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精选5篇)

  • 历史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运用历史文献进行教学的作用 1.在教学中历史文献作为一种补充材料,可以丰富教科书的内容,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提高教学效果。如讲授《中国历史》“原始社会”这部分教材时,关于从猿到人的转 变问题,仅仅…

历史学(精选5篇)

历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文献 历史教学 作用 意义

新课改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显而易见,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能够恰当的运用史料,对学生的学习必然大有裨益。

一、运用历史文献进行教学的作用

1.在教学中历史文献作为一种补充材料,可以丰富教科书的内容,说明教科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提高教学效果。如讲授《中国历史》“原始社会”这部分教材时,关于从猿到人的转 变问题,仅仅依靠教师按照教科书作口头讲述:“人是从猿变化而来的,在 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这样,学生就很难于理解透 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依照于教科书文字口头讲述,而是适当引 用现有的考古发掘报告等文献资料,把已经发现的我国早期人类――元谋 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遗骨化石,生产工具和各种劳动生活状况等,进行细致介绍与分析、比较,就可以让学生清楚真实地看到不同时期我国早期人类的变化。他们也就会自然地获得从猿到人的既完整科学而又具体形象的知识,很好地解决这一课的难点和重点。

2.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引用一些历史文献,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分析和 运用史料的能力,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不少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有选择地引用一些历史文献,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前面的举例,在讲授从猿到人的转变问题时,引用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的考古发掘报告等文 献材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并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和印证教材中的结论。

3.在课堂上引用历史文献,还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和生动形象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运用一些史料,特别是革命领袖、革命先 辈的著作、手笔和革命文献,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学中如何使用文献资料

1.用以充实、补充正文教学。如唐朝的武则天选拔贤才,爱惜人才。教材又安排了文献资料加以说明:“武则天爱惜人才。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并撰写檄文声讨她。武则天见檄文写得很有文采,对臣下说:‘有如此才不用,宰相之过也。’她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如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姚崇等,都是她提拔起来的。”有这样的补充说明,学生对武则天爱惜人才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

2.用以增强直观性。如教材中这样介绍“都江堰”: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课文这样介绍,当学生对都江堰灌溉原理却不明白。教材就用了小字部分文献资料和插图对“都江堰示意图”加以说明,把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原理做了说明,上课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观看插图,解释说明都江堰构造及原理,使得学生对都江堰的灌溉原理有了直观的认识。

3.用以增强趣味性。教材中“鸦片战争”里的资料《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煎熬,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请学生齐读,朗朗上口,不用多讲就能理解,当全体学生朗读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读后自然明白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林则徐禁烟的必要性。

4.用以思想品德教育。教材选用了大量杰出人物的言行资料:屈原、司马迁、曹操、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顾炎武……的语录,这些语录都是对初中时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如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让学生背下来,并讲此名言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同时指出,这是林则徐在禁烟遭贬奔赴伊利时对家人说的,体现了林则徐的高风亮节。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

历史学范文第2篇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史学自然科学化倾向再次占据史学市场,在这次引人注目的方法热中,人文社会科学表现出向自然科学方法汲取灵感的浓烈兴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大出风头,连数理逻辑、科学哲学也备受青睐,充分反映了复苏的现代学术对科学理性的执着追求和急切心情。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史学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伴着自然科学的脚步蹒跚而行,历史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评判在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史学客观化追求中渐行渐远。翻开世界近代史的画卷,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未消,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便纷至沓来,社会风险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展,急不可耐地包揽了整个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世界的科学化风险已经足够引起历史学家在精神领域的反思,历史学在科学化的过程中,是史学在科学的背后邯郸学步,还是科学在史学的领域大刀阔斧。

1 历史概念的渐趋僵化

现代史学的基本概念逐渐失去了推陈出新的发展动力。就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化学来讲,其基础概念的形成带有很强的主观赋予性,即将某一物质和规律符号化,特定的符号便具有了特定的意义并在某一领域中达成一致。这种被创造出的符号化概念,一经形成,在时间上便具有了历时性特征,在空间上则具有了稳定的特点。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的概念采取的是先创造后推广再到认同的模式,从而避免了分歧与争议。

