较张喜昌,张卫,薛凌云,张弼,金美芳,刘元令,刘淑芬,ZHANGXi-chang,ZHANGWei,XUELing-yun,ZHANGBi,JINMei-fang,LIUYuan-ling,LIUShu-fen

16.营养盐因子对海膜N、P吸收的影响王萍,桂福坤,吴常文,WANGPing,GUIFu-kun,WUChang-wen

17.本刊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8.浙江南麂列岛海域贝类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研究吴锋,江天久,张帆,江涛,WUFeng,JIANGTian-jiu,ZHANGFan,JIANGTao

19.淡水驯化对桐花树幼苗叶片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刁俊明,刘惠娜,郑云旋,陈桂珠,DIAOJun-ming,LIUhui-na,ZHENGYun-xuan,CHENGui-zhu

20.洋浦湾沉积柱中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兰兰,祁士华,胡英,张婉珈,谭凌智,张家泉,齐书蕾,LANLan,QIShi-hua,HUYing,ZHANGWan-jia,TANLing-zhi,ZHANGJia-quan,QIShu-lei

21.智利外海西部渔场智利竹筴鱼资源与海表温度分布特征牛明香,李显森,戴芳群,徐玉成,NIUMing-xiang,LIXian-sen,DAIFang-qun,XUYu-cheng

22.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海水及动物石油烃污染状况张文浩,王江涛,谭丽菊,ZHANGWen-hao,WANGJiang-tao,TANLi-ju

23.麻痹性贝毒在不同贝类组织体外转化的比较田华,高春蕾,王宗灵,朱明远,TIANHua,GAOChun-lei,WANGZong-ling,ZHUMing-yuan

24.水体系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光化学氧化动力学研究单体兴,高先池,杨桂朋,SHANTi-xing,GAOXian-chi,YANGGui-peng

25.海洋环境科学 乳山近海六种重要经济动物重金属含量现状与评价李宝泉,李新正,王洪法,姜永新,LIBao-quan,LIXin-zheng,WANGHong-fa,JIANGYong-xin

26.滨海电厂冷却水中余氯衰减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江志兵,曾江宁,陈全震,JIANGZhi-bing,ZENGJiang-ning,CHENQua-zhen

27.罗源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李晓,张锦玲,林忠,LIXiao,ZHANGJin-ling,LINZhong

28.渤海湾和黄河口外表层海水中芳烃的组成、分布及来源王璟,王春江,赵冬至,朱雷,WANGJing,WANGChun-jiang,ZHAODong-zhi,ZHULei

29.海州湾水质模糊综合评价及其演变分析张存勇,陈斌林,ZHANGCun-yong,CHENBin-lin

30.基于Argo数据的小区域海洋温盐特征分析金国栋,陶智,刘向明,庄绪宗,JINGuo-dong,TAOZhi,LIUXiang-ming,ZHUANGXu-zong

31.微波萃取海洋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徐恒振,王晓芳,周传光,马新东,姚子伟,XUHeng-zhen,WANGXiao-fang,ZHOUChuan-guang,MAXin-dong,YAOZi-wei

32.海水中同位素Ra分析方法比较研究赵峰,苏妮,黄德坤,张磊,杜金洲,张经,ZHAOFeng,SUNi,HUANGDe-kun,ZHANGLei,DUJin-zhou,ZHANGJing

33.微孔过滤与紫外辐射相结合处理压载水可靠性研究刘胜杰,张曼霞,王亚童,朱益民,LIUSheng-jie,ZHANGMan-xia,WANGYa-tong,ZHUYi-min

34.我国热带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江志坚,黄小平,JIANGZhi-jian,HUANGXiao-ping

35.基于GoogleEarth的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Ⅱ.二次开发篇金永福,罗冬箐,郭伟其,苏诚,JINYong-fu,LUODong-qing,GUOWei-qi,SUCheng

