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为什么名字叫山西是很多朋友很关心的内容,这里一并给大家介绍为什么山西叫山西相关的讯息。
本文目录一览:
1、山西省因什么而得名
2、山西的由来?
3、山东为啥叫山东,山西为啥叫山西,难道他们之间有山相隔吗?
4、山西为什么叫山西,山西的简称为什么是晋,有什么来历?
山西省因什么而得名
得来如下:
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简介: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总人口3610.8万(2012年)。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
山西的由来?
山西是以太行山的西边为名。
山西,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扩展资料
山西历史沿革
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山西被唐高祖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宋代,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四年抗战中,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山西省人民政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
山东为啥叫山东,山西为啥叫山西,难道他们之间有山相隔吗?
山东省和山西省是根据太行山划分的。
山东位于太行山的东边,因此得名山东,简称“鲁”,省会在济南。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畿,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西位于太行山西边,因此得名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陕西省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
太行山: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
扩展资料:
太行山的特色物产: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极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
有许多重要煤矿、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太行山南段和北段为石灰岩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
太行山区具有较好的风力资源,地下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丰富。
太行山煤炭资源丰富,从北到南,煤炭资源丰富,还有铁、铜、钼、金、钨等,当地形成了许多煤炭、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山西
百度百科-山东
百度百科-太行山
山西为什么叫山西,山西的简称为什么是晋,有什么来历?
山西之所以叫山西,是因为一座山,这座山就是太行山,从地理上看,山西在太行山的西边,所以叫山西,山东在太行山的东边,所以叫山东,其实准确地说,太行山是山西和河北两省的分界线。
山西二字最早是在明朝开始使用,明朝划分全国行政区时,在山西设置了山西布政使司和山西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管理行政与军事的机构,山西二字就开始流传,到了清朝,沿用了山西二字,设置山西省,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其实,在明朝之前的中国历史上,今天的山西不叫山西,有两个比较俗称的叫法:一是叫做河东,二是叫做三晋。
一、河东
在秦汉时期,把今天的山西之地俗称为河东,因为山西在黄河的东边,黄河在从青海流经甘肃之后,开始向北流向宁夏和内蒙古,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之后,开始向东流,在内蒙古境内的土默特左旗又开始向南流,并且沿着陕西与山西两省的交界处,向南流到陕西与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潼关,就开始向西流。
所以黄河在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六省时,形成了一个“几”字型的流向图,而今天山西的全部土地都位于黄河的东边,所以在秦汉时期把山西称为河东,也就是黄河东边的意思,秦朝实行郡县制,在山西设置了河东郡,汉朝也沿用了河东郡。
秦汉时期的统治中心是在关中一带,当时的河东(今天的山西)在秦汉统治者心中是位于黄河以东的,所以起名也叫河东,这一通俗的称法一直沿用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渊当时担任太原留守,就是在河东起兵反隋,随后进入关中建立唐朝的。
但是到了宋朝之后,统治中心从关中东移到了中原地区,明朝时期,最初定都南京,后来迁到北京,清朝统治中心也在北京,在明、清统治者眼中,今天的山西再叫河东已经不合适了,因为山西在明清统治者眼中,是在统治中心的西边,而山西的东边有一群南北走向的太行山,天然地把黄土高原与河北平原分开,太行山就是天然的分界线,而山西又位于太行山以西,所以明朝才起了个名字叫山西,意思很简单,就是太行山以西,简称山西。
二、三晋
但是要说到山西的来源,就得从西周初年开始说起,周朝建立后,天下并不稳定,在周成王时期就发生三监之乱,之后被周公平定,公元前1035年,地位山西的唐国发生了叛乱,唐国据说是尧帝的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周公率军平定了叛乱,并把唐地分封给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姬虞),并建立唐国。
唐国大概的位置就在山西南部的汾河流域一带,在黄河与汾河的东边,封地是方圆一百里,唐叔虞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姬燮继承了国君之位,便把国号“唐”改为“晋”,于是唐国就变成了晋国,那么姬燮为什么要改名字呢?
根据《吕氏春秋》的说法,是因为当时唐国境内有一条叫晋水的河流,所以姬燮就把国号改成了晋,晋水到底是现在的哪一条河,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明确的就是晋国的第二任国君开始,就改了名字叫晋国。
晋国最初的都城是在翼城,也就是今天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到了晋献公时期,把国都迁到了绛,绛的位置是今天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晋景公时期,又将都城迁到了新绛,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侯马市,最终晋国的都城迁到了屯留,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长治市。
从晋国都城的变化来看,晋国的统治中心一直在今天山西省的南部地区,但在晋国几百年的历史上,一直在对外扩张,到了晋献公时期,灭亡17个诸侯国,臣服38个诸侯国,到晋文公时期,是晋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晋国版图包括了今山西省的全部、陕西省的东部与北部、河北省的中部与南部、河南省的西部与北部、山东的西北部与内蒙古的一小部分,成为春秋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晋国同时也是春秋五霸之一,更是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从晋献公到晋灵公的一百多年时间中,是晋国最为强大的时期,之后,晋国开始逐渐衰弱,由于晋国实行三军六卿制,军政大权主要由六个卿大夫世家来把持,到后期晋国国君开始昏庸之时,晋国卿大夫就控制了晋国朝政。
晋国的卿大夫发展到晋景公时期有六家,分别是: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智氏,而六家一直在争权夺利,首先是范氏和中行氏被灭,后来到了晋出公时期,韩氏、赵氏、魏氏三家联合起来灭亡智氏,然后韩氏、赵氏、魏氏就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国土,晋国国君成为傀儡。
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了韩、赵、魏三家诸侯国的地位,之后韩国、赵国、魏国三国正式取代晋国成为诸侯国,这一事件也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线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历史就进入了战国时期,韩、赵、魏虽然取代了晋国,但在战国时期,还是把韩、赵、魏俗称为三晋。
随后三晋开始演变地理名词,代指原晋国所属的土地,也指韩国、赵国、魏国三家所属的土地,也称三晋大地,三晋没有准确的地理划分,而是一个文化上俗称地理名词,但是,晋国最初的封地和都城都是在今天山西南部的,同时曲沃代翼之后,后来的晋国国君的宗庙都设曲沃,曲沃是山西临汾下辖县,所以三晋的核心地区还是山西,这里也是晋国的发源地。
到了后来,就干脆把晋作为山西的代称,一提到晋,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战国时期仍然叫韩、赵、魏为三晋,比如:
《商君书 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商鞅称韩、赵、魏为三晋,战国时期也都是如此,这个道理就和现在的陕西被称为三秦大地一样,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设置郡县制,山西就是河东郡,然后就是上面说到的历史渊源,而晋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来自唐叔虞的儿子姬燮,然后晋到了现在就成为山西省的简称,就是这个原因和来历。
为什么名字叫山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山西叫山西、为什么名字叫山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