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其基本概念的形成更接近于归纳法,即对于某一类历史现象或事件的规律性总结,在研究领域采取的是先争议讨论再认同、推广的模式。随着历史学者认识水平的发展,经此形成的概念,在时空的持续延伸中,早先被确定的概念意义便带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着重新定义与解释的风险。因此,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相比,历史解释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在纵向上是无法累积的,随着新的历史资料和新的解释方法的不断涌现,原先的历史概念必须适应历史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或对原来的历史现象重新归纳,或对新兴的历史知识进行囊括。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特别强调直觉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他说: 要在逻辑上从基本经验推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说的任何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史学科学化的结果便是对新兴知识的接纳程度在与自然科学竞赛的过程中可圈可点,在同化、融合以及归纳总结上却又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作为史学基础的历史概念的更新速度大幅度冷却,狭小的历史基础因难以适应日益膨胀的历史知识和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而裹足不前。

2 表达方式的逐渐匮乏

文字表达的形式化拉开了史学与社会交流的距离。维科说: 谁创造历史也就由谁叙述历史,这种历史就最确凿可凭了,也就是说历史学始终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在问题研究语言表达上始终绕不开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和不同思想的人物形象。

语言的魅力正在于能够详细且精准地刻画出风格迥异的人物性格。现代历史学在科学化追求的掩饰下,嗅着客观史学虚无缥缈的气息,开始摒除带有感情色彩的字词,抛弃无甚作用的装饰性的语句,史学表达的语言之美消失殆尽。另外,专有性名词的大肆泛滥,历史概念的随意堆砌,僵硬的文字之间看似艰涩难懂、字字珠玑,实则反映了历史语言的庸俗化和扁平化,既无法厘清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脉络,又无益于构架起历史学家和读者受众进行精神交流的桥梁,无意间拉开了史学与社会大众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现代史学没有深入群众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史学的科学化在文字表达的层面上刻意追求的客观性。

与之相反的是,高度简化的符号语言和平面化的表达方式是自然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并不是在发展过程中刻意追求的。显而易见的是,历史学在追随科学化的脚步中将这种简化表达当作防止历史叙述主观随意性的最后防线,弄巧成拙的背后,使得史学的文学功能被剥离殆尽。

傅斯年指出: 语言历史学也正和其他自然科学同目的、同手段,所差只是一个分工。语言和文字作为被普遍使用的交流符号,在简明的自然科学普遍流行的今天,为何同样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学却蜷缩在时代的一角同样值得反思。中国古代传统史学的继承与发展始终保持着神圣化的光环,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的有意为之; 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水平的低下,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不高,传统史学被从源头截断,阻碍了史学的世俗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开始,20 世纪中期,社会大众普遍追求生活温饱; 20世纪后期,掀起了发展经济的狂热; 21 世纪初期,公民发展了对政治的热情。在经历了生存、经济与政治的浪潮的洗礼之后,不难看出教育水平与经济基础普遍提升社会大众的未来期待与发展追求。在时展的洪流之中,作为一门传播知识与传承文化的主流科学的历史学,继续打着科学化的幌子,保持对自然科学的亦步亦趋,其自视甚高与自我隔绝的绝对客观化理想,将会错过深入大众和接触社会的良好机遇。

3 科学理性的过度膨胀

在中国传统史学循着科学的脚步向近代史学蜕变的同时,科学理性在众多史学工作者之间也逐渐深入人心,可以说,接受史学科学化的第一步便是对科学理性的深度整合。在历史问题的研究中,先人之见的摒弃、研究方法的执着、问题论述的精确、研究结论的影响、国家政策的遵从、研究经费的获取和学术声望的提升等,在科学理性铺就的大道上登堂入室,成为了历史学者的座上宾。事实表明,科学不是一种技术基督再临人世, 基于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生活在理性之中,而不再有神话、欺诈和迷信。科学理性不断显示其霸主地位的过程,也就是其自身不断否定其原始存在的反叛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理性每迈出一步,其危机的程度就加深一步。 科学理性的危机,深究其原因是它愈来愈远离人文关怀的必然结果。