36.风险沟通在港口环境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胡翠娟,鞠美庭,邵超峰,HUCui-juan,JUMei-ting,SHAOChao-feng

37.海域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韩立民,罗青霞,HANLi-min,LUOQing-xia

38.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研究进展吴涛,赵冬至,康建成,WUTao,ZHAODong-zhi,KANGJian-cheng

1.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有机碳、有机氮的分布及其来源王丽莎,石晓勇,张传松,WANGLi-sha,SHIXiao-yong,ZHANGChuan-song

2.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态调查与研究魏娜,胡颢琰,毛宏跃,黄备,王婕妤,王艳华,WEINa,HUHao-yan,MAOHong-yue,HUANGBei,WANGJie-yu,WANGYan-hua

3.辽河口沉积物中硝化细菌数量的时空变化分析陈立广,樊景凤,关道明,赵化德,明红霞,吴利军,陈佳莹,CHENLi-guang,FANJing-feng,GUANDao-ming,ZHAOHua-de,MINGHong-xia,WULi-jun,CHENJia-ying

4.春季大亚湾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速率何桐,谢健,余汉生,方宏达,高全洲,HETong,XIEJian,YUHan-sheng,FANGHong-da,GAOQuan-zhou

5.山东威海-日照近岸海域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张喆,肖慧,蔡恒江,于庆云,滕海波,唐学玺,ZHANGZhe,XIAOHui,CAIHeng-jiang,YUQing-yun,TENGHai-bo,TANGXue-xi

6.河北近岸海域浮游细菌与病毒的关系李洪波,崔向阳,林凤翱,樊景凤,LIHong-bo,CUIXiang-yang,LINFeng-ao,FANJing-feng

7.环境温度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challengeri)生命表征的影响铁镝,刘贵昌,刘晓军,季伟光,TIEDi,LIUGui-chang,LIUXiao-jun,JIWei-guang

8.2007年春夏季锦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杨世民,李岿然,白洁,YANGShi-min,LIKui-ran,BAIJie

9.Cd在无瓣海桑模拟湿地系统中的分布迁移及净化效应李玫,廖宝文,刘金苓,章家恩,周光益,粟娟,LIMei,LIAOBao-wen,LIUJin-ling,ZHANGJia-en,ZHOUGuang-yi,SUJuan

10.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溶解无机氮的分布变化特征潘胜军,沈志良,PANSheng-jun,SHENZhi-liang

11.刺激浮游植物生长的Fe对大气C沉降的影响杨东方,陈国光,王虹,黄宏,石强,YANGDong-fang,CHENGuo-guang,WANGHong,HUANGHong,SHIQiang

12.北极耐冷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碳源利用广谱性张月梅,祖国仁,那广水,陈彤,张琳,刘春阳,顾佳,ZHANGYue-mei,ZUGuo-ren,NAGuang-shui,CHENTong,ZHANGLin,LIUChun-yang,GUJia

13.深圳湾COD与TOC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胡利芳,李雪英,孙省利,张际标,周凯,HULi-fang,LIXue-ying,SUNSheng-li,ZHANGJi-biao,ZHOUKai

14.营养盐限制对中肋骨条藻产生化感作用的影响赵卫红,陈玫玫,ZHAOWei-hong,CHENMei-mei

15.悬浮物对半滑舌鳎稚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周勇,马绍赛,曲克明,徐勇,ZHOUYong,MAShao-sai,QUKe-ming,XUYong

16.长海海域浮筏养殖虾夷扇贝生物沉积速率的现场研究张明军,袁秀堂,柳丹,梁玉波,ZHANGMing-jun,YUANXiu-tang,LIUDan,LIANGYu-bo

17.近年来渤海湾营养盐变化趋势研究阚文静,张秋丰,石海明,徐玉山,王彬,江洪友,KANWen-jing,ZHANGQiu-feng,SHIHai-ming,XUYu-shan,WANGBin,JIANGHong-you