在史学领域,科学理性声称能够客观地研究风险的危险性的断言,永久的反驳者自身。这种断言首先基于不牢靠的猜想性的假设,完全在概率陈述的框架中活动,它的安全诊断严格地说,甚至不能被实际发生的事故所反驳。科学理性秉持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一方面为历史学者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索中构造出一条光明索道; 另一方面却又限制了史学工作者个人意识的发展,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在历史叙述中,因为科学理性无论是在社会现象还是在自然现象中都能建立起确定的因果关系和普遍的规律性,所以严格坚持逻辑的思维和理性的考察成为现代史学的必要原则,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等各种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信手拈来,例如计量史学家对特别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思辨的历史哲学采取视若不见的漠然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计量史学正是在对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史学的翻盘过程中形成的,导致以方法论为导向的历史学家在结论中建构其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和科学规律,因此在史学研究领域中科学理性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史学科学化过程中的渗透的科学理性的普世性信仰,造成个人主义的严重缺失,完全忽视了作为研究主体的人的意志、情感、认识等在探寻历史问题中的能动作用,历史学家不愿让自己的作品毫无价值,不愿完全重复先人的研究或叙述。他要想叙述自己在独特视角下看到的东西,首先必须将自己与他者进行区分,说明其中的差异,这就迫使他在叙述中不得不进行历史评价。因此,也注定了研究者个人的意识的烙印在历史文本中的普遍性。作为一门人文科学,人的主观意识和心理活动本身便是历史的一部分,用机械的唯理性论去解释个体亦或群体的运动行为和生活方式,在纯粹客观理想的追求中去理解人类的主观世界,时代的差距便是横亘在科学理性面前的一座大山。傅斯年说: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我们存而不论,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 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置材料的手段。

历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人物;小学历史教学;作用

历史学科中包含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在小学历史教学期间,教师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联系在一起进行讲解,教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成败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启迪和教育,并为学生实施品德和情感教育。历史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区别,体现了教书与育人,所以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将历史人物应用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能够实现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1历史人物与小学历史教学的联系

对于历史知识而言,其主要包含历史现象、历史原因、经过和人物等构成,而其中人物、时间和地点是历史现象的三要素,所以小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围绕历史人物进行教学,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掌握丰富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然后提升小学历史教师效果。在小学历史教学期间,教师应该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历史事件中穿插相关人物,进而对历史事件能够有正确的分析,达到教师提及相关历史人物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对历史事件有深刻的理解,并通过一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掌握有关教训和意义。教师在运用历史人物进行小学历史教学时,应该以人带动物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另外,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众所周知,历史现象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讲,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而且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历史人物对历史教学有较大的作用。对于历史人物而言,其既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总之,历史人物能够加速或者缓慢历史事件的进程,所以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如果未能恰当的运用历史人物进行讲解,那么,在分析相关历史事件期间,应该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最佳方法。因此,历史人物与小学历史教学有着密切联系。

2历史人物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1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某小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将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而且将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作为目标。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历史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借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并对中华民族传统有深刻认知。因此,在小学历史教学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品质。我国拥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等,甚至是很多的革命英雄和伟人,那么,历史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有关历史人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优良品德,然后对我国的光荣传统有一定认知,并产生爱国主义情怀,达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1]。例如,在“炸碉堡”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该历史事件的历史人物,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在抗日战争期间,当过儿童团团长,1945年和1947年分别参加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曾多次立下大功。1948年,在河北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中,在六连担任主攻,军队机枪封锁他们前进道路,众多战友被敌人的机枪打倒,在桥底下看了看桥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敌人的暗堡被炸毁,为革命开辟了前进道路。教师结合历史人物展开历史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2]。