18.渤海湾和黄河口外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来源王璟,王春江,赵冬至,朱雷,WANGJing,WANGChun-jiang,ZHAODong-zhi,ZHULei

19.近年来渤海湾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分析石海明,尹翠玲,张秋丰,徐玉山,王彬,SHIHai-ming,YINCui-ling,ZHANGQiu-feng,XUYu-shan,WANGBin

20.利用16srDNA方法检测刺参消化道细菌种类丁君,李娇,王姮,王美庆,常亚青,丁丽,DINGJun,LIJiao,WANGHeng,WANGMei-qing,CHANGYa-qing,DINGLi

21.有机改性蒙脱土去除球形棕囊藻赤潮研究李松涛,尹平河,赵玲,吴兴让,LISong-tao,YINPing-he,ZHAOLing,WUXing-rang

22.基于SuperMap的长海海域生态环境评估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卫宝泉,吴磊,赵东至,赵玲,张丰收,索安宁,初佳兰,WEIBao-quan,WULei,ZHAODong-zhi,ZHAOLing,ZHANGFeng-shou,SUOAn-ning,CHUJia-lan

23.基于可分离性指数的溢油图像定量分析马龙,李颖,兰国新,侯利民,高超,MALong,LIYing,LANGuo-xin,HOULi-min,GAOChao

24.智能化海洋油污快速清除系统研究侯昭武,李尚平,张小军,梁家海,李红星,杜超,HOUZhao-wu,LIShang-ping,ZHANGXiao-jun,LIANGJia-hai,LIHong-xing,DUChao

25.信息

26.长兴岛邻近海域的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及物源分析王伟伟,赵全民,王权明,马长敏,WANGWei-wei,ZHAOQuan-min,WANGQuan-ming,MAChang-min

27.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特征及产权效率分析海洋环境科学 王淼,高伟,贾欣,WANGMiao,GAOWei,JIAXin

28.富营养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江志坚,黄小平,JIANGZhi-jian,HUANGXiao-ping

29.流域—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吴涛,赵冬至,康建成,WUTao,ZHAODong-Zhi,KANGJian-cheng

1.大亚湾大鹏澳海域C、N、BSi的沉积记录研究王朝晖,李友富,牟德海,WANGZhao-hui,LIYou-fu,MUDe-hai

2.海域水质生态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研究初探——以叶绿素参数估计为例李明昌,梁书秀,孙昭晨,LIMing-chang,LIANGShu-xiu,SUNZhao-chen

3.青岛近海夏冬季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梁成菊,王江涛,谭丽菊,LIANGCheng-ju,WANGJiang-tao,TANLi-ju

4.深圳红树林水体浮游植物多样性与营养状态评价王雨,卢昌义,谭凤仪,唐森铭,WANGYu,LUChang-yi,TAMNoraFung-Yee,TANGSen-ming

5.褶皱臂尾轮虫摄食生态的实验研究冯蕾,FENGLei

6.龙须菜对赤潮异弯藻和海洋原甲藻的生长抑制效应雷光英,杨宇峰,李宵,LEIGuang-ying,YANGYu-feng,LIXiao

7.物理措施控制互花米草的长期效果研究平原,张利权,PINGYuan,ZHANGLi-quan

8.珠江口和大鹏湾海豚体内石油烃含量甘居利,贾晓平,林钦,GANJu-li,JIAXiao-ping,LINQin

9.海南新村湾海菖蒲TN和TP含量时空变化及其对营养负荷的响应黄道建,黄小平,黄正光,HUANGDao-jian,HUANGXiao-ping,HUANGZheng-guang

10.含感潮河流的海岸带海水入侵特性的调查研究唐心强,左风华,吴守林,大年邦雄,TANGXin-qiang,ZUOFeng-hua,WUShou-lin,OHTOSHIKunio

11.钦州湾近20a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Ⅶ:水温、盐度和pH的量值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何本茂,韦蔓新,HEBen-mao,WEIMan-xin