2.2提升学生刻苦学习精神:在小学历史教学期间,教师结合历史人物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学生结合历史人物,可以逐渐培养学习刻苦学习精神。在小学历史教学时,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于历史人物认真学习其高尚的品格和精神,然后将严谨治学的态度用于自身学习中。例如,在讲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教师结合着历史人物进行讲解,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期间,曾穿草鞋、身背药篓踏遍江苏、河南、江西和湖北等地,越过名山大川,采集相关药材,对药材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一丝不苟、不怕挫折和刻苦的精神撰写了《本草纲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因此,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历史事件,能够实现提升其刻苦学习的精神。

2.3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高尚品德教育: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向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历史人物的作用,通过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学生进行高尚品德教育,使得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得到提升。在历史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有无数的爱国将领和英雄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梁启超在中,对革命付出了一定贡献,而且内心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志豪情。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形成高尚品德。总之,历史人物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实施素质教育有一定意义[4]。

3结束语

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发挥历史人物的作用,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结合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教师对学生有效实施品德和刻苦精神等教育,小学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作者:吴冬玮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南苑学校

参考文献:

[1]贺小飞.历史人物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13-113,116.

[2]李常学.小学历史知识渗透性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历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 历史 学习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习质量或者成果的一种合理判断,更是导向学生学习过程不断优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评价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学生学习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创新学生学习评价,必须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创新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

(一)“历史故事会”评价中基础性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都成为“历史故事大王”。庞大的历史空间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小点组成的,没有“点”的形成,或者“点”不够多,就不能构成学生头脑中历史的全貌。所以我们将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讲历史和讲历史故事变为学生人人讲历史故事。将表达能力、内容完整性和演讲形象三个方面作为评价的第一级指标,在故事内容完整性方面,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为评价学生讲故事完整性的二级指标。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炼了60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分散安排到每一学期,每期大约10个,开发成“历史故事会”校本课程。在初一上期对学生“历史故事会”参与过程的评价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要素的把握能力,“故事”以课本内容为主要框架,学生自主查阅为丰富手段,形成了较为完善和高效的历史事件学习方法,为学生储备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达到了《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二)“历史人物大家谈”评价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唯物辩证能力可以从人物分析的碰撞中得到培养。我们把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引子,从多角度来进行人物的辩证分析。例如“假如我是秦始皇”、“天地乾坤康乾帝”等,学生可以用书面和口头的形式来进行论证,针对历史人物表明多元化的评价。在该项目的参与评价中,我们主要从观点论证、历史依据、思维严密性等方面来设置评价指标,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现有历史知识来开展历史发展思维的能力。

(三)“历史大剧院”评价中增强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主要通过历史电影赏析和历史课本剧表演两个方面来创新该项目的评价。充分利用电影这一门综合艺术的强烈感官影响力,达到再现历史与感悟历史的目的。我们在三年六个学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相对固定地在每一学期选取4――5部经典电影(或经典课本剧创作)来开展学习活动,活动评价有效地导向学生提高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四)“历史大跨越”评价中培养历史必然发展的认识能力。我们截取历史的片断,然后移植到不同的年代或地域,我们称之为“历史跨越”。在这样的历史学习活动评价中,我们在考察学生对不同年代或不同地域历史的把握能力的同时,重点对学生怎样认识不同年代和地域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考察,透过表面的“穿越”来审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水平。

(五)“历史知识大奖赛”评价中进一步巩固历史基本知识。这一项评价活动相对较为传统,主要针对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编制评价试题,学生编制与教师编制相结合,形成大奖赛题库,随机抽选组成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水平评价工具,主要以填选题、列举题的形式呈现,每期举行一轮,一般分为两次,在第一次中认为不满意的学生可以参加第二次的竞赛,每次满分100分,学生可以在赛前针对题库内容开展自主训练与自评,不断提高改进后,参与统一组织的大奖赛。

(六)“历史大家考”评价中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能力。这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联系现实生活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学习成果是以研究性学习报告为呈现方式,主要评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联系现实生活的分析能力。例如“我们身边的三国文化”、“儒家思想与我们的生活”、“古典名著里的历史”、“历史遗迹考古”等研究性学习题目不断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试金石。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学生学习状况对比。