12.海底隧道用海面积界定方法及宗海图编绘探讨袁仲杰,于大涛,赵素芳,肖玉仲,YUANZhong-jie,YUDa-tao,ZHAOSu-fang,XIAOYu-zhong

13.北黄海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季节性变化研究王林,赵冬至,杨建洪,傅云娜,邢小罡,WANGLin,ZHAODong-zhi,YANGJian-hong,FUYun-na,XINGXiao-gang

14.五种海洋微藻脂肪酸存在形式的初步研究郑宇,王江涛,ZHENGYu,WANGJiang-tao

15.夜光藻赤潮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模糊分析孙东,赵冬至,文世勇,邢小罡,王林,SUNDong,ZHAODong-zhi,WENShi-yong,XINGXiao-gang,WANGLin

16.两种海藻中MAAs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高昕,贺庆梅,张朝辉,许加超,张丽,GAOXin,HEQing-mei,ZHANGZhao-hui,XUJia-chao,ZHANGLi

17.富马酸单甲酯抑制球形棕囊藻生长的研究战宇,ZHANYu

18.苏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H3的分布乔松,张宇峰,耿金菊,张蕤,洪宇宁,王哓蓉,QIAOSong,ZHANGYu-feng,GENGJin-ju,ZHANGRui,HONGYu-ning,WANGXiao-rong

19.大连市渔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常偲偲,刘素玲,张芸,张树深,CHANGSi-si,LIUSu-ling,ZHANGYun,ZHANGShu-shen

20.大型水母爆发对东海生态系统中上层能量平衡的影响江红,程和琴,徐海根,FranciscoArreguín-Sánchez,WillLeQUESNE,JIANGHong,CHENGHe-qin,XUHai-gen,FranciscoArreguín-Sánchez,WillLeQUESNE

21.溴氰菊酯在海水养殖区沉积物中的化学降解规律周明莹,孙耀,刘霞,乔向英,ZHOUMing-ying,SUNYao,LIUXia,QIAOXiang-ying

22.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近海污染物空间分布特性研究牛志广,陆仁强,何晓云,NIUZhi-guang,LURen-qiang,HEXiao-yun

23.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的天津市近海水质混沌特性研究陆仁强,牛志广,张宏伟,LURen-qiang,NIUZhi-guang,ZHANGHong-wei

24.用欧氏距离系数预报舟山海域赤潮发生指数等级叶君武,陈淑琴,周丽琴,叶久生,YEJun-wu,CHENShu-qin,ZHOULi-qin,YEJiu-sheng

25.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冯志权,洛昊,林凤翺,马明辉,王真良,冯金祥,潘玉洲,FENGZhi-quan,LUOHao,LINFeng-ao,MAMing-hui,WANGZheng-liang,FENGJin-xiang,PANYu-zhou

26.中国部分沿海海域水体中溶解态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残留分布特征罗慧,王新红,汤丽,洪丽玉,吴水平,谢卫,LUOHui,WANGXin-hong,TANGLi,HONGLi-yu,WUShui-ping,XIEWei

27.纳米SiO_2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海水试验研究张秀芝,王静,张雨山,郭鸿博,郝建安,ZHANGXiu-zhi,WANGJing,ZHANGYu-shan,GUOHong-bo,HAOJia-nan

28.Ames试验对海产贝类遗传毒性的检测刘材材,项凌云,王金辉,张昊飞,叶属峰,徐韧,程祥圣,LIUCai-cai,XIANGLing-yun,WANGJin-hui,ZHANGHao-fei,YEShu-feng,XURen,CHENGXiang-sheng

29.海洋污损硅藻附着强度的定量测定李燕,高亚辉,杨金莹,阙国和,吕建仁,LIYan,GAOYa-hui,YANGJin-ying,QUEGuo-he,LVJian-ren

30.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分类王其翔,唐学玺,WANGQi-xiang,TANGXue-xi

31.我国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初探——以温州灵霓北堤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为例王勇智,鲍献文,王曙光,WANGYong-zhi,BAOXian-wen,WANGShu-guang

32.区域规划中纳污海域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郑洪波,刘素玲,陈郁,崔荣,ZHENGHong-bo,LIUSu-ling,CHENYu,CUIRong

33.近年来全国赤潮监控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与建议林凤翱,关春江,卢兴旺,LINFeng-ao,GUANChun-jiang,LUXing-wang

环境科学范文第5篇

化学知识产生的历史几乎伴随了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常常用化学成就作为标志。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不同人群对化学的形象有不同的定论。在公众层次上,一提起化学就想起环境污染;对在校大学新生一提化学,就想到瓶瓶罐罐;而对年轻化学家一提化学,就以为做高深的论文〔1〕。其实对化学形象的正确认识在于,化学是解开自然界奥妙的钥匙,也是创造新生事物的科学。在当代所谓的朝阳科学(Sun-Rise-Sciences):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核科学中,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2〕,无论哪一门科学的诞生、发展和未来都离不开化学。通过化学,人们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理解事物的本质,同样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合成新生事物,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2环境科学是综合科学

环境科学中所指的环境(environmental)是以人类为主题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3〕。人类与环境构成了一对矛盾体系。环境科学主要研究这对矛盾体系,即环境在人类活动强烈干预下所发生的变化和为了保护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在宏观上,环境科学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环境科学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过程与运动规律,探索其对生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可见,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不仅牵涉到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部门,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要充分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计算科学和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4〕。环境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人类与环境矛盾体系的实质,研究二者的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谋求人类环境系统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3环境科学中的化学

当今工业社会,人口剧增大量消耗和破坏自然资源,排放到环境中的工业“三废”引起的环境恶化,直接构成对全人类生存的威胁。其实,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大气、水流的扩散、氧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但是当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的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直接或者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3.1臭氧层空洞的化学解释

臭氧层存在于距地表16-40Km的大气平流层中〔4〕。在自然状态下,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分子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分解成为氧原子,并很快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臭氧分子,使臭氧层中的臭氧分子的量达到动态平衡。太阳发射出的短波(200~280nm)紫外线的能量足以断开人与其他生物机体组织的化学键,从而伤害机体。由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存在臭氧层,这种紫外线全部被臭氧层吸收,臭氧层成为地球的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分子构型为V字形,含有离域π34键。虽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臭氧化学键断裂成氧分子和自由态氧原子,同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自由态氧原子也能吸收能量和周围的氧分子反应生成臭氧分子。这个化学平衡的左右移动过程,就是臭氧吸收紫外线的原因所在。然而,人类合成的氟利昂及排放的NOx,SOx等导致臭氧分解、消耗,给地球生命造成威胁。氟利昂化学性质稳定,本身没有毒,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吸收能量,产生高活性原子态自由基。由于自由基带有成单电子,稳定性差,反应活性也大,能够立即和周围的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自由氧原子破坏臭氧层。

3.2环境监测中的化学方法

为随时了解现有的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环境部门随时进行着监督和监测,即所谓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的监视、监控和测定,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的过程。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化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水,空气和土壤的监测都离不开化学方法。

3.2.1水质监测

现场测定水样pH:电化学原理;加入酸碱保存水样:沉淀反应中溶度积规则;加入氧化还原剂保存水样:氧化还原原理;消解方法进行水样前处理:酸碱在高温下的氧化还原性水样COD,BOD的测定:化学滴定法;水样中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分析方法中原子吸收或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水样中氟离子测定:电化学中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总有机碳的测定(TOC):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3.2.2大气监测

SO2的监测:特定溶剂浓缩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光度法;NOx的监测:化学发光法;总烃和非甲烷烃:气相色谱法;总悬浮颗粒物的组分测定:化学熔融法溶解颗粒物。

3.2.3土壤监测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特定溶剂提取、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有机物测定:有机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金属离子的测定:消解、溶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机氯农药的测定:微波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