在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我们分别对学生基本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情感等方面开展了对应的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双基”水平、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可喜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得到了大的逆转,这对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历史学习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初中历史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单一地利用教材和教参,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木偶和容器。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时空物质资源不再限于课本和课堂,历史典籍、影视作品、文物古迹、博物馆藏等都成为学生涉猎的内容,学习形式在完全体现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学生自学、表演实践、考察探究、小组合作、争论辨析等多样化形式不拘一格,课本延伸、校本开发、生本演绎等成为国家历史课程的有效再开发。

(三)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师生的角色定位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在新的评价模式下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从单一的教授者转化为学习组织者与评价者,真正从台前走到幕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与能力的主人,历史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外历史让学生自己钻研,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辨析,历史事件让学生自己演说,历史剧本让学生自己编排,历史文化让学生自己感悟,历史课程成为初中学生三年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为有了历史课程才让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如此多彩。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历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措施

【分类号】G633.51

1 历史思维的含义

其实历史思维与我们经常谈及的思维是同一个概念,都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并且在主题方面也存在个体、群体以及社会思维的区别。只不过历史思维将历史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但是并不是学习历史的思维就等于历史思维。在中学阶段,我们关于历史思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即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要将历史思维与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心理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强化历史思维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2 中学生应具备的历史思维能力

2.1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讲求真实,要求对历史事实的还原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论证,这就要求学生们本身有批判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们在课堂中,本着批判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对教材中的内容、对老师讲述的内容进行分析,批判以往历史事实中的不足之处,批判对历史事实的虚假记载等等。

2.2 概括性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学习的知识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这其中的知识是大量的,中学生应该从这大量的知识中,筛选出来有用的知识。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中,学生对老师讲述的知识进行接收,然后再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就是概括性的历史思维能力。概括性历史思维能力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2.3 创新型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是对以往发生事实的记载,然而我们的生活是向未来发展,中学生不能把眼光停留在历史中,应该培养中学生们的创新型历史思维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创新性思维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学生中学历史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

3 中学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3.1 注意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迫在眉睫。但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活动中,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一线教育工作者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只注重了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下去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课本知识,缺乏对历史知识理解上的引导推理,只强调学生把所谓的知识点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养成自己的思考习惯,机械性的被动接受,影响历史思维能力的进步。例如我在教学《法国大革命》这一课,“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的原因”时:法国内忧外患,迫切需要一位强人来执掌政权。拿破仑上台有其经济基础。但是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至此,也只能是传授了历史知识。如果接着我们在和学生分析:拿破仑之所以在当时那样背景下(上台)成功了,从当时背景形势和物质条件来分析,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这样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2 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分析入手

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初中历史教材对于历史概念没有做出系统、完整的注释,而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具体描述让学生感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可以在学生了解了整个过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工业革命实质是一场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这样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内涵加以概括,有助于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有意识地注重对一些历史概念进行归纳和讲授,就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加深理解历史知识,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加深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3 丰富课后活动

中学历史的学习、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课堂这一会功夫的付出,更需要课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老师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丰富的课后活动,比如说开展一些辩论会等,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展现自身魅力,也可以提高自身是知识水平。在辩论、讨论等课后活动中,中学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总结、对比能力等,从而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3.4 充分利用教材史料联系时政热点

利用当前新历史教材中配备的丰富的历史原始材料,如图片、历史故事、地图、历史图表、数据等,并配以相应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题型。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丰富的历史场景,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归纳整理、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辨别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手段。“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教师也要注意把学过的历史事件同当前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学完抗日战争胜利这一章,可以联系当前的中日关系,及日本政府的种种表现,让学生展开讨论: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日本能否正视历史,承认在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是中日关系继续发展的关键。让学生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5 设定合理的问题

老师在每一节中学历史课堂即将结束时候,可以给学生们留下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对学生们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解决课后习题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共同寻找出问题的合理答案。在解决老师留下的问题的过程中,中学生们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等,从而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4 Y论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恰当的结合起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改进新的历史思维方法,联系现实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敏.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